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通知》(國發〔2021〕9號)、《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雲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雲政發〔2021〕29號)和《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西政發〔2021〕4號),結合西雙版納實際,明確“十四五”期間我州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的目標和任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的重要論述, 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州第九次黨代會精神,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緊扣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科學精神為主線,以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為重點,著力打造社會化協同、智慧化傳播、規範化建設和國際化合作的科學素質建設生態,營造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提升社會文明程度,著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眼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為西雙版納高質量發展和建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打造世界旅遊名城,譜寫好中國夢的西雙版納篇章。
(二)原則和目標
以突出科學精神引領、堅持協同推進、深化供給側改革和擴大開放合作為原則,到2025年,我州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1.5%,與發達地區的差距逐步縮小。全州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狀態明顯改善,科普供給側改革成效明顯,科普資源進一步最佳化整合,科普組織與人才隊伍發展不斷壯大,科普工作與科研、教育、文化等事業聯合協作機制不斷完善,科普示範縣(市)創建取得新成效,科普活動質量明顯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機制不斷創新,科學素質標準和評估體系不斷完善,科學素質建設開放合作取得新進展,“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學精神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廣泛弘揚傳播,社會文明程度普遍提高。
二、提升行動
緊緊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培育理性思維,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科學生活方式,提高勞動、生產、創新創造技能,重點開展5項提升行動。
(一)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 提升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水平。全面落實科學課程標準,在中國小開齊開足科學課程。引導改革教學方式,倡導啟發式、探究式、開放式教學,保護學生好奇心,激發求知慾和想像力,把科學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中國小課程體系。按要求落實初高中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在內的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引導有潛質的學生個性化發展。深入開展省級、州級科普示範學校創建工作,到2025年完成省級6所、州級12所以上科普示範學校申報。加強農村中國小科學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備,加大科學教育活動和資源向農村傾斜力度。推進信息技術與科學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場景式、體驗式、沉浸式學習,鼓勵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實踐和動手製作等方式提高科學素質。(牽頭單位:州教育體育局,責任單位:州委宣傳部、州發展改革委、州科技局、州財政局、州廣電局、團州委、州婦聯、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2. 推進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科學基礎課程建設,將科學素質基礎課程建設落實到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中,確保開齊上足科學基礎課時,配齊配足專職教師。支持在校中等職業學生開展創新性實驗、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項目,大力開展各類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將科普教育與實驗實訓緊密結合,推進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牽頭單位:州教育體育局,責任單位:州委宣傳部、州發展改革委、州科技局、州廣電局、團州委、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3. 吸引高校優秀大學生返鄉創業創新。加大政策措施普惠力度,吸引高校優秀大學生返鄉創業創新。開放符合返鄉下鄉大學生創業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加大對農村創業創新的信貸支持和服務力度。高校畢業生創業給予稅費減免、場租補貼、培訓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扶持。進一步降低貸款申請條件,設立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用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及獎補,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返鄉下鄉大學生的信貸支持。(牽頭單位: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州委宣傳部、州發展改革委、州教育體育局、州財政局、州科技局、團州委、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4. 開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建立科學、多元的發現和培育機制,對有潛質的青少年進行個性化培養。拓展青少年科技活動交流渠道,組織好各類青少年競賽選拔活動,利用現有的青少年科普營地、科普教育基地、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實踐基地等,開展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無人機、機器人競賽等各類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提高各類科技競賽水平。(牽頭單位:州教育體育局,責任單位:州科協、州科技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州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5. 提升教師科學素質。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切實提升教師的科學素養。加強中國小科學教師和科技輔導員隊伍建設,加大科學教師的培訓力度,整合各級各部門培訓資源,培訓中國小骨幹教師50人,培訓300名以上科技輔導員。