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雙歧桿菌BB-12

乳雙歧桿菌BB-12

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亞種Chr. Hansen BB-12®世界上臨床研究最為充分的雙歧桿菌菌株,它在300多種科學出版物中有所描述,其中130多種出版物涉及人體臨床研究。是唯一獲得全基因序列的雙歧桿菌菌株。Chr. Hansen BB-12®的保健作用已經在胃腸健康和免疫功能的許多臨床研究中得到了驗證。

臨床研究證明Chr. Hansen BB-12®通過胃腸道可以存活,並能維持健康的胃腸道菌群。而且,研究已經表明它能夠改善腸道功能,防止腹瀉,並能減少抗生素治療的副作用,例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在免疫功能方面,臨床研究表明Chr. Hansen BB-12®會提高機體對常見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同時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

通過大量的體外測試已經確定了Chr. Hansen BB-12®的菌株特點和機理。Chr. Hansen BB-12®表現出了極好的酸膽汁耐受性,它含有膽鹽水解酶,並具有很強的粘附性,這些都是有價值的益生菌特性。抑制病原菌、增強屏障功能以及免疫相互作用都是它的作用機理,並且已經得到驗證的。

根據現行的分類系統,Chr. Hansen BB-12®被鑑定為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亞種。Chr. Hansen BB-12®的完整基因組序列已經繪製並發布。Chr. Hansen BB-12®源自於科漢森收集的乳品發酵劑。Chr. Hansen BB-12®在食品中具有很高的穩定性,作為凍乾粉穩定性也很高。

對於包括足月新生兒在內的健康人群,Chr. Hansen BB-12®作為食品中的膳食成分和膳食補充劑可認為是安全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乳雙歧桿菌BB-12
  • :雙歧桿菌菌株
  • 亞種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亞種
  • :胃腸道菌群
引言,分類系統,分類系統,來源與選株,基因組,特性與機理,功效,安全性,

引言

人體由大約10萬億個細胞組成,這些細胞由23000種人類基因編碼。但我們體內的微生物——生活在體表和體內的細菌數量更多。微生物有500多個不同品種,總計大約100萬億個細胞,由330萬種不同的非人類基因編碼。意料之中的是,微生物通過與我們身體的密切作用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生活在腸道中的細菌——胃腸道微生物群——占微生物的絕大部分。
在這個新千年中針對胃腸道微生物以及益生菌的科學研究大幅增加。胃腸道微生物群和益生菌,即人體有益細菌之間的相互作用已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臨床研究表明益生菌在各種健康領域都有作用,其中兩大研究領域是胃腸道健康和免疫功能。
益生菌一詞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有益於生命”,與抗生素含意相反,抗生素的字面意思是“不利於生命”。益生菌的定義是“活的微生物,當攝入足夠的數量時,對宿主能帶來健康益處”(FAO/WHO2001)。根據這一定義,顯然真正的益生菌要求必須滿足一些先決條件。
首先,益生菌攝入時需要是活的,而且必須是微生物。目前,大部分益生生物都是細菌,屬於乳酸桿菌雙歧桿菌類。其次,其攝入劑量需要足以形成作用。建議有效劑量與臨床實驗密切相關,必須以此為依據。第三,所攝入的活體微生物必須對宿主構成有益作用才能成為益生菌。值得注意的是,各種益生菌的功效都是因菌株而異的,不同的益生菌菌種不能一概而論。
對益生菌功效菌株特異性的共識來源於科學研究,研究表明相同菌種的不同菌株可能發揮不同的作用。因此,為了確定真正的益生菌,記錄特定益生菌菌株的特性、安全性和功效是至關重要的。
下文對雙歧桿菌BB-12的科學文獻進行了綜述。文章並未完整列舉所有關於BB-12的可用資料,而是對選定的關鍵資料進行了綜述。

分類系統

分類系統

Anette Wind理學碩士,
部門經理,
鑑定,CED-創新
雙歧桿菌是一種乳酸生成、革蘭氏陽性、無孢子形成、不運動的厭氧細菌。雙歧桿菌是於1899年從母乳餵養的嬰兒糞便中發現並分離出來的。它們是人體腸道固有菌群的常見組成部分(Reuter 2001)。
雙歧桿菌BB-12是一種過氧化氫酶陰性的桿狀細菌。1983年,它被收集在Chr. Hansen A/S的細胞培養庫中。剛分離時認為BB-12屬於兩歧雙歧桿菌,現代分子分類技術將BB-12重新歸類為動物雙歧桿菌,隨後又將其列為新品種乳雙歧桿菌。之後發現乳雙歧桿菌不滿足一類物種的標準,因此又重新將其作為一個亞種納入了動物雙歧桿菌。因此,如今BB-12屬於動物雙歧桿菌的乳雙歧亞種。雖然多年來名稱有所變化,但BB-12菌株本身從未改變。

