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歡兜
- 別名:讙兜、驩兜、驩頭
- 國籍:中國上古時期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公元前22世紀
- 逝世日期:公元前22世紀
- 職業:上古堯帝時期大臣
- 主要成就:與共工、三苗、鯀“作亂”,
被稱四罪 - 身份:顓頊之子,黃帝有虞氏後裔
引言,相關人名,何謂三苗,歷史考據,山海經,尚書,孟子,史記,文化溯源,南蠻文化脈絡,歡兜與三苗,禹攻三苗,後記,後人詩文,地名簡介,
引言
相關人名
歡兜
讙兜(音歡兜huān dōu),亦作驩兜、驩頭,不同記載有多種變體。相傳為苗族先民的首領,代表一個有五千多年淵源的古老部族。曾加入過炎黃部落聯盟和華夏聯盟。據《世本》、《大戴禮記》、《史記》、《山海經》等古籍記載,驩頭出於黃帝系。《山海經·神異經》中說:“大荒之中有人,名歡頭……歡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歡頭”即“歡兜”。《山海經》說驩頭是鯀或顓頊的後代,據考驩字讀音從鯀字或顓字而來。《莊子·在宥》:“堯於是放讙兜於崇山,投三苗於三峗,流共工於幽都,此不勝天下也。 ”《山海經·海外南經》:“讙頭國” 晉郭璞註:“讙兜,堯臣,有罪,自投南海而死。”《神異經》雲:“南方荒中有人焉,人面鳥喙而有翼,兩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魚,為人很惡,不畏風雨禽獸,犯死乃休,名為驩兜也。”正史雲:歡兜“比周”、“叛亂”,皆為貶抑之辭,有失偏頗。而今湖南大庸、瀘溪、花恆等縣苗族分布地區還有驩兜墓、歡廟等與驩兜有關的地名和文物。
共工
共工,音工工,皆一聲。姜姓,是炎帝的後裔。傳說祝融之子,共工是在“三皇五帝”中“顓頊”時代一個比較強大部族的首領,活動在輝縣一帶。《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國語·魯語》中說: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原道訓》又說他曾與高辛相爭。《荀子·議兵》和《山海經·海外北經》、《大荒西經》等又說他曾與禹相攻伐。鑒於有關共工氏部族的傳說幾乎都與水有關,今人推測此部族大約居處在今豫東古黃河轉折地區。從其和顓頊族(音zhuān xū,生活在今河南濮陽一帶,代表戎族)、禹夏族(生活在今豫西,晉南一帶)爭鬥來看,此說法大體可信。 徐旭生說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輝縣。郭沫若說:共工氏長期活動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這個地方古代稱為九州,可能來源於共工氏的九個氏。
鯀
gǔn ㄨㄣˇ 本是古書上說的一種大魚。古人名,(?~唐堯七十年),姓姬,字熙。黃帝的後代,昌意之孫,姬顓頊之子(也有說同輩),姒文命(大禹)之父。“禹之父曰鯀。”――《史記》。據《呂氏春秋通詮·審分覽·君守》載:“夏鯀,即鯀,傳說為堯舜時代的部落首領,夏禹之父,由四岳推舉,奉堯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於羽山。相傳他始作城郭。”
何謂三苗
中國傳說中黃帝至堯舜禹時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古洞庭湖和鄱陽湖之間。有的文獻記載三苗“惟作五虐之刑”﹐最早發明了刑罰。三苗有“髽首”的習俗﹐即把麻和頭髮合編成結。《大荒北經》:“有山名曰禹所積石,有陽山者、順山者,順水者出焉。”講出此積石為禹導九河,黃河順而流出的積石。又敘“有始州之國,有丹山,此山出丹朱也 …… 有毛民之國,其人面體皆生毛,依姓食黍 …… 帝(舜)念之潛為之國,是指毛民。” 《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外有黑水之北,有人……名為苗民。郭濮註:三苗之民。” 《神異經》:“大荒之中有人……名曰苗民。” 《大荒南經》:“赤水出崑崙山。三苗國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郭濮註: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殺之,有苗民叛入南海,為三苗國。一曰三毛國。”
