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

《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旨在加強和規範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提高醫療保障基金使用效率及更好地保障廣大參保人員權益;經2020年12月24日第2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2020年12月30日公布,共七章五十三條,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
  • 實施時間:2021年2月1日 
  • 發布機關:國家醫療保障局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30日  
辦法發布,辦法全文,內容解讀,內容解答,

辦法發布

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醫療保障局令 第2號
《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已經2020年12月24日第2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公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長:胡靜林
2020年12月30日

辦法全文

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範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提高醫療保障基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保障廣大參保人員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應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遵循保障基本、公平公正、權責明晰、動態平衡的原則,加強醫保精細化管理,促進醫療機構供給側改革,為參保人員提供適宜的醫療服務。
第三條 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制定醫療機構定點管理政策,在定點申請、專業評估、協商談判、協定訂立、協定履行、協定解除等環節對醫療保障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經辦機構”)、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監督。經辦機構負責確定定點醫療機構,並與定點醫療機構簽訂醫療保障服務協定(以下簡稱“醫保協定”),提供經辦服務,開展醫保協定管理、考核等。定點醫療機構應當遵守醫療保障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政策,按照規定向參保人員提供醫療服務。
第二章 定點醫療機構的確定
第四條 統籌地區醫療保障行政部門根據公眾健康需求、管理服務需要、醫保基金收支、區域衛生規劃、醫療機構設定規劃等確定本統籌地區定點醫療服務的資源配置。
第五條 以下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中醫診所備案證的醫療機構,以及經軍隊主管部門批准有為民服務資質的軍隊醫療機構可申請醫保定點:
(一)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醫院、專科醫院、康復醫院;
(二)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婦幼保健院;
(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中心衛生院、鄉鎮衛生院、街道衛生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站)、村衛生室(所);
(四)獨立設定的急救中心;
(五)安寧療護中心、血液透析中心、護理院;
(六)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
網際網路醫院可依託其實體醫療機構申請簽訂補充協定,其提供的醫療服務所產生的符合醫保支付範圍的相關費用,由統籌地區經辦機構與其所依託的實體醫療機構按規定進行結算。
第六條 申請醫保定點的醫療機構應當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正式運營至少3個月;
(二)至少有1名取得醫師執業證書、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或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且第一註冊地在該醫療機構的醫師;
(三)主要負責人負責醫保工作,配備專(兼)職醫保管理人員;100張床位以上的醫療機構應設內部醫保管理部門,安排專職工作人員;
(四)具有符合醫保協定管理要求的醫保管理制度、財務制度、統計信息管理制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等;
(五)具有符合醫保協定管理要求的醫院信息系統技術和接口標準,實現與醫保信息系統有效對接,按要求向醫保信息系統傳送全部就診人員相關信息,為參保人員提供直接聯網結算。設立醫保藥品、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醫用耗材、疾病病種等基礎資料庫,按規定使用國家統一的醫保編碼;
(六)符合法律法規和省級及以上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七條 醫療機構向統籌地區經辦機構提出醫保定點申請,至少提供以下材料:
(一)定點醫療機構申請表;
(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中醫診所備案證或軍隊醫療機構為民服務許可證照複印件;