來源與選株

BB-12來源於科漢森收集的乳品發酵劑。BB-12是科漢森經篩選專門用於生產益生菌乳製品的一種菌株。BB-12已在世界各地被用於嬰兒配方、輔食以及發酵奶製品。BB-12技術發展成熟,表現出了發酵活力、良好的穩定性以及高度的酸和膽汁耐受性,而且還作為凍乾產品用於膳食補充品。而且,BB-12對口味、外觀或食物的口感沒有副作用,在益生菌食品中能夠存活到被食用為止。

基因組

Eric Johansen博士,
副總裁,
科學,CED-創新
有機體的特性被編譯在它的DNA中,有機體的一整套DNA被稱為它的基因。DNA測序技術已經進展到了有可能測定任何有機體的完整基因序列的水平。要全面分析菌株並深入探索其成為益生菌的機理和可能性,挖掘隱藏在細菌菌株基因中的信息是根本所在。
2002年,一個研究項目啟動,目的在於測定BB-12的基因序列,並於2004年,繪製出了BB-12的完整基因圖譜。這項成果在一個科學大會進行了介紹,並在2005年出版發布(Garrigues等人,2005),完整的基因序列於2010年發布(Garrigues等人,2010)。BB-12的基因由一個單環染色體構成,其中包含1,942,198個鹼基對,帶有1,642個預測的蛋白質編碼基因、4個rRNA操縱子以及52個tRNA基因。BB-12染色體的物理圖譜表明基因序列組合正確(圖1)。基因序列信息的一項重要用途是與其他有機體的基因之間的比較。基於這一點,顯然BB-12是一種獨特菌株,可以與市場上的所有其他菌株區分開來,包括的、以至於DNA指紋圖近乎相同的密切相關菌株。基因序列的完整掌握推動了一些菌株特性分析的其他技術。其中包括基因表達研究和採用微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以及識別細胞生成的特定蛋白質所需的信息。
BB-12染色體的物理圖譜BB-12染色體的物理圖譜
本信息可以用於改進生產工藝,識別促進生長的特定化合物,以及提供理解BB-12的益生性作用方式的關鍵信息(Garrigues等,2005,Pedersen等,2005)。

