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舜耕歷山
- 出自:《墨子·尚賢中》
- 性質:歷史
- 類別:傳說
典故
舜帝
概述
賢德
為帝
二次為帝
整頓建制
禪讓天下
新解
近年來,“舜耕歷山在洪洞”說又引起學術界關注。
《禹貢》言:“冀州地,即堯舜之都”。古冀州之所在,即在西黃河和東黃河兩翼之間,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北部。“舜冀州之人”(《史記·五帝本紀》),舜曾經躬耕於歷山,又有“歷山在河東”(東漢鄭玄),所以,舜帝的發跡地應在河東無疑。“堯都平陽”已是史學界不爭的事實,作為堯的繼承人,且又有堯晚年訪賢的故事發生,可見,舜早期的活動範圍應鎖定在平陽附近區域。
《孟子·離婁下》言:“舜,東夷之人也”,先秦的東夷,即分布在古河濟之間及泰山以東以南的東夷各部落與方國。即便說舜為東夷人,與太史公的言論亦不衝突,原因很簡單,就如當代人可以有祖籍、現住址一樣。有史可考,東夷族在上古時期曾數次外遷。原因不外乎氣候變遷引起的海侵、海水倒灌,歷史時期的幾次大洪水,或是部族之間的戰爭。“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 “水逆行,泛濫於中國”(《孟子·滕文公》),舜所屬部族舉族外遷,其中一支向西越過太行山,一路且遷且駐,到了汾河流域見此處洪水未肆虐,且自然條件優越,便在霍太山、汾河流域留了下來,並逐漸華化。
二 、“神聖之邦”——洪洞
古河東乃“帝王都所”,華夏根祖所在。洪洞古屬冀州河東之域,一系列古文化遺址的發掘,把洪洞的歷史推到了石器時代。在南大版《中國歷代名人詞典》中,所列 26位遠古人物里,能在洪洞找到他們的活動傳說及文化遺存的竟達半數以上,被稱為“神聖之邦”,為五千年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古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低下,所居之地必然自然條件優越。洪洞的古環境如何?我們不妨來重建一下堯舜時的環境。
堯舜時代大概是 3000 aD.C,正當近5000年的第一個暖濕期“仰韶暖期”(約3000aD.C~1000aD.C)。黃河中下游地區當時為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高出現代2℃~3℃。適宜的溫度,寒暑無憂滿足了先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堯舜之時,洪水泛濫成災,山西高原眾多的台地又為先民提供了避居之所,其中黃土殘塬形成的台地兀丘成為先民定居的首選之地,洪洞古歷山依山傍水,背風向陽,地勢高亢,即是這樣的“諾亞方舟”。洪洞位於霍山呂梁之間,一系列山脈橫亘東、南,中高山脈所產生的焚風效應,使得該地區成為多雨帶中的“少雨區”。而雨熱同期,降水量偏少的氣候正好適合當時北方主要的旱物——黍、粟的生長,從而先民的食物來源也有了保障。另外,河邊大湖、周邊森林可供漁獵,優質豐富的陶土又可供燒制陶器,疏鬆的黃土利於耕作。就在這樣可漁、可陶、可耕的環境中,舜在歷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居樂業,直到堯王訪賢與之共掌國政。
舜曾躬耕於歷山,並留下了許多優美的傳說和文化遺存。
三、聖王庇蔭——傳說、遺蹟
堯舜的傳說在歷山周邊流傳甚廣,並自成體系。甚至可以說,這片土地上,每一條溪流,每一塊山岩,每一座村落,甚至姓氏,都透著堯舜文化的氣息。傳說大概分以下幾類:
一類是關於舜的生息的傳說。據說舜生於洪洞諸馮,因舜由忠孝仁愛卒然成名,後改名聖王村。現在聖王村尚保留有地名諸馮疙瘩。後寓居耕作於歷山,在那裡且耕且牧,留下了魚鱗般精美的舜田,水草豐美的圈羊溝,甚至還有他遇害轉安的舜井,另外還有象窩溝、神象嶺、鳥兒蜂、爺爺樹、娘娘樹、回心石、思過洞、饅頭窯、羊圈墓、馬地里、飲馬池、龍鬚瀑、烏龍潭、二聖談心樹、聖王麥等數不勝數。舜乃千古明君,後世景仰舜帝功德,在他曾經寓居的歷山修建了神立廟,而以歷山為中心,周邊也呈“萬佛朝宗“式排列有像鐵爐莊的望舜樓,聖王村舜廟等建築。
第二類是因堯王訪賢而衍生出來的故事傳說。如當地人津津樂道的天降神獸——羊獬(羊獬村名的由來),堯王晚年移居羊獬,其後的“堯妻二女於舜”,皋陶依“獬豸”斷案等以及兩位洪洞籍大隱士許由、巢父的傳說。據說,洪洞箕山還留有許由拒受堯薦後,歸隱途中留下的“洗耳泉”“棄瓢池”遺址呢。
還有一類就是關於舜的身邊人。比如舜的一臂膀、後世尊稱“獄神”的皋陶,傳說為洪洞皋陶村人,今甘亭鎮士師村東仍存有皋陶墓,有陵有祠,歷代屢有修葺。相傳舜的兩位妻子娥皇、女英亦是賢良淑德,澤惠鄉里,深受百姓愛戴,以致每逢她們往返娘家婆家時,兩地人民都要自發聚集,爭相迎送。後來這種習慣就延續下來,沿襲成習。
