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

《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由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於2023年1月20日印發,以支持省內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
  • 印發時間:2023年1月20日
全文,修訂信息,內容解讀,

全文

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畫
(2023-2025年)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全省中小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定本行動計畫。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為目標,聚焦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建設,實施梯度培育、創新引領、強基固鏈、服務賦能,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成長為自主創新的策源地、強鏈補鏈的主力軍、自主品牌企業的領頭雁、經濟成長的穩定器,支撐全省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新提升,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更好“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突出企業主體作用,強化政策引導和精準服務,引導企業堅定發展信心,聚焦主業、精耕細作,激發湧現更多專精特新企業。
2﹒創新驅動、質效優先。堅持創新供給和需求牽引相結合,推動企業加快理念、技術、產品、管理和模式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高質量發展。
3﹒分類施策、分層推進。堅持鍛長板和補短板相結合,根據行業特點和企業發展階段,開展分業指導、分類幫扶、分層培育,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產業鏈關鍵環節的“配套專家”。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省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發展的政策體系、服務體系、發展環境更加完善,形成一批專注細分市場、創新能力突出、生產管理精益、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和“小巨人”企業,成為省重點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優質主體不斷壯大。累計培育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300家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0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0家以上,創新型中小企業50000家以上。
——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專精特新企業成為自主可控產業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研發投入強度超過7%,戶均高價值專利達到10件以上,帶動全省中小企業逐步提升創新能力和水平。
——智造模式加快普及。專精特新企業智慧型化改造數位化轉型實現全覆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過65%、經營管理數位化普及率超過80%、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
——強鏈補鏈作用凸顯。專精特新企業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主營業務收入占規上中小工業企業比重超過50%,省重點產業鏈配套實現全覆蓋。
——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建成資源集聚、功能多樣、服務規範的網路化、專業化公共服務體系,累計爭創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40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18個,培育省級示範平台400個、示範基地280個。
二、重點任務
堅持專業化、精益化、特色化、創新型發展方向,大力實施八大工程,加快推動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對標世界一流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一)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程。
出台江蘇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著力構建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的梯度培育體系。圍繞重點集群和產業鏈及工業“五基”領域,聚焦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四新”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擴充完善優質企業培育庫,加強動態管理,做好跟蹤監測,實施精準培育。針對市場容量小但技術(產品)處於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細分領域,探索建立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專用通道。突出示範引領,每年公告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認定一批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爭創一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以下均需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單獨列出〕
(二)創新能級提升工程。
實施企業研發機構高質量提升計畫,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獨立或聯合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和創新平台,實現省級以上研發機構全覆蓋。圍繞重點產業鏈關鍵環節,結合國家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目錄,發布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攻關計畫,通過揭榜掛帥、競爭立項等方式,每年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實施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攻關和產業基礎再造項目比例不低於30%。推動校企協同創新,每年發布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創新成果清單和專精特新企業研發攻關需求清單,定期組織產學研供需對接,支持校(所)企開展訂單式研發和關鍵技術攻關,鼓勵各地對校企合作攻關項目給予支持。依託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集聚高校院所和龍頭企業創新資源,推動產學研合作對接,為中小企業研發創新提供一站式服務。推動建立專精特新企業首席技術專家制度,選聘一批高校院所專家教授兼任企業首席技術專家,助力產學研深度融合。(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
(三)協作配套強鏈工程。
開展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推動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圍繞新產品協同開發、核心零部件協同驗證、供應鏈要素協同保障等建立戰略合作機制。引導產業鏈龍頭企業將配套中小企業納入共同的供應鏈、質量、標準、認證體系,培育價值共享、互促共進的產業鏈新型夥伴關係,實現協同發展。聚焦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紡織服裝等重點產業鏈,支持各地探索建設細分領域旗艦平台企業,按照市場化運營機制,開展集中採購競標、集中商務談判等,幫助企業降低原材料採購、物流運輸、品牌推廣等生產經營成本。依託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開發建設產業鏈線上供需對接平台,推動就近就地協作配套。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展會平台、集群發展促進機構和產業強鏈專班作用,定期舉辦分行業採購洽談會,支持100家左右重點培育的“引航企業”,面向全省專精特新企業發布採購計畫,提高本地供應鏈配套率。圍繞產業鏈細分領域,在縣域範圍內打造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推動集群做強主導產業,形成一批核心配套產品,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配套能力。到2025年,培育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100個,爭創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10個以上。(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四)質量品牌創優工程。
實施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推廣套用卓越績效、精益生產等先進管理方法,提高產品性能穩定性和質量一致性。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巡診,提升企業內部管理和質量管控水平。優先推薦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產業鏈延伸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江蘇精品”,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積極參加“中國品牌日”活動。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支持企業通過技術疊代和質量提升,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樹立優質品牌形象。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爭創中國質量獎、全國工業大獎、全國質量獎、全國質量標桿、省長質量獎15個,培育“江蘇精品”製造業企業500家。(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五)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
