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國際著名教育改革理論專家哈維洛克(R. G. Havelock)教授曾對“教育改革”作過如下定義:“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現狀所發生的任何有意義的轉變”。教育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該包括各級各類教育。各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即使是“以人為本”,在不同階段有不同要求。嬰幼兒與少兒,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都各有不同規律。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一批改革目標明確、政策措施具體的教育改革項目完成備案程式,標誌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啟動。此次專項改革包括10大試點任務:基礎教育有3項,分別是加快學前教育發展、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探索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途徑;高等教育有3項,分別是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高等學校辦學模式和建設現代大學制度;另外4項是改革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善民辦教育發展環境、健全教師管理制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機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改革
  • 外文名:Education reform
  • 形式:高考中考考試制度及方式
  • 第一次:1905年
  • 第二次:1976年
  • 第三次:2014年
概論,美國教育改革,德國教育改革,日本教育改革,韓國教育改革,新加坡教育改革,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目標,戰略主題,相關措施,教改狀況,教改綱要,教改方案,香港教育改革,台灣教育改革,相互借鑑性,

概論

教育改革的研究文獻中,有許多術語是交替使用的,我們經常見到的有:變革(change),改革(reform),革新(innovation),改進(improvement),革命(revolution)等。
教育改革綱要教育改革綱要
從這一界定中,有三點值得注意:
首先,教育改革是以"教育現狀的變化"為判定標準的,無論我們在理論上,思想上有多么美好的構想,如果不引起教育實際現狀的變化,都不能稱之為教育改革;
其次,教育改革是以"有意義的轉變"為標誌的,也就是說,教育改革有著顯見的具體效應或結果,意味著教育的最初狀態與以後狀態的明顯不同;
再次,教育變革是一個中性的概念,它所表達的是教育現狀所發生的變化與改變,而不必然地是一種進步或改進。換句話說,教育改革的結果可以是正向的(教育改進),也可以是負向的(教育退步)。
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學生的和諧幸福,教育改革的瓶頸其實就是文憑這張薄紙,站的高一點來看,捅破這張薄紙,教育改革就會有很大收穫。
①學校教育壟斷是學校對學生的剝削,學生除了學校教育以外還應該有自我教育、社會教育以及親職教育的空間和時間。
②學校教育的目的最基本的就是培養合格的公民,其次是培養人才,再者就是培養精英。
③教育改革應該主要圍繞著教師、教材和考題的改革,一流的教師、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考題才是教育之本。
④學校教育的方式不僅要注重實用,還要注重理論,更要注重修養。用培養自然人的思想來教育,還是用培養社會人的思想來教育,關鍵看這個人是否有覺悟,是否有理想,是否愛學習,所以需要區別教育。區別不在於形式,而在教育方法和教育過程中。
⑤學校教育應當注重素質教育,所以不要有側重學科,一視同仁,全面要求;學校教育應當注重基礎教育,所以各學科的考試分數至少應該及格。
⑥學校教育學到的是系統化的知識和思維方式以及主流意識形態,而其它教育途徑獲得的是碎片化的知識、生活常識以及社會經驗。其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完善。
⑦國家在進行教育改革和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時,應當加快經濟建設,引導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社會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使學有所用,避免讀書無用論的市場論調以及人才流失的風險。
⑧智力要集中,科研才有效,技術才能不斷的革新。軍事科技應該是國家技術的領頭羊,產學研應該率先並主要套用于軍事科技的發展,所以國家可加快軍事技術的研發,而只在戰時量產,並在適當的時候,將先進的軍事技術轉化為民用技術。這樣既可減少國家不必要的投入和永占戰略制高點,還可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⑨教育改革注重點,一悟、兩務、三齡、四觀:悟性;務虛、務實;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實際年齡;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五項素質、四類教育、三種商:生理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專業素質、社會素質;親職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智商、情商、逆商。
⑩、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才,而考試的目的是為了公平的選拔人才。國家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雙重標準,國家重理論,所以學歷很重要;企業重實用,所以技能很重要。事業單位有負激勵,所以選拔要嚴格;企業職稱有正激勵,所以選拔可放寬。
⑪時代變遷,讀書觀的轉變,以前讀書要符合國家的評價,讀書要符合企業的評價,未來讀書要符合社會的評價。注重點從意識形態到知識技能再到個人修養。
⑫在開發中國家,直接學習的效率要低於間接學習的效率,而直接學習的機會成本卻要大於間接學習的機會成本,因此讀書無用論否定的不是知識更不是智慧而是效率。開發中國家的效率低於已開發國家,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也體現在知識轉化內能的基礎上。
⑬未成年的教育以思想為主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身體還在發育,各方面都有提升空間,思想決定了他們的品質;成年人的教育以利益為引導,成年人思想成熟,身體成型,各方面處於穩定狀態,利益決定了他們的取向。

