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漁洋山人)

王士禎

漁洋山人一般指本詞條

王士禎(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山東新城(今山東淄博市桓台縣)人。清初詩人、文學家、詩詞理論家。

王士禎為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康熙五十年五月十一日(1711年6月26日),王士禎卒於里第,享年七十八歲。諡文簡。

王士禎在實踐“神韻說”,取得卓著詩文成果的同時,還能突破正統文壇和文人偏見,重視和高度評價小說、戲曲、民歌等通俗文學、文體。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文創作與理論方面,但在小說、戲曲、民歌、書畫、藏書、史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忽視。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全名:王士禎
  • 別名:王漁洋、豫孫
  • :子真、貽上
  • :阮亭、漁洋山人 
  • 諡號:文簡
  •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山東新城
  • 出生日期:1634年9月17日
  • 逝世日期:1711年6月26日
  • 主要成就:創“神韻說
  • 主要作品:《漁洋山人精華錄》《蠶尾集》《池北偶談》《香祖筆記》等
  • 最高官職:國子監祭酒、刑部尚書
  • 本名:王士禛、王士正
人物生平,主要影響,詩論,書法,藏書,歷史評價,軼事典故,贈詩蒲松齡,多次改名,主要作品,人際關係,祖父,父母,兄弟,妻妾,子女,後世紀念,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王士禎出身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晉,為明朝布政使。明崇禎七年閏八月二十六日(1634年9月17日),王士禎出生於豫省官舍,祖父呼之小名“豫孫”。原名王士禛。逝世後十年,雍正繼康熙帝位,“禛”字犯御諱,改稱士正;乾隆間,又以“正”字與原名音不相合,詔改士禎,通行數百年。
崇禎八年(1635年),祖父象晉遷任浙江布政使,士禛一家隨任至杭州。
崇禎十年(1637年),祖父象晉因不屈於權奸報復,致仕歸里。王士禎一家盡回故鄉新城。
崇禎十一年(1638年),祖父象晉自號“明農隱士”,闔門謝客,親教諸孫讀書。閒暇著書,精岐黃,為民治病。
崇禎十三年(1640年),王士禎始入國小,在新城家塾從祖父象晉讀。與伯兄士祿、仲兄士禧、叔兄士祜同學。習五七言韻語。
崇禎十四年(1641年),王士禎在家塾從祖父象晉學。伯兄士祿授王、孟、韋、柳諸家詩,使手抄之。
崇禎十五年(1642年)十一月,清兵陷新城。全家避兵鄒平長白山魯泉。
崇禎十六年(1643年),王士禎全家避兵於鄒平,依外祖孫氏家,居長白山之魯泉。
崇禎十七年(1644年),王士禎全家在鄒平。從祖父象晉讀書。一日祖父與從弟象鹹飲酒。祖父命對句,云:“醉愛羲之跡。”漁洋應聲答道:“狂吟白也詩。”二公大喜,賞以名人書畫。
王士禎
王士禛小像
清順治二年(1645年),王士禎父與敕被薦入仕,以父象晉年老為由力辭。
順治三年(1647年),王士禎與諸兄和《月泉吟社詩》。
順治五年(1648年),王士禎出應童子試,未中。伯兄士祿舉鄉試。至是有《落箋堂初稿》一卷。
順治六年 (1649年),在家塾讀書。
順治七年(1650年),再應童子試,郡、邑、提學三試皆第一。讀書於水月禪寺,寺在大明湖東北。八月成婚,夫人張氏,鄒平人,祖張廷登,明萬曆進士。父萬鐘,拔貢。後,南渡官鎮江推官。兄實居,字賓公。
順治八年(1651年),應鄉試,舉第六名。是冬,與伯兄士祿同上公車赴京會試。一路唱和,題詩驛壁。
順治九年(1652年),在京應會試,落第。伯兄士祿成進士,因主考胡統虞之故,被停一科。
順治十一年(1654年),叔兄士祜拔貢入國學。
順治十二年(1655年),伯兄士祿以殿試與士禛同上公車,叔兄士祜亦以太學生廷試入都。與海內聞人論交,時號“新城三王”。士禛中會試五十六名,未殿試而歸,致力於詩。
順治十三年(1656年),四月,省伯兄於萊州。
順治十四年(1657年),八月,遊歷下,集諸名士於大明湖。舉秋柳詩杜。初展神韻詩風。賦《秋柳》詩四章,以述對明室悼亡之情。有《春不雨》《蠶租行》等詩反映民間疾苦。此詩傳開,大江南北一時和作者甚多,時稱“秋柳詩社”。
順治十五年(1658年)春,赴京。殿試中二甲三十六名。觀政兵部,備任。秋九月歸里。
順治十六年(1659年),在京與汪琬程可則、劉體仁、梁曰緝、葉方藹、彭孫、龔鼎孳等人唱和,十月,得授揚州府推官。十二月,赴任便道歸里,伯兄士祿、叔兄士祜送至天寧寺。自此,兄弟聚少離多。
順治十七年(1660年)春,赴揚州任,父與敕同行。母孫夫人送至澠水邊,告誡士禛云:“汝少年為法吏,吾懼之。然揚,故爾祖舊遊地也。其務盡職守,以嗣前烈。”三月,到任。八月,充江南同考官,赴江寧。九月,病歸揚州。
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揚州。審理“海寇案”“奏銷案”等,多所平反,嚴懲誣告。罷除迎春瓊花觀會,嚴懲從中謀利奸官,揚州百姓稱頌其東坡再世。
