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實施意見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實施意見》是石家莊市人民政府2017年4月5日發布的意見。

發布信息,意見正文,

發布信息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檔案石政發〔2017〕12號

意見正文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正定新區、循環化工園區和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為全面貫徹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指導意見》,紮實推進我市企業技術創新工作,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質量效益,促進全市工業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率先發展,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主要目標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各類創新要素資源更好聚集的技術創新體系,技術創新投入、規上企業研發機構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創新效益、創新環境等再上一個新台階,確保在全省居領先地位。
1.技術創新投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2%,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達到2.5%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投入占比達到4%以上;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到90%;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到65%以上。
2.研發機構建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達到80%,實現大中型工業企業全覆蓋、規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全覆蓋、高新技術企業全覆蓋、鋼鐵企業全覆蓋。
3.創新企業建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達到4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40家,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
4.人才隊伍建設: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50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英才100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R&D人員全時當量達到10人年,研發人員占就業人員比重達到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達到30%。
5.創新效益指標: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2萬元/人,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6%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名牌產品生產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達到40%,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8%。
二、重點工作
1.規上企業普遍建立研發機構。引導規上企業按照“有人員、有場所、有設備、有經費、有項目”的要求,加大創新要素投入,建立和完善企業研發機構。對新建研發機構的,市縣財政應統籌安排相關專項資金重點給予支持,符合條件的可享受加計扣除、設備採購等稅收政策。2017年底擁有研發機構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占比達到23%,到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占比達到80%,實現大中型工業企業全覆蓋、規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全覆蓋、高新技術企業全覆蓋、鋼鐵企業全覆蓋目標。(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統計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2.廣泛開展創新平台建設。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創建創新平台,對新認定(建成)的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給予獎勵。到2020年,建設10個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20個針對性、專業性較強的校級或企業級研發平台,350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孵化器、加速器等創新平台,企業主導的平台占全社會研發平台的80%以上。(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統計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3.全面推進智慧型製造。支持企業在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差、安全風險高、工藝要求嚴的崗位,運用焊接、裝配、塗裝、分揀、搬運等工業機器人替代換崗;支持民用爆炸、化工、煤炭、礦山等特殊行業企業,運用安防、排爆、巡檢、救援等特種機器人替代換崗。在信息、生物醫藥、先進裝備、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智慧型工廠和數位化車間,推動全市大中型企業ERP、MES、SCM、PLM等信息系統全面普及。到2020年,推廣套用工業機器人1000台,建設150個智慧型工廠和數位化車間,關鍵工序製造裝備數控化率達到52%,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65%。(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4.深入推進綠色製造。充分發揮科技計畫專項資金等作用,開展節能降耗技術、控污減排關鍵技術、新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究,開展工業餘熱余能梯級利用技術、建築節能技術、節能新材料開發利用、照明節能技術、循環經濟共性技術等研發,開展重點耗水行業節水減污技術、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工業廢氣控制與資源化回收利用等技術研發,開展太陽能、地熱能、沼氣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實施醫藥製造、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產業綠色改造升級;實施鍋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最佳化和節約替代石油等專項。鼓勵企業充分利用省級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股權投資基金等金融手段,促進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加快環保治理技術裝備的成套化、系統化、標準化、國產化步伐。到2020年,建成1個綠色工業園、10個綠色化工廠、10個能源管控中心,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8%,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23%。