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體制改革

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通知從專項改革、重點領域綜合改革和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綜合改革三個層面,確定了改革試點的十大任務。

在專項改革試點方面分為,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加快學前教育發展;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多種途徑解決擇校問題;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改革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設現代大學制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改革高等學校辦學模式;改善民辦教育發展環境,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健全教師管理制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育投入機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在重點領域和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綜合改革試點方面包括,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點;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民辦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和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綜合改革試點。

背景,原則,踐行,反應,

背景

中國教育實行中央、省、市、縣四級管理體制。中國基礎教育實行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體制;職業教育逐步建立在中國國務院領導下,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高等教育實行中央和省級政府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除管理體制外,中國教育體制還包括辦學體制、投入體制、評價體制等,主要表現在中國政府和主管部門規劃、引導、管理、評價等方面,處理中國中央政府、中國地方政府和各級各類學校等諸多複雜關係方面。中國學校自主辦學、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機制初步形成。中國政府由對學校的直接行政管理,開始向更加重視運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巨觀管理轉變。中國在中國小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在高等學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關鍵在於更新教育觀念,通過改革人才培養體制,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公開徵求意見稿)提出,樹立全面發展、人人成才、多樣化人才、終身學習、系統培養等人才培養的五個觀念;形成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渠道互通、選擇多樣的人才培養體制;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

原則

堅持正確方向
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按規律辦事,不斷推動教育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堅持服務大局,更加突出民生,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作為改革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增添活力,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加強整體謀劃
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對教育的影響,強化頂層設計,以發展出題目,以改革做文章,以穩定為前提,統籌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度;堅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標和治本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進一步最佳化改革整體布局,系統推進改革。
尊重基層首創
從基層實踐創造和人民民眾對教育多樣化選擇要求中完善政策,尊重實踐,尊重基層,鼓勵試驗,大膽突破,保護基層改革積極性;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有序推進;深入實施改革試點,總結推廣成功經驗,以點帶面,擴大改革成效。
增強政策協調
凝聚改革共識,更加注重各級各類教育的相互聯繫及教育各要素的相互影響,更加注重上下左右各部門的相互配合和改革政策措施的相互促進,更加注重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的有機銜接,更加注重社會各方參與,形成合力,順利推進改革。

