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心理學

語文教學心理學

語文教學心理學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學科教育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分析和研究學生在掌握祖國語言文字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規律,探討語文教學與學生心理發展相互關係的一門學科

它旨在為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語文教學心理學方面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語文教學心理學
  • 隸屬:教育心理學
  • 探討內容:語文教學與學生心理發展相互關係
  • 目的:提供教學方法
發展歷程,研究內容,學科結構,言語區分,情感教學,結論,

發展歷程

研究學生在掌握中國語言文字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規律,探討語文教學與學生心理發展相互關係的學科教學心理學分支。中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主要是教育學生正確地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為此目的,語文教學要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給他們以語文的基礎訓練。使他們掌握字、詞、句、篇、語法、修辭、邏輯、文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形成聽、說、讀、寫的技能。聽、說是口頭言語的訓練;讀、寫是書面言語的學習。學生聽、說、讀、寫技能和能力的形成,是循序漸進並互相關聯的。語言是與思維密切聯繫著的,語言獲得發展時,學生的思維和智力就推進到更高的水平。所以,語言的發展標誌著學生思維和智力的發展。
中國最早對這一方面的觀察與實驗,以劉廷芳1916~1919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所做的漢字的字形和字音對字義理解的影響的研究為始端。其後,中國學者從教育、實驗、學習、知覺、認知等各個心理學角度對中國語文行為開展的分析與研討,也取得很多成果。其發展的歷史,約自20~50年代為教學和套用研究時期,即自劉廷芳的研究開始到艾偉的兩部語文教學心理學著作《國語問題》(1948)和《漢字問題》(1949)問世為止。早期學者多居留國外並致力於教育方面的研究,而對中國語文行為缺乏系統的整理和研究。這期間,國內的艾偉等數十位學者針對這一課題著重從教學及實用方面進行實驗研究,並以中小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約自50~70年代,為實驗與理論發展時期。其中以《心理學報》創刊(1956)及《中華心理學刊》之前身──台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系研究報告(1959)為兩個重要標誌。這30年間的研究除對中國語文行為和教學心理繼續做出探討與分析外,重點已逐漸演進到以實驗心理學為基礎的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如語文的知覺學習、記憶、思維、內在心理歷程及語文的運用等。到了70年代,又發展到理論的探索和建立。進入80年代,又出現了在基礎生理、認知論以及雙語行為的比較上對中國語文行為展開論探理討和評價的新的局面。
十九世紀上半葉,歐洲曾發生“教育心理化”運動,即主張把教學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和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就是這次運動的代表。裴斯泰洛齊認為,教學的原則必須從人類心智發展的永恆不變的原始形式得來。赫爾巴特把自己的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他認為教育者的首要科學,雖然不是全部科學,是心理學人類活動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學中從因到果地陳述了。其他教育家像夸美紐斯、蘇霍姆林斯基、布盧納等人的教學和研究大都是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之上的,這是他們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他們的研究也推動了教育心理學學科的發展。語文教學心理學作為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對語文教學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我國古代雖然沒有獨立設定語文學科,卻積累了大量的識字、閱讀、寫作等語文教學方面的經驗。例如,識字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童蒙教材採用句式整體的韻語以及對偶編寫教材;閱讀教學中的“熟讀”、“精思”、“存疑”、“博覽”、“多作”等思想;寫作教學中的先“放”後“收”、多看多寫,教師對學生作文要善批善改等等,這些經驗之所以能得到流傳,原因之一就是這些經驗中蘊藏著豐富的語文教學心理學的思想。因此,推動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發展是促進語文教學發展的重要舉措。
雖然語文教學心理學的思想古代就有,但是我國現代意義上的語文教學心理學研究,還是從1921年劉廷芳在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對漢字所做的實驗開始的。到目前為止,這個學科的發展時間不是很長,而且還存在戰爭、動亂等客觀因素的干擾,但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仍然取得了不少成果,這些成果包括了對識字、閱讀、寫作等各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後,語文教育心理學更有了長足的發展。
從1983年開始,許多語文教學理論研究者陸續出版了具有語文學科本身特點和體系的語文教學心理學專著,如鐘為永朱作仁楊成章韓雪屏祝新華林崇德等等。還有些學者出版了語文教學心理學某方面的著作,如張必隱的《閱讀心理學》、劉淼的《作文心理學》等等。這一時期除了理論上的建樹外,很多高等院校還開設了相應的選修課,以語文教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為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也越來越多。我國一些地區還對在職教師進行時間長短不一的語文教學心理學的培訓,同時,教育科研部門還與中國小合作開展了一些語文學科的教學心理學實驗。這一切既豐富了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理論,又促進了語文教學的發展。
到目前為止,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發展可以說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教學心理發展比較慢,這與語文教學重讀寫、輕聽說有很多關係),心理學研究者的參與、語文教育研究者隊伍的擴大、一線教師的積極實驗,都有效地促進了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發展。我們可以從研究隊伍的研究情況來看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發展現狀。