提出注意的是:“苗”的讀音古代是讀作“毛”音的,今天的西部方言苗族自稱“蒙”,由此可見:“苗”或“有苗”的稱謂,是古代對夷蠻少數民族歧視性的誣稱而沿襲成俗。
歷史考據
關於歡兜的歷史記載散見於一些古籍,史料上關於驩兜(歡兜)的記載相互繁雜,解讀不易。驩兜,又作驩頭,歡頭,渾沌,或說為三苗之君,三毛國之君。據考證共工的後裔成為北狄民族,三苗的後裔成為西戎民族,鯀的後裔成為東夷民族,驩兜的後裔成為百越。
山海經
關於《山海經》三苗之中,《山海經·大荒北經》說苗民在西北,則《山海經》的作者在苗民以東以南,很可能在廣州、溫州之間。《大荒北經》說驩頭生苗民,那么在作者心目中驩頭的地位更高,作者的居住地似乎離驩頭更近,或許是在溫州、泉州之間。《山海經》里有秦漢郡名,則定稿者多半是漢初閩越國人。
以下是《山海經》關於歡兜的記載。
《大荒南經》:“大荒之中有人名驩頭。鯀妻士敬,士敬子。士敬曰炎融,生驩頭。驩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有驩頭之國。郭濮註:地所宜黑黍,皆禾類也。” 可見歡兜為鯀之孫。
闡釋:
《大荒南經》述及炎融之句為“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頭”,而《大荒北經》說“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苗民釐姓”,故炎融-驩頭-苗民這三者的關係就建立起來了。釐、黎音近,所以湘北的原始族群即苗民,也就是古苗族。苗字就是田裡種的莊稼,因此在上古時代,苗字代表了種水稻的族群-苗民。
炎帝、黃帝氏族同出自有熊與有嶠族,非來自西羌。《大荒西經》、《海內經》中記載了一個黃帝的譜系: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海內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乃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西經》)這個譜系具有傳奇色彩,具有神譜的性質,但是,它與《大戴禮記·帝系篇》、《史記·五帝本紀》、皇甫謐《帝王世紀》基本相同。顓頊是昌意之子,而南方的楚民族古神話中的宗祖神祝融,重,黎及苖民等成了顓頊的子孫,而重黎也是楚的宗神。關於歡兜的的身份,不妨先以“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苗民厘姓”來作一番推論。上古之代對偶婚姻,“知其母,不知其父。”那是母系氏族時代。又,男子出嫁,父子不同姓,故“堯、有虞氏”,“丹朱、有扈氏。”《竹書紀年》載:顓頊的母親“感星光而生顓頊高陽。”《山海經》“驩頭……厘姓。”《三苗考》引證郝懿行:“厘與僖同,黃帝十二系中第九支即驩頭。”又:《國語》、《魯語》:“有虞氏祀黃帝而祖顓頊。” 《史記·五帝本紀》:“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渾沌。賈逵註:帝鴻黃帝,其苗裔驩兜也。” 所以說,驩頭是黃帝、顓頊的後裔是沒有疑問的。驩頭之國,“西北海外,有黑水之北。”古人以崑崙為西王母神仙的居所,為赤水、黃水、洋水、黑水、弱水、青水的發源。故而,《山海經》中的“海”、“海外”及:“驩兜放逐崇山、自投南海”,指的就是北崑崙之南的今日青海湖。以驩兜“有翼、食海中魚”來類推,驩兜氏族的聚居地應當在今天的湟水,即青海湖以東,積石山黃河西北的西寧谷地。
