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上王

烽上王(292—300年在位)是高句麗第十四任大王,又被稱為雉葛王,名相夫,亦名歃矢婁,是西川王的太子。

烽上王是高句麗史上一位死於宮廷政變的君主,虢其位而後繼者並沒有對他在位時的作為進行正面的載記,反多污衊詆毀之曲筆。歷史上真正的烽上王雖好治宮室,但並不能否定其政治上知人善用,軍事上兩次成功擊退慕容廆的侵犯的功績。究其本質來看,烽上王之所以被弒殺,是因為其沒有妥善地處理好平衡消奴部與絕奴部之間的權力制衡,是其試圖壓制部權策略失敗的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烽上王
  • 外文名:상부
  • 別名:雉葛王、相夫、歃矢婁
  • 國籍:高句麗
  • 民族:高句麗人
  • 職業:第14任君王
  • 主要成就:兩次擊退慕容廆的來犯
人物歷史,文獻記載,烽上王的罪錯,真實的烽上王,烽上王被殺,烽上王之死,參考文獻,

人物歷史

高句麗第14任君王,상부 相夫, 插矢婁,公元292年-300年在位。
公元293年八月,鮮卑慕容氏率軍攻打高句麗,烽上王狼狽奔逃,手下五百騎死戰抵擋了慕容的追兵。
公元296年,慕容再次攻打高句麗。這次進攻後,慕容軍隊把烽上王的先王西川王(西襄王)的陵墓給挖了,擄去烽上王的生母,高句驪幾乎滅國。
烽上王在位期間,乾旱、地震、霜降等異常氣候導致了百姓生活困頓不堪,烽上王在外有鮮卑慕容家族崛起的憂患之下,還加修宮殿等嚴重的奢侈行為。且不聽賢臣進諫,為了維護君王的威嚴,還把百姓抓來充當勞役。
高句麗名臣倉助利等眾大臣一起商議廢除君主,推舉了烽上王的侄子乙弗,輔佐他做了美川王(好攘王)。
烽上王知道民心的離背後自殺身亡。