研究內容

研究範圍主要包括識字教學心理(包括漢語拼音教學心理)、寫字教學心理、閱讀教學心理和作文教學心理4個組成部分。
識字是兒童從運用口頭言語過渡到掌握書面言語的基本前提。一般說來,兒童在學前期已基本上掌握了口頭言語,為識字準備了最初的條件。進入國小後,接觸到字詞,標誌著兒童開始以語言文字作為認識的對象。它的主要特點是言語視覺分析器加入到第二信號系統的活動中去,並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從而引起過去在口語中主要由言語聽覺分析器和言語運動分析器所形成的機構的改組。書面言語體現著人類在許多世紀的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中所概括起來的知識、經驗。學生識字,不僅熟記這些字詞本身,而且是以字詞為中介間接認識客觀世界,並且記憶中以字詞的形式鞏固認識的成果。識字又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學生只有在他們的記憶儲備里積存起一定數量的字詞,才能利用這些字詞來解釋書面材料,並把內部的思維活動外化為物質的書面材料(、篇)。漢字是由音、義、形3個因素構成的方塊圖形符號。兒童認識它,既要掌握字形本身的結構關係,又要建立它與音、義之間的統一聯繫。因此,識字的過程不僅要感知字形,而且要進行複雜的思維活動。識字必然引起兒童認識結構的某些變化和改組。
寫字和識字是互相促進的。寫字能促進辨認字形的精確性,並加強對字形的記憶;而對字形的辨認又是形成寫技能的重要條件。寫字不僅要認識劃,熟記筆順規則,而且還伴隨一系列的動作:坐姿、握筆和運筆的姿勢等。這樣,言語機構又加進新的手的動覺成分。實現言語機構這個水平的改造,意味著言語視覺、言語聽覺、言語動覺和手的動覺等多方面分析器的協調。
語文教學心理學家
從識字過渡到閱讀,言語機構又需作進一步的改組。閱讀主要是一種從印刷或書寫的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從言語心理學角度看,閱讀活動則是從視覺的言語符號向口頭言語(大聲的或無聲的)過渡。在進行理解的、流利的、有表情的朗讀時,學生必須在較短的時間內聯字成詞,聯詞成句,連貫地讀出聲來。所以朗讀技能和能力的形成是與學生視知覺的速度和範圍、理解能力以及內部言語的發展水平相聯繫的。在進行有效的默讀時,要求學生理解全文的思想內容,不是機械地把原文說出來,而是要通過內部言語、用自己的話來分析、綜合、比較和概括,把原文的思想變成自己的思想;同時還能辨別、預測和識記,又有一定的閱讀速度。因此,默讀對學生的知覺和記憶,特別是對思維和內部言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文是學生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言語,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言語形式的轉化。學生寫作與閱讀活動的一般心理過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在閱讀中,學生通過具體的感性的文字材料去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並不斷從作者創作思路的“原型”得到啟發。這就為作文準備了心理上的條件。作文的心理程式與閱讀的心理程式存在著倒逆關係。在命題作文中,學生首先必須審題、立意,確定中心思想;然後圍繞一定的中心,以較完善的內部言語在頭腦中分析出所要表達的內容,並進行綜合性的合乎邏輯的安排。同時,還要選擇適當的詞句來表達這些內容。這就是文章的構思過程。這樣,學生的思維活動和言語機構的組合就更複雜化了。

學科結構

┌語言學習與言語學習
│漢字學習與漢文學習
│語感學習與知識學習
┌語文學習心理┤記誦學習與思考學習
││發現學習與接受學習
││自主學習與創造學習
│└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心理學┤┌心理差異與語文教育
││┌閱讀教育心理
│語文教育心理┤語文智育心理┤作文教育心理
││└聽說教育心理
││語文德育心理
│└語文美育心理
└語文教師心理

