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世系
2高句麗侯儒留、
下句麗侯琉璃, 類利, 孺留 12 AD-32 AD
2高句麗王儒留、
琉璃明王琉璃, 類利, 孺留 32AD-48AD
3高句麗王大朱留、大武神王 無恤 48-74
大國時代
丸都・國內時代
13 西川王, 西襄王 藥盧, 若友 270-292
14
烽上王, 鴙葛王 相夫, 插矢婁 292-300
15
美川王, 好攘王
乙弗, 憂拂 300-331
18 故國壤王 伊連, 於只支 384-391
平壤時代
25 平原太王 陽成, 湯, 高陽 559-590
史料記載
有關高句麗的問題,在韓國和朝鮮,人們往往站在民族主義的立場上,認為高句麗是韓國人先民建立的國家,而忽略了高句麗政權形成於中國境內的事實以及
東北地區各民族之間難以割裂的聯繫。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及韓國、朝鮮,中國學者認為高句麗是中國邊疆少數民族藩國,而後世源於南部
新羅的
王氏高麗冒用了高句麗繼承者的名分;而韓國人聲稱高句麗是自己本國的原始民族。
據《
三國史記》和《
三國遺事》記載,公元前37年,扶餘王子
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
扶餘國到卒本扶餘,建立高句麗。一些學者認為
高句麗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成立。“高句麗”作為一個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詞就出現在《
漢書》中。據《
三國史記》所載傳說,
高朱蒙幼年便善於狩獵,七歲就自作弓矢射之,百發百中,高朱蒙即為善射之意。他是
河伯(即
河神)之女柳花與天帝之子
解慕漱所生之子,自小被
東扶餘的
金蛙王收養。金蛙王於太白山南邊的優渤水遇柳花,柳花自稱與天帝之子解慕漱私通,因而被逐出家門。金蛙王甚覺奇異,將柳花幽禁於室中。柳花受日光照射而產下一卵,此卵走獸相避不食,禽鳥以翼覆蓋保護,且刀不能剖,最後一名男孩自卵中破殼而出,是為高朱蒙。《
三國遺事》、《
魏書》及
好太王碑文均有類似之記載。
《三國史記》又記載,高朱蒙常與金蛙王的七個兒子一起遊戲,比試射技高低。他們的技能不如
高朱蒙,高朱蒙因此遭嫉恨。王之長子帶素說高朱蒙非人所生,必有異心,請王除掉他,免生後患。王不聽從,而給高朱蒙養馬之職。很有心計的高朱蒙故意將駿馬減食,讓它消瘦,反將劣馬餵肥。王沒有察覺,挑選肥馬自己乘坐,精瘦但其實是駿馬的那匹就給了高朱蒙。後王子及諸臣又想謀害高朱蒙,高朱蒙與鳥伊(烏伊)、摩離、陝父等三人逃走,路上魚鱉浮出成橋為高朱蒙擺脫追兵。至毛屯谷遇三賢:克氏、仲室氏、少室氏。在卒本川(《魏書》稱
紇升骨城)的沸流水建國。國號
高句麗,因此以高為姓。時為漢元帝
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高朱蒙時年二十二歲。
公元前36年,降服上游國家沸流國,前19年去世,時年四十歲。葬於龍山,號
東明聖王。太子類利繼位。(
朱蒙姓 高 不姓 朱)。 中國漢朝建昭二年,北夫余王之子朱蒙建立
高句驪國。高句麗在由傳說中的朱蒙建立政權後就有了王的稱號,但這個王,在早期與隨時面臨罷免甚至被殺的
扶餘人的王類似,不是真正的國家君主。漢朝廷承認高句驪國,並委任高句驪縣管理高句驪國行政。所以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西漢時期的
高句麗還是隸屬於漢
玄菟郡高句麗縣的一個部族。也證明高句麗政權作為中國地方政權而存在,是中國漢朝在
東北地區的基層行政組織。
公元12年,高句驪國叛亂後,在始建國四年被征服,王莽令更名高句麗為下句麗,高句麗王被貶為
下句麗侯,高句麗縣也改為下句麗縣。
公元22年,
大武神王5年,殺
東扶餘王帶素,而未滅其國。
公元28年,東漢
遼東郡太守發兵討伐高句麗。高無恤退入國都附近的
丸都山城〔註:今
集安縣西之山城子〕據守。
漢軍圍困了三個月,
高句麗人糧食將盡,高無恤急中生智,以犒軍為名,派人送酒和捉到的鯉魚給遼東太守。太守以為城中糧草充足,只好退兵。
高句麗躲過了第一次幾乎亡國的厄運。四年後
公元26年,漢光武帝因偃武修文,重新冊封恢復了高句麗的王號。大武神王在位內做出了一個歷史性地選擇,避開了與中原王朝的直接衝突,跨過鴨綠江轉而進入朝鮮半島,從此高句麗國進入了朝鮮半島歷史的範疇。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曹魏
太尉司馬懿滅
公孫淵,設高句麗、高顯、