(三)與醫保政策對應的內部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文本;
(四)與醫保有關的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相關材料;
(五)納入定點後使用醫療保障基金的預測性分析報告;
(六)省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按相關規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八條 醫療機構提出定點申請,統籌地區經辦機構應即時受理。對申請材料內容不全的,經辦機構自收到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醫療機構補充。
第九條 統籌地區經辦機構應組織評估小組或委託第三方機構,以書面、現場等形式開展評估。評估小組成員由醫療保障、醫藥衛生、財務管理、信息技術等專業人員構成。自受理申請材料之日起,評估時間不超過3個月,醫療機構補充材料時間不計入評估期限。評估內容包括:
(一)核查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中醫診所備案證或軍隊醫療機構為民服務許可證;
(二)核查醫師、護士、藥學及醫技等專業技術人員執業信息和醫師第一註冊地信息;
(三)核查與服務功能相適應的診斷、治療、手術、住院、藥品貯存及發放、檢查檢驗放射等基礎設施和儀器設備;
(四)核查與醫保政策對應的內部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衛生健康部門醫療機構評審的結果;
(五)核查與醫保有關的醫療機構信息系統是否具備開展直接聯網結算的條件。
評估結果分為合格和不合格。統籌地區經辦機構應將評估結果報同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備案。對於評估合格的,應將其納入擬簽訂協定醫療機構名單,並向社會公示。對於評估不合格的,應告知其理由,提出整改建議。自結果告知送達之日起,整改3個月後可再次組織評估,評估仍不合格的,1年內不得再次申請。
省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可以在本辦法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評估細則。
第十條 統籌地區經辦機構與評估合格的醫療機構協商談判,達成一致的,雙方自願簽訂醫保協定。原則上,由地市級及以上的統籌地區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簽訂醫保協定並向同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備案。醫保協定應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和責任。簽訂醫保協定的雙方應當嚴格執行協定約定。協定期限一般為1年。
第十一條 統籌地區經辦機構應向社會公布簽訂醫保協定的定點醫療機構信息,包括名稱、地址等,供參保人員選擇。
第十二條 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定點申請:
(一)以醫療美容、輔助生殖、生活照護、種植牙等非基本醫療服務為主要執業範圍的;
(二)基本醫療服務未執行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制定的醫藥價格政策的;
(三)未依法履行行政處罰責任的;
(四)以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申請定點,自發現之日起未滿3年的;
(五)因違法違規被解除醫保協定未滿3年或已滿3年但未完全履行行政處罰法律責任的;
(六)因嚴重違反醫保協定約定而被解除協定未滿1年或已滿1年但未完全履行違約責任的;
(七)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實際控制人曾因嚴重違法違規導致原定點醫療機構被解除醫保協定,未滿5年的;
(八)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實際控制人被列入失信人名單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
第三章 定點醫療機構運行管理
第十三條 定點醫療機構具有依法依規為參保人員提供醫療服務後獲得醫保結算費用,對經辦機構履約情況進行監督,對完善醫保政策提出意見建議等權利。
第十四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嚴格執行醫保協定,合理診療、合理收費,嚴格執行醫保藥品、醫用耗材和醫療服務項目等目錄,優先配備使用醫保目錄藥品,控制患者自費比例,提高醫療保障基金使用效率。定點醫療機構不得為非定點醫療機構提供醫保結算。
經辦機構不予支付的費用、定點醫療機構按醫保協定約定被扣除的質量保證金及其支付的違約金等,定點醫療機構不得作為醫保欠費處理。
第十五條 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執行實名就醫和購藥管理規定,核驗參保人員有效身份憑證,按照診療規範提供合理、必要的醫藥服務,向參保人員如實出具費用單據和相關資料,不得分解住院、掛床住院,不得違反診療規範過度診療、過度檢查、分解處方、超量開藥、重複開藥,不得重複收費、超標準收費、分解項目收費,不得串換藥品、醫用耗材、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不得誘導、協助他人冒名或者虛假就醫、購藥。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確保醫療保障基金支付的費用符合規定的支付範圍;除急診、搶救等特殊情形外,提供醫療保障基金支付範圍以外的醫藥服務的,應當經參保人員或者其近親屬、監護人同意。
第十六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制定相應的內部管理措施,嚴格掌握出入院指征。按照協定執行醫保總額預算指標,執行按項目、按病種、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按床日、按人頭等支付方式。不得以醫保支付政策為由拒收患者。
