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簡稱“上海交大”,位於上海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國辦學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入選珠峰計畫強基計畫111計畫英才計畫2011計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為九校聯盟C9)、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Universitas 21國際套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亞洲校園成員。

學校創建於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1911年更名為南洋大學堂,1921年更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1949年更名為交通大學;1956年根據黨中央決定開始西遷,1957年分設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上海部分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1999年,原上海農學院併入;2005年,與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

據2024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徐匯、閔行、黃浦、長寧、浦東、崇明等校區,總占地面積300餘萬平方米;共有34個學院/直屬系,13家附屬醫院,13個直屬研究平台,23個直屬單位;全日制本科生18004人,全日制研究生28439人,學位留學生1858人;有專任教師388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30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5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交通大學
  • 外文名: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 簡稱:上海交大、SJTU 
  • 創辦時間:1896年
  • 創辦人盛宣懷
  •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綜合類
  • 學校特色全國重點大學(1959年)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985工程(1999年)
    211工程(1995年)
    珠峰計畫(2009年)
    2011計畫(2014年)
    111計畫(2006年)
    九校聯盟C9)(2009年)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2010年) 
    強基計畫試點高校(2020年)
    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2018年)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
    亞洲校園
    21世紀學術聯盟
    中央直管高校(副部級大學)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楊振斌(黨委書記)、丁奎嶺(校長)
  • 專職院士數:中國科學院院士30名(截至2024年10月) 
    中國工程院院士25名(截至2024年10月) 
  • 本科專業:75個(截至2024年10月) 
  • 碩士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6個(截至2024年10月) 
    專業學位授權點34個(2024年10月) 
  • 博士點: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1個(截至2024年10月)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0個(截至2024年10月)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8個(截至2024年10月) 
  • 國家重點學科:18個(截至2024年10月) 
  • 院系設定:34個(截至2024年10月) 
  • 校訓: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 校歌:《上海交通大學校歌
  • 校慶日:4月8日
  • 地址:閔行校區: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800號
    徐匯校區:上海市徐匯區華山路1954號
    黃浦校區:上海市重慶南路227號
    長寧校區:上海市法華鎮路535號
    七寶校區:上海市七莘路2678號
  • 院校代碼:10248
  • 主要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2010-2015年)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7項(2000-2016年)
    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0項(2010-2015年)
    省部級人文社科獎130項(2010-2015年)
  • 知名校友江澤民錢學森蔡元培胡敦復吳文俊鄒韜奮陳竺劉國梁
  • 本科生:18,004人(截至2024年10月)
  • 研究生:28,439人(截至2024年10月) 
  • 學位留學生:1,858人(截至2024年10月) 
  • 專任教師:3,887名(截至2024年10月) 
歷史沿革,清末發源,民國茁壯,開闢新程,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研究成果,學術資源,校園文化,學校標誌,精神文化,社團文化,校區情況,閔行校區,徐匯校區,黃浦校區,七寶校區,長寧校區,行政管理,現任領導,歷任校長,校園環境,校友情況,所獲榮譽,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清末發源

1896年,清政府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推廣學校》一折,建議自京師以及各省府州縣皆設學堂。10月,盛宣懷向清朝政府正式上奏《條陳自強大計折》,附奏《請設學堂片》,稟明兩江總督劉坤一,擬在上海捐地開辦南洋公學,經費由輪電兩局捐輸,聘請何嗣焜出任總理。12月得到光緒皇帝準允。至此,標誌南洋公學正式創立。因學堂地處南洋(當時稱江、浙、閩、廣等地為南洋),參考西方學堂經費“半由商民所捐,半由官助者為公學”,故定名為南洋公學。南洋公學初建時以培養高端法政人才為辦學目標,先設師範院、外院、中院、上院四院,繼設鐵路班、特班、政治班、譯書院、東文學堂等。
1897年,盛宣懷呈奏《籌建南洋公學及達成館舍》一折,提出南洋公學及達成館均可由輪電兩局集捐籌辦。聘請張煥綸為中文總教習,福開森為監院。在上海徐家匯賃屋辦學。首批招考師範生30名,於4月8日開學,按五層格進行培養。11月9日外院開辦,由師範生擔任教習。師範生自編《蒙學課本》,風行中國國內。何嗣焜擬訂公學第一份辦學章程——《南洋公學章程》。招商局認捐規銀6萬兩,電報局認捐規銀4萬兩,作為辦學經費。
1905年,學校改隸商部,改校名為商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始以培養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為目標。
1906年秋,學校工科之始——鐵路工程班成立。
上海交通大學
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
1907年改隸郵傳部,易校名為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同年10月,學校的第一個工程專科,即學制3年的鐵路專科正式成立。
1908年夏,學校增設電機專科,為中國高等學校最早設立的電機系科。
1909年,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成立,後於1911年改為郵傳部上海高等商船學堂。
1910年,學校建立電機實驗室,同年秋,定“勤、儉、敬、信”四字為校訓。
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高潮聲中,唐文治宣布學校改名為南洋大學堂,監督改稱校長。該時期學校經費困難,唐文治提出自己減薪一半,師生同心,以維持教學。唐文治還著《人格》一書作為國文教材。該時期孫中山蒞校演講,全校師生開始共同致力於興建中國實業。

民國茁壯

1912年,學校改隸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更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並將鐵路科改為土木科,電機科改為電氣機械科。
上海交通大學
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
1918年3月,學校又增設鐵路管理科,這是中國設立該科之開端,開創了工管結合的先河,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個創舉。
1921年,葉恭綽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時,將交通部所屬三所高校(上海、北京及唐山)統一更名為交通大學。學校定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並在全國率先成立董事會,校長亦由董事會選舉產生。葉恭綽當選為校長,張鑄為滬校主任,凌鴻勛張廷金為副主任。學校在原有電機科外又增設了機械科。
1922年,由於政局變動,葉恭綽出走,學校改為交通部南洋大學。此後校長多次變換,直到1924年底凌鴻勛再次任校長,學校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該時期仍設定電機、機械和鐵路管理三科,而土木科已調歸唐山學校。學校在該期間又新建成體育館和調養室,並於1926年創辦了中國高校最早的工業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
交通大學上海學校
1927年,北伐勝利,北洋政府垮台,南京政府成立。國民政府交通部接管南洋大學。學校改組為第一交通大學,設立校務委員會。並第一次招收女生,實行男女同校。附中、附小脫離學校,另組私立南洋模範中國小。
1928年10月,南京國民政府改組,增設鐵道部。學校移歸鐵道部管轄,將設在上海、唐山、北平三處的交通大學各學院合併,統稱鐵道部交通大學,分上海本部、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學院。校長由鐵道部部長孫科兼任,副校長由黎照寰兼任。不久,黎又被任命為專職校長。該時期學校經費充裕,校舍建設和系科建設都得到較快發展,校園面積也擴大到近500畝。其間,學校先後成立了科學學院、管理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機工程學院和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由此形成了以工為重點,理為基礎,兼重管理的教學體系。
1930年春,學校將“工業研究所”擴充為“交通大學研究所”,設工業和經濟兩大研究部,分材料、設計、機械、電氣、物理、化學、社會經濟、實業經濟、交通、管理、會計和統計共12個研究組。從1931年起正式招收研究生。
1937年8月1日,學校劃歸教育部,名為國立交通大學八·一三事變爆發後學校遷至上海法租界繼續辦學。
上海交通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
日軍侵占上海租界後,國立交通大學總部從上海轉移到重慶九龍坡。該時期,交大開展院系建設。重慶商船專科學校併入交大組建造船等新專業。1943年,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成立,是解放前中國培養工學碩士最多的單位。
1945年10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慶交大總校師生分批覆員上海。
1946年,國民黨挑起內戰。滬校與渝校會合,教學秩序得以恢復。廣大師生投入到反對內戰的鬥爭之中。在通貨膨脹、經濟困難與“白色恐怖”之中,學校仍堅持改進教學,並增設電信管理、電信技術兩專修科。
至1949年1月,學校共有理、工、管理3個學院,18個學系,2個專修科和1個研究所。
1949年5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並於同年6月15日接管交通大學。

