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河鎮

皂河鎮

皂河鎮,隸屬於江蘇省宿遷市湖濱新區,位於湖濱新區西南部,東擁駱馬湖,瀕臨大運河,鎮域面積26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約19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3萬畝。截至2018年末,皂河鎮轄13個行政村和4個居民社區,人口6萬餘人,鎮政府駐街東社區行宮路1號。

“皂河”原是發源於山東郯城墨河的支流,南入京杭大運河,因水底土色發黑而得名。2011年,皂河鎮隸屬於湖濱新區(準政府)管轄。境內宿黃線與250省道及環湖公路穿境而過。皂河鎮是江蘇省重點鎮,素有“文化古鎮”、“水鄉古鎮”、"運河古鎮"之稱。皂河鎮有乾隆行宮安瀾橋財神廟陳家大院合善堂等景點。

2018年,皂河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9億元、同比增長8%,固定資產投入1.55億元、同比增長10.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皂河鎮
  • 外文名稱:Zaohe Town
  • 別名:皂河古鎮、皂河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宿遷市湖濱新區宿豫區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
  • 政府駐地:街東社區行宮路1號
  • 電話區號:(+86)0527
  • 郵政區碼:223821
  • 地理位置:湖濱新區西南部/宿遷市西北部/駱馬湖西岸
  • 面積:266平方公里
  • 人口:6.2萬(2017年中旬)
  • 氣候條件:暖溫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安瀾橋駱馬湖乾隆行宮陳家大院
  • 車牌代碼:蘇N
  • 地區生產總值:10.9億元(2018年) 
  • 現任領導:鎮黨委書記:姜波;鎮長:潘志程
歷史沿革,地名溯源,合併之前,合併之後,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綜述,公路,公共運輸,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教育事業,醫療衛生,歷史文化,皂河龍王廟會,柳琴戲,風景名勝,地方特產,

歷史沿革

地名溯源

“皂河”原是發源於山東郯城墨河的支流,南入京杭大運河,因水底土色發黑而得名。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總督靳輔開舊皂河口,皂河地域因此成為大運河南北漕運要道,商賈行船不絕,逐漸成為宿遷西北部經濟貿易中心和水陸交通樞紐。曾任河南道直隸州判的盧盛芝,歸里後在集市周圍築圩防寇,遂有“皂河鎮”之設。

合併之前

  • 駱馬湖鄉
1965年,成立駱馬湖公社。
1987年,駱馬湖公社更名駱馬湖鄉。
1996年,轄洋河灘、月堤、三里、閘壩、西張圩、三灣、戴場7個行政村。
  • 濱河鎮
1961年,成立閆集公社。
1981年,更名趙埝公社,後復置趙埝鄉。
1996年,設濱河鎮,時轄袁宅、袁甸、閆集、孫柳、金莊、要武、張埝、閆南、上埝、趙埝、袁場、劉莊、新農13個行政村和劉甸居委會。
  • 皂河鎮
1957年,建皂河鄉。
1958年,更名皂河公社。
1985年,復建皂河鎮。
1996年,轄街東、街西、張莊、王營、八井、七堡、謝莊、龍崗、宋場9個行政村和街北居委會。
1999年,皂河鎮被省政府列為江蘇省首批222個重點中心鎮之一。

合併之後

2000年,濱河鎮、駱馬湖鄉併入皂河鎮,是時隸屬於宿豫縣;同年,皂河鎮順利通過宿遷市新型小城鎮驗收。
2001年,皂河鎮納入市區統一規劃,並被市政府規劃為市三個衛星城鎮之一予以重點建設;同年,皂河鎮進行大規模區域調整,如下表所示。
並村(居)
被並村(居)
並村(居)之後
龍崗
宋場
龍崗
街東
張莊
街東
街西
街北
街西
要武
袁宅
要武
閆南
孫柳
閆南
劉甸、閘壩、三里
船閘
三灣
西張圩
三灣
新農
上埝、趙埝
新農
劉莊
張埝
劉莊
袁場
王圩
洋河灘
月堤
洋河灘
2003年,轄洋河灘、船閘、街東、街西、新農5個居委會,謝莊、王營、八井、龍崗、七堡、劉莊、金莊、閆南、閆集、袁甸、要武、戴場、三灣、王圩14個行政村。
2004年,因宿豫撤縣建區,故隸屬於宿豫區;同年,洋河灘從皂河鎮析出,隸屬於井頭鄉,後又屬於曉店鎮。
2009年,戴場從皂河鎮析出,納入曉店鎮
2011年,隸屬於湖濱新區(準政府)。
皂河皂河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轄13個行政村和4個居民社區。鎮政府駐街東社區行宮路1號。
下轄地一覽表
行政村(13個)
八井村
王營村
龍崗村
王圩村
金莊村
謝莊村
七堡村
要武村
——
劉莊村
三灣村
袁甸村
——
註:三灣村與皂河鎮其它所轄村居沒有直接的陸地關聯(三灣村東南接黃墩鎮曹甸村,西北接黃墩鎮的馬橋村,北抵運河,南臨邳洪河),屬皂河鎮的飛地
居民社區(4個)
船閘社區
街西社區
街東社區
新農社區
——
參考資料:
皂河行政區(截至2018年末)皂河行政區(截至2018年末)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皂河鎮位於湖濱新區西南部,宿遷市西北部,距宿遷市區約20公里,介於東經118°04′88″—118°18′03″、北緯34°02′07″—34°13′85″之間。地處湖濱新區、宿城區、睢寧縣三縣(區)交界處,鎮西與睢寧縣魏集鎮接壤,鎮南與宿城區蔡集鎮王官集鎮毗鄰,鎮東與支口街道相鄰,鎮北與湖濱新區黃墩鎮毗連。鎮域面積26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約19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3萬畝。
皂河鎮