美國教育改革

20世紀初,隨著美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的完成,新興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所導致的中產階級群體的壯大,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受到威脅,正是出於重建資本主義民主政治,適應時代新變化的目的,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才向以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14)(德國心理學家,教育家.)為代表的傳統教育發起了進攻,提出了改革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和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 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進入以科技,經濟和軍事競爭為核心的"冷戰"階段,1957年10月蘇聯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它標誌著在美蘇兩強的爭霸中,蘇聯開始在空間技術上領先於美國.為了重新爭得在與蘇聯競爭中的優勢地位,1958年9月公布了戰後第一個重要的教育法案《1958年國防教育法》,授權美國聯邦政府使用財政撥款手段援助教育業,以培養出從質量和數量上都能滿足國防需要的人才.為了把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傳授給青年學生,1959年9月,在聯邦教育局,全國科學基金會,空軍,蘭德公司等資助下,美國科學院和美國科學促進會組織了35位科學家,學者和教育家在科德角的伍茲霍爾召開會議,討論改進美國中國小自然科學的教育問題,從而拉開了美國課程改革的序幕.由布魯納(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領導的學科結構課程改革引導了後來的全球性課程變革.

德國教育改革

2001年11月,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公布《比薩調研》報告震驚德國上下,這個以評比各國基礎教育為目的的調查報告顯示:在包括美、日等32個國家地區中,德國中小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三項基本指標評比上名次不高,這樣,向來以高質量自居的德國引起強烈反響。
2003年7月,新比薩調研結果,在調查的43個國家和地區中,德國閱讀21名,數學和科學都是20名。(閱讀上芬蘭和加拿大分列1、2名,數學科學上是日本韓國。)
這樣,德國開始檢視其教育:德國在中國小投入方面,從一年級到15周歲,生均支出4.1萬歐元,而第一的奧地利是7.1萬歐元,政府把更多的錢投到了公路和補貼虧損企業上。
改革:改半日制為全日制(從施洛德允許撥款,將更多的學校改為全日制,約三分之一為全日制學校);增加外語教學,從三年級開始開設外語課;對於成績不好的學生,留級(學生及家長會收到學校推薦的個人學習計畫)。

日本教育改革

任何重大的、帶根本性的教育改革,總有其深刻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背景。任何重大的、帶根本性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個修改、完善的過程。日本的教育改革也是這樣。日本重大的、帶根本性的教育改革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治維新初期的教育改革,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教育改革,第三次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的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每次改革之前都有其歷史背景。
日本自1872年起頒布《學制》改革教育,到1992年,已經120年。這120年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由於日本的當權者實行軍國主義路線,教育走入歧途。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日本的教育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革,以後不斷地改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國民素質,培養了各種人才,適應了日本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得到了許多國家的讚賞。日本的教育改革為何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列舉許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恐怕應該包括下面3點:
1.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訂教育法令法規。
2. 重視對教育的投入。
3. 從本國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出發,確定教育改革的方針原則。
如何處理髮展學生個性與打好共同基礎的關係,是世界各國為了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面向21世紀,都必須認真、妥善解決的問題。近10多年主要經濟已開發國家的教育改革,原來只注重發展學生個性的國家,很注意打好學生共同需要的基礎,主要作法是加強必修課程。原來只重打好學生共同基礎的國家,很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主要作法是重視選修課程,但在實踐中,處理好發展個性與打好共同基礎並不是很簡單的。有的國家由於受傳統觀念和做法影響很深,雖然不斷發表改革的“宣言”,但很難落實,收效甚微。有的國家貌似勇於改革,對傳統全盤否定,實際此路不通,自然談不上有效果。處理好前述兩方面的關係,需要對本國的情況和將來的需要有明確的認識,改革的方針原則既科學又可行,方針原則制訂之後還必須在課程設定、教學活動、師資培訓、升學考試、就業考試等方面制訂互相配合的實施方案。日本的教育改革如何對待這個問題,可供參考。他們的認識和做法有兩點得注意:
1. 為什麼要發展學生的個性,何謂個性。
2. 怎樣看待發展個性與打好共同需要的基礎。

