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護地發展基礎,省域資源本底概況,自然保護地建設成效,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總體要求,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總體布局,空間布局結構,分區建設發展,分級建設發展,分類建設發展,規劃新建自然保護地,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提高智治能力,推進民生共享,弘揚生態文化,保障措施,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保障支撐,強化責任考核、嚴格獎懲措施,廣泛宣傳引導、弘揚生態文化,
自然保護地發展基礎 省域資源本底概況 自然地理。我省陸域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管轄海域面積4.44萬平方公里。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850萬人,人多地少。全省港灣眾多,海岸線曲折,總長6633公里,占全國海岸線總長的20.30%,其中大陸海岸線1840公里;近海島嶼星羅棋布,全省海島4300餘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呈階梯狀下降,有錢塘江、甌江、甬江、靈江、飛雲江、鰲江、苕溪、曹娥江八大水系和京杭運河浙江段,地形多變、水系發達。
生態系統。我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處於典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多樣的地質水文條件孕育了複雜多樣的生態系統,其中以森林、濕地、海洋三大生態系統最為突出。據2019年浙江省森林資源年度監測結果顯示,全省森林面積607.8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1.15%,位居全國前列。濕地生態系統中濕地植物和植被、濕地野生動物均相當豐富,尤其是占比達62%的近海與海岸濕地是我國濕地生物多樣性重點分布區和生態安全重要區域,是《中日候鳥保護協定》和《中澳候鳥保護協定》鳥類遷徙的重要棲息地和中轉站。海洋生態系統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河口生態系統、海灣生態系統、淺海生態系統、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上升流生態系統和海島生態系統,其中海灣生態系統、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上升流生態系統和海島生態系統為浙江省海洋空間中較為重要和典型的生態系統。
自然遺蹟。我省自然遺蹟資源豐富,從遺蹟的物質組成、生成規律與分布背景出發,全省可分為五大地質遺蹟區,即浙西北地層古生物與岩溶地貌遺蹟區、浙北河口平原遺蹟區、浙中白堊紀紅盆與丹霞地貌遺蹟區、浙東南火山地質與火山岩地貌遺蹟區和沿海海岸地貌遺蹟區。在294處重要地質遺蹟中,世界級地質遺蹟有8處,約占2.7%;國家級地質遺蹟有78處,約占26.5%;省級地質遺蹟有208處,約占70.8%。全省中生代以來的岩漿侵入、火山噴發、礦化活動、斷陷盆地和生物遺存是環太平洋構造帶最典型、最重要的現象區之一,形成有多處典型破火山構造、重要非金屬礦產地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新生代以來形成的各種剝蝕、侵蝕與堆積地貌在地貌學上具有全國乃至全球性的典型意義,以流紋岩地貌、丹霞地貌和海岸地貌等著稱。
野生動植物資源。我省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分布有790種,約占全國總數的30%。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28種,其中國家一級的有揚子鱷、黿、中華鳳頭燕鷗、中華秋沙鴨、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朱䴉、東方白鸛、黑鸛、黑麂、華南梅花鹿、穿山甲、安吉小鯢、鎮海棘螈等22種,國家二級的有黑熊、獼猴、藏酋猴、中華鬣羚、中華斑羚、義烏小鯢等106種。我省素有“東南植物寶庫”之稱,屬我國植物物種多樣性豐富的省份之一,約有高等植物5500餘種,居全國第15位,在我國東南植物區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珍稀瀕危植物眾多,並大多分布在自然保護地內,百山祖冷杉、普陀鵝耳櫪和天目鐵木等瀕危植物的保護價值極高。全球8條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遷徙通道穿越我省,從北至南的杭州灣、象山港、三門灣、台州灣、漩門灣、樂清灣和溫州灣等,都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越冬地和停歇補給站點。
風景資源。浙江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江河湖泊眾多,森林植被豐富,人文底蘊深厚,孕育出得天獨厚的名山、秀水、幽林、奇洞、碧海、美島等自然景觀資源及悠久燦爛的人文景觀資源。全省風景資源總體上數量眾多,類型豐富,品質優異,分布廣泛。杭州、嘉興、湖州等地,屬浙北平原,地勢低平,河網湖泊密布,物產豐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徵,擁有西湖世界文化遺產、新安江山水畫廊等自然文化風光;寧波、舟山、台州等地,主要地貌為寧紹平原、丘陵地帶和沿海海島組成,宗教文化和海島景觀特色較為突出;麗水、溫州等地,其山雄、峰奇、石怪、林郁、水清、物種豐富特色較為突出;金華、衢州等地,擁有浙江母親河——錢塘江以及天目山、古田山、大盤山等名山,以青山、綠水為主要特色;湖州、嘉興等地,地貌以平原和丘陵為主,以莽莽竹海、水鄉風情特色為主。
自然保護地建設成效 初步建立類型多樣、規模可觀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經過60多年的努力,我省已建立數量眾多、類型豐富、功能多樣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截至2019年6月,我省有國家公園體制試點1處以及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地302處,其中自然保護區26處、風景名勝區59處、森林公園128處、濕地公園61處、地質公園14處、海洋公園(海洋特別保護區)14處。自然保護地扣除交叉重疊後總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陸域的9.6%;海域面積約0.4萬平方公里,占全省海域管轄面積的8.7%。從全省自然保護地數量分布情況看,排名前5的地級市為溫州、金華、杭州、麗水和台州;從面積分布情況看,排名前5的地級市為溫州、杭州、舟山、台州和麗水;從總體空間布局上看,陸域自然保護地主要集中在浙西北、浙東南等經濟相對發達且自然資源相對豐富地區以及浙南自然資源高度富集地區。各類自然保護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保存自然遺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生態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效保護自然文化遺存、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我省目前有世界自然遺產1處、世界文化遺產4處,世界地質公園1處、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錄的保護地2處,有效保護了浙西北岩溶地貌景觀、浙中丹霞地貌景觀、浙東南流紋岩地貌景觀和浙東沿海海岸地貌景觀等具有極高價值的地貌景觀遺蹟。自然保護地中包含文物保護單位500餘處,有效保護了一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我省列入國家極小種群保護物種名錄的共有10種,其中9種在已建自然保護區內有分布。