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實施方案

《紅河州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實施方案》已經紅河州人民政府同意,紅河州人民政府於2022年9月15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河州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2年9月15日
  • 發布單位:紅河州人民政府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為貫徹落實《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雲政發〔2022〕39號),進一步夯實計量基礎,全面提升計量創新能力、服務效能和管理水平,促進紅河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結合紅河州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趕超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戰略機遇,把計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實施質量強州戰略,堅持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方向,全面提升計量創新能力、服務效能和管理水平,完善量傳溯源體系,強化基礎建設、法制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計量工作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提高產品質量、推進節能減排、保障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保障作用,為服務紅河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計量技術支撐。
  到2025年,全州計量工作躋身全省先進水平。計量在服務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趕超發展、保障高品質生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全州計量基礎研究進一步夯實,計量基礎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快,計量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計量監管能力進一步提高,能源計量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
  到2035年,全州計量科技創新水平與計量服務水平大幅提升,綜合實力保持全省一流水平。計量體系和能力建設全面加強,形成計量社會共治格局,全面滿足紅河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需要。 
 (一)強化計量基礎參與前沿技術研究。充分發揮信息、科研、人才優勢,聚焦先進制造業、綠色能源、有色金屬及新材料、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等全產業鏈高質量集聚發展,推動計量基礎理論研究,參與前沿技術探索,將研究內容納入各級政府科技計畫支持範圍,提升計量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積極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參與國家、省級“量子度量衡”計畫、人工智慧、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精密測量技術的研究,以及測量不確定度、測量程式與有效性研究。 
(四)推動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結合全州的質量強州戰略需求,以重點園區為載體,聚焦重點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加強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著力做深做精做特做優,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未來產業加快布局。積極鼓勵有條件的計量技術機構、高校、企業等申請成立國家級/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提升計量新技術、新方法向產業轉移的服務能力。
  (五)構建良好計量科技創新環境。充分發揮全州企業、計量技術機構和高校等計量資源力量,加大產學研用計量科技合作,依託各類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基地,構建計量、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等聯動互通的計量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推動計量科技成果轉化套用。
  三、提升計量套用服務水平,服務產業轉型升級
  (一)服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圍繞全州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結合有色金屬、菸草、能源等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雲錫錫冶煉、紅河捲菸廠退城入園,全力支持傳統工業和新興工業綠色發展的要求,建立一批急需的先進計量標準,解決“測不了、測不全、測不準”痛點難題,為全州產業發展提供全溯源鏈、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具有前瞻性的計量測試服務。積極參與省級產業計量中心和計量測試聯盟建設、一站式計量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雲南省工業計量基礎資料庫建設,為全州產業發展提供全要素的計量服務。積極參與國家工業強基計量支撐計畫,發揮計量對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提質增效服務能力。
(三)提升高原湖泊計量服務能力。重點圍繞全州異龍湖、長橋海、大屯海等湖泊水域,健全高原湖泊立體觀測、生態預警、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監測等領域計量保障體系。建立完善計量保證與監督體系,推動測量儀器數位化、體系化發展,補齊關鍵、特色參數計量測試能力短板,提升儀器裝備質量控制水平。
  (四)服務智慧型製造與人工智慧發展。深刻理解把握推進“數字紅河”建設蘊含的重大意義,積極主動應對計量融入數字世界以及將計量 “數位化”的雙重挑戰,探索計量服務的數位化轉型及其在智慧型製造、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中的新套用,切實為“數字紅河”建設貢獻計量力量。加快測量數據智慧型化採集、分析與套用,推進測量設備自動化、數位化改造,建立智慧計量實驗室和智慧型計量管理系統,實現數位化賦能。推動量子晶片、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測量儀器設備中的套用,推進測量儀器設備智慧型化、網路化、集成化。
  (五)服務大眾健康與安全。圍繞疾病防控、生物醫藥、診斷試劑、醫療器械、營養與保健食品、安全防護等領域開展關鍵計量測試技術套用。加強公共安全、社會穩定、自然災害等安全防護領域計量服務體系能力建設。加強危險化學品、礦山、建築施工、地質勘查等安全生產相關計量器具的監督管理。建立醫用診斷X射線設備、驗光儀器、心腦電測量儀器等醫療衛生計量器具檢定裝置,努力實現民生領域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等強制檢定項目全覆蓋目標。 
