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簡稱法國,首都巴黎,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摩納哥西班牙安道爾接壤,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海洋性、大陸性、地中海型和山地氣候並存。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總面積550000平方千米(不含海外領地),海岸線2700千米,陸地線2800千米,本土劃為13個大區、94個省。截至2023年1月,法國人口為6804萬人,主要為法蘭西民族,大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為法語。

法國古稱“高盧”,5世紀,法蘭克人移居到這裡,建立法蘭克王國。10~14世紀,卡佩王朝統治時期改稱法蘭西王國。1789年7月14日,爆發法國大革命,發表《人權宣言》,廢除君主制。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國。此後歷經拿破崙建立的第一帝國、波旁王朝復辟、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國、第二帝國、第三共和國。1871年3月,巴黎人民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參加協約國,對同盟國作戰獲勝。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德國入侵,法國本土成立了維希法國,戴高樂組織自由法國運動。1944年8月,維希政府瓦解。1946年10月,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1958年,第五共和國成立。

法國是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在核電、航空、航天和鐵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鋼鐵、汽車和建築業為三大工業支柱。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歐盟創始國及北約成員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刑警組織經合組織歐洲議會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總部所在地。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高盧時期,中古早期,中古中期,中古晚期,革命時期,一戰時期,二戰時期,戰後時期,第五共和國,地理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行政區劃,區劃詳情,主要城市,國家象徵,國名,國旗,國徽,國歌,國花,人口,政治,政體,憲法,議會,政府,司法,政黨,政要,經濟,綜述,農業,工業,金融,貨幣,服務業,旅遊業,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來投資,對外援助,文化,文學,藝術,節日,飲食,名人,宗教習俗,軍事,交通,鐵路,公路,水運,空運,公共運輸,社會,教育,衛生,體育,科技,通信,媒體,電力,民生,治安,外交,外交政策,對外關係,中法關係,旅遊,主要景點,文化遺址,

歷史沿革

高盧時期

史前與高盧時期(公元5世紀以前)
遠古時期,在法蘭西的土地上就有人類居住。迄今為止已在法國發現從舊石器時代鐵器時代各個時期相當系統的人類文化遺蹟,包括30萬~40萬年前的人類頜骨化石,法國西南部拉斯科等地洞穴里約2萬年前的人物雕刻和動物壁畫,法國西部的3000~4000年前布列塔尼巨石墓碑和土墳,以及各種式樣的生產工具與藝術創造。
公元前1000年左右,凱爾特人自中歐山區遷居於此。羅馬人把該地稱為高盧,把當地居民稱為高盧人
日耳曼民族大遷徙影響了高盧的發展。418年,西哥特人阿基坦建立王國。
443年,勃艮第人索恩河隆河流域建立王國,不列顛人占領今日的布列塔尼。
451年,匈人在阿提拉率領下入侵高盧,後被羅馬與蠻族(包括法蘭克人)聯軍擊敗。高盧完全被蠻族諸王控制。公元5世紀後期,定居在默茲河與埃斯科河之間的法蘭克人,在國王克洛維一世(見法蘭克王國)率領下大舉西侵,先後擊敗羅馬軍事長官西阿格里烏斯和阿勒曼尼人西哥特人
481年,法蘭克人占領了除勃艮第王國和地中海沿岸外的全部高盧,並移駐巴黎,建立法蘭克王國。

中古早期

5~10世紀
該時期包括兩個王朝:墨洛溫王朝加洛林王朝
墨洛溫王朝是法蘭克王國的第1個王朝。公元481年,墨洛溫之孫克洛維一世擊敗西羅馬帝國在高盧的勢力,正式建立該王朝。
法國
查理曼帝國
8世紀初,東法蘭克與西法蘭克之間的爭奪尤烈。東法蘭克宮相查理在北方恢復秩序,732年,在普瓦蒂埃擊退阿拉伯人的入侵,重新統一法蘭克王國。751年,他的兒子丕平(751~768年在位)在教皇支持下正式即位,建立加洛林王朝。
768年,丕平之子查理曼繼承王位。在他統治期間連年出征義大利、西班牙、日耳曼等地區,到800年,他已把過去羅馬帝國統治下的西歐廣大地區置於自己控制之下,並由教皇為他加冕,查理曼成為西方皇帝。
843年,簽署的《凡爾登條約》,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其中西法蘭克王國演變為法國。
從克洛維到雨果·卡佩的500年間,蠻族入侵、內外戰爭連綿不斷。封建自然經濟的盛行,領主權力的擴大,貴族離心傾向與獨立性的加強,造成長期生產落後、封建割據與國家不統一的局面。

中古中期

10~15世紀
這一時期包括卡佩王朝(987~1328年)和瓦盧瓦王朝(1328~1589年)。
中世紀中期,法國農業、手工業、商業有所發展。人口逐漸增長,至14世紀20年代,約達1600萬。在交通要道和集市出現了許多新興城市,從11世紀起,一些城市發動公社運動,通過武裝起義或金錢贖買取得了自治權。隨著城市的興起,出現了一個新的社會階級——市民階級,他們成為與特權等級(教士、貴族)有別的第三等級。商品貨幣關係的發展加強了國內的經濟聯繫,為國家統一創造了有利條件。
卡佩王朝初期,王室直接控制的領地只限於塞納河羅亞爾河之間,各大公國伯國恃勢割據,儼如獨立王國。腓力四世統治時期(1286~1314年)加強吏治,整飭軍隊,因堅持向教會徵收財產稅與教皇發生衝突。
1328年,查理四世死後,因卡佩家族嫡系無男嗣,由卡佩家族的旁支瓦盧瓦家族腓力六世繼承王位,建立了瓦盧瓦王朝。1337年,英法“百年戰爭”爆發。
1358年,巴黎北部又發生了扎克雷起義。戰爭後期湧現出民族英雄貞德,雖然她被出賣遇害,但民族統一的趨勢已不可阻擋。1453年,“百年戰爭”以法國勝利而告終。
到15世紀末,最後幾塊貴族領地——勃艮第、比卡第、布列塔尼普羅旺斯、魯西永也併入法蘭西王國的版圖。

中古晚期

16~18世紀
這一時期是法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後半期在法國歷史上稱為“舊制度”。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路易十四
16世紀起法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開始萌芽和發展。新航路的開闢使法國對外貿易的重點從地中海轉到大西洋,從17世紀起法國向北美、中美非洲、印度擴張殖民地。
16世紀上半葉,英法百年戰爭的創傷尚未癒合,瓦盧瓦王朝法蘭西斯一世亨利二世又發動了侵略義大利的戰爭,並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爭奪德法邊境土地,從而揭開了法國與哈布斯堡家族長期爭霸鬥爭的序幕。
1559年,義大利戰爭結束,法國取得加來梅斯圖爾凡爾登3個主教區的統治權。1589年,波旁王朝的第一個國王亨利四世(1589~1610年在位)繼位後極力恢復和平,休養生息,其後經過主教大臣黎塞留馬扎然的整頓,到路易十四親政時期,法國專制王權進入極盛時期。
路易十四加強封建中央集權統治,大力削弱地方貴族的權力。促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同時,路易十四與哈布斯堡家族的長期戰爭,使法國東部邊疆延伸到斯特拉斯堡路易十五統治時期(1715~1774年),雖然經濟有所發展,但專制王權日趨衰落。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17-18世紀的法國
1774年,路易十六即位,資產階級日益感到政治地位與經濟實力愈來愈不相稱,他們對關卡制度、行會條例和不公平的徵稅制度極為不滿,特別反對貴族和教士的特權。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啟蒙運動蓬勃發展起來,他們抨擊天主教會和專制王權,傳播科學知識,宣揚民主、自由、平等、理性。法國封建制度陷於嚴重的危機。