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冊20種國家級稀有植物,保護區內分布的有19種。自然保護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文明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形成自然保護地建設浙江經驗。試點以來,全力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充分發揮我省體制機制創新優勢,理順管理體制,編制總體規劃,完成集體林地地役權改革,開展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推進勘界立標和管護設施建設,建成綜合信息管護平台和“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路,實行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建立司法保障機制,開展“清源行動”等打擊行動,創新跨區域合作保護,走出了一條富有浙江特色的國家公園創建之路,為經濟發達、人口密集、集體林占比高的地方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創造出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浙江經驗和浙江樣板。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四大”建設和森林浙江建設等決策部署,大力實施十大名山公園行動,積極打造長三角一流的森林康養目的地,較好地實現了生態得保護、產業得發展、林農得實惠,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現代林業發展路子。充分利用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試點的有利條件,率先開展國家公園GEP單獨核算,完成了百山祖園區縣鄉村三級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根據核算報告顯示,百山祖園區2019年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達535億元,其中支持服務價值為371億元,占比69%。同時,百山祖園區聯合周邊鄉鎮組建“兩山”公司,作為生態產品供給主體和交易主體。由縣級政府出資向“兩山”公司購買調節服務類生態產品,開啟了生態產品政府採購先河。
持續強化本底調查,科研監測碩果纍纍。“十三五”期間,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清涼峰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地組織了綜合科學考察,並出版了《古田山生物多樣性研究》《浙江清涼峰生物多樣性研究》和《百山祖的野生植物—木本植物Ⅱ》等一系列專著。古田山24公頃、百山祖25公頃、天童20公頃和烏岩嶺9公頃、千島湖庫區共17.6公頃生物多樣性監測樣地和樣線的研究成果卓著,在Science、Biological Reviews、Ecology和Journal of Ecology等國際期刊發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論文;被列為十二種世界瀕危植物之一的百山祖冷杉,通過科研攻關獲得了180餘株野生幼苗,並首次在室內成功獲得胚培養幼苗;浙江省森林生物多樣性樣地監測網路建設進展順利,迄今已在自然保護地內建立了30多個1公頃樣地。我省野生動物調查發現麗水樹蛙、麗水異角蟾、北侖姬蛙3個新種、98個新記錄;野生植物調查發現景寧青岡、鳳陽山莢蒾、浙南木犀、仙霞嶺大戟等81個新種、112個省級以上地理分布新記錄。浙江野生動植物物種持續增長,野生動植物物種新發現、分布新記錄華東最多,自然保護地是野生動植物生存的主要家園。
強化監督和科普宣教,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通過開展“綠盾”行動強化監督,基本扭轉了侵占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的趨勢,壓實了各級政府及部門的責任,強化了全社會對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形成了保護地一旦劃定就“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氛圍。大力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森林旅遊節、森博會、十大名山公園宣傳推介等系列活動,自然保護地知曉度大幅提升,廣泛傳播生態文明理念。通過多種媒體途徑全面展示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多樣性的生物資源和生態系統,樹立了地區形象。加強完善自然保護地科普和歷史文化宣教系統建設,設定了植物銘牌、地質說明牌、人文景點介紹等標識系統,為公眾了解自然科學和各地歷史文化提供了形象生動的教材,寓教於樂、惠及大眾。
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自然保護地建設走進新時代。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對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提出了具體要求;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一系列對國家公園及自然保護地體系的精準設計表明,我國自然保護領域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變革,自然保護地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走進了新時代。
“重要視窗”建設賦予新使命。習近平總書記赴浙江考察時,提出了“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視窗”的新目標新定位,並強調“生態文明建設要先行示範”,賦予了自然保護地建設新使命。同時,全省大花園建設、數位化改革等戰略之舉為自然保護地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自然保護地建設成為展示浙江生態文明的“重要視窗”持續賦能。
“十四五”規劃指明新方向。國家和省“十四五”規劃都將建設生態文明作為重要目標之一,在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改善生態環境和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為自然保護地體系發展指明新方向。自然保護地在生態旅遊和科普教育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進綠色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先行示範省建設的重要引擎。
長三角一體化建設謀篇新格局。念好新時代“山海經”,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是我省“十四五”期間的重要戰略。自然保護地在構建長三角綠色生態屏障、提供優質生態產品和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中居核心地位,在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品質、加快長三角生態旅遊產業區域一體化發展、實現綠色生態空間區域共享、打造成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生態價值高地上發揮重要作用。
