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姓

任姓

任姓,中華姓氏之一,5000年前黃帝賜封的12個基本姓氏(、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之一,是一個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榮傳統的姓氏。 任氏以華夏族(漢族)為主,在《百家姓》中排第58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任姓
  • 外文名:ren
  • 拼音:rén(姓氏讀二聲)
  • 讀音:ㄖㄣˊ
  • 起源:“十二基本姓氏”之一
  • 人口:五百十六萬九千餘
讀音,姓氏來源,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源流八,源流九,源流十,遷徙分布,郡望堂號,家譜文獻,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歷史名人,美術界,政界,商界,文藝界,五言,六言,七言,十言,十言以上,

讀音

任[任,讀音作rén(ㄖㄣˊ)]
任姓

姓氏來源

任(rén)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自黃帝
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箴、、荀、僖、姞、嬛、依等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
任姓
國語·晉語》中胥臣解釋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史記》載:黃帝,少典之子。任姓出自黃帝少子禺陽的後代,屬於帝王賜姓、以國名為氏。據《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左傳正義》記載,任氏是五千餘年前黃帝賜封的十二個基本姓氏之一,是一個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榮傳統的姓氏。《姓纂》:「黃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為氏,一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
《通志·氏族略》:「或雲黃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為姓,一為任氏,六世至奚仲封薛。又雲黃帝之孫顓頊少子陽封於任,故以為任氏。又任為風姓之國,實太皞之後,主濟祀,今濟州任城即其地。任姓之任,任國之任子孫,皆以任為氏。」
隱公十一年左傳疏:「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言此十國皆任姓也。」
因黃帝造車,任姓自稱軒轅氏、人皇、皇族,又因奚仲造車,任姓自稱軒轅皇族。西周初期,有謝氏、章氏、薛氏、舒氏、呂氏、祝氏、終氏、泉氏、畢氏、過氏這十個姓氏,都是任氏後裔的封國,是由任氏分支出來的。又據《左傳》上有一句話說:“不敢與諸任齒”,其中所謂的“諸任”,指的就是這十個姓氏,為西周貴族大姓,因此不敢與其爭辯,可見當時任氏族的顯赫。
傳說軒轅黃帝敕建任國,並將任國賜予少子禺陽,禺陽以此賜姓任,傳說任國,民風淳樸,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無官無吏,無兵無征,無稅無賦,無貧無富,無貴無賤,民無害人之心,也無欲無求,卻怡然自樂,太平永壽,任國的子民都願生生世世為任國人,是遠古時代的大同世界。

源流二

源於風姓,太皞,伏羲氏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說:“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暤與有濟之祀。”
任姓乃太暤之後,出自太皞(伏羲)之後裔的封地任國(即任城),屬於以國名為氏。任姓專門負責祭祀太皞和濟水,精通伏羲八卦,天文曆法、河流祭祀,擅長琴瑟。《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朝初期,周成王尋找上古帝王太皞氏(太昊)的後裔,分封於任(今濟寧任城)、宿(今山東東平)、須朐(今濟寧)、顓臾(今山東平邑柏林鄉)四國。後來在春秋晚期,魯國執政上卿季孫想要討伐附庸的顓臾國,還被孔子譏諷為“禍起蕭牆”。春秋戰國時,弱小的任國先後遊刃於魯、宋、齊等大諸侯國,直至戰國末期的七雄之間依然頑強地存在。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方廢黜了任國而置任城縣。
又少皞(少昊,生於窮桑,活動於任城、曲阜、微山一帶),名摯,有摯國,任姓。少皞封百鳥為官,善彈琴瑟,死後乘鳳凰上天封為西方白帝。人稱少皞金天氏,為五帝之一。

源流三

源自帝俊
任姓兩支
帝俊-禺號-淫梁-番禺-奚仲-吉光
帝俊-禺號-儋耳-無骨-無繼-無腸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
帝俊娶妻有羲和,常羲,娥皇等三人,帝俊生子,其中就有任姓。帝俊的兒子禺號,賜姓為任。禺號-淫梁-番禺-奚仲-吉光,皆任姓。禺號-儋耳-無骨-無繼-無腸,皆任姓。
有儋耳之國,任姓,禺號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 踐兩赤蛇,名曰禺強。
有牛黎之國,有人無骨,儋耳之子。
有繼無民,繼無民(也作“無繼”),任姓,無骨子,食氣、魚。
又有無腸國,是任姓,無繼子,食魚。
任姓的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
任姓的禺號,生儋爾,儋耳生無骨,無骨生無繼,無繼生無腸。
其中淫梁的那一支任姓就是作舟造車的奚仲祖先。番禺造舟,奚仲造車。
儋耳則是另一支任姓。其中禺強(又名禺京)封為北海之神,乃軒轅神胄,為北海海神,風神。

源流四

源於天干第九位“壬”
遠古部落聯盟時期,炎黃先祖,登泰山祈禱,天乃降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神州依據天意,兩兩而合,命名五大宗族,並鑄十鼎,永銘天德。其中,皇族標記“丁壬”。
(丁壬)。任地(今任城)為大本營。壬人首領稱“皇”,皇手持規矩,由此衍生其他重要部落。壬娶丁,壬丁合文,誕生“皇”字,丁+壬=皇=車。自稱規矩皇族、人皇、軒轅(因皇族是造車的,皇祖奚仲為夏車正),規矩或車是皇族任氏象徵圖騰。皇族發明了車,為紀念皇族功德,將壬丁合文,又創造了新字“車”,由此,軒轅皇族,名震華夏。壬所生的人,將壬加人,自稱“任”。壬人又稱仲,為何?任氏以壬為父,以丁為母,將“壬”“丁”兩字疊加鑲嵌合文,又形成“中”字。壬+丁=中,“中”又加“人”字旁,是為“仲”(人+壬+丁=仲),任氏自稱仲,表明是壬丁之後。所以任又稱仲,帶仲字都屬於任氏,例如奚仲、摯仲氏任、仲虺,仲即任氏,含有丁的信息。中即壬丁合文,中=皇。中亦為中華之中,號中華、中原、中國,執中守一,不逾矩,墨守成規,中華聖賢皆明察皇中本義,謹遵規矩皇訓。壬乃辛之子,為紀念辛,武王伐紂後,又將皇族任氏封在薛。
(癸戊)。癸+戊=帝。皇族的兒子戊即帝族,戊娶癸,產生了帝族,帝(羲)字即戊癸合文。癸+戊=帝(或“羲”、“舜”字)。戊手持斧鉞,武威四方。戊人自稱“我”(戊變體)。帝族後代稱呼戊為“先(戊人)”,戊的命令稱為“告(戊口)”。癸的後代,誕生了兩個重要的姓氏:姜、姚(癸+女=姜=姚)。
(甲己)。甲+己=夏。己甲連讀為夏音。甲為農神,即神農氏,夏人建立夏朝。傳至太康失國,少康被迫逃亡任城,她母親,就是皇族任氏之女。壬生女為己,己就是夏人首領妻子廟號。少康在外祖父皇族任氏的幫助下,驅逐東夷,夏人在戰鬥中發明了鎧甲,故命名為“甲”,夏人身穿鎧甲,不畏弓矢,大破東夷,史稱少康中興。湯武革命後,成湯將夏人封在杞,以紀念夏人是己的後代。
(乙庚)。庚+乙=殷。乙庚連讀為殷音。盤庚遷殷,史稱殷朝。
(辛丙)。辛+丙=商。高辛後代建立商朝。上辛下丙,即商字。辛+丙=商。商和殷是宗親同盟國。