第十七條 定點醫療機構按有關規定執行集中採購政策,優先使用集中採購中選的藥品和耗材。醫保支付的藥品、耗材應當按規定在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規定的平台上採購,並真實記錄“進、銷、存”等情況。
第十八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嚴格執行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制定的醫藥價格政策。
第十九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參加由醫療保障行政部門或經辦機構組織的宣傳和培訓。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組織開展醫療保障基金相關制度、政策的培訓,定期檢查本單位醫療保障基金使用情況,及時糾正醫療保障基金使用不規範的行為。
第二十條 定點醫療機構在顯著位置懸掛統一樣式的定點醫療機構標識。
第二十一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按要求及時向統籌地區經辦機構報送醫療保障基金結算清單等信息,包括疾病診斷及手術操作,藥品、醫用耗材、醫療服務項目費用結算明細,醫師、護士等信息,並對其真實性負責。定點醫療機構應當按要求如實向統籌地區經辦機構報送藥品、耗材的採購價格和數量。
定點醫療機構應向醫療保障部門報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及協定管理所需信息,向社會公開醫藥費用、費用結構等信息。
第二十二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配合經辦機構開展醫保費用審核、稽核檢查、績效考核等工作,接受醫療保障行政部門的監督檢查,並按規定提供相關材料。
第二十三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最佳化醫保結算流程,為參保人員提供便捷的醫療服務,按規定進行醫保費用直接結算,提供費用結算單據和相關資料。為符合規定的參保人員提供轉診轉院服務。參保人員根據有關規定可以在定點醫療機構購藥或憑處方到定點零售藥店購藥。
第二十四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做好與醫保有關的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工作,遵守數據安全有關制度,保護參保人員隱私。定點醫療機構重新安裝信息系統時,應當保持信息系統技術接口標準與醫保信息系統有效對接,並按規定及時全面準確向醫保信息系統傳送醫保結算和審核所需的有關數據。
第四章 經辦管理服務
第二十五條 經辦機構有權掌握定點醫療機構運行管理情況,從定點醫療機構獲得醫保費用稽查審核、績效考核和財務記賬等所需要的信息數據等資料。定點醫療機構實行屬地管理,經辦機構對屬地定點醫療機構為本地和異地參保人員提供的醫療服務承擔管理服務職責。
第二十六條 經辦機構應當完善定點申請、組織評估和協定簽訂、協定履行、協定變更和解除等管理流程,制定經辦規程,為定點醫療機構和參保人員提供優質高效的經辦服務。
第二十七條 經辦機構應做好對定點醫療機構醫保政策、管理制度、支付政策、操作流程的宣傳培訓,提供醫療保障諮詢、查詢服務。
第二十八條 經辦機構應當落實醫保支付政策,加強醫療保障基金管理。
第二十九條 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對定點醫療機構申報費用的審核、結算、撥付、稽核等崗位責任及風險防控機制。完善重大醫保費用支出集體決策制度。
第三十條 經辦機構應當加強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管理,通過智慧型審核、實時監控、現場檢查等方式及時審核醫療費用。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稽查審核。按協定約定及時足額向定點醫療機構撥付醫保費用,原則上應當在定點醫療機構申報後30個工作日內撥付符合規定的醫保費用。
第三十一條 有條件的統籌地區經辦機構可以按國家規定向定點醫療機構預付一部分醫保資金,緩解其資金運行壓力。在突發疫情等緊急情況時,可以按國家規定預撥專項資金。
第三十二條 定點醫療機構違規申報費用,經審查核實的,經辦機構不予支付。
第三十三條 經辦機構應當依法依規支付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為參保人員提供醫保政策諮詢。除急診和搶救外,參保人員在非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費用醫療保障基金不予支付。
第三十四條 經辦機構向社會公開醫保信息系統數據集和接口標準。定點醫療機構自主選擇與醫保對接的有關信息系統的運行和維護供應商。經辦機構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任何費用及指定供應商。
第三十五條 經辦機構應遵守數據安全有關制度,保護參保人員隱私,確保醫療保障基金安全。
第三十六條 經辦機構或其委託符合規定的第三方機構,對定點醫療機構開展績效考核,建立動態管理機制。考核結果與年終清算、質量保證金退還、協定續簽等掛鈎。績效考核辦法由國家醫療保障部門制定,省級醫療保障部門可制定具體考核細則,經辦機構負責組織實施。
第三十七條 對於定點醫療機構結算周期內未超過總額控制指標的醫療費用,經辦機構應根據協定按時足額撥付。對定點醫療機構因參保人員就醫數量大幅增加等形成的合理超支給予適當補償。
第三十八條 經辦機構發現定點醫療機構存在違反協定約定情形的,可按協定約定相應採取以下處理方式:
(一)約談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實際控制人;
(二)暫停或不予撥付費用;
(三)不予支付或追回已支付的醫保費用;
(四)要求定點醫療機構按照協定約定支付違約金;
(五)中止相關責任人員或者所在部門涉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的醫療服務;