同時,自然保護地體系目前處於建立的初期階段,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體制機制待理順,機構改革雖已將自然保護地管理職責劃入林業部門,但部分市縣的保護地行政主管部門仍未明確,人員未轉隸,執法監管職能缺失,管理機構和機制不夠規範。二是空間布局待最佳化,302個自然保護地中,148個涉及交叉重疊問題,“疊羅漢”現象突出,自然保護地體系缺乏科學、系統的頂層設計,仍存在應保未保的空缺區域及保護地碎片化現象。三是規劃質量待提高,部分自然保護地存在規劃編制及修編工作滯後、編制不規範等問題,保護地建設發展進度緩慢。四是矛盾衝突待解決,全省自然保護地內涉及城鎮建成區、永久基本農田、集體人工商品林、礦業權等矛盾衝突區域約29萬公頃,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要求,應開展整合最佳化,逐步予以解決。五是保障體系待完善,國家和省級層面的自然保護地政策體系和資金保障體系未完善,機構改革後,林業部門面臨職能增加、力量弱化問題,管理、科研等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六是保護意識待提高,隨著社會經濟建設快速發展,部分地方對保護和利用的關係認識不夠充分,各類開發建設活動對自然保護地產生負面影響,科普教育和宣傳引導工作應進一步加強。
總體要求 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意見。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監督管理,完善政策支撐,弘揚生態文化,推進綠色發展,構建自然保護地新發展格局,為高質量建設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視窗提供生態保障。
基本原則 生態優先,嚴保資源。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摸清自然和文化資源本底,平衡保護與發展的關係,嚴守生態底線,做到應保盡保。
最佳化布局,提升質量。統籌規劃自然保護地類型、區域分布,查缺補漏,最佳化自然保護地空間格局。提高自然保護地管理水平,實現自然保護地發展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的重大轉變。
完善保障,加強監督。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政策法規體系,制定配套實施細則和政策措施,加強科學指導,強化監督與執法檢查。健全管理機構,加強人員培訓,全面提升自然保護地管理能力。
社區發展,全民共享。探索自然保護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道路,創新綠色發展機制,謀劃重點工程與發展平台。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的社會參與,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強化生態文化宣傳。
深化科研,強化科普。加強自然保護地內資源監測和科學研究,提高生態風險評估和預警能力。強化自然保護地科普宣教功能,弘揚生態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
發展目標 全面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形成生態完好、類型豐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規範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國家級及省級重點保護物種、特殊地質遺蹟和地質地貌景觀得到有效保護,彰顯自然保護地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到2025年,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勘界定標,確保自然保護地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功能不降低,按照國家部署做好自然保護地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落實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基本建立制度體系,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自然保護地陸域部分占陸域國土面積的9.8%以上,海域部分占管轄海域面積的9.0%以上。
到2035年,自然保護地陸域部分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0%以上,海域部分占管轄海域面積的10%以上;自然保護地管理效能、質量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的生態價值高地、世界知名的生態旅遊目的地、全民共享的生態體驗福地。
表1 自然保護地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指標體系
自然保護地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指標體系 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海洋公園的勘界定標完成率
說明:面積數據包含國家公園,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海洋公園),不含各類自然保護地交叉重疊區域。
總體布局 空間布局結構 以我省自然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徵為基礎,參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2011—2030年)以及《浙江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2011—2030)》中劃定的生物多樣性優先區,銜接長三角一體化和全省大花園建設等發展格局,規劃構建“雙屏五區多點”的全省自然保護地發展空間布局結構:“雙屏”即浙西山地生態屏障和浙東沿海生態屏障;“五區”即浙東北水網平原區、浙西北丘陵山地區、浙南山地區、浙中東丘陵區和浙東濱海區;“多點”即11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點。
分區建設發展 1.浙東北水網平原區
概況:該區位於浙江北部,涉及杭州市、寧波市、嘉興市、湖州市、紹興市的20多個縣(市、區),主要有一個關鍵點:以杭州灣為中心的濱海濕地區。
保護價值與保護對象:地勢平坦,湖泊眾多,水網密布,土地肥沃,是我省最大的平原區,具有豐富的濕地資源。杭州灣是我國沙質和淤泥質海岸的最南線,處於“澳大利亞/西伯利亞”候鳥遷徙路徑的中間位置,是重要的遷徙鳥類中轉停歇地和越冬地。該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濕地生態系統,香果樹、鵝掌楸、野大豆、銀杉、水杉、水松、黃杉等野生植物,以及黑嘴鷗、黒鸛、遷徙鴴鷸等濕地鳥類。
發展思路: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區內工農業愈加發達,已成為我省最密集的產業集聚區之一,因此濕地水質易受工業及生活污染,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一定威脅。該區重點保護濕地生態系統,通過濕地修復等工程,恢復濕地功能,擴大濕地面積;新建遷徙廊道解決因城市化和開發造成的濕地斑塊化、破碎化,使濕地生物種群不斷壯大;對重點生境以及極小物種通過新建濕地類自然保護地進行保護。
2.浙西北丘陵山地區
概況:該區位於浙江西北部,與安徽省和江西省接壤,涉及杭州市、湖州市、金華市、衢州市的近15個縣(市、區),主要有兩個關鍵點:一是以浙江天目山、浙江清涼峰、浙江安吉小鯢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中心的浙西北山區;二是以浙江錢江源國家公園、衢江千里崗省級自然保護區以及淳安磨心尖為中心的浙西山區。
