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曲辭

清商曲辭是樂府詩的一類,以後又稱清樂,盛於南朝,南朝樂府,絕大部分歸於清商曲辭。“清商”以清調以商為主音得名。清商樂是三國、兩晉、南北朝興起並在當時音樂生活中占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傳統音樂。它是晉室南遷之後,舊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地區民歌發展起來的“吳聲”、“西曲”相結合的產物,是相和歌的直接繼續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商曲辭
  • 分類:樂府詩
  • 地區:中國
分類,與相和歌辭的關係,詩篇列舉,子夜歌,子夜四時歌,大子夜歌,前溪歌,阿子歌,丁督護歌,團扇郎,黃鵠曲,碧玉歌,桃葉歌,懊儂歌,華山畿,讀曲歌,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三閣詞,泛龍舟,黃竹子歌,江陵女歌,宿阿曲,道君曲,聖郎曲,嬌女詩,白石郎曲,青溪小姑曲,湖就姑曲,姑恩曲,採蓮童曲,明下童曲,同生曲,石城樂,烏夜啼曲,莫愁樂,估客樂,襄陽樂,雍州曲,三洲歌,襄陽蹋銅蹄,採桑度,江陵樂,青陽度,青驄白馬,共戲樂,安東平,女兒子,來羅,那呵灘,孟珠,攀楊枝,壽陽樂,楊叛兒,西烏夜飛,月節折楊柳歌,常林歡,江南弄,張靜婉採蓮曲,

分類


清商曲辭有三調,分別為平調清調、瑟調。又以地域分為以建業為中心的吳聲歌和以江陵為中心的西曲歌。吳聲歌中以祀神為內容的,獨成一類,為神弦歌。另有文人自創的《江南弄》一類的樂歌,亦屬清商曲辭。
吳聲歌情致纏綿軟膩,多訴相思,以《子夜歌》為代表,多用諧音相關表達心懷情愫,“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就以芙蓉相關夫容,蓮隱憐。西曲歌“其聲節送和與吳歌異”,多言懷遠 ,格調質樸。西曲歌中有舞曲,格調與別曲異,如《那呵灘》等。神弦歌辭有《白石郎曲》等,雖是吳聲,格調又自不同。西曲歌文人歌辭委屈盡情,詩藝十分純熟。有《三閣詞》等。

與相和歌辭的關係


樂府詩集》曰:“其始即相和三調是也,並漢魏已來舊曲。其辭皆古調及魏三祖所作。”。漢魏時把絲竹相和之歌統稱為相和,清商曲是相和歌辭的一種,後來,社會變遷,“情變聽改”,漢魏以來的舊曲盡行衍化入清商曲辭中。原本清商隸屬於相和歌辭的關係,逐漸演化成並列。原有的相和三調也漸次衍化成清商三調。

詩篇列舉

子夜歌


唐書·樂志》曰:“《子夜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宋書·樂志》曰:“晉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軻之家有鬼歌子夜,殷允為豫章,豫章僑人庾僧虔家亦有鬼歌子夜。”殷允為豫章亦是太元中,則子夜是此時以前人也。《古今樂錄》曰:“凡歌曲終,皆有送聲。子夜以持子送曲《鳳將雛》以澤雉送曲。”《樂府解題》曰:“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變歌》,皆曲之變也。”
落日出前門,瞻矚見子度。冶容多姿鬢,芳香已盈路。
芳是香所為,冶容不敢當。天不絕人願,故使儂見郎。
宿昔不梳頭;絲髮被兩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自從別歡來,奩器了不開。頭亂不敢理,粉拂生黃衣。
崎嶇相怨慕,始獲風雲通。玉林語石闕,悲思兩心同。
見娘喜容媚,願得結金蘭。空織無經緯,求匹理自難。
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
前絲斷纏綿,意欲結交情。春蠶易感化,絲子已復生。
今夕已歡別,合會在何時?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自從別郎來,何日不咨嗟。黃檗郁成林,當奈苦心多。
高山種芙蓉,復經黃檗塢。果得一蓮時,流離嬰辛苦。
朝思出前門,暮思還後渚。語笑向誰道,腹中陰憶汝。
攬枕北窗臥,郎來就儂嬉。小喜多唐突,相憐能幾時。
駐箸不能食,蹇蹇步闈里。投瓊著局上,終日走博子。
郎為傍人取,負儂非一事。摛門不安橫,無復相關意。
年少當及時,嗟跎日就老。若不信儂語,但看霜下草。
綠攬迮題錦,雙裙今復開。已許腰中帶,誰共解羅衣。
常慮有貳意,歡今果不齊。枯魚就濁水,長與清流乖。
歡愁儂亦慘,郎笑我便喜。不見連理樹,異根同條起。
感歡初殷勤,嘆子後遼落。打金側玳瑁,外艷里懷薄。
別後涕流連,相思情悲滿。憶子腹糜爛,肝腸尺寸斷。
道近不得數,遂致盛寒違。不見東流水。何時復西歸。
誰能思不歌,誰能飢不食。日冥當戶倚,惆悵底不億。
攬裙未結帶,約眉出前窗。羅裳易飄颺,小開罵春風。
舉酒待相勸,酒還杯亦空。願因微觴會,心感色亦同。
夜覺百思纏,憂嘆涕流襟。徒懷傾筐情,郎誰明儂心。
儂年不及時,其於作乖離。素不如浮萍,轉動春風移。
夜長不得眠,轉側聽更鼓。無故歡相逢,使儂肝腸苦。
歡從何處來?端然有憂色。三喚不一應,有何比松柏?
念愛情慊慊,傾倒無所惜。重簾持自鄣,誰知許厚薄。
氣清明月朗,夜與君共嬉。郎歌妙意曲,儂亦吐芳詞。
驚風急素柯,白日漸微蒙。郎懷幽閨性,儂亦恃春容。
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聞散喚聲,虛應空中諾。
人各既疇匹,我志獨乖違。風吹冬簾起,許時寒薄飛。
我念歡的的,子行由豫情。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
儂作北辰星,千年無轉移。歡行白日心,朝東暮還西。
憐歡好情懷,移居作鄉里。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
遣信歡不來,自往復不出。金銅作芙蓉,蓮子何能實。
初時非不密,其後日不如。回頭批櫛脫,轉覺薄志疏。
寢食不相忘,同坐復俱起。玉藕金芙蓉,無稱我蓮子。
恃愛如欲進,含羞未肯前。口朱發艷歌,玉指弄嬌弦。
朝日照綺錢,光風動紈素。巧笑蒨兩犀,美目揚雙蛾。