言語區分

1、語言與言語的區分
所謂語言,是指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辭彙為建築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律而構成的符號系統。所謂言語,是指人們對那套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的掌握和運用的過程,及其所形成的結果,包括聽說讀寫的活動和成果。
二者關係
首先,語言離不開言語,任何一種語言都必須通過人們的言語活動才能發揮它的交際工具的作,都必須從言語中汲取新的要素來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其次,言語也離不開語言。任何個體只有藉助語言中的語音,辭彙和語法結構,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並藉此接受別人言語活動的影響。
2、語言知識與言語知識
所謂語言知識,主要是指靜態的客觀的語言結構和要素等內容。所謂言語知識,主要是指人對語言的運用規律,它研究的是人與語言的現實關係,即人通過語言實現思想感情的交流的過程。
二者比較
語言知識屬於陳述性知識,是純粹客觀的,相對靜止的關於語言這一符號系統的知識。言語知識屬於程式性知識,它解決個體與語言世界的關係,或者說,言語知識是關於言語活動的知識。言語知識呈現為動態的,積澱的過程,有較強的個體心理因素。
語文教學心理學圖
三、語言能力與言語能力 語言能力即語言獲得,包括語音獲得,語義(辭彙)獲得,語法獲得,這是一個通過模仿和實踐,掌握語言規範的過程。言語能力是指個體通過語言進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其構成要素包括言語主體,言語客體和言語環境。
二者比較
語言能力主要是處理語言內部關係的能力,言語能力就是處理言語主體,言語客體和言語環境的能力。言語能力的複雜程度高於語言能力,言語能力的形成必須以語言能力的獲得為前提條件。
區分兩種知識,兩種能力的意義
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的指向,主要是語音,辭彙和語法的知識及其運用,在學習中的表征指標主要是識字、解詞、造句,這一任務主要由國小語文教育來完成。從這一意義上看,國小的語文課實際上就是最基礎的“語言課”。言語知識和言語能力的指向,主要是言語活動,信息交流,表情達意,在學習中的表征指標主要是準確,流暢,得體,個性化,這一任務主要由中學語文教育來完成,因此中學的語文課可以說主要是“言語課”。

情感教學

情感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充分考慮認識因素的同時,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激發、培養、調動學生的情感,滿足學生情感因素需要的教學。
李吉林曾說過:“情感是一個人素質的靈魂,沒有情感,就沒有素質可言。”蔡起福《語文教學心理學》中指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情感能成為意志行動的動力,一定的情感,能激發起一定的意志行動。因此,讓“情感進入課堂”是我們教學中不懈追求的極高的教與學的境界。故此,課堂教學我們除了善於藉助激情的語言、優美的動作、可親的舉止,即以教師的真情實感去感染學生之外,還通過幻燈、錄像、光碟等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來誘導學生,調動起學生內心相應的感情。在情感互動的過程中進行教學活動,引起情感共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其求知慾望,發展學生的情感和認識,讓情感變成持久的學習動力,使學習成為學生的主動需求,實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
在古詩文情感教學中發現,兒童的情感非常易於被激起,他們對古詩文的學習有極大的興趣。課堂上他們的認識活動能伴隨著情感,思維相當活躍,樂於探究,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讀詩後,能說出不同的理解,談出各自不同的體驗和感受,認識更為豐富、深刻、主動,由於情感參與學生的認知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變單純復誦,死記硬背為主動參與,樂於記憶。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記憶能力,提高了背誦的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談談以情感教學為主線,科學地指導學生背誦古詩文的四條途經:
1、以情找線索,加強記憶的條理性。
在學生理解古詩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清詩文的線索,加強記憶的條理性。所謂理清線索就是讓學生明確材料的
心理學圖
內在邏輯聯繫,幫助他們建立一個記憶的網路,背誦起來就比較容易。如教學范大成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七,這首詩寫的是夏日村莊的生活場景:男耕女織,日夜操勞,雖然辛苦,卻也其樂融融。教師聲情並茂地講述詩中沒有出現老人的形象,但稱農夫農婦為“兒女”,稱小孩為“童孫”,透過一個“學”字,學生們感受到了“童孫”和自己一樣的天真活潑,極富有生活情趣。體會了這幅農家樂事圖蘊含著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理想。這樣一來,理清線索,學生易於背誦、樂於背誦。 2、以情找“支撐點”,提高背誦效果。
兒童在背誦的過程中,最初的記憶形態表現為原始的直接的“自然記憶”,以後隨著知識的增長、智力的發展才轉變為利用某些“媒介”的“文化性記憶”。這裡說的“媒介”即是記憶的“支撐點”——重點詞,它可以提高背誦的效果。
如我們分析朱熹的《春日》時就是抓住“新”字作為“支撐點”。告訴學生:首句點明出遊的時令、地點,下三句寫“尋芳”,由“尋”而“識”,步步深化,而統率全詩的則是一個“新”字。這是一首有哲理的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導的“仁”。這些意思如果用哲學講義式的語言寫出來,就枯燥乏味。本詩卻把哲理融化在生動的形象中,不露說理的痕跡。學生便聽懂、讀透了。又如李清照的《夏日絕句》,教學全詩中我抓住了“生”、“死”兩字,鮮明地分析作者提出的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如此慷慨激昂、擲地有聲的詩篇,感染學生,激發愛國熱情,同時也讓學生看清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學生們情由此發,背出了詩人的心聲。
3、以激情促讀,體驗背誦的愉悅。
背誦必須通過出聲的朗讀,再加上手抄,那么視覺、聽覺、運動覺多種感覺通道,在大腦皮層上留下較多的同一意義痕跡,從而加深記憶的效果。
心理學圖
鄭燮的《竹石》這是一首題畫詩,教學時採用課件形象鮮明地把竹、石及詩句出現在螢幕上,學生邊念邊寫,由衷讚嘆!藉機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議一議:讀這首詩,你受到了什麼啟發?學生說開去,有的說:“它讚美了岩竹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性。”有的說:“‘咬定’二字,把岩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風神。”有的說:“後二句進一步寫岩竹的品格,她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別挺拔的風姿,決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有的說:“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還有的說:“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教我們在困難的環境中如何去勇敢地面對生活,去做一個有理想、有骨氣的堂堂正正的人。”經過視覺、聽覺、運動覺多種感覺通道,學生對這首詩明白曉暢——決心像竹石那樣堅定頑強、不屈不撓。背起詩來鏗鏹有力。 4、以情嘗試回憶,調節背誦的興趣。
課前把詩文輸入電腦或準備好教學光碟,在學生興趣的時候可以在反覆識記的過程中插入重現的方法進行。具體做法是不等背得非常熟練就嘗試看作回憶。遇到背不下去了,打開電腦就像翻開書一樣看看,易錯的地方用紅字出現,非常顯眼,一目了然,只要插入重現,既調節背誦的興趣又對難背或容易背錯的地方作重點突破,記憶深刻。三、情感教學,豐富背誦內容,拓寬背誦空間。
情感是伴隨認識過程產生的。人的認識可以起整理、組織人的情感的作用,但情感是認識的催化劑,它影響人的認識活動,能推動人的認識活動向縱深發展,豐富充實人的認識內容。我們認為“情感”不僅是驅動孩子主動發展的紐帶、手段,更是主體性發展課堂的教學目標。