源流五

源於官位,出自商、周初期官吏壬,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壬,即西周初期六卿之一的的地官之長,就是後世的大司徒,後加“亻”偏旁俗稱任。在典籍《周禮·地官》中記載:“任,即壬,大司徒之職,以鄉三物,敎萬民而賓興之。”主要職責就是掌管土地和國民,負責國內田地耕作和徵發勞役。漢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為大司徒。到了東漢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改稱司徒。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政權,依《周禮》置六官,大司徒為地官府之長,以卿任其職。
在大司徒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先祖的官職古稱為姓氏者,稱任氏。

源流六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
⑴.滿族舒舒覺羅氏,滿語為Susugiolo Hala,屬於滿族老姓之一,源出遼國初期的古老的渤海國靺鞨族,世居黑龍江中下游兩岸。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任氏。
⑵.滿族仁佳氏,滿語為Iingiya Hala,世居司旺堡(今黑龍江鐵力)。清朝初期即多冠漢姓為任氏、仁氏。

源流七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哈尼族、瑤族、回族、土族羌族、水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任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任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

源於契丹族,出自遼國時期人皇王耶律·倍之子耶律·宣,屬於避難改姓為氏。人皇王,是遼太祖耶律·阿保基之長子耶律·倍的封號。遼天顯元年(公元926年),遼太祖滅渤海國,在其地重建東丹國,封耶律·倍為人皇王,用漢族法制統治其地。遼天顯元年(公元927年)農曆8月,人皇王歸朝。農曆11月,人皇王率群臣請於太后:“皇子大元帥勛望,中外攸屬,宜承大統。”太后從之,是日耶律·德光即皇帝位,是為遼太宗。遼天顯三年(929年)農曆9月己卯,遼太宗幸人皇王府邸,後派遣人皇王出使後唐政權。遼天顯六年(932年)農曆3月辛未,遼太宗召大臣商議軍國大事。人皇王妃蕭氏率東丹國僚屬覲見。不久,人皇王在統治集團內部鬥爭中慘敗,因而投奔後唐末帝李從珂。遼天顯十一年(後晉天福二年,937年)農曆閏11月,後晉高祖石敬瑭率軍攻至河陽(今河南孟州),李從珂窮途末路,要耶律·倍與他相陪一起自殺。耶律·倍不從,李從珂就派人將其殺之,然後李從珂舉族自焚。後晉高祖下詔收其士卒戰歿者瘞(堆)於汾水之上,以京觀(古代將陣亡者的屍體堆築成丘,稱作“京觀”)。
耶律·倍被殺害後,其子耶律·瑄攜族分逃以避禍難,並相約以父親“人皇王”之首字諧音漢字“任”為姓氏,其後代均稱為任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九

源於巴民族,出自秦、漢時期板楯族後裔,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記載:“巴夷帥中有任氏。”在《魏書》所指的“巴夷”,就是歷史上人們所稱的“板楯蠻”,是先秦末期至漢朝時期活動於川東地區的古民族,為古代巴人的一支,又稱作白虎夷、白虎復夷、賨人、巴人等。板楯民族主要分布於川東,在四川閬中一帶。在兩漢時期主要有羅、朴、督、鄂、度、夕、龔這七個姓氏。板楯民族擅長弩射,長於狩獵,沿今嘉陵江流域居住。因為該民族在作戰過程中使用木板為楯,衝鋒陷陣,至死不退,因此被稱為“板楯蠻”。相傳,還在秦昭襄王嬴則當政時期,板楯民族就曾協助秦國除虎患,因有大功,秦昭襄王特賜以土地,並免徵賦稅。漢朝初期,板楯民族掉過頭來大力協助漢高祖劉邦大戰秦軍,為漢高祖定鼎關中立下了赫赫功勳,並且由於其俗喜歌舞,還創有著名的《巴渝舞》,所以得到了漢高祖的高度讚賞,將其收為漢朝廟堂舞的一部分,並下詔“板楯世減其賦”。
到了南北朝時期,板楯民族中出現了漢姓任氏,應為漢民族融入的結果,其淵源有待進一步考證。

源流十

源於党項族,出自西夏王朝党項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党項民族,是鮮卑拓拔氏的後裔分支,創建有著名的西夏王朝(990~1227年)。在西夏政權當中,多仿采宋朝的漢制,包括機構、官位、禮制、文字、司法、生產與生活方式等,雖然兩國世為敵對國家,戰爭頻乃,但民間往來並沒有斷絕,在文化、貿易上時有往來,甚至包括婚姻等。在北宋仁宗趙禎寶元元年(西夏景宗大慶三年,1038年)李元昊稱帝之前,党項民族中未見有漢姓任氏,多有漢姓李、趙二氏,是為唐朝貞觀八年(634年)鮮卑拓拔部党項氏族首領拓跋·赤辭降歸唐朝後,由唐太宗李世民賜姓為李氏。吐蕃民族北上擴展後,散居在今甘肅南部與青海境內的党項部落內遷至慶州(今甘肅慶陽)、夏州(今陝西靖邊北白城子)一帶。到了唐朝末年,党項部首領拓跋·思恭因參與輔助唐朝鎮壓了黃巢起義,升任夏州定難軍節度使,再次被賜姓為李氏,同時賜封其妻室族係為趙氏,李思恭進爵為夏國公。從此,夏州鮮卑拓跋氏皆改稱李、趙二氏。宋太宗趙匡義即位後,授党項部落首領李繼捧為彰德軍節度使,發兵前往接收統治權力。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堅決反對降附北宋王朝,率領族屬逃奔夏州東北三百里的地斤澤(今內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建立政權反抗宋朝。李繼遷,就是西夏王朝開國景宗皇帝李元昊的祖父。
因此,党項民族中的任氏,當為與宋朝漢民族聯姻的結果。南宋理宗趙昀寶慶三年(成吉思汗鐵木真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汗國滅西夏,党項任氏族人大部分遷逃江南宋地,逐漸漢化,成為漢族任氏的一支。