特性與機理

酸和膽汁耐受性
Jeffrey Christensen博士,
研發專家,
發現,HHN-創新
胃酸膽汁在人體抵禦攝入微生物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殺滅和控制胃腸道接觸的許多病原體。然而,這種防衛機制同樣也會破壞可能有益的微生物。益生菌的功效取決於腸道生存能力和生理活動,因此益生菌在上胃腸道的胃酸和膽汁中的存活非常關鍵。
多項研究已經調查了BB-12對胃酸和膽汁的耐受性。一項體外研究評估了五種雙歧桿菌菌株對酸和膽汁的耐受性,以及它們在各種碳水化合物上的生長情況。研究對pH2、pH3和pH4以及1%牛膽汁中的耐受性進行了檢測。BB-12在所有的pH值下都表現出了非常好的存活率,而且存活能力在各種菌株中是最強的。BB-12在1%的膽汁中的生長情況不佳,但研究證明其存活率很高(Vernazza等,2006)。
在一項體外研究中,對17種菌株的耐酸性進行了比較,將其暴露在pH2-5的條件下。研究證明,BB-12的存活率很高。研究表明,這一特點部分是由於低pH值引導的H+-ATP酶活性,H+-ATP酶是一種複合酶,參與保持細菌細胞內的pH值動態平衡。(Matsumoto等,2004)。
有研究檢測了乳酸發酵菌的24個菌株和益生菌的24個菌株對胃液膽汁鹽的耐受性。BB-12在暴露在pH3和pH2三個小時後表現出了較高的pH耐受性。BB-12的膽汁耐受性中等,與對照樣本相比,在濃度1%的膽汁中生長率為24%。
至於在膽汁鹽中的早期解離和生長,表明BB-12在牛磺酸脫氧膽酸鈉甘氨脫氧膽酸鈉的同時增長和解離,而在牛磺膽酸鈉甘氨膽酸鈉的情況下,BB-12會有所生長,但不會出現任何解離(Vinderola 2003)。
一項60例人體腸道分離雙歧桿菌的比較試驗,評估在胃酸和膽汁中存活情況,證明BB-12在兩種條件下的存活情況都相當於或優於其他所檢測的菌株(科漢森的檔案數據)。
在用於模擬胃酸和上部腸道膽汁環境的人造消化道模型系統中,正常膠囊劑量下60-80%的BB-12保持存活(Chr. Hansen檔案數據)。
綜上所述,與其他雙歧桿菌相比BB-12表現出了較高的胃酸和膽汁耐受性。上述數據表明大部分BB-12菌體經人體食用後,可以存活在胃酸和膽汁中。這些特性增強了BB-12為宿主帶來健康益處的可能性。
膽汁鹽水解酶
負責膽汁鹽水解的酶的存在及活性負責膽汁鹽水解的酶的存在及活性
Birgitte Stuer-Lauridsen博士,資深研究科學家,
鑑別,CED-創新
活性益生菌經過胃腸道的通道會遭遇各種不同挑戰。在嚴酷的酸性胃部環境後,小腸膽汁鹽將構成下一個挑戰。BB-12含有針對膽汁鹽水解酶的基因編碼,膽汁鹽水解酶是應對小腸中高濃度膽汁鹽的一種重要的酶。這種酶存在於BB-12中,並隨時保持活性。這一事實同時記錄在了微陣列分析以及採用2D凝膠電泳的蛋白質研究(Garrigues等,2005)(圖2)中。
有這樣的酶隨時發揮作用是這類細菌細胞的優勢,因為它能對高濃度膽汁鹽形成快速回響,並從而促成細菌從小腸到大腸的安全通過。這些數據表明BB-12的配備足以耐受胃腸道中的這一關鍵通道。
粘附性
Jeffrey Christensen博士,
研發專家,
發現,HHN-創新
已經觀察到的許多益生性健康功效,研究認為益生菌在腸黏膜的粘附性對於許多這些功效是非常重要。粘附性被認為是益生菌定植、抑制病菌、免疫作用以及增強屏障功能的前提條件。因此,粘附性是益生性微生物的主要篩選標準之一。
在一項研究中,體外測定了益生菌、共生體以及潛在病菌的粘附性。所採用的粘附性模型是聚碳酸酯孔板,含有或不含黏液素,而且Caco-2以及/或者HT29-MTX細胞培養物的配置不同。
益生菌株對於未處理孔以及黏液素處理孔的粘附性很高,BB-12在兩種情況下都表現出了最高的粘附性水平。雖然含量較低,BB-12還粘附在Caco-2培養基、HT29-MTX細胞以及Caco-2:HT29-MTX的合成培養基上(Laparra和Sanz 2009)。
在另一項體外研究中,用BB-12與其他菌株對包括人類在內的不同物種分離出來的糞便黏液的粘附特性進行檢測。BB-12很好地粘附在所有被檢測的宿主上,其中30%在人體內(Rinkinen等,2003)。
有研究對雙歧桿菌24種菌株對固定的人和牛腸道黏液糖蛋白的粘附力進行了檢測。在所測試的菌株中,BB-12和另一種雙歧桿菌菌株的粘附性最強。BB-12對人體黏液的粘附率為7.1%(He等,2001)。
有研究對五種益生菌及其結合物在輪狀病毒腹瀉期間以及病後在嬰兒腸道黏液中的粘附性,以及健康兒童體內這些益生菌及其結合物的粘附性進行了體外測定。黏液的製備來自20名嬰兒在輪狀病毒腹瀉期間與病後的糞便樣本以及10名健康的、年齡相符的兒童的糞便樣本。BB-12證明了其極好的粘附性,31%的健康兒童以及26.1%的受感染嬰兒體內含有BB-12。益生菌與眾不同的粘附方式不受輪狀病毒腹瀉的影響(Juntunen等,2001)。
BB-12的粘附性檢測也在Chr. Hansen的實驗室進行了評估。一項針對60種人體腸道分離雙歧桿菌的比較性體外檢測證明,BB-12對黏液的粘附性相當於或者優於其他受檢測的菌株(Chr. Hansen的檔案數據)。
綜上所述,已經證明BB-12在各種體外環境中具有很高的粘附性。這一證據驗證了BB-12具備瞬時定植在腸道黏膜表面、固定在這些位置的能力,並從而增加了發揮其有益健康功效的可能性。
抑菌性
