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佛法般若(bō rě))

般若(佛法般若(bō rě))

(一)共般若不共般若。(一)共般若,即天台宗之通教,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三乘共修證,故稱共般若。(二)不共般若,天台宗之別、圓二教,唯對別、圓二菩薩說,而不共於聲聞、緣覺二乘,故稱不共般若。(二)菩薩般若有二,即世間般若與出世間般若。(一)世間般若為不行寂靜真實之般若,常行有見有相之般若,此等般若,有取有著。與聲聞、緣覺二乘共。(二)至於出世間般若則是無取無著、平等寂滅而離諸名相者。此等般若,超勝一切聲聞、緣覺,故又稱菩薩出世般若大甲冑輪。[地藏十輪經卷十] (三)指實相般若觀照般若。[華嚴大疏鈔卷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般若
  • 外文名:Prajna
  • :天台宗之通教
  • 出自:佛教經典
般若波羅密,般若十種利益,八部般若,五部般若,小品般若經,大品般若經,三般若,般若經典,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密

法界次第云:‘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礙,名為智慧。’智慧有三種:一者、聲聞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佛智慧。
一、求聲聞智慧有三種:學、無學、非學非無學。
‘一’非學非無學智慧 非學非無學智慧者,如乾慧地不淨觀安那般那欲界系、四念處、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等。
‘二’學智 學智者,苦法忍慧,乃至阿羅漢第九無間中金剛三昧慧。
‘三’無學智 無學智者,阿羅漢第九解脫智,從是已後,一切無學無盡智,無生智等。
是為聲聞智慧。
二、求辟支佛智慧亦如是。但以是人無漏善根純熟,雖生無佛之世,不從他聞,自然覺悟得禪定,三界漏盡。所得三明六通等,為德小勝聲聞,是為辟支佛智慧。又以觀十二因緣智慧深利,能侵除習氣,勝於聲聞,從四諦觀門斷結,此為異也。
三、求佛道智慧者,菩薩從初發心已來,行六波羅密,破魔軍眾,及諸煩惱,得一切智,成佛道,乃至入無餘涅槃。隨本願力,從是中間,所有智慧,總相別相,一切盡知,是為佛智。
若菩薩以質直清淨心,修此三種智慧,故名為般若。
波羅密’波羅密者,翻名如前。若菩薩隨所修智慧中,能具足五種心者,是時般若名波羅密也。何等五?一者了知智慧實相,非境非智,心無所得,而能遍學三乘智慧,及一切世間知見。餘四心如檀中分別。菩薩能如是,於所修智慧中,具此五心者,隨所得智慧,因中說果,皆具三義。是以菩薩所修智慧,皆名行般若波羅密。若至無上菩提道果,方是般若波羅密具足成就。
六波羅密,即菩薩正行之本,是以法華經云:‘為求菩薩道,應說六波羅密。’

般若十種利益

般若十種利益: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菩薩由此智慧,通達無礙,故獲十種利益也。
一、一切舍不取施想 謂菩薩修行般若,照了萬法俱寂,是故雖行布施,而無能施之想,不著所施之物,不見受施之人,是為一切舍不取施想。
二、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謂菩薩修行般若,雖堅持淨戒,無所毀缺,然以空慧照之,則不見有能持能犯之相,是為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三、住於忍力而不住眾生想 謂菩薩修行般若,安住忍力,度諸眾生,然以空慧照之,而終不起眾生得度之想,是為住於忍力而不住眾生想。
四、行於精進而離身心 謂菩薩修行般若,於諸梵行,雖勇猛精進,然以空慧照之,而不見有身,心精進之相,是為行於精進而離身心。
五、修禪無所住 謂菩薩修行般若,雖在禪定,然以空慧照之,而於一切諸禪功德,不生味著,是為修禪而無所住。
六、魔不能擾 謂菩薩修行般若,能以空慧,照了諸法本性空寂,復知魔佛體元不異,魔雖發現,即無所怖,是為魔不能擾。
七、於他言論其心不動 謂菩薩修行般若,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無不通達明了,故於他人言論,悉能辯其邪正是非,不為所惑,是為於他言論其心不動。
八、達生死海底 謂菩薩修行般若,照了諸法,洞徹生死淵源,不為輪轉所溺,是為達生死海底。
九、起增上悲 謂菩薩修行般若,雖觀一切性空,常以廣大悲愍之心,誓拔一切眾生之苦,令得解脫,是為起增上悲。
十、不樂二乘道 謂菩薩修行般若,而能了知聲聞緣覺小乘之法,沉滯空寂,未為究竟,而不欣樂,惟求大乘無上之道,而得解脫,是為不樂二乘道。