(牽頭單位:州教育體育局、州科協,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6. 建立校內外科學教育資源有效銜接機制。整合博物館、科普大篷車、流動科技館、圖書館、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小校微型科技館、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青少年科普營地等資源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廣泛開展青少年創新大賽、全國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活動,提升學生創作科技小論文、小發明、小製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強對家庭科學教育的指導,提高家長科學教育意識和能力。加強學齡前兒童科學啟蒙教育。推動學校、社會和家庭協同育人。組織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企業等開發開放優質科學教育活動和資源。積極鼓勵基層組織、民間公益組織、社會團體等開展普及性科技活動,擴大參與面和影響力。(牽頭單位:州教育體育局,責任單位:州委宣傳部、州發展改革委、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科技局、州自然資源局、州生態環境局、州農業農村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衛生健康委、州應急局、州國資委、州廣電局、團州委、州婦聯、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二)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 樹立相信科學、和諧理性的思想觀念。重點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健康西雙版納”行動、防災減災、移風易俗等,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民眾性科普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動科學技術普及,培育文明鄉風,激發農民提升素質、振興鄉村的內生動力。(牽頭單位:州委宣傳部、州科協,責任單位:州委組織部、州文明辦、州委網信辦、州發展改革委、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科技局、州民族宗教局、州民政局、州自然資源局、州生態環境局、州農業農村局、州應急局、州市場監管局、州廣電局、州林草局、州鄉村振興局、州社科聯、州地震局、州氣象局,各縣、市人民政府)
2. 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畫。以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為引領,圍繞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新需求,依託農廣校、農函大、農技協、雲南林業科學院熱帶林業研究所、雲南農墾熱帶作物研究所、雲南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和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等平台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大力推廣農業農村實用科學技術和新品種、新機具,大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開展農民職業技能鑑定和技能等級認定、農村電商技能人才培訓,舉辦面向農民的技能大賽、農民科學素質網路競賽、鄉土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等,開展農民教育培訓30000人次以上,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1000名以上,實施農村婦女素質提升計畫,幫助農村婦女參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牽頭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婦聯,責任單位: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商務局、州林草局、州鄉村振興局、州婦聯、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3. 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鼓勵科研院所和院士專家工作站開展鄉村振興智力服務,實施“幹部規劃家鄉行動”、“科普惠農行動”、“科技專家下鄉助推產業提升行動”,推廣科技小院、專家大院、 院(校)地共建、村會合作等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選派農村科技特派員400人以上、科技特派團2個以上。創建示範基地、示範合作社、示範協會等方式開展科技示範,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引導專業技術學(協)會等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設施引入農戶,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繼續實施村幹部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雙提升”行動計畫,打造一支紮根鄉村、 帶動鄉村、振興鄉村的生力軍。(牽頭單位:州科技局、州鄉村振興局,責任單位:州教育體育局、州財政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自然資源局、州農業農村局、州林草局、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4. 持續推進少數民族科普工作。引導社會科普資源向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地區農村傾斜。開展興邊富民行動、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邊境邊民科普活動和科普邊疆行活動,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農村低收入人口職業技能,增強內生髮展能力。繼續推進民族科普工作,在少數民族聚居的行政村、較大的自然村,以開展雙語科普為抓手,積極培養少數民族雙語科普人才。創作、編印製作雙語科普作品,以點帶面開展精準科普培訓,營造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交流使用環境,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聚居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程度。(牽頭單位:州民族宗教局、州科協,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財政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農業農村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林草局、州鄉村振興局、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三)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 開展理想信念和職業精神宣傳教育。開展“中國夢·勞動美”、最美職工、巾幗建功等向新時代產業工人典型代表學習活動,持續開展“勞動者風采”宣傳、勞模工匠先進事跡巡迴宣講等,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和勇於創新的文化氛圍。(牽頭單位:州總工會,責任單位:州委組織部、州委宣傳部、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國資委、州廣電局、團州委、州婦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2. 