韓國教育改革

二戰後,韓國在基礎教育領域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這些政策對擴大韓國教育機會平等、促進教育民主和提高教育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並有效地促進了韓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公平的實現。然而,由於政策制定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也不同程度地遭遇了一些阻滯,對政策目標的實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教育立國一直是韓國政府的發展戰略。在普及基礎教育的過程中,韓國政府一直把人力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連,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而不斷調整教育政策的優先發展目標。此外,機會平等的思想自韓國引入現代學校制度以來就始終滲透於其中,由此,實現教育機會平等也就成為韓國政府普及基礎教育政策的重要目標。
韓國自建國以來在基礎教育領域一共頒布了7次全國課程改革政策,希望以此來不斷提高韓國基礎教育質量,以應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發展對人才規格和素質不斷變化的要求,以及化解教育內部諸如學校崩潰、課外補習不斷升溫、家長對學校教育不信任等方面的危機。

新加坡教育改革

新加坡的物質資源匱乏,1965年獨立後一直非常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特別是精英人才的培養,對不同學力學生從小嚴格篩選,推行效率取向的科學教育。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加坡科學教育從原來的效率取向轉變為能力取向。能力取向的科學教育改革主要表現為:大眾教育與英才教育的統一,經典科學與現代科學的平衡,理論知識理解、套用與實際操作的有機結合,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學科本位與課程綜合化的互補五個方面。

中國教育改革

中國教育改革分教育體制改革和教學方式改革等多個方面。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人開風氣之先,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干擾,成功引進西學,推廣新式學校。清政府迫於形勢壓力,對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1901年,劉坤一張之洞聯銜上湊提出“興學育才”、改學制、變科舉、立學堂,仿日本學制。1902年8月15日,清廷頒布管學大臣張百熙主持擬定《欽定學堂章程》,稱為壬寅學制。由於該學制制定倉促,公布後遭到諸多批評,因而未能實施。1904年1月13日,清廷頒布張百熙等人重新擬定的《奏定學堂章程》,稱為癸卯學制,為中國第一個由中央政府頒布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的法定近代學制系統,標誌著近代新式教育制度的確立。1905年9月2日,清廷下詔宣布自次年起,科舉制度廢止。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式學堂。1909年,地方科舉考試停止以後,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亦正是教育方式的這一根本性轉變,為後來風起雲湧的辛亥革命和國家建設培養造就了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新的寶貴人才。此後,新式教育在中國各地得到迅速發展。
中國所進行的素質教育除受國際趨勢的影響,更重要的還具有內在獨特的文化連續性。中國在"素質教育"名義下所進行的改革,實際上解決的都是供求矛盾問題。在建國初期,中國就確立了"教育為工農服務"的教育方針。由於教育向廣大工農民眾開門,翻身得解放的工農民眾都希望能走進校門。然而,當時的學校數量有限,所以希望受教育人數的無限性和國家所能提供的學校數量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劉少奇在調研的基礎上於1958年提出了"兩種教育制度"的政策,即半工半讀和半農半讀.這一政策的出台,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而且還扼制了輕視體力勞動的不良風氣。
隨著入學機會的增加,學成者要求升學與上一級學校數量有限之間的矛盾又重新凸顯,當時國家還無力解決這一繼發性的矛盾,因此就導致了為了升學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狀況。"片追"搞了沒幾年,就被"文化大革命"運動淹沒了,"上山下鄉,向工農學習"代替了片面追求升學率。文革後高考制度的恢復,又重新燃起了莘莘學子的求學熱望.累積了十年的青年要一次性地擁入大學的門檻,其競爭之激烈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片追"又一次成為學生的選擇。
嚴峻的"片追"局面引起了國家的重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85年國家頒布了《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調整中等教育結構"的政策,即擴大中等教育層次中職業教育的比例,減少普通教育的數量。國家期望通過學生分流來緩解升學壓力。但是,由於職業教育的出口只能就業,普通教育的出口就是升學,所以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就演變為升學教育和就業教育的"雙軌體制"。
教育改革發展目標教育改革發展目標
儘管這一政策在實踐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甚至一些地區的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在校生比例達到60:40左右,但畢竟高校招生人數有限,而且隨著中國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所導致的中等教育人數總量的增加,普通教育內部的競爭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更加激烈了,其重要表現就是由"片追"轉向"應試"。一時間,"應試教育"成為社會口誅筆伐的對象,素質教育成為教育界倡導的新目標.高等教育供給不足是素質教育難以前行根本原因所在。在經過多年的討論之後,教育部終於痛下決心,於1999年作出"高校大擴招"的戰略決定,解決長期以來困擾中國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
從"兩種教育制度"到"調整中等教育結構"再到"高校大擴招",無不反映出科舉傳統對當下中國教育改革的影響。

