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第3版)(201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現代教育技術(第3版)(201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現代教育技術(第3版)》是由張劍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13年3月18日出版的國家精品課程主講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書可作為高等學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技術通識類課程教材,各級各類學校教師繼續教育課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參考書,也可供從事教育技術、信息技術教學與管理的相關人員閱讀。

《現代教育技術(第3版)》按照教育技術理論基礎、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教學過程設計與評價3個篇章展開,內容共分為10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代教育技術(第3版)
  • 作者:張劍平
  • 類別:國家精品課程主講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3月18日
  • 頁數:27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369311
  • 字數:410千字
成書過程,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現代教育技術(第3版)》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修訂:
(一)與《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的接軌:該書中的相關術語、概念均參照《標準》進行修訂,在附錄中專門列表指出該書各章內容與《標準》的對應關係。
(二)內容的精簡與補充:該書第一篇的標題由“教育技術基本理論”改為“教育技術理論基礎”以突出其基礎性;第二篇的標題由“教學資源設計與開發”改為“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以強調其套用性。在第1章中增加“教育技術的新興方向”的相關內容;第3章增加多媒體學習理論的內容;第5章增加“知識可視化及其教學套用”;第6章增加“社會性軟體及其教育套用”;第7章進行較大修改,增加“遠程學習的影響因素”“遠程教育的學習支持服務”等內容;第9章在“教學策略的制定”一節中增加有關學習風格的相關內容,並增加“教學設計的信息化工具”一節。該次修訂時還對研究性學習和教學設計的案例進行調整。此外,該次修訂還刪除或簡化部分內容。例如,第4章刪減光學投影儀、電視機等內容;第7章刪去原7.3節等。
(三)可讀性與可用性的提升:各章除了原有的學習目標、小結、習題和綜合實踐活動幾個欄目外,在每章開始處增加“內容結構”的示意圖。為了使讀者拓展知識、了解教育技術最新發展,各章增加“知識拓展”內容約50處,內容涉及教育技術著名機構、刊物及學者的介紹、信息技術的最新進展及其教育套用、典型的網路教學資源簡介、信息與網路安全意識、網路文化與智慧財產權等。為提升該書的可讀性,修訂時適當增加圖表,壓縮較大篇幅的論述;為了使該書更加美觀,第3版採用雙色印刷。
參加該次修訂工作的人員包括張劍平(浙江大學),黃立新、張家華(浙江師範大學),陳仕品(西華師範大學),胡水星、楊進中、李紅美、許瑋(浙江大學)。在該書編寫過程中,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徐福蔭教授、浙江大學教育學院盛群力教授對該次修訂給予指導;浙江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李艷博士、郭玉清博士也對此提供支持。
2013年3月18日,《現代教育技術(第3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內容簡介

《現代教育技術(第3版)》共分為10章,主要內容包括教育技術概述、學與教的理論、視聽與傳播理論、視聽媒體輔助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網路教育資源的利用、現代遠程教育、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環境、教學設計、教學評價。