子夜四時歌


春歌
春風動春心,流目矚山林。山林多奇采,陽鳥吐清音。
綠荑帶長路,丹椒重紫莖。流吹出郊外,共歡弄春英。
光風流月初,新林錦花舒。情人戲春月,窈窕曳羅裾。
妖冶顏盪駘,景色復多媚。溫風入南牖,織婦懷春意。
碧樓冥初月,羅綺垂新風。含春未及歌,桂酒發清容。
杜鵑竹里鳴,梅花落滿道。燕女遊春月,羅裳曳芳草。
朱光照綠苑,丹華粲羅星。那能閨中繡,獨無懷春情。
鮮雲媚朱景,芳風散林花。佳人步春苑,繡帶飛紛葩。
羅裳迮紅袖,玉釵明月璫。冶遊步春露,艷覓同心郎。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
新燕弄初調,杜鵑競晨鳴。畫眉忘注口,游步散春情。
梅花落已盡,柳花隨風散。嘆我當春年,無人相要喚。
昔別雁集渚,今還燕巢梁。敢辭歲月久,但使逢春陽。
春園花就黃,陽池水方淥。酌酒初滿杯,調弦始終曲。
娉婷揚袖舞,阿那曲身輕。照灼蘭光在,容冶春風生。
阿那曜姿舞,透迤唱新歌。翠衣發華洛,回情一見過。
明月照桂林,初花錦繡色。誰能不相思,獨在機中織。
崎嶇與時競,不復自顧慮。春風振榮林,常恐華落去。
思見春花月,含笑當道路。逢儂多欲擿,可憐持自誤。
自從別歡後,嘆音不絕響。黃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
夏歌
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風。吹歡羅裳開,動儂含笑容。
反覆華簟上,屏帳了不施。郎君未可前,等我整容儀。
開春初無歡,秋冬更增淒。共戲炎暑月,還覺兩情諧。
春別猶春戀,夏還情更久。羅帳為誰褰,雙枕何時有。
疊扇放床上,企想遠風來。輕袖拂華妝,窈窕登高台。
含桃已中食,郎贈合歡扇。深感同心意,蘭室期相見。
田蠶事已畢,思婦猶苦身。當暑理絺服,持寄與行人。
朝登涼台上,夕宿蘭池裡。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
暑盛靜無風,夏雲薄暮起。攜手密葉下,浮瓜沉朱李。
鬱蒸仲暑月,長嘯出湖邊。芙蓉始結葉,花艷未成蓮。
適見戴青幡,三春已復傾。林鵲改初調,林中夏蟬鳴。
春桃初發紅,惜色恐儂擿。朱夏花落去,誰復相尋覓。
昔別春風起,今還夏雲浮。路遙日月促,非是我淹留。
青荷蓋淥水,芙蓉葩紅鮮。郎見欲采我,我心欲懷蓮。
四周芙蓉池,朱堂敝無壁。珍簟鏤玉床,繾綣任懷適。
赫赫盛陽月,無儂不握扇。窈窕瑤台女,冶遊戲涼殿。
春傾桑葉盡,夏開蠶務畢。晝夜理機縳,知欲早成匹。
情知三夏熬,今日偏獨甚。香巾拂玉席,共郎登樓寢。
輕衣不重彩,飆風故不涼。三伏何時過,許儂紅粉妝。
盛暑非游節,百慮相纏綿。泛舟芙蓉湖,散思蓮子間。
秋歌
風清覺時涼,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萬結砧杵勞。
清露凝如玉,涼風中夜發。情人不還臥,冶遊步明月。
鴻雁搴南去,乳燕指北飛。征人難為思,願逐秋風歸。
開窗秋月光,滅燭解羅裳。合笑帷幌里,舉體蘭蕙香。
適憶三陽初,今已九秋暮。追逐泰始樂,不覺華年度。
飄飄初秋夕,明月耀秋輝。握腕同遊戲,庭含媚素歸。
秋夜涼風起,天高星月明。蘭房競妝飾,綺帳待雙情。
涼秋開窗寢,斜月垂光照。中宵無人語,羅幌有雙笑。
金風扇素節,玉露凝成霜。登高去來雁,惆悵客心傷。
草木不常榮,憔悴為秋霜。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陽。
自從別歡來,何日不相思。常恐秋葉零,無復蓮條時。
掘作九州池,儘是大宅里。處處種芙蓉,婉轉得蓮子。
初寒八九月,獨纏自絡絲。寒衣尚未了,郎喚儂底為。
秋愛兩兩雁,春感雙雙燕。蘭鷹接野雞,雉落誰當見。
仰頭看桐樹,桐花特可憐。願天無霜雪,梧子解千年。
白露朝夕生,秋風淒長夜。憶郎須寒服,乘月搗白素。
秋夜入窗里,羅帳起飄颺。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別在三陽初,望還九秋暮。惡見東流水,終年不西顧。
冬歌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
塗澀無人行,冒寒往相覓。若不信儂時,但看雪上跡。
寒鳥依高樹,枯林鳴悲風。為歡憔悴盡,那得好顏容。
夜半冒霜來,見我輒怨唱。懷冰闇中倚,已寒不蒙亮。
躡履步荒林,蕭索悲人情。一唱泰始樂,沽草銜花生。
昔別春草綠,今還墀雪盈。誰知相思老,玄鬢白髮生。
寒雲浮天凝,積雪冰川波。連山結玉岩,修庭振瓊柯。
炭爐卻夜寒,重抱坐疊褥。與郎對華榻,弦歌秉蘭燭。
天寒歲欲暮,朔風舞飛雪。懷人重衾寢,故有三夏熱。
冬林葉落盡,逢春已復曜。葵藿生谷底,傾心不蒙照。
朔風灑霰雨,綠池蓮水結。願歡攘皓腕,共弄初落雪。
嚴霜白草木,寒風晝夜起。感時為歡嘆,霜鬢不可視。
何處結同心,西陵柏樹下。晃蕩無四壁,嚴霜凍殺我。
白雪停陰岡,丹華耀陽林。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未嘗經辛苦,無故強相矜。欲知千里寒,但看井水冰。
果欲結金蘭,但看松柏林。經霜不墮地,歲寒無異心。
適見三陽日,寒蟬已復鳴。感時為歡嘆,白髮綠鬢生。

大子夜歌


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
絲竹發歌響,假器揚清音。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

前溪歌


宋書·樂志》曰:“《前溪歌》者,晉車騎將軍沈玩所制。”郗昂《樂府解題》曰:“《前溪》,武曲也。”
憂思出門倚,逢郎前溪度。莫作流水心,引新都舍故。
為家不鑿井,擔瓶下前溪。開穿亂漫下,但聞林鳥啼。
前溪滄浪映,通波澄淥清。聲弦傳不絕,千載寄汝名,永與天地並。
逍遙獨桑頭,北望東武亭。黃瓜被山側,春風感郎情。
逍遙獨桑頭,東北無廣親。黃瓜是小草,春風何足嘆,憶汝涕交零。
黃葛結蒙籠,生在洛溪邊。花落逐水去,何當順流還,還亦不復鮮。
黃葛生爛熳,誰能斷葛根。寧斷嬌兒乳,不斷郎殷勤。

阿子歌


《宋書·樂志》曰:“《阿子歌》者,亦因昇平初歌雲‘阿子汝聞不’盬後人演其聲為《阿子》、《歡聞》二曲。”《樂苑》曰:“嘉興人養鴨兒,鴨兒既死,因有此歌。未知孰是。”
阿子復阿子,念汝好顏容。風流世希有,窈窕無人雙。
春月故鴨啼,獨雄顛倒落。工知悅弦死,故來相尋博。
野田草欲盡,東流水又暴。念我雙飛鳧,饑渴常不飽。

丁督護歌


一曰《阿督護》。《宋書·樂志》曰:“《督護歌》者,彭城內史徐逵之為魯軌所殺,宋高祖使府內直督護丁旿收斂殯埋之。逵之妻,高祖長女也。呼旿至閣下,自問殮送之事。每問輒嘆息曰:‘丁督護’!其聲哀切,後人因其聲廣其曲焉。”《唐書·樂志》曰:“《丁督護》,晉宋間曲也。今歌是宋武帝所制”雲。
督護北征去,前鋒無不平。朱門垂高蓋,永世揚功名。
洛陽數千里,孟津流無極。辛苦戎馬間,別易會難得。
督護北征去,相送落星墟。帆檣如芒檉,督護今何渠。
督護初征時,儂亦惡聞許。願作石尤風,四面斷行旅。
聞歡去北征,相送直瀆浦。只有淚可出,無復情可吐。