四、加快計量基礎能力建設,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穩步構建新型量值傳遞溯源體系。積極應對國際單位制的變革和量值傳遞溯源的數位化、量子化前沿技術,逐步構建起政府統籌、依法管理、市場驅動、高效開放的新型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強化量值傳遞體系的法制保障和基礎保障,按照雲南省《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能力建設指南》要求,科學規劃全州計量標準建設,填補套用領域的量值傳遞空白,確保體系完整、有效運行。充分發揮市場力量,提升量值溯源效能,鼓勵和推動社會資源參與市場化、競爭性量值溯源技術服務。
  (二)強化計量標準建設。結合全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統籌技術能力,按照“層級分明、錯位發展、保障有力”的原則,構建以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部門行業計量標準、企事業單位計量標準為主的計量標準基礎設施網路。加快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升級換代,對不適應計量工作需要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進行技術改造,提升自動化、智慧型化、網路化水平。提高區域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覆蓋率,提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能級水平。加快推進各級各類計量標準技術改造和升級換代,推廣嵌入式、晶片級、小型化的計量標準在製造過程的實時線上測量和最佳控制中的套用。 
 (五)加強計量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紅河州計量專家庫,完善全過程計量人才培養機制。充分利用省級培訓平台和實訓基地,開展業務培訓,積極參加國家級、省級計量比對,組織開展州級計量比對、計量大比武活動,著力提升檢定人員業務能力,培育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實施計量專業技術人才提升行動,加快培養滿足產業計量服務與民生計量保障需求的計量緊缺人才。加大註冊計量師制度宣傳力度,組織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技術人員、鼓勵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計量技術工作人員積極參加註冊計量師考試,指導註冊計量師註冊申報。推進註冊計量師職業資格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職稱、職業技能等級等制度有效銜接。
  (六)強化企業計量體系建設。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發揮產業鏈龍頭企業和專業計量技術服務機構的引領帶動作用,推行中小企業計量夥伴計畫,開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全面提升中小微企業計量管理能力。引導企業建立完善與其科研、生產、經營相適應的計量管理制度和保障體系,加強分類指導,鼓勵並幫助企業通過測量管理體系認證。推行企業計量能力自我聲明制度,鼓勵工業企業爭創計量標桿示範。按照國家激勵企業增加計量投入的有關普惠性政策規定,對企業新購置的計量器具,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鼓勵社會各方加強對企業計量發展的資金投入和支持。
  (七)融入區域計量協調發展。落實雲南省區域協同發展戰略,主動加強與雲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及其他州市計量技術機構的交流合作,建立計量共商協作、科技創新合作、技術交流機制,開展區域計量科技創新、技術合作、計量比對、能力驗證、技術培訓等活動,推進計量基礎設施共享、計量規範共建、計量結果互認、計量行政許可互通。
  (八)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圍繞全州產業發展需求,充分發揮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協同作用,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的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綜合服務,服務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趕超發展。全面規範檢驗檢測、認證認可領域計量溯源性要求。加強各行業領域、重點實驗室、科研機構等計量技術規範、標準的分析、運用和共享。深化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在關鍵領域形成“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全鏈條整體技術解決方案。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突破計量服務市場的區域壁壘,推動形成有利於公平競爭和要素自由流動的統一開放市場。
  五、加強計量監管能力,提升計量監管效能
  (一)提升計量法制水平。提升計量依法行政水平和現代化治理能力,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加強計量有關法律法規的研究學習,認真做好國家計量法律法規修訂後的工作銜接和宣傳貫徹。嚴格執行國家強制管理計量器具目錄、部門行業專用計量器具目錄。
  (二)強化計量監管制度建設。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堅持一般監管與重點治理相結合,構建計量監管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創新計量監管制度。探索實施智慧型計量器具實時監控、失準更換和監督抽查相結合的新型監管制度,推動監管重點從管器具向管數據、管行為、管結果的全鏈條計量監管模式轉變。開展國家法定計量單位使用監督檢查。落實市場主體計量風險管控主體責任,強化計量風險防範意識,快速有效處置計量突發事件。
  (三)強化民生計量監督管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最佳化民生計量服務,實施計量惠民工程,提升基層民生計量保障能力。圍繞食品安全、貿易結算、醫療衛生、生態環境等領域的計量監管需求,加強計量器具強制檢定能力建設。持續開展民生計量專項監督檢查,加強對供水、供氣、供電等基礎民生計量行業的監督管理,提升精準醫療、可穿戴設備、體育健身、養老等高品質生活領域的計量監管能力。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計量技術服務向“三農”領域延伸,持續提升鄉村計量技術創新和服務供給水平,持續縮小計量領域公共服務的地區差距、城鄉差距,助力共同富裕。
  (四)推進誠信計量分類監管。發揮誠信計量自我承諾作用,建立完善“以經營者自我承諾為主、政府部門推動為輔、社會各界監督為補充”的誠信計量治理模式。提升誠信計量意識,做好誠信計量建設規範宣傳貫徹,在供水、供電、供氣、加油站、眼鏡驗配等領域樹立一批具有示範作用的誠信計量典型,在集貿市場和超市全面開展誠信計量行動,強化市場經營主體責任,推行經營者誠信計量自我承諾,建設誠信計量示範單位。建立市場主體計量信用記錄,按要求落實計量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營造公平公正的計量市場環境。
  (五)探索創新智慧計量監管模式。建立完善日常監管與重點監管、專項治理與綜合治理相結合的監管制度,充分運用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探索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等新型智慧監管模式,建立智慧計量監管平台和資料庫。鼓勵計量技術機構建立智慧型計量管理系統,探索計量端設備採集數據直接上鏈,從源頭上確保計量數據的真實性。推廣智慧計量理念,支持產業計量雲建設,推動企業開展計量檢測裝備的智慧型化升級改造,提升質量控制和智慧管理水平,服務數位化車間和智慧型工廠建設。