(六)中止或解除醫保協定。
第三十九條 經辦機構違反醫保協定的,定點醫療機構有權要求糾正或者提請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協調處理、督促整改,也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醫療保障行政部門發現經辦機構存在違反醫保協定的,可視情節相應採取以下處理方式:約談主要負責人、限期整改、通報批評,對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依規給予處分。
醫療保障行政部門發現經辦機構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第五章 定點醫療機構的動態管理
第四十條 定點醫療機構的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實際控制人、註冊地址、銀行賬戶、診療科目、機構規模、機構性質、等級和類別等重大信息變更時,應自有關部門批准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向統籌地區經辦機構提出變更申請。其他一般信息變更應及時書面告知。
第四十一條 續簽應由定點醫療機構於醫保協定期滿前3個月向經辦機構提出申請或由經辦機構統一組織。統籌地區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保協定續簽事宜進行協商談判,雙方根據醫保協定履行情況和績效考核情況等決定是否續簽。協商一致的,可續簽醫保協定;未達成一致的,醫保協定到期後自動終止。
對於績效考核結果好的定點醫療機構可以採取固定醫保協定和年度醫保協定相結合的方式,固定醫保協定相對不變,年度醫保協定每年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簡化簽約手續。
第四十二條 醫保協定中止是指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暫停履行醫保協定約定,中止期間發生的醫保費用不予結算。中止期結束,未超過醫保協定有效期的,醫保協定可繼續履行;超過醫保協定有效期的,醫保協定終止。
定點醫療機構可提出中止醫保協定申請,經經辦機構同意,可以中止醫保協定但中止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180日,定點醫療機構在醫保協定中止超過180日仍未提出繼續履行醫保協定申請的,原則上醫保協定自動終止。定點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辦機構應中止醫保協定:
(一)根據日常檢查和績效考核,發現對醫療保障基金安全和參保人員權益可能造成重大風險的;
(二)未按規定向經辦機構及醫療保障行政部門提供有關數據或提供數據不真實的;
(三)根據醫保協定約定應當中止醫保協定的;
(四)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應當中止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 醫保協定解除是指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之間的醫保協定解除,協定關係不再存續,協定解除後產生的醫藥費用,醫療保障基金不再結算。定點醫療機構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經辦機構應解除醫保協定,並向社會公布解除醫保協定的醫療機構名單:
(一)醫保協定有效期內累計2次及以上被中止醫保協定或中止醫保協定期間未按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
(二)以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申請取得定點的;
(三)經醫療保障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查實有欺詐欺保行為的;
(四)為非定點醫療機構或處於中止醫保協定期間的醫療機構提供醫保費用結算的;
(五)拒絕、阻撓或不配合醫療保障部門開展智慧型審核、績效考核、監督檢查等,情節惡劣的;
(六)被發現重大信息發生變更但未辦理重大信息變更的;
(七)定點醫療機構停業或歇業後未按規定向經辦機構報告的;
(八)醫療保障行政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在行政執法中,發現定點醫療機構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且可能造成醫療保障基金重大損失的;
(九)被吊銷、註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中醫診所備案證的;
(十)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實際控制人不能履行醫保協定約定,或有違法失信行為的;
(十一)未依法履行醫療保障行政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的;
(十二)定點醫療機構主動提出解除醫保協定且經辦機構同意的;
(十三)根據醫保協定約定應當解除醫保協定的;
(十四)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應當解除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四條 定點醫療機構請求中止、解除醫保協定或不再續簽醫保協定的,應提前3個月向經辦機構提出申請。公立醫療機構不得主動提出中止或解除醫保協定。
醫療機構所在地的地市級及以上統籌地區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中止或解除醫保協定,該醫療機構在其他統籌區的醫保協定也同時中止或解除。
第四十五條 定點醫療機構的部分人員或科室有違反協定管理要求的,可對該人員或科室中止或終止醫保結算。