病原體是指可能引發其宿主疾病的微生物。抑制病原體的能力是益生菌的三大主要機能之一,而其他兩大機能是增強屏障功能和免疫作用。有人提出抑菌作用是通過多種機理促成的,其中包括生成抑制物質(有機酸、H2O2、細菌素)、營養競爭、去除/降解毒素、競爭附著點(黏液、細胞受體)、共聚和毒力調節,以及引發宿主免疫回響
一項體外研究對包括BB-12在內的四種不同微生物對抗物質的生成情況進行了比較。蠟狀芽孢桿菌艱難梭菌產氣莢膜桿菌A型、大腸桿菌ATCC 4328、糞腸球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綠膿假單胞菌傷寒沙門菌、弗氏志賀菌白色念珠菌被用於對抗試驗。只有BB-12和另外一種細菌菌株生成了抵禦病原體的抑菌圈
BB-12表現出了對12種所檢測的病原體中八種的對抗性活動,而BB-12生成的抑菌圈總體上說較大,弗氏志賀菌是唯一的例外(Martins等,2009)。
用人類糞便進行接種的批量和連續培養物厭氧發酵系統,來研究與益生元結合的兩種益生菌的抗菌作用。有研究對BB-12與果糖木寡糖混合物的結合,抵禦大腸桿菌空腸彎曲桿菌的情況進行了檢測。在分批發酵物中,BB-12與益生元結契約時抑制了大腸桿菌和空腸彎曲桿菌。在連續培養物中,BB-12和益生元抑制了空腸彎曲桿菌。結果表明BB-12直接產生的醋酸鹽和乳酸鹽起到了抑菌作用,而不是降低pH值的結果。
一項體外研究調查了目前歐洲各國市場銷售的商用益生菌株對於黏附在固定人體黏液上特定的潛在病原體,抑制、對抗與替代的性能。細菌性病原體包括: 普通擬桿菌、溶組織棱狀芽胞桿菌、艱難梭菌、大腸桿菌K2、產氣腸桿菌、單核增生李斯特菌傷寒沙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BB-12能夠粘附在人體黏液上,並抑制除了大腸桿菌以外的所有病原體。BB-12經驗證會很好地替代艱難梭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產氣腸桿菌、單核增生李斯特菌,並少量替代溶組織棱狀芽胞桿菌、傷寒沙門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Collado等,2007a)。
此外,針對黏液粘附性的一項競爭和排斥試驗也證明BB-12能夠減少病原體的粘附。一項體外研究旨在調查BB-12和鼠李糖乳桿菌LGG各自以及結合情況下在病原體菌株對豬腸道黏液的粘附性方面的保護效應。所採用的病原體是鼠傷寒沙門氏菌產氣莢膜梭菌艱難梭菌和大腸桿菌K2。BB-12和LGG相結合會增強彼此的粘附性,主要是作用在大腸黏液中。用BB-12和LGG單獨或結合處理腸道黏液會顯著降低所檢測病原體的粘附性(Collado等,2007b)。
綜上所述,這些研究都表明BB-12能夠通過產生抗菌物質以及黏膜粘附的競爭來抑制重要的胃腸道病原體。
增強胃腸道屏障功能
增強胃腸道屏障功能是益生菌公認的主要機能之一。保持胃腸道中功能完好的黏膜層和上皮細胞襯層對於保持健康來說至關重要。
一項體外研究旨在檢測來自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發酵產品是否會影響Caco-2細胞系模型中的緊密連線完整性。這是通過測定Caco-2細胞的跨上皮電阻(TER,Ω/cm2)來實現的。源自於BB-12的發酵產品增加了緊密連線強度,使其顯著高於未經治療的對照組,而且在所有案例中,BB-12產生的發酵產品與其他檢測菌株相比,會引發TER最大程度的增加。這些體外變化說明BB-12可能提高緊密連線 ,並保護上皮屏障功能免受破壞(Commane等,2005)。
免疫作用
免疫作用作為益生菌的一項重要機能日益得到認可。益生菌能夠通過位於腸道內的免疫細胞與免疫系統進行溝通並影響免疫系統。而70~80%的免疫細胞位於腸道中。
多項研究已經證明了BB-12的免疫調節功能。為調查源於人體單核細胞樹突細胞在成熟過程受到的雙歧桿菌影響,開展了一項針對12種雙歧桿菌菌株的體外研究。並且,外周血單核細胞的增殖和細胞活素表達也進行了評估。脂多糖處理造成的成熟被用作參考。BB-12能夠引發樹突細胞成熟,與表面表達標記物測得的LPS相比,其成熟度類似或者甚至更高。無細胞上清培養液對樹突細胞的成熟僅有微弱影響或沒有影響。細胞活素表達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菌株,然而研究證明BB-12會使IL-12和TNF-α升高,而使IL-10降低。在PBMC中,BB-12會引發高水平的IL-10、IFN-γ和TNF-α(Lopez等,2010)。
有人研究了9種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在不同濃度下引發的人體樹突細胞成熟和細胞活素/趨化因子表達的能力。BB-12能夠誘發所有檢測細胞的活素(IL-1β、IL-6、IL-10、IL-12和IFN-γ)。應答情況取決於劑量,而且會隨著劑量的增高而增加。在趨化因子方面,BB-12會以劑量依賴方式誘發CCL20(Latvala等,2008)。
一項體外研究調查了服用BB-12過程中所獲得的糞沉澱液,在鼠巨噬細胞的細胞系列中所誘發的消炎應答。與服用前後相比,糞便沉澱液容易在BB-12的服用過程中引發較高的TNF-α 回響。根據觀察,IL-1α和Il-10的回響不變(Matsumoto 等,2007)。
綜上所述,這些數據表明BB-12能夠與免疫細胞相互作用,而且說明BB-12可能對免疫功能產生有益的影響。