發展目標

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學前教育;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毛入學率達到40%;掃除青壯年文盲。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數比2009年翻一番。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切實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問題。保障殘疾人受教育權利。
提供更加豐富的優質教育。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不斷擴大,人民民眾接受高質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滿足。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各類人才服務國家、服務人民和參與國際競爭能力顯著增強。
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職前教育和職後教育有效銜接。繼續教育參與率大幅提升,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達到50%以上。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促進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健全充滿活力的教育體制。進一步提高教育開放水平,全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辦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

戰略主題

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堅持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定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強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增強學生愛國情感和改革創新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培養學生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鬥的良好品質。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把德育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於學校教育、親職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方面。構建大中國小有效銜接的德育體系,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育改革制度教育改革制度
堅持能力為重。最佳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事做人,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
堅持全面發展。全面加強和改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堅持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的統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統一、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加強體育,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實保證體育課和體育鍛鍊時間,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加強美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重視可持續發展教育、國防教育、安全教育。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相關措施

高考制度變革
第一,應該將國立大學、省立大學、市立大學和民辦大學進行分類的獨立考試。建議國家集中力量辦好10所一流國立高校,每省辦好1—2所省屬高校,有條件的地市辦好1所市屬大學;國立大學要面向全國公平招生,必須是全國統一的試卷或者的國立大學聯考的試卷,嚴格按照分數錄取,不允許有地區的分數差異。可以定向為邊遠地區培養人才,但是也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而且大學畢業後必須根據契約去邊遠地區工作一定時間。省屬和市屬大學可對該地區學生實行適度優惠入學政策。有條件的城市可以採取國外社區大學憑高中畢業證書免試入學。民辦學校則完全自主錄取。所有學校必須把錄取的情況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
第二,把考核學生和錄取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大學。讓大學依據自身的教育理念、辦學特色而擇優選才,有人認為這樣可能會導致大學的權力太大,甚至會產生腐敗,其實不必擔心。大學總是需要自己的聲譽和質量的,同時有監督的機制,我相信大學會比以前更加珍視質量。同時,我們不贊成各省和直轄市自己舉行考試,因為各省市的分數缺乏可比性,也為錄取的二重標準創造了條件。如果各省市一定要進行自己的高考,那么其分數應該只對自己所管理的學校有用,而不是全國通用。
第三,改變單一的分數決定方法,建立綜合的招生評價體系。在高校招生選拔上,考試分數不應該是高考錄取的惟一標準,應該探索在考試的基礎上,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科學方法。尤其要重視學生從事公益活動與社會服務的記錄。只有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招生錄取,逐步把大學錄取標準多元化,才能推進中學素質教育的進行。同時,應該儘快制訂實施方案,規範操作程式,為那些在科學研究、創造發明、文學藝術、體育技能等方面已取得突出成就和具有公認的特殊才能的學生,開通免試升入高校深造的直通車。這種只為數理化奧賽開綠燈的做法應該儘快糾正。
第四,要建立各種學校之間的立交橋。應該儘快加強學校之間的學分互相承認和交換,不同等級、不同類型的學校,可以通過一定的鑑定程式,為優秀學生的進一步深造提供條件。這樣,如果省屬大學的優秀學生可以到國家重點大學直接插班學習,市立大學的優秀學生可以到省屬大學直接插班學習,參加高考的學生就會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而一旦考進大學,也會奮發努力,不會象目前進大學就萬事大吉混文憑了。
第五,增加考試的次數,變一次考試為多次考試,將考試中心變成真正的管理機構。
教育體制改革