康熙元年(1662年)正月,母孫夫人就養至揚州。伯兄自里中報命京師,三月遷吏部考功司主事。士禛因讞事被降級,母孫夫人慰藉說:“人命至重,汝但存心公恕,升沉非所計也。”士禛遵囑,多所平反。
康熙二年(1663年)春,有事高郵,監理修復文游台事。題《文游台記》。伯兄西樵典河南鄉試。叔兄東亭舉於鄉。冬,伯兄便道揚州,宿一夕。士禛奉命赴江寧充江南武科同考官,舟送伯兄至儀真而別。按部至如皋與明老詩人邵潛交,縣令深受感動,免其徭役。
康熙三年(1664年)春,士禛與林古度杜濬張綱孫、孫豹人諸名士修禊紅橋。伯兄因河南鄉試案下吏部獄。五月,有事江寧,為伯兄燃燈於長乾寺。十月,得內遷禮部命。冬,西樵獄解,至揚州,兄弟相聚月余。
康熙四年(1665年)春,至如皋與冒襄邵潛陳維崧許嗣隆諸名士,舉修禊水繪園詩社,杜濬有“酒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州”句,評價其委婉與豪放兼之的神韻詩風。七月,登舟赴京任。諸名士依依不捨,送別禪智寺。臨行惟圖書數十篋。自云:“四年只飲邗江水,數捲圖書萬首詩。”八月,過臨淄周亮工於臨淄別墅,攜叔兄東亭北上。九月到禮部任。十月,因戶部郎中某以惡言告吏部,士禛被罷官。
康熙五年(1666年)二月,與伯兄自京師歸濟南,士禛暫返新城。三月,伯兄復游揚州。士禛第三妹卒。三妹適淄川庠生畢盛肩。士禛過青州留周亮工真意亭。九月復職返京師。
康熙六年(1667年),在禮部。與汪琬、劉體仁、程翼蒼、陳廷敬李天馥等為文社。宋犖自黃州入京始與定交。
康熙七年(1668年),在京遷禮部儀制司員外郎。時儀制司郎中曹首望。正月初五日,於慈仁寺訪宋犖。秋,叔兄士祜南遊,泛大江至姑蘇,多所題詠。
康熙八年(1669年)三月,至淮安清江浦關,專司船廠。淮安張力臣等以師禮來謁拜。惠周惕從學。吳雯訪於清江浦。
康熙九年(1670年)正月,伯兄視士禛於清江浦。二月,叔兄士祜舉禮部成進士。三月,伯兄北歸。冬,還京師。伯兄補吏部考功司員外郎。與宋琬施閏章等時有唱和。
康熙十年(1671年),在京師,遷戶部福建司郎中。與伯兄、程可則施閏章沈荃、宋琬、曹爾堪唱和。
康熙十一年(1672年),在戶部。六月,奉命典四川鄉試。歸下三峽,聞訃,奔喪。十一月,至新城。
康熙十二年(1673年),在新城居母喪。七月二十日,伯兄王士祿卒。冬,養疴鄒平長白山柳庵。又至生生庵、唐李庵醴泉寺
康熙十三年(1674年),在里居母喪。伯兄次子啟浣死。夏秋間與邑高士徐夜、張霖多有交往,有詩。
康熙十四年(1675年),服闕,七月以父命赴京。居天寧寺。八月,待依次補缺歸里。冬,訪徐夜廬舍送酒。
康熙十五年(1676年)正月,赴京師。五月,補戶部四川司郎中。九月,張宜人卒於家。康熙帝欲選詩文兼優者充實南書房。一日與杜臻考察王士禎,知其詩名文才。
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戶部。六月,康熙帝又與張英考察士禛詩文。七月初一日,又與李蔚、馮溥考察士禛詩文素質。又命士禛與江南才子陳玉璂御前對詩,帝欣然內定。
康熙十七年(1678年)正月二十二日,與翰林院學士陳廷敬同召對懋勤殿。二十三日,特旨授翰林院侍讀。夏,與陳廷敬、葉方藹入直南書房。十月,奉旨偕侍講韓菼典順天鄉試。帝命書自作詩交養心殿裝裱,頒賜大臣及外國使者。
康熙十八年(1679年),入直南書房。譽為一代詩壇領袖。在翰林充《明史》纂修官。
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翰林。十二月,遷國子監祭酒
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國子監。主秋試。九月,叔兄士祜待職卒於京,享年49歲。進封父與敕為朝議大夫國子監祭酒。母孫宜人、妻張宜人贈恭人。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正月上元,賜宴乾清宮,帝首倡《昇平嘉宴》詩,效《柏梁體》,廷臣續和,命詹事沈荃書之。御製序文,頒諸臣。五月七日,得帝賜御書“。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國子監。疏清修補國學所藏《十三經註疏》、《二十一史》刻板,多次上疏請定聖廟祀典等事宜,準行。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春,在國子監,咨覆台灣、琉球等地學生入太學事。九月二十日,三女阿宮生。十月,遷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十一月,奉命祭告南海。十九日,啟程。除夕,至宿松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月十日,抵廣州,入南海神廟祭告畢。四月一日,歸自廣州,七月,過里。九月至京復命。聞父訃,奔喪。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父喪在里,居廬。住西城。王苹、吳雯、鐘聖輿、趙豐原等門人至西城別墅撫慰。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在里居廬,秋移南城舊第,居宸翰堂。是春,訪淄川唐夢賚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赴京悼太皇太后。訪朱彝尊於古藤書屋。三月,自京返里。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正月,康熙帝南巡,士禛自里赴德州迎駕。三月,葬父並母孫宜人。冬十一月,赴京。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正月,再補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三月十日,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三朝國史副總裁。六月,長女阿端死。七月秋審平反數案。九月, 遷兵部督捕右侍郎,孔尚任與其定交。