團扇郎


古今樂錄》曰:“《團扇郎歌》者,晉中書令王珉,捉白團扇與嫂婢謝芳姿有愛,情好甚篤。嫂捶撻婢過苦,王東亭聞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當赦之。應聲歌曰:‘白團扇,辛苦五流連。是郎眼所見。’珉聞,更問之:‘汝歌何遺盬’芳姿即改云:‘白團扇,憔悴非昔容,羞與郎相見。’後人因而歌之。”
七寶畫團扇,燦爛明月光。餉郎卻暄暑,相憶莫相忘。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團扇。動搖郎玉手,因風托方便。
犢車薄不乘,步行耀玉顏。逢儂都共語,起欲著夜半。
團扇薄不搖,窈窕搖蒲葵。相憐中道罷,定是阿誰非。
御路薄不行,窈窕決橫塘。團扇鄣白日,面作芙蓉光。
白練薄不著,趣欲著錦衣。異色都言好,清白為誰施。

黃鵠曲


列女傳》曰:“魯陶嬰者,魯陶明之女也。少寡,養幼孤,無強昆弟,紡績為產。魯人或聞其義,將求焉。嬰聞之恐不得免,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庭也。其歌曰:‘悲夫黃鵠之早寡兮,七年不雙。宛頸獨宿兮,不與眾同。夜半悲鳴兮,想其故雄。天命早寡兮,獨宿何傷。寡婦念此兮,泣下數行。鳴呼哀哉兮,死者不可忘。飛鳴尚然兮,況於真良。雖有賢雄兮,終不重行。’魯人聞之,不敢復求。”按《黃鵠》本漢橫吹曲名。
黃鵠參天飛,半道郁徘徊。腹中車輪轉,君知思憶誰。
黃鵠參天飛,半道還哀鳴。三年失群侶,生離傷人情。
黃鵠參天飛,疑翩爭風回。高翔入玄闕,時復乘雲頹。
黃鵠參天飛,半道還後渚。欲飛復不飛,悲鳴覓群侶。

碧玉歌


《樂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寵愛之甚,所以歌之。”
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芙蓉陵霜榮,秋容故尚好。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
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

桃葉歌


古今樂錄》曰:“《桃葉歌》者,晉王子敬之所作也。桃葉,子敬妾名,緣於篤愛,所以歌之。”《隋書·五行志》曰:“陳時江南盛歌王獻之《桃葉》詩,云:‘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後隋晉王廣伐陳,置將桃葉山下,及韓擒虎渡江,大將任蠻奴至新亭,以導北軍之應。子敬,獻之字也。”
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獨采我。
桃葉復桃葉,桃樹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明楫。但渡無所苦,我自來迎接。

懊儂歌


古今樂錄》曰:“《懊儂歌》者,晉石崇綠珠所作,唯‘絲布澀難縫’一曲而已。後皆隆安初民間訛謠之曲。宋少帝更制新歌三十六曲。齊太祖常謂之《中朝曲》,梁天監十一年,武帝敕法雲改為《相思曲》。”《宋書·五行志》曰:“晉安帝隆安中,民忽作《懊惱歌》,其曲中有‘草生可攬結,女兒可攬抱’之言。桓玄既篡居天位,義旗以三月二日掃定京師,玄之宮女及逆黨之家子女妓妾悉為軍賞。東及甌越,北流淮泗,人皆有所獲焉。時則草可結事,則女可抱信矣。
絲布澀難縫,今儂十指穿。黃牛細犢車,遊戲出孟津。
江中白布帆,烏布禮中帷。撢如陌上鼓,許是儂歡歸。
江陵去揚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寡婦哭城頹,此情非虛假。相樂不相得,抱恨黃泉下。
內心百際起,外形空殷勤。既就頹城感,敢言浮花言。
我與歡相憐,約誓底言者。常歡負情人,郎今果成詐。
我有一所歡,安在深閣里。桐樹不結花,何由得梧子。
長檣鐵鹿子,布帆阿那起。詫儂安在間,一去三千里。
暫薄牛渚磯,歡不下廷板。水深沾儂衣,白黑何在浣。
愛子好情懷,傾家料理亂。攬裳未結帶,落托行人斷。
月落天欲曙,能得幾時眠。淒淒下床去,儂病不能言。
發亂誰料理,託儂言相思。還君華艷去,催送實情來。
山頭草,歡少。四面風,趨使儂顛倒。
懊惱奈何許,夜聞家中論,不得儂與汝。

華山畿


古今樂錄》曰:“《華山畿》者,宋少帝時懊惱一曲,亦變曲也。少帝時,南徐一士子,從華山畿往雲陽。見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悅之無因,遂感心疾。母問其故,具以啟母。母為至華山尋訪,見女具說聞感之因。脫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臥之,當已。少日果差。忽舉席見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氣欲絕,謂母曰:‘葬時車載,從華山度。’母從其意。比至女門,牛不肯前,打拍不動。女曰:‘且待須臾。’妝點沐浴,既而出。歌曰:‘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活為誰施盬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棺應聲開,女透入棺,家人叩打,無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生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
聞歡大養蠶,定得幾許絲。所得何足言,奈何黑瘦為。
夜相思,投壺不停箭,憶歡作嬌時。
開門枕水渚,三刀治一魚,歷亂傷殺汝。
未敢便相許,夜聞儂家論,不持儂與汝。
懊惱不堪止,上床解要繩,自經屏風裡。
啼著曙,淚落枕將浮,身沈被流去。
將懊惱,石闕晝夜題,碑淚常不燥。
別後常相思,頓書千丈闕,題碑無罷時。
奈何許,所歡不在間,嬌笑向誰緒。
隔津嘆,牽牛語織女,離淚溢河漢。
啼相憶,淚如漏刻水,晝夜流不息。知
著處多遇羅,的的往年少,艷情何能多。
無故相然我,路絕行人斷,夜夜故望汝。
一坐復一起,黃昏人定後,許時不來已。
摩可儂,巷巷相羅截,終當不置汝。知
不能久長離,中夜憶歡時,抱被空中啼。
腹中如湯灌,肝腸寸寸斷,教儂底聊賴。
相送勞勞渚,長江不應滿,是儂淚成許。
奈何許,天下何人限,慊慊只為汝。
郎情難可道,歡行豆挾心,見荻多欲繞。
松上蘿,願君如行雲,時時見經過。
夜相思,風吹窗簾動,言是所歡來。
長鳴雞,誰知儂念汝,獨向空中啼。
腹中如亂絲,憒憒適得去,愁毒已復來。