第四十六條 醫療機構與統籌地區經辦機構就醫保協定簽訂、履行、變更和解除發生爭議的,可以自行協商解決或者請求同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協調處理,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
第六章 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
第四十七條 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對定點申請、申請受理、專業評估、協定訂立、協定履行和解除等進行監督,對經辦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醫保費用的審核和撥付等進行指導和監督。
醫療保障行政部門依法依規通過實地檢查、抽查、智慧型監控、大數據分析等方式對定點醫療機構的協定履行情況、醫療保障基金使用情況、醫療服務行為、購買涉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的第三方服務等進行監督。
第四十八條 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和經辦機構應拓寬監督途徑、創新監督方式,通過滿意度調查、第三方評價、聘請社會監督員等方式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社會監督,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處理。
第四十九條 經辦機構發現違約行為,應當及時按照協定處理。
經辦機構作出中止相關責任人員或者所在部門涉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的醫藥服務、中止和解除醫保協定等處理時,要及時報告同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
醫療保障行政部門發現定點醫療機構存在違約情形的,應當及時責令經辦機構按照醫保協定處理,經辦機構應當及時按照醫保協定處理。
醫療保障行政部門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時,認為經辦機構移交相關違法線索事實不清的,可組織補充調查或要求經辦機構補充材料。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醫療救助、居民大病保險等醫療保障定點管理工作按照本辦法執行。
第五十一條 本辦法中的經辦機構是具有法定授權,實施醫療保障管理服務的職能機構,是醫療保障經辦的主體。
定點醫療機構是指自願與統籌地區經辦機構簽訂醫保協定,為參保人員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
醫保協定是指由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經協商談判而簽訂的,用於規範醫療服務行為以及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及責任等內容的協定。
第五十二條 國務院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製作並定期修訂醫保協定範本,國家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制定經辦規程並指導各地加強和完善醫保協定管理。地市級及以上的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及經辦機構在此基礎上,可根據實際情況分別細化制定本地區的醫保協定範本及經辦規程。醫保協定內容應與法律、法規、規章和醫療保障政策調整變化相一致,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調整醫保協定內容時,應徵求相關定點醫療機構意見。
第五十三條 本辦法由國務院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負責解釋,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內容解讀

《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共7章、53條
第一章總則,包括目的依據、原則和職責。突出了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遵循保障基本、公平公正、權責明晰、動態平衡”的原則。明確了醫保行政部門、醫保經辦機構和醫療機構三者的職責和關係。
第二章定點醫療機構的確定,包括申請定點的醫療機構範圍、條件、材料要求,組織評估、談判協商,以及不予受理的情形。明確了“正式運營至少3個月即可申請,評估時間不超過3個月”等要求,簡化申請辦理環節和評估程式,縮短醫療機構等待時間,提高經辦機構服務效率。
第三章定點醫療機構運行管理,嚴格執行醫保協定,執行實名就醫和購藥管理規定,執行有關支付、集中招標採購、價格等政策。及時報送醫療保障結算清單等信息,報送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及協定管理所需信息。開展醫保費用審核、績效考核、接受監督檢查等。
第四章經辦管理服務,包括完善經辦規程,為定點醫療機構和參保人員提供優質高效的經辦服務,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管理,完善信息系統管理,對定點醫療機構開展績效考核,加強協定管理等。
第五章定點醫療機構的動態管理,提出協定變更、續約、中止和解除協定的具體情形。
第六章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包括對協定申請、評估、談判協商、履行和解除等過程監督,對醫療保障基金使用情況的監督,開展社會監督,對發現的違約行為及時處理等。
第七章附則,包括辦法的適用範圍,名詞解釋,協定範本及經辦規程的制定完善等。

內容解答

一、出台《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和《零售藥店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統稱“兩定辦法”)的背景是什麼?