遷徙分布

任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八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五百十六萬九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32%左右。古老廣居的任姓之間不結婚、不聯姻。
先秦時期,任姓主要活動於重慶、山東濱州、河南、湖北地區。秦漢時,任姓已擴散到陝西、四川、甘肅、廣東、江蘇、浙江等地。三國兩晉時,任姓的分布更為廣泛,但其主體仍在北方和中原地區。宋朝時任姓已移民福建。清初任姓進入了台灣。
宋朝時期,任姓大約有35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6%,排在第四十七位。任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占全國任姓總人口的31%。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山東、河南,這三省任姓大約占全國任姓總人口的70%。其次分布於湖北、甘肅,這兩省的任姓又集中了任14%。全國的任姓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北地區,形成了以西部川隴、中部豫鄂、東部齊魯為中心的三塊任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任姓大約有31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33%,排在第七十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20%。主要分布於北方的任姓,長期的籍劣戰亂使其受到了嚴重的衝擊。明朝時期,山西為任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任姓總人口的21.8%。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西、山東、浙江、四川四省,大約占全國任姓總人口的61%。其次分布於江蘇、河北、陝西、河南,這四省的任姓又集中了21%。宋元明期間,任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中原地區向東南、向西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北方山西、西部四川、東部山東、東南江浙四塊任姓人口聚集地區。
據《史記·南越列傳》載,秦始皇時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縣(今廣州),有南海尉任囂,所以秦代已有任氏徙居今廣東。任氏在漢代已分布於今四川、河南的許多地方,同時,今江蘇、浙江、甘肅等省已有任姓居民。三國以後,任氏分布更為廣泛,如西晉任旭為章安人(今浙江臨海),東晉任延皓為平州人(今山西太原),南朝陳任忠為汝陰人(今安徽阜陽),唐朝任迪簡為萬年人(今陝西西安),任濤高安人(今屬山西)。南宋有紹興進士任文薦,為閩縣人(今福州),說明至遲在宋代已有任氏遷閩。大約自清代始,閩、粵任氏有徙居海外者,如新加坡現有任姓華人,並建立有宗親組織。
另據《史記·南越列傳》所載,南海尉任囂曾矯詔使趙佗立國,這說明秦代已有任姓徙廣東。至漢時,任姓已散居於我國北方的山東、山西、河南、陝西一帶,南方則居四川、江蘇、廣東等地。可見,任姓在漢之前即已南遷。漢時有世居沛地(今江蘇省徐州)之任敖,其後有子孫遷陝西渭南。
當代任姓的人口已達420萬,是全國第五十九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34%。從明朝至今600年中任姓人口由31萬增到420餘萬,增長了約13倍多,任姓人口的增長速度與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基本相同。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四省,大約占全國任姓總人口的39%。其次分布於陝西、遼寧、四川、安徽、江蘇,江西,這六省的任姓又集中了30%,河南為任姓第一大省,約占了全國任姓總人口的11%。全國形成了以豫冀晉魯為中心的北方任姓分布區、長江以南少任姓的布局。在近600年期間,任姓人口流動的特點是由東南部向華中、華北強勁地回遷。任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豫魯大部、冀京津、陝晉、遼寧大部、內蒙古東南和中部、寧夏大部、甘肅東部、湖北北部,任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達0.63%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1.5%以上,上述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8.3%,居住了大約51%的任姓群體。在河南東南、山東南部、湖北大部、皖蘇北部、川渝、雲南大部、貴州西部和北部、甘肅中部、內蒙古東北部、吉林大部,任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42%一0.63%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8%,居住了大約26%的任姓群體。

郡望堂號

任姓在長期的繁衍過程中,形成的郡望如下:
東安郡
治所在今浙江富春縣水薤堂:水薤堂是非常著名的一個。這個堂號和東漢名士任棠有關。
任棠,生卒年不詳,上邽(今甘肅省天水市)人。他學問很大,不願出仕為官,就在家教書為生,是當時著名隱士。既然是名士,地方上的官員免不了前來來拜訪。面對殷勤前來的父母官,任棠卻常常避而不見。東漢時,天水郡改稱漢陽。不久,新任漢陽太守龐參到任,依例前去拜訪老者以及賢者,任棠自然在此之列。龐參是河南緱氏人,他文武兼備、謀慮深遠,年少時被推舉為孝廉,出任左校令。當時邊患頻繁,他主張屯邊備戰,行休養生息之道,減輕賦稅以待養精蓄銳,可謂憂國之士。另外,他為官正直,處事幹練,聲譽甚佳。不過,龐參在任棠這裡,並沒有受到什麼歡迎。龐參到時,任棠正在家等候。見到新的太守,任棠既不迎接也不說話,只是把從地里剛拔出的一顆薤(一種雜草)擺到桌子上,又在堂前放了一盆清水,隨後抱著小孫子跪在堂前。龐參就被這樣晾在一邊。隨同龐參而來的主簿十分惱火,連忙呵斥任棠狂傲之至,竟敢怠慢太守。明理通達的龐參卻揮手制止,他瞅瞅這桌上地下的兩樣東西,又看著堂前任棠,沉思良久,終於悟出了任棠的用意。他回頭對隨去的屬員說:任棠這是在教導我:放一盆清水是希望我做一個清官;拔一株大薤,是希望我能剷除欺壓百姓的豪強;他抱著孫兒長跪在堂前,是希望我能夠愛惜民力,撫恤老弱病幼。他,不愧是賢人啊。既然悟出來了,龐參就欣然拜謝而去。隨後,龐參在漢陽太守任上,抑強扶弱,實施惠政,發展生產,很得民心。後人就由任棠和龐參的這次交往,概括出兩個成語:拔薤誅茅,置水之情。前者意為:居官應剛直不阿,敢於誅除強暴;後者意為:陳述民間疾苦,希望當權者廉潔自持,體察民情。由是,任棠用清水和大薤暗示龐參廣興仁政之事成為了一段佳話,留下了“任棠水”之名,為人稱頌,後世任姓族人就以“水薤”為堂號來紀念這位任姓先人。任姓其它堂號有“九真”、“玉知”、“敘倫”、“吏部”等。

