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若密心經

般若波若密心經

般若波若密心經是唐朝時期三藏法師玄奘所譯,玄奘法師年十五與兄長捷法師共住長安莊嚴寺。二十九歲時赴西域求法,一路艱難險阻,數不勝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般若波若密心經
  • 作品別名:摩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創作年代:唐朝
  • 作者:玄奘
心經來歷,心經內容,心經介紹,心經意譯,

心經來歷

唐朝時期三藏法師玄奘二十九歲時赴西域求法,一路艱難險阻,數不勝數。法師一日閉門而坐,至夕開門時,見一老僧,法師於是參拜,懇求老僧相助,老僧即口授《心經》教其念誦,於是山川平易,險阻不再,怪物潛蹤。到了印度,戒日王為法師設論座,十八國辯論者無一能與法師抗衡,法師當時遍游五印,請諸梵本,於貞觀十九年還京,回到長安後,法師立即組織力量翻譯經典,共譯成經藏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而《心經》就是其中的一部。
般若波若密心經

心經內容

佛說 摩呵般若波羅蜜多 心經
上卷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陀,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締,揭締,波羅揭締,波羅僧揭締,菩提薩婆呵。
佛說 摩呵般若波羅蜜多 心經
中卷
爾時,如來在大雷音宮,遙聞菩薩演說上經,即舍涅磐相,騰身虛空,來投菩薩所在,化一長老,雜大眾中,手持優缽曲雲,視花微笑。長老於大眾中起,合掌白言,菩薩,佛何以得空五蘊。曰,以照故,以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以行深觀故,以自在觀故,故得涅磐,得開一切微妙門,一切救苦難,一切真實不虛。法究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布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業證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如是如是,乃真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乃真五蘊皆空時,不落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 相,名曰諸法空相。如來能隱能現,無往無來,能以芥子包納三千大千世界,能行止坐臥,無異常人。隱則慧眼不能睹,現則肉眼不能翳,無死無生,萬劫圓明。吾不得而名,強名之曰金剛,尊其號曰如來。爾時,長老復白,世有善男子,善女人,依阿舍慧達岸無訛。菩薩曰,善哉善哉,是有發大信咒,發大慧咒,發大戒力咒,發無上定力咒,一切邪魔脫離咒,一切吉神擁護災難消亡福田利益咒,是乃如來口授功德不可思議。舍利子,樂依般若波羅蜜多者,謙持此咒曰: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旦者他,安,加羅伐哆,羅加伐哆,羅加伐哆,梭呵。
佛說 摩呵般若波羅蜜多 心經
下卷
是時,菩薩在大羅剎國紫金殿內,演說多心經已,復告諸舍利曰,昔我作王子時,即對佛發願,三千大千世界,有一眾生,不聞正道,不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誓不成佛。何以故,一切眾生,皆可得道,其心即佛。舍利子,汝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阿得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知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非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大德不德,大明不明,大勤若惰,大淨若污。舍利子,我今授汝密咒,名曰密咒,即非密咒,是亦密咒。能除一切苦,即非能除一切苦,是亦能除一切苦。能除一切難,即非能除一切難,是亦能除一切難。何以故,成法非法,法會於心,心融於法,法忘其法,法無其法,乃為大法,得渡眾生。舍利子,彼岸無岸,強名曰岸,岸無成岸,心止即岸。是故如來無定相,無往亦無來,舍利子,汝知如來有慧劍否,無也,如來依般若波羅蜜多也。菩薩曰,否,如來有慧劍,有戒刃也,如來無慧劍,無戒刃,不識般若。何以故,般若即般若,衛之則存,矚之則明,存而明之,道假以成。於是乃說大圓滿般若波羅蜜多心咒。咒曰:安,佛羅闌牢連樓,薩哆蜜波耶,闌牢連樓,闌闌闌,哩尼耶,吻奈,喝喇闌〔〕,喝喇喝喇闌〔〕,安,安,嘛尼叭彌哄,俞薩窪奇,哆答答,怖叉薩波,安,委味尼夷,托波托波,悉律律,安,吐羅吐羅,安,安,安,
摩呵般若波羅蜜多梭呵。

心經介紹

佛門中修心的最著名的經典就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這部經是記錄釋迦牟尼佛向其舍利子講述,觀世音菩薩是怎樣修心的,以及修心後的成果。佛說:觀自在菩薩是修行“深般若”時,修成了無分別心,故而照見五蘊皆空,從而能度一切苦厄。佛向合利子講述,一旦修成無分別心,就會知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即: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各宗門、各教派的真正的修行者,若真想修心,此“心經”不可不讀。你若有門派、教派之見,就說明你有分別心,那么你的修行往往僅是處於低層次的、形式主義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有素者、無分別心者,是無宗教、門派之見的。觀世音菩薩就是無分別心、無宗教、門派之見。觀世音菩薩實際原已是佛,有人稱之為正法明如來佛,有人知道,觀世音菩薩就是阿彌陀佛。 佛說 摩呵 般若波羅蜜多 心經 (全三卷)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心經意譯