革命時期

1789年,開始的法國大革命是法國歷史上重要的分水嶺,它結束了1000多年的封建統治,開始了資本主義確立和發展時期。法國大革命以來近200年的歷史可分為3個時期:
從法國大革命到巴黎公社(1789~1871年)這個時期可稱為“革命的世紀”,在這82年中共進行了5次革命(1789年、1830年、1848年、1870年、1871年)。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共和制度深入民心
1789年7月14日爆發資產階級大革命,發表《人權宣言》,廢除君主制,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發展資本主義。
1792年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1793年,國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斷頭台,波旁王朝被推翻,封建制度被廢除,國內外反革命勢力被擊潰。在革命不斷取得勝利時刻,革命陣營內部的矛盾激化。
1794年7月,反對羅伯斯比爾的各派力量聯合起來,發動熱月政變,顛覆了雅各賓派的統治。
1799年11月,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建立執政府,1804年,拿破崙稱帝,改共和國為法蘭西第一帝國,取消民主自由,加強中央集權,頒布《民法典》,從法律上維護和鞏固了資本主義所有制和資產階級的社會經濟秩序,對法國的資本主義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1814年,復辟王朝路易十八頒布《憲章》,保證不改變大革命確立的經濟秩序和資產階級自由權利。
1820年,王黨極右分子當權,背棄《憲章》,激起資產階級自由派和人民民眾的憤怒。
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查理十世,代之以七月王朝,政權落入大資產階級手中。
1830年,工業革命在法國興起,掀起建築鐵路熱潮,19世紀30~40年代,工人運動如里昂工人起義、共和運動、民主運動此伏彼起,最後匯為巨流。
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這次革命使資產階級各個階層都參加了政權,與此同時,工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引起資產階級的恐懼。同年6月,巴黎工人舉行起義,遭到殘酷鎮壓,同年12月,路易-拿破崙·波拿巴利用農民對拿破崙一世的迷信當選總統。
1851年12月2日,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政變,翌年稱帝,為拿破崙三世,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第二帝國統治的18年中,工業革命取得巨大進展,從19世紀60年代起共和運動、民主運動和工人運動持續高漲,1870年9月初,拿破崙三世在普法戰爭中的潰敗引起了9月4日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71年初,巴黎人民呼籲建立公社,繼續抗戰。第一國際巴黎支部的左派領導人與工人聯合起來,成立了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同年3月,巴黎人民武裝起義,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在階級力量對比過分懸殊的情況下,同年5月,巴黎公社旋被鎮壓。
1900年~1913年,法國壟斷組織相繼出現,銀行資本的集中尤為突出,成為僅次於英國的資本輸出國。

一戰時期

普法戰爭後,法國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是準備對德復仇和進行殖民擴張,法國為了擺脫自己的孤立地位,1892年,與俄國締結軍事同盟,1904年,又與英國締結協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雖然是戰勝國,收復了阿爾薩斯洛林,奪取德國一些殖民地,但損失慘重。戰後經濟嚴重困難,政局不穩。1914~1940年之間,內閣變更45次之多。
1923年,法國、比利時出兵占領德國魯爾礦區。
1924年,激進社會黨與社會黨組成以赫里歐為首的左翼聯盟政府。
1926~1929年,普恩加萊統治時期,出現了暫時繁榮和穩定局面。

二戰時期

1934年2月6日,幾萬名法西斯武裝暴徒借反對斯塔維斯基貪污案,在巴黎舉行示威,沖向議會大廈波旁宮達拉第政府被迫辭職,共和制再度面臨危機。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同年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傀儡政府,被稱為“維希法國”。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鬥和制訂新憲法的鬥爭。1940年6月18日,戴高樂將軍在倫敦通過英國廣播公司發表講話,號召法國人民抵抗納粹德國對法國的占領,這次講話也被稱作《六·一八宣言》。這一宣言標誌著由戴高樂將軍領導的反法西斯侵略和維護民族獨立“自由法國”運動開始。
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同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戰後時期

對於戰後法國應建立什麼樣的共和國問題,各派政治力量意見分歧:以共產黨為代表的左翼要求制訂一院制的民主憲法;戴高樂派要求削弱議會,加強總統權力;以人民共和黨為代表的第三勢力堅持恢復第三共和國時期的議會制度。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戴高樂回到巴黎
1946年10月,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通過第四共和國憲法,此後進入政壇不穩定時期,12年間更迭了20多屆政府。
第四共和國時期,法國通過幾個復興計畫完成了設備更新。工業生產迅速增長,人民生活逐漸富裕。在對外關係上,法國接受馬歇爾計畫,1949年,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
1957年,根據《羅馬條約》法國與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建立了西歐六國共同市場。

第五共和國

1958年,第五共和國成立,戴高樂出任首任總統。法國國旗為藍白紅三色旗,國歌為《馬賽曲》。1958~1969年,戴高樂執政期間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
1959年,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收回對法國艦隊的指揮權,禁止美國使用法國基地。
1960年,法國爆炸第一顆核子彈
1963年,戴高樂拒絕簽訂美蘇禁止核擴散條約,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恢復邦交,提出“歐洲人的歐洲”的口號,否決與美國有特殊關係的英國加入西歐共同市場
1964年,法國與中國恢復外交關係。
1966年,法國軍隊全部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迫使該組織總部撤離法國遷往布魯塞爾(2009年法國總統宣布重返北約)。
1981年5月,社會黨人F.M.M.密特朗當選總統。
1981年6月,舉行國民議會大選,社會黨贏得55%的議席,從而成為法國第一大黨。
1986年,3月國民議會選舉,社會黨受挫,出現了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未曾有過的左翼總統與右翼總理共處的局面。
1992年,於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國土總面積550000平方千米,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北鄰比利時、盧森堡,東北與德國接壤,東部與瑞士相鄰,東南與義大利交界,南部毗鄰摩納哥,西南緊鄰西班牙和安道爾,西北隔拉芒什海峽(也稱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法國的南部、西部和西北部,分別瀕臨地中海、大西洋、英吉利海峽和北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的島嶼。法國的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2/3,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庇里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邊境線總長度為6337千米,其中海岸線3424千米,陸地線2913千米,內河線195千米。
法國

地形地貌

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庇里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第二高峰;主要河流有羅亞爾河(1010千米)、隆河(812千米)、塞納河(776千米)。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法國地形

氣候

法國的氣候特點是海洋性、大陸性、地中海型和山地氣候並存。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北部1℃-7℃,南部6℃-8℃;7月北部16℃-18℃,南部21℃-24℃。雖然夏天氣溫有時超過30℃,但總體來說,氣候較為舒爽宜人。

自然資源

法國鐵礦蘊藏量約10億噸,但品位低、開採成本高,煤儲量幾近枯竭,所有鐵礦、煤礦均已關閉,所需礦石完全依賴進口。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能源主要依靠核能,約70.6%的電力靠核能提供。此外,水力和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也比較充分。據法國國家林業局和國家地理和森林信息研究所統計:森林面積本土約1700萬公頃,覆蓋率31%,五個海外省森林面積870萬公頃。

行政區劃

區劃詳情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法國行政區劃(區劃調整前地圖)
法國行政區劃分為大區、省和市鎮。本土劃為13個大區、96個省,還有5個海外單省大區、5個海外行政區和1個地位特殊的海外屬地。全國共有34970個市鎮。
法國行政區劃
大區
省編號
上法蘭西大區Hauts-de-France
諾爾省Nord
59
加來海峽省Pas-de-Calai
62
索姆省Somme
80
60
02
法蘭西島大區Île-de-France
巴黎Paris
75
上塞納省Haute-Seine
92
瓦勒德馬恩省Val-de-Marne
94
塞納-聖但尼省Seine-Saint-Denis
93
伊夫林省Yvelines
78
瓦勒德瓦茲省Val-d'Oise
95
塞納-馬恩省Seine-et-Marne
77
埃松省Essonne
91
大東部大區Grand Est
阿登省Ardennes
08
馬恩省Marne
51
上馬恩省Haute-Marne
52
奧布省Aube
10
默茲省Meuse
55
孚日省Vosges
88
摩澤爾省Moselle
57
默爾特-摩澤爾省Muerthe-Moselle
54
上萊茵省Haut-Rhin
68
下萊茵省Bas-Rhin
67
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Bourgogne-Franche-Comté
約訥省Yonne
89
涅夫勒省Niévre
58
索恩-羅亞爾省Saône-et-Loire
71
科多爾省Côté-d’Or
21
上索恩省Haute-Saône
70
汝拉省Jura
39
杜省Doubs
25
貝爾福地區省Terr-de-Belfort
90
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Auvergne-Rhône-Alpes
安省Ain
01
羅訥省Rhône
69
羅亞爾省Loire
43
阿爾代什省Ardèche
07
德龍省Drôme
26
伊澤爾省Isère
38
薩瓦省Savoie
73
上薩瓦省Haute-Savoie
74
阿列爾省Allier
03
多姆山省Puy-de-Dôme
63
康塔爾省Cantal
15
上羅亞爾省Haute-Loire
42
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Provence-Alpes-Côté-d’Azur
上阿爾卑斯省Haute-Alpes
05
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Alpes-de-Haute-Provence
04
濱海阿爾卑斯省Alpes-Maritimes
06
瓦爾省Var
83
羅訥河口省Bouches-du-Rhône
13
沃克呂茲省Vauclus
84
奧克西塔尼大區Occitanie
洛澤爾省Lozèrre
48
加爾省Gard
30
埃羅省Hérault
34
奧德省Aude
11
東庇里牛斯省Pyrénées-Orientales
66
阿韋龍省Aveyron
12
洛特省Lot
46
塔恩省Tarn
81
塔恩-加龍省Tarn-Garonne
82
熱爾省Gers
32
上加龍省Haute Garonne
31
阿列日省Ariège
09
上庇里牛斯省Hautes-Pyrénées
65
新阿基坦大區Nouvelle-Aquitaine
庇里牛斯-大西洋省Pyrénées-Atlantiques
64
朗德省Landes
40
洛特-加龍省Lot-et-Garonne
47
吉倫特省Gironde
33
多爾多涅省Dordogne
24
濱海夏朗德省Charente-Maritime
17
夏朗德省Charente
16
德塞夫勒省Deux-Sevres
79
維埃納省Vienne
86
上維埃納省Haute-Vienne
87
克勒茲省Creuse
23
科雷茲省Corrèze
19
中央-羅亞爾河谷大區Centre-Val de Loires
厄爾-羅亞爾省Eure-et-Loir
28
羅亞爾-謝爾省Loir-et-Cher
41
安德爾-羅亞爾省Indre-et-Loire
37
安德爾省Indre
36
謝爾省Cher
18
盧瓦雷省Loiret
45
羅亞爾河地區大區Pays de la Loire
馬耶訥省Mayenne
53
薩爾特省Sarthe
72
曼恩-羅亞爾省Maine-et-Loire
49
大西洋岸羅亞爾省Loire-Atlantique
44
旺代省Vendée
85
布列塔尼大區Bretagne
伊勒-維萊訥省Ille-et-Vilaine
35
阿摩爾濱海省Côtés-d'Armor
22
莫爾比昂省Morbihan
56
菲尼斯泰爾省Finistère
29
諾曼第大區Normandie
奧恩省Orne
61
卡爾瓦多斯省Calvados
14
芒什省Manche
50
濱海塞納省Seine-Maritime
76
厄爾省Eure
27
科西嘉大區Corse
上科西嘉省Haute-Corse
20B
南科西嘉省Corse-du-Sud
20A
海外單省大區