功效

Inge Tarnow DVM博士,
科學顧問,
HHN-科學事務部
被證實的功效
BB-12是世界上檔案記錄最多的雙歧桿菌。它在超過300種科學出版物中得到了描述,其中有超過130種屬於臨床研究的出版物。追溯到1987年,BB-12已經在臨床試驗中進行了25年以上的檢測(Black 1987)。BB-12在臨床試驗中已經進行了檢測,研究對象包括從早產兒到老人,而且服用劑量最高達到1000億CFU/天。
益生菌的先決條件之一是具有臨床實驗驗證的健康功效。BB-12對胃腸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健康作用已經在多項臨床研究中得到了驗證。
在胃腸道中的存活情況
益生菌的某些健康功能需要益生菌在特定靶標部位的存活能力和生理活動為前提。由於益生菌的靶標部位可能並不明確,而且由於難以測定在該部位的存活能力,往往採用糞便收集來確認益生菌在胃腸道中的存活能力。
一項安慰劑對照的交叉研究評估了受試者服用含有BB-12和菊粉合生元優酪乳後,糞便樣品中檢測到BB-12的情況。收集46名志願者的糞便樣品,並採用實時聚合酶鏈反應(PCR)來監測菌群的恢復以及變化情況。糞便樣品中檢測到BB-12,而且可以在攝入長達兩周后在糞便中檢測到。死/活PCR程式說明糞便樣本中檢測到的BB-12中有超過90%都是活的(Palaria等,2012)。
在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雙盲平行劑量依賴研究中,71名健康的年輕成人被分為五組。研究對象在三周內接受安慰劑或從10-10 CFU/天的四種劑量的兩種益生菌。隨著劑量的增加,糞便中BB-12的檢測情況得到了顯著改善。在高劑量組,15名志願者中有13名的糞便樣品中檢測到BB-12(Larsen等,2006)。
在一項包含14名志願者的研究中,受試者食用發酵奶後,對其中含有的BB-12、F19和嗜酸乳桿菌NCFB1748在腸道存活和存續情況進行了監測。研究採用對桿菌選擇性培養基分離物的隨機放大多態DNA(RAPD指紋分析的方法,來檢測糞便中的復原情況。研究對象食用後,BB-12和F19在胃腸道中存活情況良好,分別在79%和100%的受試者糞便樣品中檢測到。(Matto等, 2006)。
另一項研究包括30名健康成人,他們被分為三個干預組:低聚半乳糖(GOS)組,或GOS加BB-12組、或僅攝入BB-12組。干預前後都採集了糞便樣本。採用RAPD指紋法從糞便中回收了BB-12。分析發現BB-12組和GOS + BB-12組中都分離到大量與BB-12相同RAPD指紋的菌體,這說明BB-12通過胃腸道後存活情況良好。BB-12組和GOS + BB-12組的志願者中40%在干預一周后,20%在干預兩周后發現糞便樣品中檢測到BB-12(Alander 2001)。
綜上所述,這些數據表明BB-12不僅在通過胃腸道後存活情況非常良好,而且它還能迅速在結腸中定值。上述數據還說明了BB-12的復原情況與劑量有關。
對腸道菌群的調節作用
人體的大腸是各類細菌的寄居地,其中雙歧桿菌是這一複雜生態系統的知名成員。人們一般認為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對於胃腸健康作用重大。在老年階段,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的數量開始衰減,與此同時包括梭菌和腸桿菌科細菌在內的其他細菌團的增殖,人們認為這會對胃腸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益生菌能夠控制有害細菌的增殖,增加菌群中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的含量,這被認為是有益健康的。
多項臨床研究已經證明BB-12本身或者與其他益生菌或成分結合會增加胃腸道有益細菌,並減少潛在的病原菌。
一項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的劑量依賴研究,以58名健康成人為樣本,使其在四周時間內服用發酵奶,調查發酵奶中的BB-12,8x10或38x10 CFU/天、乳酸桿菌LA-5,1x10 CFU/天以及綠茶萃取物對糞便中細菌數的影響(Savard等,2011)。定量PCR的分析結果表明與基線情況相比,激活組中雙歧桿菌數量顯著升高。而與安慰劑組相比,糞便樣品中活的乳酸桿菌的數量明顯較高,,腸道球菌的數量則在干預後大幅降低。
在一項非盲的單組研究中,以15名健康成人為樣本,使其在兩周時間內攝入發酵乳,研究發酵乳中的BB-12(總計1x10 CFU/天)、類乾酪乳桿菌乾酪亞種F19以及嗜酸乳桿菌NCFB 1748對腸道菌群的影響(Matto等,2006)。益生菌株往往會在糞便中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的基線水平上總數迅速增加。未發現梭菌、腸桿菌或腸球菌出現任何變化。
一項三臂、單盲研究隨機分配30名健康成人在兩周時間內分別服用3x10 CFU/天的BB-12、BB-12加上4克GOS、或僅服用4克GOS(Alander 2001)。結果測定採用培養法檢測的糞便菌群的選定成分。在干預過程中,雙歧桿菌的平均數在各研究組別中略有增加。BB-12加GOS組的增量高於BB-12組。增量從統計學角度來看是顯著的。乳酸菌產氣莢膜梭菌或大腸菌在研究過程中未發現變化。
綜上所述,這些研究表明食用BB-12有利於增加雙歧桿菌的總數,並可能抑制胃腸菌群中的一些有害細菌。這有利於腸道中的健康菌群。
胃腸功能
腸道功能