1998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8〕44號,以下簡稱《決定》),確定了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管理,由行政部門制定定點資格審定辦法,經辦機構負責確定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並同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簽訂契約。1999年,為貫徹《決定》要求,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原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部門聯合印發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勞社部發〔1999〕14號)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管理暫行辦法》(勞社部發〔1999〕16號),確定了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管理的基本框架。2003年,國家開始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各地區根據情況擇優選擇農村合作醫療的服務機構。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整合之後,按照職工醫保相關辦法執行。2011年頒布的《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管理服務的需要,可以與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簽訂服務協定,規範醫療服務行為。”此後,制度不斷完善,定點管理工作在廣度和深度上也不斷推進。
2015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第一批取消6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國發〔2015〕57號),取消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實施的“兩定”(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資格審查。為落實“放管服”要求,人社部印發了《關於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藥機構協定管理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5〕98號),全面取消“兩定”資格審查,完善協定管理。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不斷深化,我國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不斷整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發展迅速,醫療機構數量明顯增加,特別是醫養結合、“網際網路+醫療”等新的醫療服務需求的快速湧現,兩定管理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環境。2019年6月多部門聯合印發的《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意見》(國衛醫發〔2019〕42號)對簡化定點申請條件、最佳化定點評估流程提出了新要求。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的有關要求,我們研究制定了新的“兩定辦法”。
二、“兩定辦法”對與加強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管理有哪些重要意義?
“兩定辦法”充分體現了“放管服”精神,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可以通過申請簽訂醫保協定納入醫保定點管理,並明確了協定簽訂的基本條件和流程。醫保行政部門、醫保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之間的權責關係更加清晰。醫保經辦機構和醫療機構、零售藥店是協定的主體,醫保行政部門對定點申請、專業評估、協定訂立、協定履行和解除等流程進行監督。
“兩定辦法”還對協定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進行了詳細規定。明確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按照協定約定提供服務,落實醫保有關政策規定,按要求向醫保經辦機構報送信息,為參保人服務,同時應當配合醫保經辦機構開展醫保費用審核、績效考核等。醫保經辦機構按照協定約定提供經辦服務,開展費用審核、績效考核等。同時,明確了協定主體的違約責任,提出了協定中止和解除的具體情形,相當於列出了一張“負面清單”,有利於促進規範醫療服務行為,保證醫保資金安全,也有利於促進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定點管理的規範化、法治化。
三、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申請納入醫保定點的條件有哪些?
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申請納入醫保定點需要滿足幾個基本條件,包括機構運行時間不得少於3個月,具備一定的經營許可資質和提供服務的人員,我們認為這是醫療機構、零售藥店能夠正常為參保人提供服務的基本條件。在《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中我們還明確了可以納入醫保定點的機構範圍,從而使得定點申請更加具體。除此之外,在申請條件上我們還從加強醫保管理出發,重點提出了涉及醫保工作的幾個方面,一是醫保管理制度要求,包括配備相應醫保管理人員等。二是醫保有關財務制度要求。真實記錄醫保目錄的藥品、耗材的“進銷存”情況。三是完善統計信息管理,按要求報送醫保結算有關信息及數據等。四是與醫保信息系統有效對接,為參保人提供直接聯網結算。設立醫保藥品、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醫用耗材、疾病病種等基礎資料庫,按規定使用國家統一的醫保編碼。五是嚴格執行醫保藥品、耗材、醫療服務項目等目錄,控制患者自費比例,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等。
四、“兩定辦法”對擴大醫保定點覆蓋面,方便民眾就醫購藥有何積極影響?