實施職工技術創新活動。開展多層級、多行業、多工種的勞動和技能競賽,建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統籌利用雲南首席技師工作室、職工創新工作室等,發現、培養高技能人才。開展“雨林英才”創新創業獎評選,單設高技能人才類別獎項,激發技能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不斷提升服務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技能水平。深入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發明創造、“五小”等民眾性技術創新活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牽頭單位:州總工會,責任單位:州委組織部、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科技局、州財政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國資委、州市場監管局、州廣電局、團州委、州婦聯、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3. 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在全州職前教育和職業培訓中進一步突出科學素質、安全生產、衛生健康等內容,構建職業教育、就業培訓、技能提升相統一的產業工人終身技能形成體系。支持建設1-2個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支持1-2所職業院校、套用型本科院校提升實訓能力。通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基本權益保護、安全生產、健康生活常識等通識培訓和科普活動,提高職工安全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深入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畫、求學圓夢行動等,增加進城務工人員教育培訓機會。推行“大院大所大企大校”合作模式,探索職教集團建設。發揮州內“院士專家工作站”“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星創天地、科普基地等高端平台的“傳幫帶”作用,打造一批聚集特色產業人才的職業技能實訓基地。深入推進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完善產業工人技能評價方式。(牽頭單位: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州委組織部、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農業農村局、州衛生健康委、州應急局、州林草局、州鄉村振興局、州總工會、團州委、州婦聯、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4. 發揮企業家提升產業工人科學素質的示範引領作用。弘揚企業家精神,提高企業家科學素質,引導企業家做提升產業工人科學素質的推動者。鼓勵企業積極培養使用創新型技能人才, 引導、支持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職業能力水平評價。發揮“科創中國”、“學習強國—國家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服務平台”、“技能強國—全國產業工人技能學習平台”等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的雙促進機制。加強西雙版納州產業工人隊伍網路平台建設,推動做好快遞員、網約工、網際網路行銷師等群體科學素質提升工作。開展“雨林英才”五年貢獻獎評選,舉辦“雨林英才”技能大賽,加強技能“領頭人”隊伍建設,促進技能人才比學趕超、相互促進。(牽頭單位:州科技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州委組織部、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商務局、州國資委、州林草局、州總工會、團州委、州婦聯、州科協、州社科聯、州工商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四)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 實施智慧助老行動。進一步最佳化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台功能,方便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依託老年大學(學校、 學習點)、養老服務機構、社區服務機構等,開設智慧型手機使用培訓課,幫助老年人提高套用智慧型技術能力,增強老年人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意識,有效預防和應對網路謠言、電信詐欺。(牽頭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衛生健康委,責任單位:州委老幹部局、州委宣傳部、州委網信辦、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婦聯、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2. 加強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務。依託各級老年大學、醫療衛生機構、養老機構、健康教育機構等,推動老年人健康科普進社區、進鄉村、進養老機構、進家庭。以各部門、各單位的老年服務機構為主體,每年組織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知識講座、開展“懂健康知識、做健康老人”老年健康宣傳周等活動,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體育鍛鍊、合理用藥、疫情防控等健康科學知識,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充分利用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老年活動場所、科普園地、黨群活動中心等陣地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務。(牽頭單位:州衛生健康委,責任單位:州委宣傳部、州科技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廣電局、州教育體育局、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3. 發揮老科技工作者科普作用。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壯大老年科技志願者服務組織,充分發揮老年協會等組織的作用。組織老科技工作者積極服務社會,吸納更多優秀老科技工作者加入專家科普報告團、老幹部宣講團、專家服務站,在社區、農村、校園、企業科普中發揮積極作用。(牽頭單位:州委老幹部局,責任單位:州委宣傳部、州科技局、州民政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廣電局、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五)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 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結合州情特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找準將新發展理念轉化為實踐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提高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履職水平、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強化對科學素質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積極開展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普工作,並強化科普評估,增強科普活動成效。(牽頭單位:州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州委宣傳部、州科技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市人民政府)
