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江蘇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是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據科技部、財政部《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的部署要求,結合江蘇省實際,制定的實施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 發布時間:2023年1月30日
  • 發布單位: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江蘇省財政廳
發布通知,檔案全文,

發布通知

省科技廳省財政廳關於印發《江蘇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蘇科高發〔2023〕17號
各設區市、縣(市)科技局、財政局,高新區管委會: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按照科技部、財政部印發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有關要求,省科技廳、省財政廳聯合制定了《江蘇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附屬檔案:江蘇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江蘇省財政廳
2023年1月30日

檔案全文

江蘇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據科技部、財政部《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的部署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企業成長壯大的良好環境,加快完善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大幅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著力培育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型企業集群,為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強省提供有力支撐。到2023年底,各類企業依靠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全省有效期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繼續位於全國前列,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和骨幹企業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二、推進措施
1.推動落地落實惠企創新政策。加快落實和推廣蘇南自主創新示範區、江蘇自貿區先行先試改革措施,進一步放大支持企業創新的政策效應。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科技創新稅前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科技創業孵化載體稅收優惠、技術交易稅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應享盡享”。完善落實國有企業創新的考核、激勵與容錯機制,健全民營企業獲得創新資源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措施,形成各類企業“創新不問出身”的政策環境。依託省科技資源統籌服務平台等創新政策綜合服務平台,組織開展企業創新政策的系列宣講培訓,提供更加精準的政策推送服務。健全企業創新政策落實的跟蹤問效機制,並將政策落實情況作為地方督查激勵考核的重要參考。
2.支持企業常態化參與省科技創新決策。充分發揮企業“出題者”作用,定期向企業開展問計諮詢,強化從企業和產業實踐中凝練套用研究任務,省級科技計畫年度指南編制更多徵求企業的需求和意見,完善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的科技計畫項目形成機制和“企業定榜”的“揭榜掛帥”項目組織方式。加大國家和省科技創新規劃和重點領域專項規劃面向企業的宣貫力度。吸納高水平企業技術專家進入科技諮詢專家庫,提高省重點研發計畫、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等科技計畫指南編制及項目評審中企業專家的比例。
3.引導企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引導省內企業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開展技術創新,積極承擔或參與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推進實施數字經濟科技攻關專項行動,圍繞新一代人工智慧、區塊鏈、未來網路與通信等領域,部署量子計算、6G移動通信、腦機接口等新興技術,組織實施一批產業前瞻技術研發項目,引導企業積極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著眼解決產業高質量發展重大瓶頸問題,推進實施積體電路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發揮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引導帶動作用,組織實施一批重大成果轉化項目,集成攻關工業軟體、高端晶片、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等關鍵技術,以重大戰略技術和產品突破帶動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實施“企業研發機構高質量提升計畫”,支持企業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研發機構。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參與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為創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夯實基礎。指導在蘇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參與評估考核,推薦符合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要求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整合相關創新資源,積極創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4.支持企業開展基礎前沿研究。引導有條件的行業領軍企業參與實施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重大項目,支持企業頂尖科學家牽頭實施一批風險大、難度高、前景好的基礎研究重大項目,探索長周期資助模式,積極培育原始創新和變革性技術。落實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稅收優惠政策。探索麵向套用的基礎研究協同創新,支持重點高校院所和企業聯合承擔基礎研究項目,以套用需求為導向確立基礎研究方向、配置基礎研究力量。完善與行業領軍企業共同凝練需求、共同設計任務、共同出資實施項目的組織方式,解決產業發展面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實施基礎研究隊伍提優計畫,鼓勵企業年輕科學家承擔重大基礎研究任務,努力實現更多原創性突破。引導新型研發機構在套用基礎研究組織模式、人才引進等方面積極探索,推動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技術創新貫通發展。鼓勵龍頭企業積極承接省內的國家實驗室(基地)和省實驗室重大成果轉移轉化,合作共建夥伴實驗室和聯合研究中心等。支持省內企業牽頭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按照全國重點實驗室新標準凝練重大科學問題,轉變科研組織模式,統籌相關專項資金,對通過重組(新建)的全國重點實驗室,根據實驗室基礎研究績效給予自主科研經費支持。