瓜德羅普大區
瓜德羅普Guadeloupe
971
馬提尼克大區
馬提尼克Martinique
972
法屬蓋亞那大區
法屬蓋亞那French Guyane
973
留尼旺大區
留尼旺La Réunion
974
馬約特大區
馬約特Mayotte
975
海外行政區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Saint-Pierre-et-Miquelon


聖巴泰勒米Saint-Barthélemy


法屬聖馬丁Saint-Martin


瓦利斯和富圖納Wallis-et-Futuna


法屬玻里尼西亞Polynésie française

特殊集體

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

海外領地

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Terres australes et antarctiques

無建制島嶼

克利珀頓島Clipperton

主要城市

巴黎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巴黎風光
巴黎(Paris),市區人口210.3萬(2022,法國國家統計局2023年2月預測)。海洋性氣候,夏季溫暖舒適,日照充足,氣溫15-25℃;春秋季溫和涼爽,驟冷驟熱時有發生;冬季白天涼爽、夜晚寒冷,最低氣溫一般在3℃左右,很少低於-5℃。平均年降水量641毫米。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巴黎拉德芳斯商務區
巴黎市是法國經濟中心,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發達。全國約一半的企業及工程師、高級技師、科研人員集中在巴黎。巴黎也是法國的金融中心,全國大多數銀行總部和保險業公司總部均設在巴黎。巴黎同時是全國交通中心和國際交通樞紐,航空業發達,現有2個大型國際機場。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巴黎風光
巴黎市是法國文化、教育事業的中心,世界文化名城,集中了全國很多著名大學、學院、研究機構、圖書館和博物館。巴黎市擁有許多世界聞名的歷史遺蹟和藝術建築。同時,它還是世界會議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總部均設在巴黎。
里昂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里昂索恩河兩岸
里昂是法國第二大城市,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城和美食之都,位於羅訥河和索恩河匯流處,以及從地中海通往歐洲北部的戰略走廊上。作為水、陸、空交通樞紐,里昂是溝通北歐和南歐的交通要道,高速火車經過里昂通往法國各大城市。作為規模適中的國際大都市,里昂是世人領略法式生活藝術的勝地。得益於令其成為理想步行遊覽地的漂亮而古老的街區、法國美食之都的美譽以及較高的生活品質和聞名遐邇的安全度,富有2000年璀璨歷史的里昂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里昂風光
里昂是法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科教中心,機械、電子、化工、重型汽車、計算機等產業實力雄厚,擁有20餘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通常被認為是法國的第二大都市區。
里昂也是法國乃至歐洲重要的文化與藝術中心,以絲綢貿易而聞名,在羅馬時代就相當繁榮,1998年裡昂老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里昂也是世界電影的誕生地和二戰期間參加抵抗運動的城市。此外,里昂還是國際刑事警察組織的所在地,里昂足球俱樂部也位於里昂。
尼斯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尼斯風光
尼斯是地中海沿岸法國南部港口城市,位於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地處馬賽和義大利熱那亞之間,為濱海阿爾卑斯省行政中心。面積為7192公頃,其中300公頃為綠地。擁有人口40萬,海岸線10公里,其中7.6公里為海灘,是法國第五大城市、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為馬賽)。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尼斯風光
尼斯在40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這座小城經歷了重要的繁榮發展時期並成為當今一個非常時髦的度假勝地。如今的尼斯一如既往地大力發展藝術、文化、服務、高科技研究以及旅遊等各個產業,因此,其豐富多樣、獨具特色的文化藝術脫穎而出;迷人的海灘及壯麗的山脈等自然風光在城市中隨處可見;其極具特色的美食與克里特島風格相近;當然這也是一座時尚流行的購物天堂。尼斯是繼巴黎之後法國第1大的旅遊中心,每年吸引400萬名遊客。尼斯-蔚藍海岸國際機場是繼巴黎之後法國最大的機場,擁有180家酒店,客房數量為10000間,是繼巴黎之後法國擁有酒店數量最多的城市。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尼斯狂歡節
尼斯保留有不同時期的豐富多樣的建築遺址,包括西米耶街區的鬥獸場、公共浴場,古希臘遺蹟和中世紀遺址的城堡山丘,加里巴爾迪廣場,巴洛克藝術,俄羅斯東正教聖尼古拉大教堂等。尼斯每年舉辦2000多場文化、節慶或體育盛會,其中每年2月的尼斯狂歡節作為世界三大狂歡節之一享譽世界,每年吸引數十萬遊客並為尼斯政府帶來上千萬歐元的可觀收入。此外,還有各月份的節慶活動,如巴黎-尼斯國際腳踏車大賽、國際半程馬拉松、阿爾卑斯濱海省尼斯-坎城馬拉松賽跑等。
此外,里爾、馬賽、土魯斯、南特及波爾多都是法國的重要城市。

國家象徵

國名

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國名源於中世紀前期的法蘭克王國。自從法蘭克王國分裂後,西部法蘭克王國沿用其名稱並演變為法蘭西。“法蘭西”(France)這一稱呼最早出現於11世紀的《羅蘭之歌》中。現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國旗

法國國旗三色旗是法國大革命時巴黎國民自衛隊隊旗。白色代表國王,藍、紅色代表巴黎市民,是王室和巴黎資產階級聯盟的象徵。今天的法國人民也認為,三色旗上的藍色是自由的象徵,白色是平等的象徵,而紅色代表了博愛,正如法國人民“自由平等博愛”(法語:"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的宣言。1946年憲法確認其為國旗。三色帶的寬度比為37:30:33。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國旗
據法新社2021年11月15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辦公室在2020年7月的時候,將愛麗舍宮、國民議會以及政府部門使用的法國國旗改暗了藍色。

國徽

法國沒有正式國徽,但傳統上採用大革命時期的紋章作為國家的標誌。紋章為橢圓形,上繪有大革命時期流行標誌之一的束棒,這是古羅馬高級執法官用的權標,是權威的象徵。束棒兩側飾有橄欖枝和橡樹枝葉,其間纏繞的飾帶上用法文寫著“自由、平等、博愛”。整個圖案由帶有古羅馬軍團勳章的環帶飾品所環繞。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法國國徽

國歌

法國國歌為《馬賽曲》,作於1792年奧地利普魯士武裝干涉法國革命的危急時刻,表達了法國人民爭取民主、反對暴政的堅強信心和大無畏精神。歌詞原作者是魯日·德·里斯爾。1792年12月,《馬賽曲》被革命政府宣布為“共和國之歌”。到1795年,被國會正式通過定為國歌法國大革命期間,有過許多鼓舞鬥志的戰鬥歌曲,而最受民眾喜愛、流行最廣的當屬《馬賽曲》。

國花

香根鳶尾,多年生草本。是法國的國花。屬於鳶尾科,它體大花美,婀娜多姿,與百合花極為相似。但實際上,鳶尾與百合分屬兩個截然不同的科類,雖然一眼看去,似乎兩者都有六枚 “花瓣”,殊不知鳶尾花只有三枚花瓣,其餘外圍的那三瓣乃是保護花蕾的萼片,只是由於這三枚瓣狀萼片長得酷似花瓣,以致常常以假亂真,令人難於辨認。此外,鳶尾的花瓣一半向上翹起,一半向下翻卷,而百合花的花瓣卻一律向上。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香根鳶尾