踐行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1、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研究制定高考改革的總體目標和基本框架。推進普通本科與高職教育分類考試。督促各地落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方案。做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及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試點。加大普通高校招生計畫向中西部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傾斜力度。實施好國家扶貧定向招生專項計畫。清理和規範高考加分政策,加強藝術、體育類等特殊類型招生和自主招生的監管,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2、深化課程內容改革
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國小、中學、大學語文和歷史課程的整體設計和基本建設,完成大中國小相銜接的德育課程體系建設,探索語文、歷史等學科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挖掘各門課程蘊含的德育資源,整合法制教育內容,增強德育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深化中國小課程改革,加強課標制定、教材使用與考試評價的銜接。
3、探索創新人才培養途徑
推動高中辦學模式多樣化試驗,加強高中學校特色建設,啟動中國小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創新人才培養試驗。落實試點學院改革指導意見,推進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全面啟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
4、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技術技能人才系統培養的體系、制度、政策和機制建設。制定職業學校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辦法。開展委託培養、定向培養、訂單式培養改革試點;選擇示範性職業院校與重點行業企業合作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推動職業院校開展社區教育服務。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服務“三農”,培養新型農民、職業農民。
5、落實人才成長立交橋支撐措施
研究提出加強開放大學建設的指導意見,深化開放大學改革。統籌專業、課程和教材體系建設,推進職業教育學制改革。完善職業教育層次結構,建立多種形式中高職銜接的制度。制定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相關制度。
教育體制改革推進
2006年,河北省邯鄲市優質中學的班額竟達到100餘名,而薄弱學校只有20多名,義務教育的不均衡困擾著市民和教育部門。從2007年開始,邯鄲市系統改造21所薄弱學校,建立教師流動制度,用3年時間打造了一個義務教育階段基本沒有擇校的城市。銅陵、成都、瀋陽等地都在創造性地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同時,中國在中央財政的支持下,省級政府統籌規劃實施、以縣級政府管理為主的義務教育新體制逐步形成,免費義務教育從中國農村推廣到城市。
中國國家實施了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211工程”,實施了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的“985工程”。針對部門辦學、條塊分割和低水平重複等問題,通過 “共建、調整、合作、合併”等改革措施,中國大規模地整合教育資源,高等教育體制和布局發生了變革。
職業教育正在成為面向全社會、面向人人的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推動職業教育從計畫培養向市場驅動的轉變、從政府直接管理向巨觀引導的轉變、從傳統的升學導向向就業導向轉變,推動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
中國國家將民辦教育定位為社會公益性事業,納入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形成了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
中國政府堅持教育公益性質,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教育基本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建立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制度,完善了國家助學貸款和高校學生入學綠色通道制度,確保困難家庭學生共享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成果。
中國黨的十七大提出優先發展教育,為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促進教育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仍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和發展不平衡的。特別是教育發展的水平、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學校的知識貢獻,還不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不能滿足現代化建設和人民民眾的需求,創新人才尤其是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嚴重不足;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突出,農村教育仍然是薄弱環節;素質教育推進仍面臨很大的困難和阻力,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還很嚴重,中國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現象普遍存在;公共教育投入不足,各級各類教育不同程度地面臨經費不足的問題。在新的發展階段和新的發展高度上,教育體制亟待改革。
深入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需要完善教育優先發展的體制機制,還要健全權責明確的教育管理體制,要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形成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學體制,要健全促進教育公平的體制機制,形成鼓勵優秀人才當教師、終身從教的體制機制,要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學校制度,積極建設終身教育體系,促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形成。
改革管理體制
1、完善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機制。建立健全教育資源配置機制,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面啟動實施集中連片地區教育扶貧工程。全面推行中國小教師交流制度。逐步消除義務教育薄弱校、大班額。著力解決大城市的中國小擇校問題,各省(區、市)分別制定實施方案。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國家公布各省(區、市)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名單和比例。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獎勵機制。
2、落實省級政府教育統籌。健全中央和地方統籌有力、責權明確的教育管理體制。堅決實行簡政放權,進一步推進中央向地方放權,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對試點省份,有序下放學校設定、招生計畫、學位點評審、學科建設等方面許可權。分省制定省級政府加強教育統籌的工作方案,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省級人民政府要切實負起加大教育統籌的職責,統籌落實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職責,統籌落實城鄉教育協調發展職責,統籌編制辦學條件、教師編制、招生規模等基本標準,統籌確定合理教育支出結構。開展省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
3、健全教育監測評價機制。研製學生綜合評價標準,探索建立中國特色教育質量監測評價辦法。啟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人民民眾教育滿意度的監測評估,2013年年底前,各縣(市、區)公布轄區內所有學校監測結果。建立健全政府、行業、企業和第三方機構深度參與的職業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發揮社會組織、中介機構的教育評價作用。推廣中國小“綠色評價”,組織開展試點。以質量、創新、貢獻為導向,改進高校科研評價體系。健全教育質量監測評估機構。
4、推進教育督導體制改革。發揮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作用,建立健全教育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儘快完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教育督導的機構。全面落實《教育督導條例》,擴大督導範圍,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督導全覆蓋,依法對各級各類教育進行督導。
5、完善高校治理結構。加強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學術委員會等相關機構建設,完善決策程式,規範高校內部權力運行,推進科學民主決策。全面落實校務公開,建立社會參與和監督高校辦學的有效機制,加快形成高校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良性機制。
改革保障機制
1、改革教師管理制度。設立專項資金,大幅提高中西部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村小和教學點教師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在村小和教學點長期從教。完善教師評價辦法,全面落實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完善教師資格制度,擴大教師“國標、省考、縣聘、校用”改革試點。拓寬用人視野,多渠道補充教師。制定吸引政策,擴大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比例。建立教師退出機制。
2、完善投入保障機制。健全各級政府教育經費分擔機制,進一步明晰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事權和財政支出責任。加快研究制定高等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加強教育經費使用績效評價和審計監督。
3、改進教育信息化推進策略。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引入市場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探索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教育信息化推進格局。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改進教育教學方式和教育管理方式,促進教育公平與教育質量提升。研究制定相關標準,將信息技術套用能力納入教師資格認證體系。

反應

完善推進機制,形成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整體合力
1、加強統籌協調
採取聯合調研、部門會商等方式,共同研究解決教育改革重大問題,加強政策協調,建立改革重大政策突破機制。要發揮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等機構的作用,完善工作機制,加強決策諮詢,提高決策水平。發揮教育領域學會、協會在教育綜合改革中的作用。各省(區、市)也要結合實際,充分發揮本地區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的作用,建立健全改革領導協調機制。
2、加大激勵引導
加大對中國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改革條件成熟地區和學校先行先試。研究出台改革試點轉示範的辦法,確立一批改革示範項目,發揮試點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3、強化檢查監督
組織完成中國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中期評估,形成評估意見。跟蹤改革試點進展,定期通報情況,加大督查力度,加快實施進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