康熙三十年(1691年)春,二月六日,奉命主考會試。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四月,因受侍衛馬三捷潛逃案牽連降一級,為兵部督捕右侍郎。八月初五日,調戶部右侍郎。整飭鑄錢法規,革除送樣錢陋弊。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戶部。四月,側室陳儒人卒。五月,祖、父賜封為通政大夫、經筵講官、戶部左侍郎;祖母、母、妻皆受封淑人。七月,三女阿宮卒。秋審,平反三案。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在戶部。二月,署兵部事。六月,充纂修《類涵》總裁官;下旬,轉戶部左侍郎。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在戶部。時捐納方開,人皆相緣為奸利,士禛清廉自守,嚴格規章。在部七年,“不啻空山雨雪,燒品字柴、說無生話時也”,聲譽滿朝。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奉命祭告西嶽。正月二十七日,發京師。三月二十七日,祭畢,二十八日返。七月,歸過里。九月,復命京師。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在戶部。二月,仲兄士禧(1627-1697)卒於里第。七月,承恩贈祖、父皆經筵講官、戶部左侍郎加一級,祖母、母、妻皆夫人。仲子啟汸任唐山縣令,士禛訓以潔己愛民。
王士禎(漁洋山人)
王士禎像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十三日,遷都察院,左都御史。冬十一月二十四日,奉命直南書房編《類御集》。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在都察院。五月,康熙帝返宮,迎駕通州。奉命直南書房。六月,側室張儒人卒。九月,次女婉卒。十一月五日,遷刑部尚書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在刑部。五月,平反徐起龍案。六月二十八日,賜御書“帶經堂”匾額。七月,與諸公內直,賜御書唐詩湘竹金扇。十月,充武會試讀卷官。
康熙四十年(1701年),在刑部。三月,歸里遷祖墓、父墓。十月,返京。蒲松齡以五古詩送別。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刑部。四月六日,賜御書“信古齋”匾額,暗示“信古”不妄今之意。九月,拜送車駕南巡。冬,奉命閱御試順天舉人卷。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刑部。三月,啟奏刑部釋囚犯800餘人。七月,啟奏賑濟山東災民。八月,奉旨截留漕米,賑山東饑民。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三月,恩贈祖、父皆資政大夫,官至刑部尚書。九月,因受王五案失察牽連,被以“瞻循”罪革職回鄉。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在新城故居。四月,有事安德,憩門人朱緗桐陰書屋。初六日,與門人朱緗、鐘轅、從弟士驪、孫允酇同游漪園。初七日,門人朱緗、鐘轅復邀泛舟大明湖,有記。五月,以送駕至德州,下榻故國相謝升家。十月,仲子啟汸唐山知縣任滿歸,待職於家。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故里。正月,第四妹嫁益都(今博山太學生趙作肅。四月,往鄒平長白山中茲山別業,息居夫於草堂。山有古夫於亭,草堂名取義於此。與張實居張篤慶等講詩授徒。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在新城故里。歲大旱,巡撫有命賑濟士紳,具冊領賑。士禛以不合近年朝廷發賑原旨,而獨不具冊,實家無儲米,巡撫以士禛得大臣風度。六月後患癢症。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新城故里。冬,門人李先復歸浙,過訪。時,士禛目已昏眵,唯視大字本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在新城故里。冬,侍讀黃叔琳視學山東,過訪於士禛里第,言及有旨,取故靈璧知縣馬驌所著《繹史》,刻版入內庫。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在新城故里。臥病。舊有疝氣,二十餘年,時發為累。七月,忽由癢症變為瘍症。呻吟床褥、苦不堪言。十二月,康熙帝眷念舊臣,特詔官復原職,因病甚劇,具疏遣子啟汸入京謝恩。
康熙五十年五月十一日(1711年6月26日),士禛卒於里第,享年78歲。十一月七日,葬於系河北岸祖塋之次。太倉相國王掞作神道禪文,商丘宋犖作墓誌。