八部般若

佛於第四時中,所說之經甚多,法亦不一,故有八部之名。據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一載,八部般若即:(一)大品般若,指佛演說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三十七道品等法,皆從六波羅蜜生,其般若波羅蜜最大最勝,最為第一,其餘五度若無般若導達,則不得名為波羅蜜。以其卷帙多,故稱大品般若。(二)小品般若,指與大品所說之法,大要相同,因對大品,以其卷帙較少,故稱小品般若。(三)放光般若,指世尊入於三昧,從足千輻輪相放大光明,上至肉髻及諸毛孔中,皆放光明,遍照十方國土,為諸菩薩而說此經,故稱放光般若。(四)光贊般若,光,即光明;贊,即講說。指佛從舌根出無數光明,照三千界,其光明中,自然而現無數金蓮花,其蓮花上各有諸佛講說此經,故稱光贊般若。(五)道行般若,指佛說法,令諸眾生聞者喜樂,展轉相告,於中受學,成就道行,故稱道行般若。(六)金剛般若,以金剛之性,至堅至利,能斷難斷,能碎萬物,比喻般若空慧,能斷諸眾生難斷之惑,故稱金剛般若。(七)勝天王般若,此經由勝天王發問而說,故稱勝天王般若。(八)文殊問般若,此經因文殊師利發問而說,故稱文殊問般若。

五部般若

(名數)一摩訶般若,二金剛般若,三天王問般若,四光贊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經上曰:‘五眼法身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波羅蜜、天王問般若波羅蜜、光贊般若波羅蜜,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經疏上曰:‘從得道後二十九年,說四般若。’嘉祥仁王經疏一曰:‘五部如此經說。’此中第一摩訶般若,羅什譯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又曰大品般若),二十七卷,是大般若之第二會也。西晉無羅叉譯之放光般若三十卷及西晉竺法護譯之光贊般若十卷(經文未盡),與之同本。第二金剛般若,羅什譯之金剛般若經一卷是也。元魏菩提留支譯之金剛般若一卷,陳真諦譯之金剛般若一卷,隋達磨笈多譯之金剛能斷般若一卷,唐玄奘譯之能斷金剛般若一卷(大般若之別抄)。義淨之能斷金剛般若一卷,皆同本也。是為大般若之第九會。第三天王問般若,月婆首那譯之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七卷是也,為大般若之第六會。第四光贊般若,梵本未渡,在今藏中之光贊經及放光般若,皆與什譯之摩訶般若同本,三部共為大般若之第二會。第五仁王般若,佛最後所說之本經是也,有什譯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大般若之別部也。

小品般若經

梵名As!t!asa^hasrika^ -prajn~a^pa^ramita^ 。凡十卷二十九品。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小品經、新小品經。即八千頌般若,乃鳩摩羅什(343~413)於西元四○八年所譯。收於大正藏第八冊。為大乘佛教最初期說般若空觀之基礎經典之一。其內容闡釋菩薩之般若波羅蜜、菩薩之諸法無受三昧、菩薩摩訶薩及大乘之意義,又詳舉般若波羅蜜與五蘊之關係、受持修習般若波羅蜜之功德,與諸法空無所得、空三昧等之理。
本經之同本異譯有:(一)道行般若經,十卷,後漢支婁迦讖譯。(二)大明度無極經,六卷,吳·支謙譯。(三)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五卷,前秦曇摩蜱與竺佛念共譯。(四)大般若經第四會十八卷二十九品、第五會十卷二十四品,唐代玄奘譯。(五)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二十五卷,宋代施護譯。另有藏譯本與梵本。[大般若經概論(渡邊海旭)]

大品般若經

梵名Pan~cavim!s/ati -sa^hasrika^-prajn~a^pa^ramita^ 。凡二十七卷(或三十、四十卷),九十品。又稱二萬五千頌般若。乃鳩摩羅什於後秦弘始四年至十四年(402~412)所譯。又作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摩訶般若經、新大品經、大品經。收於大正藏第八冊。系大乘佛教初期說般若空觀之經典。據龍樹之大智度論載,本經前六十六品為般若道,後二十四品為方便道。據吉藏之大品經義略序載,全書九十品中,前六品系佛對舍利弗等上根之人所說,第七品至四十四品為佛命須菩提對中根之人所說,第四十五品至九十品為佛對下根之諸天、人所說。本經之同本異譯有如下三種:(一)光贊般若波羅蜜經,西晉竺法護譯,凡十卷,二十七品。(二)放光般若波羅蜜經,西晉無羅叉譯,凡二十卷(或三十卷),九十品。(三)大般若經第二會,唐代玄奘譯,凡七十八卷,八十五品。此外亦有藏譯本(共分七十六品)。至於梵本(共分八品)則由杜持(N. Dutt)出版(1934年),惟非全本。本經之注釋書極多,較重要者有龍樹之大智度論一百卷、嘉祥大師吉藏之大品經義疏十卷與大品經游意一卷、真諦之大品般若經玄文四卷。[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八、開元釋教錄卷四、佛教聖典概說]