家譜文獻

河北

河北盧龍任氏族譜三卷,(清)任保合纂,清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北省盧龍縣地名辦、河北盧龍縣文物管理所。

江蘇

江蘇江都任氏南渡分支集族譜八卷,(明)任欽始修於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清)任承烈續修,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鉛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江蘇江都任氏南渡後分支輯族譜八卷,(明)任欽始修於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民國)任承鑄續修,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江蘇如皋任氏大宗譜續修如皋支系十二卷,(清)任大時等輯,任為霖等續輯,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石版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
江蘇無錫梁溪任氏宗譜二十卷,(民國)任鴻聲等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樂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宜興荊溪任氏家乘十二卷,(明)朱仲始修於明景泰四年,(清)任道鎔續修,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江蘇宜興任氏十三修家譜十六卷,(明)朱仲始修於明景泰四年,(民國)任承弼續編,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冊。現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
江蘇宜興任氏宗譜十六卷,(民國)任葆仁、張大齡等六修,民國五年(公元19l6年)詒谷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

浙江蕭山任氏家乘十六卷,(清)任以治等重修,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任氏家乘二十卷,(清)任丙炎、任蘭陔等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4年)永恩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埭湖任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清)任榮光等四修,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永恩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東山、浙江餘姚姚江任氏宗譜十二卷,(清)任開誠、任德增重修,清光給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浙江鄞縣古堇任氏宗譜十六卷,(民國)任良球、張永睦纂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敦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氏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鄞南梅陽任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任尚修,任孝鏞纂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報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氏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嘉興任氏宗譜九卷,首三卷,(民國)任松年等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鉛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海鹽任氏家譜五卷,首一卷、宗支全圖三卷,(清)任昌運等纂,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上海市圖書館。
浙江紹興越城任氏家譜,(清)任元運編,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序,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台灣、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四川省圖書館。
任氏家譜,著者待考,清乾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有一卷。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館。
東洲任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杭州大學圖書館。
高演任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有兩卷。浙江省蘭溪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鄞縣剡東樂安任氏宗譜五卷,(民國)任永謨重修,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有第一~三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鄞縣圖書館、浙江省嵊縣中愛鄉馬鞍橋村。
浙江鄞縣剡東方山任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嵊縣圖書館,今僅存有第四~五卷。
浙江浦江浦陽重修任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有第七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浦江縣檔案館。
浙江黃岩璜山任氏宗譜六卷,首一卷,(民國)任尚歧等修,民國十二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安徽

安徽旌德任氏宗譜六卷,(清)任有餘、任全松重修,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敘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安徽旌德任氏宗譜二十二卷,(民國)任起煃纂,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館。
安徽懷寧淥水任氏宗譜十三卷,(清)任鸛峰等修,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慶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福建

福建閩候君山任氏族譜,(清)任朝寧重修,清雍止五年(公元1727年)手寫本。現被收藏在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
福建閩侯君山任氏支譜,(清)任正沛等續修,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山東

山東東昌東郡任氏族譜五卷,(清)任春祐等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登瀛閣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河南

河南葉縣任氏家譜,(清)孝思堂任氏合重修,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南省葉縣檔案館。

湖北

湖北新洲任氏宗譜二十卷,首四卷,(清)任開恆、任開第等創修於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民國)任嗣黃、任萬東續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紅旗鄉曾寨村。
湖北新洲任氏宗譜十八卷,(民國)任嗣黃纂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馮鋪鄉。
湖北谷城任氏族譜三卷,(民國)任聯芳撰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銅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穀城縣圖書館。

湖南

湖南寧鄉溈寧任氏家譜四卷,(清)任龍文修,任孟元纂,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有第一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陰任氏三修族譜,著者待考,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樂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有一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陰任氏族譜,(清)任月盛修,任正官纂修,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有卷首上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陋任氏家譜九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任際盛修,任世鼎纂,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樂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常德任氏族譜,首一卷,(民國)任月樵纂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存卷首、卷1)

四川

四川劍閣任氏族譜一卷,(民國)周紹文撰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劍閣縣張王鄉。
四川宣漢任氏宗譜六卷,(清)任有瑞編訂,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有第二~三卷、第六卷。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宣漢縣檔案館。
貴州任氏宗譜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貴州省圖書館。