2. 加強科學素質教育培訓。圍繞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建設目標,認真貫徹落實《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公務員培訓規定》,充分利用學習強國雲南學習平台、學習強國西雙版納學習平台、雲嶺先鋒、雲南省幹部線上學習學院等平台開設的科學素質課程,提升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在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幹部學院培訓課程設計中,常態化加強前沿科技知識和全球科技發展趨勢學習,突出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培養,增強把握科學發展規律的能力。大力開展面向基層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特別是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鄉村振興重點地區幹部的科學素質培訓工作。(牽頭單位:州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州委宣傳部、州科技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3. 在公務員錄用中落實科學素質要求。完善公務員錄取考核指標體系,將科學信息、科技創新成果等內容納入考核錄取體系。不斷完善幹部考核評價,在公務員錄用考試和任職考察中,強化科學素質、科學思維等要求並有效落實。(牽頭單位:州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市人民政府)
三、重點工程
圍繞西雙版納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提高供給效能,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主體多元、手段多樣、供給優質、機制有效的全域、全時科學素質建設體系,實施5項重點工程。
(一)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
1. 建立完善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鼓勵國家、省、州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項目承擔單位和人員,結合科研任務加強科普工作。推動將科普工作實績作為科技人員職稱評聘條件,將科普工作納入相關科技創新基地考核。開展科技創新主體、科技創新成果科普服務評價,引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有效的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推動科普事業與科普產業發展,創新發展科普產研載體,積極探索組建各類科普產業研究院(所),以“企業+院所”、“基地+人才”等多種模式搭建科普產業新平台。(牽頭單位:州科技局,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財政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國資委、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2. 實施科技資源科普化專項行動。支持和指導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開發科普資源、開展科普工作,加強與傳媒、專業科普組織合作,及時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在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建設一批科學傳播專家工作室,分類制訂科技資源科普化工作指南。拓展科技基礎設施科普功能,鼓勵科研院所面向社會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鼓勵企業設立向公眾開放的科普場所或設施。(牽頭單位:州科技局、州教育體育局,責任單位:州委宣傳部、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財政局、州廣電局、州科協、州社科聯、駐州科研院所,各縣、市人民政府)
3. 強化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開展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舉辦“我身邊的科學家”等宣傳推廣活動。支持有條件的院士專家工作站、科普教育基地等機構打造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展示科技界優秀典型、生動實踐和成就經驗,激發社會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深入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活動,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守社會責任、自立自強、建功立業,成為踐行科學家精神的表率。增強科技人員科普能力,針對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科技創新方面熱點焦點問題, 主動、及時、準確發聲。完善科技專家信息庫建設工作,引導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發揮自身專業優勢,面向社會開展科普創作和科技傳播。支持科研工作者將最新研究成果轉化為科普產品。鼓勵科技工作者擔任科普導師、傳媒科學顧問等,參與科技創新教育與科技傳播工作。(牽頭單位:州科協,責任單位:州委組織部、州委宣傳部、州教育體育局、州科技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衛生健康委、州廣電局、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1. 實施繁榮科普創作資助計畫。建立健全科普資源共建共享機制,以徵集評選等方式加大對優秀原創科普作品的扶持、獎勵力度。支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題材開展科普創作。立足全州“世界旅遊名城、沿邊開放示範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大力開發動漫、短視頻、遊戲等多種形式科普作品,支持科幻作品創作。扶持科普創作人才成長,培養科普創作領軍人物。(牽頭單位:州科協,責任單位:州委組織部、州委宣傳部、州委網信辦、州科技局、州民族宗教局、州財政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2. 實施全媒體科學傳播能力提升計畫。加強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研究及相關科技成果轉化,鼓勵在戶外電子屏、公共運輸、樓宇電視、景區景點等各類媒介增加科學傳播公益廣告內容,實現科普內容多渠道全媒體傳播。引導主流媒體等加大科技宣傳力度,增加科普內容,增設科普專欄,促進媒體與大學及科研院所的溝通合作,增強科學傳播的專業性和權威性。(牽頭單位:州委宣傳部,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廣電局、州科協、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3. 實施智慧科普建設工程。充分利用現有的“科普西雙版納”、“傣鄉科普”等科學傳播網路平台和科學闢謠平台,推動科普中國優質資源落地套用,完善電子科普櫥窗、農村e站、社區e站、校園e站等科普信息化載體建設,與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深度融合。推動科普信息員隊伍建設,強化科普信息精準推送服務,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採集和挖掘公眾需求數據,強化科普需求跟蹤分析,做好科普知識定向傳播。推動優質科普資源向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鄉村振興重點地區傾斜。(牽頭單位:州科協,責任單位:州委宣傳部、州委網信辦、州發展改革委、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科技局、州民族宗教局、州財政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廣電局、州林草局、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三)科普基礎設施工程