遼陽、望平四縣於玄菟郡。 可知在漢朝及三國時期,高句麗與真正的國家相去甚遠。在後期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原混戰,高句麗得以壯大為橫跨中原王朝東北領土和朝鮮半島北部的國家。廣開土
好太王在位期間占領了遼東漢人為主
遼東半島,成為中國東北強國,並自稱與中國皇帝平起平坐。
公元427年,廣開土好太王的繼承人
長壽王在其即位後把都城從國內城遷到
平壤,開啟了長達兩百年的
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 諡號 韓文 名字 在位時間
政治制度
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名為
高麗的政權。一是立國於
公元32年,在我國東漢
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出現的名為“
高句麗”的地方政權,我國史書也稱之為“高麗”。另一個立國於
公元918年,在朝鮮半島,也名為“高麗”。為將其區分,學界一般以“高氏高麗 ”稱呼前者,因為其統治者姓高;以“
王氏高麗”稱呼後者,因為其統治者姓王。因為兩個政權都名為高麗,後人或以為二者有前後相繼的關係,或將其混為一體,致使人們對高句麗歷史的認識產生極度混亂,而實際上二者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政權,主要體現在:
一、兩個政權立國時間懸殊,歷史發展歸屬不同
高氏高麗建國於
公元32年,最初為東漢
玄菟郡高句麗管轄,後逐漸強盛,但並未斷絕和中央王朝的臣屬關係,進入隋唐時期後,因其不遵從隋唐兩朝詔令,不斷擴張,並阻塞朝鮮半島其他政權入貢中原王朝的道路,結果導致隋唐兩朝的征討。
公元668年,高氏高麗終於為唐朝統一。高氏高麗的轄境最初完全由唐朝
安東都護府(治所最早在今
平壤)管轄,幾十年後有一些轄境為我國歷史上另一個地方政權
渤海國占據,一些劃歸興起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政權
新羅,一些仍由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族則絕大部分被唐朝遷徙到中國內地,後和漢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圍各族之中,其王族後也絕嗣,立國7個世紀之久的高氏高麗最終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而
王氏高麗立國於高氏高麗滅亡250多年後的公元
918年,
935年取代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
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
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 1393年以“朝鮮
和寧等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
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其疆土發展為現在的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和韓國,人民發展為現在的朝鮮族和韓族。
二、統轄區域不同
高氏高麗初立國於我國境內的
鴨綠江支流
渾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區,後擴展到鴨綠江以東以南地區和圖們江附近,統治中心最初在今遼寧桓仁縣,後遷至今吉林
集安,
公元427年遷至
平壤。高氏高麗在我國南北朝時期達到極盛,最強盛時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東至
日本海,西以
遼河為界,北達今吉林省琿春市一帶,南到
北漢江以北。據《高麗史·地理志》載,
王氏高麗在建國110年後的疆域最北在今
大同江以北龍興江一線,其北是我國歷史上的地方政權渤海國的轄境,渤海滅亡後是我國的邊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動地域。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轄境基本上是繼承了
新羅的疆域,其北部地區雖然有一部分與高氏高麗的轄境重合,但在高氏高麗滅亡初期即已經歸新羅所有。由此看,王氏高麗統轄的區域並非高氏高麗的舊地,早期在今