  (六)促進計量服務市場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吸納各類社會機構參與法制計量工作,構建開放、多元的法制計量格局。強化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所屬實驗室及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在用儀器設備的計量溯源性要求,保障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和測試結果的可信度。培育計量校準、計量測試、產業計量等高技術服務新興業態,培育和壯大專業化計量技術服務市場,持續滿足市場個性化、多樣化需求。
  (七)嚴厲打擊計量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計量執法隊伍建設,提升計量執法裝備水平,建立健全查處重大計量違法案件快速反應機制和執法聯動機制,加強執法協作,提升計量執法效果。圍繞人民民眾日常生活中的計量難點、痛點,廣泛開展民生領域計量監督檢查,嚴厲查處製造、銷售帶有作弊功能計量器具的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缺斤短兩、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的計量作弊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偽造計量數據、出具虛假計量證書和報告的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食品、化妝品等商品過度包裝以及虛標能效、水效標識的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經營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一)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黨對計量工作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方案實施全過程。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計量工作,提高對計量工作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地位的認識,把計量發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實施有效銜接,結合本實施方案和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按照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要求,紮實抓好意見各項任務的落實。有關部門、行業、企業要結合實際,制定切實有力的措施,確保意見各項任務落實。
  (二)加強政策支持。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計量服務快速增長的需要,加強對已建立的公益性計量技術機構的支持,將公益性計量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預算。加強計量基礎設施和計量標準、標準物質、計量數據等國家戰略資源能力建設,確保產業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關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和監管體系有效運行。發展改革、科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要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制定相應的投資、科技和人才保障支持政策,對批准籌建的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以及計量技術研究項目、創新平台建設、成果轉化套用予以重點支持。積極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引導社會資金有序參與計量技術、裝備研發和套用服務。
  (三)加強文化建設。深入開展計量科普宣傳,加強對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及計量科學技術宣傳普及,在“世界計量日”“質量月”“全國科普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充分運用公共文化活動和“三下鄉”等時機,積極組織計量主題宣傳活動,提高全民計量科學素養,提升社會各界對計量工作的認知度、認可度和參與度。大力傳播計量文化,弘揚“度萬物、量天地、衡公平”計量價值體系。培育計量文化研究及科普基地,推動州科技展覽館內增設計量元素。積極培育和弘揚新時代計量精神,選樹計量先進典型,增強新時代計量工作者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四)加強協調聯動。建立紅河州計量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統籌協調和工作推進。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建立上下聯動、橫向協同、跨系統跨部門貫通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學會協會、科研院所、高校等單位的優勢和作用,集聚各方資源和力量,共同推動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
  (五)狠抓工作落實。各縣市人民政府以及各有關部門、技術機構、行業、企業要建立落實本實施方案的工作責任制,按照職責分工,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州市場監管局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實施情況的跟蹤監測,通過第三方評估等形式開展中期評估、總結評估,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做法,發現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並研究解決對策,重要情況及時報告州人民政府。

政策解讀

 2022年9月15日,紅河州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紅河州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實施方案的通知》(紅政發〔2022〕32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一、編制背景
  計量是實現單位統一、保證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是測量科學及其套用,是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防建設、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礎,是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撐。準確有效地計量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技術基礎,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歷來都受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2021年12月31日,國務院印發了《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它的編制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計量發展的高度重視,是進一步加快國家計量事業發展、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措。2022年7月18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進一步為我省的計量發展做了細化落實。