“兩定辦法”制定的出發點是滿足人民民眾的健康需求,目的是加強和規範醫療機構、零售藥店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提高醫療保障基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保障廣大參保人員權益。據統計,2019年全國約20萬家醫療機構(不包括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39萬家零售藥店已經納入醫保定點,基本滿足了參保人醫療和藥品服務需求。為落實“放管服”要求,醫療機構、零售藥店正式運營3個月後即可申請定點,醫保經辦機構的評估完成時限不得超過3個月。統籌地區醫保經辦機構與評估合格的醫療機構、零售藥店協商談判,達成一致的,雙方自願簽訂服務協定。通過簡化申請條件、最佳化評估流程、完善協商談判機制,有助於擴大醫療資源供給,為民眾提供更加適宜優質的醫療和藥品服務。
五、哪些情形下,醫保經辦機構有權中止或解除醫保協定?
“兩定辦法”明確了定點醫療機構實行屬地管理。醫保經辦機構或其委託的第三方機構對定點醫療機構開展績效考核,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的事中事後監管。辦法還對協定中止和解除的情形給出了明確的界定。定點醫保協定中止是指醫保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暫停履行協定約定,中止期間發生的醫保費用不予結算。中止期結束,未超過協定有效期的,協定可繼續履行;超過協定有效期的,協定終止。協定中止主要包括4種情況:一是根據日常檢查和績效考核,發現醫保障基金安全和參保人員權益可能造成重大風險的;二是未按規定向醫保經辦機構及醫療保障行政部門提供有關數據或提供數據不真實的;三是根據協定約定應當中止協定的;四是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應當中止的其他情形。
定點醫保協定解除是指醫保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之間的醫保協定解除,協定關係不再存續,協定解除後產生的醫藥費用,醫保基金不再結算。其中,《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提出了14種解除協定的情形,《零售藥店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提出了17種解除協定的情形,主要圍繞醫保協定履行、加強醫保管理、保障醫保資金安全、依法執業和規範醫療服務行為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情形。
六、網際網路醫院如何納入定點管理?
現網際網路醫院主要有實體醫療機構自行搭建信息平台,實體醫療機構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搭建信息平台等多種形式。網際網路醫院均要依託實體醫療機構申請執業許可。因此,“兩定辦法”規定,網際網路醫院可以與其依託的實體定點醫療機構簽訂協定並報統籌地區醫保經辦機構備案後,其提供服務產生符合規定的相關費用由統籌地區醫保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
七、如何理解“定點零售藥店可憑定點醫療機構開具的電子外配處方銷售藥品”,是不是意味著醫保允許和支持網售處方藥?
新冠疫情期間,為方便非新冠肺炎慢性病患者複診取藥,各地醫保局積極支持“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一些地方醫保部門也探索由網際網路醫院開具處方,處方流轉到慢特病定點零售藥店,患者在零售藥店取藥的模式。2020年10月我局印發的《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20〕45號)提出,處方流轉到同一個統籌地區的定點零售藥店,參保人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藥,並探索在有條件的統籌地區依託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實現處方的跨統籌地區流轉。各地可直接部署使用醫保信息平台業務中台、處方流轉中心等相關功能模組,實現網際網路醫院處方流轉到統籌地區內定點零售藥店,為跨統籌區取藥提供了方便,實現“信息和處方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但處方流轉與網售處方藥並不能等同,現辦法中規範的是符合規定的處方可以流轉到實體藥店取藥或由實體藥店配送的模式,而網售處方藥的有關政策則需要有關主管部門研究明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