文獻記載

烽上王的罪錯

一、文獻記載中烽上王的罪錯
烽上王是高句麗歷史上所謂因品行暴虐而被臣下發動政變弒殺的三位大王之一。在其為王的九年間犯有三個重大的過失,即枉殺功臣安國君達買,誅殺王弟古鄒加咄固及其追殺咄固之子乙弗,在發生災情的情況下仍不恤民苦而執意營修宮室。這些過失,無疑都是導致民厭其戾,臣弒其命,侄代其位的有利藉口。
1、枉殺功臣
達買為西川王的王弟,烽上王的王叔,其在西川王時立有大功,不僅擊退了肅慎的來犯,而且降部落六七所,以為附庸,西川王拜其為安國君,知內外兵馬事,兼統梁貊、肅慎諸部落,[1]而這之前能有此殊榮者唯椽那(絕奴部)出身的明臨答夫家族。[1]而椽那(絕奴部)又歷來是“世與王婚”的後族所出之部,明臨家族自新大王時期掌以國家權柄,中途雖因左可慮裹挾四椽那叛亂,對其部造成了削弱,但很快就因拔奇(發歧)爭位不成,帶走消奴加三萬口而給絕奴部再掌國權的契機,這種一部獨大的權力把持,勢必引起高句麗王的隱憂和擔心。於是,在中川王時期,在北部絕奴部出身的國相明臨於漱死後,其不再以絕奴部人為國相,轉以消奴部的沸流沛者陰友為國相。[1]迨至西川王即位,其鮮有的冊立了非絕奴部出身的西部(涓奴部)大使者於漱之女為後。而且,繼續任用西部人陰友為國相,[1]足見此時對絕奴部的壓制、對消奴部的全面啟用。西川王任用的達買應當是一位親消奴部者,讓其任知內外兵馬事,兼統梁貊、肅慎諸部落就是對絕奴部勢力的壓制。然而,到了烽上王即位後,這種母族外戚的迅速崛起顯然並不是作為國王的他所想見到的,所以,作為延緩外戚母族消奴部的專權,烽上王第一步做的就是先翦除王室里的親消奴部勢力,於是安國君達買才成為其即位後第一個打擊的目標。
2、誅殺弟侄
在解決了親消奴部勢力的安國君達買之後,烽上王下一個目標就是隨時威脅自己王位的王弟咄固。咄固為古鄒加,《三國志·高句麗傳》中載“王之宗族,其大加皆稱古鄒加;消奴部…今雖不為王…得稱古雛加…;絕奴部世與王婚,加古鄒之號”,[6]而烽上王之弟咄固,正是古鄒加之爵位,其非後族部長,而是宗族王子,但從其子乙弗藏匿於沸流水地區,即涓奴部可見,咄固極有可能為主掌西部消奴部之職的古鄒加。四部雖各有部長,但從大武神王時期,仇都、逸苟、焚求三人俱為沸流部長可見,四部部長不是唯一性的官爵,這就可以防止一部權重而威脅王室的王權甚至王位。初期高句麗王將周邊各星羅的小國部一一征服,整合為四個大部,但不可能將四部頭領者另立王族之外的他人,助其勢大,反為王室的威脅。所以,筆者認為,雖分四部,但主掌該四部者還應是王室成員。而這四部者當以王室建國起家的消奴部最為重要,形成也最早。因此,最有可能是以太子領消奴部,其他三部則由其他王弟、王子領之,這就是“本消奴部為王”的初衷。所以,才有了拔奇因領消奴部而不得位,故而憤然西投公孫氏,由此改變了“本消奴部為王”的傳統,成為自山上王起“桂婁部代之”的新局面。山上王之後,太子轉領桂婁部,雖領消奴部者不再是太子,但在消奴部勢大之時,仍舊是王位的最大威脅和競爭對手。烽上王對於西部消奴部的堤防和警覺,令其不得不對王弟咄固予以鏟滅,以解除他對於自己王位的威脅,同時,也是抑制消奴部勢力過大的手段。乙弗作為咄固之子,同樣是烽上王的隱憂,所以同時成為烽上王翦除的目標,但乙弗在消奴部的庇護和隱匿下,成功的躲避了烽上王的殺戮。
3、不恤民苦,營修宮室
如果說烽上王前兩項罪錯尚可從保全王位、制衡國家權力來理解,那么,他的第三項罪過卻是沒有藉口辯解的,也是導致其最終連南部灌奴部等都不再對其支持、令其被四部聯合廢殺的直接原因。烽上王七年(298),“秋九月,霜雹殺谷,民飢”;九年(300),“春正月,地震。自二月至秋七月,不雨年,饑民相食。”[1]這兩年高句麗國內發生了災荒,雖史上也曾多次遭遇,但烽上王卻不合時宜的在重災之年大興土木,徵調民役,修建營造宮室。早在《三國志·高句麗傳》中,陳壽(233-297)便記其國素有“好治宮室”的習俗,[6]可見營建宮室不是烽上王所獨有的,但是其在重災之年勞民傷財,營修宮室,不恤民苦的做法顯然是足以引發眾怒民怨的。對此,烽上王在位七年(298)第一次修宮時便遭到群臣反對,但其卻未能採納臣諫,這就與倉助利這樣的賢臣產生了間隙,埋下了被逼宮的伏筆。如果僅僅有298年的第一次修宮尚不至於徹底讓倉助利等對其徹底喪失信任和忠心,兩年後,即其在位第九年(300),國內發生的災難是十分罕見的,不僅有地震之災,而且全年乾旱,災情雪上加霜,造成了饑民相食的悲慘局面。此年的災情顯然比兩年前的民飢嚴重異常,但是烽上王卻一意孤行,仍執意徵調民役,再修宮室。此舉造成了國內民情的極大紊亂,民多“困於役,因之以流亡”,在此危亡之際,國相倉助利苦勸無果的情況下,徹底對烽上王失去信心,下定了廢之而另立明主的決心。[1]

