博爾克姓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博爾克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爾克姓
  • 讀音:bó ěr kè
  • 突厥語:Bo'ork
  • 滿語:Borga Hala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基本介紹

博爾克[博爾克,讀音作bó ěr kè(ㄅㄛˊ ㄦˇ ㄎㄜˋ),突厥語為“Bo'ork”,滿語為“Bork”]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博爾克氏,源出蒙古族遠祖乞顏·孛端察兒之後裔阿魯剌惕·納忽伯顏的兒子阿魯剌惕·博爾朮。乞顏·孛端察兒,是蒙古族孛兒只斤氏的始祖、成吉思汗的十世祖,他是《蒙古秘史》中記載的乞顏·朵奔篾兒乾和阿蘭豁阿的幼子。傳說,乞顏·孛端察兒自幼就一直沉默寡言,家人都以為他傻,但只有母親阿蘭豁阿卻認為孛端察兒是五個兒子中最有出息的。傳到成吉思汗的六世祖乞顏·海都的幼子乞顏·抄真斡兒帖該,他的第三個兒子名叫乞顏·阿魯剌,組建了著名的阿魯剌惕部。到了成吉思汗時期,阿魯剌惕部有個富翁叫阿魯剌惕·納忽伯顏,他一直支持成吉思汗,其兒子就是阿魯剌惕·博爾朮。阿魯剌惕·博爾朮,亦稱阿魯剌惕·孛斡爾出,突厥語為“Aroulat-Bo'ortchou”,他自幼就一直跟隨孛兒只斤·鐵木真,充當孛兒只斤·鐵木真的“那可兒”(漢義“伴當”),共履艱難。在孛兒只斤·鐵木真初即蒙古部(乞顏部)大汗之位時,阿魯剌惕·博爾朮就受封為眾官之長。他一生忠誠追隨孛兒只斤·鐵木真,參與了統一蒙古各部的歷程,運籌帷幄,驍勇善戰,在歷次戰爭中還屢救孛兒只斤·鐵木真脫險。到了大蒙古汗國建立時,阿魯剌惕·博爾朮因功受封為萬戶長,統領汗庭以西至阿爾泰山地的廣大區。阿魯剌惕·博爾朮因卓著功勳,被蒙古民族譽為成吉思汗的“四傑”之一,首任“怯薛之長”(怯薛台,禁衛軍)。在南宋理宗趙昀寶慶二年(成吉思汗二十一年,公元1226年),阿魯剌惕·博爾朮率部隨成吉思汗出征西夏,在軍旅途中病逝,不久,成吉思汗也在這次征討西夏的過程中病逝。在阿魯剌惕·博爾朮的後裔族人中,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謂者,後分衍有一支博爾克氏,其族人博爾克·玉昔貼木兒非常著名,在支持孛兒只斤·忽必烈成為元朝世祖皇帝的過程中功勳卓絕,部族在元、明時期世居敖漢(今內蒙古赤峰敖漢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rk Hala。
在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博爾克氏多冠漢姓為爾氏、柯氏、包氏、寶氏、岳氏、呂氏、魯氏、速氏、宜氏、伊氏等。

得姓始祖

阿魯剌惕·博爾朮。

遷徙分布

博爾克氏是蒙古族、滿族的共有姓氏,歷史悠久,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爾氏、柯氏、包氏、寶氏、岳氏、呂氏、魯氏、速氏、宜氏、伊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敖漢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敖漢旗:歷史悠久,旗境內已經發掘出的“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小河沿文化”和“紅山文化”四種古文化類型。其中興隆窪文化距今八千年,興隆窪遺址被考古界譽為“華夏第一村”。早在新石器時代,古代先民就已在這裡過著漁獵和遊牧相結合的原始生活。春秋、戰國時期,敖漢地區為東胡之地,後為燕國之地。秦朝時期屬於遼西郡,後為匈奴左地。曹魏時期置昌黎郡,後為鮮卑段部所據。東晉十六國時期,敖漢之地先後歸後趙之管州、前燕國龍城、前秦國平州昌黎郡以及後燕國、北燕國的平州昌黎郡。隋朝時期,屬遼西郡。唐朝初期為松漠都督府徒河州轄境,後為契丹之地。遼國時期為中京、上京轄地。後為金國屬地。元朝時期為遼陽行省大寧路。明朝初期為大寧衛地。明崇禎十一年(後金崇德元年,戊寅,公元1638年)被編定為敖漢部,成為為五十五佐領之一,置為敖漢旗,隸屬於昭烏達盟。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公元1704年),敖漢旗歸屬八溝廳管轄;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公元1778年)歸建昌縣管轄;清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公元1903年)歸建平縣管轄。抗日戰爭時期的民國二十六年(偽康德四年,丁丑,公元1937年),敖漢旗境內設定了新惠縣,與敖漢旗並存,實行蒙漢分治。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敖漢地建新惠縣政府,翌年增置新東縣。此時新惠、新東與敖漢旗並存,均屬熱遼地委所轄。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l948年)3月新惠縣、新東縣合併為新惠縣, 6月敖漢旗、新惠縣合併為敖漢旗新惠縣聯合政府。1949年3月取消旗縣聯合形式,復稱敖漢旗,屬熱河省轄。1956年1月敖漢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隸屬昭烏達盟。1969~1978年歸遼寧省管轄。1979年以後歸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管轄。

堂號

龍城堂:以望立堂,亦稱敖漢堂、大寧堂。

歷史名人

博爾克·宜穆圖:(生卒年待考),滿族。著名清朝一等輕車都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