1. 加強對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規劃。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各縣(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微型科技館、科普基地、科普e站等科普基礎設施管理。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科普服務質量和能力。(牽頭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科協,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財政局,各縣、市人民政府)
2. 完善現代科技館體系。把科技館建設作為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關鍵性基礎工程,將科技館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設以實體科技館為依託和基礎,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中國小微型科技館、鄉村科普營為拓展和延伸,輻射基層科普設施的現代科技館體系。(牽頭單位:州科協,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教育體育局、州科技局、州財政局、州農業農村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林草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各縣、市人民政府)
3. 大力加強科普基地建設。深化全國和省級、州級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工作,對已有的省級、州級科普基地進行分類提升,推動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具有產業或學科特色的專題科普基地,鼓勵和支持各有關行業和部門建立科普研學實踐基地。開發和充實圖書館、博物館、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場所的科普內容。支持和推動有條件的科研機構、科研設施、企業和各級各類科普基地(場館)向公眾免費開放。(牽頭單位:州科技局、州科協,責任單位: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財政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應急局、州社科聯、駐州科研院所,各縣、市人民政府)
(四)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 建立應急科普宣教協同機制。組建專家委員會,建立健全全州應急科普部門協同機制,堅持日常宣教與應急宣傳相統一,納入各級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整體規劃和協調機制。儲備和傳播優質應急科普內容資源,常態化開展傳染病防治、自然災害應急避險、自采誤食有毒野生菌、食用毒性中藥材的科學預防和應急處置等主題科普宣教活動。建立應急科普專家隊伍,提升應急管理人員和媒體人員的應急科普能力。突發事件狀態下,各級各部門密切協作,統籌力量直達基層開展應急科普,及時做好政策解讀、知識普及和輿情引導等工作。(牽頭單位:州委宣傳部,責任單位:州委網信辦、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科技局、州農業農村局、州衛生健康委、州應急局、州市場監管局、州廣電局、州林草局、州科協、州社科聯、州地震局、州氣象局,各縣、市人民政府)
2. 健全基層科普服務體系。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社區服務中心(站)、農村科技活動室、中國小科技實驗室等為陣地,以基層科協“三長”隊伍為骨幹力量,以志願服務為重要手段,構建州級統籌、縣(市)級組織落實、鄉(鎮)級全覆蓋的基層科普服務體系。完善科技志願服務管理制度,推動學校、醫院、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組織等組建科技志願服務隊,推進科技志願服務專業化、規範化、常態化發展。大力發展科普旅遊,在旅遊景點景區宣傳中增加科普內容。把科普宣傳融入民族節慶活動。深入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畫,大力開展全國和省級科普示範縣(市)創建活動,持續推進科普示範社區、社區科普大學建設,探索建立基層科普展覽展示資源共享機制。(牽頭單位:州科協,責任單位:州委組織部、州委宣傳部、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科技局、州農業農村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衛生健康委、州應急局、州廣電局、州林草局、州總工會、團州委、州婦聯、州社科聯,各縣、市人民政府)
3. 深入開展重點科普活動。廣泛開展世界一流“三張牌”、 生物多樣性、碳達峰碳中和等知識宣傳普及,積極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愛國衛生“7+2專項行動”、科技活動周、雙創活動周、食品安全宣傳周、全國科普日、防災減災日、公眾科學日等活動。不斷創新科普活動形式、內容和載體,兼顧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運用多種文化樣式和表現形式,注入現代氣息和時尚元素,推出更多接地氣、有人氣的科普活動。增進公眾對科技發展的了解和支持。(牽頭單位:州委宣傳部、州科技局、州科協,責任單位:州委組織部、州委網信辦、州發展改革委、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民族宗教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財政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自然資源局、州生態環境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商務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衛生健康委、州應急局、州市場監管局、州廣電局、州林草局、州鄉村振興局、州總工會、團州委、州婦聯、州社科聯、州地震局、州氣象局,各縣、市人民政府)
4. 加強科普隊伍建設。推進建立科普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和評價機制,暢通符合條件科普專業人才申報相應職稱評審通道。大力發展科普場館、科普基地、新媒體科普等領域專職科普人才隊伍。鼓勵科研機構、企業設立科普崗位。支持年富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科技人才從事科普工作,打造一支科普兼職隊伍。(牽頭單位:州科技局、州科協,責任單位:州委宣傳部、州委網信辦、州發展改革委、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財政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社科聯、駐州科研院所,各縣、市人民政府)