保護價值與保護對象:該區是黃山-懷玉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內的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納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計畫。區內主要水系有錢塘江水系的富春江、新安江、分水江和太湖水系的東、西苕溪,該區是杭嘉湖地區水源供給地和浙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浙江生態環境較好的地區和“黃金旅遊”之地,在土壤保持、水源涵養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該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錢塘江流域水生態系統、典型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和眾多自然生態人文景觀資源,以及天目鐵木、銀杏、銀縷梅、黃杉、黃山梅、華榛、長序榆、長柄雙花木、細果秤錘樹、象鼻蘭等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梅花鹿、黑麂、金錢豹、雲豹、安吉小鯢、中華秋沙鴨、白頸長尾雉、紅嘴相思鳥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發展思路:結合現有自然保護地分布情況,發現區內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仍存在空缺,特別是天目山脈和千里崗一帶的山地森林植被仍具有較大的保護潛力和價值,規劃在地帶性植被特徵明顯、現狀保存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基礎上建立自然保護地,以提升該區域生態保護的完整性。
3.浙南山地區
概況:該區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分別與福建省和江西省接壤,涉及溫州市、金華市、衢州市、麗水市的近20個縣(市、區),主要有兩個關鍵點:一是以浙江鳳陽山—百山祖、烏岩嶺、景寧望東洋等自然保護區為中心的浙南山區;二是以浙江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的仙霞嶺山脈為中心的浙西南山區。
保護價值與保護對象:該區是武夷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山地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區域,坐落有浙江第一高峰鳳陽山主峰黃茅尖以及第二高峰的百山祖,是甌江、飛雲江、鰲江等水系的發源地,也是錢塘江支流烏溪江、江山港和武義江的發源地。該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和土壤保持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主要保護對象有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和內陸濕地生態系統,以及百山祖冷杉、福建柏、白豆杉、穗花杉、伯樂樹、景寧木蘭等珍稀瀕危植物,黑麂、梅花鹿、白鸛、黃腹角雉、黿、金斑喙鳳蝶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發展思路:該區自然保護地建設成效顯著,已建有各類自然保護地80餘個,空間分布較為均勻,區域生態保護完整性較好,規划進一步最佳化現有自然保護地體系,對生態保護價值極為重要的區域可加強保護力度,加強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百山祖園區和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強化野生動物生境與棲息地修復,減小破碎度。
4.浙中東丘陵區
概況:該區位於浙江省中部,涉及寧波市、紹興市、金華市、台州市的近20個縣(市、區),主要有三個關鍵點:一是以浙江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中心的浙中山區;二是以括蒼山為中心的浙東山區;三是以天台山、四明山為中心的浙東丘陵。
保護價值與保護對象:該區是浙江省最大的丘陵、盆地集中分布區,涉及武夷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區內有錢塘江水系的金華江、浦陽江等,曹娥江水系、椒江水系及甬江水系的奉化江等;丘陵起伏平緩,底部開闊,由河谷中部向南北兩側呈階梯狀分布。該區在水土保持、水源涵養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主要保護對象有天台鵝耳櫪、華頂杜鵑、銀縷梅、夏蠟梅、天目木姜子、獨花蘭、長葉榧、九龍山榧等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以及白頸長尾雉、雲豹、金錢豹、黑麂、蒼鷹、游隼、穿山甲、豺、大靈貓、斑羚等珍稀野生動物。
發展思路:該區自然保護地建設類型多以森林公園為主,森林資源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但濕地資源保護仍有空缺。規劃在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過程中,通過新增和提升濕地公園,進一步加強對重要濕地資源的保護。
5.浙東濱海區
概況:該區位於浙江省東海海域,涉及寧波市、溫州市、嘉興市、舟山市和台州市的近15個縣(市、區),主要有三個關鍵點:一是以普陀山為中心的舟山群島;二是以韭山島、大陳島、南麂列島為中心的外海島嶼;三是以象山港和三門灣為中心的近海濕地區域。
保護價值與保護對象:區內海島礁石眾多,海洋漁業和海洋旅遊資源豐富,港口航道資源得天獨厚,是東海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沿海陸地與灘涂區域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節點,是浙江沿海濕地水鳥重要的繁殖地之一。該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系統產品提供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主要保護對象有海洋生態系統、近海的濕地生態系統和海島的森林生態系統,以及普陀鵝耳櫪、普陀樟、舟山新木姜子、圓頭葉桂、珊瑚菜、海濱木槿、闊葉沿階草等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黑臉琵鷺、黃嘴白鷺、中華鳳頭燕鷗、角鸊鷈等鳥類為主的珍稀野生動物。
發展思路:加強海洋生態系統資源保護,謀劃海洋類國家公園,依託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海洋公園建設加強對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以及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進一步強化寧波、溫州、台州近海濕地區域的自然保護地建設,加強陸海交界的生態保護力度。
分級建設發展 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空間分布及建設要求。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現狀分布較集中於浙西北山區、浙南山區以及浙中東丘陵區;面向濱海濕地保護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相對較少;面向島嶼濕地及其周邊海洋保護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地趨向分布於沿浙江海岸線的南北兩端,中段分布較少,不利於形成服務海鳥、洄游魚類等動物遷徙的生態廊道。
未來國家級自然保護地建設應立足生態本底資源,最佳化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的空間分布格局,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群網體系。重點關注海岸帶重要河流入海口三角洲區域以及離岸群島,進一步提升已有自然保護地或設立新國家級自然保護地,落實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及其動植物資源的保護,以及動物遷徙廊道的保護。