真實的烽上王

二、還原真實的烽上王
好治宮室,不聽從臣下規勸固然是烽上王自斷王命咎由自取,但其本人絕非是一名一無是處的“暴君”。其實,烽上王不失為一位知人善用、軍事能力出眾的國王,今天文獻中所見之烽上王昏聵暴虐的形象,只是因為繼任者美川王是篡其王位者,而蓄意將其醜化,將文獻加工改造的結果。
烽上王即位的第二年(293),便發生了西晉鮮卑都督慕容廆來侵的事件,由此,拉開了高句麗與慕容氏之間的戰爭帷幕。此役,烽上王任用北部人高奴子,成功擊退慕容廆的進犯,取得了高句麗與慕容氏之間的首勝。從該戰可以看出,首先,烽上王知人善用,高奴子能以五百騎而勝慕容廆足證其確為優秀的軍事人才;其次,烽上王賞罰分明,在高奴子取勝之後,加其為大兄,賞賜以食邑;最後,還是可以看出烽上王有意以北方絕奴部人取代西部消奴部人的勢力。就在此役剛剛結束,烽上王便誅殺了王弟咄固,更加明顯透漏出王權與消奴部部權之間的政治角逐。但在重新任用北部絕奴部的同時,烽上王顯然總結了前代諸王的經驗,不願意看到王權在西、北兩部之間尋求平衡的無奈,意圖重新尋求第三方力量來制約消奴部和絕奴部的交替,於是轉向了勢力相對較弱的灌奴部,由此才於在位第三年(294)西部人尚婁卒後,轉以南部大使者倉助利為國相。倉助利為國相不久,面對王征策如何防禦慕容廆之際,極力推薦北部大兄高奴子,不過是明知烽上王有以北部壓制西部之意圖,而順勢之策罷了,只因當時倉助利所出的灌奴部根本無法與消奴部和絕奴部相抗衡。
在烽上王期間,慕容廆共兩次用兵侵襲高句麗,除烽上王二年(293)來犯外,在烽上王五年(296)年再次來犯。與第一次進犯不同,此次慕容廆軍隊直接進兵至高句麗國都西側,埋葬有先王墓冢的故國原地區,實則已兵臨國內城城下。但對於此役的記述,明顯透露出有後人的曲筆加工,其根本目的就是為醜化和抹殺烽上王的成就。《三國史記》載:“慕容廆來侵,至故國原,見西川王墓,使人發之,役者有暴死者,亦聞壙內有樂聲,恐有神,乃引退。”[1]如果說慕容廆第一次來犯,其經由北部所在的鵠林,烽上王在北部小兄高奴子參與下,擊潰慕容軍隊可以將功績記在高奴子頭上的話,那么慕容廆的第二次進犯顯然無論是西部消奴部還是北部絕奴部都未能抵擋其兵鋒,慕容廆的軍隊直抵國都所在。那么,從結果來看,慕容廆顯然是已經兵臨城下而未能破城而入,憤恨之下才有了拋墳掘墓之舉,以泄未能破城之憤。而國內城中總指揮者必烽上王本人無疑,為了不將成功擊退慕容廆進犯國都的功績記在烽上王身上,後人居然曲筆記載了墓壙傳樂的荒誕之事,不願肯定烽上王優秀軍事才能的用意十分明顯。縱觀高句麗與慕容廆之間的戰事,共發生五次交鋒,除烽上王在位時的兩次外,其餘三次皆為繼任的美川王時期(319年兩次,320年一次),從戰爭結果來看,烽上王兩次皆勝,而美川王則三戰皆敗。[7]作為篡奪王位的繼任者美川王及其後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的。所以,對於烽上王兩次擊敗慕容廆來犯都想盡辦法,使之與烽上王本人無關,前一次是歸功於高奴子,而後一次則歸功於神明。類似的載記還不止一處,在烽上王八年(299)中,還載有“鬼哭於烽山,客星犯月”[1]的記述,次年(300)便發生了“侯山政變”,[1]可見此處分明是讖緯之書,多為後人偽矯之筆,是為美川王順利篡權編造合理藉口罷了。