教材目錄

第一篇 教育技術理論基礎
第1章 教育技術概述
1.1 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
1.1.1 定義與內涵
1.1.2 相關概念及辨析
1.2 教育技術的歷史沿革
1.2.1 國外教育技術發展階段
1.2.2 我國教育技術發展歷程
1.3 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1.3.1 教育技術的發展特點
1.3.2 教育技術的新興方向
1.4 新世紀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
1.4.1 信息素養與教育技術能力
1.4.2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2章 學與教的理論
2.1 行為主義理論
2.1.1 基本觀點
2.1.2 行為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教學
2.1.3 對教育技術的啟示
2.2 認知主義理論
2.2.1 基本觀點
2.2.2 認知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教學
2.2.3 對教育技術的啟示
2.3 建構主義理論
2.3.1 基本觀點
2.3.2 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教學
2.3.3 對教育技術的啟示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3章 視聽與傳播理論
3.1 視聽教育理論
3.1.1 視感知規律
3.1.2 聽感知規律
3.1.3 經驗之塔理論
3.2 多媒體學習理論
3.2.1 多媒體認知過程
3.2.2 多媒體教學原則
3.3 傳播理論
3.3.1 傳播類型及其模式
3.3.2 教育傳播及其原理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二篇 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
第4章 視聽媒體輔助教學
4.1 教育傳播媒體
4.1.1 基本概念
4.1.2 功能與特性
4.2 視聽媒體設備
4.2.1 視覺設備
4.2.2 聽覺設備
4.2.3 視聽設備
4.3 視聽媒體的教學套用
4.3.1 製作過程
4.3.2 套用方式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5章 多媒體輔助教學
5.1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基本模式
5.1.1 基本概念
5.1.2 教學模式及其分類
5.2 多媒體課件的開發
5.2.1 課件開發步驟
5.2.2 素材採集與加工
5.2.3 多媒體創作及其工具
5.3 知識可視化及其教學套用
5.3.1 可視化概念與工具
5.3.2 概念圖及其套用
5.4 新技術的教學套用
5.4.1 虛擬現實及其套用
5.4.2 人工智慧及其套用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6章 網路教育資源的利用
6.1 網路教育資源
6.1.1 網路資源的特點
6.1.2 典型的網路資源
6.2 網路信息獲取與交流
6.2.1 網路信息檢索
6.2.2 網路信息交流
6.3 社會性軟體及其教育套用
6.3.1 社會性軟體的特點
6.3.2 社會性軟體的套用
6.4 基於網路的研究性學習
6.4.1 研究性學習及其實施
6.4.2 網路探究WebQuest
6.4.3 研究性學習案例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7章 現代遠程教育
7.1 遠程教育及其影響因素
7.1.1 遠程教育的特徵
7.1.2 遠程教育的發展與類型
7.1.3 遠程學習的影響因素
7.2 網路課程與虛擬學習環境
7.2.1 網路課程的特點與實施
7.2.2 虛擬學習環境的構成
7.3 遠程教育的學習支持服務
7.3.1 學習支持服務體系
7.3.2 學習支持服務的管理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8章 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環境
8.1 校園網路
8.1.1 概念與功能
8.1.2 中國小校園網路
8.2 多媒體教室
8.2.1 功能與設計
8.2.2 系統構成
8.3 網路機房
8.3.1 構成與布局
8.3.2 環境要求
8.4 微格教室
8.4.1 微格教學系統
8.4.2 微格教學的實施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三篇 教學過程設計與評價
第9章 教學設計
9.1 教學設計概述
9.1.1 概念與特徵
9.1.2 層次與模式
9.2 教學設計的基本過程
9.2.1 前期分析
9.2.2 教學目標的闡明
9.2.3 教學策略的制定
9.2.4 教學方案的編寫
9.2.5 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
9.3 教學設計的信息化工具
9.3.1 教學設計工具及其分類
9.3.2 典型的教學設計工具
9.4 教學設計案例
9.4.1 “狐狸和烏鴉”教學設計
9.4.2 “人類遺傳病與優生”教學設計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10章 教學評價
10.1 教學評價概念與技術
10.1.1 概念與特徵
10.1.2 功能與類型
10.1.3 教學評價技術
10.2 教學評價實踐
10.2.1 教學過程的評價
10.2.2 教學資源的評價
10.3 教育技術在評價中的套用
10.3.1 教學過程記錄與評價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現代教育技術(第3版)》數位化教學資源可在中國高校計算機課程網站查閱。此外,該書在浙江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的多媒體資源平台上設立專題網站,供讀者下載相應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經驗交流等。

教材特色

(一)理論聯繫實際,面向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
作為教師教育類公共課教材,該書第3版與中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進一步接軌,主要涉及核心定義、概念闡述與案例調整等多個方面。該書以信息化環境中新型合格教師的教育技術套用能力的提升為目標,對相關理論的闡述簡明扼要、以夠用為原則,技術與套用的闡述力圖與實際教學有機結合。
(二)立足學科視角,重視技術與課程整合
考慮到該書主要用於學科教師的職前或職後教育,使用對象是學科教師,因此,該書立足於從學科教師而不是技術專家的視角來考察和討論技術問題。該書的構架設計與內容組織始終圍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個核心,從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人與技術和諧共存的視角來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
(三)內容穩定,體現時代性和適用性
在內容選擇方面,該書對第2版進行精簡,增加部分概念、技術和方法,併兼顧內容體系完整、可讀,以及教學實施的便利。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對象和課程目標的不同需要,靈活選擇書中內容開展教學。在體例設計方面,教材力圖更加符合國際化。

作者簡介

張劍平,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數位化學習、教育信息化、信息技術教育等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