《山海經》“驩頭人面鳥喙”,那是原始圖騰氏族文化的表意。“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驩兜會造船,在青海湖上捕魚,船有帆,隨著風帆船在湖面上疾行。湟水、西寧谷地高寒,莊稼與積石有苗故土種植的紅高粱不一樣,因氣候原因只出“黑黍”,(黑高粱或青稞類。)另外,還在谷地草場放牧牛羊,“食肉”。
尚書
《尚書·虞書 堯典第一》帝曰:“疇咨若時登庸?”(誰能接我的班?)放齊曰:“胤子朱啟明。”(您的兒子丹朱人很好。)帝曰:“吁!囂訟可乎?”(啊——,張狂跋扈,行嗎?)帝曰:“疇咨若予采?”(誰有辦事能力?)驩兜曰:“都!共工方鳩僝功。”(喔!共工剛乾了大事。)帝曰:“吁!靜言庸違,象恭滔天。”(噓,說得漂亮卻反著做,表面恭謹,內心看不起人。)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喂,四位老先生,洪水正在為害,圍住山,衝上丘,惡浪滔天,下民求幫助,有誰救他們?)僉曰:“於!鯀哉。”(眾人:嗯,只有鯀呀!)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噓,不好!他讓好多人死了。)岳曰:“異哉!試可乃已。”(不吧,試一下吧,真的不行,就算了。)帝曰,“往,欽哉!”(那就試吧,治水去吧!)括弧內為譯文.本段堯帝問治水人選,歡兜推薦共工,帝不允;眾人推薦鯀,亦不允,只因他們有過失;四岳強試之。這和下文《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記載基本相似。
九載,績用弗成。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陋。”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聞,如何?”岳曰:“瞽子,父頑,母囂,象傲;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試哉!女於時,觀厥刑於二女。”厘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帝曰:“欽哉!”又問禪位人選,否定共工、鰥,青睞虞舜,並嫁娥皇女英於舜。《尚書·舜典》:“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
傳說舜的時代,生產力最高、戰鬥力最強,所以自始就表現著對其它部落的優勢。他戰勝了“共工”、“驩兜”、“三苗”、“鯀”等氏族部落。從而實現了軍事優勢的統一大治。 《夏書禹貢第一》記載平三苗、定九州的盛況:“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滌源,九澤既陂,四海會同。……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東漸于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禹錫玄圭,告厥成功。”而戰敗者的耕地被奪取,人口被俘虜作奴隸,或被驅走流放,或成為提供稅貢的從屬。這時,社會的發展已經到了國家誕生的前夜。奴隸社會的成型和連年的對東夷、三苗的征戰密不可分,大量的奴隸來自戰俘和征服區的平民。關於四罪如何起禍,多有避諱,從天下鹹服、四者的身份、事件發生時間等判斷,應和爭奪帝位有關。
《虞書·皋陶謨》
皋陶指出,要真正履行先王的德政,必須決策英明,大臣們團結一致。對自己的言行要謹慎,自己的修養要持之以恆……能做到明智和給臣民恩惠,就不會有如讙兜、三苗那樣的亂源隱患,也不會有那些花言巧語、察言觀色的奸侫之人了。
這是以作為誡言。而"安民則惠,黎民懷之"之黎民在此處具體指什麼呢,和上文的“驩頭生苗民,苗民釐姓”、“重黎”有沒有聯繫呢?我們知道後來它演變成平民百姓之意。
孟子
“舜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殺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誅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則誅之,在弟則封之?”曰:“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親之,欲其貴也;愛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貴之也,身為天子,弟為匹夫,可謂親愛之乎?”(《孟子·萬章》)