(五)科學素質交流合作工程
1. 加強對內合作交流。拓展科學素質建設交流渠道,積極申報承辦省級重大科普活動和省內科技人文交流活動。加強青少年、婦女和教育、媒體、文化等領域科技人文交流。深入推進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先進州(市)的交流,開展科學教育、傳播、普及、創新等方面的合作,促進全州科學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牽頭單位:州科技局、州科協,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教育體育局、州民族宗教局、州民政局、州自然資源局、州生態環境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商務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衛生健康委、州應急局、州市場監管局、州社科聯、州地震局、州氣象局、駐州科研院所,各縣、市人民政府)
2. 加強對外合作開放。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充分發揮面向南亞、東南亞地區科技創新輻射帶動作用,深化公共衛生、綠色發展、科技教育等領域科普交流合作。圍繞提升科學素質、促進可持續發展,推動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社會組織等,聚焦未來發展、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人類健康、災害風險、氣候變化等重大課題,充分開展科學傳播國際交流。(牽頭單位:州科技局、州商務局,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教育體育局、州民族宗教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自然資源局、州生態環境局、州農業農村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衛生健康委、州應急局、州市場監管局、州科協、州社科聯、州地震局、州氣象局,各縣、市人民政府)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州人民政府負責《西雙版納州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 (2021-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落實工作的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將公民科學素質發展目標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實施方案》實施工作的督促檢查。有關部門和單位將《實施方案》相關任務納入規劃和計畫,統一安排部署,充分履行工作職責。州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州科協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做好溝通聯絡,會同各成員單位共同推進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
各縣(市)人民政府負責領導當地《實施方案》落實工作,把科學素質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本地總體規劃,列入年度工作計畫,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各級科協牽頭推進《實施方案》落實工作,完善科學素質建設工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全面推進本地科學素質建設工作。
(二)完善保障條件
落實目標責任機制。州人民政府與各縣(市)人民政府簽訂科學素質建設目標責任書, 形成逐級負責、層層落實的工作局面。每年組織召開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會議,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和困難。
落實監測評估體系。組織開展年度檢查,確保工作任務和目標落實,配合開展公民科學素質監測評估,及時掌握各縣(市)科學素質建設工作情況。
強化政策支撐。貫徹落實科普相關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價標準條件,探索將科普人才列入各級各類人才獎勵和資助計畫。
強化理論研究。圍繞新科技新套用帶來的科技倫理、科技安全、科學謠言等方面,開展科學素質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加強科學素質統計分析,深入開展科普對象、手段和方法等研究,打造科學素質建設高端智庫。
強化經費保障。各級政府要將科普經費按照標準納入財政預算。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統籌考慮和落實科普經費。提倡個人、企業、社會組織等設立科普基金,資助科普項目,開展科普服務。
(三)時間進度安排
各縣(市)、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做好《實施方案》的宣傳、落實工作,2021-2024年全面實施。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針對薄弱環節,解決突出問題,著力推進各項重點任務全面完成。
2025年總結評估,組織開展終期檢查,對“十四五”期間科學素質建設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和評估。
解讀
《西雙版納州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是在《雲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和《西雙版納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引下,經州政府批准,由西雙版納州科學技術協會牽頭編制的重點專項規劃,主要闡明州委、州政府關於我州“十四五”時期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的戰略意圖,是各級各部門履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職責、審批全民科學素質行動項目和安排政府科普經費的重要依據。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義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州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期,科技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深入協同,科技創新正在釋放巨大能量,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模式。科學素質建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開啟了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新征程。面向世界科技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需要科學素質建設擔當更加重要的使命。一是圍繞在更高水平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需要科學素質建設彰顯價值引領作用,提高公眾終身學習能力,不斷豐富人民精神家園,服務人的全面發展。二是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科學素質建設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以高素質創新大軍支撐高質量發展。