歷史名人

任不齊:(前545-前468):字子選,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排名第十七位,春秋戰國時楚國(今山東)人。生於周靈王二十七年三月,歿於周元王王八年九月。葬桃鄉,墓在濟寧城北房葛鋪。唐朝皇帝追封其為任城伯,宋朝天子又加封其為當陽侯,明朝改稱“先賢任子”。任不齊通六藝,工詩、禮,尤精通於樂。孔子死後,他守靈三年後方返回故鄉桃鄉(今山東省濟寧任城)。楚王聽說他的賢明,想聘為上卿,他拒絕了,然後在家作詩傳,禮緯注,樂經,述孔子言作逸語三篇。
著有《任子遺書》十二篇:《三才》、《為學》、《忠孝》、《言行》、《治道》、《進賢》、《刑賞》、《禮教》、《樂訓》、《燕居》、《問答》(上、下篇)。
任鄙:(生卒年不詳):任不齊五世孫,生活在距今二千三百年左右,秦始皇前的秦武王時代。著名勇士。《史記》有秦人諺語記載:“力則任鄙,智則樗里。”任鄙當時是大力士,“扛鼎抃牛者”。
任囂:(前?-前208):任不齊七世孫,秦始皇二十五年秦首次進兵嶺南失利後,任囂、趙佗率軍再入嶺南,於秦始皇三十三年統一嶺南。首任南海郡尉,並節制嶺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故稱“東南一尉”。以番禺(今廣州)為郡治,在今倉邊路附近修築番禺城,史稱任囂城。前208年病逝。
任延:(生卒年不詳):字長孫,宛城(今河南南陽)人,東漢名吏。十二歲時,熟讀《春秋》、《易經》等,有“任聖童”之稱。漢光武帝初年(公元25年)二十三歲時任九真(今越南河內以南一些地區)太守,延教以墾關配匹之道,五年之後,糧食豐收,婚嫁有度,人民生活大改善,生了子女,多以任為名。《後漢書》載《任延善政》:顯宗拜潁川太守。永平二年,征會辟雍,因以為河內太守。視事九年,病卒。
任敖:(前?-前179):秦代沛縣人,西漢開國名臣。初為沛縣獄吏,素與劉邦相善。劉邦初起時,敖以客從,為御史。亡秦後,劉邦立為漢王,與楚霸王項羽爭天下。劉邦東擊項籍,敖遷為上黨太守。高后當政時,封任敖為御史大夫。孝文元年,任敖卒,皇賜諡號“懿侯”,葬於廣阿縣丘底村前,清乾隆年間隆平縣知縣袁文渙曾吊以詩曰:
阿城外夕陽愁,太息茫茫土一天。
古墓寒煙分野色,殘碑衰草冷荒洲。
千秋事業光青史,十載勛名起漢劉。
豐沛當年成往事,蕭蕭葉落老松揪。
任紅昌:(貂蟬)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曾登場於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與西施楊玉環王昭君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原名任紅昌。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貂蟬貂蟬
任安:(生卒年不詳):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軍使者護軍等職。
任丘:(公元前51—公元14),姓任名丘,字鳳嶺。西漢渤海郡狸康縣城南九龍崗(今河北省任丘市長豐鎮南)人。兄弟二人,長兄任山,字鳳巔。出生於武術世家,祖父任天祥雙刀技藝聞名遐邇,父親任金梅精通武術,善射箭,人稱“射箭王”。任丘歷官西漢成、哀、平三朝,初為縣令,後至漢室侍衛軍之統帥中郎將,鄚州巡海使(防禦使、知州)。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任巡海使中郎將在今河北任丘築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為地名,始有任丘之稱。
任光:(公元?-29):字伯卿,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初為鄉嗇夫、郡縣吏。後歸降綠林農民起義軍。隨劉秀參加昆陽之戰,擊破王尋、王邑等新莽軍。後任信都太守,堅守孤城,拒王郎以迎劉秀。被劉秀任為左大將軍,封武成侯。諫阻劉秀加入城頭子路、力子都軍。不久,助劉秀攻克邯鄲,討平王郎,建武二年(公元26年)以功封阿陵侯,食邑萬戶。建武五年(公元29年)冬卒。
任尚:(公元?-118):東漢將領。初為西域戊己校尉,代班超為都護。安帝時,任征西校尉,率軍鎮壓羌人起義,在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大敗。後又任中郎將、護羌校尉,與鄧遵(鄧太后弟)、馬賢等鎮壓漢羌聯合起義,殺起義軍首領杜季貢和零昌。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因和鄧遵爭功,被鄧太后所殺。
任峻:(公元?-204):字伯達,河南中牟(今屬河南)人。東漢末天下大亂,他勸中牟令楊原代理河南尹,被任為主簿。不久歸附曹操,任騎都尉,娶操從妹為妻。操每出征,常留守,供應後勤。曾任典農中郎將,主持許下屯田,獲得成功,保證了軍糧供應。魏文帝時謚成侯。
任棠:(生卒年不詳):字季卿,上邽(今甘肅省天水市)人,東漢著名學者。有學問,不做官,修居教書,有氣節,因他曾以物暗示太守廣行仁政,故有“任棠水”之佳話。《後漢書·龐參傳》載:“龐參拜為漢陽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節,隱居教授。參到,先候之。棠不與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於戶下。主簿白以為倨。參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擊強宗也;抱兒當戶,欲吾開門恤孤也。”唐高適《東平旅遊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贊其事:“不改任棠水,仍傳晏子裘。”
任昉:(公元460 -508):南朝梁著名文學家,字彥升,樂安博昌(今山東廣饒縣)人,仕宋、齊、梁三朝。16歲舉秀才,為太常博士。南齊時,官至中書侍郎、司徒右長史。他與蕭衍都是“竟陵八友”中人,並相友善。永元三年(公元501),蕭衍進軍建康,任昉為記室。次年,蕭衍代齊立梁,禪讓文告即出自任昉手筆。入梁,拜黃門侍郎、吏部郎,出為義興(今宜興)太守,召為御史中丞、秘書監。又出為新安太守,逝世於任所。追贈太常,諡號敬子。任昉是南朝的散文大家,以擅長表、奏、書、啟等實用文體知名於時,與詩壇聖手沈約齊名,史稱“任筆沈詩”。其藏書多至萬餘卷,與沈約、王僧儒並稱為三大藏書家。《隋書·經籍志》有《任昉集》34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任彥升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又《文章緣起》及《述異記》二書,舊均題為任昉作。”事見(《南史·任昉傳》)。
任雅相:(生卒年不詳):唐高宗時宰相,在位時間不長,曾為壩江道行軍總管、燕然都護等。唐顯慶四年(公元659)以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封安樂縣公,兩年後卒于軍中。
任伯雨:(公元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進士(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調清江主簿,知雍丘縣。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召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鶴山集》卷六十《跋任諫議伯雨帖》)。徽宗初政,條疏章敦、蔡卞罪狀,章、蔡貶官。居諫省半載,大臣畏其多言,尋出知虢州。崇寧元年(公元1102),以黨事編管通州(同上書),徙昌化軍、道州。宣和初卒,年七十三。著有《戇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藝文志》),已佚。現存《春秋絳聖新傳》。
任得敬:(公元?-1170):西夏臣。原為宋西安州(寧夏海原西)通判。西夏破西安州,遂降。獻女於崇宗乾順。累擢靜州都統軍。仁宗仁孝嗣位,夏州統軍蕭合達叛亂,哆訛領導党項部族起義,他率兵抗禦鎮壓有功,授翔慶軍都統軍。天盛間任國相,封楚王,專擅國政,仁宗不能制。乾祐元年(公元1170)迫使仁宗分西南路及錄州、囉龐嶺地與他,自立其國,因金拒絕冊封,轉而通宋求助,謀泄,被仁宗誅戮。
任環:(公元1519-1558):字應乾,長治(今屬山西)人。明代著名抗倭將領。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歷任蘇州同知、按察僉事、右參政。以能幹出名。御倭寇,與士卒同寢食,所得全分給士卒。軍事緊急。終夜露宿,或數日不餐。曾書姓名於肢體曰:“戰死,分也。先人遺體,他日或收葬。”將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賊平,乞許守喪期滿。逾二年卒。贈光祿卿。著有《山海漫談》。
任濬:(任俊,濬同浚)(1595—1656年),字文水,號北海,又號海汪,博山區南博山鎮下莊村人,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先後任芮城知縣、榆次知縣、蘇松巡按御史、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河南巡撫。順治年間,授戶部右侍郎督理錢法,後調任總督倉場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順治11年-12年任刑部尚書。
任大椿:(公元1738-1789):清經學家。字幼植、子田,江蘇興化人。乾隆進士。累官陝西道監察御史。工文辭。曾充《四庫全書》纂修官。博搜材料,綜合精考,考釋古代名物,著《弁服釋例》、《深衣釋例》、《釋繒》、《國小鉤沉》、《字林考逸》等。
任天篤:(公元1740-?)天篤,河南偃師人。乾隆中,巡撫何裕成言天篤九世同居,高宗賜以詩,賚鏹帛,表宅里。初,天篤祖開昌生五子,欲定議不析產,觀諸子意。納金麥囷中,子士堯、士舜得以告,開昌曰:“此天賜,汝二人取之!”以“子無私蓄”對。開昌悅,乃定議不析產。宗經、傳,為家訓,教子弟毋侈,毋急利,毋入城市,毋傳述時事,務耕田讀書,惟許學醫,亦毋取酬,不則執百工業以佐家。婦初至,長者以家訓教之,不率,令暫還母家,悟,乃迎歸。平居布衣椎髻操作,毋私饋,毋飾容觀,毋適私室。年五十不執役,寡毋入廚,稍厚其衣食。女適人寡,毋再嫁。至天篤,上溯開昌祖光玉,下見玄孫瑞豐,通九世男婦百六十餘人共爨。吏問天篤何術能不析產,天篤曰:“不忍也!”人傳其語,謂視張公藝書“忍”字義尤大而遠。
任武:(公元?-1863):清末陝西回民起義軍領袖。回族。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陝西團練大臣張帶強迫回民抽拔壯勇,又在華州(今華縣)虐殺回民。他率回民殺張芾,起兵攻克華州、大荔、高陵,圍攻西安,號稱十八營,占領渭河流域,屢敗清軍勝保和多隆阿,後多隆阿攻破渭南、大荔一帶回民村莊,英勇戰死。(一說1864年他率餘部退往陝甘交界的董志原,後不詳)。
任化邦:(公元?-1867):清末捻軍將領。小名柱,安徽蒙城人。早年參加捻軍。1857年與太平軍聯合,轉戰江淮之間,封為魯王,1864年4月,偕張宗禹等率捻軍轉戰於豫南等地,與太平軍賴文光會師,整頓隊伍,尊賴文光為領袖。他率騎兵入山東,在曹州(今菏澤)殲滅僧格林沁軍。後又入湖北,在安陸(今京山)尹隆河之戰大敗湘軍和淮軍。1867年11月19日在江蘇贛榆戰鬥中,被叛徒潘貴升從背後襲擊,遇害犧牲。
任西和:(1928-1953)偃師顧縣鎮顧縣村人,1951年5 月西和同志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同年奔赴朝鮮戰場。為了保家衛國,在戰場英勇殺敵,在戰鬥關鍵時刻,機槍架被炸斷,西和同志毅然扛起90斤重的機槍,肩膀被滾燙的槍身烙得滋滋地流出了血油,仍頑強作戰,直到光榮犧牲。任西和同志犧牲後,六十七軍司令部高度讚揚他的英勇犧牲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是祖國人民的光榮,並報請國防部批准,追認他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級英雄、一等功臣”的光榮稱號,這個部隊曾一度稱六OO團為“西和團。