人口

截至2023年1月,法國總人口為6804萬人。居民中64%信奉天主教,3%信奉伊斯蘭教,3%信奉新教,1%信奉猶太教,28%自稱無宗教信仰。法蘭西民族是由多個民族混合構成的,除了主體法蘭西人外,邊境地區還有阿爾薩斯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佛拉芒人巴斯克人等少數民族,大約占了總人口的7.9%。
法國在歐盟各國人口數量排名第二,僅次於德國。巴黎大區是法國人口最多的地區,居民總數1221萬人。法國國家經濟統計局人口統計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法國移民人口為680萬,占總人口的10.2%,其中250萬移民,即36%獲得了法國國籍。在法國的外國人口達510萬人,占總人口的7.6%。生活在法國的非洲移民占47.5%,歐洲移民占32.2%,一半的移民來自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葡萄牙、突尼西亞、義大利、土耳其和西班牙這七個國家。

政治

政體

根據法國現行第五共和國憲法規定,法國為半總統半議會制,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

憲法

法國現行第五共和國憲法系1958年9月公民投票通過,10月4日生效,是法國歷史上第16部憲法。曾進行過多次修改。憲法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任期5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任免總理並批准總理提名的部長;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有權解散議會,但一年內不得解散兩次;可不經議會而將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決;在非常時期,總統擁有“根據形勢需要採取必要措施”的全權。在總統不能履行職務或空缺時,由參議長暫行總統職權。

議會

實行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兩院制,擁有制定法律、監督政府、通過預算、批准宣戰等權力。國民議會共577席,任期5年,採用兩輪多數投票制,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本屆國民議會於2022年6月選出,總統多數派“在一起”贏得相對多數,復興黨(總統派)議員婭艾爾·布朗—皮韋(Yaël Braun-Pivet)當選新任議長。
參議院共348席,由國民議會和地方各級議會議員組成選舉團間接選舉產生,任期為6年,每3年改選1/2。2023年9月,參議院舉行三年一次的改選,中右翼陣營保持在參議院的多數派地位,共和人黨參議員熱拉爾·拉爾歇(Gérard Larcher)勝選連任。

政府

法國中央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對議會負責。除擁有決定和指導國家政策、掌管行政機構和武裝力量、推行內外政策等權力外,還享有警察權、行政處置權、條例制訂權和命令發布權。總理由總統任命,領導政府的活動,並確保法律執行。政府成員由總理提請總統任免。
本屆政府於2024年1月成立,除總理外,目前另有部長11名、部長級代表3名(截止至2024年1月12日)。

司法

法國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司法管轄體系,即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與負責公民與政府機關之間爭議案件的行政法院。
普通法院有兩類:民事法院、刑事法院。
普通法院系統縱向分為四級:初審法院、高等法院、抗訴法院和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是最高一級司法機關,負責受理對36個抗訴法院所作判決的抗訴。
行政法院是最高行政訴訟機關,下設行政法庭。行政法院對行政法令的合法性作最後裁決,並充當政府在制定法律草案方面的顧問。行政法院院長名義上由總理擔任,後者委託副院長行使管理權。
法國的檢察機關沒有獨立的組織系統,其職能由各級法院中配備的檢察官行使。檢察官雖派駐在法院內,但職能獨立於法院,其管理權屬於法務部。最高法院設總檢察長1人,檢察官若干人;抗訴法院設檢察長1人,檢察官若干人;高等法院設檢察官1人,代理檢察官和助理檢察官若干人。

政黨

法國實行多黨制,主要政黨有:
政黨
性質
介紹
(1)復興黨(Renaissance)
執政黨和國民議會第一大黨
2022年5月5日,共和國前進黨(La République en Marche!,縮寫LREM)宣布更名為復興黨參加6月的國民議會選舉。前身為馬克龍於2016年4月領導創建的“前進”運動(En Marche!),2017年5月更名為共和國前進黨。其核心創始成員大多來自社會黨改革派和民間社會,後又陸續吸納了大量來自右翼溫和派、中間派等其他派別成員。2017年6月贏得立法選舉,取得國民議會的絕對控制權。主張超越傳統左右翼理念分歧和黨派之爭,兼容並蓄,博採眾長。經濟上倡導改革創新,推行以促進就業、增強市場活力為核心的經濟政策;社會政策上重視民生教育,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穩定;外交政策上堅持以獨立自主為核心的“戴高樂-密特朗主義”,以歐盟為重點,努力捍衛歐洲一體化,平衡發展同世界各大國的關係,維護法國在歐盟內部和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和影響力,維護法國和歐洲主權。
(2)共和人黨(Les Républicains,簡稱LR)
主要反對黨和參議院第一大黨,屬中右政黨
原人民運動聯盟黨,2015年5月更名共和人黨。前身系2002年總統大選中的競選聯盟,核心為原保衛共和聯盟(戴黨),並吸收了自由民主黨和法蘭西民主聯盟的主要力量。黨員多為職員、官員、自由職業者、商人、農民和工人等。現任黨主席為埃里克·喬蒂(Eric Ciotti),2022年12月11日當選。經濟上遵循自由主義路線,主張減輕企業稅負,增強市場活力;安全上主張加強安全保障,保持社會秩序,嚴厲打擊恐怖主義;社會政策上主張適度收緊移民政策,強調法蘭西身份認同。
(3)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簡稱PS)
反對黨,左翼政黨
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工人國際法國支部”,1920年發生分裂,多數派另組共產黨,少數派則保留原名。1969年改組成立社會黨,1971年與其他左翼組織合併,仍用現名。現任黨首為奧利維耶·富爾(Olivier Faure)。該黨對內注意體現左翼政黨色彩,主張維護勞工利益,同時採取務實的經濟政策;對外主張維護法國獨立核力量,推動歐洲一體化建設,並加強南北對話。
(4)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簡稱RN)
極右翼政黨
原名“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2018年6月1日正式更名“國民聯盟”。成立於1972年10月。1986年議會選舉中首次進入國民議會。主張重振法大國地位、實現防務自主、加強邊境管控、優先保障法國公民福利、加強法語和法國傳統歷史文化教育等。
(5)不屈的法蘭西 (La France insoumise)
極左翼政黨
成立於2016年2月。創始人兼主席為法國左翼政治家讓-呂克·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宣揚以公平、公正、開放、包容等理念為核心的左翼傳統價值觀和政策主張。反對經濟自由化政策,主張“徹底政治變革”。呼籲通過公投制定新憲法,建立第六共和國,號召民眾發起“公民革命”,“用選票將執政者掃地出門”。
(6)民主與獨立派聯盟(Union des Démocrates et Indépendants,簡稱UDI)
中間派政黨
成立於2012年9月。現任主席埃爾韋·馬賽(Hervé Marseille),2022年當選。該黨定位為“開放、富有建設性的反對派”,“平和、可信的替代力量”,歐洲一體化建設、綠色增長和經濟競爭力是其首要關切,提出建設“人性化的自由主義”。
(7)法國共產黨(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簡稱PCF)

1920年12月成立。二戰後初期達到頂峰,最多時擁有黨員80多萬,曾是法第一大黨。
其他政黨有:
中間派:民主運動(Mouvement démocrate)、我們公民(Nous Citoyens)、共和人民聯盟(Union populaire républicaine)、遠景黨(Horizons)等。
右翼:法蘭西站起來(Debout la France)、法蘭西運動(Mouvement pour la France)、基督教民主黨(Parti chrétien-démocrate)、團結共和黨(République solidaire)等。
左翼:共和與公民運動(Mouvement républicain et citoyen)、歐洲生態-綠黨(Europe Ecologie les Verts)、進步主義者運動(Mouvement des progressistes)等。
極右:全國共和運動(Mouvement national républicain)、南方聯盟(Ligue du Sud)、土地和人民(Terre et Peuple)等。
極左:工人鬥爭黨(Lutte Ouvrière)、左翼陣線(Front de Gauche)、獨立工人黨(Parti ouvrier indépendant)、法國工人共產黨(Parti communiste des ouvriers de France)等。

政要

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總統。1977年12月21日生於法國亞眠魯昂。畢業於巴黎第十大學、巴黎政治學院和法國國家行政學院。曾歷任奧朗德總統經濟顧問,總統府秘書長,經濟、工業和數字部長。2016年組建政治團體“前進”運動,並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總統大選。2017年5月7日當選法蘭西共和國第八位暨第十一任總統。5月14日正式就任。2022年4月24日連任,系席哈克以後首位成功連任的法國總統。5月7日就職。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埃馬紐埃爾·馬克龍
加布里埃爾·阿塔爾(男):總理,1989年3月出生,先後就讀於巴黎二大、巴黎政治學院。2016年加入馬克龍成立的“前進運動”,2017年任國民議會成員,2018年任執政黨發言人,2018年至2020年任教育與青年部國務秘書,2020至2022年任政府發言人。2022年馬克龍連任後,擔任公共賬務部長級代表,2023年7月起擔任教育與青年部長。2024年1月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任命加布里埃爾·阿塔爾為總理。