省級自然保護地空間分布及建設要求。省級自然保護地應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的補充,構建生態跳島,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群網體系進一步連通。重點關注生物多樣性重點保護區域邊緣地帶,通過省級自然保護地的建設,保護交錯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同時形成生態緩衝區,減少人為活動的干擾與影響,根據資源價值可提升或部分轉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地。
分類建設發展 以構建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分類系統為指導方針,科學引導各類型自然保護地建設發展。
國家公園:是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區域。全面提升國家公園管理建設水平,將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建設成為中亞熱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和百山祖冷杉、黑麂等珍稀瀕危物種保護關鍵地,長三角地區森林、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示範區,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綠色崛起先行區,中國自然保護地科學研究和生態教育引領區,中國經濟發達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典範區。謀劃海洋類國家公園,推動海洋強省建設。
自然保護區:是典型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蹟所在區域。確保主要保護對象安全,維持和恢復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及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依託數智賦能,全面提升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能力,進一步完善資源管護、科研監測、自然教育、應急防災、基礎設施等體系,逐步實現全省自然保護區的現代化管理。
自然公園: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蹟和自然景觀,具有生態、觀賞、文化和科學價值,可以持續利用的區域,包括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海洋公園和濕地公園。確保森林、海洋、濕地、水域、生物等珍貴自然資源,以及所承載的景觀、地質地貌和文化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資源價值極高的自然公園,可轉化為自然保護區。加大自然教育與生態體驗投入,適度開展生態旅遊,發展綠色經濟,建設成為人民民眾共享的綠色空間。保留風景名勝區體系,加強監督管理,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風景名勝區體系。
規劃新建自然保護地 根據生態保護價值評價與自然保護地空缺分析,結合分區、分級和分類建設發展思路,我省規劃新建2個自然保護區、14個自然公園,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15個,面積約3.4萬公頃。其中,針對浙東北水網平原區,規劃在嘉興地區新建4個自然公園,加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針對浙西北丘陵山地區,規劃新建位於杭州淳安的磨心尖省級自然保護區,杭州、湖州、衢州等地規劃新建3個自然公園;針對浙南山地區,溫州、台州等地規劃新建5個自然公園;針對浙中東丘陵山區,金華規劃新建婺城的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及3個自然公園;針對浙東濱海區,探索謀劃浙東海洋國家公園建設方案。
按類型分:謀劃國家公園1處,規劃新建自然保護區2個,面積12528.96公頃;森林公園4個,面積4456.67公頃;地質公園1個,面積1145.90公頃;濕地公園8個,面積3907.28公頃;海洋公園1個,面積11792.30公頃。
表2 浙江省規劃新建自然保護地情況一覽表
單位:公頃
浙江省規劃新建自然保護地情況一覽表 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 完善治理體系
完成整合最佳化勘界。科學劃定自然保護地類型,按照國家政策檔案要求有序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工作,全面推進自然保護地總體規劃編制(修編)工作。規劃期末,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和勘界立標,推進自然保護地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整合最佳化勘界工程 專欄1 整合最佳化勘界工程
1.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根據國家要求,編制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方案及上報,對調入調出、矛盾處理,以及自然生態、社會經濟、社區居民等多方面影響進行評估分析和充分論證,將自然保護地調整成果與生態保護紅線充分銜接,新建及擴大的自然保護地不新增永久基本農田等矛盾衝突區域。
2.完善自然保護地總體規劃。根據國土空間規劃,結合整合最佳化方案,推進自然保護地總體規劃編制(修編),明確自然保護地發展目標、範圍邊界及功能分區。
3.推進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各自然保護地編制勘界報告,進行成果檢查、論證和公示,形成相關方認可、邊界清晰、面積準確、標識清楚、手續合法的勘界定標成果,完成定標和數據入庫,確保執法監督有據可依。組織勘定自然保護地邊界範圍和各功能區界線,設定標準化的界碑、界樁、宣傳牌、警示牌等標識系統。
4.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各自然保護地作為獨立的登記單元,清晰界定自然保護地範圍內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劃清各類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使用權的邊界,並與邊界各方簽署認可協定,按照國家統一印製的自然資源登記簿記載權屬狀況信息、自然狀況信息和關聯信息,做到權屬主體明確、資源邊界清晰、登記信息完整。
健全管理體制機制。全面理順自然保護地管理機制,基本建立制度體系,提升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全覆蓋率,完善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測監管制度。探索自然保護地跨區域聯合保護、自然資源有償使用、特許經營、監測監管、行政綜合執法等管理體系建設。
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根據上位立法進程,按照“兩法+三條例+N辦法”的自然保護地立法體系框架,在《浙江省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基礎上適時啟動制定《浙江省自然保護區條例》,修訂《浙江省風景名勝區條例》《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園條例》等現行法律法規,制定出台自然保護地配套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研究制定風景名勝區等自然保護地的規劃審查和項目審批規程。