史記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記載:“歡兜進言共工,堯曰不可而試之工師,共工果淫辟。四岳舉鯀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岳強請試之,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歡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讙兜或驩兜即驩頭,共工就是鯀關係曖昧,有說是“鯀堙洪水”與“共工振水”實際上是同一史實在不同文獻中的分化。如果“流共工”和“殛鯀”兩相對應,那么“放驩兜”和“遷三苗”兩者之間似乎也有所關聯。“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荊州有炎融和苗民兩支,則驩頭可能在江淮之間,是三苗的另一支。所以驩頭是長江下游種水稻的族群。
又《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記載:“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堯曰:「吁!頑凶,不用。」堯又曰:「誰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堯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堯又曰:「嗟,四岳,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堯曰:「鯀負命毀族,不可。」岳曰:「異哉,試不可用而已。」堯於是聽岳用鯀。九歲,功用不成。”
在堯的時代,自然災害大到了對統治機製造成直接威脅的程度,並且那個年代的統治機制尚不完整,還有幾位十分有影響力並且有實力的人物,這些人物中不乏黃帝家族血統的人,如鯀、禹、瞽叟、象、舜(這幾個人是《尚書》一開始就提到的)等。所以,無論從治水、還是治理氏族的能力看來,丹朱之不能繼承帝位就是必然的了。
《史記·五帝本紀》云:“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渾沌。少暤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縉雲氏有不才子,貧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天下惡之,比之三凶。”又云:“舜賓於四門,乃流四凶族,遷於四裔,以御螭魅。”
文化溯源
關於中華古典文明的起源有很多學說,其中一個四元共同起源學說比較引人注意。用圖例表示如下:
東夷 + 南蠻 + 西戎 + 北狄→ 中原
此外還有,蒙文通的「三系說」和徐旭生的「三集團說」。
南蠻文化脈絡
舊石器時代使用“百色石斧”智慧的南方直立人(80-70萬年前)——巫山地區“道”、“長生天”、“薩姆”(14萬年前)——舊石器遺址道縣玉蟾岩(1.4萬年-2.1萬年)、臨澧縣官亭鄉竹馬村(1.8萬年)——長江以南各大史前稻作遺址(1萬年前)——彭頭山文化(9600-8200)——賈湖文化(9000年前-7700年前,中原的直系祖先)、城背溪遺址(8500-7000)、高廟文化(7800-5300)、河姆渡(7000-6000,東夷的直系祖先)——湯家崗遺址(7000—6000,白陶的故鄉)、城頭山城址(中國最古老的城市遺址,標緻著文明的出現,6500-4000)、大溪文化(6400-5300)。大約此時,北狄的祖先(長生天、火、母系崇拜遷徙至北方大漠草原)——凌家灘遺址(5600-5300,淮夷的直系)、薛家崗文化(5500-4800,山越的直系)、屈家嶺文化(5000-4000)、石家河文化(4600-4000)、寶墩文化(距今4800年-4000年前,四川三星堆的直系)。