經濟

綜述

法國是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在核電、航空、航天和鐵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根據法國國家統計和經濟研究所數據,2023年法經濟成長率為0.8%。

農業

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產品和農業食品出口國。據法國國家統計局資料:2023年農業產值955億歐元(不含產品補貼),同比增長2.9%。本土農業用地2670萬公頃(2022年)。2021年,農業人口60萬。
農業的傳統地區結構為:中北部地區是穀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產區,西部和山區為飼料作物主產區,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區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產區。法國已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農業生產率很高。農業食品加工業是法國對外貿易的支柱產業之一。

工業

法國是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2022年法國工業產值2740億歐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5%。主要工業部門有汽車製造、造船、機械、紡織、化學、電子、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鋼鐵、汽車和建築業為三大工業支柱。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
核能及能源工業
法國是世界上第二大核能生產國,核電裝機容量僅次於美國,現有56個運營核反應堆。主要能源企業有:道達爾石油公司(TOTAL)、法國電力公司(EDF)、法國燃氣蘇伊士公司(Engie)、歐安諾公司(Orano)、阿爾斯通公司(Alstom)。根據法國經財部公布數據,2019年,法國能源產品出口總值達189億歐元,同比增長22%。
航空航天工業
法國航空航天工業世界領先。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所屬空中客車公司(Airbus)與美國波音公司並列為世界兩大客機製造商。歐洲直升機集團(Eurocopter)是世界第一大直升機製造商。達索公司(Dassault)是世界主要軍用飛機製造商之一。阿麗亞娜空間公司(Arianespace)在世界衛星發射市場占據重要位置。根據法國航空航天工業協會數據,2018年該行業總營業額達654億歐元,同比增長1.2%。出口額440億歐元,基本保持穩定,占總營業額的85%。民用飛機銷售占總額(504億歐元)的77%,軍用飛機交付總額為150億歐元。根據法國經財部公布數據,2019年航空器材出口630億歐元,同比增長10.1%。
汽車工業
法國是世界第四大汽車出口國。主要公司有:標緻雪鐵龍(PSA)、雷諾(Renault),分別是世界第八和第十大汽車生產商。據法國AAA汽車市場統計數據,2019年,法國共銷售私家汽車221.4萬輛,同比增長1.9%。標緻、雷諾、雪鐵龍銷量居前三位。2019年,法國國產汽車總銷量達130.8萬輛,電動汽車銷量達4.3萬輛,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12.5萬輛。
化工、化妝品工業
化工工業主要企業有: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羅地亞集團(Rhodia)和赫秦森集團(Hutchinson)。亞洲和美國市場的強勁需求是法國化工產業保持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法國是全球最大的化妝品生產國之一,主要生產高端化妝品,擁有愛馬仕香奈兒迪奧蘭蔻歐萊雅等多個世界頂級化妝品品牌,根據法國經財部公布數據,2019年法國化工及化妝品出口總值達597億歐元,同比增長2.2%。
製藥工業
法國是歐洲第一大藥品生產國,世界第三大藥品出口國。主要企業有:賽諾菲—安萬特集團(Sanofi-Aventis)、皮爾法伯公司(Pierre Fabre)、施維亞藥廠(Servier)。2019年,法國醫藥產品出口總值達333億歐元,同比增長9.2%。
時裝及高檔商品加工
該領域聚集了世界上高級時裝製作、珠寶、首飾、高級皮革製品、香水、化妝品、水晶玻璃製品等企業。主要集團公司有: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VMH)、香奈兒(Chanel)、愛馬仕(Hermès International)、迪奧(C.Dior)。

金融

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稅收,稅率高於美、日等國。主要稅種有增值稅、所得稅、公司稅、社會福利稅等。據法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法國公共財政支出1.5361萬億歐元,財政收入1.4117萬億歐元,公共財政赤字為1245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7%;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法國公共債務3.088萬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1.7%。根據法國經財部數據,截至2023年底,法國官方儲備資產和其他外幣資產總額為2231.67億歐元。
據法國央行數據:截至2021年,法共有註冊金融機構769家。巴黎國民銀行、興業銀行、農業信貸銀行、里昂信貸等八大銀行資產占全國銀行總資產的一半以上。
證券市場
巴黎證券交易所是法國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也是泛歐交易所(Euronext)的重要組成部分。泛歐交易所是全球領先的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NYX)的全資子公司。巴黎證交所的經營範圍包括股票、債券等。根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2019年發布的數據,泛歐交易所位列第六,市值3.9萬億美元。
中央銀行
法蘭西銀行是法國的中央銀行。作為中央銀行,法蘭西銀行在法國銀行體制中起著核心作用,承擔以下職能:參與對銀行金融活動的調節與監管,維護投資和存款安全,參與銀行與金融機構委員會、信貸機構和投資企業委員會、銀行委員會、國家證券與信貸委員會等金融機構的管理工作。歐元體系啟動後,作為歐洲中央銀行系統(ESCB)的成員,法蘭西銀行參與歐洲中央銀行制定和實施歐元區單一貨幣政策,與其他成員國中央銀行共同維護區內支付體系安全和正常運轉,並負責在法國發行歐元硬幣的工作。
主要銀行
法國主要商業銀行有:巴黎銀行(BNP Paribas)、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農業信貸銀行(Crédit Agricole)。
主要外資銀行有:滙豐銀行(HSBC)、巴克萊銀行(Barclays)、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瑞銀集團(UBS)。
中資銀行
中國與法國在金融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中國銀行巴黎分行資產已超過30億歐元,員工近百人;工商銀行巴黎分行於2011年初正式開業,榮獲法國2011年度最佳投資獎;中國進出口銀行巴黎分行於2013年10月正式成立;建設銀行巴黎分行2015年7月正式成立;交通銀行巴黎分行2016年11月正式成立。
中國銀行巴黎分行(Bank of China Paris Branch)成立於1986年,下轄十三區支行,主要為當地及赴非洲投資的中資企業提供賬戶管理、國際結算、貿易融資等服務。
保險公司
法國主要保險公司包括法國國家人壽保險公司(CNP)、安盛集團(AXA),業務範圍包括人壽保險、管理退休基金、財產保險等。復星集團收購的葡萄牙忠誠保險在法國設有分公司。

貨幣

法國的法定貨幣為歐元。1999年1月1日,法國和其他11個歐洲國家共同參與使用歐元,並在2002年初正式開始使用歐元硬幣和紙幣,完全取代之前的法國法郎。截至2022年4月,1歐元=6.9238人民幣,1歐元=1.0881美元。

服務業

服務業在法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展較快,連鎖式經營相當發達,已擴展至零售、運輸、房地產、旅館、娛樂業等多種行業。據法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第三產業用工2390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79.9%。法國大型零售超市眾多,擁有家樂福(Carrefour)、歐尚(Auchan)等世界著名品牌。

旅遊業

法是全球旅遊主要目的地之一。2022年接待國際旅客6660萬人次,國際旅遊收入約580億歐元,位居世界第二。旅遊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直接、間接創造就業崗位200萬個(法國外交部資料)。

對外貿易

法國與世界各大地區和100多個國家有貿易往來,世界第六大出口國。據法國經財部數據:2022年,貨物出口貿易額5945億歐元,同比增長18.5%,貨物進口貿易額7581億歐元,同比增長29.1%,貿易逆差1636億歐元;服務出口貿易額3101億歐元,同比增長21.9%,進口額2602億歐元,同比增長19.4%,順差499億歐元。近年來,法國政府把促進出口作為帶動經濟成長的重要手段,在保持和擴大原有國際市場的同時,積極開發拉美、亞太等地區的市場。
法國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設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紡織品、藥品、農食產品、化工產品和化妝品、航空航天產品、汽車、能源等。2022年,55.5%的法國貨物出口在歐盟內部,主要貨物出口夥伴為德國(803億歐元)、義大利(542億歐元)、美國(480億歐元)、比利時(455億歐元);主要進口貨物夥伴國為:德國(925億歐元)、中國(777億歐元)、比利時(687億歐元)、美國(615億歐元)。(資料來源:法國經財部)

對外投資

據法國中央銀行數據,截至2020年底,法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1.26萬億歐元。根據法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法國對外投資456億歐元。法國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歐盟成員國,對美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非洲、拉美的投資也較高,並以工業、能源、服務部門為主。大多數投資採用企業兼併或購買公司股份的形式。
法國是中國在歐洲的第四大投資來源國,投資主要集中在能源、汽車、化工、輕工、食品等領域,大部分為生產型企業。法國在華投資涵蓋電力、汽車、航空、通信、化工、水務、醫藥等各大領域,截至2021年10月,法國累計在華實際投資額194.6億美元。

