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藏文大藏經
- 創作年代:公元14世紀
- 文學體裁:佛教叢書
- 作者:藏族僧人
- 贊助:木增
藏傳佛教非常珍貴的文物和文化成果,它是一套大型的佛教叢書。 公元14世紀時由藏族僧人編撰而成,主要內容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著作,包括了 4500多種藏文書籍。到現在,...
《大藏經》為佛教經典的總集,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有多個版本,比如乾隆藏、嘉興藏等。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語三大體系。另有...
《藏文〈大藏經 〉概論》從藏傳佛教的興起和初期譯經編目狀況、藏文《大藏經》的起源及其版本簡介、藏文《大藏經》與歷屆政府的關係、新時期藏文《大藏經》的對勘和...
藏語(藏文:བོད་ཡིག།或བོད་ཀྱི་སྐད་ཡིག།),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布在中國西藏自治區...
《<大藏經>概論》是2010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扎呷。...... 本書從藏傳佛教的興起和初期譯經編目狀況、藏文《大藏經》的起源及其版本簡介、藏文《大藏...
藏文大藏經的蒙文譯刻本。又名《如來大藏經》或《番藏經》。先後四次譯刻。...... 藏文大藏經的蒙文譯刻本。又名《如來大藏經》或《番藏經》。先後四次譯刻。...
藏文(བོད་ཡིག),指藏族使用的藏語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適用地區主要有:中國境內的藏族人,以及尼泊爾、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境內...
藏文《大藏經》版本之一。此版系康熙帝敕命而刻。甘珠爾部分是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刊刻,總計106帙。清乾隆初年,曾對此版進行過修補。 《丹珠爾》部分是在...
《漢藏大藏經目錄異同研究》作者:黃明信,出版於2003年,是一本介紹佛學的書籍。...... 這方面前人已經做過許多工作,其中藏漢的,即研究藏文大藏經里哪些經論漢文里...
藏文石經,是用金屬等工具將大藏經鐫刻在石頭上的一種特殊的經書形式,又稱石頭書。在藏族地區,人們又形象地稱其為“多卡“或“多讓”,意為“石經牆”。這是...
藏文《大藏經》版本之一。1921年,止貢廓覺活佛向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奉獻了大量物品,並提出要求刻印藏文《大藏經,。此後,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命令原西藏地方...
藏文《大藏經》版本之一。此版是遵循第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之旨令,由第悉·桑傑嘉措主持雕刻。當時因資金短缺以及技術不夠嫻熟,故用7年多的時間,僅刻完28帙《甘珠爾...
中華大藏經 漢、藏、滿與蒙古四種文字的大藏經。漢文絕大部分是東漢、魏晉南北朝、唐朝期譯出的。從兩晉南北朝開始,中國僧人及佛教信奉者下不少著作,有經序、註疏...
藏文《大藏經》版本之一。此版大約於20世紀30年代,由昌都葉倉·羅桑貢覺和德格女土司德欽卓瑪主持刊刻,它是以拉薩版《大藏經》為底本刻印的。此版文字秀麗,字跡...
《龍藏經》就是把一切佛教經典匯集儲存在一起的意思。《龍藏經》是中國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佛學大百科全書。它是清代唯一也是中國最後一次官刻漢文大藏經。因奉雍正皇帝...
藏文起源於象雄文,當年松贊乾布派他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創造藏文,最多只能叫象雄文字的改良。象雄人的宗教、文字等深刻影響了吐蕃以及後來西藏社會的各個方面。。象雄...
藏文《大藏經》最早之手抄本。元皇慶元年(1312年),仁宗皇帝邀請那塘寺的格西恰喀巴拔希等人至蒙古地方傳教,其至內地後,為上師迥丹熱赤提供筆墨紙張。故迥丹熱赤...
《佛教大藏經》,中國現代編印的漢文大藏經。廣修編修。台灣佛教出版社1977—1983年出版。全藏總計一百六十二冊(另有《目錄索引》一冊),分為正藏和續藏兩部分,共...
藏文《大藏經》分《甘珠爾》和《丹珠爾》兩大部分,其中《甘珠爾》包括顯密經律,主要為佛教的原始經典,《丹珠爾》為論藏,系釋迦牟尼弟子對佛語的闡釋和論述的譯文...
《丹珠爾》(西藏名:Bstan-h!gyur)為西藏大藏經二藏之一。西藏大藏經分為教說翻譯、論著翻譯等兩部,音譯甘珠爾、丹珠爾。《丹珠爾》主要收錄的是佛弟子及後世學者...
喇嘛(音譯自藏文:བླ་མ,藏語拼音:lama,威利:bla-ma),藏傳佛教術語,意為上師、上人,為對藏傳佛教僧侶之尊稱,長老、上座、高僧之稱號。“嘛”是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