結論

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是比較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學生心理發展理論,多元智慧型理論,認知結構理論,情感、態度理論,個性差異理論,人際交往理論等都已成為課程改革的心理學依據,另一方面要求改變過去教師滿堂講,學生被動聽的教學模式,走出語文教學“少慢費差”的誤區;還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培養學生創新、合作、探究的能力;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要實現這些轉變,教師離不開心理學理論的指導,更離不開語文教學心理學知識的運用。“實踐表明,一些教師對課改的表面理解與形式主義的做法,與他們心理學知識的貧乏有密切關係。”因此,要深化語文教學改革就必須以語文教學心理學為指導。而語文教學心理學要想推動語文教學的發展,以下幾個方面將是語文教學心理學發展的趨勢:
(一)教學的著眼點是學生,這就要求教育者把研究學生的心理放在首位,把學生心理的研究作為語文教學改革的基本點。語文教師應該掌握學生基本的心理特徵(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家庭背景等方面),以及心理學中的一些理論,如心理學中的歸因原理、期望原理、移情原理、維果茲基的第二發展區理論、艾理克森的心理社會論等等,這些都能使教師很好地理解學生,理解教學,從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二)語文教師和語文教育理論研究者不僅僅要掌握心理學的知識,更應該與語文學科相結合,發現語文學科的獨特特點,如中學生的創造力在語文上的表現就是在聽說讀寫等言語活動中的變通性和獨創性,例如,討論時能說出新穎、獨特的見解;閱讀中善於比較、聯想、和鑑別;作文時能靈活運用表達方式和修辭方法,立意新穎,構思和表達方式不落俗套等。許多優秀語文教師的教學是成功的,不僅僅在於他們淵博的專業知識,也在於他們有意和無意之中遵循了學生心理的發展規律,適應了學生的心理特徵,因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語文教師與語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者,既要借鑑心理學研究者關於學生或語文教學方面的成果,又要與自己的教學和研究實踐相結合,不能簡單地套用理論。同時,語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和教育理論研究者應該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研究方法,堅持不懈,踏踏實實地進行研究。
(四)相對於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研究,對聽說教學的心理學研究比較薄弱,這種狀況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應加大聽說心理教學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