美術界

任詢:(公元1133-1204):字君謨,號龍巖,又號南麓先生,易州(今河北易縣)人。金代著名書畫家。父貴,有才,善畫,喜談兵,宣、政間游江、浙。詢生於虔州,為人慷慨多大節。書為當時第一,畫亦入妙品。評者謂畫高於書,書高於詩,詩高於文,然王庭筠獨以其才具許之。登正隆二年(公元1157)進士第。歷益都都勾判官,北京鹽使。年六十四致仕,優遊鄉里,家藏法書名畫數百軸。年七十卒。
任仁發:(公元1255-1327):元畫家、水利家。字子明,號月山道人,松江青龍鎮(今上海青浦)人。元滅南宋後,為宣尉掾,授青龍鎮水陸巡官。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升海道副千戶,改海船上千戶,轉漕直沽。大德七年(公元1303),授都水監丞,後升都水少監,官至浙東道宣慰副使。善畫人物,尤長畫馬,常與趙孟頫並提,傳世作品有《張杲見明皇》、《二駿圖》等。撰有《浙西水利議答錄》。
任熊:(公元1823 -1857、一謂公元1820-1856):清代畫家。字渭長,號湘浦,浙江蕭山城廂鎮人。早年在寧波(今浙江寧波)為姚燮所稱許。後寓居蘇州(今江蘇蘇州),往來於上海(今上海)賣畫。他擅畫人物,工畫花鳥、山水,師法陳洪綬。筆法圓勁,形象誇張。畫有《任渭長四種》,為晚清木刻畫之精品,《大梅山房詩意圖冊》120幅,是其代表作。史上與任熏、任頤合稱“三任”,又加其子任預(公元1853-1901),合稱“四任”。
任熏 花鳥 扇面任熏 花鳥 扇面
任熏:(公元1835-1893):清代畫家。任熊之弟,字阜長,又字舜琴,工人物、山水,尤擅花鳥。
任頤:(公元1840-1896):清代畫家。初名潤,字小樓、伯年。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其父任鶴聲,善畫並長於寫照。年輕時從文學畫,後得著名畫家任熊賞識,為其弟子,並得任熊介紹,又拜著名畫家任薰為師。中年後居上海,以賣畫為生。所作之畫師承明清畫家陳洪綬、華喦,復受朱耷影響,擅長花鳥、山水、人物,技法上有獨到之處。偶作雕塑小像,也頗生動。其畫風在江浙一帶影響很大,與任熊、任薰合稱“三任”。代表作品《觀刀圖》、《九老圖》、《蘇武牧羊圖》等。