開闢新程

1952年,全國進行大規模院系調整,交大由10個系、1個專修科調整為機械、電機、造船3大類、7個系;開辦工農速中和工農調乾生班、開展學習蘇聯經驗的教學改革,走按專業培養專門人才的道路。
1955年,由於東南沿海局勢緊張,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將交通大學分由上海遷往西安。同年,交通大學汽車專業調出組建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現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
1956年7月1日,以交通大學和大連工學院造船係為基礎的上海造船學院在交通大學原址成立;同月,交通大學調整設有機械製造系、動力機械系、運輸起重系、電工器材製造系、電力工程系5個系,馬列主義教研組以及教務處下設的物理、化學、數學、俄文、體育、工程畫、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機械原理、機械零件、電工原理等11個教研組。8月25日,根據周恩來總理“交大遷校,必須留一個機電底子,以為南洋公學之續”的指示精神,又在交大校址成立了南洋工學院籌備委員會。同年,交通大學電訊工程系調出組建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
1957年,由於國際形勢趨於緩和,根據交通大學的實際情況和上海、西安兩地的建設需要,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的大部分專業及師生遷往西安,作為交通大學的西安部分;小部分留在上海並與原上海造船學院及籌辦中的南洋工學院合併,作為交通大學的上海部分,兩部分為一個學校,一個系統,統一領導。
上海交通大學
交通大學上海部分
1959年3月,中央下發《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將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列為全國16所重點學校之列。這是官方第一次明確地把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稱為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1959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別獨立為兩所學校。同年,經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正式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
1961年2月6日,中央決定上海交大劃歸國防科委直接領導,同時受教育部及上海市委領導。
1970年2月15日,學校劃歸第六機械工業部領導。
1978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第一機電工業局、第二機電工業局、上海造船工業局、上海交通運輸局、華東電業管理局和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聯合創辦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現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1981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上海交通大學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2年9月17日,教育部、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下達通知:國務院正式批准,將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上海交通大學移交給教育部領導,實行教育部與上海市雙重領導,以教育部領導為主。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1984年,鄧小平同志親切接見了上海交通大學校領導和師生代表。同年6月10日,上海交大被列為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國家重點發展的高等院校。同年試辦研究生院。
1985年開始閔行校區建設。
1994年11月,上海交大和歐洲管理髮展基金會簽署契約,共辦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1995年12月,上海交大被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1996年,經國家驗收合格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1999年7月,學校被列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9月1日,學校舉行慶祝上海農學院併入上海交通大學暨上海交通大學農學院成立大會。
2001年,首批獲準試辦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同年,上海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併入學校。
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國高校首個海外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學新加坡研究生院(2019年7月註冊成立)。
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了由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重點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2006年,首批入選國家“111計畫”。
2007年, 成為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首批試點高校之一。
2009年4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依託學校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同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月,進入教育部、農業部合作共建全國八所涉農高校行列。同年,入選國家“珠峰計畫”。
2010年6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10月,主辦21世紀學術聯盟第4屆總會。
2012年5月,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11月,入選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4年,入選國家“2011計畫”。同年,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項目試點高校。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
2015年10月29日,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揭牌成立。
2016年4月8日,在紀念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之際,1947屆校友江澤民同志專程為母校發來賀信。同月,學校入選首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成立兒科學院,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醫學院兒科系正式升格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兒科學院。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成為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6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畫;同月,學校聯合招商銀行共建金融業首個AI實驗室。11月,成為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12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寧波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
2019年2月,學校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同月,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4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畫。5月,發起成立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9月,入選一流網路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發起成立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11月,學校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定。12月,入選全國首批教育融媒體試點單位。
2020年6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在重慶兩江新區正式揭牌。7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正式揭牌。8月,學校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定。9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應急管理學院成立暨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市應急管理局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舉行。9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政治經濟研究院成立。10月16日,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高校。11月,學校入選“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同月,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成立。12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電投智慧能源創新學院成立。
2021年1月17日,加入長三角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資源共享研究聯盟。4月,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正式成立。4月23日,發起組建“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5月,“上海交通大學-建水紫陶聯合研究中心”簽約揭牌;同月,上海交通大學-德爾股份“先進材料聯合研發中心”簽約揭牌;同月,獲批教育部首批未來技術學院。6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在徐匯校區隆重舉行學校第一個黨團支部紀念碑落成儀式。
2022年7月30日,首屆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高峰論壇成功舉辦,新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學中銀科技金融學院在本屆峰會中舉行了揭牌儀式。8月,加入全球中文學習聯盟。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黃浦實驗中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黃浦實驗國小舉行揭牌儀式。9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紹興新能源與分子工程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浙江紹興舉行。12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大會。
上海交通大學
交通大學
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電投智慧能源創新學院碳中和發展產學研智創中心揭牌成立。3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發起組建國際傳播學會中國理事會成立。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牽頭組建的磁共振診療高端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閔行校區唐仲英樓舉行。4月8日,聯合成立“中國大學創意寫作聯盟”。5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消化科學院正式揭牌成立。5月26日,由上海市教委指導,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8所高校共同發起倡議成立上海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7月,上海交通大學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8月15日,“綠動全球,氫啟未來”:上海交通大學綠氫產融發展論壇暨綠氫產融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長寧校區舉辦,上海交通大學綠氫產融研究中心正式揭牌。9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鄭州研究院揭牌。9月25日,發起成立全國增材製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並擔任副理事長單位。10月,上海交通大學“主動健康戰略與發展研究院”正式成立。11月4日,發起成立建構複雜系統管理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大學聯盟。12月1日訊息,上海交通大學新校區即將落戶崇明陳家鎮東灘地區。12月21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思源研究院成立。12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無錫碳中和動力技術研究院揭牌儀式在錫山舉行。1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智慧型傳播研究院成立。
上海交通大學
鳥瞰交通大學
2024年1月,中華醫學會發布《關於2023年中華醫學科技獎獎勵的決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9個項目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醫學科學技術獎。3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合肥腫瘤早篩創新技術研究院完成正式揭牌。3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學積體電路學院揭牌成立。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學院宣布成立。4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工交叉期刊聯盟成立。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學宣布成立人工智慧學院。7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南通先進技術研究院揭牌。7月,上海交通大學智慧型計算研究院揭牌成立。同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與上海交通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上海交通大學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教室揭牌。7月31日,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文博樓舉行。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閔行實驗學校揭牌。9月9日,上海交通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本科雙學位(金融學+金融科技)合作項目正式簽約,這是內地和香港兩地高校首家整建制本科雙學位合作項目。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社會治理研究院揭牌成立。10月17日,精神與臨床心理學院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舉行成立儀式。10月2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崇明校區項目正式啟動建設。1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醫藥戰略合作簽約暨創新免疫治療全國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前沿創新中心舉行。12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崑山未來產業創新院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2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學共有34個學院/直屬系,有本科專業75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等9個學科門類。
2022年2月,學校新增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智慧型感知工程專業、智慧農業專業、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大數據管理與套用專業、可持續能源專業、智慧能源工程專業。
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招生專業(2021年)
學院名稱
招生專業名稱
分流專業名稱
海洋工程類/土木類
船舶與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交通運輸(3+1+2改革省份要求物理且化學
工程力學
(強基計畫)
工程力學(強基計畫)
機械類(國際化人才培養試點班)
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機械類
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工業工程
核工程與核技術
——
電子信息類
自動化、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安全、軟體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電子信息類
(IEEE試點班)
自動化、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
人工智慧(卓越人才試點班*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
——
航空航天工程
——
上海交通大學智慧能源創新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產教融合培養班,回生源地國電投分公司工作)
——
化學類
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學(含高分子方向)
從優秀新生中選拔,進入“致遠榮譽計畫”
數學與套用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生物科學、生物醫學科學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與觀測技術)
——
海洋科學(化學、生物與地質海洋)
——
生物科學類
生物技術、生物工程
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
農業資源與環境、動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植物科學與技術
藥學類
藥學、臨床藥學(五年制)
經濟管理試驗班
金融學、經濟學、工商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金融學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法學試驗班
法學
法學
法學
英語
——
日語
——
德語
——
漢語言文學(中外文化交流)
——
行政管理
——
傳播學
——
廣播電視編導
——
文化產業管理
——
工業設計
——
建築學
——
視覺傳達設計(含環境設計)
——
風景園林
——
電子信息類(交大密西根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全英語授課)
機械工程、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未來技術方向)、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未來技術方向)、材料科學與工程(未來技術方向)
機械類(交大密西根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全英語授課)
材料類(交大密西根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全英語授課)
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
(SPEIT)
電子信息類
(零法語基礎,英語+法語授課)
信息工程、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機械類
(零法語基礎,英語+法語授課)
法語
(零法語基礎,英語+法語授課)
——
理科試驗班類
理科試驗班類(含致遠*吳文俊數學班、李政道物理班)
數學與套用數學、統計學、物理學、套用物理學、天文學
工科創新人才培養平台
工科試驗班類
(工科創新人才培養平台)
海洋工程類、機械類、電子信息類、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海洋科學(物理海洋與觀測技術)、電子信息類(交大密西根學院、未來技術學院)、機械類(交大密西根學院、未來技術學院)、材料類(交大密西根學院、未來技術學院)、電子信息類(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機械類(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
自然科學試驗班
自然科學試驗班
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海洋科學(化學、生物與地質海洋)、藥學
文科創新人才培養平台
人文科學試驗班
(文科創新人才培養平台)
法學
漢語言文學(中外文化交流)、行政管理、傳播學、廣播電視編導、文化產業管理
參考來源: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招生專業(2021年)
學院名稱
招生專業名稱
年制
上海交通大學臨床醫學院
臨床醫學(本博連讀)
八年制
臨床醫學(本博連讀法語班)
臨床醫學
五年制
臨床醫學(英語班)
五年制
臨床醫學(本博連讀口腔醫學方向)
八年制
口腔醫學”5+3一體化“
五+三
上海交通大學兒科學院
兒科學”5+3一體化“
五+三
預防醫學
五年制
生物醫學科學
四年制
檢驗系
醫學檢驗技術(法語班)
四年制
檢驗系
醫學技術類(醫學檢驗技術、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四年制
營養系
護理學
四年制
卓越醫學創新班
醫學實驗班(卓越醫學創新班)(臨床醫學、兒科學(5+3)、預防醫學)
五年制
參考來源:

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學有18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2個學科入選上海市高峰學科。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1個。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6個,覆蓋12個學科門類;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4個;38個博士後流動站。
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數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物理學、農業科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社會科學、動植物科學、經濟與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19個學科位居全球前1%。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數學
物理學
化學
生物學
機械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土木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船舶與海洋工程
基礎醫學
臨床醫學
口腔醫學
藥學
工商管理
---
---
國家重點學科
級別
名稱
一級學科
船舶與海洋工程
機械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
力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管理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凝聚態物理
光學
遺傳學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通信與信息系統
兒科學
內科學
外科學
口腔臨床醫學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
-
上海市重點學科
光學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微生物學
遺傳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流體力學
車輛工程
岩土工程
蔬菜學
企業管理
醫學基因組學
組織工程學
口腔頜面外科學
內分泌與代謝學
消化病醫學
腎臟醫學
口腔修復與生物材料學
風濕病學
兒科學
發育生物學
醫學免疫學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船舶與海洋工程
機械工程
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
核科學與技術
電氣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儀器科學與技術
材料科學與工程
數學
物理學
生物醫學工程
力學
工商管理
管理科學與工程
外國語言文學
生物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臨床醫學
藥學
化學
園藝學
土木工程
套用經濟學
光學工程
軟體工程
法學
生態學
公共管理
統計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網路空間安全
天文學
科學技術史
中國語言文學
新聞傳播學
---
---
上海交通大學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學科目錄
授權類別
序號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授權時間
博一
1
0202
套用經濟學
2011.03
2
0301
法學
2011.03
3
0302
政治學
2022.07
4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2018.03
5
0401
教育學
2022.07
6
0402
心理學
2020.03
7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2019.05
8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2011.03
9
0503
新聞傳播學
2018.03
10
0701
數學
2003.09
11
0702
物理學
2000.12
12
0703
化學
2011.03
13
0704
天文學
2015.12
14
0707
海洋科學
2019.05
15
0710
生物學
2003.09
16
0712
科學技術史
2015.12
17
0713
生態學
2011.09
18
0714
統計學
2011.09
19
0801
力學
1998.06
20
0802
機械工程
1998.06
21
0804
儀器科學與技術
2000.12
22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1998.06
23
080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1998.06
24
0808
電氣工程
2000.12
25
0809
電子科學與技術
2000.12
26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2000.12
27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1998.06
28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00.12
29
0813
建築學
2022.07
30
0814
土木工程
2011.03
31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2018.03
32
0824
船舶與海洋工程
1998.06
33
0825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2019.05
34
0827
核科學與技術
2011.03
35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2003.09
36
0831
生物醫學工程
1998.06
37
0832
食品科學與工程
2020.03
38
0836
生物工程
2018.03
39
0839
網路空間安全
2016.01
40
0902
園藝學
2011.03
41
1001
基礎醫學
2000.12
42
1002
臨床醫學
2003.09
43
1003
口腔醫學
1998.06
44
1004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2011.03
45
1007
藥學
2011.03
46
1010
醫學技術
2021.11
47
1011
護理學
2011.09
48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1998.06
49
1202
工商管理
2003.09
50
1204
公共管理
2011.03
51
1305
設計學
2019.05
52
1401
積體電路科學與工程
2021.11
碩一
1
0101
哲學
2015.12
2
0403
體育學
2011.03
3
0602
中國史
2015.12
4
0823
交通運輸工程
2011.03
5
0834
風景園林學
2011.09
6
0906
獸醫學
2021.11
自設學科
1
0802Z1
工業工程
2002.12
2
1002Z1
臨床病理學
2013.12
3
1002Z2
臨床中西醫結合
2018.12
4
1204Z1
應急管理
2020.07
5
99J5
動物科學與工程
2015.12
註:博一52個,碩一58個,自設二級學科及交叉學科5個。2022年7月更新。
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專業學位的授權點
授權級別
序號
學位類別碼
授權點名稱
獲批年份
博士
1
0854
電子信息
2019
2
0855
機械
2019
3
0856
材料與化工
2019
4
0858
能源動力
2019
5
0859
土木水利
2022
6
0860
生物與醫藥
2021
7
0861
交通運輸
2019
8
1051
臨床醫學博士
1998
9
1052
口腔醫學博士
2000
碩士
1
0251
金融
2010
2
0252
套用統計
2010
3
0257
審計
2011
4
0351
法律
2003
5
0451
教育
2021
6
0452
體育
2014
7
0453
漢語國際教育
2010
8
0454
套用心理
2014
9
0551
翻譯
2007
10
0552
新聞與傳播
2010
11
0851
建築學
2020
12
0854
電子信息
2019
13
0855
機械
2019
14
0856
材料與化工
2019
15
0857
資源與環境
2019
16
0858
能源動力
2019
17
0859
土木水利
2019
18
0860
生物與醫藥
2019
19
0861
交通運輸
2019
20
0951
農業
2002
21
0952
獸醫
2004
22
0953
風景園林
2005
23
1051
臨床醫學
1998
24
1052
口腔醫學
2000
25
1053
公共衛生
2010
26
1054
護理
2010
27
1055
藥學
2010
28
1251
工商管理
1993
29
1252
公共管理
2000
30
1253
會計
2004
31
1256
工程管理
2010
32
1351
藝術
2009
碩士(目錄外)
1
S1257
技術轉移
2022
2
S1352
數字文創與管理
2022
註:博士專業學位類別9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32個,目錄外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個。2022年7月更新。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了2016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結果。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工程、臨床醫學、生物學、工商管理5個學科排名A+檔。10個學科排名A檔,排名前5%的學科共15個,居全國第四名。10個學科排名A-檔。