最佳化空間布局結構。最佳化自然保護地空間格局,持續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及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建設,積極推進海洋類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新建、續建及提升一批自然保護地填補保護空缺,根據總體布局規劃,指導各類自然保護地創建和提升工作。
國家公園提升工程 專欄2 國家公園提升工程
1.加快推進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建設,完成國家公園地方立法,健全體制機制,完善規劃體系、制度政策體系、標準體系、資金保障體系、科技支撐體系、評估考核體系。深化集體林地、農田承包地和宅基地地役權改革,實現國家公園與相鄰省份毗連區域跨行政區域合作保護。
2.加強國家公園旗艦物種及典型生態系統保護,開展以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和百山祖冷杉、黑麂等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生境)為核心的生態保護修復,實施主要保護對象的生境(棲息地)保護修復2萬畝。
3.組織實施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大力提升國家公園保護、科研、教育、遊憩等綜合功能,加強管護基礎設施建設,組建國家公園研究院,開展科普館、遊憩設施等建設,積極開展自然教育活動。
4.建立國家公園社區共管機制,開展國家公園特色小鎮和入口社區建設,引導社區參與國家公園公益性建設項目,推行特許經營,推動綠色發展。
5.探索浙東海洋國家公園方案,重點在舟山等海域籌劃,通過整合現有的風景名勝區、海洋公園(海洋特別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地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產卵場保護區等區域,初步劃定浙東海洋國家公園範圍線,加強生態系統、海島景觀、海洋生物和海洋文化的保護。
(二)夯實資源保護
強化資源保護修復。推進受損生態系統、受損自然岸線、自然景觀、病蟲害防治和歷史人文遺存的保護修復,開展珍稀瀕危物種搶救性保護行動,推進珍稀瀕危物種資源保育、種群恢復與野化和重點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保護工程,建設長三角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基因庫。
夯實資源保護 專欄3 資源保護修復工程
1.受損生態系統修復。實施20處受損生態系統修復工程,逐步對自然保護地的核心保護區內非基本農田的耕地,實施退耕還林(草、濕)工程,對廢棄工礦用地開展生態修復,採取土地平整、固坡填土、植被恢復等措施,使破損山體回歸自然狀態,擴大重要物種適宜棲息地面積。重點推進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森林生態系統修復、青山湖水環境修復、下渚湖濕地生態系統修復、楠溪江灘林修復等項目。
2.受損自然岸線修復。對國家級海洋公園開展岸線保護、近岸構築物清理與清淤疏浚整治、修復受損島體等工程,保護和恢復海洋保護地內受損的濱海濕地、紅樹林、海草床、海島等典型生態系統,提升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質量、功能和景觀。
3.自然景觀修復。優先開展自然公園的景觀修復,實施10萬畝森林撫育和林相改造,對丹霞地貌、流紋岩地貌和海岸地貌開展自然遺蹟搶救性保護。
4.病蟲害防治。加強松材線蟲病防治,及時、全面清除病死松樹,開展紅樹林病蟲害防治、互花米草治理等項目。
5.歷史文化遺存修復。推進自然保護地內歷史遺存的保護、修繕,支持雪竇山、雁盪山、杭州半山等自然保護地古寺名剎改建、復建,加強森林古道等生態文化資源的保護修復與深度挖掘。
6.開展珍稀瀕危物種搶救性保護行動。增加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的物種數量,對20種以上珍稀瀕危物種(野生動物10種以上、野生植物10種以上)和新發現、新記錄的珍稀瀕危及浙江特有物種,加大搶救性保護力度,強化人工繁育技術研究。推進黃腹角雉、華南梅花鹿、安吉小鯢、鎮海棘螈等物種棲息地和關鍵生境保護和修復,推進野生動物損害賠償試點建設。
7.建設長三角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基因庫。支持杭州第二植物園、杭州植物園等基因庫建設,其中長三角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基因庫作為重要組成內容,推進基因庫基礎設施、樣本實體庫和數據信息庫建設。進一步拓展植物種子庫、DNA材料庫、包括珍稀瀕危植物和長三角地區特有植物的活體庫和野生動物標本庫。
開展綜合調查科考。對10年內未開展綜合資源調查的保護地,以域內氣象、水文水質、地質、植被、土壤、動植物資源、自然文化遺蹟、景觀等為主要調查因子,進行綜合科學考察,掌握基本數據和分布規律。結合地理信息系統,構建資源分布與規模水平匹配的本底調查資料庫。
有序解決遺留問題。核心保護區內原住居民應實施有序搬遷;依法清理整治探礦採礦、水電開發、工業建設、違建別墅等項目;依法依規對實施退田還林還湖還濕還海。規劃期末,力爭解決城鎮建成區、永久基本農田、集體人工商品林、礦業權、開發區、村莊等矛盾衝突問題10萬公頃。
提高智治能力 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加強自然保護地管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智慧保護地建設,改善工作環境,提高保護管理水平。加強自然保護地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森林防火體系,在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防範區以及其他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地段,安裝警示標誌,設定避災場所並預留疏散通道。加強必要的交通、通信、給排水、供電、供暖、綠化美化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滿足訪客及工作人員的需求。
基礎設施最佳化工程 專欄4 基礎設施最佳化工程
1.建設智慧管理設施。加強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和烏岩嶺、峰源、南山、南麂列島等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新建管護點40處、哨卡20處,完善巡護裝備和門禁系統,提升管護巡護能力。推進天目山等自然保護區數位化管理系統建設,完善視頻監控系統、“森林智眼”防火智控系統、智慧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布設監控設備、開發套用系統等信息化手段,不斷提升保護地數位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2.建設智慧應急設施。建設維護巡護道路及防火應急道路,提高林區路網密度和道路質量。加強智慧型巡護系統、林火阻隔系統和自然保護地森林防火物資庫建設,推進林火阻隔網路建設工程、引水滅火系統工程等建設。
3.建設智慧景區設施。提升遊客中心、游步道等設施品質,提高自然保護地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支持智慧景區建設,推進新安江、奉化黃賢森林公園、百丈漈-飛雲湖風景名勝區等20個自然保護地實施景區提升工程,支持青山湖、仙岩、黃岡山等創建4A景區,楠溪江、南北湖等創建5A景區。
加強科研監測能力。提升自然保護地相關的科研能力,加強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和資源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及各類學會的合作,推進大樣地建設,建立生態定位觀測研究站和長期試驗基地,推進設立國家級、省級研究課題。推進自然保護地“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路體系建設,完善並啟用浙江省自然保護地綜合監管與服務平台,構建統一的監測監管體系,推進智慧保護地信息與國家監管信息系統全面對接和實時調閱。開展成效評估,及時預警生態風險,定期發布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狀況報告。