1.黨的十四大確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90年代,隨著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要採取綜合配套、分步推進的方針,加快步伐,改革包得過多、統得過死的體制,初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科技體制改革相適應的教育新體制。只有這樣,才能增強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活力,走出教育發展的新路子,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奠定基礎。教育體制改革要有利於堅持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有利於調動各級政府、全社會和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提高教育質量、科研水平和辦學效益;有利於促進教育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溫家寶總理談教育溫家寶總理談教育
2.改革辦學體制。改變政府包攬辦學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辦學的體制。在現階段,基礎教育應以地方政府辦學為主;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各界參與辦學的新格局。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業、企業、事業單位辦學和社會各方面聯合辦學。國家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依法辦學,採取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方針。國家歡迎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外國友好人士捐資助學。在國家有關法律和法規的範圍內進行國際合作辦學。舉辦具有頒發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資格的各類學校,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3.深化中等以下教育體制改革,繼續完善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體制 。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由地方政府在中央大政方針的指導下,實行統籌和管理。國家頒發基本學制、課程設定和課程標準、學校人員編制標準、教師資格和教職工基本工資標準等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有權確定該地區的學制、年度招生規模,確定教學計畫,選用教材和審定省編教材,確定教師職務限額和工資水平等。省以下各級政府的許可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確定。積極推進農村教育、城市教育和企業教育綜合改革,促進教育同經濟、科技的密切結合。縣、鄉兩級政府要把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分級統籌管理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統籌規劃經濟、科技、教育的發展,促進“燎原計畫”與“星火計畫”、“豐收計畫”的有機結合,落實科教興農戰略。要積極推進城市教育綜合改革,探索城市教育管理的新體制。中等及中等以下各類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依靠教職員工辦好學校。支持和鼓勵中國小同附近的企業事業單位、街道或村民委員會建立社區教育組織,吸引社會各界支持學校建設,參與學校管理,最佳化育人環境,探索出符合中國小特點的教育與社會結合的形式。
4.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進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主要是解決政府與高等學校、中央與地方、國家教委與中央各業務部門之間的關係,逐步建立政府巨觀管理、學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體制。在政府與學校的關係上,要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通過立法,明確高等學校的權利和義務,使高等學校真正成為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法人實體。要在招生、專業調整、機構設定、幹部任免、經費使用、職稱評定、工資分配和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分別不同情況,進一步擴大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學校要善於行使自己的權力,承擔應負的責任,建立起主動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運行機制。政府要轉變職能,由對學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轉變為運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巨觀管理。要重視和加強決策研究工作,建立有教育和社會各界專家參加的諮詢、審議、評估等機構,對高等教育方針政策、發展戰略和規劃等提出出諮詢建議,形成民主的、科學的決策程式。在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上,進一步確立中央與省(自治區、直轄市)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教育管理體制。中央直接管理一部分關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並在高等教育中起示範作用的骨幹學校和少數行業性強、地方不便管理的學校。在中央大政方針和巨觀規劃指導下,對地方舉辦的高等教育的領導和管理,責任和權力都交給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這個精神中央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擴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教育決策權和包括對中央部門所屬學校的統籌權。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充分論證、嚴格審議程式,自選解決辦學經費,以及統籌中央和地方所屬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的條件下,有權決定地方高等學校招生規模和專業設定。設定高等學校,由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評議,國家教委審批。在國家教委與中央業務部門的關係上,國家教委負責統籌規劃、政策指導、組織協調、監督檢查、提供服務。中央業務部門要加強對本行業的人才預測和規劃,協助國家教委指導本行業的人才培養工作,負責管理其所屬學校,包括在國家巨觀指導下,決定所屬學校的招生規模、專業設定、經費籌措、學生就業等,隨著中央業務部門職能的轉變和政企分開,中央業務部門所屬學校要面向社會,其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分別不同情況,採取繼續由中央部門辦、中央部門和地方政府聯合辦、交給地方政府辦、企業集團參與和管理等不同辦法。先進行改革試點,逐步到位。