烽上王被殺

三、對烽上王被殺的辨析
1、烽上王的死因分析
烽上王為西川王的太子,當為王后所生,即西部大使者於漱的外孫。山上王即位時,消奴部因隨拔奇叛亂還住沸流水而勢衰,在中川王時期,消奴部重新受到高句麗王的倚重,此前北部椽那絕奴部大姓明臨氏為國相,後族基本亦多出自北部絕奴部的椽氏、于氏等,如《三國志》中所言“絕奴部(北部椽那)世與王婚,加古鄒加之號”,所以除消奴部(西部)多有加古鄒加號者外,其餘多為絕奴部(北部)長,即執掌後族所在的部長加古鄒加號。在發生了山上王時期西部消奴部西投公孫氏叛國事件後,西部遭到了政治肅清,勢力驟衰,而北部絕奴部則趁勢基本把持國相之位主政,中川王時北部絕奴部國相明臨於漱死後,為了壓制北部勢力的過大,其又開始任用西部人為國相,預示著西部消奴部又重新開始回到並參與政權的核心。西川王時期,又進一步冊立西部大使者之女為王后,這是王室少有的與北部後族之外的部族聯姻,標誌著西部消奴部勢力的再次崛起,西川王仍以西部人陰友之子尚婁為國相,更加證明了這一點。隨著權力的天秤越發呈現西部盛北部衰的態勢,烽上王在西部人尚婁死後,再次轉用北部人高奴子,暗含著對西部勢力迅速崛起的擔心。而高句麗歷史上西部消奴部與北部絕奴部之間的權力之爭此消彼長,高句麗王藉助一部的力量來打壓相對勢大、威脅王權的另一部是其常用的手段。但是,以往政治權力此消彼長的經驗對於烽上王當有深刻的警醒,出於對西、北兩部的雙重不信任,其試圖對此情況加以改變,尋求第三方力量來抵消和制衡西部、北部的兩方獨大。於是,此時在消奴部和絕奴部之外遴選國相成為烽上王新的策略。其實,早在大武神王時期,在北部絕奴部尚未成勢之際,大武神王就曾採用以南部(灌奴部)使者鄒殼素取代沸流部(西部消奴部)長仇都、逸苟、焚求三人的辦法,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只是後來隨著北部勢力的崛起,尤其是備受王室信賴和倚重,成為“世與王婚”的後族後,用以制衡西部涓奴部過於勢大的角色便由絕奴部取代。反之,在北部絕奴部勢大之時,高句麗王則又會藉以西部消奴部的力量來壓制,如故國川王時期,後族椽那部(絕奴部)於畀留、左可慮執國權柄,左可慮發動叛亂,後叛亂被平後,故國川王便以西部沸流部的乙巴素為國相(乙巴素為西鴨淥谷左勿村人,西鴨淥谷,從方位上看便地處西部,而左勿,為多勿之轉音,原沸流國國王松讓在朱蒙建國不久來投,被封為多勿侯,[1]可見左勿村即為西部沸流部之村落)。這種西、北兩部,即涓奴部與絕奴部的權力抗爭始終持續在高句麗中前期政權中,是高句麗王制衡兩部的砝碼,也是防止其威脅王權的一種手段。然而,有的時候,這種制衡手法並不一定完全奏效,其結果便是高句麗王自身反倒成為兩部妥協的犧牲品,而烽上王因為自身的暴虐,不體恤民疾,不僅使失去國相權位的消奴部和絕奴部不滿,而且失去了南部灌奴部的支持,南部出身的倉助利從國家角度出發,與西部共同推舉了涓奴部(沸流部)所支持的乙弗來取代烽上王。