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35年)

2022年3月22日,西安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西安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35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35年)
  • 發布單位:西安市政府
內容解讀,文案內容,

內容解讀

《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我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8%科學教育、傳播與普及的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公平普惠,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組織實施、機制體制、條件保障等體系更加完善,科學精神在全社會廣泛弘揚,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對促進科技創新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顯現。
《方案》中明確了今後我市將重點實施科技資源科普、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和科學素質開放合作等五項基礎工程,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構建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體系。

文案內容

西安市貫徹《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的重要部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陝西省貫徹〈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實施方案》,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的重要論述以及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科學精神為主線,以最佳化科普服務供給為重點,著力打造“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全民參與、普惠共享”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生態,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為推動西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主要目標
2025年目標:全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8%。科學教育、傳播與普及的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公平普惠,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組織實施、機制體制、條件保障等體系更加完善,科學精神在全社會廣泛弘揚,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對促進科技創新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顯現。
2035年遠景目標:全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8%。城鄉、區域之間發展差距顯著縮小,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科普社會動員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科學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創新生態建設實現新發展,開放合作、共建共享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格局更為完善,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二、重點任務
“十四五”期間,著力開展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幹部和公務員五大重點人群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實施科技資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基層科普能力提升、科學素質開放合作等五項基礎工程,推動科普理念、科普內容、傳播方式和服務模式全面創新,構建主體多元、手段多樣、供給優質、機制有效的全域、全時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體系。
(一)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加強校內青少年科學教育。堅持立德樹人,通過宣講、輔導等形式,開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活動,培養學生愛國情懷,激勵青少年樹立科學思維和創新志向。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在內的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廣泛開展科學創新與技術實踐跨學科探究活動,探索建立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創新後備人才貫通式培養模式。落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要求,深入實施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支持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新訓練、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項目,大力開展青年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2.完善校內外科學教育聯動機制。引進優質科普資源到校開展課後服務,利用科技(科普)場館、博物館、高校(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科普教育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資源,加強青少年科普體驗陣地建設。深入開展校園科技節、專家進校園、少年科學院、高校科學營、研學旅行等探究性、啟發性、創新性科學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通過參與、調查體驗、實踐、勞動和動手製作、創作等方式,激發好奇心與想像力,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校內教育與校外活動有效銜接。
3.拓展青少年科學教育方式。廣泛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青少年科學影像節、校園科普成果展覽展示等科學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強對家庭科學教育的指導,強化學齡前兒童科學啟蒙教育,在“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中融入家庭科學教育內容,推動學校、社會和家庭協同育人。鼓勵科技工作者走進校園,開展科學教育和生理衛生、心理健康、自我保護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動。推動科學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加強農村中國小科學教育設施建設,加大科學教育資源向農村傾斜力度。每年在全市範圍內評比10所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4.實施教師科學素質培養提升工程。將科學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作為教師培養重要內容,培養和提升廣大教師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畫”,重點培養1萬名骨幹教師、建設20個左右高質量教師教育實踐基地。加大科學教師培訓力度,深入開展“送培到基層”活動,“十四五”期間培訓科技教師和科技輔導員1000名,打造50個“網際網路+教育”創新套用示範案例。加大對學校專兼職科技輔導員的支持力度,在評價考核、激勵獎勵、外出培訓、繼續教育、帶隊參加活動等方面給予適當政策傾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