地形地貌

皂河鎮處蘇北平原地區,總體呈駱馬湖沿岸以及皂河鎮王圩村附近往東南偏高,而駱馬湖沿岸往西皂河鎮王圩村附近往西北比較低洼。低洼地區是黃墩湖滯洪區

氣候

皂河鎮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年均氣溫14.6℃,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均降水量919毫米,年均日照總時數2108.9小時。

水文

  • 綜述
皂河鎮境內主要有古黃河、京杭大運河。
  • 古黃河
古黃河原名“廢黃河”,其由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洪水泛濫沖刷而成,1885年黃河改道後,古黃河不再通航。因其主要接納市區部分居民生活污水和沿岸工廠所排放的工業廢水,自然稀釋能力差,水源主要靠天然降雨,被稱為“廢黃河”。 從1998年起宿遷市政府就採取了疏浚、護坡、建污水處理站等措施,並將“廢黃河”改名為“古黃河”或稱“黃河故道”。其最高水位13.7米,最低水位6.07米。
  • 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一條人控河流,河水流向不定,自然流向為自北向南,南水北調時則流向相反。京杭大運河在宿遷市境內16千米,平均水位30.15米,最高水位32.99米,最低水位28.2米,平均流量12.48M3/S,最大流量422M3/S。京杭運河宿遷段兼有航運、防洪、排澇、農灌、城市工業供水等多項功能,又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通道。 

人口

截至2017年中旬,皂河鎮人口為6.2萬人。主要民族為漢族。

經濟

綜述

因皂河鎮地處滯洪區,承擔著周邊地區洪水的疏導任務,導致無論是財政資金還是社會資本,都不願往這裡投。按照政策的規定,滯洪區限制發展工業,生活這在里的老百姓幾乎只有農業這條路可走,也導致這一區域長期處於貧窮落後的狀態。
2018年,皂河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9億元、同比增長8%,固定資產投入1.55億元、同比增長10.7%。

第一產業

截至2018年末,皂河鎮水產養殖規模已達2.1萬畝,其中土地流轉養殖1.6萬畝,在新農、要武、閆集、金莊、袁甸等村居建設國家級水產示範園,擁有千畝以上水產園5家,全鎮百畝以上水產大戶及專業場社20餘戶;建設500畝優質稻米基地,採取半年綠肥半年稻蝦種植模式,年產值300萬元以上。

第二產業

皂河鎮工業薄弱。截至2014年,全鎮三產比例是38.5:12.3:49.2,一產占比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4.7%,工業化率不足10%,不及工業化初期20%的最低門檻;人均GDP11207元,約合1799美元,不及工業化初級階段下限的2000美元。全鎮工業企業總共有70家,正常生產不足40家。是一個純農業社會。

第三產業

2018年皂河廟會吸引了近40萬人前來,設攤點超過2000個,各類交易額約4500萬元。
2019年2月12日至14日,2019年皂河龍王廟廟會順利舉辦。據統計,廟會共設攤位2000餘個,實現各類零售交易額4000餘萬元,吸引周邊民眾39萬人次。
湖濱新區2017年全年接待遊客48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18.4%和18.28%。

交通運輸

綜述

皂河鎮對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和水路,境內有250省道、宿黃線、環湖公路以及京杭大運河。公交線路有:宿遷公交91路宿遷公交92路宿遷公交93路