外來投資

近年來,外國對法國服務業和工業部門的投資加快,主要領域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等。根據法國央行數據,截至2021年底,外國對法直接投資存量8460億歐元。根據法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外國對法投資346億歐元。據法國商務投資署數據,2022年,法國吸引1725個外資項目,同比增加7%,美國為第一大投資來源國,其次為德國、英國、義大利,為歐洲最具投資吸引力國家。
外國對法投資存量國別分布情況為:歐洲國家對法投資存量6709.38億歐元,其中瑞士1042.02億歐元、英國1007.64億歐元、荷蘭943億歐元、德國860.65億歐元、比利時583.7億歐元、西班牙259.46億歐元、義大利245.51億歐元。北美對法投資存量為692.54億歐元,其中美國對法投資存量588.3億歐元。亞洲對法投資存量為365.14億歐元,其中日本對法投資存量108.7億歐元,中國32.63億歐元。非洲對法直接投資存量為74.04億歐元。
中國對法投資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20年中國對法國直接投資流量1.4億美元;截至2020年末,中國對法國直接投資存量48.6億美元。投資領域涵蓋電子信息、電氣設備、交通倉儲、環保、航空航天、核能、食品、醫藥、化工、建材、物流等多個領域。巴黎大區是中資企業對法國投資的重點區域,55%的中資企業選擇在巴黎大區開展投資合作。此外,羅納—阿爾卑斯大區、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諾曼第大區也吸引了眾多中資企業投資。

對外援助

2023年4月,經合組織公布了2022年全球官方發展援助初步數據,法國成為全球第四大援助國,官方發展援助占國民總收入的0.56%。資金使用的五大方向為衛生、教育、男女平等、氣候與環境、改善脆弱性。非洲國家是法國官方發展援助的主要受援國,包括塞內加爾、查德和馬里等國。

文化

文學

17世紀開始,法國的古典文學相繼出現了莫里哀司湯達巴爾扎克大仲馬維克多·雨果福樓拜小仲馬左拉居伊·德·莫泊桑羅曼·羅蘭文學巨匠。他們的許多作品成為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的《巴黎聖母院》、《紅與黑》、《高老頭》、《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和《約翰·克利斯朵夫》等,均為世界文學名著。偵探小說方面有莫里斯·勒布朗的《俠盜亞森羅平》和喬治·西姆農的《梅格雷探長》。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巴黎歌劇院

藝術

近現代,法國的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頗有創新,不但出現了奧古斯特·羅丹這樣的雕塑藝術大師,也出現了像莫奈馬蒂斯等印象派、野獸派的代表人物。
阿維尼翁戲劇節由法國戲劇導演讓·維拉爾於1947年創立。當時剛從二戰陰影中走出的法國正在努力重建,戲劇節的宗旨就是為了推動法國文化藝術的復甦與發展,讓高雅的戲劇藝術走出殿堂、走入民間。阿維尼翁戲劇節每年夏天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法國南部小城阿維尼翁舉行,已成為歐洲現代戲劇集中展示的大舞台。
坎城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五大電影節之一,每年5月在法國東南部海濱小城坎城舉行,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為期兩周左右。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

節日

法定假日為11天,包括1月1日元旦;復活節;5月1日勞動節;5月8日歐洲二戰勝利紀念日;耶穌升天節;聖靈降臨節;7月14日國慶節;8月15日聖母升天節;11月1日萬聖節;11月11日一戰停戰日;12月25日聖誕節。每周六、日為公休假日。

飲食

法國菜
法國菜注重新鮮、原味。法國菜選料廣泛,主要偏好牛肉、禽類、海鮮、蔬菜等,特別是烤蝸牛、松露菌、蘑菇、龍蝦鵝肝魚子醬;在配料上,酒、橄欖油、鮮奶油以及各式香料是法國人的最愛。標準法式大餐的上菜順序主要為冷盤菜、湯類、主菜和甜品。
葡萄酒
法國是全球最大葡萄酒生產國,也是全球最大葡萄酒消費市場。出產的葡萄酒舉世聞名,波爾多、朗格多克、勃艮第,這些名酒產區都在法國。人均年消費量在53至55升左右。

名人

君主帝王
民族英雄
思想家、文學家




政治家

宗教習俗

法國64%的民眾信奉天主教,28%的民眾自稱無宗教信仰。法國是穆斯林信徒、猶太教徒和佛教徒人數最多的歐洲國家。法國人講求浪漫、寬容、健談、幽默,追求自由、平等和法制。法國人在社交場合衣著整齊得體;與客人相見時一般以握手為禮,主人與自我介紹或被介紹過的客人一一握手,並報出自己的名字;親朋好友之間相見習慣行親面頰或貼面禮;與女士見面還可施吻手禮。

軍事

法國目前的國防體制是在1959年《國防組織法》基礎上建立起來的。1958年憲法規定,總統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只有總統本人有使用核打擊力量的決定權,在其領導下的國防決策機構包括內閣會議、國防委員會、小範圍國防委員會和高級國防委員會,其中內閣會議是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制定國防政策、任免將級軍官,有權宣布總動員、發布戒嚴令和緊急狀態令等。
武裝力量由陸、海、空三軍和憲兵組成。根據法國國防部數據,2020年,法國總兵力205853人,後備役41162人(不含憲兵)。2023年國防預算為439億歐元,占GDP的2%。
國外駐軍:海外駐軍約3萬人,其中約7150人部署在法國海外領地,約740人接受聯合國指揮執行維和任務。法國在非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等地區擁有軍事基地及可使用機場、港口10餘處。駐外部隊的主要任務是:維護法國海外省和海外領地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及安全利益;執行與法國簽有雙邊軍事合作協定國家的駐軍任務;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
中法軍事
法國是最早同中國發展軍事關係的西方國家。兩國於1964年9月互派武官。1997年,中法兩軍建立防務戰略對話機制,迄今已經進行16輪磋商,最近一次於2022年1月以視頻方式舉行。2003年,兩軍總參謀部建立年度磋商機制(我國軍隊改革後更名為“國防部工作對話”),迄今已舉行17次工作會議。
2004年3月,中法海軍在黃海舉行首次非傳統安全領域聯合軍事演習。2007年9月,兩軍軍艦互訪期間,在各自海域進行聯合搜救演習。2015年5月,法國海軍“迪克斯莫德”號指揮艦和“阿克尼特”號護衛艦訪問上海。2015年10月,法海軍“葡月”號飛彈護衛艦訪問湛江,同中方開展海上實兵演練。2018年2月至3月,法國海軍“葡月”號飛彈護衛艦訪問香港。

交通

交通運輸發達,水、陸、空運輸均極為便利。

鐵路

由國家鐵路公司(SNCF)管理和運營。2021年,法國國家鐵路網全長約28000公里,連線9750個市鎮,服務的站點和車站超過3000個,是歐盟第二長的鐵路網路。全國鐵路網每天約有15000列商業火車運行,每日運送旅客500萬人次,每日貨運量約25萬噸。
法國跨國高速鐵路於1990年正式開通,1994年歐洲之星直達倫敦;1996年泰利斯高速鐵路連線巴黎和布魯塞爾。除英國和比利時外,法國高速鐵路已經連線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盧森堡等國。巴黎到慕尼黑只需6小時,巴黎到米蘭只需4小時40分鐘。

公路

法國公路網是世界最密集、歐盟國家中最長的,2021年法國公路網總長度超過110.5萬公里,其中主要公路網2.12萬公里(包括高速公路和國家公路)。法國公路網與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德國、盧森堡、瑞士等周邊國家相連。

水運

法國內河航道總長14932公里,其中可通行1500噸級以上船舶的航道約1900公里。巴黎是主要內河港口。2020年,水路運輸貨物量65億噸公里。主要海港有馬賽港、勒阿弗爾港和敦刻爾克港。

空運

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2022年,法國空運商業旅客1.74億人次,較2019年下降18.8%,但較2021年增加91.8%,執行商業航班165.37萬架次,較2019年下降16%,但較2021年增加47.6%。主要航空公司為法航,主要機場有巴黎戴高樂機場和奧利機場、尼斯機場等。2022年,巴黎的機場旅客數量8666萬人,較2021年增加106.7%,較2019年減少19.8%。(資料來源:法國機場聯盟)

公共運輸

巴黎交通十分方便。巴黎捷運歷史悠久,有14條主線和2條支線,以及5條穿越巴黎的近郊快線(RER A、B、C、D、E線),站台總數達500多個。巴黎捷運線路圖可以在每個捷運站內免費領取。巴黎公共汽車網路也十分密集,有50多條線路,站台達1700餘個。巴黎還有18000輛左右出租汽車,400多個停靠站。計程車打表計價。建議乘客使用小面額現金支付車費,下車前索要收據,以備在車上遺失物品時尋回。
巴黎市內捷運和公共汽車票通用。目前單張票價為1.9歐元,買十張票為16.90歐元,若在公共汽車上直接購票,單張票價為2歐元。另外還有巴黎一日旅遊票(Mobilis), 持票者在一天之內可任意乘坐捷運和公共汽車,但此票不適用於機場和航空公司專線車。如果在巴黎停留時間較長,可考慮購買周票,周票使用時間規定為每周一開始至周日止。一般行程超過兩天,購買周票比較經濟實惠。如果停留時間更長的話,還可購買月票。捷運站內和一些菸草店可購買捷運票。有些捷運站設有自動售票機,大的中轉站內還有人工售票服務。