通向智慧彼岸的途徑 (菩薩說)徒弟啊,如果你能參透什麼才是真正的智慧,那么你就能摒棄一切私心雜念,並且普渡眾生。徒弟啊,你所有的欲望和想念,其實正是幫助你真正得到解脫的根源;而你所想要到達成功彼岸的夢想,也正是讓你產生煩憂的源泉。所以,徒弟啊,你一定要記住,你的欲望,正是你的智慧之源;反之,你平和的心境,也正是你達到成功彼岸的途徑。 徒弟啊,你必須明白,你所必須承受的一切,你所想念的一切,你所希望努力去做的一切,你所希望領悟的一切,都遵循著這個看似簡單的規律。徒弟啊,我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人世間所有的一切,既沒有絕對的開始,也沒有絕對的完結。沒有絕對的醜惡,也就沒有絕對的純美無瑕,更沒有表面看去令人欣喜的繁花盛開和令人心灰意冷的草木凋零! 正因為如此,徒弟啊,如果你做到了無欲無求,那么你所有的私心雜念,就都可以摒棄;如果你做到了無欲無求,那么你就會自然而然把你的感受、念想、軀體、思維都忘記。如果你做到了無欲無求,那么你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基本的感覺都會變得不再重要,就連那玄妙的被稱為“直覺”的作用於你腦中的第六感,也會變得不再重要。如果你真的能做到無欲無求,那么,那些所謂的霓裳美人、鮑魚之臭、旖旎仙樂、錦衣玉食、綾羅質感都會被視作凡夫俗子才珍惜的俗物,甚至,凡夫俗子在獲得正常生活時所必須依循的法則,在你眼裡,也會成為通向智慧彼岸的阻礙,因為違背你自然與和諧的準則,而被摒棄。眼光不夠高,於是思想境界就沒辦法達到足夠的高度。沒有勇氣面對思維深處最根本的偏頗之處,就沒有辦法得到超脫。徒弟啊,你還應該明白,認識你自己的缺失之處,是永無止境的。因為,世間所有的一切,最難了解也最難理解的,始終是你自己。如果你悟到了這一點,那么,你就會明白,宇宙萬物,並沒有絕對的死亡。正因為如此,死亡從來不會被聖人們視做終點。現在,我們姑且把它稱之為“第八靈感”,我不知道我這樣說,你能不能領會?如果你心中失卻了悲苦,那么我可以這樣說,你已經做到了無欲則剛。徒弟啊,如果你真的能做到這一點,那么,哪怕是為師我都悟不透的宇宙萬物所深藏不露的玄機,在你眼裡,也都會變得不值一提。因為,你從來無須擊潰整個宇宙。沒有必要。我曾經告訴過你,如果你不能做到主動去學習,那么你就不會因心存雜念而留存本應忘卻的煩惱。而,一個不懂得如何正確學習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超越自我的。這是因為,適當的借鑑與學習,對任何人而言,都非常有必要!如果你不能聽懂我說過的這句話,那么不管你曾擁有多么強大的慧根,在我眼裡,你都不會有真正得到智慧的機會。因為,你既不了解你自己,你也就永遠沒有辦法做到超越自我!你連你自己都不能超越,那么,我想問問你,也希望你自問,你還能超越什麼呢?儘管如此,我還是希望你能明白,你之所以不停地追逐,是為了有一天,你真的能因為無欲無求而得到宇宙間最深沉的快樂!現在,我可以告訴你,世間得道的佛祖們,他們之所以能做到笑看人世間所有的一切,是因為,他們已經參透了通往智慧彼岸的玄機。於是,他們心中再沒有牽掛,因為了無牽掛,所以沒有任何東西能把他們徹底打敗,於是他們再不需要懼怕!於是,他們能看破生死,他們能從人世間所有令人心煩意亂的漩渦中掙脫,最終永存於世!而那三位公認的最具慧根的佛祖,則是因為真正悟透了通往智慧彼岸的道理,看破了天機。因此,他們不但得以去往西方極樂世界為世人所景仰,就連他們的弟子,也做到了澤被蒼生。所以,徒弟啊,你必須明白:“般若波羅蜜多”這六個字,是人世間最具玄機的六個字,是使人洞明世事的六個字,是使人超脫一切的六個字!甚至,這六個字,能使人永遠凌駕於宇宙萬物之上!你要相信我,這六個字,能使你徹底從人世間紛繁蕪雜的牢籠中解脫出來! 師父我絕無虛言! 正因為如此,“般若波羅蜜多”這六個字,被尊為集人世間所有智慧大成的不二法門。 那么,徒弟啊,請你靜下心來,跟著為師我默念:“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這就是,為師我必須告訴你的——
通往智慧彼岸的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