主要影響

詩論

王士禎是繼司空圖嚴羽之後倡導神韻理論的又一大家, 是“神韻說”的集大成者。遺憾的是,王漁洋平生只“拈出神韻”二字,並未對此作正面系統闡述。後世注家各執己見,紛紛詮釋。
王士禎(漁洋山人)
清·王士禎撰 池北偶談二十
有認為“神韻”即 “格調”亦即 “肌理”,它是“徹上徹下無所不該”的,這是翁方綱“泛神韻論”的解釋。有認為 即,郭紹虞先生力主此說,他指出 :“神韻”“韻” “實則漁洋所謂神韻,單言之也只一‘韻’字而已。”
敏澤先生以為神韻 “有時是指創作上和形似,形式等等相對應的內在的神似、氣韻、風神等一類的東西”,“有時它又是指創作中那種在內容上以寫景為特點,在風格上比較清新,富有詩情畫意的氣氛和境界。”
蔡鐘翔先生認為 :神韻是“古淡清遠的意境”。吳調公先生在其著作《神韻論》“。葉嘉瑩先生也說 :總論中則說 :神韻的主要內涵是指詩味的清逸淡遠”“總清遠二妙,則為神韻。”錢鐘書先生在談到漁洋詩論時亦評述道“神韻乃詩中最高境 界”說等等。
以上諸“優遊痛快,各有神韻。此外還有味外味”、“神韻分離,以韻為主”說自有其合理乃至深刻的方面,它們都不同程度地談到“神韻”的某種內涵。然而就漁洋詩論和詩歌創作的實際傾向來看,似感不甚妥切。
有人認為,王漁洋標舉的“神韻說”“有兩層含義 :
一是指詩歌藝術風格上,“優遊不迫”與“沉著痛快”兩種風格並舉而又側重於古淡閒遠一格 (簡稱“並舉說”),
二是指在某一首詩歌中追求“與詩的高度統一,重在詩的內在品質”,韻則偏重詩的外在風貌(簡稱“統一說”)。
明清時期對古典文學文法的研究日趨深入縝密,而與此同時王士禎王漁洋的“神韻說”卻又別開生面,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文法研究所執著的具體的文本形式,對古典作品藝術價值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個更加玄奧的層面。
然而,究竟應當怎樣理解王漁洋的神韻說在古典文學形式觀念的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卻還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
王士禎(漁洋山人)
王士禛放鷳圖(局部)
王漁洋自己在說明他的神韻說理論時說,他最喜歡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八個字;有時又標舉出嚴羽的“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八個字來說明神韻的含義。
從他的神韻說觀念和這些解釋中很容易得出這樣的觀點:神韻是指作品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某種情思內涵而不是形式方面的特點。
翁方綱為了澄清神韻說的玄虛之論,在專析神韻說的《神韻論》文中把神韻解釋為“下筆如有神”的“神”,“熟精文選理”的“理”,乃至格調、肌理等,而最終歸之為“君形者”,似認為神韻屬於內蘊方面的東西。
現代學者錢鐘書先生在談及神韻時說,神韻“非詩品中之一品,而為各品之恰到好處,至善盡美”,也就是入神之意。用“君形者”、“神”或神氣、入神來解釋神韻,都意味著是從作品內蘊的角度來理解神韻的。這樣理解當然不錯,因為“神韻”之“神”肯定與內在的精神意蘊相關。但這樣解釋的結果,“神韻”的“韻”字似乎還沒有落到實處。
當代學者吳調公先生則對神韻說中的“神韻”一詞作了更細緻的分析:
神與韻,原來是渾然一體。但細細分析起來,卻有一個由“神”生“韻”的過程。哪怕這變化很倏忽、很隱約,但卻分明包含著歌德所強調的一種“灌注”過程。既有詩人主觀“精神”的傾注,也有因灌注的需要從而有待於涵茹式地渟蓄或噴薄式地張揚,形成一種洋溢著“生氣”的載體。
總的說來,神韻論者比古代各種詩論家都更為注意“韻”,注意帶著內在節奏感的心靈的流動。吳調公先生不僅指出了神韻說所包含的“神”和“韻”,即內在的精神與外在的節奏兩個方面,而且強調了神韻說的重心是在“韻”的方面,即“帶著內在節奏感的心靈的流動”。
如果把嚴羽看作神韻說的先驅之一,那么應當說,他所說的“別材”、“別趣”和“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興趣”還只是指示了一種模糊惝恍的意蘊,還沒有將神韻的問題真正鍥入到文本分析的實處,因而還沒有構成關於藝術形式問題的觀念。王漁洋則不同,他的神韻說已成為可認知甚至可效法的東西,也就是說已經形式化了。