讀曲歌


《宋書·樂志》曰:“《讀曲歌》者,民間為彭城王義康所作也。其歌雲‘死罪劉領軍,誤殺劉第四’是也。”《古今樂錄》曰:“《讀曲歌》者,元嘉十七年袁後崩,百官不敢作聲歌,或因酒宴,止竊聲讀曲細吟而已,以此為名。”按義康被徙,亦是十七年。南齊時,朱碩仙善歌吳聲《讀曲》。武帝出遊鐘山,幸何美人墓。碩仙歌曰:“一憶所歡時,緣山破芿荏。山神感儂意,盤石銳鋒動。”帝神色不悅,曰:“小人不遜,弄我。”時朱子尚亦善歌,復為一曲雲“暖暖日欲冥,觀騎立蜘蟵。太陽猶尚可,且願停須臾。”於是俱蒙厚賚。
花釵芙蓉髻,雙須如浮雲。春風不知著,好來動羅裙。
念子情難有,已惡動羅裙,聽儂入懷不。
紅藍與芙蓉,我色與歡敵。莫案石榴花,歷亂聽儂摘。
千葉紅芙蓉,照灼綠水邊。餘花任郎摘,慎莫罷儂蓮。
思歡久,不愛獨枝蓮,只惜同心藕。
打壞木棲床,誰能坐相思。三更書石闕,憶子夜啼碑。
奈何不可言,朝看莫牛跡,知是宿蹄痕。
娑拖何處歸,道逢播掿郎。口朱脫去盡,花釵復低昂。
所歡子,蓮從胸上度,刺憶庭欲死。
攬裳踱,跣把絲織履,故交白足露。
上知所,所歡不見憐,憎狀從前度。
思難忍,絡啻語酒壺,倒寫儂頓盡。
上樹摘桐花,何悟枝枯燥。迢迢空中落,遂為梧子道。
桐花特可憐,願天無霜雪,梧子解千年。主
柳樹得春風,一低復一昂。誰能空相憶,獨眠度三陽。
折楊柳,百鳥園林啼,道歡不離口。古
縠衫兩袖裂,花釵須邊低。何處分別歸,西上古餘啼。
所歡子,不與他人別,啼是憶郎耳。
披被樹明燈,獨思誰能忍。欲知長寒夜,蘭燈傾壺盡。
坐起嘆,汝好願他甘,叢香傾筐入懷抱。
逋髮不可料,憔悴為誰睹盬欲知相憶時,但看裙帶緩幾許。
憶歡不能食,徘徊三路間,因風覓訊息。
朝日光景開,從君良燕遊。願如卜者策,長與千歲龜。
所歡子,問春花,可憐,摘插裲襠里。
芳萱初生時,知是無憂草。雙眉畫未成,那能就郎抱。
百花鮮,誰能懷春日,獨入羅帳眠。
聞歡得新儂,四支懊如垂。鳥散放行路井中,百翅不能飛。
憐歡敢喚名,念歡不呼字。連喚歡復歡,兩誓不相棄。
奈何許,石闕生口中,銜碑不得語。
白門前,烏帽白帽來。白帽郎是儂,良不知烏帽郎是誰。
初陽正二月,草木郁青青。躡履步前園,時物感人情。
青幡起御路,綠柳廕馳道。歡贈玉樹箏,儂送千金寶。
桃花落已盡,愁思猶未央。春風難期信,託情明月光。
計約黃昏後,人斷猶未來。聞歡開方局,已復將誰期。
自從別郎後,臥宿頭不舉。飛龍落藥店,骨出只為汝。
日光沒已盡,宿鳥縱橫飛。徙倚望行雲,躞蹀待郎歸。
百度不一回,千書信不歸。春風吹楊柳,華艷空徘徊。
音信闊弦朔,方悟千里遙。朝霜語白日,知我為歡消。
合冥過籓來,向曉開門去。歡取身上好,不為儂作慮。
五鼓起開門,正見歡子度。何處宿行還,衣被有霜露。
本自無此意,誰交郎舉前。視儂轉邁邁,不復來時言。
自我別歡後,嘆音不絕響。茱萸持捻泥,龕有殺子像。
家貧近店肆,出入引長事。郎君不浮華,誰能呈實意。
念日行不遇,道逢播掿郎。查滅衣服壞,白肉亦黯瘡。
歔欷暗中啼,斜日照帳里。無油何所苦,但使天明爾。
黃絲咡素琴,泛彈弦不斷。百弄任郎作,唯莫《廣陵散》。
思歡不得來,抱被空中語。月沒星不亮,持底明儂緒。
詐我不出門,冥就他儂宿。鹿轉方相頭,丁倒欺人目。
歡但且還去,遺信相參伺。契兒向高店,須臾儂自來。
欲行一過心,誰我道相憐。摘菊持飲酒,浮華著口邊。
語我不遊行,常常走巷路。敗橋語方相,欺儂那得度。
闊面行負情,詐我言端的。畫背作天圖,子將負星曆。
君行負憐事,那得厚相於。麻紙語三葛,我薄汝粗疏。
黃天不滅解,甲夜曙星出。漏刻無心腸,復令五更畢。
打殺長鳴難,彈去烏臼鳥,願得連冥不復曙,一年都一曉。
空中人住在,高牆深閣里。書信了不通,故使風往爾。
儂心常慊慊,歡行由預情。霧露隱芙蓉,見蓮詎分明。
非歡獨慊慊,儂意亦驅驅。雙燈俱時盡,奈許兩無由。
誰交強纏綿,常持罷作慮。作生隱藕葉,蓮儂在何處。
相憐兩樂事,黃作無趣怒。合散無黃連,此事復何苦!
誰交強纏綿,常持罷作意。走馬織懸簾,薄情奈當駛。
執手與歡別,合會在何時盬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百憶卻欲噫,兩眼常不燥。蕃師五鼓行,離儂何太早!
合笑來向儂,一抱不能置。領後千裡帶,那頓誰多媚。
歡相憐,今去何時來盬裲襠別去 年,不忍見分題。
歡相憐,題心共飲血。梳頭入黃泉,分作兩死計。
嬌笑來向儂,一抱不能已。湖燥芙蓉萎,蓮汝藕欲死。
歡心不相憐,慊苦竟何已盬芙蓉腹里萎,蓮汝從心起。
下帷掩燈燭,明月照帳中。無油何所苦,但使天明儂。
執手與歡別,欲去情不忍。餘光照己籓,坐見離日盡。
種蓮長江邊,藕生黃檗浦。必得蓮子時,流離經辛苦。
人傳我不虛,實情明把納。芙蓉萬層生,蓮子信重沓。
聞乖事難懷,況復臨別離。伏龜語石板,方作千歲碑。
鈴盪與時競,不得尋傾慮。春風扇芳條,常念花落去。
坐倚無精魂,使我生百慮。方局十七道,期會是何處。
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瀋水香,儂作博山爐。
十期九不果,常抱懷恨生。然燈不下炷,有油那得明。
自從近日來,了不相尋博。竹簾裲襠題,知子心情薄。
下帷燈火盡,朗月照懷裡。無油何所苦,但令天明爾。
近 日蓮違期,不復尋博子。六籌翻雙魚,都成罷去已。
一夕就郎宿,通夜語不息。黃檗萬里路,道苦真無極。
登店賣三葛,郎來買丈餘。合匹與郎去,誰解斷粗疏。
儂亦粗經風,罷頓葛帳里,敗許粗疏中。
紫草生湖邊,誤落芙蓉里。色分都未獲,空中染蓮子。
閨閣斷信使,的的兩相憶。譬如水上影,分明不可得。
逍遙待曉分,轉側聽更鼓。明月不應停,特為相思苦。
罷去四五年,相見論故情。殺荷不斷藕,蓮心已復生。
辛苦一朝歡,須臾情易厭。行膝點芙蓉,深蓮非骨念。
慊苦憶儂歡,書作後非是。五果林中度,見花多億子。