(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5.積極推進服務化製造。引導優勢製造企業延伸服務鏈條,向研發、設計、品牌、銷售等價值鏈高端環節拓展。支持企業提供生產過程控制、製造供應鏈跟蹤、遠程診斷管理、產品安全等實時線上服務。鼓勵裝備企業由產品製造型向技術研發、生產製造、工程總包、全程服務型企業轉變。(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6.大力扶持優勢企業。引導大型骨幹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組建創新中心,提高研發投入占比,增強產業協同創新能力,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支持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元的企業,以產業技術創新為主攻方向,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積極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產品研發,攻克一批提升帶動性強的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培育一個市場占有率高的主導產品,力爭打造10家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領軍企業。(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7.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基地。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通用航空裝備、現代農業機械、先進特種裝備、城市專業裝備、新能源汽車、服務機器人等行業,建設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園區)。依託現有產業基地優勢,以國家、省級開發區為基礎,按照資源整合、產業集聚、特色發展、產城融合原則,創建15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8.強力打造千億元產業。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打造培育成為我市重要支柱產業。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化解過剩產能獎補資金支持,改造提升鋼鐵產業。延伸石化產業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打造現代化石化產業。創新政府支持產業發展方式,設立政府投資基金,支持通用航空、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9.集中實施一批先進技術項目。以中車石家莊公司、國祥運輸、博深工具、河北翼辰、耐力股份、嘉祥科技等企業為龍頭,加快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城軌車輛、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高鐵剎車片、河北翼辰科技創新產業化基地等項目建設。以中航通飛華北公司為龍頭,加快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基地項目建設。加強與美國賽斯納等國內外通用航空先進企業的技術合作,引進先進機型,大力支持通用航空新技術研發。以中車糧食機械、中農博遠、河北農哈哈等企業為龍頭,加快推進中車糧食機械產業化、中農博遠農業裝備研發製造基地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大型高效收穫機械、大型高檔農機具、糧食機械、噴灌設備及設施農業和精細農業裝備及其關鍵零部件,提高裝備信息收集、智慧型決策和精準作業能力。鼓勵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圍繞培育一個品牌、開發一項關鍵技術、壯大一個主導產品開展技術改造,到2020年,傳統優勢產業80%的核心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0.大力支持核心關鍵技術攻關。依託華北製藥、石藥集團、石家莊四藥、常山生化等重點醫藥企業,加快發展抗體、疫苗、基因工程蛋白及多肽藥物等生物藥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強特色原料藥、化學新藥和通用化學藥新產品開發,進一步提高製劑生產水平。鼓勵河鋼集團石鋼公司積極承擔國家和省重大科技專項、創新項目研發任務,開展聯合攻關,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力爭在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及高端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和套用技術等方面有新突破。加強高檔伺服、智慧型數控、線上遠程診斷、數位化設計與仿真分析、工業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研究,重點研發光電轉換模組、光纖連線器、智慧型感測器等各類關鍵功能部件。加強石墨烯、OLED顯示材料、液晶材料、積體電路製造與封裝材料、絕緣襯底上的矽(SOI)、特種陶瓷等高性能材料技術攻關。加強鑄造、鍛造熱處理、表面處理等基礎工藝研究,推動裝備基礎配套能力穩步提升。做好工業強基重大項目的申報和政策支持工作,每年重點支持1個以上工業強基重大項目。(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1.狠抓新產品新技術研發。在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材料、綠色建材等領域,開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國內領先、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強的新產品、新技術開發,每年新產品、新技術開發項目達到100項以上。到2020年,10項重點新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2.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以引進或購買專利、先進技術等方式加大投入,加快產品的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對於新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優先給予國家、省相關專項資金扶持,優先推薦金融、擔保機構提供融資服務。到2020年,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家以上,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2家。(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3.加大品牌創建工作力度。落實省名牌產品、中小企業名牌產品管理辦法要求,建立中小企業名牌、優質產品、名牌產品等梯度培育機制,引導企業加大品牌建設資金投入,做大做強支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商標品牌,努力打造現代服務業品牌,積極培育國際知名品牌。到2020年,工業企業品牌培育試點示範企業達到30家,中國馳名商標達到50件,形成10個在國內外具有較高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的製造業龍頭品牌。(市質監局、市工信局、市工商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4.深化質量管理。大力推廣卓越績效管理,落實首席質量官制度,引導企業建立質量文化,開展QC小組和信得過班組等民眾性質量管理活動,爭創省名牌產品評價目錄,引導大型企業爭創國家、省、市政府質量獎,開展質量標桿創建活動,推進整體質量管理水平提高。到2020年,樹立13家質量標桿企業。(市質監局、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5.強力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以省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各類創新平台為基礎,聯合產業鏈上下游骨幹企業、科研院所、高等學校、行業組織,藉助國內外科技人才資源,採取多元投資、成果分享等新模式,在精品鋼、汽車、大數據、新型顯示、生物醫藥、新材料、固廢資源利用、高端裝備等領域,建設聚焦行業前沿的製造業創新中心。