書法

王士禎自幼酷愛書法,九歲即能草書。其書風與詩風一樣,經歷了數次變化,早期率真狂放,中年後瀟灑俊逸,清雅悠長。

藏書

王士禎家富藏書,其先父有遺書,因兵火散佚過半。入仕途後,借他人藏書而錄做副本。所得收入,悉以購書,長達30餘年,從無間斷。康熙四十年(1701年)請假告歸,惟載書數車以行,弟子禹之鼎為之畫有《載書圖》。作書樓“池北書庫”,取白居易池北書庫之名命名,藏庋之富,甲于山左。與“曝書亭”並稱盛一時。
精於鑑賞。藏書印有“王阮亭藏書印”、“御史大夫”、“宮詹學士”、“忠勤公之世孫”、“經筵講官”、“懷古田舍”、“琅琊王氏藏書之印”、“國子祭酒”、“寶翰堂章”等圖章數十枚。

歷史評價

李集:阮亭楷書之精,逼真褚公《枯樹賦》。(《鶴征前錄》)
冒辟疆:小楷之工,足與雲間雁行。(《同人書》)
孫枝蔚有詩讚曰:瀟灑已嘆書法好,清雅誰敵賦詩勤。
清書畫家宋犖:書法高秀似晉人。雅不欲以此自多。人以絹素求書,輒令子弟代。惟二三同好間答書,必親作其手跡,皆藏弆之。(《西坡類稿》)
清書法家陳奕禧:今人惟新城總憲學之極得其神。先生海內文儒,不肯以一藝名。有求書者必命門弟子代筆,從不輕作。門弟子欲得先生書,輒假問字奏記先生隨意落札便藏弆以為至寶;或稿紙傳寫,即塗抹點勘者,皆裝潢成冊。(《褚河南枯樹賦拓本跋》)
王士禎(漁洋山人)
王士禛幽篁坐嘯圖
梁章鉅:先生本不以書名,亦有若無意於書,而柔閒蕭散有晉唐風味。雖名書巨手,亦不能不讓其出一頭地。此其故不在行墨間也。(《退庵書畫跋》)
沈德潛:漁洋少歲即見重於牧齋尚書,後學殖日進,聲望之高,宇內尊為詩壇圭臬,實過黃初,終其身無異辭。(《清詩別裁集》卷四)
趙翼論康熙朝詩人,亦云:“其名位聲望為一時山斗者,莫如王阮亭。”(《甌北詩話》卷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當我朝開國之初,人皆厭明代王(世貞)、李(攀龍)之膚廓,鐘(惺)、譚(元春)之纖仄,於是談詩者競尚宋元。既而宋詩質直,流為有韻之語錄;元詩縟艷,流為對句之小詞。於是士禎等以清新俊逸之才,范水模山,批風抹月,倡天下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說,天下遂翕然應之。”
袁枚稱王士禎的詩作“不過一良家女,五官端正,吐屬清雅,又能加宮中之膏沐,薰海外之名香,取人碎金,成其風格。”,“然稍放縱,不加檢點,便蓬頭垢面,風姿全無。”
錢鐘書指王士禎的詩善於掩飾天賦之不足。其《談藝錄》中評王漁洋:“一鱗半爪,不是真龍”,又說“漁洋天賦不厚,才力頗薄,乃遁而言神韻妙悟,以自掩飾。”
中國近現代文字學家馬宗霍在《霋岳樓筆談》中稱王士禎書法為“詩人之書”。
康熙十七年(1678年),受康熙帝召見,“賦詩稱旨,改翰林院侍講,遷侍讀,入仕南書房”。康熙皇帝還下詔要王士禎進呈詩稿,王士禎遂選錄300篇詩作進奉,定名《御覽集》。後升禮部主事、國子監祭酒、左都御史
當時,王士禎名揚天下,官位也不斷遷升,成為清初文壇公認的盟主,一時間,詩壇新人到京城求名師,往往首先拜見王士禎。
王家曾四代官至尚書,山東桓台境內至今還存有歌頌王家功德的磚牌坊,上刻明代董其昌題寫的“四世宮保”四個大字。