三般若

般若,梵語prajn~a^,意為智慧。又作三種般若。(一)指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大乘義章卷十依據大智度論,立三種般若義,即:(一)文字雖非般若,但為詮解般若之方便,又能生起般若,故稱文字般若。即指諸部般若經。(二)觀照,謂慧心鑒達之用,其體即為般若,故稱觀照般若。(三)實相,為觀照所知之境界,其體雖非般若,而能生起般若,故稱實相般若
三般若中,文字、實相二者為般若之法,並非即是般若,觀照則為般若之體。據碧岩錄第九十六則載,實相般若即為真智,觀照般若即為真境,文字般若即為能詮之文字。又此三般若加境界般若眷屬般若,稱為五種般若。此外,又有以文字般若稱為方便般若者。[金剛般若經疏、大品經義疏卷一、般若心經略疏、三論玄義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一]
(二)指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方便般若。據金光明經玄義卷上、金光明玄義拾遺記卷二所載,般若乃圓常之大覺,此一覺有三種德,即:(一)實相般若,為般若之理體。乃眾生所本具,非寂非照,離一切虛妄之相,為般若之實性。即一切種智。(二)觀照般若,為觀照實相之實智。謂觀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無相,稱為觀照。即一切智。(三)方便般若,為分別諸法之權智。謂方便之德,非寂而寂,善巧分別諸法,稱為方便。即道種智。蓋此說謂方便、觀照、實相三者即是般若,乃性宗之義。

般若經典

闡說般若波羅蜜深理的經典之總稱。舊譯為般若波羅蜜經新譯為般若波羅蜜多經。有數十部,如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大般若經、般若心經金剛經等均屬之。
關於般若經典之弘通,在印度方面,於佛陀入滅後五百年頃,小品般若盛行於印度北方,以須菩提為說法主,舍利弗亦常出座說法。其後‘大品般若’成立,舍利弗與須菩提互究空理。‘文殊般若’則以文殊、迦葉為主。大品諸本廣行流通,約於佛陀入滅六百年頃,自此以後,未經幾時,諸本品類系部成立。
印度有關般若經典之釋論,佛陀入滅後七百年頃,龍樹、提婆等中觀空宗大乘學派造作諸論。龍樹於大品般若造優婆提舍十萬偈(即鳩摩羅什所譯之大智度論),另有無畏論、中論、十二門論。提婆造廣百論、百論、百字論本偈等。與彼相對抗者,則有彌勒無著等瑜伽有宗。彌勒造金剛般若頌(梵Aryasina ),無著造彌勒金剛般若釋論及順中論等。世親清辨、月稱亦相繼造論。
般若經典傳譯於漢地,以東漢靈帝時支婁迦讖譯出般若道行品經為起源。其後朱士行于闐求得放光般若。魏晉南北朝時代,由於各家對般若所論宗要各異,而形成六家七宗之說。至羅什東來,正當放光、道行般若盛行之時,羅什譯出‘大小品’、‘心經’、‘金剛’及‘仁王’各般若外,又譯出龍樹、提婆之釋論,盛唱空門般若,遂令般若光芒愈盛。羅什之弟子僧肇、道融、僧睿、道生,競崇般若,尤以僧肇之寶藏論、肇論,最得其精奧妙義。又僧睿、僧肇門下成立三論宗,所依經典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
有關般若經典之部系,據菩提流支譯之金剛仙論卷一中舉出八部般若,即:第一部十萬偈(大品)、第二部二萬五千偈(放光)、第三部一萬八千偈(光贊)、第四部八千偈(道行)、第五部四千偈(小品)、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問)、第七部六百偈(文殊)、第八部三百偈(金剛般若)。玄奘所譯六百卷大般若,實為根本般若與雜部般若之集大成。大般若為根本,其他諸本般若,皆為大般若各會中所別出。(參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839)

波羅蜜多心經

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1卷。為般若經類的精要之作。在玄奘譯出前有失譯本《摩訶般若波羅密神咒》(舊題《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1卷,舊傳鳩摩羅什譯。現存異譯本6種:①唐法月譯《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②唐般若、利言等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③唐智慧輪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④唐法成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⑤敦煌發現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⑥宋施護譯《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其中玄奘譯本、失譯本和敦煌本為“小本”,只有正文;其餘為“廣本”,有序、正、流通三分。玄奘所譯為通常流行本。全經260字,闡述五蘊、三科、四諦、十二因緣等皆空的佛教義理,而歸於“無所得”(不可得),認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證得菩提果。由於經文短小精粹,便於持誦,在中國內地和西藏均甚流行。近代又被譯為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
此經現存梵本有尼泊爾發現的廣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種傳寫摩刻小本兩種。日本手抄貝葉梵本,約在609年以後製作。另外,在敦煌還發現《心經》的7種譯本,其中廣本與藏文大藏經所收錄的《心經》相同,而與小本不同。
相傳有註疏200餘種。據記載,僅中國撰述即有40餘種。最著名的有印度提婆《心經注》1卷;中國有唐新羅僧人圓測《心經贊》1卷,明曠《心經略疏》1卷,慧淨《心經疏》1卷(敦煌發現),窺基《心經幽贊》2卷,法藏《心經略疏》1卷,宋智圓《心經疏》1卷等;日本有空海《心經秘鍵》2卷,最澄《心經釋》1卷,真興《心經略釋》1卷,宗純《心經注》1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