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智慧財產權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充分發揮專利審查綠色通道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享受智慧財產權優先審查政策,幫助企業高效獲權。深入實施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優先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申報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和示範企業,將符合規定的智慧財產權費用納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範圍。重點面向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園區等,布局建設一批專利導航服務基地。構建以省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為統領、設區市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全覆蓋、若干個縣域快速維權中心協同的“1+13+N”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為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智慧財產權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服務。跟蹤發布重點產業智慧財產權動態和風險提示,加強專精特新企業海外智慧財產權風險防控和糾紛應對能力培訓,提升海外智慧財產權保護能力。到2025年,省級高價值專利培育示範中心不少於130家,超過80%的專精特新企業實現智慧財產權管理標準化。(責任單位:省知識產權局、省稅務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六)數位技術賦能工程。
深入實施中小企業數位化賦能專項行動,加快傳統製造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等數位化改造,促進企業生產過程柔性化及系統服務集成化,提升精益生產、敏捷製造和精細管理水平。分行業分領域編制智慧型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實施指南,推行專精特新企業智慧型製造顧問和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制度,實現智慧型化改造數位化轉型免費診斷服務和兩化融合貫標全覆蓋。完善“上雲用平台”產品目錄,支持專精特新企業設備上雲和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組織省重點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針對專精特新企業需求,開發集成一批面向典型場景和生產環節的工業APP。到2025年,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建設智慧型車間500個、智慧型製造示範工廠50家,重點培育星級上雲企業3000家左右。(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七)特色金融助力工程。
發揮省綜合金融服務平台作用,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專精特新企業量身定製金融服務方案,創新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等產品,加大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引導銀行機構採取更加靈活的利率定價和利息還付方式,最佳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率。用好國家開發銀行“科創專項貸款”,大力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技術攻關和成果產業化。建立健全專精特新企業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全省銀行機構為專精特新企業新增5000億元以上的授信。支持保險機構開發符合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階段和需求的保險產品,推進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和新材料首批次套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豐富智慧財產權保險業務品種。深入實施省重點產業鏈優質中小企業和科技型企業上市培育計畫,利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江蘇服務基地,開展專精特新企業上市掛牌精準服務,依法依規妥善解決有關項目審批、產權確認、證照補辦、稅費繳納、智慧財產權等問題,優選100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納入上市後備資源庫,精選50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在江蘇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專板掛牌。到2025年,全省專精特新企業上市達300家左右。(責任單位: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保監局、江蘇證監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國家開發銀行江蘇省分行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八)服務體系升級工程。
支持省級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和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台建立服務項目清單,最佳化服務標準,創新服務方式,提升精準精細服務水平。完善全省跨部門政策信息發布一站式平台服務功能,加強與“蘇企通”平台對接聯通,實現惠企政策智慧型匹配、“一鍵直達”。推動各級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增強公共服務供給。完善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專員制度,“一企一策”精準提供創新、融資、人才、市場等專業服務,累計配備服務專員2500人以上,力爭每兩家企業配備1名專員。發揮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江蘇優品·暢行全球”等展覽展銷平台作用,支持企業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RCEP成員國建設海外倉,助力線上線下開拓國內國際市場。(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政務辦、南京海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政府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發展,負責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建立工作通報制度,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把專精特新培育發展作為推動本地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抓手,成立培育工作專班,推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責任單位:省政府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二)加大政策支持。落細落實國家和省級惠企政策,確保直達快享、應享盡享。發揮政府採購政策功能,將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產品和服務,納入政府採購支持範圍,帶動創新產品先試首用。最佳化省級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方向,優先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對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施智慧型化改造數位化轉型給予資金獎補和貼息補助。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省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投資和賦能力度。(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稅務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強化人才引培。依託國家重點人才計畫和省“雙創計畫”“333工程”等,將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人才需求納入支持範圍,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引進具有引領性、原創性、突破性技術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鼓勵專精特新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申報組建關鍵核心技術人才攻關聯合體,圍繞國家和省重大戰略需求展開協同攻關。開展省科技鎮長團結對聯繫服務專精特新企業行動,為企業產學研合作、項目申報、人才引育、專利保護等提供政策幫扶。支持各地將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高層次人才納入子女入學、醫療保健、住房保障等政策優享範圍。實施“英才名匠”等產業人才培訓計畫,依託張謇學院、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等專業機構,對專精特新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開展輪訓。積極構建“蘇暢”人才服務體系,依託江蘇省人才服務雲平台持續發布人才需求信息,全力支持專精特新企業人才創新創業。暢通專精特新企業優秀人才職稱評價綠色通道,符合條件的可直接申報考核認定高級職稱。推動具備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試點開展高級職稱自主評審。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積極參與數字技能提升行動,大力培養數字技能人才。(責任單位:省委人才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四)營造良好環境。實施專精特新項目“正面清單”管理,對專精特新企業項目核准備案、環評、安評、能評等簡化審批程式、最佳化審批流程,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規範涉企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保護、消防等行政執法檢查,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初次違法且危害後果輕微的,應給予一定整改期限,在規定期限內整改完成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健全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依託省廣播電視總台、新華日報等主流媒體,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典型宣傳,通過多種形式講好“專精特新”故事,在全社會營造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務辦、省市場監管局、省應急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修訂信息

2023年1月20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蘇政辦發〔2023〕3號,以下簡稱《行動計畫》)以支持省內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

內容解讀

此次《行動計畫》包括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3部分內容,涵蓋8大工程和4項保障措施。主要目標為,到2025年,全省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發展的政策體系、服務體系、發展環境更加完善,形成一批專注細分市場、創新能力突出、生產管理精益、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和“小巨人”企業,成為省重點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