規律的排便、糞便自然的通過時間以及正常的糞便硬度都反映了腸道的健康狀況。但正常腸道功能的界限是寬泛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因人而異。排便的正常範圍是五到14次每周。頻率過高或過低則分別被認為是腹瀉或便秘。食物通過胃腸道的時間一般是在半天到三天之內。胃消化遲緩或便秘是極其常見胃腸道問題,尤其是在老年人中。益生菌可能通過促進胃腸道蠕動,或增加通過時間,或者軟化糞便而對腸道功能提供有益的幫助。
一項雙盲、隨機的安慰劑對照研究,有209名老年療養院成員參加,分別服用含有1x10 CFU/天BB-12,或兩種長雙歧桿菌菌株,或安慰劑的發酵燕麥飲料,檢測對排便的影響(Pitkala等,2007)。
受試者根據在療養院的停留時間長度分別接受1到7個月的干預。服用BB-12的小組正常排便的天數占排便的總天數的比例較高:BB-12為26.9%,而安慰劑為20%。BB-12組中的研究對象在超過30%的日子裡正常排便的人數增加了53%(圖3)。
健康成人的研究已經證明BB-12能提高排便頻率並軟化糞便硬度。在一項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的交叉設計中,健康女性服用兩周發酵乳中,BB-12的劑量為1x10 CFU/天(Uchida等,2005)。在這項研究中,41名女性在服用BB-12期間的平均排便頻率為兩周內8.8次,而對比之下,安慰劑階段為8.0次。當將研究對象分為便秘(每兩周少於8次)和非便秘傾向組時,便秘傾向組服用BB-12時期的排便頻率明顯高於服用安慰劑階段。
在一項類似的研究中,35名健康女性服用兩周發酵乳, 其BB-12的劑量為 4x10 CFU/天(Nishida等,2004)。
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
研究發現與服用安慰劑相比所有研究對象服用BB-12和階段之間排便頻率出現了不顯著的增加,而統計數據的顯著增加出現在排便頻率為每周四次或以下的便秘研究對象服用BB-12階段和服用安慰劑階段之間。
在一項單組安慰劑對照研究中,發酵乳中的BB-12以5.2x10CFU/天的劑量分配給30名健康成人服用兩周,隨後在中間的清洗階段後,服用安慰劑兩周(Matsumoto等,2001)。安慰劑階段後一個月,將發酵乳中的BB-12以更高的劑量(15x10 CFU/天)服用兩周。入選標準是排便頻率低於每周四次。主要結果測定是排便頻率。BB-12低劑量階段的排便頻率高於安慰劑階段。同樣,BB-12高劑量階段的排便頻率高於安慰劑階段。
綜上所述,上述研究證明BB-12改善了腸道功能,尤其是對於患有輕度便秘的群體來說。
腹瀉是嬰兒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而開發預防措施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目標。雙歧桿菌以及其他產乳酸細菌經驗證具有抵禦急性和持續腹瀉的保護作用。
一項多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針對輔以BB-12的牛奶配方在預防急性腹瀉中的功效,在90名8個月以下留宿幼稚園或撫育中心的健康嬰兒中開展了評估。腹瀉的發病率出現了減緩的趨勢,28.3%服用BB-12的嬰兒出現急性腹瀉,而對比之下,安慰劑組的數字為38.6%。BB-12組的腹瀉天數從統計學角度來看較少,腹瀉的日機率較低。這些結果說明BB-12可能具有防腹瀉的保護作用(Chouraqui等,2004)。
在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中,慢性病醫院的就診幼兒被隨機分配服用標準兒童配方,或含有BB-12和嗜熱鏈球菌TH-4的相同配方(Saavedra等,1994)。每天對兒童的腹瀉發生情況進行評估,並通過酶免疫測定來分析糞便樣本的輪狀病毒抗原。同時在腹瀉發作期獲取糞便樣本用於病毒學和細菌性分析。在17個月中,對55名幼兒的總計4447個人日進行了評估。26名服用對照配方的兒童中有8名(31%)在研究過程中出現了腹瀉,而服用補充配方的29名兒童中出現腹瀉的有兩名(7%)。服用對照配方的研究對象中有10名(39%)在研究過程中在某些時間出現輪狀病毒脫落,而服用補充配方的則有3名(10%)。這些結果說明用BB-12和嗜熱鏈球菌TH-4進行補充的幼兒配方減少了醫院就診兒童中的急性腹瀉發病率和輪狀病毒脫落。
綜上所述,這些研究證明BB-12可能對嬰幼兒腹瀉的發病率和持續時長都有積極作用。
抗生素治療可能造成嚴重的副作用。一般抗生素對胃腸道菌群造成的干擾會導致嘔吐和腹瀉。經驗證,益生菌能夠減少副作用,並提高抗生素治療的完成率。而且,益生菌可能加快抗生素治療後的復原。
在343名病人的七天抗生素治療過程中,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對BB-12和LA-5在預防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AD)方面的功效進行了評估。用AAD評價的症狀日記卡對十四天的干預進行評估。14天的治療之後,益生菌組中AAD的發病率顯著下降到10.8%,對比之下,安慰劑組為15.56%。益生菌組的腹瀉持續時間也大幅縮短(2.32天),而對比安慰劑組為4.58天。安慰劑組嚴重腹瀉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益生菌組(31.6%)。上述結果表明, BB-12和LA-5能有效降低AAD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Bhalla 2011)。