春江花月夜


《唐書·樂志》曰:“《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堂堂》並陳後主所作。後主堂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常令何胥又善於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
暮江平不動,春化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漢水逢游女,湘川值兩妃。

玉樹後庭花


《隋書·樂志》曰:“陳後主於清樂中造《黃驪留》及《玉樹後庭花》《金釵兩須垂》等曲,與幸臣等制其歌詞,綺艷相高,極於輕盪,男女唱和,其音甚哀。”《五行志》曰:“禎明初,後主作新歌,辭甚哀怨,令後宮美人習而歌之。其辭曰:‘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時人以歌讖,此其不久兆也。”《南史》曰:“後主張貴妃名麗華,與龔孔二貴嬪、王李二美人、張薛二淑媛、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並有寵,又以宮人袁大舍等為女學士。每引賓客游宴,則使諸貴人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曲調,被以新聲,選宮女千數歌之。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其略云:‘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大抵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按《大業拾遺記》,“璧月”句,蓋江總辭也。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三閣詞


《三閣詞》,劉禹錫所作吳聲曲也。《南史》曰:“陳後主至德二年,於光昭殿前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高數十丈,並數十間。窗牖壁帶懸楣欄檻之類,皆以沈檀香為之。又飾以珠玉,間以珠翠,外施珠簾,內有寶床寶帳,服玩瑰麗,近古未有。每微風暫至,香聞數里,朝日初照,光映後庭。其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雜以花葯。後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並復道交相往來。”
貴人三閣上,日晏未梳頭,不應有恨事,嬌甚卻成愁。
珠箔曲瓊鉤,子細見揚州。北兵那得度,浪語判悠悠。
沈香帖閣柱,金縷畫門楣。回首降幡下,已見黍離離。
三人出眢井,一身登檻車。朱門漫臨水,不可見鱸魚。

泛龍舟


《隋書·樂志》曰:“煬帝大制艷篇,辭極淫綺。令樂正白明達造新聲,創《萬歲樂》《藏鉤樂》《七夕相逢樂》《投壺樂》《舞席同心髻》《玉女行觴》《神仙留客》《擲磚續命》《鬥雞子》《斗白草》《泛龍舟》《還舊宮》《長樂花》《十二時》等曲,掩抑摧藏,哀音斷絕。”《唐書·樂志》曰:“《泛龍舟》,隋煬帝江都宮作。”
舳艫千里泛歸舟,言旋舊鎮下揚州。
借問揚州在何處,淮南江北海西頭。
六轡聊停御百丈,暫罷開山歌棹謳。
詎似江東掌間地,獨自稱言鑒里游。

黃竹子歌


李康成曰:“《黃竹子歌》《江陵女歌》,皆今時吳歌也。”
江邊黃竹子,堪作女兒箱。一船使兩槳,得娘還故鄉。

江陵女歌


雨從天上落,水從橋下流。拾得娘裙帶,同心結兩頭。

宿阿曲


古今樂錄》曰:“《神弦歌》十一曲:一曰《宿阿》,二曰《道君》,三曰《聖郎》,四曰《嬌女》,五曰《白石郎》,六曰《青溪小姑》,七曰《湖就姑》,八曰《姑恩》,九曰《采菱童》,十曰《明下童》,十一曰《同生》。”
蘇林開天門,趙尊閉地戶。神靈亦道同,真官今來下。

道君曲


中庭有樹,自語梧桐,推枝布葉。

聖郎曲


左亦不佯佯,右亦不翼翼。仙人在郎傍,玉女在郎側。酒無沙糖味,為他通顏色。

嬌女詩


北游臨河海,遙望中菰菱。芙蓉發盛華,淥水清且澄。弦歌奏聲節,仿佛有餘音。
蹀躞越橋上,河水東西流。上有神仙居,下有西流魚。行不獨自去,三三兩兩俱。

白石郎曲


白石郎,臨江居。前導江伯後從魚。
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艷獨絕,世無其二。

青溪小姑曲


吳均《續齊諧記》曰:“會稽趙文韶,宋元嘉中為東扶侍,廨在青溪中橋。秋夜步月,悵然思歸,乃倚門唱《烏飛曲》。忽有青衣,年可十五六許,詣門曰:‘女郎聞歌聲,有悅人者,逐月遊戲,故遣相問。’文韶都不之疑,遂邀暫過。須臾,女郎至,年可十八九許,容色絕妙。謂文韶曰:‘聞君善歌,能為作一曲否?文韶即為歌‘草生盤石下’,聲甚清美。女郎顧青衣,取箜篌鼓之,泠泠似楚曲。又令侍婢歌《繁霜》,自脫金簪,扣箜篌和之。婢乃歌曰:‘歌繁霜,繁霜侵曉幕。伺意空相守,坐待繁霜落。留連宴寢,將旦別去,以金簪遺文韶。文韶亦贈以銀碗及琉璃匕。明日,於青溪廟中得之,乃知得所見青溪神女也。”按乾寶《搜神記》曰:“廣陵蔣子文,嘗為秣陵尉,因擊賊,傷而死。吳孫權時封中都侯,立廟鐘山。”《異苑》曰:“青溪小姑,蔣侯第三妹也。”
開門白水,側近橋樑。小姑所居,獨處無郎。

湖就姑曲


赤山湖就頭,孟陽二三月,綠蔽賁荇藪。
湖就赤山磯,大姑大湖東,仲姑居湖西。

姑恩曲


明姑遵八風,蕃謁雲日中。前導陸離獸,後從朱鳥麟鳳凰。
苕苕山頭柏,冬夏葉不衰。獨當被天恩,枝葉華葳蕤。

採蓮童曲


泛舟采菱葉,過摘芙蓉花。扣楫命童侶,齊聲採蓮歌。
東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不持歌作樂,為持解愁思。

明下童曲


走馬上前阪,石子彈馬蹄。不惜彈馬蹄,但借馬上兒。
陳孔驕赭曰,陸郎乘班騅。徘徊射堂頭,望門不欲歸。

同生曲


人生不滿百,常抱千歲憂。早知人命促,秉燭夜行游。
歲月如流邁,行已及素秋。蟋蟀鳴空堂,感悵令人憂。

石城樂


《唐書·樂志》曰:“《石城樂》者,宋臧質所作也。石城在竟陵,質嘗為竟陵郡,於城上眺矚,見群少年歌謠通暢,因作此曲。《古今樂錄》曰:“《石城樂》,舊舞十六人。”
生長石城下,開窗對城樓。城中諸少年,出入見依投。
陽春百花生,摘插環髻前。捥指蹋忘愁,相與及盛年。
布帆百餘幅,環環在江津。執手雙淚落,何時見歡還。
大艑載三千,漸水丈五餘。水高不得渡,與歡合生居。
聞歡遠行去,相送方山亭。風吹黃檗籓,惡聞苦離聲。