四、堯舜遺風——廟會、鑼鼓
“造始之教謂之風;習而行之謂之俗,”(阮籍《樂論》),又有“俗,習也。” (《說文》),可見百姓民眾由於受到祖先人物或統治者生活習慣的教育影響,在日常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言論、行為的趨向和好惡習慣,就是風俗。所以,風俗之始必有因。
從古至今幾千年來,洪洞歷山、羊獬以及萬安沿路村莊,一直保留著“接姑姑”、“送娘娘”的習俗。年復一年,傳承不衰,即便在戰爭年代和文革期間也未中斷。該民俗活動,尤以三月三、四月二十八的廟會最為隆重,可謂全民動員。一種習俗,在兩個相距 70多里的村落里,竟延續了四千多年,這在我國歷史上恐是絕無僅有。可見堯舜聖德留在人們的心裡的刻痕是何等的深刻。 ,
接送途中,人們為了聊表興奮之情,敲擊石塊、石片或擊奏骨片、木頭等自然物,歷經數千年,這樣原始的造樂法竟演變為平陽大地聲震世界的“威風鑼鼓”。與別處的不同,羊獬的威風鑼鼓具有明顯的傳統特色。除擊奏方法、表演風格有異外,傳統的曲牌名也很有特點。比如“西河灘”、“風攪雪”、“五路垣”、“東河沙”、“吃涼粉”、“笑回鄉”等,接送的禮樂團在不同地方演奏不同的曲牌。相傳這些曲牌都是當時堯舜有感而發起的名,可見羊獬的鑼鼓文化也打上了堯舜文化的深深烙痕。
歷山周邊地區的這些特殊風俗、民情,也生動地反映出“舜鄉”所衍生形成的“舜文化”在民間的深遠影響。
傳說是歷史的影子,民俗是古事的反演,地名是史實的鏡子。遊歷山、聽故事、逛廟會,真可以使心中的疑團得到合乎邏輯的註解呢。
五、堯天舜日——考古佐證
生動的傳說,悠久的民俗,若沒有考古實物得出論證,一切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近年來諸多學科專家多次對古歷山周圍進行了田野考察、地表遺存採集和剖面觀察,先後發現白灰皮窯洞、各型灰坑及古陶窯若干處,另外還陸續發現釜、鬲、豆、斧、錛、錐、簪等生活器具遺件,經考古專家考證,屬龍山文化晚期遺存,與陶寺遺址屬同時期,因遺址表現為多時代遺存疊加,故命名為“ 陶寺文化歷山——東圈頭型” 。該遺址分布範圍大、密集度高,可想當時此處為一相當大的聚落。對舜所居處,“一年成聚 ,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也是很好的印證。
古歷山周邊,暴露在路邊田埂上的“陶器”殘片隨處可見,地面散落的文物可謂“俯拾皆是”。可見這一帶地下一定有豐富的文物遺存,如果進行深入的科學考古發掘,一定會對揭開流傳數千年之久的“舜耕歷山”之謎,尋找到更有說服力的科學證據。
六、結論與建議
綜上,舜早期活動、發跡於古洪洞,有理有據,有史有實,舜曾經躬耕於古歷山也確信無疑。舜襲堯位後,巡視九州,各地人民感於舜帝聖德,視舜為己人,遂命名當地地物為舜故鄉地物名。以後,其後裔不斷外遷,並在各地發展,為追憶其故鄉,而將當地之山水喚作家鄉之名。可見,全國有那么多的歷山存在亦在情理之中了。
數次考察,對古都平陽深厚的文化底蘊感受頗深,所見所感受水平之限難以全部成文。在此,僅就古歷山未來建設及臨汾城市文化建設提出個人的淺見拙識:
( 1)歷山東圈頭文化遺址為舜耕歷山的重要考古佐證,在歷山開發旅遊中,可作為特色獨具的景點進行開發。此類遺址屬古人類文化遺址型地質遺蹟,屬非再生資源,一旦破壞便不可再生也不可復原,建議有關部門對其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莫讓珍貴的遺產變為遺憾!
( 2)歷山——羊獬承傳千古的民俗,及鼓樂的曲牌名,當屬此地獨有、別處絕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做好保護與傳承工作的前提下,也應充分開發它們作為經濟資源的潛力,發展旅遊,服務當地經濟。
( 3)舜耕歷山在洪洞,“舜鄉”就成為平陽古城的另一名片。在肯定已有成績的基礎上,對歷山舜文化進行深挖掘研究。相信“堯都舜鄉”的稱號會給古都平陽的城市文化建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考文獻:
[1]馬志正.舜耕歷山在洪洞考辨[D]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會論文.2002.1.
[2]董治安.關於“舜耕歷山”的一些查考[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1999.2
[3]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M] 中國地圖出版社. 1982-1988年版.
[4]馬志正.山西洪洞歷山先民聚落初步研究[J]山西師大學報社科版.200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