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學有專任教師3,88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30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5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48人次,國家級青年人才718人次,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首席科學家1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13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首席科學家35名,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0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0個。
類別
名單
中國科學院院士(含雙聘)
楊槱、周堯和、蘇紀蘭、劉永坦、李家明、陳竺、雷嘯霖、張傑、顏德岳、賀林、鄧子新、塗永強、鄭平、武向平、梅宏、潘建偉、勵建書、景益鵬、陳國強、Anders Lindquist
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
王振義、阮雪榆、顧健人、曾溢滔、劉永坦、謝友柏、何友聲、饒芳權、翁史烈、葛修潤、范滇元、陳亞珠、楊勝利、邱蔚六、潘健生、陳賽娟、戴尅戎、項坤三、趙連城、聞雪友、林忠欽、丁文江、寧光、張志願
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
紀志剛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首席科學家
陳竺、曹誼林、賀林、盛慧珍、陳國強、陳竺、曹誼林、任秋實、林忠欽、倪明選、程旭、張傑、馬紫峰、鄧子新、毛軍發、賀林、張文軍、徐學敏、韓澤廣、賈偉平、陳建平、朱向陽、李建國、張荻、馮雁、高峰、來新民、沈南、周朦、馬紫峰、張傑、寧光、楊小虎、過敏意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首席科學家
賈偉(敖平)、郭熙志、曾凡一、陳國強、崔大祥、金穎、李保界、高維強、陳賽娟、吳際、劉熒、曾凡一、張軍、徐天樂
力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洪嘉振)、工業工程主幹課程教學團隊(江志斌)、口腔頜面外科學教學團隊(張志願)、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團隊(孫麒麟)、國家工科基礎課程物理教學基地教學團隊(胡其圖)、工科數學基地教學團隊(樂經良)、生命科學導論教學團隊(林志新)、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劉龍根)
註:兩院院士名單據2017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