社會

教育

法國教育在20世紀50-60年代進行了兩次重大改革,逐漸形成現今極具特點、複雜多樣的教育體制。6-16歲為義務教育。公立國小和中學免收學費,免費提供國小和國中教材。高等學院除私立學校外,一般只繳納少量註冊費。初等教育學制5年,入學率100%。中等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兩類。普通中等教育分為國中和高中兩個階段,學制7年各為4年和3年。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近年來發展較快,主要包括技術高中、職業高中、藝徒培訓中心、就業前教育適應班4種類型和層次。高等教育分為綜合性大學、高等專業學院、高等技術學校和承擔教學任務的科研教育機構4類。根據法國高等教育署數據,法擁有超過3500所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包括72大學、25所大學社區、271所博士學院、227所工程學院、220所商業和管理學院、45所公共藝術學院、22所建築學校和3000所私立學校。2022年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預算246億歐元。
法著名高校有:巴黎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里爾大學、里昂大學以及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國家行政學院、巴黎政治學院、巴黎高等商業學院、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巴黎高等礦業學院等。
中法教育交流
中法雙方簽有教育交流與合作協定,定期舉行磋商會議。中國是法國主要留學生來源國之一。2020-2021學年,在華學習的法國學生超過3000人。兩國均有一批大學和中學設定教授對方語言的課程。中國電視台、電台開辦法語教學節目。

衛生

法國醫療體系以公立醫院為主。法國有超過3100家公立或私立醫療機構。無論哪一類型的醫院,都納入國家醫療保障體系,接受統一管理和認證。截至2020年,全法共有22.69萬名醫生(包括全科和專科),72.26萬名護士、7.38萬名藥劑師、4.25萬名牙醫。平均每10萬人擁有339位醫生。2020年全法共有2983家醫療機構(公立醫院1342家、非營利性私立醫院667家、診所974家),住院床位38.7萬張,臨時床位8萬個。

體育

法國人喜愛體育運動,比較流行的體育運動項目有足球、網球、橄欖球、地滾球、帆船、游泳、滑雪、腳踏車等。足球是法國第一大運動,法國隊曾獲得1998年法國世界盃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冠軍。2016年法國舉辦了第十五屆歐洲足球錦標賽法國足球甲級聯賽是世界頂級的足球聯賽之一。法國網球公開賽位列網球四大滿貫,是ATP巡迴賽中含金量最高的紅土賽事。環法腳踏車賽是知名的世界腳踏車賽事,每年夏季在法國舉行。世界極限運動——跑酷起源於法國。

科技

法國科技發展總體水平居世界前列,其科技優勢和特長領域有:天文學、遺傳學、神經系統、理論與套用數學、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原子物理、軍民用飛機、鐵路及高速火車、空間技術及遠程通訊、石油技術、核動力工程等。法國擁有科研人員41.2萬人,其中有26萬人為專業研究員,60%在企業中任職。
法國有遍布全球的250多所研究機構,如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法國農業發展研究中心(CIRAD)、法國國家農科院(INRA)等。法國政府對企業R&D的資助占企業R&D總投入的11%,在7國集團中最高,其對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R&D稅收減免力度在OECD國家中最大。
中法科技交流
兩國簽有科技交流合作協定、環境保護合作協定、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協定、衛生和醫學科學合作協定等。

通信

法國通信業發達,移動通信業務發展迅速。2020年,法國開通的手機SIM卡數量超過7700萬張;電子通信業實現總營收352億歐元,同比下降0.4%;完成投資143億歐元,其中5G頻譜拍賣總價近28億歐元;網際網路滲透率達89%,網際網路用戶約5800萬人,其中手機網際網路用戶占82%,社交媒體活躍用戶人數約3900萬。截至2021年9月1日,法國本土累計批准建設5G基站數量28821個,已建成並具備運行條件的基站17559個,其中700兆赫頻段(與4G信號共享的低頻頻段)11451個,3.4至3.8兆赫頻段基站僅5812個,而SA模式5G基站僅為3個(但尚未商用)。

媒體

2020年全國共有各種報紙雜誌6050種(法文化部數據),註冊記者3.5萬名。發行量最大的全國性報紙是《費加羅報》,2021年發行量約33.9萬份,其他發行量較大的全國性報紙主要有《世界報》、《回聲報》、《隊報》等。發行量最大的地方報紙是《西部法蘭西報》。主要雜誌有《快報》、《觀點》、《新觀察家》、《巴黎競賽畫報》、《費加羅雜誌》等。法約有1萬家出版社(國家出版工會數據)。通訊社:法新社(AFP),世界主要通訊社之一。1835年創立,原名哈瓦斯通訊社,1944年8月改組並改用現名。1957年政府確定法新社的獨立地位,但其財政管理仍由國家控制。在國外有260多家分社,約2400名員工,輻射151個國家,向全球約7000家報紙、2500家電台和400家電視台供稿。
廣播電台:法國國家廣播公司成立於1975年,下設7個廣播電台:國內綜合台、新聞台、文化台、音樂台、藍色台、巴黎聯合廣播電台、青年搖滾電台。此外,為加強對外宣傳,國家廣播公司專設獨立的法國國際電台RFI,除了法語,以12種語言全天對外廣播,幾乎覆蓋全世界。1982年政府通過法令,取消國家對電台的壟斷,允許私人和團體設立電台。2017年,法國本土有1229家廣播電台、其中9家為公立,1220家為私營。
電視台:現有5家全國性國營電視台由法國電視台100%控股:法國2台、法國3台、法國4台、法國5台、CultureBox(文化頻道),另有FranceInfo(資訊台)、TV5 Monde、Arte等頻道。25家全國性私營台,包括法國1台、法國6台、CANAL+(收費台)等。幾十家中央或地方的有線電視台,主要通過ADSL和TNT(數字地面電視)方式播出,另可接收大部分國際衛星電視頻道。TV5和法國國際台France24是覆蓋世界大部分地區的法國電視台。

電力

法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和使用電能的國家之一,擁有大量水電、風電、太陽能、地熱、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資源,是世界上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消費國家。法國能源主要依靠核能和水能。法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約為1.1億千瓦,其中核電裝機6500萬千瓦,占裝機總容量的60%。與核能、水能等主要資源相比,風電和光伏太陽能裝機容量相對較低,分別為700萬千瓦和300萬千瓦。法國年均發電量約為580億千瓦時,其中近72.3%的發電量來自核電。
2019年,法國發電總量達到537.7億千瓦時,電力消費總量達到474億千瓦時。2019年法國電力出口順差為55.7億千瓦時。2020年4月,法國政府推出的能源轉型行動時間表顯示,2035年法國的核電比例將降至50%

民生

法國是高福利國家。社會保險制度始建於1945年,現已發展得較為完善。2021年社會保障總支出5641億歐元。資金主要來源於雇員和僱主交納的社會分攤金以及對工資外收入徵收的普通社會稅金,保障範圍涵蓋退休金、養老金、醫療保險費、家庭津貼、待業金(失業補助和職業培訓費)、殘疾人補助等。法國長期實行最低標準工資制度,2024年1月1日起最低工資為每小時11.65歐元,即每月1766.92歐元(每周35小時工作)。
2020年,法國境內住房月租金平均價格約633歐元,平均面積約46平方米。月租金排名前十的法國城市分別是:巴黎、尼斯、里爾、里昂、波爾多、斯特拉斯堡、南特、馬賽、土魯斯、雷恩。
截至2020年1月1日,法國58%的家庭擁有自己的產權房,法國本土共有3700萬套住房。法汽車、手機、個人電腦、網際網路等普及率居世界前列。

治安

法國總體社會治安狀況良好,警方對社會治安防控能力較強,城市地區的街頭犯罪、暴力犯罪相對較少。農村地區社會治安工作由憲兵負責。近兩年法國的犯罪率顯著攀升,越來越多的法國人認為缺乏安全感。法國法律允許個人持有合法註冊的槍械。近年來,法國已成為極端組織襲擊的重要目標。

外交

外交政策

法國外交具有獨立自主、積極進取的鮮明特色。在重大外交問題上敢于堅持原則和自身立場。善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機構,積極介入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並努力發揮獨特作用。馬克龍上任以來,外交政策向戴高樂主義傳統回擺,日漸成熟清晰。主要特點有:堅持獨立自主、多邊主義、歐洲振興三大理念,以維護國家安全穩定、捍衛主權獨立、提升國際影響力為三大任務,優先實施大國平衡、歐洲主權、周邊夥伴、多邊主義、外交創新戰略。2022年上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對外關係