為了研究益生菌作用的矩陣特異性,尤其是AAD的改善作用,開展了一項對照隨機雙盲研究。八十八名只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研究對象被分配服用含有BB-12和LA-5的發酵乳、含有BB-12和LA-5的巴氏消毒發酵乳,或酸化乳(對照),為期八周。在第五周,進行幽門螺桿菌根治療程。通過尿素呼氣試驗測定幽門螺桿菌活性,用經過證實的調查問卷記錄AAD以及其他胃腸道問題。分配食用含有活的BB-12和LA-5的發酵乳的研究對象大幅縮短了AAD的持續時間(四天),而相比之下,服用含有BB-12和LA-5的巴氏消毒發酵乳的研究對象為十天,對照組為十天。而且,益生菌明顯改善了胃腸道症狀(de Vrese等,2011)。
160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病人被隨機分為三聯加益生菌組或單純三聯組,接受為期一周的三聯療程,分別服用或不服用為期五周的含有BB-12和LA-5的發酵乳作為補充。對糞便樣本中的厭氧性生物雙歧桿菌進行檢測。益生菌組完成7天治療的比例顯然高c於對照組(68%對比44%)。在益生菌組中,嘔吐、便秘、腹瀉或金屬味覺等常見副作用明顯減少。益生菌組中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率明顯較高。三倍療程後,兩組都觀察到了糞便中的雙歧桿菌被耗盡。然而,相對於對照組。益生菌在四周后恢復了雙歧桿菌的水平。這說明BB-12和LA-5能減少抗生素治療的副作用,有助於治療依從性,提高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率,並恢復腸道群(Sheu等,2002)錢。
BB-12和LA-5抵禦幽門螺桿菌的反協同效應也在其他研究中得到了證實(Sheu等,2006,Wang等,2004)。
總之,上述研究證明,BB-12與LA-5結合能顯著減少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發病率和持續時間。此外,BB-12和LA-5可能抑制幽門螺桿菌,並有利於恢復幽門螺桿菌陽性研究對象體內的菌群。
免疫功能
研究健康人類的免疫系統是一項特殊的挑戰。免疫系統具備多種成分的高度緩衝能力,因此很難解釋或預測特定時間的確切反應(Albers等,2005)。因此傳染模型被認為提供了探索健康人類免疫系統的功能和回響的最佳方法(Albers等,2005,Burleson和Burleson,2007)。推薦的一種方法是使用含有被殺死或削弱的病原體的疫苗,從而可以獲得特定的免疫回響。針對這一挑戰的回響可以作為綜合免疫回響的一項指標。益生菌可能以多種方式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例如通過增加局部和全身抗體的產生,增加免疫細胞的活性,調節上皮細胞和免疫細胞的信號,以及誘發樹突細胞的表型變化。
疫苗特定血漿lgG的變化疫苗特定血漿lgG的變化
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雙盲的人體研究採用疫苗模型研究了BB-12對健康人體免疫系統功能能力的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在六周內54名研究對象分別服用了BB-12®和52安慰劑。兩周后,研究對象們接受了流感接種。在基線時以及六周后採集血漿和唾液樣品,用於分析流感特定抗體和所有抗體、細胞因子IL-2IL-10和INF-γ以及先天免疫參數。
與安慰劑相比,BB-12增加了流感特異抗體應答(圖4),而且研究對象抗體水平至少增加2倍的人數明顯多於益生菌組。細胞因子或先天免疫參數未發現任何差別。各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和模式相似,而且干預後破傷風特異性IgG沒有變化,這說明補充BB-12隻引起了特殊的免疫應答(Rizzardini等,2012)。
有研究調查了在上呼吸道感染過程中,BB-12和LGG對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評估益生菌對於普通感冒持續時間、嚴重程度的方式以及症狀對日常生活的影響。198名大學生被隨機分配服用安慰劑或BB-12和LGG為期十二周。每天,學生們都要完成一項調查,評價補充益生菌的作用。對比安慰劑組,益生菌組上呼吸道感染的平均持續時間明顯縮短了兩天,而平均嚴重程度得分顯著降低了34%。兩組之間的誤工天數沒有差異。但益生菌組與安慰劑組相比,錯過的上學天數少了0.2天。研究表明BB-12和LGG縮短了大學生們的感冒持續時間,並儘可能降低嚴重程度,並減少了誤課天數(Smith等,2012)。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的雙盲研究調查了BB-12對嬰兒急性感染風險的作用。109名兩個月以下的嬰兒服用了BB-12或安慰劑,直至他們八個月大為止。登記急性感染的徵兆和症狀。在這項研究中,與安慰劑相比,BB-12組對胃腸道感染或中耳炎沒有影響,但報告的呼吸道感染較少(圖5)(Taipale等,2011)。
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
另一項臨床研究也表明嬰兒的急性感染有所減少。在這項研究中,採用雙盲設計,81名配方餵養的2個月以下嬰兒被隨機分配服用益生菌(BB-12和LGG)或是安慰劑十二個月。服用益生菌的組與安慰劑組相比,早期感染的發病率以及七個月大時的抗生素使用率較低。在生命中的第一年,服用益生菌的嬰兒復發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也較少(Rautava 等,2009)。
總之,上述數據證明補充BB-12可能通過增強針對免疫挑戰的特定免疫應答,增加機體對常見感染的抵抗力,BB-12可能降低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並縮短發病時間。