公路

  • 250省道
江蘇省S250省道,南接宿遷,北接邳州,故又稱宿邳路。250省道全線雙向4車道,道路紅線為26米。宿遷境內S250省道交通標線標牌良好,從宿遷洪澤湖西路至黃墩民便河橋段,共有11個交通信號燈(皂河境內4個)。
  • 宿黃線
宿黃線,宿遷—黃墩公路,在2007年以前其名稱是宿邳路,但因S250省道的建成,為了不與省道衝突,故更名為宿黃線。該路起於宿遷市太湖路與S250交叉口,終於黃墩民便河橋。除蔡集鎮境內部分路段外均為雙向兩車道。宿黃線標識標線良好,從宿遷太湖路至黃墩民便河橋段共有8個交通信號燈(皂河境內2個)。
  • 環湖公路
環湖公路,環駱馬湖公路,皂河境內全線雙向兩車道,部分路段實施雙向交通分離。
  • 皂八線
皂八線,皂河—八井公路,起於皂河鎮區人民路與宿黃線交叉口,終於八井村境內。從皂河鎮區至謝莊大溝橋段為雙向兩車道(比較窄),謝莊大溝橋至八井村境內均為雙向腳踏車道,在八井與盧營交界處接睢寧縣的魏盧線,可通往睢寧縣魏集鎮等地。
  • 閆八線
閆八線,閆集—八井公路(公路網編號:Y307),北起黃墩大道與S250交叉口處南接皂八線,該路途經閆集、閆南、王圩、八井等村莊,交叉口至王圩村段為雙向兩車道(無黃色虛線),王圩村至皂八線段為雙向腳踏車道,路面採用水泥路面硬化設計。
  • 黃墩大道
黃墩大道,雖以“黃墩”命名,但是該路有
路段處於皂河鎮境內,黃墩大道北起黃墩鎮區南接S250省道,黃墩大道全線雙向兩車道,實施機非分離,路面採用瀝青路面設計。
  • 其它
皂河鎮區還有許多道路,下表僅例舉部分,不再細述。
道路名稱
起點
訖點
總體走向
一斗渠路
皂河船閘
閆八線(皂伊線)
東西向
二斗渠路
金莊村
閆八線
東西向
三斗渠路
金莊村
閆八線
東西向
皂三線
通聖街
皂河船閘(三里)
南北向
宿皂線
安瀾路(第一人民醫院北)
行宮路
東西向

公共運輸

由?>宿遷市城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運營的宿遷公交91路宿遷公交92路宿遷公交93路均途徑皂河鎮,其中91路、93路終點在皂河公交首末站,92路終點在黃墩。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 電氣化鄉鎮
皂河鎮為解決配電線路老舊和高峰負荷緊張問題,皂河鎮政府計畫投資1億元,對皂河鎮17個村居老舊線路進行改造。
皂河鎮2017年新增架設10千伏中壓線路94.45千米,改造老舊中壓線路36.8千米,改造低壓400伏線路59.3千米,新增變壓器33台,更換12台。皂河鎮在2018年新增改造40千伏線路53千米,新增增容變壓器62台。
  • 農村道路亮化
皂河鎮實施農村道路亮化工程。截至2018年底,該鎮投入資金近200萬元,17個村居已累計安裝路燈1358盞,亮化道路51.82公里。
  • 綠化工程
皂河鎮還實施了綠化工程,截至2018年底,皂河鎮已栽植雄性楊樹10萬多株,栽植泡桐、銀杏等鄉土樹種8萬多株,栽植無花果等多種花果苗木15萬多株,建成村內綠地22處。
  • 健身設施
皂河鎮在每個村居委會黨群服務中心附近均配備了一些健身設備包括扭腰盤太極推手器太空漫步機等。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中旬,全鎮中國小布局調整到位,“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控制在98%上下,皂河共有1個初級中學、2箇中心國小。分別是:湖濱新區皂河初級中學湖濱新區皂河中心國小、湖濱新區皂河第二中心國小。在校生人數約為3500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16年中旬,全鎮有醫院3家、衛生院1所,病床72張,醫生95名,新農保、新農合工作紮實開展,全鎮大病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100%。

歷史文化

皂河龍王廟會

皂河龍王廟會始於明代中後期,已有500多年。廟會為期三天,初八“焰火日”,初九“正祭日”,初十“朝山日”。因為正月初九為“正日子”故又稱“初九會”。幾百年來,廟會由原來單純的民間祭祀活動,逐步發展演變為集民間祭祀、文化展示和商品貿易為一體的大型的民眾自發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皂河龍王廟會有濃濃的地域文化特色,是每年春節期間宿遷老百姓必須品味的一道“民俗大餐”。