  為貫徹落實《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 (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雲政發〔2022〕39號),進一步夯實我州的計量基礎,提升計量綜合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強化計量監管,結合《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紅河州實際情況,制定了《紅河州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實施方案》,作為新時代指導全州計量工作發展的綱領性檔案,已經州人民政府審定同意,以州人民政府檔案印發。
  二、出台的意義
  《實施方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定不移實施質量強州戰略,堅持先進量傳溯源體系建設方向,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戰略機遇,把計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對我州計量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總體安排,明確了總體要求、重點工作和保障措施,為加快全州計量工作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徑,《實施方案》的有力落實將為服務紅河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計量技術支撐。
  三、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緊緊圍繞把握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問題導向,凝練提出了2021—2035年期間全州計量事業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工作和保障措施三個部分,26個方面。
  (一)總體要求。以推動高質量趕超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戰略機遇,把計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實施質量強州戰略,堅持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方向,全面提升計量創新能力、服務效能和管理水平,完善量傳溯源體系,強化基礎建設、法制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計量工作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提高產品質量、推進節能減排、保障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保障作用。
  《實施方案》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5年全州計量事業發展的兩個階段目標:到2025年,我州計量工作躋身全省先進水平,計量在服務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趕超發展、保障高品質生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全州計量基礎研究進一步夯實,計量基礎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快,計量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計量監管能力進一步提高,能源計量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到2035年,全州計量科技創新水平與計量服務水平大幅提升,綜合實力保持全省一流水平。計量體系和能力建設全面加強,形成計量社會共治格局,全面滿足紅河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需要的遠景目標。
  (二)重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了強化計量基礎研究,服務技術創新發展;提升計量套用服務水平,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計量基礎能力建設,服務高質量發展;加強計量監管能力,提升計量監管效能四個部分27項任務,具體為:
  1. 強化計量基礎研究,服務創新環境發展。包括強化計量基礎參與前沿技術研究、積極參與新型量值傳遞溯源技術研究、推動計量數位化轉型、推動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和構建良好計量科技創新環境5項重點任務。
  2. 提升計量套用服務水平,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包括服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高端儀器發展和精密製造產業發展、提升高原湖泊計量服務能力、服務智慧型製造與人工智慧發展、服務大眾健康與安全、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和服務交通運輸計量技術發展7項重點任務。
  3. 加快計量基礎能力建設,服務高質量發展。包括穩步構建新型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強化計量標準建設、加快計量技術機構建設、加快標準物質研製套用、加強計量人才隊伍建設、強化企業計量體系建設、融入區域計量協調發展和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8項重點任務。
  4. 加強計量監管能力,提升計量監管效能。包括提升計量法制水平、強化計量監管制度建設、強化民生計量監督管理、推進誠信計量分類監管、探索創新智慧計量監管模式、促進計量服務市場健康發展和嚴厲打擊計量違法違規行為7項重點任務。
  為實現上述工作任務目標及任務,《實施方案》從計量基礎理論與精密測量技術研究、新型量值傳遞溯源技術創新、工業強基計量支撐、服務大眾健康與安全、計量服務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計量標準能力提升、計量技術機構能力提升、加強計量監督管理8個方面,設定了專欄進行了詳細規劃,並列出了重點任務清單,制定了具體的落實措施,明確了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
  (三)保障措施。《實施方案》提出了強化組織領導、加強政策支持、加強文化建設、加強協調聯動、狠抓工作落實5個方面的措施。
  四、全州計量發展主要指標
  《實施方案》提出了到2025年我州6項主要預期性指標和1項約束性指標。
  (一)參與或主持制修訂地方技術規範。提出到2025年參與或主持制修訂地方技術規範≥1項。
  (二)新增計量標準。提出到2025年新增計量標準≥6項。
  (三)新增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提出到2025年新增社會公用計量標準≥7項。
  (四)申報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提出到2025年申報建立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2個。
  (五)全州強檢計量器具檢定覆蓋率。提出到2025年全州強檢計量器具檢定覆蓋率≥90%。(此項為約束性指標)
  (六)服務中小企業建立完善計量體系。提出到2025年服務中小企業建立完善計量體系≥40家。
  (七)引導培育誠信計量示範單位。提出到2025年引導培育誠信計量示範單位≥300(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