大約此時,西戎的祖先(古羌藏)之“竄三苗”被荊蠻(水稻民族)流放至中國西部;而“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荊州有炎融和苗民兩支,則驩頭可能在江淮之間,是三苗的另一支。——之後進入荊蠻(水稻民族)北伐時代、青銅時代(4000年左右),——三星堆、湖南、江西三大青銅區、中原商青銅區(4000-3000) ——楚文化的形成(3000-2000年)——漢文化的形成(2000-至今)
中國進入銅石並用時代以後,在青、徐二州的大汶口文化(6300-4500,屬於東夷文化分支)崛興的同時,荊州的大溪文化也興盛起來。大溪文化分為南北二支,其北支稱為關廟山類型,主要分布在鄂西的長江及其支流沮水、漳水兩岸;其南支稱為湯家崗類型,主要分布在湘北的洞庭湖沿岸,以澧水流域最密集。1996年,澧縣城頭山發現了世界上目前年代最早的古稻田,還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古代城址,時當公元前4500年左右。戎族打敗伏羲族的濮陽大戰也就在這個時候。“在湖北境內的漢水流域及河南境內的淅水沿岸,均零散地分布著一些半坡和廟底溝兩類型居民的移民點”(《中國通史》,白壽彝),據此推測戎族在濮陽之戰後沿著漢水、淅水追擊神農族,將其逼出豫州;神農族不得已而大批南下,和湘北的原始族群相互鬥爭,汲收他們種植水稻的技術,形成大溪文化的北支。湘北的原始族群曾築城抵抗,又因受到神農族文化的衝擊而形成大溪文化的南支。嶺內地區在原始時代,土著族已與北方徙來的越人、炎黃裔支、太昊及少昊裔支、戎羌裔支、盤古氏裔支等錯居、融合,形成了古越、蠻、苗、瑤、黎等族。
另外,有學者指出,黃帝集團在較早的時期有一支發展到長江中游的宜昌地區,與西陵峽一帶的土著通婚,衍生出「昌意族」,並從考古學上予以證明,即「仰韶文化南下對大溪文化中心區的影響,也許就有著黃帝與嫘祖傳說的歷史背景」。長江以北地區,無論大溪文化,還是油子嶺文化都明顯可見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和廟底溝文化)的影響因素,而且呈由北向南逐漸減弱之勢,至江南則基本不見其蹤跡了。
長江中游地區,屈家嶺文化時期大致出現了「一統」的局面,相對穩定一段時間後進入石家河文化時期,此時整個長江中游的文化面貌有較大的變化。「後石家河文化」與石家河文化之間已經發生文化斷裂現象,似乎說明了堯舜禹時期中原對「三苗」的征伐。
而《史記·楚世家》里說:“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帝嚳高辛即帝舜,由此可知重黎與帝舜生活在同一時代。《國語·楚語下》言:“古者民、神不雜……及……民、神雜糅……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這裡顓頊不過是帝舜的訛變,絕天地之通不過是神話而已,南正和火正也看不出有什麼差別。有意義的是,重和黎一分為二了。我們注意到,沮-柱,漳-重,澧-黎,都是近音字的組合,於是作出推斷,所謂重黎實際上是大溪文化南北兩支的合稱。
《山海經·大荒東經》里講“帝俊生中容”,我們又有了近音字組合:柱-祝,重-中,融-容,因而所謂祝融是指神農族名為融的人。《大荒南經》又提及炎融,為祝融之異名,祝既然能替換為炎,而炎與融意近,則此人本名必為融。
歡兜與三苗
堯舜時,今湖南洞庭湖與江西郡陽湖一帶就有三苗,亦稱苗蠻。堯舜征苗蠻,將叛亂的部分遷往三危(今甘肅敦煌),部分留居,部分則遷人嶺南地區。蠻人分布於江南地區,系當地舊石器時代人類的後裔,後來加入了黃河流域遷來的氏族。"蠻人是中國古代活動於黃河流域的一個古老部落群體,後來被羌戎、東夷聯盟集團所擊敗而逐漸南遷於長江中下游,還遠遷至珠江流域和印度支那半島,因此被稱為南蠻。"