科研監測提升工程 專欄5 科研監測提升工程
1.建設萬畝樣地。推進2000餘處生物多樣性長期監測樣地建設,各類自然保護地內長期監測樣地面積達1萬畝,包括樣地建設和調查、野生動物調查、苔蘚和大型真菌調查、土壤微生物取樣和測序;重點推進九龍山自然保護區25-30公頃大型樣地建設。
2.建設“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監管體系。建設由標準化機房、網路安全保障設備與數據備份設備、數據存儲系統、數據處理及分析系統、展示大屏系統等組成的監測監管平台。重點推進清涼峰、南麂列島、仙霞嶺、五峙山等自然保護區“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監管體系建設。
3.建設格線化紅外相機監測體系。推進自然保護區的全境格線化紅外相機監測,紅外相機設定達1800處。按照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紅外相機監測數據共享聯動、協同布設的總體要求,建立紅外相機數據管理的省級平台,規範數據的採集、存儲、交換管理、動態更新和管理服務。
建立人才培養體系。整合培訓資源,建立分層級、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體系,強化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的職工專業素養和任職能力,培養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和生態管護員,每年開展2次以上培訓交流與現場指導。
推進民生共享 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加大生態保護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生態補償制度,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完善濕地生態補償制度,探索建立自然保護地海洋生態補償機制。
推進生態經濟發展。發展綠色產業,推進名山公園、海島公園建設,打造一批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培育森林康養、自然探險、戶外運動等生態旅遊業態,依託自然公園打造一批省級以上森林康養基地,鼓勵發展林下經濟和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強建設,支持符合總體規劃和法律法規要求的住宿餐飲等生態體驗服務設施建設,到規劃期末,每年進入自然保護地的訪客達2億人次以上。
名山公園發展工程 專欄6 名山公園發展工程
1.實施十大名山公園三年行動計畫。強化天目山、四明山、雁盪山、會稽山、莫乾山、大盤山、錢江源、天台山、神仙居、鳳陽山-百山祖十座名山公園的核心資源、典型生態系統和重要生境保護,實施森林濕地質量提升、環境綜合整治等系統修復措施。加強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打造10條高質量風景大道,推進天目山、莫乾山等智慧名山建設。深入挖掘旅遊和文化資源,策劃特色產品,推進4A級以上旅遊景區全覆蓋。
2.加強名山公園培育。擴大名山公園數量和規模,提升名山公園品質和品牌影響力,新培育江郎山、清涼峰、天姥山、普陀山、礬山等一批名山公園,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生態產業發展,加大宣傳推廣,提升名山公園品牌影響力。
3.推進名山公園融合發展。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山區跨越式發展,推進20個鎮村融合發展。支持符合總體規劃和政策法規的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推動森林人家、示範性家庭林場等建設,促進三產融合。
促進鄉村融合振興。在自然保護地內及周邊選擇一些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自然文化特色突出的城鎮和村落建設入口社區,提升和完善服務接待設施,作為訪客接待的主體和集散節點,實現保護地內體驗、保護地外服務,減少對保護地內自然生態系統的干擾和影響,同時也可適當安置生態移民轉移人口,提供生態保護崗位和社會公益崗位。命名100個以上自然保護地融合發展示範村,在人口流動、配套設施、風貌管控、產業聯動、社區共建等方面實現自然保護地的融合發展。對保護地內不能搬遷的原住居民點,最佳化社區環境,引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社區。
鄉村融合振興工程 專欄7 鄉村融合振興工程
1.發展國家公園社區。根據國家公園周邊鄉鎮的區位、現有訪客規模及自然環境等條件,依託錢江源園區齊溪鎮、何田鄉等,百山祖園區蘭巨鄉、小梅鎮等設定7-10個入口社區,積極推進國家公園特色小鎮建設,打造綜合交通網路。有序開展生態搬遷,提升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社區公共服務水平。
2.建設自然保護地融合發展示範村(鎮)。擬推進全省106個自然保護地融合發展示範鎮(村)創建。其中杭州15個、寧波10個、溫州12個、嘉興5個、湖州11個、紹興8個、金華10個、衢州8個、舟山7個、台州10個、麗水10個。
3.發展休閒農業。推進自然保護地內及周邊村鎮發展休閒農業,鼓勵發展林下經濟,適當發展鐵皮石斛、林下靈芝等中藥材種植,拓寬當地居民增收渠道。科學合理適度開展鄉村旅遊、休閒體驗、科普研學和生態教育等自然體驗活動,充分依託具備較好接待能力與接待基礎的社區,統一規劃和合理布局休閒旅遊活動。
4.建設美麗鄉村及配套設施。加強景村融合,提升村莊綠化美化水平和人居環境,推進舊村改造和村莊景區化等建設。加強通景公路建設,合理規劃綠道、騎行道、步道系統,提升道路的景觀品質與服務能力。
探索公眾參與機制。提供生態保護崗位和社會公益崗位,鼓勵自然保護地內與周邊的村、鎮及社區參與自然保護地經營管理、生態公益管理和特許經營項目建設。建立志願者服務激勵機制,健全自然保護地社會捐贈制度,激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自然保護地保護、建設與發展。
弘揚生態文化 強化生態文化教育。積極推進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科普館全覆蓋。全面提升生態文化教育服務水平,提高各類場館科普內容的科學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發揮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為訪客提供諮詢、展示、休憩、遊覽指南等功能,加大生態科學普及力度。設計和定製自然教育體驗項目,利用自然保護地內宣教設施、解說系統、展示主體等建設內容和核心教育資源,組織自然保護地內部自然教育體驗道路,布設與周邊環境協調的步道、棧道、腳踏車道等慢行遊覽道路,實現最基礎的體驗導覽和展示解說功能,向公眾傳遞自然保護意識,增強體驗性。
加大生態文化傳播。舉辦文學、攝影、音樂、書畫、影視等各類生態文藝作品創作及展演活動,舉辦義務植樹節、森林旅遊節、愛鳥周等品牌活動,出版十大名山公園主題圖書以及動物、植物、鳥類圖鑑等科普讀物,製作自然保護地科普手冊。加強全媒體宣傳推廣,擴大生態文化對外交流,舉辦國際論壇、國際博覽會等搭建多元開放的交流平台。
科普教育強化工程 專欄8 科普教育強化工程
1.建設科普教育陣地。重點支持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錢江源園區科普館和百山祖園區科普教育工程、九龍山科普宣教中心、杭州植物園、紹興植物園、千島湖珍稀植物園、天目山珍稀植物園和生態博物館、仙霞嶺科教綜合體、仙居生物多樣性科教中心工程、超山南礦坑博物館等項目建設,積極推進蒼南礬山國家地質公園創建。
2.建設野外博物館。重點支持在國家公園、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建設野外博物館、野外宣教點、社區宣教點,完善標識牌、解說牌體系,完成接待服務、公共管理、科普宣教等設施200處以上,自然保護地內科普教育場所普及率達80%以上。