5.改革高等學校的招生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變全部按國家統一計畫招生的體制,實行國家任務計畫和調節性計畫相結合。在現階段,國家仍要提出指導性的巨觀調控的招生總量目標,並通過國家任務計畫重點保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國防建設、文化教育、基礎學科、邊遠地區和某些艱苦行業所需要的專門人才。在保證完成國家任務計畫的前提下,逐步擴大招收委託培養和自費生的比重,這部分調節性計畫由學校及其主管部門根據社會需求和辦學條件確定。改革學生上大學由國家包下來的做法,逐步實行收費制度。高等教育是非義務教育,學生上大學原則上均應繳費。設立貸學金,對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國家、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學校均可設立獎學金,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報考國家重點保證的、特殊的、條件艱苦的專業的學生給予獎勵。改革高等畢業生“統包統分”和“包當幹部”的就業制度,實行少數畢業生由國家安排就業,多數由學生“自主擇業”的就業制度。國家任務計畫招收的學生原則上仍由國家負責在一定範圍內安排就業,實行學校與用人單位“供需見面”,落實畢業生就業方案,並逐步推行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委託和定向培養的學生按契約就業;自費生自主擇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除對師範學科和某些艱苦行業、邊遠地區的畢業生,實行在一定範圍內定向就業外,大部分畢業生實行在國家方針政策指導下,通過人才勞務市場,採取“自主擇業”的就業辦法。與此相配套,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就業諮詢指導、職業介紹等社會中介組織,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服務。
6.完善研究生培養和學位制度。通過試點,改進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生導師的審核辦法,同時加強質量監督和評估制度。在培養教學、科研崗位所需人才的同時,大力培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的套用性人才。鼓勵有實踐經驗的優秀在職人員採用多種形式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學習期間,實行兼任教學、研究和管理等輔助工作的制度,其待遇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進展、所兼工作的實績,參照在職人員的水平,由學校確定。
7.改革對高等學校的財政撥款機制,充分發揮撥款手段的巨觀調控作用。對於不同層次和科類的學校,撥款標準和撥款方法應有所區別。改革按學生人數撥款的方法,逐步實行基金制,在國家和地方預算下達的教育經費之外,學校可依法籌集資金。
8.加快改革中專、技校招生、畢業生就業制度。參照高等學校招生、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精神,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由地方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門制定具體辦法。通過聯合辦學和委託培養、自費等形式,使畢業生面向城鄉多種所有制單位就業。中等專業教育和技工教育的重大方針政策,由國家制定,地方政府負責統籌規劃和指導。
9.積極推進以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為重點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在合理定編的基礎上,對教職工實行崗位責任制和聘任制,在分配上按照工作實績拉開差距。改革的核心在於,運用正確的政策導向、思想教育和物質激勵手段,打破平均主義,調動廣大教職工積極性,轉換學校內部運行機制,提高辦學水平和效益。學校的後勤工作,應通過改革逐步實現社會化。
10.深化人事勞動制度改革,同教育體制改革相配套。建立和完善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考核錄用制度,推行學歷文憑、技術等級證書、崗位資格證書並重的制度,扭轉升學、文憑、職稱對於教育運行的片面導向作用。逐步建立職業崗位資格考核機構,實施各種崗位的資格考試和資格證書制度。--改革高等學校職稱評定和職務聘任制度。評定職稱既要重視學術水平,又要重視有實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和教學工作、技術推廣套用的實績。高等學校教師實行聘任制。中國小逐步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和職務等級制度。--動用勞動工資等政策槓桿,推動教育體制改革。大、中專學校畢業生的起點工資,用人部門可以按照實際水平和實際表現拉開檔次。為鼓勵各級各類學校畢業生到農村、邊遠地區、艱苦行業工作,各地要制定津貼和獎勵政策。
11.加快教育法制建設,建立和完善執法監督系統,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軌道。制訂教育法律、法規,要注意綜合配套,逐步完善。要抓緊草擬基本的教育法律、法規和當前急需的教育法律、法規,爭取到本世紀末,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規體系的框架。地方要從各自的實際出發,加快制定地方性的教育法規。
12.加強教育和發展的理論研究和試驗。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把教育科學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擺到十分重要的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和回答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要積極開展教育決策諮詢研究,密切教育科研同教育決策、教育實踐的聯繫,發揮教育科研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促進作用。鼓勵和支持學校、教師和教育研究工作者積極進行教育改革試驗。
課堂教學改革
1、最佳化教學內容。
在很多學校,課程內容“老舊死”,逾時排課、擠占副課現象突出。2011年年底,修訂後的義務教育19個新課程標準發布,減少了課程容量、降低了課程難度,更加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應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既開足開好規定課程,又不隨意增加課時和提高難度,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去思考、去動手、去鍛鍊。課堂教學中,應根據學生認知和接受能力,落實好有助於提升人文和科學素養、提高實踐能力的教學內容。
2、創新教學方式。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很多學校仍然沿襲著“一塊黑板一支筆,一人從頭講到底”的“填鴨式”教學,使課堂乏味、學生厭倦。要推進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創新,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鑽研、勤於動手,提高學習的能力和效果。

