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質量

職業教育質量

職業教育質量是職業教育的特定實體及其特性滿足職業教育相關利益主體的特定要求的過程中,職業教育利益主體根據一定的方法和工具,通過比較達到對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這種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觀把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職業教育質量 
  • 類型:經濟術語
問題,對策,

問題

l、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清。
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最突出的兩個問題依然是:
(1)在生產一線的勞動者素質普遍不高;
(2)專業性技能型人才依然緊缺。
我們發現,許多學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對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認識不到位,主要原因是忽視了對社會需求的調研(很多學校往往在申報專業時重視社會需求的調研),導致在實際工作中出現偏差,暴露出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不準。
2、專業設定問題突出。
由於政府對職業學校的巨觀調控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同區域專業設定重複,形成了地區學校間爭奪生源的競爭局面,學校也未能考慮專業結構的合理性、辦學條件和社會的需求,在專業設定上常常我行我素。主要表現在:
(1)對專業發展缺乏整體規劃,專業設定隨意性較大,一些學校為了爭奪生源,頻頻為專業“創造”新名稱;
(2)無視自身軟硬條件,在不具備辦學能力的前提下盲目設定“熱門專業”,對學生、對社會不負責;
(3)學校還沒有能引領其他專業發展的骨幹專業和特色專業,導致學校辦學沒有特色或特色不明顯;
(4)缺乏優質的教育資源,辦學投入不足或投入沒有持續性,導致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影響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3、課程模式的開發沒有大的突破。
(1)課程開發的理念還比較模糊,涉及課程深層次的較少;
(2)將導向工作體系與工作任務相對接的思想還不十分堅定,教師對怎樣建立新課程體系,沒有明晰的思路;
(3)特色的課程模式有待進一步探索,典型的、能推廣的課程模式還不多;
(4)課程開發缺乏先進的理論指導,沒有形成系統明確的課程觀念。
4、技能過於單一,難以跟上社會需求。
(1)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內容跟不上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學生技能普遍比較單一,對崗位的適應能力有限,一旦科技含量增加或崗位涉及的知識面變寬,學生比較難適應,缺乏多種實用技能;
(2)對關鍵技能的培養的關注度嚴重不夠,特別是要學習專業技能、方法技能、社會技能尤為不足;
(3)沒能改變過去輕理論重實踐的思想,專業實踐到專業理論提升的理念還要進一步強化;
(4)實踐教學的建設還很薄弱,無論是實踐教學的設施資源環境,還是實踐教學的課程設計,都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才培養目標需要。
5、辦學脫離市場,校企合作程度低。
許多職業學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所開展的工作還遠遠不能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學校里能為學生提供真實(或仿真)的實習環境和場所非常少,許多學校還存在著臨近畢業的學生都沒有能夠到企業參與實訓、實習,僅僅單純地依靠學校自己相對比較落後的實訓場所是無法讓學生掌握真正實用的技能的,這些會導致學生在校期間失去了學習過程中寶貴的鍛鍊和提高的機會。
所有這些可以看出,學校與企業既需要溝通、更需要合作,這是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當務之急,加強企業與學校之間的合作,實現人才、設備、市場等資源的共享是解決當前人才培養所面臨困境的一個重要途徑。
6、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有待提高。
毫不諱言,鄙薄技術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消除對職業教育的歧視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直接導致了職業學校生源在數量和質量上的不足。
此外,由於管理體制上的原因,也影響了職業學校的招生,跨區域招生存在著很大的障礙,一些特色鮮明、辦學好的學校難以走出去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更難以形成品牌效應。

對策

“職業教育,就是要服務於國家、社會和人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提高教育質量是面對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新形勢,面對人民民眾接受優質教育的新期盼的戰略選擇,反映了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筆者認為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樹立科學的質量觀。
堅持以質量為核心,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用科學的標準衡量教育質量,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堅持科學的質量觀,促進教育公平,推動教育均衡發展,職業教育要堅持面向全社會,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套用型人才
2、堅持育人為本的發展方向。
堅持育人為本必須充分發揮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全部活動都是面向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職業學校的學生成才,因材施教,實現“三全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全過程育人,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設計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養成高尚的職業道德,具備嫻熟的職業技能,實現全面發展。
3、走內涵發展之路。
要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走內涵發展之路。內涵發展就是“以質取勝”,辦學中要重點抓好最佳化教學管理結構,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的社會競爭力等核心工作。
(1)要提高教育教學管理者的素質和能力,這對學校的發展起關鍵性作用;
(2)建立有效的辦學模式和運行機制,這是提高教學質量、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的關鍵,是影響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因素;
(3)制定科學的教育發展戰略,要對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布局、發展特色的準確定位。
4、建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1)要從戰略高度認識和重視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沒有高質量、高水平、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就沒有高水平的培養質量和技術人才;
(2)拓寬“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來源渠道。無論從哪個職業教育成功的國家來看,都有著非常健全的師資選拔制度,從企事業單位調入一批高級技術與生產經營管理人員到學校從事教學工作,也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採取調動、借用、校企合作、兼職等多種形式,選調一批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來,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5、抓好培訓突出職教特色。
(1)要把師資培養從現有的單一型向複合型轉變做為工作目標,針對以能力為核心的職業教育模式,對教師開展有關教育思想、專業知識與技能、方法論與教學法方面的培訓;
(2)根據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對師資的總體要求,改革培養師資的課程結構及教學模式,突出職業教育特點。
6、解決好教師的隊伍管理問題。
(1)創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引導教師潛心教學科研;
(2)健全教師管理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完善教師退出機制;
(3)強化師德修養和教學能力訓練,提高教師培養質量。
7、調動行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
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的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走向制度化。積極引導行業組織、企業參與舉辦職業學校,在校企合作中嵌入職工培訓項目。同時政府應制定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
8、深度開展校企合作,實現校企合一。
讓學校和市場對接,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應該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圍繞著“服務於地方產業,做出區域特色,拓展本專業在本地域的影響力”這樣一種辦學思想,加強學校和企業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人才的培養。與企業合作辦學,逐步實現校企合一。
(1)企業參與課程設計。企業參與課程的設計,可以使課程安排更系統科學,更能適應學生畢業後的就業需求,把學校的學歷教育與企業的市場培訓相結合,可以解決“學非所用”的問題。
(2)充分有效地藉助企業的資源優勢,逐步實現企業項目的引入。課程教學過程中將知識點的講解與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結合起來,把教學中心放在學生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上,真正體現職業教育能力本位的性質。
(3)通過校企合作實現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在教學中注重實際學習成果的考察,這是檢驗教學效果所必須的,其中尤其不能忽視過程評價,企業與學校共同負責對學生的培養過程進行監控,企業參與對學生學習成果的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則更具有權威性,同時也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