柳琴戲

柳琴戲因與泗洲戲淮海戲同源於清代中葉的“拉魂腔”,後經不斷改良,演變發展而來,故常稱其“拉魂腔”,也有的地方稱“拉呼腔”、“拉後腔”等。主要分布在蘇、魯、豫、皖毗鄰的大部分地區,“拉魂腔”劇種的不同流派在自身發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格,20世紀初正式定名為柳琴戲。其在宿遷的發展,已有約250多年的歷史。宿遷柳琴戲以湖濱新區皂河鎮為中心,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口授心傳”,得以廣泛傳播,成為流行於宿遷地區的代表性地方戲之一。柳琴戲主奏樂器為柳葉琴。念白吸取了京劇的發聲辦法,在充分表現地方方言的基礎上,使語言表達更形象生動,表演行式樸實、粗獷、通俗易懂、鄉土氣息濃厚。

風景名勝

  • 乾隆行宮
乾隆行宮又稱龍王廟行宮,乾隆行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AAAA級旅遊景區,原名“敕建安瀾龍王廟”,是清代帝王為祈求龍王“安瀾息波、消除水患”而建的祭祀建築。該建築群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後經雍正乾隆嘉慶等歷代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占地36畝,周圍紅牆,三院九進、前廟後宮式的北方皇家建築群。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往返十一次駐蹕於此,故又稱“乾隆行宮”。
  • 陳家大院
陳家大院建築群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是宿遷最大的清代古民居。2004年宿遷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家大院總占地約6畝,北方迴廊式建築結構,共有房屋66間,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原為宿遷駱馬湖馬老太爺私人住宅,後轉賣給山東商人陳永茂,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夕,故曰陳家大院。抗日戰爭時期,陳家大院淪為駐皂日軍總部。新中國成立後,該建築群收為國有,成為地方糧食倉庫。50年代先後成為皂河輪船站、雜品站、針織廠、福利廠。80年代陳家大院部分房屋被賣給個人。2011年,陳家大院被列入江蘇省大運河沿線重點文物搶救保護工程,政府撥專款進行了修繕,基本恢復了陳家大院六進院落的歷史原貌。2013年,湖濱新區管委會加強對歷史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再現了陳家大院的會客廳、老爺房、少爺房、小姐房、飯堂、書院、賬房、祠堂、佛堂、糧倉、炮樓等歷史場景。
  • 財神廟
財神廟建於清康熙年間。該建築為廊院式建築格局、磚木結構、瓦屋面、正堂為明三暗五、前屋四間,建築面積650平方米,總占地約為1500平方米。財神廟原為民間祭祀財神的廟宇,周邊百姓每逢吉日進廟上香、敬奉財神、祀求降福、賜財。財神廟整體建築風格清晰,文化內涵豐富,是皂河鎮區內保存較好的清代廟宇之一。1991年被原宿遷縣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宿遷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合善堂
合善堂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築布局規範,房屋結構完好,前後兩進院,正門朝南。後院的正堂及東西配房皆為硬山清水脊,置有跪獸和龍吻。正堂進深五架加前廊,面闊三開間,兩旁設耳房,前庭院有山門及東西房,整個建築群南向,占地面積約12畝。正堂中敬奉普渡眾生的觀世音菩薩,後堂供奉釋迦牟尼
  • 安瀾橋
安瀾橋於2012年12月開工,於2014年11月全線通車,建造歷時20個月。全長303米,引橋27.814米,橋面寬為8米。安瀾橋的建成,將縮短市湖濱新區至皂河古鎮的旅遊半徑,使得宿遷市湖濱新區“一體兩翼”旅遊格局真正展翅。

地方特產

  • 皂河SA湯
皂河SA湯,是皂河獨有的一種特色小吃,美食藥膳,用料講究,說是用牛、羊等骨頭熬湯,SA湯主料選用牛羊的脊椎骨頭架子,加入花椒、茴香、桂皮、胡椒等佐料,比例搭配。再輔以小麥仁、蔥段、薑末、食鹽、芡粉,以地鍋長時間(約一通宵)熬燉而成的一種粥湯。要喝的時候,把碗裡打一個生雞蛋再淋上熬制好的湯,一碗SA湯就製作好了。
SA湯SA湯
  • 乾隆貢酥
乾隆貢酥是葉家燒餅的別稱,得名於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二下江南之時。其實葉家燒餅早在唐代就很有名氣,那時葉家爐內功夫已達頂級,可以製作出60多個品種的名點小吃,吃“一指餅”、“水磨鏡”等,享譽一時,葉家燒餅傳人曾被選入唐御膳房
乾隆貢酥乾隆貢酥
  • 魚頭餃子
魚頭餃子原是漁民的家常菜。漁民居住在船上,因船上空間有限,僅容一灶。他們捕獲花鰱,取魚頭熬湯、魚肉包餃,待魚湯熬好時,把餃子投入其中煮熟,飯菜“一鍋而就”,易做味美。
魚頭餃子魚頭餃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