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不喜歡說話、聲音小、說話的尾音低糜且常常聽不到、一生病都會不易恢復、手足心呈現微熱、午後自覺臉上有一陣陣烘熱感、
舌苔少、脈象無力,這些也是虛性體質的特徵。
分類
氣虛
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
面色萎黃、食欲不振,
虛熱,
自汗,脫肛,
子宮下垂,
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
補氣,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參、
黃芪、黨參等。
對應蔬菜:菠菜、胡蘿蔔等。
血虛
對應蔬菜:菠菜、胡蘿蔔等。
陰虛
陽虛
除有氣虛的表現外,平時怕冷,四肢不溫,喜熱飲,體溫常偏低,腰酸腿軟,陽痿早泄,小腹冷痛,乏力,
小便不利,
舌質淡溥,苔白,脈沉細等。進補宜補陽、益陽、
溫陽。補陽虛的藥物可選用
紅參、
鹿茸、
杜仲、
蟲草、肉桂、
海馬等。
對應蔬菜:辣椒、韭菜等。
藥補
治療虛弱,根據中醫“虛則輔之,
實則瀉之,熱則寒之,寒則熱之。”的原則,需通過進補來調整虛實,進補有
補氣、補血、
補陰、
補陽四個方面,並需依照各人的體質和病證中行辨證辨體進補,進補有藥補和
食補,不論是採用藥補還是食補,均是為了補虛扶正,食補有時比藥補更為重要,因為食補不僅可補虛祛邪,並可扶正,達到補虛扶正的要求,使機體的氣血陰陽達到新的平衡,恢復健康,故有“
藥補不如食補”之說,進補是為了補虛扶正,若不虛而補、補之過度或不當的進補均可引起不良反應,如壯實的人服了人參、
阿膠等性溫的補氣血藥物,會出現
食慾減退、
噁心、
飽脹、便秘、頭暈、
咽痛、牙齦虛浮出血。又如怕冷、大便溏薄的
陽虛者服了
生地、
麥冬、
鱉甲等補陰藥食物,會更加怕冷、腹瀉、腹痛等,這些都是因進補不當,損傷了
胃氣,違反了中醫辨證說辨體施補的原則。(像
氣虛適宜吃菠菜,
血虛適宜吃胡蘿蔔,陰虛適宜吃茄子,陽虛適宜吃辣椒就是
食補,如圖1)
每天泡一次高麗參,一次只用三片,每天沸水沖泡來飲用。這三片高麗參要連續泡飲三天,所以第二天味道比較淡,第三天就更淡了,平常放冰櫃冷藏避免腐壞。這樣可以使患者臉色紅潤,從而達到減輕疾病的效果。
所以,虛性體質的人每天若能吃一次“山藥
蓮子紅棗湯”,抵抗力就會逐漸增強,其中山藥特別含有天然荷爾蒙的前驅物質,對中老年婦女幫助甚大。但是補性食物的攝取量要節制,不可吃過量。筆者曾聽一位患偏頭痛十餘年的婦人說,就是因為在某一天吃了太多的
糖炒栗子,引發偏頭痛,一痛就是十幾年。所以奉勸大家,經過煎炒的補性食物千萬要少量進食。
兩虛現象
氣陰兩虛
既有
氣虛又有
陰虛,其主要表現為;既有頭暈、乏力、腿軟等氣虛表現,又有升火、
咽乾、舌紅等陰虛表現,但沒有慢性疾病,這種體質稱
氣陰兩虛體質,進補宜採用益氣養陰之
補法,即在進補時應同時考慮
補氣和
補陰。
陰陽兩虛
既有
陰虛又有
陽虛,稱
陰陽兩虛,其主要表現為;既怕冷又怕熱,冬天特別怕冷,夏天又特別怕熱,這是
陰陽失調或陰陽兩虛之體質,進補宜採用陰陽並補,養陰溫陽和滋陰
壯陽等補法。
氣血兩虛
對兩虛之體的
食補可分別選用上述
補氣、補血、補陰、
補陽的食品及藥膳進行辨證辨體施補,更應根據虛弱的輕重交替選服,通過進補待虛弱的表現消失,恢復健康後應停服進補食品及進補藥膳,到服食正常的平衡膳食即可,真正做到“
虛則補之,
實則瀉之”,無虛不須補,避免不虛而補,補之過度或進補不當而引起的不良反應,反而對健康不利。
膳食療方
石斛河魚:石斛6g,河魚1條共蒸食,可滋陰。
韭菜白米蝦:韭菜200g,白米蝦(或蝦仁)100g,共炒,加調味,常服食,可補陽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