教學建設

截至2024年10月,學校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有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9門,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27門,上海市精品課程183門;有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7門,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課程53門。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入選名單(60個)
序號
學院
專業名稱
批次
1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第一批
2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船舶與海洋工程
第一批
3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工程力學
第二批
4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交通運輸
第三批
5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
第一批
6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
第一批
7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核工程與核技術
第二批
8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工業工程
第二批
9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電子科學與技術
第一批
10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信息工程
第一批
11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自動化
第一批
12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第一批
13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測控技術與儀器
第二批
14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第二批
15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軟體工程
第二批
16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信息安全
第二批
17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第三批
18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人工智慧
第三批
19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第一批
2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
第一批
21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生物醫學工程
第一批
22
航空航天學院
航空航天工程
第二批
23
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與套用數學
第一批
24
數學科學學院
統計學
第三批
25
物理與天文學院
物理學
第一批
26
物理與天文學院
天文學
第三批
27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
第一批
28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
第二批
29
海洋學院
海洋科學
第三批
30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生物技術
第一批
31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生物科學
第二批
32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生物工程
第二批
33
農業與生物學院
植物科學與技術
第二批
34
農業與生物學院
農業資源與環境
第二批
35
農業與生物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
第三批
36
醫學院
生物醫學科學
第一批
37
醫學院
臨床醫學
第一批
38
醫學院
口腔醫學
第一批
39
醫學院
預防醫學
第二批
40
醫學院
護理學
第二批
41
醫學院
醫學檢驗技術
第三批
42
醫學院
兒科學
第三批
43
藥學院
藥學
第一批
44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
第一批
45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金融學
第二批
46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會計學
第二批
47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經濟學
第三批
48
凱原法學院
法學
第一批
49
外國語學院
英語
第二批
50
外國語學院
德語
第三批
51
人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
第三批
52
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行政管理
第二批
53
媒體與傳播學院
傳播學
第一批
54
媒體與傳播學院
文化產業管理
第二批
55
媒體與傳播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
第三批
56
設計學院
工業設計
第二批
57
設計學院
風景園林
第三批
58
設計學院
建築學
第三批
59
設計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
第三批
60
密西根學院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
第三批
類別
名稱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物理實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工程力學實驗中心、生命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臨床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數位化工廠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醫學院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機電學科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
微電子學、微電子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生物技術、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信息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工業工程、醫學檢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土木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自動化、工程力學、生物工程、護理學、法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科學與工程、植物生物技術、核工程與核技術
國家級精品課程(2003-2010)
《材料科學基礎》《工程熱力學》《理論力學》《現代機械工程圖學》《現代生物學導論》《自動控制原理》《大學體育》《大學物理》《檢測技術基礎》《交響音樂鑑賞》《生物醫學圖像處理》《數學實驗》《大學物理實驗》《現代遺傳學》《製冷與低溫原理》《高等數學》《流體力學》《市場行銷學》《大學化學(含實驗)》《基本電路理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食品工程原理》《大學英語》《船舶原理》《生產計畫與控制》《運營管理》《組織胚胎學》《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網路教育)》《婦產科學》《醫學微生物學》《口腔頜面外科學》《政治學原理(網路教育)》《金融工程學》《數據結構》《醫學影像學精品課程》《口腔黏膜病學精品課程》《電路實驗》《金融學導論(網路教育)》《數據結構(網路教育)》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眼病的預防與治療》《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文化素質》《法與社會》《數學之旅》《看名畫、談醫學》《婦科常見腫瘤的預防和治療》《現代力學與工程分析》《西醫內科學歷史和現代不良生活方式病》《經濟學的理解與運用——價格扭曲與通貨膨脹》《工業工程導論》《醫學檢驗技術導論》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第一批)
《大學物理》《高等數學》《生命科學導論》《現代遺傳學》《數學實驗》《流體力學》《現代機械工程圖學》《細胞工程》《自動控制原理》《低溫技術及其套用》《數據結構》《理論力學》《基本電路理論》《兒科學》《口腔黏膜病學》《外科學》《組織胚胎學》《醫學微生物學》《生產計畫與控制》
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
《診斷學》《生物化學》《計算機與程式設計導論》《鋼筋混凝土基本原理》《國際金融法》《組織胚胎學》《口腔正畸學》
國家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2.0基地
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致遠學院——力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2021年5月17日,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未來技術學院。
2009年9月,教育部公布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上海交通大學獲一等獎2項(作為參與完成單位和獨立完成單位分別獲1項),二等獎10項(獨立完成7項,參與完成3項)。
2014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七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009—2014年)獲獎成果名單,上海交通大學13項成果獲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2項為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這12項中,交大作為獨立完成單位獲獎成果6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作為參與完成單位獲獎成果6項,特等獎1項、二等獎5項。此外,以交大附中為獨立完成單位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截至2024年10月,來共獲61項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39項為第一完成單位)。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二批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單位。
第七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獨立完成)
級別
項目名稱
一等獎
生命科學公共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致遠”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二等獎
優秀運動員學生全面培養及轉型發展的探索和實踐
國際產學合作,建設設計與製造系列課程,培養學生綜合工程能力
模擬醫學平台結合示範病區,構建全面提升學生臨床能力的新教學模式
創新機制和舉措,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