軼事典故

贈詩蒲松齡

王士禎曾贈詩蒲松齡:“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為《聊齋志異》大書“王阮亭鑑定”,各家書坊爭相求索書稿,刊刻《聊齋志異》。

多次改名

王士禎去世後猶被易名數次。 至雍正朝,其“禛”字因避雍正諱,改名王士正。至乾隆,又賜名士禎,諡文簡。後世文學史中,“王士禎”或“王士禛”兩名並用。

主要作品

有《池北書庫藏書目》,收錄宋元明本近500種,每書之下撰有題記。朱彝尊為之作《池北書庫記》。
王士禎(漁洋山人)
王士禛蠶尾山圖
王士禎一生著述達500餘種,作詩4000餘首,主要有《漁洋山人精華錄》《蠶尾集》、雜俎類筆記《池北偶談》《香祖筆記》《居易錄》《漁洋文略》《漁洋詩集》《帶經堂集》《感舊集》《五代詩話》《精華錄訓篆》《蠶尾集》等數十種。
作品年表
紀年
作品
清順治二年(1645年)
是年,作《明湖》詩,有句:“楊柳臨湖水到門還有《清明》、《憎蛟》二賦。邑名士傅彤臣見之激賞,有過情之譽。
清順治十年(1653年)
漁洋有贈詩人徐夜詩句云:“湘東品第留金管,江左風流續《玉台》。”有《冬夜過傅濟汝詩》載《蠶尾後集》。
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
有《湖山佳境亭》詩,載《漁洋續集》。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
北上至趙北口,作《竹枝詞》十首。見《蠶尾後集》。
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
春與邑高士詩人徐夜遊長白山,有《長白游詩》、《長白山錄》合一卷。《漁洋詩集》編年始於本年,並在《詩》序中確立了“神韻”詩論。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
謁明楊忠公繼盛祠,有詩。夏秋與汪琬、程可則等以詩唱和。寓慈仁寺,有《慈仁寺雙松歌》。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
冬,與西樵、彭羨門以香奩體唱和。刻《彭王倡和集》。是年,游青州,作《法慶寺閣上望雲門山》;過臨淄,有《夜經古城作》等詩。
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
十一月,有事南蘭陵,與程康莊同游金、焦、北固及鶴林、招隱、竹林、海岳庵諸名勝,有遊記6篇、題名7篇、古近體詩40篇。編為一集,名《過江集》。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
正月,有事至蘇州,過無錫,游鄧尉山,輕舟入太湖,宿聖恩寺,望漁洋山,欣其夙因,號漁洋山人。此行,得詩60餘篇,編為《入吳集》。繼至江寧,居秦淮,賦《秦淮雜詩》,有《白門集》。秋,有《鑾江倡和集》。冬,舟中作《歲暮懷人》詩60首。是秋得錢謙益五言長詩及《阮亭詩序》,有“與君代興”之語。選唐律絕句五七言為《神韻集》,授兒子啟涑兄弟讀之。與同年鄒祗謨議合輯《倚聲初集》。
清康熙元年(1662年)
二月,有事於江陰。登君山,歸過丹陽,登觀音山,臨曲阿後湖,皆有詩,刻《集》於金陵。盛符升集至辛丑紀年之作刻之蘇州,此士禛專集始也。是春與袁於令、杜G9E46等名士修禊紅橋,有《紅橋倡和集》。
清康熙二年(1663年)
題《文游台記》。諸詩編為《集》。有事,雨行如皋道上,馬上得《論詩絕句》40首,闡述神韻詩學觀點。南昌陳弘緒為作序。此年,為門人宗元鼎《芙蓉集》二十一卷作序,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神韻之旨
清康熙三年(1664年)
春有修禊《冶春》詩,諸名士皆有和作。有事金陵,與方文伴遊牛首、祖堂、棲霞諸山及城南諸古寺,觀六朝松石,作詩遊記若干篇,編為前、後《白門集》,汪琬為之序。
清康熙四年(1665年)
春修禊水繪園,賦七言古體十章。七月,禪智寺送別倡和,諸名士各有詩作,編曰《禪智倡和集》。有《詠史小樂府》24首。
清康熙五年(1666年)
有為周亮工題詩畫冊十餘首,及《花朝道中有感寄陳其年三首》等。
清康熙六年(1667年)
有《送陶季之路州》、《送朱秋崖歸安宜兼訊陳冰壑》等詩。
清康熙七年(1668年)
有《竹枝三首送陸冰修》、《古劍行》、《愁霖行》為孫承澤作等詩。
清康熙八年(1669年)
以前之作增《過江》、《入吳》、《白門》前、後諸集,匯為一編,名《漁洋集》。力陳其神韻詩論。
清康熙十年(1671年)
為朱彝尊《竹垞文類》作序。石門吳孟舉錄其詩刻《八家詩集》。有《題施愚山賣船詩後》等詩。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
正月初三日,與宋琬、謝重輝、伯兄游北京西山,有游西山詩。赴川途中作詩350餘篇,編為《蜀道集》。又有《蜀道驛程記》。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
輯考功詩,因選錄平生師友詩,編為《感舊集》,未梓。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
在京諸人多已散去。惟李天馥、葉方藹、陳廷敬在翰林。彭孫遹自浙西來會。然已冷落無昔時矣。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有《漫興詩十首》、《悼亡詩二十六首》、《哭公甬戈吏部二首》等詩。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
為部院同人宋犖、王又旦、謝重輝等選定《十子詩略》及文集等。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
有《召對錄》、《紀恩詩》、《御覽集》後編入《漁洋續集》。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
有《題蘇台楊柳枝詞後》、《送葉井叔歸樊上》、《送宗梅岑歸淮南》等詩。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
是年,李天馥、陳廷敬、葉方藹、施閏章、彭孫遹、陳維崧、汪琬等皆在翰林,互有唱和,一時傳為盛事。又有奏定聖廟祀典等疏。見《漁洋文略》。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