烏夜啼曲


《唐書·樂志》曰:“《烏夜啼》者,宋臨川王義慶所作也。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義康於豫章。義慶時為江州,至鎮,相見而哭。文帝聞而怪之,征還慶大懼,伎妾夜聞烏夜啼聲,扣齋閣云:‘明日應有赦。’其年更為南兗州刺史,因此作歌。故其和云:‘夜夜望郎來,籠窗窗不開。’今所傳歌辭,似非義慶本旨。”《教坊記》曰:“《烏夜啼》者,元嘉二十八年,彭城王義康有罪放逐,行次潯陽;江州刺史衡陽王義季,留連飲宴,歷旬不去。帝聞而怒,皆囚之。會稽公主,姊也,嘗與帝宴洽,中席起拜。帝未達其旨,躬止之。主流涕曰:‘車子歲暮,恐不為階下所容!’車子,義康小字也。帝指蔣山曰:‘必無此,不爾,便負初寧陵。’武帝葬於蔣山,故指先帝陵為誓。因封餘酒寄義康,且曰:‘昨與會稽姊飲,樂,憶弟,故府所飲酒往,遂宥之。’使未達潯陽,衡陽家人扣二王所囚院曰:‘昨夜烏夜啼,官當有赦。’少頃使至,二王得釋,故有此曲。”按史書稱臨川王義康為江州,而雲衡陽王義季,傳之誤也。《古今樂錄》:“《烏夜啼》,舊舞十六人。”《樂府解題》曰:“亦有《烏棲曲》,不知與此同否。”
歌舞諸少年,娉婷無種跡。菖蒲花可憐,聞名不曾識。
長檣鐵鹿子,布帆阿那起。託儂安在間,一去數千里。
辭家遠行去,儂歡獨離居。此日無啼音,裂帛作還書。
可憐烏臼鳥,強言知天曙。無故三更啼,歡子冒闇去。
鳥生如欲飛,二飛各自去。生離無安心,夜啼至天曙。
籠窗窗不開,盪戶戶不動。歡下葳蕤籥,交儂那得往。
遠望千里煙,隱當在歡家。欲飛無兩翅,當奈獨思何。
巴陵三江口,蘆荻齊如麻。執手與歡別,痛切當奈何。

莫愁樂


《唐書·樂志》曰:“《莫愁樂》者,出於石城樂。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謠,石城樂和中復有忘愁聲,因有此歌。”《古今樂錄》曰:“《莫愁樂》亦云蠻樂,舊舞十六人,梁八人。”《樂府解題》曰:“古歌亦有莫愁,洛陽女,與此不同。”
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
聞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探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

估客樂


古今樂錄》曰:“《估客樂》者,齊武帝之所制也。帝布衣時,嘗游樊、鄧。登祚以後,追憶往事而作歌。使樂府令劉瑤管弦被之教習,卒遂無成。有人啟釋寶月善解音律,帝使奏之,旬日之中,便就諧合。敕歌者常重為感憶之聲,猶行於世。寶月又上兩曲,帝數乘龍舟,游五城江中放觀,以紅越布為帆,綠絲為帆纖,鍮石為篙足。篙榜者悉著鬱林布,作淡黃褲,列開,使江中衣,出。五城,殿猶在。齊舞十六人,梁八人。”《唐書·樂志》曰:“梁改其名為《商旅行》。”
昔經樊鄧役,阻潮梅根渚。感憶追往事,意滿辭不敘。

襄陽樂


古今樂錄》曰:“《襄陽樂》者,宋隨王誕之所作也。誕始為襄陽郡,元嘉二十六年仍為為雍州刺史,夜聞諸女歌謠,因而作之,所以歌和中有‘襄陽來夜樂’之語也。”舊舞十六人,梁八人。又有《大堤曲》,亦出於此。簡文帝雍州十曲,有《大堤》《南湖》《北渚》等曲。《通典》曰:“裴子野《宋略》稱晉安侯劉道產為襄陽太守,有善政,百姓樂業,人戶豐贍,蠻夷順服,悉緣沔而居。由此歌之,號《襄陽樂》。”蓋非此也。
朝發襄陽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
上水郎擔篙,下水搖雙櫓。四角龍子幡,環環江當柱。
江陵三千三,西塞陌中央。但問相隨否,何計道里長。
人言襄陽樂,樂作非儂處。乘星冒風流,還儂揚州去。
爛漫女蘿草,結曲繞長松。三春雖同色,歲寒非處儂。
黃鵠參天飛,中道郁徘徊。腹中車輪轉,歡今定憐誰。
揚州蒲鍛環,百錢兩三叢。不能買將還,空手攬抱儂。
女蘿自微薄,寄託長松表。何惜負霜死,貴得相纏繞。
惡見多情歡,罷儂不相語。莫作烏集林,忽如提儂去。

雍州曲

通典》曰:“雍州,襄陽也。《禹貢》荊河州之南境,春秋時楚地,魏武始置襄陽郡,晉兼置荊河州。宋文帝割荊州置雍州,號南雍。魏、晉以來,常為重鎮,齊、梁因之。”
南湖荇葉浮,復有佳期游。銀綸翡翠鉤,玉舳芙蓉舟。荷香亂衣麝,橈聲送急流。
岸陰垂柳葉,平江含粉堞。好值城傍人,多逢蕩舟妾。綠水濺長袖,浮苔染輕楫。
宜城斷中道,行旅極留連。出妻工織素,妖姬慣數錢。炊雕留上客,貰酒逐神仙。

三洲歌


《唐書·樂志》曰:“《三洲》,商人歌也。”《古今樂錄》曰:“《三洲歌》者,商客數游巴陵三江口往還,因共作此歌。其舊辭云:‘啼將別共來。’梁天監十一年,武帝於樂壽殿道義竟留十大德法師設樂,敕人人有問,引經奉答。次問法云:‘聞法師善解音律,此歌何如?’法雲奉答:‘天樂絕妙,非膚淺所聞。愚謂古辭過質,未審可改以不?’敕云:‘如法師語音。’法雲曰:‘應歡會而有別離,啼將別可改為歡將樂,故歌。’歌和云:‘三洲斷江口,水從窈窕河傍流。歡將樂,共來長相思。’舊舞十六人,梁八人。”
送歡板橋彎,相待三山頭。遙見千幅帆,知是逐風流。
風流不暫停,三山隱行舟。原作比目魚,隨歡千里游。
湘東酃醁酒,廣州龍頭鐺。玉樽金鏤碗,與郎雙杯行。

襄陽蹋銅蹄


《隋書·樂志》曰:“梁武帝之在雍鎮,有童謠云:‘襄陽白銅蹄,反縛揚州兒。’識者言:‘白銅蹄,謂金蹄,為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揚州之士皆面縛果如謠言。故即位之後,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又令沈約為三曲,以被管弦。”《古今樂錄》曰:“襄陽蹋銅蹄者,梁武西下所制也。沈約又作,其和云:‘襄陽白銅蹄,聖德應乾來。’天監初,舞十六人,後八人。”
陌頭征人去,閨中女下機。含情不能言,送別沾羅衣。
草樹非一香,花葉百種色。寄語故情人,知我心相憶。
龍馬紫金鞍,翠毦白玉羈。照耀雙闕下,知是襄陽兒。