合作交流

1994年11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與歐洲管理髮展基金會EFMD)共同創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雙方簽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辦學契約》。
上海交通大學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成立
2002年,上海交大在新加坡成立中國在海外設立的第一個研究生院。
2006年,建成交大密西根學院。
2012年,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成立了文化創意產業學院。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第一批簽約加入“滬校蘇企聯盟”為區域發展助力。4月,上海交通大學與合創科技簽約共建智慧型網聯汽車聯合研發中心。6月21日,上海交大-甘肅公航旅建設集團“低碳路材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
2024年7月,亞洲最大的年600噸級二氧化碳直接空氣捕集(DAC)裝置“碳捕塊CarbonBox”成功通過百噸級模組滿負荷可靠性運行驗證。“碳捕塊CarbonBox”由中國能建集團所屬中能建(上海)成套工程有限公司聯合上海交通大學組成的研發團隊研製。9月9日,上海交通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本科雙學位(金融學+金融科技)合作項目正式簽約。作為內地和香港兩地高校首家整建制本科雙學位合作項目,依託上海交通大學中銀科技金融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培養。項目採取“2+2”聯合培養模式,第1、第4學年在上海交大學習,第2、第3學年在港中大學習。學生修畢課程,成績達到兩校各自學位要求後,可獲得上海交大頒發的本科學歷證書(金融學專業)及經濟學學士學位,以及港中大頒發的工程學學士學位證書(金融科技專業)。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大-港中文本科雙學位(金融學+金融科技)項目簽約儀式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學有8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能源研發中心,2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個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台,12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5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國家套用數學中心,3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新農村發展研究院,1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1個國家能源局創新平台,1個集成攻關大平台,8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基礎研究創新中心,2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前沿科學中心,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3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級創新基地,4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醫學中心,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自然資源部工程技術創新中心,1個自然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1個生態環境部重點實驗室,4個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5個上海市前沿科學研究基地,3個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21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個上海市技術創新中心,8個上海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50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等。
202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聯合發起成立全國高校碳中和人才培養聯盟。
2023年2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市司法局簽訂合作共建協定,正式成為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
國家級科研平台(部分)
平台級別/類別
名稱
國家實驗室
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籌)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研究機構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級研發中心
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振動衝擊噪聲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
IFSA協同創新中心
高新船舶與深海開發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未來媒體網路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機構
系統生物醫學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中美食品安全聯合研究中心
雷射製造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先進核能系統熱工水力基礎研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上海轉化醫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
WHO新生兒保健合作中心
WHO癌症研究合作中心
WHO免疫遺傳學與免疫病理學合作中心
其它國家級平台
參考資料:
省部級科研平台(部分)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海洋智慧型裝備與系統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
動力機械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電力傳輸與功率變換控制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系統控制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高速電路系統與電磁兼容研究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
“智慧型計算與智慧型系統”
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籌)
科學工程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人工結構及量子調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粒子物理與星系宇宙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雷射電漿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
遺傳發育與精神神經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系統生物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細胞分化與凋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環境與兒童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人工智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籌)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代謝與發育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衛生部重點實驗室
衛生部兒童血液腫瘤重點實驗室
衛生部人類基因組研究重點實驗室
衛生部內科消化重點實驗室、
衛生部內分泌代謝病重點實驗室
衛生部醫學胚胎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
農業部都市農業(南方)
重點開放實驗室(籌)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空天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數字醫學臨床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太陽能發電和製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網路與信息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細胞工程與抗體藥物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胃腫瘤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骨科內植物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糖尿病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雷射製造與材料改性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胰腺疾病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網路化製造與企業信息化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數字媒體處理與傳輸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內分泌腫瘤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環境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電氣絕緣與熱老化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信息安全綜合管理技術研究
重點實驗室(聯合格爾)
上海市血管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眼底病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組織工程研究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生殖醫學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人類基因組研究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獸醫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胚胎與生殖工程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複雜薄板結構數位化製造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可擴展計算與系統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國家培育基地)
上海市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先進高溫材料及其精密成形
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粒子物理宇宙學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腫瘤微環境與炎症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婦科腫瘤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輔助生殖與優生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小兒消化與營養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耳鼻疾病轉化醫學
重點實驗室(籌)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防治骨與關節病損傷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市鎂材料及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市MED-X重大疾病檢測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電化學能源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籌)
上海市智慧型診療儀器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籌)
——
上海市功能型平台
上海臨港智慧型製造研究院
臨床研究功能型平台
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國家林業局上海城市森林生態系統
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
未來技術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
——
參考資料: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學校獲得國家科技獎99項,上海市獎593項。2019年,譚家華教授團隊牽頭、六家單位“二十年磨一劍”共同研製的“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獲評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實現了歷史性突破;7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獎,總數位居全國第二;19項成果獲評教育部“三大獎”,總數位列全國第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總數連續13年位列全國第一。2020年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榮獲國家科技獎8項,其中1項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獎總數居全國高校第二;以第一完成單位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7項,位列全國高校第三;榮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1項,蟬聯上海市首位;2022年發表卓越科技論文8112篇,2023年發表NSC論文51篇,其中引領發文28篇,以交大為第一單位(一作且通訊)發文8篇。
●自然科學與技術
1.歷史開創性成果
在一百二十餘年的辦學歷史中,交通大學創造了中國近現代發展史上的諸多“第一”:中國最早的內燃機、最早的電機、最早的中文打字機等;新中國第一艘萬噸輪、第一艘核潛艇、第一艘氣墊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設計的第一代戰鬥機、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例心臟二尖瓣分離術、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種原位肝手術、第一例成功搶救大面積燒傷病人手術。
2.重大研究成果項目
截至202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學擁有“暗物質探索研究”“捕獲馬約拉納費米子”“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製造”“量子信息存儲”“富營養化初期湖泊面源污染入湖河道流域治理成套技術”“4500米無人遙控潛水器(海馬號)研製”“火箭發動機關鍵部件加工”“納米材料全新力學現象”“合成光學活性無機材料”“DNA磷硫醯化修飾基因組圖譜破譯”“腎上腺腫瘤致病基因”“腎上腺和胰腺內分泌腫瘤醫學基因組學”“胃癌發生機制”“生態系統鎂研究”“生長素調控植物氣孔發育”“水稻花器官發育”、“為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尋找潛在新靶點”“治療帕金森症天然產物”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項目。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學研究指出,1070 nm的雷射照射可以改善阿爾茨海默症小鼠的認知障礙並減少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2022年,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牽頭,上海交通大學等合作完成, 發現了β衰變中最強同位旋混雜現象。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學自然科學研究院洪亮教授課題組聯合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青年研究員談攀,在蛋白質突變-性質預測上取得重要突破。該工作採用全新的訓練策略,在使用極少濕實驗數據的情況下,大幅提高了傳統蛋白質預訓練大模型在突變-性質預測的效果。
2024年7月,由上海交通大學自主研製的深海重載作業採礦車工程樣機“開拓二號”完成海試。“開拓二號”連續完成5次著底採礦,取回深海多金屬結殼與結核,實現深海重載作業採礦車海試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最深達4102.8米,在國內首創深海複雜海底地形高機動行進、深海多礦類複合鑽采等深海採礦領域多項技術。
3.論文發表
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SCI收錄論文數等指標連續多年居中國國內高校前列。2015年度SCI收錄兩類文獻(Article,Review)達到6027篇,其中國際卓越論文2497篇,均位居中國高校首位;中國國內論文被引26749次,位居中國高校第一;國內卓越論文2414篇,居中國高校第三;十年SCI收錄論文累積被引39913篇、366612次,位居中國高校第二;國際會議論文705篇,位居中國高校第二。1篇論文入選“2015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023年8月,《Nano Energy》(IF=17.6)刊發了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沈文忠課題組題為“In situ artificial wide-bandgap Cs-based recrystallized-arrays for optical optimization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文章。這項研究表明原位光管理策略對於提升鈣鈦礦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並為設計多功能光學結構提供了新的視角。
4.科研項目&經費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共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資助920項,總經費6.13億元。其中面上項目483項,資助直接經費28641,7萬元;青年科學基金330項,資助直接經費6161.6萬元;創新研究群體項目2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4項,重點項目28項,重大項目(牽頭)1項,重大研究計畫項目9項(其中3項重點支持、1項集成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1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3項,聯合基金項目9項(其中3項重點支持),應急管理項目11項,國際合作研究與交流項目31項(其中重點5項)。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共有1229個項目獲國自然資助,總直接經費8.17億元。其中科學中心1項,傑青11項,居全國第五;優青25項,全國第二。29個項目獲科技部重點研發計畫資助,總經費約10.21億元,主持重點專項課題66項,承擔項目和課題經費總計約13.37億元。國防科研立項契約經費15.88億,千萬級(含)以上26項。全國首批啟動“醫工交叉研究基金新型冠狀病毒防治攻關專項”,共資助32個項目,總經費2255萬元。
●人文社會科學
1.獲得項目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共獲人文社科類項目立項資助160餘項(不含各級各類委託項目)。其中國家社科基金36項,其中重大項目7項、重點項目6項、年度和青年項目14項、後期資助5項、藝術學專項2項、重點委託項目2項;教育部項目18項,其中重大項目2項、規劃和青年項目13項、高校思政工作專項2項、工程科技人才培養專項1項。
2.研究經費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人文社科科研經費達到8446萬元,其中,縱向經費3957萬元,橫向經費4489萬。重大、重點與智庫項目經費1600萬元。
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獲立4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獲立3項。國家社科基金年度及青年項目獲立34項。另有國家社科基金思政理論課專項1項、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項3項、後期資助項目3項、藝術學3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項。全年組織申報其他各類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項目獲立134項。2020年,科研經費到賬1.6億元,其中縱向經費1.04億元,橫向經費6437萬元。
●成果獲獎&專利授權
2010-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三大科技獎二等獎2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0項,省部級人文社科獎130項,獲發明專利授權5484項。