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歐盟創始國及北約成員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刑警組織、經合組織、歐洲議會等重要國際和地區組織總部所在地,同191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駐外機構數量居全球第三。(資料來源:法國外交部)
在多邊層面,法國力主構建平衡的大國關係框架,推出“印太軸心”戰略,倡導歐洲走“第三條道路”,做中、美之外的第三大“平衡力量”。以氣候變化、發展援助、全球治理規則等問題為重點,提升國際話語權。在歐盟層面,全力推進歐洲一體化建設,提出重塑歐盟構想,倡導改革歐元區機制,加快歐盟共同防務建設。繼續積極介入烏克蘭、敘利亞、利比亞、伊朗核、黎巴嫩等熱點問題。
2022年11月,英國與法國簽署擴大合作的協定,以遏制英吉利海峽偷渡問題。
2023年11月,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在烏第二大城市撒馬爾罕與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雙方同意將兩國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
尼日2023年12月7月政權更迭後國內反法情緒高漲,法國駐尼日大使館遇襲、大使遭驅逐。鑒於法國駐尼使館無法開展外交工作,法方最近給當地雇員的信件及知情人士說法顯示,法國打算無限期關閉駐尼使館。路透社2023年12月21日,援引法國駐尼使館的信件報導上述訊息。這封落款為19日的信件寫道,法國使館的外交工作受到尼日政變當局限制,法方因而決定無限期關閉駐尼使館。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26日,亞塞拜然外交部宣布,法國駐亞塞拜然大使館的2名外交人員為不受歡迎的人,並要求相關人員在48小時內離境。
2024年3月7日,摩爾多瓦與法國簽署防務合作協定,法國總統馬克龍說,法國將在摩爾多瓦建立常設防衛代表處。

中法關係

法國是第一個同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1964年1月27日,中法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建交後,兩國關係總體發展順利。90年代初,中法關係因法國政府參與西方對華制裁併批准售台武器一度受到嚴重影響。1994年1月12日,兩國政府發表聯合公報,法方承諾不再批准法國企業參與武裝台灣,雙邊關係恢復正常。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合作富有成果。1997年和2004年,法國在西方大國中率先同我國建立全面夥伴關係和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08年,中法關係因涉藏問題出現重大波折。2009年4月1日,中法發表新聞公報,中法關係逐步恢復良好發展勢頭,各領域合作進展順利。
奧朗德擔任總統期間,積極主動發展對華關係,兩國政治互信加強,雙邊關係實現高水平穩定健康發展。
馬克龍當選總統後,總體延續前任對華政策方針,把發展對華關係作為外交重點之一,積極推進對華合作。2018年1月,馬克龍對我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同其就全面提升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水平達成重要共識。
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三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中國是法國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貿易夥伴。2022年,中法雙邊貿易額812.28億美元、同比下降4.4%,其中中方出口額456.63億美元、同比下降0.5%,進口額355.65億美元、同比下降9%。2023年1-11月,中法雙邊貿易額719.34億美元、同比下降2%,其中中方出口額378.47億美元,同比下降9.9%,進口額340.87億美元、同比增長8.6%。
兩國設有政府文化混合委員會。2002年11月,雙方簽署了兩國政府關於互設文化中心及其地位的協定,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同月在法揭牌,2004年10月法國文化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
中法兩國文化交流活躍。2003年至2005年中法互辦文化年活動。2014年,為紀念兩國建交50周年,雙方全年共舉辦800多項活動。其中在北京舉辦的法國“名館、名家、名作”、法國機械龍馬巡遊、羅丹雕塑回顧展,在巴黎舉辦的中國漢代文物展、“中國之夜”晚會等活動反響熱烈。2016年4月,雙方正式啟動“千人實習生計畫”,每年最多互派1000名青年到對方國家企業實習。2019年,為慶祝中法建交55周年,雙方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慶祝活動。《搖滾莫扎特》、《巴黎聖母院》等法國經典音樂劇先後來華巡演,中國美術館舉辦“法蘭西藝術學院雕塑展”,法國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在北京舉辦“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2024年1月5日,中法文化旅遊年開幕式在哈爾濱舉行。 
2019年,中國是法國在亞洲的最大遊客來源國,法國是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歐盟國家。2019年,中國公民出境游首站赴法73.56萬人次,法國公民訪華49.10萬人次。2023年10月,中國駐巴黎旅遊辦事處在巴黎國際旅遊專業展設立中國展台,並首次推出“你好!中國”旅遊推廣標識。2023年3月15日起,中國旅行社及線上旅遊企業恢復經營中國公民赴法國團隊旅遊業務。2023年12月1日起,中國對法國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試行15天內單方面入境免簽政策。2023年1至9月,中國公民首站訪法18.64萬人次,法國公民訪華10.18萬人次。
截至目前,兩國間已有友好城市和省區111對。
2023年11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宣布,為便利中外人員往來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方決定試行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範圍,對法國持普通護照人員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

旅遊

主要景點

法國(法蘭西共和國)
巴黎羅浮宮
(L'Arc de triomphe de Paris)
(Tour Eiffel)
(Notre - Dame de Paris)
(Le Louvre)
(Champs - Elysées)
(Place de la concorde à Paris)
(Temple ancestral)
(Place de la Bastille)
(Palace of Versailles)
(Centre national des arts et de la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
(Fontainebleau Palace)
(Place de Gaulle)
(Opéra de Paris)
(La seine)
(Cannes)
(leon)
(Katedra Amiens)
阿爾卑斯山勃朗峰
(Mont Blanc)

文化遺址

序號
名稱
類型
1
世界文化遺產(1979年)
2
世界文化遺產(1979年)
3
世界文化遺產(1979年)
4
韋澤爾峽谷史前遺蹟與岩畫洞穴群
世界文化遺產(1979年)
5
世界文化遺產(1979年)
6
世界文化遺產(1981年)
7
阿爾勒的古羅馬和羅馬式古蹟
世界文化遺產(1981年)
8
豐特萊的熙篤會修道院
世界文化遺產(1981年)
9
楓丹白露的宮殿和園林
世界文化遺產(1981年)
10
奧朗日的古羅馬劇場及其周邊建築和凱旋門
世界文化遺產(1981年)
11
從薩蘭-萊班大鹽場到阿爾克-塞南皇家鹽場,敞鍋鹽的製備
世界文化遺產(1982年入選,2009年擴展範圍)
12
世界文化遺產(1983年)
13
波爾托灣:皮亞納的窄狹灣,基羅拉塔灣,斯康多拉保護區
世界文化遺產(1983年)
14
南錫的斯坦尼斯拉斯廣場、卡里埃勒廣場和阿萊昂斯廣場
世界文化遺產(1983年)
15
加爾橋(古羅馬輸水道)
世界文化遺產(1985年)
16
斯特拉斯堡-大島
世界文化遺產(1988年)
17
蘭斯的聖母大教堂,原聖勒彌修道院和塔烏宮
世界文化遺產(1991年)
18
世界文化遺產(1991年)
19
世界文化遺產(1992年)
20
阿維尼翁:教皇宮,主教聖堂和阿維尼翁橋
世界文化遺產(1995年)
21
世界文化遺產(1996年)
22
卡爾卡松歷史要塞城堡
世界文化遺產(1997年)
23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1997年,1999年擴展範圍,與西班牙共有)
24
里昂的歷史遺蹟
世界文化遺產(1998年)
25
法國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
世界文化遺產(1998年)
26
比利時和法國的鐘樓
世界文化遺產比利時佛蘭德地區和瓦隆地區的鐘樓(共30處,1999年)-法國北部的鐘樓(共23處,2005年)、比利時讓布盧的鐘樓(2005年)(1999年,2005年擴展範圍,與比利時共有)
27
從羅亞爾河畔的敘利至沙洛納之間的羅亞爾河谷
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
28
普羅萬中世紀古鎮
世界文化遺產(2001年)
29
勒阿弗爾,奧古斯特·佩雷重建之城
世界文化遺產(2005年)
30
波爾多,月亮港
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
31
沃邦設計的堡壘建築
世界文化遺產(2008年)
32
新喀里多尼亞瀉湖:珊瑚礁多樣性和相關生態系統
世界自然遺產(2008年)
33
世界文化遺產(2010年)
34
留尼旺島的火山峰、冰斗和峭壁
世界自然遺產(2010年)
35
阿爾卑斯山周圍的史前湖岸木樁建築
世界文化遺產(2011年,與瑞士、奧地利、義大利、德國、斯洛維尼亞共有)
36
喀斯和塞文,地中海農牧文化景觀
世界文化遺產(2011年)
37
世界文化遺產(2012年)
38
阿爾代什省的肖維-蓬達爾克彩繪洞穴
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
39
香檳地區的山坡葡萄園、酒莊與酒窖
世界文化遺產(2015年)
40
世界文化遺產(2015年)
41
勒·柯布西耶的建築作品-對現代主義運動有傑出貢獻
世界文化遺產(2016年)
42
塔普塔普阿泰考古遺址
世界文化遺產(2016年)
43
世界自然遺產(2018年)
43
世界自然遺產(2019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