打通技術開發——轉移擴散——產業化套用創新鏈條,到2020年,培育5個產業鏈協同創新示範企業。(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6.鼓勵公共技術基礎服務平台建設。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導向作用,支持各類科技中介機構建設面向產業集群的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服務。針對重點領域和行業發展需求,開展可靠性試驗驗證、計量檢測、產業信息、技術標準、智慧財產權等技術基礎支撐能力建設,為行業發展提供基礎技術支撐。加快建設一批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推動業務模式從單一檢驗檢測服務向提供全面解決方案轉變,幫助企業最佳化生產工藝流程、提高質量控制水平。到2020年建設10個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新增10個省級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質監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7.大力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藉助京津兩地科研力量,鼓勵我市骨幹企業和科研機構參與京津冀產學研協同創新,圍繞鋼鐵、電子、醫藥、裝備等優勢產業,推進精品鋼、北斗導航、高端裝備、積體電路等技術開發和套用。支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產業集群與京津冀及國內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建立工業(產業)技術研究院。支持骨幹企業吸納上下游配套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組建以技術標準和專利許可為紐帶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開展“百校千企”產學研用合作推進活動,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到2020年,同行業先進技術成果推廣套用率達到70%以上。(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8.推動“網際網路+”製造業創新。培育兩化融合重點企業和示範企業,加速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企業產品研發、生產製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全過程的綜合集成套用。鼓勵工業企業發展網路製造新型生產方式,推動製造業服務化轉型。支持企業數位化車間、智慧型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網際網路和工業融合創新等“網際網路+”項目。支持“網際網路+”、導航終端、光電轉換模組、光纖(雷射)陀螺、光纖連線器、大功率雷射器、智慧型感測器等技術創新,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產品。普及套用電子商務,加快電子商務驅動的製造業生態變革,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建設或套用工業雲服務平台,到2020年,重點企業套用電子商務比例達到80%以上。(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9.支持智慧集群建設。充分發揮政府、行業、平台和企業的合力作用,深化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產業集群中的套用,培育和發展一批主業突出、特色鮮明、體系完整、環境友好、信息化程度高、市場競爭力強的智慧集群。加大專項資金支持力度,創新建設和運營模式,引進行業內領軍企業等戰略投資者,激發市場活力。到2020年,創建2個智慧集群。(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20.培育製造業網際網路“雙創”平台。探索基於網際網路的眾創、眾設、眾包等開放式研發設計模式,鼓勵產業鏈協同研發平台建設,發展大規模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推進網路化協同製造、雲製造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線上服務。到2020年,培育5個省級製造業網際網路“雙創”平台。(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21.加強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合作開展新一代信息、節能環保、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等領域套用技術研究和核心技術公關,每年推廣套用一批軍民兩用技術成果,促進軍民兩用技術轉化。推動創建京津冀軍民融合發展創新示範區,加強軍民科技發展需求對接,搭建務實精準對接平台,爭取省專項資金支持,加快軍民融合型企業技術創新項目建設。到2020年,打造5個軍民融合產學研用示範基地和2個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22.推進企業管理創新。鼓勵企業瞄準國際行業高端水平開展對標工作,推廣六西格瑪管理、精益生產管理、全面預算管理、扁平化管理等現代管理方法,引導企業普遍開展ISO9000產品質量管理認證、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國家標準認證,支持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開展國際標準認證與評估。組織企業申報省級管理創新示範企業和省級對標示範企業,鼓勵規上工業企業申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到2020年,省級管理創新示範企業20家,5家企業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市工信局、市國資委、市質監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23.提升企業智慧財產權運用能力。圍繞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等重點技術領域,組織實施產業規劃類專利導航,建立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工作機制,推進國家智慧財產權管理認證制度,開展智慧財產權貫標試點工作,規範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開展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示範企業培育工作,深化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推進專利權質押融資和專利權質押貸款風險補償。鼓勵科技型企業積極投保專利保險,拓展開辦企業註冊資金新渠道,提高企業技術創新和智慧財產權套用能力。到2020年,工業企業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000件以上,每年主導或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5項。(市科技局、市質監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24.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支持企業引進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對入選國家“千人計畫”、“長江學者”和河北省“百人計畫”的人才,帶國內首次落地項目來我市創業的,經評審後給予科研經費支持。鼓勵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引進院士及團隊高端智力,推動與“兩院”院士的交流合作。