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改造中的多元協作治理模式研究

《棚戶區改造中的多元協作治理模式研究》是202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棚戶區改造中的多元協作治理模式研究
  • 作者:馬珂
  • 出版時間:2022年8月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22802909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棚戶區改造是中國近二十年來一項極為引人矚目的社會公共事務治理實踐。在近十年的實踐中,湧現了許多與以往的城市拆遷頗為不同的案例和模式。這些豐富的實踐,從某種意義上說,代表了中國社會治理取向的重大轉折——從政府的大包大攬,到退回到“有限政府”的位置,尊重其他主體的力量和利益。一種良性的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形成,棚戶區改造的實踐正好是我們觀察和研究社會治理轉型的很好的案例。該書稿以成都市曹家巷為主要案例並結合其他各省市的棚戶區改造經驗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多元主體合作的基本方式,為棚戶區改造的未來發展以及各地政府的治理實踐提供經驗借鑑。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相關文獻梳理
一社會公共事務:從“管理”到“治理”
二治理主體與治理特徵
三政府、市場和社會三方的協作治理
四政府的元治理角色
五棚戶區改造
六文獻述評
第三節研究目標
第四節研究思路
第五節研究方法
第二章多元主體協作治理的理論分析框架
第一節權力與資源
一政府的權力與資源
二市場的權力與資源
三社會的權力與資源
第二節利益與責任
一政府的利益與責任
二市場的利益與責任
三社會的利益與責任
第三節失靈與解決之道
一政府、市場以及社會失靈的表現
二政府、市場和社會失靈的解決之道
第四節理論分析框架
一多元主體協作治理模型中各主體的職能
二政府、市場和社會開展協作的機制
三協作治理模型中政府“元治理”的職責
第三章中國社會治理結構的演進及內在邏輯
第一節社會管控階段—管控模式(1949~1992年)
一形成背景
二主要特徵
三影響和後果
第二節社會管理階段—管理模式(1992~2012年)
一形成背景
二主要特徵
三影響和後果
第三節社會治理階段—治理模式(2013年至今)
一形成背景
二主要特徵
三小結
第四章棚戶區改造與《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一節比較視野下的棚戶區治理
一國外棚戶區治理模式演進
二中外棚戶區改造中的治理方式比較
第二節新《條例》前的棚戶區改造
一我國棚戶區改造的發展階段變遷
二新《條例》出台前棚戶區改造的政府主導模式
三棚戶區改造過程中政府職能的轉變
第三節新《條例》出台後的棚戶區改造
一新《條例》下的棚戶區改造背景
二新《條例》下棚戶區改造的新模式
三新《條例》下棚戶區模擬搬遷的運作模式
第五章成都市曹家巷棚戶區改造案例呈現
第一節曹家巷棚戶區概況介紹
第二節改造難在何處——各方的利益分析
一單位——缺少資源支持
二市場——缺少利益激勵
三政府——顧慮重重
四居民——利益訴求複雜
第三節曹家巷棚戶區的“自治改造”過程
一“北改”政策與曹家巷改造的提出
二地方政府轉變角色孕育“自治改造”模式
三“自治改造委員會”的建立與運作
第四節“雙百方針”促進棚戶區的自治改造
第六章自治改造(模擬搬遷)方案制訂與公布階段的多元協作治理
第一節房屋徵收部門提出申請與“自改委”的成立
一徵收公告(模擬搬遷公告)的發布
二政府引導成立“自改委”
第二節入戶調查與房屋初次評估
一實施單位進行入戶調查和房屋價值評估
二“自改委”推進入戶調查的順利進行
第三節拆遷補償方案的制訂和公布
一擬訂拆遷補償方案與徵求意見
二補償方案的修訂和公布
第七章自治改造(模擬搬遷)簽約階段的多元協作治理
第一節《附條件協定搬遷簽約公告》
一《附條件協定搬遷簽約公告》的發布
二《附條件協定搬遷簽約公告》的影響
第二節簽約期內各方的互動與博弈
一簽約期政府與社會的博弈過程分析
二民眾內部的互動博弈
第三節妥協與項目確立
一多元主體間的利益妥協
二項目的確立與實施
三棚戶區居民的返遷安置
第八章棚戶區改造中多元協作治理模式的完善及政府責任
第一節棚戶區改造中多元協作治理模式的運作機制
一政府的職能和角色
二市場的職能和角色
三社會主體的職能和角色
四多元主體的協作機制
第二節棚戶區改造中多元協作治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為
二公眾參與能力有待提升
三多元協作治理機制有待完善
第三節棚戶區改造中多元協作治理模式的完善
一培育多元主體間的信任關係
二明確多元協作的目標與責任
三完善多元協作的制度與規則
四構建重疊的價值共識
第四節棚戶區改造中政府元治理角色的強化
一多元協作平台的建構者和維護者
二多元利益的平衡者
三制度和規則的提供者
四治理理念和願景的傳播者
第九章棚戶區改造與社會公共事務治理結構的轉型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