教改狀況

在長春、重慶、徐州等地“封殺”奧數後,成都又堅決斬斷了奧數與升學掛鈎的“生命線”;北京等地宣布從2010年開始取消普通高中借讀費,決心以此根治擇校痼疾;山東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考招生的參考依據,打破了“唯分數論”的舊有人才評價體系……
回眸2009,教育改革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決心,著手解決頗具爭議、頗為複雜的矛盾,雖然依舊是阻力重重,改革“路線圖”卻在各地積極的自主探索中日漸明晰:在四川成都,以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為重大工程的城鄉教育一體化模式正在形成;在浙江杭州,“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的優質教育發展之路正在拓寬;在安徽銅陵,“學校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遠近之別”的均衡教育正在實現……
回眸2009,教育改革在社會的廣泛關注下,以虛心而開放的姿態聆聽著各種不同的意見和聲音:面對錢學森先生“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傑出人才”的追問,溫家寶總理用到中學實地聽課的方式,和人們一起探尋答案。
“溫家寶總理以這種實地調研的方式關注教育,是對教育的尊重,更是對改革的鞭策。”長期從事教育研究的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鄭新蓉說。
面對11位教授的聯名致信和廣大網民的殷切期盼,新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初次露面便表示:教育管理者要“耐心聽”,“然後把工作做到家”,就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正在以改革創新之舉,呼應民眾迫切的心聲和需求:上海市教委通過政府買單、委託民辦教育機構招收農民工子女入學;廣西柳州市投入3000多萬元,為近10萬名貧困學生送去“免費午餐”;江蘇省從2010年起,為所有殘疾學生提供高中階段免費教育……
回眸2009,已經開展的教育改革宣告著一個個階段性成果: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的政策已全面惠及2.59萬所城市中國小的2821萬學生;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從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全國將為此投入約370億元;作為素質教育改革核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在義務教育階段全線鋪開,在高中階段推廣至全國25個省(區、市)…… 然而,剛剛開展的教育改革還需經歷實踐的檢驗:對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學生中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除學費,還需要各級政府和學校切實承擔起責任。北京大學實行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還需要全社會的寬容心態和招生制度的不懈探索。再過一段時間,經過意見徵集和專家討論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初稿即將公布,並將再次啟動新一輪意見徵集工作。可以預見,任何一項既有的改革,都將在這項教育改革的世紀工程中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任何一種善意的爭論,都將為這道複雜的教育難題提供更加豐富的思考。

教改綱要

2010年5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並通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下文簡稱“規劃綱要”),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會議聽取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綱要》編制工作的匯報。
教育改革教育改革
會議指出,未來十年是中國實施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關鍵階段。制定並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對於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滿足民眾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綱要》的研究制定歷時一年零九個月,兩次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已基本成熟。
會議強調,今後十年中國教育改革發展要貫徹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方針。
第一,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基本普及學前教育,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重點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把職業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最佳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步伐。大力發展繼續教育,重視和支持民族教育事業,關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第二,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三,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健全充滿活力的教育體制。創新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質量評價制度和考試招生制度,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學校制度。積極鼓勵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公辦學校辦學,支持民辦教育發展,滿足民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需求。鼓勵地方和學校大膽探索和試驗,擴大辦學自主權。擴大教育開放,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育國際合作水平。第四,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成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和校際差距。扶持困難群體,不讓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第五,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為國民提供更加豐富的優質教育。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更好地滿足民眾接受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會議強調,為確保《綱要》目標如期實現,要進一步強化教育改革發展的保障措施。特別是繼續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到2012年達到4%。要完善體制和政策,不斷擴大社會資源對教育的投入。健全教師管理制度,改善教師地位待遇,提高教師素質,倡導教育家辦學,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到艱苦貧困地區從教,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草案)》,決定該草案經進一步修改後,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教改方案