解讀古三苗,則完全是一部記載今天西部方言苗族起源與遷徒的史實。西北積石的“有苗民”與“東方九黎”是今日苗族完全不同的源出,苗族以其蘆笙文化為共源,以祀祖宗的巫風巫俗為其宗教,三大方言的融匯是其後二千多年形成的。有苗氏離開三危之地,向南遷徒於漢水流域,時間不會超過五十年,便被夏禹施行戰爭重創而繼續向南遷徒。而《中國古代及中世紀史地圖》(一九五六·瀋陽師範學院)關於公元前21-前16世紀夏代各氏族活動的區域地圖上,有苗氏的活動區域被標定在漢水流域。這基本上是“分北三苗”、“五流三居”後有苗氏向南遷徙後的概況。
歡兜既為黃帝之裔,又為何為“三苗之君”?更何以率“有苗之民叛入南海”?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說:“堯的帝位不能傳給丹朱……也不是丹朱是十惡不肖的兒子,事實上是氏族評議會不能再舉丹朱。而丹朱也嫁到別的族去作女婿去了。”堯戰丹水,依靠驩兜部落(歡兜是堯的司徒,也是十二佐臣之一);封子丹水,丹朱嫁給了驩兜有扈氏做了女婿。
丹朱對於父親堯並沒有繼承的權利。所以,在華夏聯盟議事大會上,“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爆發了異常激烈的鬥爭。
舜懲辦失敗者,將驩頭“放逐崇山”,“驩頭自投南海而死。”《山海經·海外南經》“郭濮註:驩頭堯臣,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以其子居南海而祀之。”舜所謂的“憐之”,並不是真的憐憫寬恕,實際上將驩頭家族全部流放到了荒涼的青海湖。
同時,這位傳說以賢明而一統天下的帝君,舜並沒有打算放過曾助驩 頭“反叛”的有苗之民,於是採取了中國古代社會極其罕見、殘忍的非常手段,將一個龐大的氏族部落整體流放——“竄三苗於三危。” 其它記載《孟子·萬章》:“殺三苗於三危。” 《地道經》:“隴西郡首陽有三危,三苗所處。”又云:“鳥鼠同穴西有三危山,三苗所處是也。”今天的隴南地尚存伏羲廟遺址。 《河圖括地象》:“三危山在鳥鼠之西南,與汶山相接……黑水出其南。” 《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及舜流四凶,徙三危,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 《通典》:“沙洲昔舜流三苗於三危即其地也,其後子孫為羌戎,代有其地。”
像古代猶太人被流放於巴比侖,有苗氏在夏兵的驅趕下離開了積石山祖先的故土,離開平原,渡過洶湧的洮河,被流放去了三危的叢山峻岭,開始了四千年苦難的遷徙歷程。
禹攻三苗
“禹攻三苗而東夷之兵不起。”這表明禹征東夷其後,為免除心腹之患,以“苗頑弗其工”,不尊王,不納貢為由,大集諸侯,宣布對有苗氏的戰爭。 這應當是在舜死後發生的戰事。華夏母系氏族聯合軍務酋長是全場選舉而充任,為兩頭軍務酋長制。如堯、舜兩頭。堯死,選舉禹充任,又為舜、禹;舜死,又推選益補充,又成禹、益兩頭。故而,對三苗的戰爭初期失利,“三旬苗民逆命”,禹重新班師振旅,“益贊於禹”,表示了對戰爭的支持。 對有苗氏的戰爭非常殘酷。
後證
西部方言苗族的喪葬儀式有《指路蘆笙》,要引導亡靈回歸祖先故土。“他要帶上一隻管時辰的公雞,背上駑,拿著寶劍、虎傘、穿上火麻鞋、圓底花鞋……他要過清水河、渾水河;過水溏、血溏、要爬雪山……”。1991年,貴州省民委組織了川黔滇方言民族文化考察,在雲南文山州、紅河州收集到了一首《指路歌》:“你要去見祖宗,從老家(指南方)往前走,不走日出的地方,也不走日落的地方,只能往前走,前面又有一座積雪的大山,你必須踏著雪翻過去。下面是平原,你的祖宗就在那裡。”模糊而條理清晰的地理座標,提供了西部方言苗族從北向南遷徙的信息。歌中大雪山,應當是古三危以南4811米的疊山,終年積雪。
“我們苗家的天完了!我們不願跟夏人當奴隸!”黔北苗族史詩《流離遷徙蘆笙》這樣吟唱:“那些夏鬼,搶光了我們苗家的財物,燒我們苗家的房屋,血跟溝流,血跟路流。我們苗家沒有住處,我們苗家沒有立足之地。有個首領這樣吟詠:別人有家,我們有苗氏沒有家,我們象鐵鷂子和燕子去遊蕩天涯。……各個村寨扭成一路,大家朝著一個方向去”,“手拉著手我們去渡河,手牽著手我們翻山越嶺。”