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麗占據平壤以北是後來的事情,全部占有半島
鴨綠江以東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則是14世紀末葉,但此時王氏高麗已經為
李朝取代,因而在統治區域上兩個
高麗也難以構成繼承關係。
三、轄境內民族構成不同
高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
高句麗族為主。高句麗族的族源是我國
上古時期古老民族
穢貊人東遷後的
夫余、
高夷、
沃沮、小水貊、東穢等,後又融合了
衛氏朝鮮遺民的後裔、漢人、
鮮卑人等。這些來自於不同民族的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融合一體,史書和學界一般以高句麗族稱之。
王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
新羅人為主。王氏高麗本即是
新羅國民所建政權,兼併新羅和
後百濟之後,新羅人和
百濟人成為了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新羅人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
辰韓和弁韓人,高氏高麗滅亡後雖然有一部分
高句麗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羅人的主源。百濟則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人。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以來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
三韓”人為主,大量的史書記載也表明王氏
高麗人和我國古人是把王氏高麗看作“三韓氏舊”的。這些源於半島南部的民族成員,在王氏高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融合為一族,史書和學界一般稱之為
高麗族。王氏高麗為
李氏朝鮮取代後,朝鮮也因此取代高麗,成為其族稱,並沿用至今。
四、王氏高麗非高氏高麗後裔
王氏高麗的王族也並非是高氏高麗的後裔。關於王氏高麗建國者
王建的族屬,《
高麗史》的作者認為“高麗之先,史闕未詳”,但據我國學者考證,王建極有可能是西漢
樂浪郡漢人的後裔,因為王氏是當時樂浪郡的望族,且人戶很多。王建在臨死時親授的《
十訓要》中不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麗的後裔,而是說自己出身平民,並稱“賴三韓山川陰佑”,統一了
馬韓、
辰韓和
弁韓“
三韓”,其後代也多以擁有“三韓”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麗後裔,出於統治的需要,定當會大肆宣傳,也可證王氏不是高氏的後裔。
對外關係
總之,
王氏高麗與高氏高麗無論從那種方面都不能構成繼承關係。
2. 高句麗歷史上,對中國時叛時附。高句麗帝國的擴張大致上始於
大武神王高無恤時代,也就是王莽竄漢時代。王莽貶高句麗為下句麗,從此引發了戰火。高句麗連戰得手,擊敗新莽政權,占有樂浪。併吞並了周圍的小國,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後光武帝劉秀擊敗高句麗,收復樂浪,以朝鮮半島上清川江為界,以北歸東漢,以南歸高句麗。後來,
高句麗趁
五胡亂華時期大舉入侵,名義上尊奉北方政權,但暗中掠奪土地,到南北朝末,不僅占有了遼東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鮮半島上的
新羅、
百濟政權,迫使其臣服。
3. 隋統一後,為收復遼東四郡地方,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失敗引發國內的叛亂。隋亡後,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復四郡,終於在
公元668年滅亡高句麗,
高句麗人大部分被
唐軍俘虜後帶入內地,分布在河北山東地區,一部分逃入百濟,新羅。百濟,據說是高句麗貴族所建立的國家,後來唐也滅亡了位於朝鮮半島的百濟。
4. 在高句麗滅亡後250年,
新羅人的大將
王建弒主自立,建立了
王氏高麗政權。之所以叫
高麗,是新羅曾經臣服於高句麗,自居為高句麗繼承者。但是,新羅人是朝鮮半島上的三韓人(
馬韓、