文章參考雜誌《教育報》介紹
一 引言
如果學過哲學,會很容易理解下列關鍵字的含義:計畫與市場,高與低,少數與多數,單一性與多元化,簡單與複雜,課本與多媒體,適齡兒童與成年人老年人,痛苦與快樂,複製與新建,女與男,無與有,公費與自費,窮與富,強迫與自願,就業與失業,......
二 教育的發展
舊時的教育主要是單一的計畫模式。教育除了繼續沿用計畫時代一些好的做法,還要考慮市場需求和多數人的權益。
三 教育資金的來源
舊時的教育資金由政府財政供給,比如國家為了培養大學生(四年制)平均每個大學生國家投入一萬元,那么一所大學全年的收入就是2500元乘以學校大學生人數。教育除了政府增加投入以外,還要吸收學生家長的教育投資,鼓勵私人辦學校,歡迎有錢的外國學生。
四 教育的對象目標
舊時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少數專家少數領袖人物。教育除了培養少數專家的任務以外,還要滿足市場需求,為了大多數學生能夠學到知識,為了整個社會整個民族的素質能得到提高。
五 教育的年齡
舊時的教育僅僅限於適齡兒童。教育除了適齡兒童以外,還包括在職成人教育,老年人大學等。
六 教育的形式
舊時的教育是單一的講台式,老師在上面念著課本,所有學生在下面靜靜聆聽,上課時學生不許講話。教育除了保留講台式教育以外,還包括圓桌式教育,老師和學生平起平坐,圍在一起共同探討問題。還有一種比較少見,是英國議會式教育,整個房間象一個大碗,中間低四周高,政府官員站在碗底,向四周議員作施政報告,議員高高圍坐在四周,可以向政府官員提出疑問,這種碗式教育老師不僅要 講課,還要回答學生提問。
七 教育考核的標準
舊時的考核標準由少數專家制定,比如封建的八股文考試,只要會嚴格按八股文規定格式寫一篇文章,便可一勞永逸,成為人才。人才標準除了考試高分以外,還要看你進入社會後個人事業成就是否成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八 教育的場所
舊時的教育一般只在學校進行。教育場所除了學校以外,還有比如風行一時的保險傳銷模式,大企業一般都要培訓自已的員工,另外,多媒體電腦遠程教育,只要坐在家裡電腦旁,觀看網上線上視頻教程。
九 教育的感受
古代的教育有懸樑刺股,有戒尺教鞭,老師體罰學生是常有的事,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知識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教育除了繼續要求學習要刻苦努力以外,還提倡快樂學習,娛教於樂,學生家長對教育不滿意,可以上法院告學校和老師。
十 教育的內容
古時的教育內容主要是學習先賢聖主的思想,是複製模式。教育除了要學習先人的經驗以外,還要求有所創新,會發明創造,是新建模式。
十一 教育的性別
古時不提倡女子讀書,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梁山伯祝英台故事中,祝英台要女扮男裝才能讀書。女人與男人有平等的教育機會。
十二 教育的篩選
以前是一張高考考卷定終身。除了繼續採用高考以外,還有其他機會,比如一些名牌大學可自主招生,可由校長推薦學生,大學除了招收文理科學生以外,還可招收體育生,藝術生,武術生,國際比賽優秀生等等。
十三 教育的組織機構設立
計畫時代的大學除了設立教務處外,還設立學校自已辦的附屬醫院,工廠,幼稚園,食堂,派出所,車隊,附屬中學等等,這些機構主要安排本校教職員工的家屬就業,為他們安排工作。大學只保留部分原來機構,而且是私人承包經營,可看出當時留下的痕跡,比如有大學附屬醫院,大學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其他功能交給社會。
十四 教育相關的醫療就業
計畫時代的大學生是稀缺資源,是象牙塔,如果某個大學生心情不好,可以找人打架,打完架躺在學校自辦的醫院就行了,因為醫療費用由國家全額報銷,可惜的是當時國家還很窮,心有餘而力不足,提供的醫療服務非常有限。那時的大學生百分之百由國家安排工作,比如安排到大沙漠從事飛彈實驗工作,因為大學生是國家出錢培養的,大學生要絕對服從,就象一個軍人,在當時不服從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大學生自已沒有選擇權。大學生滿街都是,很多餐館的洗碗工,服務生都是研究生博士生,社會百分之八十的年輕人是大學畢業,國家出台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自謀職業,自主創業,鼓勵大學生到基層需要的地方去,但國家不強迫他們,由他們自由選擇。

香港教育改革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主要是指香港主權移交之後,就教育政策及制度上之改革。
教育改革教育改革
香港教育改革的討論重點,主要集中在香港中學的教學語言政策、中國小結龍計畫、殺校政策、引進副學士制度、大學學士課程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中學改為六年制、通識教育成為必修科目,以及將香港中學會考與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合併成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等。
香港政府自2000年10月起全面推行教育改革,涉及的層面由幼兒教育以至高等及持續教育,而整體的方向是推動均衡教育,並鼓勵終身學習。
在改革措施方面,觸動了多個範疇,其中包括課程、教學方法、入學制度和評核機制。此外,學校的權力和透明度亦受到更大的重視。
社會上大部分意見均贊成改革教育,唯同時認為政府在推行時的步伐過急,以致學生、教師和家長無所適從。
人才是香港最重要的資產之一,為配合知識型經濟的發展,政府在教育發展方面投放大量資源。在2003至04年的財政年度,政府在教育方面的經常開支便達493億港元,達全港總支出的一個很大百分比。

台灣教育改革

1987年台灣解除長達三十多年的戒嚴,在政治體制的轉型下,社會風氣隨著民主開放,社會各界紛紛提出改革訴求;在教育方面,民間教改團體也陸續成立,為當時的教育問題提出建言。自此,台灣的教育開始進入風起雲湧的階段。1990年代以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論是法令、師資、課程、教學、教科書、財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變革。由於教改牽涉層面相當廣,實施至今各界給予不一的評價。

相互借鑑性

教育改革雖然受社會變化的影響,受內在文化的制約,但這並不意味著世界各國之間的教育改革就缺少了共同之處。實際上,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各國之間教育交往的頻繁,各國之間在教育方面的相互影響也在日益增加。幾乎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都從其他國家那借鑑了教育發展的經驗,進而變革自己的教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