咄固極有可能就是主領涓奴部的古鄒加,烽上王對咄固的所謂“冤殺”正是對西部消奴部勢力的打壓,由此造成西部的不滿,直接引發了烽上王的被殺。乙弗逃亡於野期間,其實就是在西部消奴部的庇護之下,文獻中稱倉助利遣北部祖弗、東部蕭友尋訪乙弗於沸流河而得之,顯然,沸流河就是沸流部境內,即西部消奴部境內,而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南部倉助利、北部祖弗、東部蕭友與身在西部的乙弗,四部共同協商廢黜烽上王的隱喻。
2、從大武神王到烽上王期間消奴部(西部)與絕奴部(北部)的權力交替
烽上王與大武神王同為少數由西部涓奴部(沸流部)出身的王后所生的大王,然而,他們都不願看到自己的母族外戚對政權的過度掌控,都採取對母族外戚打壓措施。這種壓制的本質,是不願部權過多掌控權柄而威脅王權。大武神王時,雖成功的以南部(灌奴部)鄒殼素取代了沸流部三部長,壓制了西部消奴部的勢大,然而終究沒有擺脫其子慕本王死於政治謀殺的結果,而得稱“古鄒加”的再思,根據前面的分析,此“古鄒加”身份應該說明其就是主掌涓奴部的王子,再思的兒子宮最終在西部的支持下取得了王位。隨著北部絕奴部形成,尤其是與王室聯姻關係的確立,其實力不斷壯大起來,成為高句麗王制衡消奴部柄權的又一砝碼。到次大王時期,北部出身的椽那(絕奴部)皂衣明臨答夫又弒殺了次大王,幫助新大王取得王位,使絕奴部在新大王時期執掌權柄。迨至新大王之子故國川王時期,後族椽那部(絕奴部)勢大,外戚左可慮與四椽那謀反被平後,故國川王再以西部乙巴素為國相,北部絕奴部勢力暫時得到壓制。然而,故國川王死後無嗣,後族(絕奴部)藉機擁立山上王伊夷模(延優)為王,消奴部支持的拔奇(發歧)未能繼位而叛歸公孫氏,還住沸流水地區,西部消奴部的勢力又被削弱。東川王和中川王時,絕奴部(椽那)大姓明臨氏出身的明臨於漱身兼國相兼知內外兵馬事,獨攬權政,其一死,中川王便轉任沸流沛者陰友為國相,預示著西部消奴部勢力的再次崛起。西川王為壓制絕奴部的權柄過大,轉立西部大使者之女為後,即涓奴部人為後,且繼續任用西部沸流部人為國相。至烽上王時期,情況再次發生逆轉,其母族消奴部的勢力過大,王弟咄固任古鄒大加,顯然主掌西部消奴部,而西部勢力的崛起隨時威脅著烽上王的王權,於是其不得不以“冤殺”王弟的方式保全自己的王位,同時,試圖轉變策略,轉以南部灌奴部倉助利為國相,以南部制約西部和北部。但這次因烽上王的暴虐,不恤民苦,執意勞民修宮,不僅失去了西部和北部對其的支持,而且斷送了灌奴部對他的支持,將自己送上了自經之路。但究其實質,乃是試圖以勢薄的灌奴部來制約和析分勢重的消奴部和絕奴部策略失敗的結果。