舜流放三苗,“以易其俗”,強迫苗民改變服飾、蘆笙、語言等苗文化,但遭到了苗民的抵制。這方面的史實,也在黔北《蘆笙史詩》中反映出來。 “我們講苗話,夏人要咒;我們吹蘆笙夏人要罵;我們穿麻布衣服夏人要亂叨;苗家穿裙子夏人也要亂造。我們苗家伸不起腰,我們苗家抬不起頭啊。” 拋開歷史情緒而言,史詩反映出征服之路倚仗的的是武力,德化則在此之後。
後記
後人詩文
道光《永定縣誌》載:“古歡兜冢,在縣西南崇山絕頂,有巨壟,土人皆以見為不祥。”又載:“崇山中曾出土一青銅鼎,歷數千年,古色斑駁。”
《直隸澧州志》載:“崇山,峙縣西南,上與天門相連。山勢嵯峨,頂有村落,其地平曠,可容千人。有八峰,最上巨壟,人傳歡兜冢。”
當地縣誌記載,唐朝著名詩人王維曾游崇山,並賦詩一首,即《赧王墓》,詩云:“蠻煙荒雨自千秋,夜邃空餘鳥雀愁。周赧不辭亡國恨,卻憐孤墓近歡兜。“
唐人·沈佺期
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鬼門應苦夜,瘴浦不宜秋。
歲貸胸穿老,朝飛鼻飲頭。死生離骨肉,榮辱間朋游。
棄置一身在,平生萬事休。鷹鸇遭誤逐,豺虎怯真投。
憶昨京華子,傷今邊地囚。願陪鸚鵡樂,希並鷓鴣留。
日月渝鄉思,煙花換客愁。幸逢蘇伯玉,回借水亭幽。
山柏張青蓋,江蕉卷綠油。乘閒無火宅,因放有漁舟。
註:赧王,即周赧王(?-前256)亦稱王赧,姬姓,名延,為周慎靚王之子。東周的第25位國君,也是周朝的最後一任上國王。公元前314-前256年在位,共在位59年,是兩周在位最長的君主。公元前256年,秦攻周,赧王懼而獻地,後葬於牽水北岸(今陝西省隴縣),一說葬於岳陽(今湖南省岳陽縣)。
地名簡介
崇山 屬武陵山脈,在張家界市西南20公里處,海拔1164.7米,主峰面積3平方公里。其山頂今存歡兜墓、歡兜屋場、歡兜廟等古遺蹟,民間亦頗多關於歡兜在崇山征戰的傳說。《大清一統志》載:“崇山絕頂有巨壟,傳為歡兜冢”。據《辭源》載:“崇山在湖南大庸縣西南,與天門山相連。相傳舜流放歡兜於崇山,即此。” 關於歡兜其人,《左傳》認為是帝鴻氏黃帝之子。《史記》曰:“昔帝鴻氏有不才子”;《山海經·大荒北經》:“顓頊生歡頭(即歡兜之別名),歡頭生苗民”;顓頊屬伏羲女媧之女。故海內外許多苗族後裔將崇山視為始祖山而尋根問宗。
當地的史料和傳說稱,在崇山絕頂上有歡兜冢,在崇山腳下有赧王墓(崇山附近有一座老娃山)。關於崇山在何處,史家有四說。今以史書典籍、古代詩文、民間傳說考之,餘三說不足為信,唯大庸崇山說證據最為充足。當今史家提出中華古文明是由四個集團共同創造的學說(也有提三或其他數字的),其中長江中下游的苗蠻集團,就是以歡兜、祝融為首的,因而崇山越來越引起國內外有關人士的注意。
大庸
1949年解放後至1988年,慈利縣屬常德專區,大庸、桑植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所管轄,其中1985年5月,撤銷大庸縣,設立大庸市(縣級)。1988年5月,組建省轄地級市大庸市。1994年4月4日,國務院批准將地級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因境內有舉世聞名的張家界自然保護區而得名。
張家界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脈腹地。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風景區、天子山風景區和楊家界風景區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武陵山脈地處新華夏構造帶之隆起,屬雲貴高原雲霧山的東延部分,為烏江、澧水兩河和沅江的分水嶺。山系呈北東向延伸,弧頂突向北西,自北向南分為3支:北支分布於湘、川、鄂邊境的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龍山、東山峰、壺瓶山;中支沿澧水幹流北側,有天星山、紅星山、朝天山、張家界、白雲山等;南支從貴州省境延伸過來,進入湖南省有臘爾山、羊峰山、崇山、天門山、大龍山、六台山等,為武陵山脈的主脈,是澧水與沅水的分水嶺。而上述三支山脈均消失於洞庭湖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