政界

任芝銘:(1869.4.6-1969.1.1),原名近三,字子勉,曾化名志民和珉,並曾用過余園主人的別號,古呂鎮新華街人。他出身貧寒,靠姨母資助,得入私塾讀書,後中清末舉人。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加入同盟會,參與辛亥革命,矢志救亡圖存,反清反袁,回響北伐,“清黨”後又反蔣介石,心向中國共產黨。他通達四方,在延安,他是毛澤東座上客;在國民黨內,他與多位高層是至交。被後人敬頌為“百歲革命老人”。
任天知:中國早期話劇奠基人之一。名文毅,或稱任調梅,藝名天知。北京人。生卒年不詳。早年留學日本,1905年在東京加入同盟會。1907年回國到上海開展新劇活動。1908年2月與王鐘聲合辦通鑑學校,1910年冬創辦進化團,開新劇職業化之先河,在長江流域巡迴公演近2年,形成天知派新劇 ,影響甚廣。他能編能演,善於在演出中隨機應變穿插議論 ,發表演說,宣傳革命。所編劇本《黃金赤血》為天知派新劇代表作。
任光:(1900-1941):作曲家,曾用筆名前發,浙江嵊縣(今嵊州)人。1940年參加新四軍,皖南事變中犧牲。作品有電影歌曲“漁光曲”、“大地行軍曲”、“月光光”和抗戰歌曲“打回老家去”等,還有民族器樂曲“彩雲追月”等。
任弼時:(1904 -1950):名培國,號二南,湖南湘陰唐家橋(今屬汨羅)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組織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1920年,加入毛澤東、何叔衡組織的俄羅斯研究會。在“八七”會議上被選入政治局,成為黨史上最年輕的政治局委員。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在長征中是紅六軍團和後來紅二方面軍的最高政治領導人。在延安時,任中共中央秘書長。
1945年,中共“七大”後,與毛、劉、周、朱並列,成為領導全黨的“五大書記”之一。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的次日,即10月26日晚,研究戰局,思考對策,長時積勞,病情惡化,次日去世。葉劍英在追悼他時評價說:“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走著漫長的艱苦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可見其精神在黨內影響至深。
任美鍔:(1913 年10月7日 - 2008年11月04日), 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自然地理學泰斗、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地理系。南京大學教授,中國地理學會、中國海洋學會名譽理事長。地理學界最高獎——維多利亞獎的唯一中國得主。長期從事自然地理學與海岸科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撰寫的中國自然地理著作已被譯成英、西班牙和日文出版發行。海岸科學方面,主持了江蘇省海岸帶調查。當今建議建設太倉港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副港,受到有關部門重視。
任政:(1916-1999):字蘭齋,浙江黃岩人。上海文史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分會常務理事。著有《楷書基礎知識》、《蘭齋唐詩宋詞行書帖》、《任政行書千家詩帖》等。
任繼愈:(1916—2009),山東平原人,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國社科基金宗教組召集人,中國無神論學會理事長。是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
任建新:(1925.8- )山西汾城(今襄汾)人。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在北京大學工學院化學工程系學習,肄業。一九四八年六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任華北人民政府秘書廳秘書。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四年任中央政法委員會辦公廳秘書,中央法制委員會秘書。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九年任國務院法制局秘書。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一年在“文化大革命”中下放“五七幹校”勞動。一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八年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二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審判委員會委員中央政法領導小組成員兼秘書長,中央政法委員會副書記兼秘書長,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副主任。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七年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審判委員會委員,一九九七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一九九八年三月至二零零三年三月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任長霞:(1964—2004)女,原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為打黑除暴因公殉職,200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雄模範。她多次深入虎穴,化裝偵察,被譽為警界女神警。她調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長,解決了10多年來的控申積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200餘人,有力地維護了登封社會治安和穩定的政治大局。

商界

  • 任正非:1944年10月25日,出生於貴州省安順地區鎮寧縣,居七兄妹之長,祖籍浙江浦江縣。畢業於重慶大學暖通工程專業。畢業後參軍從事軍事科技研發。後創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現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2011年任正非以11億美元首次進入福布斯富豪榜,排名全球第1056名,中國第92名。在《財富》中文版第七次發布中,位居“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榜單之首。
  • 任志強:(1951年3月-),籍貫山東萊州,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華遠集團總裁,同時兼任北京市商業銀行監事、新華人壽保險公司董事。持有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學位。自1993年起改組成立了北京市華遠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創建了"華遠"品牌,在房地產界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文藝界