烽上王之死

四、烽上王之死的影響
高句麗五部之中,桂婁部形成較晚,當是在拔奇(發歧)與山上王爭位率消奴加三萬口西投公孫氏,還住沸流水地區後,高延優(伊夷模)才在國內城組建了桂婁部,桂婁部當是高延優部的急讀轉音。但是桂婁部雖是高句麗王保衛王室的京畿屬部,然而對國家權力,尤其是國相權力的柄持卻一直是由西部消奴部(沸流那、多勿部)和北部絕奴部(椽那、掾那)交替把持。因為兩部的權力之爭,甚至直接影響了高句麗王位的繼承,相繼有三位高句麗王因為兩部爭權而喪命,足見兩部勢力之大,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王權的穩定。美川王乙弗即位後,《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從此再未記載高句麗王對王后的冊立和國相的任用,可見冊後和立相完全是兩部執掌國家權力的寫照。烽上王之死,使後繼者已經深感兩部奪權的詬病,尤其是對王權的嚴重威脅,所以勢必開始加強自身力量和對國家權力的絕對控制,不再重演兩部輪流爭權白熱化時而導致弒王易主的事情發生,從而採取了一定的集權措施。所以,自美川王開始,不再有冊立王后和任用國相的記載,說明兩部爭權的局面開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如前文所述,美川王乙弗的即位,是四部協商的結果,作為遠離國家權力核心的南部灌奴部和東部順奴部能夠與勢力龐大的涓奴部和絕奴部坐在一起協商國王的冊立,可見四部亦看到了兩部爭權對國家命運的戕害,尤其是被新推舉出來的美川王乙弗,深感這種兩部爭權對王權的損害,想必在四部協商之時,統治者和各部部長便著手解決這一問題,而涓奴部和絕奴部此後再未權壓國王,足見兩部對國王絕對集權的默認和接受。可以說,兩部爭權極大損害了高句麗的統治,而在這一問題解決之後,尤其是故國原王時開始凸顯高句麗王權的明顯加強,迨至廣開土王時期,這種中央集權呈現出國家迅速對外擴張,國力的凝聚是十分明顯的。這種國王集權的狀態一直到建武王后期才被打破,以蓋蘇文為代表的西部泉氏家族再次專政,[1]而此時已然是高句麗末期,王權的旁落最終迎來的是這個有著七百年國祚的王國的滅亡。
烽上王之死直接原因是因其殘酷的役民治宮、涸澤勞力引發的官怒民怨。儘管如此,但並不能抹殺烽上王本人的歷史功績,即政治上大膽啟用倉助利、高奴子這樣的賢士能臣,軍事上成功擊退慕容廆軍隊的兩次侵犯。後繼者因是通過發動政變而嗣位,所以蓄意將烽上王塑造成驕逸、多疑、暴虐及利令智昏的形象,以為其能代位而君尋求合理的藉口。通過對烽上王死因的深入探析,可以發現,導致其被殺的根本原因是王權試圖以部權壓制其他部權策略失敗的結果,這種策略手段顯然已經越發不適用於此時高句麗日臻發展的中央集權的加強。可以說,烽上王之死是高句麗政治史上的重要轉折,後繼者們注意到部族權力對中央集權的威脅,開始著手解決部權對王權的制約。由此,高句麗中央集權政治開始形成和強化,為高句麗日後走向全盛奠定了政治基礎。

參考文獻

[1][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M].孫文范校勘.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213、212、199、211、212、214、214、214、214、215、185、175、549.
[2]張甫白.高句麗五部與統一的民族和國家[J].黑龍江社會科學.1996(1).
[3]朴燦奎.《三國志·高句麗傳》研究[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65-79;薛海波.高句麗早期“那部體制”探析[J].東北史地.2007(2);劉炬、付百臣:高句麗政治制度研究[M].香港:香港亞洲出版社,2008:217-242.
[4]楊軍.高句麗早期五部考[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李大龍.由解明之死看高句麗五部的形成與變遷——以桂婁部為中心[J].東北史地.2009(3).
[5]劉炬.試談高句麗絕奴部的興衰[J].北方文物.2013(1).
[6](晉)陳壽.三國志·高句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59:843.
[7]張久和.兩晉十六國時期慕容鮮卑與高句麗的關係[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3(3).
注釋:
1關於椽那究竟演化為五部中的哪一部,學者持兩種意見,劉子敏高句麗歷史問題》中(延邊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66—67頁)認為是灌奴部;而孫進己、艾武生《關於高句麗社會性質的幾個問題》(《朝鮮史通訊》第4期,1982年)、朴燦奎《<三國志·高句麗傳>研究》(延邊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74—75頁)及劉炬《試談高句麗絕奴部的興衰》(《北方文物》,2013年第1期)中認為是絕奴部。筆者遵從學界普遍的觀點,即椽那為絕奴部的前身。
2高句麗與慕容氏共交戰十四次,其中五次是與慕容廆對戰,兩次對戰前燕,七次對戰後燕,主動出擊六次,防禦戰八次,共勝七戰敗七戰,總體呈現前後期主勝,中期主敗的態勢。
3 《三國史記·蓋蘇文傳》中記“其父東部(或雲西部)大人大對盧”,根據高句麗各部的權力淵源,東部順奴部勢力從未主掌過國家的權力中心,而西部消奴部歷來是重臣及權臣所出之部,所以筆者更相信其父當為西部大人,而非東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