學術資源

截至202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學主辦有35本中外文學術期刊,其中《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分為中文版、農業科學版、哲學社會科學版三種。
上海交通大學學術期刊一覽表
Nano-MicroLetters
JournalofManagementAnalytics
《歐洲評論》(EUROPEANA)
中國文化產業評論》(CSSCI)
中國金融評論
中國海洋法學評論
Journal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English.Edition)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微米/納米科學與技術
系統工程理論方法套用
鑄造工程·造型材料
CommunicationsonPureandAppliedAnalysis
學校體育科研
註:各期刊內容簡介可查閱參考資料。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校圖書館文獻累積總量(不包括電子版)338萬冊,電子圖書總量1113.2萬冊,電子期刊總量5.77萬種,182.05萬冊;生均擁有文獻(不含電子文獻)59.51冊,生均擁有文獻(含電子文獻)225冊。本科生均圖書流通量為13冊次(總量為21.02萬冊)。全年共採購中外文圖書5.36萬種,5.83萬冊;中外文期刊2001種;新增資料庫7個,總數達到428個。各類多媒體資源總量達16.5TB。館際互借/文獻傳遞全年總申請量為7999條,總完成量為7206件,總滿足率90.1%。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新館

校園文化

學校標誌

上海交通大學校名字型為毛體,校名中核心詞為“交通”二字。
1912年(民國元年),學校改隸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更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並將鐵路科改為土木科,電機科改為電氣機械科。此為“交通大學”的“交通”的來源——“交通部”的“交通”。
2009年,中國傳播學論壇暨第三屆全球傳播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使交大校園群賢畢至,蓬篳生輝。張傑校長在“2009中國傳播學論壇暨第三屆全球傳播論壇”上致辭《天地交而萬物通 上下交而其志同》,引用《易·泰》解釋“交通”。《易·泰》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張傑校長說,天地之交是最大的“交”,是萬物大“通“之時。將交通大學中的“交通”賦予新的人文精神和辦學理念,之後“交通”二字之意,變為由《易經》“泰”卦闡發的“上下交而其志同”,並非今道路交通之“交通”,具有重要的現代性價值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上海交通大學
校名字型
校徽釋義
上海交通大學校徽為圓形,圖案由齒輪、鐵砧、鐵錘、錘鏈和書本等元素構成,寓意實踐教育與工程教育。校徽中心齒輪內的鐵砧上置四本平放的線裝書和三本豎放的現代書籍,寓意人文教育與知識創新。上述幾種要素互相呼應,象徵學校倡導古今融匯、中西兼容、文理貫通、工讀並重、知行合一。以其圓形大小規格不同,齒輪數量有兩種:24齒寓意一年24節氣、一日24小時,象徵繼往開來、與日俱進;48齒為24的兩倍,寓意相似,同時表示交大的校慶日(4月8日)。齒輪外圈書寫中英文校名:其中上半部分為中文校名,“交通大學”四字為篆書(此系20世紀30年代校徽中所使用的篆體字樣)。下半部分為英文校名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砧座“1896”四個數字,表示學校創辦年份。鐵砧、鐵錘、錘鏈和書本構成一艘船舶形狀,皆寓工程與交通之意。校徽主色調為紅色(RGB:200,22,30/CMYK:20,100,100,0)。
上海交通大學
校徽圖案

精神文化

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飲水思源,簡單的解釋就是指喝水的時候要記著水是從哪兒來的,比喻人不能忘本。北周的庾信《徵調曲》中有“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之句;宋時的宗禮《大鑒禪師殿記》中有“飲水知源,自覺自悟,師豈遠哉”之句。
上海交通大學
校訓
愛國榮校,主要來自著名國學家、教育家、交大原校長唐文治曾在《人格·學生格》中的格言:“學生之對於學校,愛情而已矣,有愛情於學校,乃能有愛情於社會,有愛情於社會,乃能有愛情於國家。”語雖簡約,卻深含著由“小我”及“大我”的文化要義。
“飲水思源”是“小我”層面的道德詮釋,“愛國榮校”在“大我”意義上提升了交大人志存高遠的人格境界。
相聚在東海之濱,汲取知識的甘泉
交大,交大,學府莊嚴,師生切磋共涉艱險
為飛躍而求實,為創業而攻堅
同學們,同學們!振興中華,振興中華,宏圖在胸,重任在肩
迎向那真理之光,揚起青春的風帆
交大,交大,群英匯聚,同舟共濟遠航彼岸
為自強而奮發,為人類多貢獻
同學們,同學們!飲水思源,飲水思源,母校的光榮,長存心田
上海交通大學
校歌曲譜
1.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
2.救國興國的愛國精神;
3.與日俱進、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社團文化

2024年9月27日-10月31日,“中華民族文化探源”京滬高校博物館館藏精品展覽巡展至上海交通大學,在文博樓開展。此次展覽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上海交通大學檔案文博管理中心、上海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承辦,匯集了來自京滬30餘家高校博物館的館藏精品,其中,每家高校博物館均精選一至兩件代表性館藏,以圖文形式集中反映了京滬兩地高校博物館在保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追索中華文明根脈,夯實文化自信根基等方面的不輟實踐與累累碩果。其中,上海交通大學展出館藏精品兩件,分別為西晉越窯青瓷鏤空香薰及戴敦邦繪王安石《元日》詩意圖。

校區情況

上海交通大學有5個校區,包括閔行校區、徐匯校區、黃浦校區、七寶校區、長寧校區等,其中閔行校區是主校區。

閔行校區

閔行校區位於上海市東川路800號,擁有教學、科研、行政、生活等各類建築,兼備理工農醫文多學科平台,容納3萬餘名學生。

徐匯校區

徐匯校區位於上海市徐匯區華山路1954號,作為老校區,跨越三個世紀的發源地,校內有許多承載百年歷史的優秀老建築,校門、圖書館、工程館等。

黃浦校區

黃浦校區位於上海市重慶南路227號。

七寶校區

七寶校區位於上海市七莘路2678號。

長寧校區

長寧校區位於上海市長寧區法華鎮路535號。

行政管理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副校長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
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
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領導信息截至2024年10月

歷任校長

歷任校長
姓名
屆別
第一屆(創始人、督辦)
第一屆
第二屆
第三屆
第四屆
第五屆
第六屆
第七屆
第八屆
第九屆
第十屆
第十一屆
第十二屆
第十三屆
第十四屆
第十五屆
第十六屆
第十七屆
第十八屆
第十九屆
第二十屆
第二十一屆
第二十二屆
第二十三屆
第二十四屆
第二十五屆
第二十六屆
第二十七屆
第二十八屆
第二十九屆
第三十屆
第三十一屆
第三十二屆
第三十三屆
第三十四屆
第三十五屆
第三十六屆
第三十七屆
第三十八屆
第三十九屆
第四十屆
參考來源:

校園環境

截至 2022 年 9 月,學校擁有圖書館 6 個,圖書館總面積達到 74985.63m2,閱覽室座位數 7297 個。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 469.91 萬冊,當年新增 174657.0冊,生均紙質圖書 54.12 冊;擁有電子期刊 265.86 萬冊,學位論文 880.27 萬冊,音視頻 10907.4 小時。2021 年圖書流通量達到 40.50 萬本冊,電子資源訪問量 5157.17 萬次,當年電子資源下載量 4301.42 萬篇次。
上海交通大學
圖書館