三是圍繞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需要科學素質建設更好促進人的現代化,營造科學理性、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四是圍繞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需要科學素質建設更好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增進文明互鑒,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0年我州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6.5%,數據表明,西雙版納州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已進入穩步增長階段。在全社會基本形成了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夯實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民眾基礎和人才基礎,為推動我州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和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存在的問題依然突出。如全州公民科學素質總體水平還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科學精神弘揚不夠,科學理性的社會氛圍不夠深厚;科普有效供給不足、基礎薄弱;落實“科學普及與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未形成等等。很顯然,必須進一步認識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切實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創新發展科普之翼”重要使命與責任,讓科普之翼硬起來、強起來,提高推動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自覺性和緊迫感,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努力開創我州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新局面。《方案》的出台和實施,對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創新能力和文化軟實力,推動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方案》編制思路、主要結構和特點
《方案》編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屆全會精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學普及的重要論述,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科學精神為主線,以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為重點,引導公眾把相信科學、尊重科學轉化為文化自覺,大力弘揚科學精神,著力打造社會化協同、智慧化傳播、規範化建設和國際化合作的科學素質建設生態,營造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州戰略,為西雙版納高質量發展和建成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西雙版納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方案》具有五個方面的突出特點:一是突出問題導向,緊扣薄弱環節。從人民民眾關注、黨委政府重視的全州公民科學素質問題入手,著力補齊短板、堵塞漏洞、改進科普方式,著力抓重點、抓關鍵、抓薄弱環節。二是突出融入新發展格局,緊扣西雙版納戰略定位。緊密結合融入新發展格局和西雙版納州戰略定位對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需要,提出有關目標任務。三是突出重點人群,緊扣實操落地。針對西雙版納實際,部署針對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幹部和公務員5類人群的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推動科普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四是突出高質量發展,緊扣科普服務供給效能。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提高科普服務供給效能,部署了5項重點工程。五是突出科學素質提升,緊扣科普隊伍建設。圍繞公民科學素質提升需要,從大力發展專職科普人才、推動科技教師和科技輔導員隊伍及科技志願者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強科普人才隊伍建設。
三、《方案》編制依據和基本原則
主要依據。《方案》的主要依據是《國務院關於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通知》(國發〔2021〕9號)、《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雲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雲政發〔2021〕29號)、《西雙版納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
基本原則。《方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努力實現西雙版納科普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發展,為西雙版納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提出以科學精神引領、堅持協同推進、深化供給側改革和擴大開放合作為原則,這些原則貫穿《方案》各個部分,在提升全民科學素質行動中必須嚴格遵循。
四、《方案》制定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州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1.5%,與發達地區的差距逐步縮小的目標,主要依據我州科普發展現狀和背景,既考慮西雙版納是中國西部欠發達地州的實際,又兼顧追趕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迫切願望,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的。除這一定量目標外,《方案》還提出了全州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狀態明顯改善,科普供給側改革成效明顯,科普資源進一步最佳化整合,科普組織與人才隊伍發展不斷壯大,科普工作與科研、教育、文化等事業聯合協作機制不斷完善,合力不斷增強,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取得新成效,科普活動質量明顯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機制不斷創新,科學素質標準和評估體系不斷完善,科學素質建設開放合作取得新進展,“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學精神在全社會廣泛弘揚,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社會文明程度普遍提高等定性目標,這些目標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主要任務主要表現為五項提升行動和五項重點工程。五項提升行動分別是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五項重點工程分別是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礎設施工程、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學素質交流合作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