5.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集群。強化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導向作用,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做到“應評盡評”,培育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主體規模。統籌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育新苗、強內功、促提升、聚人才、惠政策等五大行動,充分激發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培育一批“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小升高”行動,完善上下聯動、共同參與、全面推進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局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度化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兩增兩減”行動(增加申報時間、增加培訓輔導,減少申報流程、減少申報材料),為申報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的企業應認盡認,量質並舉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集群。深入實施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行動,遴選一批創新能力強、示範帶動效應好、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入庫培育,並在科技計畫項目申報、創新聯合體組建方面給予集成支持,探索創新聯合體接續支持機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行業領軍企業。完善覆蓋科技型中小企業生長全生命周期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科技孵化鏈條,建立省、市、縣(區)三級載體梯度培育體系,推廣“投資+孵化”模式,提升各類創新創業載體的專業化服務能力。
6.推動科技人才向企業集聚。加強對企業家的戰略引導和服務,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培育富有創新精神、冒險精神、科學頭腦和國際視野的科創型企業家隊伍。支持企業申報國家、省外國專家項目,引進用好高層次外國專家,為企業外國人才辦理工作許可提供便利服務。試行蘇南自創區高層次科技人才貢獻獎補工作,引導激勵蘇南自創區集聚企業創新高層次科技人才。支持企業依託各類科技計畫項目和創新基地平台等開發科研助理崗位,更大力度吸納高校畢業生進入科研隊伍。持續開展“科技副總”選派工作,鼓勵支持全國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到江蘇企業兼任科技副總,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創新服務。支持國有高新技術企業按照相關規定,採取股權出售、股權獎勵、股權期權、項目收益分紅和崗位分紅等多種方式開展股權和分紅激勵。允許國有高新技術企業的管理層和核心骨幹持股,且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30%。對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科研人員符合條件的股權獎勵,可依法享受分期或遞延繳納個人所得稅政策。
7.強化對企業創新的金融支持。探索創新多元化綜合金融服務,構建完善財政資金引導撬動、各部門金融政策協同支持、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科技金融投融資體系。充分發揮“蘇科貸”引導作用,推廣“蘇創融”“科技人才創業貸”等科技金融產品,鼓勵合作銀行執行優惠貸款利率,為科技型企業提供顯著低於同類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信用貸款支持。鼓勵銀行機構圍繞科技型企業需求,探索開發支持重點領域的科技金融產品。加強與相關部門、金融機構合作,以支持無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為重點,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對接專項行動,為高水平科技創新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共同設立各類科技創新創業(天使)投資子基金,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投資力度,重點支持在產業前瞻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深入實施科技企業上市培育計畫,以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京證券交易所為重點,推動高成長性科技企業與多層次資本市場高效對接。實施“科技金融進孵化器行動”,推動省地金融產品走進科技創業載體,加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精準服務。
8.推動全省科技資源和套用場景向企業開放。鼓勵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台加入省科技創新券服務機構,充分發揮省科技創新券的引領作用,推動全省科技創新平台科技資源向中小企業開放。將大型科學儀器、農業種質、生物樣本及工程文獻等科技資源服務企業創新、對外共享情況等納入省科技資源統籌服務平台各基礎資源平台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進一步提升科技資源對企業開放共享服務成效。支持建設一批重大示範套用場景,鼓勵創新型城市、蘇南自創區、國家高新區、國家農高區等發布一批套用場景清單,向企業釋放更多場景合作機會。
9.加強產學研用和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研發機構。依託省產學研合作信息服務平台,為高校院所、企業提供技術需求、科技成果及智慧型匹配推送服務,方便供需各方開展線上對接。發揮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作用,體系化、常態化、專業化開展“揭榜掛帥”品牌技術轉移活動。舉辦“專利(成果)拍賣季”和“J-TOP創新挑戰季”,與火炬中心“科技成果直通車”活動及國家科技計畫成果路演工作相融合,進一步整合國家和全省優秀科技項目、平台、人才、資金等各類要素資源,連結供需兩端,促進技術交易。依託中國創新挑戰賽江蘇賽、江蘇省J-TOP創新挑戰季等賽事活動,推進大企業探索“揭榜掛帥”“研發眾包”等技術研發方式,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
10.推動企業開展高水平開放創新。支持省內有條件的企業以多種方式設立海外研發機構和離岸孵化器,直接利用當地資源開展研發活動,促進企業創新國際化。與以色列、芬蘭、挪威、新加坡、奧地利等國共同實施雙邊產業研發合作計畫,聚焦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位技術等技術領域,為企業提供穩定的國際創新合作渠道。支持企業與全球創新型國家、“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及港澳台地區的機構開展產業聯合研發、技術轉移轉化、示範套用等合作,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提升企業開放協同創新能力和水平。聯合國外合作夥伴共同舉辦不同技術領域的對接交流活動,搭建技術交流對接與合作洽談平台,幫助企業形成一批產業技術合作關係和促成具體項目合作。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保障。各地科技、財政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形成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工作合力,2023年一季度前,廣泛部署動員,結合實際制定出台具體的落實舉措,推出一批可操作的行動抓手和政策工具。2023年底前,推動各項舉措全面落地見效。
2.加強資源保障。各地科技、財政部門要進一步最佳化科技投入結構,加大各類科技計畫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加強各類創新基地平台在企業的布局。進一步提高各級科技專項資金使用效益,發揮財政資金撬動放大效應,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省級以上高新區要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力度,強化專業化服務能力建設,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供更優服務保障。
3.加強宣傳引導。各地科技、財政部門要利用入口網站、政務新媒體等,加強對支持企業創新相關政策舉措的宣傳解讀。鼓勵各類新聞媒體開設宣傳企業技術創新的專欄和專題節目,充分挖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典型案例,開展深度宣傳報導。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階段性反映工作成效,努力營造有利於企業技術能力提升和改革創新發展的社會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