弁韓、
辰韓)的後裔,與
夫余人的
高句麗沒有
血緣關係,有高句麗人融入其中,不等於就是高句麗人。王氏高麗為李氏高麗取代,李氏高麗臣服於中國,自稱“中國孝子”(朝鮮《宣祖本紀》37),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
日韓合併,李氏高麗滅亡。李氏高麗是南北韓的前身。無論
王氏高麗還是李氏
高麗,領土都不出朝鮮半島。
5. 朝鮮人自己以前也不認為是高句麗後裔。建立王氏高麗的
王建在臨終前的“十訓錄”中稱自己建國“賴三韓山川庇佑”,可見自認為是三韓後裔,不是
高句麗人。在文化傳承上,王氏高麗直到今日朝鮮族繼承了高句麗很多,但日本繼承中國文化也很多,不能說中國歷史就是日本歷史。
6. 人們之所以將王氏高麗錯誤地看作是
高句麗的繼承者,和我國的史書記載有一定關係。我國古代將高句麗簡稱為高麗。高句麗又稱為“高氏高麗”。宋代以前,史書對高句麗的歷史定位是準確的,由於戰亂導致的文獻失散及王氏高麗的誤導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後史書的記載開始出現了混亂,乃至明顯的錯誤。
帝王世系
《
舊五代史》和《
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 ”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明史》則較前幾史有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為對明王朝冊封
李成桂為
朝鮮國王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
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作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將屬於中國歷史的
箕子朝鮮、
衛氏朝鮮、
漢四郡、
高句麗都納入到了朝鮮史中。其結果不僅“
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
三韓的
新羅的繼承者王氏政權冒名頂替,而且作為王氏政權繼承者的
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因此,王氏高麗並不是高句麗的繼承者。漢代興起於朝鮮半島的
馬韓、
辰韓、
弁韓發展為新羅、
百濟;百濟為唐朝滅亡,新羅又為王氏高麗取代;後來
李氏朝鮮取代王氏高麗,最終發展為近代韓國與現在的朝鮮半島南北朝。這些政權的疆域從來就沒有超出過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
王氏高麗對高句麗歷史的歪曲
高麗王朝自稱繼承
高句麗,自《
舊五代史》開始,歷代正史卻將不分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並承認兩者有繼承關係。關於中國史書不辨兩個
高麗的原因,從《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323宋元豐五年(1082)二月
己巳條可以看出:“史館修撰曾鞏言:‘竊考舊史,高句驪自
朱蒙得
紇升骨城居焉,號曰高句驪,因以高為氏,歷漢至唐,高宗時其王高藏失國內徙。
聖歷中,藏子德武安東都督,其後稍自為國。元和之末嘗獻樂工,自此不復見於中國。五代同光、天成之際,高麗王高氏復來貢而失其名。
長興三年乃稱
權知國事王建遣使奉貢,因以建為王。建子武,武子昭,昭子伷,伷弟治,治弟誦,誦弟詢,相繼而立。蓋自朱蒙至藏,可考者
一姓九百年,傳二十一君而失國。其後,復自為國,而名及世次興廢之本末,與夫王建之所始,皆不可考。”
高句麗21王的譜系清晰可考,但高句麗滅亡之後幾百年,怎么會出現一個
王建的高麗來,史館坦承“皆不可考”。然而,
王氏高麗向宋朝奉上了一個將王氏高麗和高句麗連線起來的“
高麗世次”,公式繼承高句麗社稷。中國各政權從此不辨兩個高麗,承認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有繼承關係。
《資治通鑑》卷201中記載了
唐高宗對高句麗的看法,他認為高句麗百姓也是他的百姓,這表明唐對高句麗所屬的態度:“戊寅,上幸九成宮。夏,四月,丙辰,彗星見於五車。上
避正殿,減常膳,撤樂。
許敬宗等奏請復常,曰:“彗見東北,高麗將滅之兆也。”上曰:“朕之不德,謫見於天,豈可歸咎小夷!且高麗百姓,亦朕之百姓也。”不許。戊辰,彗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