校友情況

黨、政、科、教界
階段
職務/成就/事跡
南洋公學時期
蔡鍔:1898年考入南洋公學,政治家、軍事家
蔡元培:1901年任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侯紹裘:1918年考入南洋公學,“五卅”運動領導人之一
黃炎培:1901年入讀南洋公學,教育家,實業家,政治家,中國民主同盟主要發起人之一
李叔同:1901年就讀於南洋公學,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以弘一法師名世,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凌鴻勛:1910年考入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鐵道工程學家
陸定一:1922年入南洋大學電機工程科學習,中國共產黨重要作家和文化人物
邵力子:1901年就讀於南洋公學特班,中國共產黨發起人之一
交通大學上海學校時期
江澤民:1947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中共第三代領導核心,前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錢學森:世界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勛,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丁關根:1951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運輸管理系,中國共產黨前高級領導,高級工程師
何祚庥:1945年考入國立交通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
黃萬里:1927年進入唐山交通大學,中國水利、水文學專家,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
林同炎:1926年進入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結構工程師
茅以升:1916年畢業於唐山工業專門學校,結構工程師,橋樑工程專家
王安:1936年考入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計算機專家,王安電腦的創辦人
汪道涵:1932年考入國立交通大學物理系,前上海市市長、前海協會會長
汪耕:1949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文俊:1940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數學系,數學家
吳有訓:1949年任國立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物理學先驅
張光斗: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水利水電專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光憲:194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
張鐘俊: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自動控制理論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嘉墀:1941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電信專業,中國航天科技專家和自動控制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
張維:1933年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力學家、教育家、兩院院士
朱物華:1923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系,無線電電子學家、水聲工程專家
鄒韜奮:1912年就讀於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中國記者、出版家
黃旭華:1949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屠基達:1951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飛機設計專家,“殲7之父”
茅于軾:1950年畢業於交通大學,經濟學家
趙錫成:1949年畢業於交通大學航海專業,美國福茂集團董事長
盧燕:1945年考入交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旅美華裔影人
上海交通大學時期
潘健生:1959年畢業於冶金系,材料熱處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友梅:1961年畢業於電力機車專業,中國電力機車的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恆一:1961年畢業於海洋石油工程專業,海洋石油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禮恆:1962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航天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聞雪友:1962年畢業於渦輪機專業,中國艦船燃氣輪機的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亞珠:1962年畢業於電機系,高電壓技術與生物醫學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強伯勤:1962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龍樂豪:1963年畢業於自動控制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
趙連城:1963年畢業於冶金系,材料物理與信息功能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繩武:1966年本科畢業於工程物理系核反應堆專業,1981年碩士畢業於物理系光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董事長、上海市政協常委
許曉鳴:1987年畢業於自動控制理論及套用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交大南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現任上海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上海理工大學校長
陳賽娟:1975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血液細胞和分子遺傳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丁文江:1978年本科畢業於鑄造專業,1981年獲碩士學位,國家973首席科學家,上海市科委副主任
陳竺:1981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院士,衛生部部長
倪軍:1982年畢業,密西根大學教授,吳賢銘先進制造技術中心主任。1994年獲"美國傑出青年教師總統獎"
林忠欽:1982年本科畢業於船舶工程系,973首席科學家,交大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敏:1982年本科畢業於物理系,澳大利亞斯威本大學光電子學首席終身教授,2006年、2007年分別當選澳大利亞工程院、科學院院士,成為澳大利亞首位華裔兩院院士
張文軍:1984年本科畢業於信號處理專業,1989年獲博士學位,上海交大副校長
趙鋒:1986年畢業,1992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任微軟研究院網路嵌入式計算研究組首席研究員
鄭明光:上海交通大學核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中國著名核電專家,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
葉軍:1989年本科畢業於物理系,美籍物理學家,科羅拉多大學物理系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師從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翰·霍爾,並接管其研究組及實驗室,現任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和科羅拉多大學共同所屬的美國天體物理聯合實驗室研究員
潘軍:1990年本科畢業於物理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丁洪:1990年本科畢業於物理系,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波士頓學院物理系正教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楊廣中:1982年考取上海交大自動化系,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凌文:1963年出生,198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崢:198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自動控制系,中國人民解放軍91910部隊司令員,海軍少將
平野真一:前名古屋大學校長,上海交通大學名譽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平野材料創新研究所所長。
企業界
姓名
簡介
1982年電機系畢業,UT斯達康公司創始人,軟銀中國總裁
1985年本科畢業於計算機系,曾任新浪CEO
1985年畢業於上海交大電子工程系,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張欣
198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上海國際信託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1987年獲上海交通大學工學學士學位,焦點科技創始人及現任董事長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專業1989屆本科校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7年於上海交通大學獲電子工程工學碩士學位,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及總裁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中國建設銀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行長
第九城市董事長
198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系,快錢創始人,公司執行長
攜程網創始人
趙建軍
1992年畢業於計算機專業,TP-link創始人
1991獲電力系統自動化學士學位,1994年獲電子電力技術專業碩士學位,方太集團創始人
1991年畢業於高電壓專業,上海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總經理
解雲航
199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神州數碼網路公司總經理
浩方對戰平台創始人,上海起凡數位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網路螞蟻”創始人,安思網路總經理
1993畢業於塑性成型專業,東方財富網創始人及現任董事長
1993年於上海交大汽車工程系畢業,丁丁網創始人
1994年工業外貿專業畢業,易趣共同創始人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畢業,錦坤品牌創始人
米哈游創始人
米哈游創始人、總裁
米哈游創始人
米哈游創始人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所獲榮譽

國內排名
時間
排名類別
名次
2020年
瑞路中國大學百強榜
位列第3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位列第4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位列第6
世界排名
類別
排名類別
時間
名次
MosIUR
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
2020年
位列全球第42名,位列中國大陸第2位
2021年
列全球第47名,位列中國大陸第2位
QS
QS世界大學排名
2021年
列全球第47名,位列中國大陸第4位
軟科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2020年
位列全球第63名,位列中國大陸第4位
2023年
位列46名
THE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2021年
列全球第100名,位列中國大陸第6位
U.S. News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
2021年
位列全球第122名,位列中國大陸第3位
參考資料:
學校榮譽
時間
榮譽
2021年10月
被授予“2021年上海市工人先鋒號”稱號
2021年
上海交通大學徐劍團隊發布了《全球電競之都評價報告》,上海在基礎設施指標中,以高分位列第一
2022年8月9日
2021—2022年度中國大學官微百強發布,上海交通大學位列第6
2022年8月15日
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發布“2022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上海交通大學躋身前百強
2022年8月31日
入選實施儲能技術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的高校名單
2022年10月
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52位
2022年11月
2023QS亞洲地區大學排名第10名
2022年11月
獲批成為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
2023年3月
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發布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四
2023年5月
被設立為“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2023—2025年)”
2023年6月
2024QS世界大學排名第51位
2024年1月
入選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評選的新一期一流網路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

地圖信息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岳陽街道谷陽北路月廈新天地附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