安全性

主管機構評估
Dorte Eskesen理學碩士,
資深科學顧問,
HHN-科學事務部
2001年的FAO/WHO檔案“含有活乳酸菌的食物(包括奶粉)中益生菌的健康與營養特性”中對益生菌安全性的說明如下:
“迄今為止收集的信息表明,乳酸桿菌被作為益生菌使用由來已久,對人體沒有構成經過證實的風險,這仍是其安全性的最好證明。並且,也未發現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或乳酸球菌的致病性和致毒性。有人指出,會診認為,在一定條件下,一些乳酸桿菌菌株伴有不良影響,例如罕見的菌血症病例。然而,最近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系統收集了一個國家的乳酸桿菌菌血症病例報告,研究表明益生菌乳酸桿菌的用量增加並未增加菌血症的發病率和發病頻率。”(FAO/WHO 2001)
根據另一份2002年公布的報告(FAO/WHO 2002),因為益生菌從理論上來說可能引起系統性感染、有害代謝活動、易感個體的過度免疫刺激以及基因轉移,建議就抗生素抗性模式、代謝活動、人體研究中的副作用、用戶負面事件(售後市場)等方面對益生菌菌株進行分析。
此外,由於會增加益生菌安全性的信心度量,還建議對免疫受損動物體內的益生菌菌株缺乏傳染性的情況進行評價。假如菌株屬於一種已知的會產生哺乳動物毒素或有溶血可能的品種,也應檢測這些特性。
在歐洲,屬於動物雙歧桿菌的菌株2008年已經獲得的歐洲食品安全委員會(EFSA 2010)的安全資格認定(QPS)。
在美國,BB-12通常是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認可的公認安全食用物質(GRAS),作為供4個月及以上嬰兒食用的奶基嬰兒配方的成分(FDA,食品和藥品管理局,2002年)。
此外,BB-12還獲得了丹麥醫療局的批准,作為自然療法/草藥產品,並被丹麥獸醫和食品局接受用於食物產品。BB-12也被瑞典、波蘭和奧地利當局批准,作為醫藥產品中的一種益生菌。
發酵乳的標準法典(法典標準243-2003)允許在發酵乳製品中使用無害微生物(FAO/WHO 2003)。
嬰兒配方食品的標準法典(法典標準72-1981,2007年修訂)(FAO/WHO 1981)和後續配方(法典標準156-1987)(FAO/WHO 1987)允許在奶配方產品中添加L(+)乳酸發酵劑
抗生素敏感性
Birgitte Stuer-Lauridsen 博士,
資深研究科學家,
鑑別,CED-創新
如果菌株能帶有可轉移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則該菌株不適宜開發成任何產品,測試乳酸菌對抗生素的表型敏感性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具有抗生素抗性基因菌株將超出野生種群的範圍。不過,當所有野生菌株對抗生素均顯示低敏感性時,則可以認為該物種對這種特定的抗生素具有固有的抗性。這種內在因素造成的抗性被認為是不可轉移的;染色體內的基因突變形成的抗性一般也是如此。
科漢森遵循EFSA發布的抗生素敏感性試驗指南,並根據ISO或CLSI發布的國際公認方法進行了試驗。根據科學出版物,EFSA也發布了菌株在具備抗性前針對一些抗生素可能的敏感性臨界值,科漢森對所有生產的菌株,包括BB-12,遵循這些臨界值。
BB-12經各種公認方法多次檢測,發現對13種測試的抗生素有敏感性。
人體和動物研究
人類接觸各種雙歧桿菌菌屬、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亞種的亞種菌株,尤其是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B-12已有很長的歷史,因此BB-12被認為是安全的。
除了長時間的全世界使用之外,BB-12還經過了多項人類臨床研究的檢測,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的報告。
在易感人群中,如嬰兒、孕期和哺乳期婦女和病患群體中,未發生不良事件報告。在這些群體中,BB-12的日消耗劑量約為1至4000億菌落形成單位(CFU)之間。補充期在2星期至2個月。劑量形式有奶粉、乳製品或膠囊制膳食補充。
健康人群未發生不良事件報告。在這類人群中,BB-12@的日消耗劑量在1至500億CFU之間。補充期為1星期至7個月。劑量形式有奶粉、乳製品或膠囊形式的膳食補充劑。
除了臨床研究,BB-12還經過了動物測試。存在免疫缺陷的動物服用BB-12未發生不良免疫反應。
BB-12並非永久地定居在腸胃道中。未見BB-12有害代謝活動的描述。
根據上述信息,可以推斷可以安全地將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亞種BB-12用於預期用途,作為食品和膳食補充中的膳食成分,由健康人群食用,包括足月新生兒在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