七月,有《瀛台賜宴恭紀》詩。有《何處故鄉思》、《湘水行送良輔宰零陵》、《送毛斧季歸常熟》、《和徐建庵宮贊喜吳漢槎入關之作》等詩
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年)
有《吾州》、《朱浙清明上河圖》、《送葉井叔歸楚》、《摩崖碑》等詩。
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年)
撰五、七言古詩集,姜宸英為序。有《憶山居示兒子》、《題趙伸符寫真》、《過宣城館有感》、《穿靈轡》等詩。盛珍示輯《漁洋續集》成。翌年刊刻。
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
刻至癸亥詩,為《漁洋續集》。冬,赴粵,至東平阻雪。愛其小洞庭湖及蠶尾山勝景,故後名其集為《蠶尾集》。途中有詩若干。
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
廣州之行,得詩300餘篇,編為《南海集》。又有《粵行三志》三卷、《皇華紀聞》四卷。
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年)
取唐人殷璠、高仲武諸家詩選,各刪定,增韋莊《又玄》、姚鉉《文粹》,通為《唐詩十選》。體現神韻詩論從風格論、創作論上升為藝術精神欣賞。
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年)
有《北征日記》。從藝術精神欣賞角度選《唐賢三昧集》三卷,評點蒲松齡小說《聊齋志異》。
清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年)
有《迎駕紀恩錄》一卷。編成《池北偶談》二十六卷,又有《戲題蒲生〈聊齋志異〉卷後》等詩
清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年)
有《題朱竹垞檢討雪景小照四首》等詩。
清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年)
有《送陸次公赴撫州兼寄宋牧仲中丞》等詩。
清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年)
有《題張敦復大宗伯賜〈金園圖〉》、《聞滕王閣落成寄宋二牧仲開府》等詩。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近年專心研究開拓豐富神韻詩學內涵;且覺居京詩作皆“流俗中求之”,故頗少詩作。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編次甲子使粵以前及丁卯以後詩、庚午以後雜文,編為《蠶尾集》十卷。又為《漁洋文略》十四 卷,屬門人張漢瞻為序,序中惟推士禛為當代文宗。還有《文稿》。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西行,有詩百篇,為《雍益集》。又有《秦蜀驛程後記》二卷、《隴蜀餘聞》二卷。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效祖輩家訓,承“忠勤報國”之門風,訓啟汸清廉公正,潔己愛民為好官。二月一日,有《手鏡》一冊。為秦松齡序《毛詩日箋》。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二月,進《南巡頌》。撰《古歡錄》八卷。冬,選定《徐迪功集》、《高蘇門集》。刻《華泉集》。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有《送杜肇余大宗伯告南歸二首》等詩。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
二月,作《浯溪考》二卷。編撰《居易錄》成,凡三十四卷。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梁溪僧岳蓮為彈《平沙落雁》、《漢宮秋》二曲,古青蕭寥,做詩記事。詩載《蠶尾續集》。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三月,萬壽節,進《萬壽頌》。十月,上賜內閣九卿西域蒲桃,每人二株。有《紀恩詩》。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編輯至京師之作為《蠶尾續集》,使蜀所作不在其內,吳陳琬序之。暢論神韻詩學。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有大明湖等勝遊記及詩。遊記載《蠶尾續集》,詩載《古夫於亭稿》。《香祖筆記》此年成二十二卷。友人宋犖為序。始撰詩話60餘篇。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有詩91篇,編為《古夫於亭集》。夏,避暑於西城別墅。編《年譜》。
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
因病自撰《年譜》時作時輟。刪補程孟陽選《中州集》,多不愜心,輟筆而已。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編次一年詩,文為《蠶尾後集》。刊定宋洪邁選集,唐絕句,為《唐人萬首絕句選》。又撰詩話160篇。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著《分甘餘話》四卷。有感馬驌《繹史》刻版入內庫事,賦一絕句,見《蠶尾後集》。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刻《近詩》一卷。於撰詩話60餘篇 ,又增160篇,共三卷,授門人黃叔琳序而刻之。秋,門人程哲兄弟寄信徵士禛詩文付印全集 。士禛將各集編次凡九十二卷,據夏御賜堂名,名《帶經堂集》。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
生前口占一聯:“得第重逢歲,刪詩斷自年。”病中口授命啟 錄,初官揚州時,為居烈婦雪冤一事,立為一傳,冬,《帶經堂集》刻印告竣,士禛已過五月余,不及見。