加強科技領軍人物、科技創新團隊的認定和管理工作,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堅持剛性引才與柔性引智並舉,通過借用聘用、兼職兼薪、科研合作、學術交流、技術指導、技術入股、異地研發等方式,突破國籍、戶籍、地域、人事關係等剛性約束,實現人才智力資源共享。到2020年,建立企業院士工作站80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5個。(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25.支持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和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開展市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認定工作,對經認定的市級示範基地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由市縣兩級按1:1比例安排。對認定為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和省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的,按照上級支持資金,市級按1:1比例給予配套支持。到2020年,全市創業輔導基地數量達到55個。(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26.大力發展眾創空間和科技孵化器。探索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支持建設一批線上線下、孵化投資相結合,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加大科技孵化器建設步伐,每年設立3000萬元補貼資金,對經評審認定的市級以上眾創空間給予財政補貼,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孵化器給予一次性獎勵。到2020年,眾創空間達到100家,省級以上科技孵化器達到29個。(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三、保障措施
1.切實加強對企業技術創新推動力度。各級各部門要把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出台強有力的推動政策。要建立石家莊市企業技術創新評價指標體系,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研發機構擁有率、創新質量效益等評價內容,納入對縣(市)、區年度考核。各縣(市)、區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的合力。(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統計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質監局、市工商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2.實施積極的技術改造政策。對符合技術改造鼓勵方向的建設項目,加快出台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減免優惠政策。對“退城進區”改造的企業,在土地盤活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對利用空閒土地建設標準廠房,符合規劃、不改變土地用途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和基礎設施配套費。(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3.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力度。發揮轉型升級專項資金作用,支持規上企業研發機構、製造業創新中心、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支持新產品、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項目。實施企業研發費用先投入後補助政策,探索建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技術創新的經營業績考核制度,引導企業獎勵在重大新產品開發和推廣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研發和行銷人員。認真落實省政府有關要求,把企業是否建立研發機構作為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重要條件,自2017年預算年度起,對未建立研發機構或未達到研發機構認定辦法要求的企業,省市縣各類相關專項資金原則上不再予以支持。(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4.嚴格落實企業創新稅費政策。嚴格落實研發費稅前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轉讓技術以及小微企業優惠等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在辦理季度預繳時可直接享受稅收優惠,年終彙算清繳時填報年度納稅申報表視同辦理備案手續,建立綠色通道,設立優惠政策諮詢崗,專門受理優惠事項的諮詢、認定、申報、減免及退稅等各項涉稅事項,實施一站式服務。落實省支持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生產企業政策,擴大首台(套)技術裝備保險保費補償政策覆蓋面。(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金融辦、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5.努力拓寬企業創新融資渠道。支持企業通過發行股份、債券、私募等方式擴大直接融資規模,鼓勵銀行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擴大智慧財產權、股權、供應鏈融資規模。鼓勵銀行、保險等機構在科技資源密集地區設立專營機構,積極對接國家、省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省戰略性新興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發揮虹橋股權投資基金作用,爭取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金支持,設立市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資金,推進“石家莊市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虹橋股權投資基金”的運營。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到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石家莊股權交易所等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建立市級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力度。(市金融辦、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6.營造企業創新良好氛圍。鼓勵企業廣泛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比武、技術協作等民眾性技術革新活動,尊重民眾的首創精神。推進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建設,增強企業誠信意識。加強對企業技術創新成效的宣傳,大力培育企業技術創新文化。加強技能型人才隊伍的培養,選樹一大批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的創新型企業家。(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文廣新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附屬檔案:石家莊市企業技術創新評價指標體系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2017年4月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