採桑度


採桑度》一曰《採桑》。《唐書·樂志》曰:“《採桑》因三洲曲而生,此聲苑也。《採桑度》,梁時作。”《水經》曰:“河水過屈縣西南為採桑津。《春秋》僖公八年,晉里克敗狄於採桑是也。”梁簡文帝《烏棲曲》曰:“採桑渡頭礙黃河,郎今欲渡畏風波。《古今樂錄》曰:“《採桑度》舊舞十六人,梁八人,即非梁時作矣。”
蠶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綠。女兒采春桑,歌吹當春曲。
冶遊採桑女,盡有芳春色。姿容應春媚,粉黛不加飾。
系條采春桑,采葉何紛紛。採桑不裝鉤,牽壞紫羅裙。
語歡稍養蠶,一頭養百塸。奈當黑瘦盡,桑葉常不周。
春月採桑時,林下與歡俱。養蠶不滿百,那得羅繡襦。
採桑盛陽月,綠葉何翩翩。攀條上樹表,牽壞紫羅裙。
偽蠶化作繭,爛熳不成絲。徒勞無所獲,養蠶持底為。

江陵樂


古今樂錄》曰:“《江陵樂》,舊舞十六人,梁八人。”《通典》曰:“江陵,古荊州之域,春秋時楚之地,秦置南郡,晉為荊州,東晉、宋、齊以為重鎮。梁元帝都之有紀南城楚渚宮在焉。”
不復蹋踶人,踶地地欲穿。盆隘歡繩斷,蹋壞絳羅裙。
不復出場戲,踶場生青草。試作兩三回,踶場方就好。
陽春二三月,相將蹋百草。逢人駐步看,揚聲皆言好。
暫出後園看,見花多憶子。烏鳥雙雙飛,儂歡今何在。

青陽度


古今樂錄》曰:“《青陽度》,倚歌。凡倚歌悉用鈴鼓,無弦有吹。”
隱機倚不織,尋得爛漫絲。成匹郎莫斷,憶儂經絞時。
碧玉搗衣砧,七寶金蓮杵。高舉徐徐下,輕搗只為汝。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生並目蓮。

青驄白馬


古今樂錄》曰:“《青驄白馬》,舊舞十六人。”
青驄白馬紫絲韁,可憐石橋根柏梁。
汝忽千里去無常,願得到頭還故鄉。
系馬可憐著長松,遊戲徘徊五湖中。
借問湖中采菱婦,蓮子青荷可得否?
可憐白馬高纏騣,著地躑躅多徘徊。
問君可憐六萌車,迎取窈窕西曲娘。
問君可憐下都去,何得見君復西歸。
齊唱可憐使人惑,晝夜懷歡何時忘。

共戲樂


古今樂錄》曰:“《共戲樂》,舊舞十六人,梁八人。”
齊世方昌書軌同,萬宇獻樂列國風。
時泰民康人物盛,腰鼓鈴柈各相競。
長袖翩翩若鴻驚,纖腰裊裊會人情。
觀風采樂德化昌,聖皇萬壽樂未央。

安東平


古今樂錄》曰:“《安東平》,舊舞十六人,梁八人。”
淒淒烈烈,北風為雪。船道不通,步道斷絕。
吳中細布,闊幅長度。我有一端,與郎作褲。
微物雖輕,拙手所作。餘有三丈,為郎別厝。
制為輕巾,以奉故人。不持作好,與郎拭塵。
東平劉生,復感人情。與郎相知,當解千齡。

女兒子


古今樂錄》曰:“《女兒子》,倚歌也。”
巴東三峽猿鳴悲,夜鳴三聲淚沾衣。
我欲上蜀蜀水難,蹋蹀珂頭腰環環。

來羅


古今樂錄》曰:“倚歌也。”
鬱金黃花標,下有同心草。草生日已長,人生日就老。
君子防未然,莫近嫌疑邊。瓜田不躡履,李下不正冠。
故人何怨新,切少必求多。此事何足道,聽我歌來羅。
白頭不忍死,心愁皆敖然。遊戲泰始世,一日當千年。

那呵灘


古今樂錄》曰:“《那呵灘》,舊舞十六人,梁八人。其和云:‘郎去何當還。’多敘江陵及揚州事。那呵,蓋灘名也。”
我去只如還,終不在道邊。我若在道邊,良信寄書還。
沿江引百丈,一濡多一艇。上水郎擔篙,何時至江陵。
江陵三千三,何足持作遠。書疏數知聞,莫令信使斷。
聞歡下揚州,相送江津彎。原得篙櫓折,交郎到頭還。
篙折當更覓,櫓折當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頭還。
百思纏中心,憔悴為所歡。與子結終始,折約在金蘭。

孟珠


一曰《丹陽孟珠歌》。《古今樂錄》曰:“《孟珠》十曲,二曲,倚歌八曲。舊舞十六人,梁八人。”
人言孟珠富,信實金滿堂。龍頭銜九花,玉釵明月璫。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攀條摘香花,言是歡氣息。
人言春復著,我言未渠央。暫出後湖看,蒲菰如許長。
揚州石榴花,摘插雙襟中。葳蕤當憶我,莫持艷他儂。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道逢遊冶郎,恨不早相識。
望歡四五年,實情將懊惱。原得無人處,回身與郎抱。
陽春二三月,正是養蠶時。那得不相怨,其再許儂來。
將歡期三更,合冥歡如何。走馬放蒼鷹,飛馳赴郎期。
適聞梅作花,花落已成子。杜鵑繞林啼,思從心下起。
可憐景陽山,苕苕百尺樓。上有明天子,麟鳳戲中游。

攀楊枝


古今樂錄》曰:“《攀楊枝》,倚歌也。”《樂苑》曰:“《攀楊枝》,梁時作。”
自從別君來,不復著綾羅。畫眉不注口,施朱當奈何。

壽陽樂


古今樂錄》曰:“《壽陽樂》者,宋南平穆王為豫州所作也。舊舞十六人,梁八人。”按其歌辭,蓋敘傷別望歸之思。南平穆王即劉鑠也。
可憐八公山,在壽陽,別後莫相忘。
東台百餘尺,凌風雲,別後不忘君。
梁長曲水流,明如鏡,雙林與郎照。
辭家遠行去,空為君,明知歲月駛。
籠窗取涼風,彈素琴,一嘆復一吟。
夜相思,望不來,人樂我獨愁。
長淮何爛漫,路悠悠,得當樂忘憂。
上我長瀨橋,望歸路,秋風停欲度。
銜淚出傷門,壽陽去,必還當幾載。

楊叛兒


《唐書·樂志》曰:“《楊伴兒》,本童謠歌也。齊隆昌時,女巫之子曰楊旻,少時隨母入內,及長為何後寵。童謠云:‘楊婆兒,共戲來所歡。’語訛,遂成楊伴兒。”《古今樂錄》曰:“《楊叛兒》送聲云:‘叛兒教儂不復相思。’”
截玉作手鉤,七寶光平天。繡沓織成帶,嚴帳信可憐。
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瀋水香,儂作博山爐。
送郎乘艇子,不作遭風慮。橫篙擲去槳,願到逐流去。
七寶珠絡鼓,教郎拍復拍。黃牛細犢兒,楊柳映松柏。
歡欲見蓮時,移湖安屋裡。芙蓉繞床生,眠臥抱蓮子。
聞歡遠行去,送歡至新亭。津邏無儂名。
落秦中庭生,誠知非好草。龍頭相鉤連,見枝如欲繞。
楊叛西隨曲,柳花經東陰。風流隨遠近,飄揚悶儂心。