人際關係

王士禎出生於新城王氏家族,從明朝中葉到清朝中葉的300多年間,名揚大江南北,於明清鼎革、海內名門大多淪胥之際,“新城門第,大振於灰沉煙燼之餘”(錢謙益語,見《古夫於亭雜錄》卷三),並在第八代王士禎官至刑部尚書、身膺清初文壇領袖時,達到了輝煌的頂峰。

祖父

王象晉(1560年-1653年),順治十年(1653年)十月,壽終於故里,享年93歲。

父母

父親:王與敕,字欽文,號匡廬,清順治拔貢,翌年有司舉薦,以服侍年邁父親為由不仕。他教子有方,四子有三人中進士(士祿、士祜、士禛),以政績、詩文聞名於世。與敕卒,以子士禛貴,誥封朝議大夫、國子監祭酒,贈資政大夫、經筵講官、刑部尚書
母親:孫氏

兄弟

長兄王士祿,字伯受,一字子底,西樵
仲兄王士禧,字禮吉,一字仲受,號漢厘。
叔兄王士祜,字叔子,一字子側,號東亭,一號古缽山人。

妻妾

妻子:鄒平張氏,曾祖張一元,巡撫河南都御史,祖父張延登,都察院左都御史,謚忠定,父親張萬鐘,江南鎮江府推官,14歲時嫁給王士禎,康熙十五年(1676年)九月在家中去世。
側室:陳氏,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四月去世。

子女

長子:王啟涑(1653年—?),字清遠,別號石琴山人,行十二,有《西城別墅詩》《因繼集》等。
次子:王啟渾,生於順治十三年(1656)五月,康熙十一年(1672年)五月去世。
第三子:王啟訪(1662年—?),字思遠,一字全道,號崑崙山人,行十八,任唐山縣知縣,候補知州。
第四子:王啟汧(1672年—?)。
女兒
長女:王端,康熙二十九年六月去世
第二女:王婉,康熙三十八年九月去世
第三女:王宮,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七月去世

後世紀念

2001年11月8日,王漁洋201齊魯電話套卡首發儀式在桓台縣博物館舉行。
2004年是王士稹誕辰370周年,電視連續劇《王漁洋查案》在央視開播。桓台縣郵政局開發製作了《王漁洋誕辰370周年紀念》個性化郵票4900版和《一代詩宗王漁洋故里——桓台》珍藏冊3000冊。《王漁洋誕辰370周年紀念》個性化郵票一套3版共11枚。分別為《王漁洋肖像》1枚、《錦秋湖風光》2枚、《四世宮保坊》1枚、《漁洋紀念館》1枚、《漁洋故居》1枚、《池北書庫》1枚、《御扇》1枚、《漁洋手稿》1枚、《漁洋印章》1枚、康熙皇帝親書《信古齋、帶經堂》1枚。《一代詩宗王漁洋故里桓台》集郵珍藏冊除包括上述全套郵票外,還包括為紀念王漁洋電視劇在央視開播而製作發行的首日封一枚,四世宮保坊小規格明信片一枚;《王漁洋詩選譯》手工線裝本一冊。

影視形象

2003年電視劇《王漁洋查案》又名《大清提刑官師小紅飾演王士禎(王漁洋)
王士禎(漁洋山人)
《王漁洋查案》師小紅飾王士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