  • 任達華:1955年3月19日出生於中國香港,影視演員。
    任達華以模特身份進入演藝圈,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後,於1979年簽約為繽繽電影公司基本演員,1987年開始接拍影視劇。任達華2004年憑藉《PTU》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2006年憑藉《龍城歲月》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2010年憑藉《歲月神偷》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 任賢齊:台灣著名男歌手。1966年6月23日生於台灣彰化,祖籍湖北武漢。憑藉《心太軟》一歌迅速走紅,對流行音樂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任賢齊除了在歌唱事業上有所成就,並且憑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影視歌三棲藝人,受到更多的關注和喜愛。任賢齊在圈中擁有“亞洲天王”“絕世好男人”等稱號。
  • 任靜:1968年6月8日出生於北京,歌手。
    1984年加入中國鐵路文工團,1987年出版了首張個人演唱專輯《歌迷小姐》,1990年參加中央電視台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獲優秀歌手獎。1997年,任靜與付笛聲對唱歌曲《知心愛人》,並在1999年中央電視台第五屆音樂電視大賽中獲通俗類歌曲金獎。2000年出版的對唱專輯《你是幸福的,我是快樂的》,獲得2000年度中國流行歌曲榜最佳對唱歌曲獎。2005年5月1日,參加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人事部、文化部、全國總工會、中央電視台聯合主辦的文藝晚會《共和國脊樑》。
    在2006公益中國年度評選中,獲得最佳明星形象大使獎和中國預防愛滋病形象大使稱號[4]。2007年7月29日,與丈夫付笛聲作為發起人,舉辦主題為“愛心傳遞生命延續”的慈善義演晚會。
  • 任泉:本名任振泉,1975年3月4日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中國內地男演員、製片人、投資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2011年5月就讀長江商學院EMBA春季班,2014年9月就讀上海高級金融學院EMBA。
  • 1995年因參演電視劇《一路等候》而出道,2000年主演古裝劇《少年包青天》中公孫策一角而走紅,被內地媒體評為“四大小生”、“四小天王”之一;2009年參與製作電視劇《尋找證人》,正式涉足幕後成為製片人;2012年和2013年連續兩次在安徽衛視亞洲偶像盛典上獲得幕後製作跨界獎項。
  • 任重:1979年11月26日生於天津,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
    代表作品:《婚姻保衛戰》,《家的N次方》,《AA制生活》,《北京青年》,《新戀愛時代
    主要成就:第四屆樂視盛典最具人氣男演員、第八屆BQ紅人榜最受歡迎男演員。
  • 任亮:作家,1990年出生,山東萊蕪人。和平主義者。中國青年文藝學會會員,國際綠色和平組織會員。主要創作東方玄幻等題材的網路文學作品。代表作品:《花落一城》、《祥瑞紀年》、《畫術大帝》、《雷神驚天》。
  • 任家萱:1981年10月31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中國台灣女歌手、演員、主持人,華語女子演唱團體S.H.E的成員之一。
  • 任程偉:1970年生於黑龍江省雞西市虎林市,影視演員。
    代表作品:《溫州兩家人》,《男媒婆》,《楚漢爭雄》,《沙家浜》。
通用聯
四言
源於有熊;望出東安
指任姓源流與郡望
任城世澤;禹陽家聲。
任氏得姓源流。“禹陽”,黃帝少子
三朝賢任;四體精華。
上聯:典出南朝梁大臣、學者任昉,字彥升,樂安博昌(今山東壽光)人。歷任宋、齊、梁三朝,宋時曾任太常博士;齊時任驃騎將軍,揚州刺史;入梁,任黃門侍郎等職。他長於表、奏、書、啟諸體散文。時稱“任筆沈詩”。有《任彥升集》。 下聯:清代著名學者任大椿,字幼植,興化人。任禮部主事,兼《四庫全書》修纂官。有《弁服釋例》、《字林考逸》等
西川智士;南海名臣
上聯:西漢末閬中任文公,少年時從父親那裡學得天文歷算之術,曾任司空掾,平帝時稱病歸鄉。王莽時,他推知天下要大亂,攜全家隱居於子公山,避免了戰亂之苦。他見武擔山有石折斷,嘆道:“西川智士死了,我來擔當吧!” 下聯:秦朝人任囂,秦始皇時官南海尉,曾平定了揚粵之亂。秦末農民起義中,他率眾修築關隘,使當地得以太平
詩傳文母;夢應才人。
上聯:商末太任,妊姓,王季的妃子,周文王的母親,性情端莊,德行高尚。據說她懷孕時,眼不看黑色,耳不聞淫聲,口不出傲慢的話,君子說她善於胎教。《詩經·大雅·思齊》有句“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女。太姒嗣徽音,則百斯男。”歌頌了太任的莊重嫻靜,王室之婦周姜的寬厚可愛,文王之妻太姒繼承美德,哺育兒男,使王室人丁興旺。 下聯:任昉,相傳其母當年夢五色彩旗,四角懸鈴,有一鈴墜入懷中而孕,占卜者說:“定生才子”

五言

三怕傳佳話;九真播美名。
上聯:無產階級革命家任弼時,生平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錢多,三怕麻煩人。 下聯:東漢官吏任延,字長孫。年十二,明春秋詩易,顯名太學。號為“聖童”。建武中征為九真太守,延教以墾關配匹之道,於是人知種姓,生子多以任為名
蛟川顯詩意;東瀛留畫壁
上聯:清代畫家任熊,字清長,蕭山人。工花鳥山水,尤擅長人物。嘗居蛟川姚梅伯家,為作《大梅山民詩意圖》一百十二幀,不一月而成。 下聯:元代畫家任康民,嘗游日本,於君台觀畫山水人物兩壁。名列《支那畫有人名辭書》

六言

功紀雲台之上;
賢表蘭亭之中。
典出唐代名人任疑
父子俱標勁節;
兄弟繼知益州。
上聯:指北宋眉山人任孜、任伯雨父子。任孜,字遵聖,以文學氣節為鄉里推重,官至光祿大夫。任伯雨,字德翁,進士出身,歷官右正言、權給事中度支員外郎。文章筆力雄健,為官敢於直言。
下聯:指北宋濟陰人任中正、任中師兄弟。任中正,字慶之,進士出身,太宗至真宗時歷官大名府通判秘書丞、江南轉運副使、樞密直學士、益州知州,仁宗時官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在益州注重教化,受百姓愛戴。任中師,字祖聖,進士出身,歷官樞密直學士、益州知州,後經宰相呂夷簡推薦,官樞密副使、戶部侍郎。為官正直,生活儉樸,曾彈劾轉運使韓瀆貪污事。

七言

四庫全書大椿力;
一盅清水任棠情。
上聯:清代學者任大椿。 下聯:東漢學者任棠,漢陽人。修居教書,有氣節。太守龐參拜訪,任棠不睬,僅獻清水一盅,薤草根一枝,並把小孫兒伏於門下。龐參醒悟:獻清水者望其做清官也;送草根者請其剪除豪門也;伏孫門下者希其開門恤孤也。故後稱執政者為百姓做好事為有“任棠之情”
充海闊天空之量;
養先憂後樂之心。
唐代文學家、抗倭將領任環撰聯。

十言

河洛淵源,載筆人稱書苑;
簪裙輻輳,龍門共仰經生。
·全聯指任昉

十言以上

數典重先封,問周宗既滅以還,誰為庶姓?
降靈符列宿,自漢室中興而後,代有傳人。
典故出自左傳隱公十一年,滕侯、薛候爭長。
上聯:查詢典籍,我人皇任氏歷代分封,問你周朝宗室:“周朝滅亡之後,誰為庶民之姓?”
下聯:星辰降下吉祥靈符,漢室中興之後,我任氏代有傳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