西烏夜飛


古今樂錄》曰:“《西烏夜飛》者,宋元徽五年,荊州刺史沈攸之所作也。攸之舉兵發荊州,東下,未敗之前,思歸京師,所以歌。和云:‘白日落西山,還去來。’送聲云:‘折翅烏,飛何處,被彈歸。’”
日從東方出,團團雞子黃。夫歸恩情重,憐歡故在傍。
暫請半日給,徙倚娘店前。目作宴瑱飽,腹作宛惱飢。
我昨憶歡時,攬刀持自刺。自刺分應死,刀作離樓僻。
陽春二三月,諸花盡芳盛。持底喚歡來,花笑鶯歌詠。
感郎崎嶇情,不復自顧慮。臂繩雙入結,遂成同心去。

月節折楊柳歌

正月
春風尚蕭條,去故來入新。苦心非一朝,折楊柳,愁思滿腹中,歷亂不可數。
二月
翩翩烏入鄉,道逢雙燕飛。勞君看三陽,折楊柳,寄言語儂歡,尋還不復久。
三月
泛舟臨曲池,仰頭看春花。杜鵑緯林啼。折楊柳,雙下俱徘徊,我與歡共取。
四月
芙蓉始懷蓮,何處覓同心。俱生世尊前。折楊柳,捻香散名花,志得長相取。
五月
菰生四五尺,素身為誰珍。盛年將可惜。折楊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勞歡手。
六月
三伏熱如火,籠窗開北牖。與郎對榻坐。折楊柳,銅塸貯蜜漿,不用水洗溴。
七月
織女遊河邊,牽牛顧自嘆。一會復周年。折楊柳,攬結長命草,同心不相負。
八月
迎歡裁衣裳,日月流如水。白露凝庭霜。折楊柳,夜聞搗衣聲,窈窕誰家婦。
九月
甘菊吐黃花,非無杯觴用。當奈許寒何。折楊柳,授歡羅衣裳,含笑言不取。
十月
大樹轉蕭索,天陰不作雨。嚴霜半夜落。折楊柳,林中與松柏,歲寒不相負。
十一月
素雪任風流,樹木轉枯悴,松柏無所憂。折楊柳,寒衣履薄冰,歡詎知儂否?
十二月
天寒歲欲暮,春秋及冬夏。苦心停欲度。折楊柳,沈亂枕席間,纏綿不覺久。
閏月
成閏暑與寒,春秋補小月。念子無時閒。折楊柳,陰陽推我去,那得有定主?

常林歡


《唐書·樂志》曰:“《常林歡》,疑宋、梁間曲。宋、梁之世,荊、雍為南方重鎮,皆皇子為之牧。江左辭詠,莫不稱之,以為樂土,故隨王誕作襄陽之歌,齊武帝追憶樊、鄧。梁簡文帝樂府歌云:‘分手桃林岸,送別峴山頭。若欲寄音信,漢水向東流。’又曰:‘宜城投酒今行熟,停鞍系馬暫棲宿。’桃林在漢水上,宜城在荊州北,荊州有長林縣。江南謂情人為歡。常、長聲相近,蓋樂人誤謂長為常。”《通典》曰:“《常林歡》,蓋宋、齊間曲。”
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穠桑繞舍麥如尾,幽軋鳴機雙燕巢。馬聲特特荊門道,蠻水揚光色如草。錦薦金爐夢正長,東家呃喔雞鳴早。

江南弄


古今樂錄》曰:“梁天監十一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雲樂》十四曲,《江南弄》七曲:一曰《江南弄》,二曰《龍笛曲》,三曰《採蓮曲》,四曰《鳳笛曲》,五曰《采菱曲》,六曰《游女曲》,七曰《朝雲曲》。又沈約作四曲:一曰《趙瑟曲》,二曰《秦箏曲》,三曰《陽春曲》,四曰《朝雲曲》,亦謂之《江南弄》雲。”《古今樂錄》曰:“《江南弄》三洲韻。和云:‘陽春路,娉婷出綺羅。’”
眾花雜色滿上林,舒芳耀綠垂輕陰。連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臨歲腴,中人望獨踟躕。
龍笛曲
《古今樂錄》曰:“《龍笛曲》,和云:‘江南音,一唱值千金。’馬融《長笛賦》曰:‘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鳴水中不見已,截竹吹之聲相似。’然則《龍笛曲》蓋因聲如龍鳴而名曲。”
美人綿眇在雲堂,雕金鏤竹眠玉床。婉愛寥亮繞紅梁。繞紅梁,流月台,駐狂風,郁徘徊。
採蓮曲
《古今樂錄》曰:“《採蓮曲》,和云:‘採蓮渚,窈窕舞佳人。’”
遊戲五湖採蓮歸,發花田葉芳襲衣。為君儂歌世所希。世所希,有如玉。江南弄,採蓮曲。
鳳笙曲
《古今樂錄》曰:“《鳳笙曲》,和云:‘弦吹席,長袖善留客。’”
綠耀克碧雕琯笙,朱脣玉指學鳳鳴。流速參差飛且停。飛且停,在鳳樓,弄嬌響,間清謳。
采菱曲
《古今樂錄》曰:“《采菱曲》,和云:‘菱歌女,解佩戲江陽。’”
江南稚女珠腕繩,金翠搖首紅顏興。桂棹容與歌采菱。歌采菱,心未怡,翳羅袖,望所思。
游女曲
《古今樂錄》曰:“《游女曲》,和云:‘當年少,歌舞承酒笑。’”
氛氳蘭麝體芳滑,容色玉耀眉如月。珠佩婐?卮戲金闕。戲金闕,游紫庭。舞飛閣,歌長生。
朝雲曲
《古今樂錄》曰:“《朝雲曲》,和云:‘徙倚折耀華。’”宋玉《高唐賦序》曰:“楚襄王與宋玉游雲夢之台,望高唐之觀,獨有雲氣,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曰:‘所謂朝雲也。’王曰:‘何謂朝雲也?’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原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雲。’”酈道元水經注》曰:“巫山者,帝女居焉。宋玉謂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台。精魂為草,實謂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姬也。”《朝雲曲》蓋取於此。
張樂陽台歌上謁,如寢如興芳晻曖。容光既艷復還沒。復還沒,望不來。巫山高,心徘徊。
陽春曲
劉向《新序·宋玉對楚威王問》曰:“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千人。其為《陽陵採薇》,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而已也。引商刻角,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是以其曲彌高,其和彌寡。然則《陽春》所從來亦遠矣。”《樂府解題》曰:“陽春,傷也。”
楊柳垂地燕差池,緘情忍思落容儀。弦傷曲怨心自知。心自知,人不見。動羅裙,拂珠殿。

張靜婉採蓮曲


梁書》曰:“羊偘性豪侈,善音律,姬妾列侍,窮極奢侈。有舞人張靜婉,容色絕世,腰圍一尺六寸,時人鹹推能掌上舞。偘嘗自造採蓮棹歌兩曲,甚有新致,樂府謂之《張靜婉採蓮曲》。其後所傳,頗失故意。”
蘭膏墜發紅玉春,燕釵拖頸拋盤雲。城西楊柳向嬌晚,門前溝水波潾潾。麒麟公子朝天客,佩馬璫璫度春陌。掌中無力舞衣輕,翦斷鮫綃破春碧。抱月飄煙一尺腰,麝臍龍髓憐嬌饒。秋羅拂衣碎光動,露重花多香不銷。鸂鶒膠膠塘水滿,綠萍如粟蓮莖短。一夜西風送雨來,粉痕零落愁紅淺。船頭折藕絲暗牽,藕根蓮子相留連。郎心似月月易缺,十五十六清光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