3.發展自然教育體驗項目。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策劃高品質的森林康養、游賞觀光、休閒度假等生態體驗產品,推進錢江源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自然體驗基地、大明山“鋼鐵長城”自然研學解說設施、漁寮海洋研學教育基地等項目建設。
4.出版科普讀物。積極推進自然保護地科普手冊全覆蓋,出版《青山湖鳥類圖鑑》《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青少年科普讀物》《百山祖的野生植物—草本植物》《仙霞嶺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研究》《仙霞嶺保護區藥用植物圖鑑》《九龍山植物圖說》等科普讀物。
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規劃 省綠化與自然保護地委員會發揮牽頭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各市、縣(市、區)黨委、人民政府認真履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全面推行林長制,完善林長會議、部門協作、工作督查、工作考核等制度辦法。加強對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的領導,將自然保護地發展和建設管理納入地方經濟發展規劃。
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保障支撐 完善保護地基礎設施、生態補償、獎補機制、重點項目、災害修復等資金投入機制,加強土地要素保障。以政府投入為主,統籌各級資金及各類保護地補助資金,建立資金投入保障制度;加強生態補償投入,提升保護地所在地生態環境質量;加強獎補機制投入,有效激勵保護地的高水平管理;加強重點項目投入,精準服務項目落地,提高建設品質;保障災害修復投入,減小自然災害影響。
強化責任考核、嚴格獎懲措施 制訂年度或分期實施計畫,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適時將評價考核結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評價及責任追究、離任審計的重要參考。賦予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執法權,在自然保護地範圍內實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定期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建立督查機制,對自然保護地保護不力的責任人和責任單位進行問責,強化地方政府和管理機構的主體責任。
廣泛宣傳引導、弘揚生態文化 加強輿論宣傳引導,通過新聞媒體和網際網路等多種渠道,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教育,大力傳播綠色發展理念,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形成綠色文明新風尚。充分發揮各類媒體、公益組織、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公眾參與、輿論監督等積極作用,引導消費者樹立綠色消費理念,從消費環節倒逼生產方式改變,為綠色產品、綠色技術、綠色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附表
“十四五”期間重點工程清單一覽表
“十四五”期間重點工程清單一覽表 1.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
2.完善自然保護地總體規劃;
3.推進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
4.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海洋公園的勘界定標完成率100%。
1.加快推進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建設;
2.加強國家公園旗艦物種及典型生態系統保護;
3.組織實施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總體規劃;
4.建立國家公園社區共管機制;
5.探索浙東海洋國家公園方案。
完成國家公園地方立法,健全體制機制,實現跨行政區域合作保護;實施主要保護對象的生境(棲息地)保護修復2萬畝;提升國家公園保護、科研、教育、遊憩等綜合功能;建立國家公園社區共管機制;初步劃定浙東海洋國家公園範圍線。
省林業局,衢州市、麗水市人民政府,開化縣、慶元縣、景寧縣、龍泉市人民政府
1.受損生態系統修復;
2.受損自然岸線修復;
3.自然景觀修復;
4.歷史文化遺存修復;
5.開展珍稀瀕危物種搶救性保護行動;
6.建設長三角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基因庫。
實施20處受損生態系統修復工程;提升海洋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質量、功能和景觀;實施10萬畝森林撫育和林相改造;支持雪竇山、雁盪山、杭州半山等自然保護地古寺名剎改建、復建;對20種以上珍稀瀕危物種(野生動物10種以上、野生植物10種以上)和新發現、新記錄的珍稀瀕危及浙江特有物種,開展珍稀瀕危物種搶救性保護行動;推進杭州第二植物園、杭州植物園等基因庫建設。
省林業局,自然保護地所在地林業主管部門,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
1.建設智慧管理設施;
2.建設智慧應急設施;
3.建設智慧景區設施。
新建管護點40處、哨卡20處,完善視頻監控系統、“森林智眼”防火智控系統、智慧管理信息系統、智慧型巡護系統;建設維護巡護道路及防火應急道路,提高林區路網密度和道路質量;推進20個自然保護地實施景區提升工程,支持青山湖、仙岩、黃岡山等創建4A景區,楠溪江、南北湖等創建5A景區。
1.建設萬畝樣地;
2.建設“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監管體系;
3.建設格線化紅外相機監測體系。
推進2000餘處生物多樣性長期監測樣地建設,各類自然保護地內長期監測樣地面積達1萬畝,建設九龍山自然保護區25-30公頃大型樣地;重點推進清涼峰、南麂列島、仙霞嶺、五峙山等自然保護區“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監管體系建設;紅外相機設定達1800處。
1.實施十大名山公園三年行動計畫;
2.加強名山公園培育;
3.推進名山公園融合發展。
加強名山公園核心資源保護,提升名山公園品質和品牌影響力;打造10條高質量風景大道,推進天目山、莫乾山等智慧名山建設;推進4A級以上旅遊景區全覆蓋;推進20個鎮村融合發展。
省林業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文化和旅遊廳,自然保護地所在地人民政府,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
1.發展國家公園社區;
2.建設自然保護地融合發展示範村(鎮);
3.發展休閒農業;
4.建設美麗鄉村及配套設施。
建設7-10個國家公園入口社區;推進100個以上自然保護地融合發展示範鎮(村)建設;發展休閒農業,拓寬當地居民增收渠道;加強景村融合,提升村莊綠化美化水平和人居環境。
1.建設科普教育陣地;
2.建設野外博物館;
3.發展自然教育體驗項目;
4.出版科普讀物。
建設一批科普教育陣地;完成接待服務、公共管理、科普宣教等設施200處以上,自然保護地內科普教育場所普及率達80%以上;積極推進自然保護地科普手冊全覆蓋。
說明:重點工程清單一覽表結合各市上報的“十四五”期間自然保護地重點建設項目匯總梳理而成,投資額為預估性數據。因自然保護地有關法律法規和準入負面清單等正在研究制定中,重點建設項目需結合政策要求,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年度或分期實施計畫時進一步最佳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