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規劃階段
2014年7月30日,
員村-
天河公園段的線路已納入
廣州捷運21號線工程進行施工,初期與21號線貫通運營,待後期11號線全線竣工,再拆解交還由11號線運營。
2015年7月7日,廣州首條捷運環線11號線工程報告日應境厚前獲批。
開工建設
2016年9月28日,
鶴洞東站正式動工,是廣州捷運11號線第三個動工建設的車站,員村站、
天河公園站已經與廣州捷運21號線同期動工建設。
2017年4月29日,廣州捷運11號線
沙涌站、大衝口站
土建工程全面動工。
2018年4月,
梓元崗站西站廳
深基坑正式開挖;5月28日,在廣州東站、沙河區間
軌排井施工現場,廣州捷運11號線首台盾構成功始發;8月22日起,廣州捷運11號線
華師站進行圍蔽施工;11月,廣州捷運11號線重要站點
廣州火車站進行圍蔽施工。
2019年8月28日,廣州捷運11號線
琶洲至員村區間左線隧道實現盾構始發;11月28日,廣州捷運11號線雲台花園站主體結構封舉巴永宙頂;
12月20日,員村站、天河公園站開通,與21號線後通段貫通運營。2020年3月28日,廣州捷運11號線
石圍塘站實施圍蔽施工;9月,廣州捷運11號線廣州東至雲台花園區間左右線隧道全部貫通;9月19日,廣州捷運11號線大塘站舉行盾構始發儀式;10月31日,
廣州火車站主體
圍護結構開工建設;12月,廣州捷運11號線棣園站主體結構封頂。
2021年4月,廣州捷運11號線赤沙至琶洲區間左線隧道、
流花路至彩虹橋區間右線隧道實現盾構始發,
華師至龍口西區間雙線小里程暗挖隧道及龍口西站暗挖小
導洞全部貫通;5月,廣州捷運11號線如意坊至
石圍塘區間右線
隧道盾構始發,大金鐘至中醫藥大學區間右線隧道及雲台花園至大金鐘區間配線隧道實現全部貫通;11月,工程取得節點性進展,包括
大金鐘站主體結構順利實現封頂、彩虹橋至
中山八區間左線隧道的“
中鐵裝備335號”盾構機順利完成
隧道貫通,以及
雲台花園至大金鐘區間左線隧道的盾構機、石圍塘至
芳村區間右多戶重組線隧道的盾構機雙雙順利始發;12月訊息,
廣州捷運13號線二期和11號線相繼完成關鍵工程節點,13號線二期
珠村站左線隧道1號導洞順利貫通,11號線
如意坊站主體結構也順利實現了封頂的目標;同年,代表國內最新自主創新成果的“中國標準”乎酷求捷運列車將駛入廣州,11號線率先“嘗鮮”,將採用GOA4級全
自動駕駛的時速80公里A型車,列車在所有運營場景和緊急處理場景全部實現自動化,無需人工干預;12月30日,廣州捷運11號線流花站採用
廣州捷運首個採用
洞樁法施工。洞樁法施工避免了人民路、流花路的長時間
封路施工,最大限度降低捷運
建設期的“陣痛”,廣州捷運11號線土建工程累計辯台簽完成近七成。
2022年1月,廣州捷運11號線
彩虹橋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與8號線、13號線未來實現三線換乘;3月,在廣州捷運11號線華師站施工現場,
盾構機破洞而出,標誌著廣州捷運11號線天河公園至
華景路至華師盾構區間雙線
盾構隧道順利貫通,成為春節後首個實現雙線貫通的盾構隧道;4月30日,廣州捷運11號線大金鐘站~中醫藥大學站~梓元崗站區間盾構隧道安全精準貫通,標誌著全線最長、難度最大的岩溶區段(雙線)地層掘進
重大風險被安全、順利攻克;4月30日晚22時起 ,
黃沙大道與
多寶路交匯處進行圍蔽施工;5月3日22點,
荔灣區芳村大道中山村大橋東側橋底通道進行圍蔽施工;7月,廣州捷運11號線流花路至彩虹橋盾構區間隧道左線“海瑞克555號”盾構機破土而出,在流花站接收,標誌著流彩區間隧道實現雙線貫通;8月,廣州捷運11號線土建完成超過75%;8月28日,廣州捷運11號線首條軌道在雲台花園鋪軌基地鋪設;9月,廣州捷運11號線芳村至石圍塘區間左線隧道順利貫通,棣園至燕崗區間左線隧道開始掘進;10月,由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等單位承建的廣州捷運11號線在鶴洞東至棣園區間隧道鋪軌穿越珠江;11月4日,盾構機克服下穿既有捷運運營線路、橋樑等複雜
環境風險,在石圍塘站安全精準出洞,標誌著廣州捷運11號線芳村至石圍塘區間雙線盾構隧道順利實現貫通;11月11日,廣州捷運11號線廣州東至沙河區間左線盾構隧道、棣園站暗挖存車線隧道,先後順利貫通;11月,廣州捷運11號線接連完成重要節點,全線在建最大跨度暗挖隧道——華景路至華師區間隧道拱部襯砌完成澆築,華師站攻克近距離下穿既有運營捷運三號線難題,實現暗挖站台隧道雙線貫通,廣州捷運11號線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催樂蜜85%;12月,廣州捷運11號線施工取得新進展——廣州東站主體結構封頂,中山八至船白如意坊站區間盾構隧道雙線貫通。
2023年1月6日,廣州捷運集團監事會赴廣州捷運11號線施工現場開展項目進度調研;2月17日,廣州捷運11號線棣園至燕崗區間右線隧道貫通;4月,廣州捷運11號線工程累計完成88%。32座車站中,12座車站開始機電施工;短軌敷設累計完成25%;同月,廣州捷運11號線琶洲站主體結構也順利封頂。2023年5月,中醫藥大學站、流花站順利完成車站主體結構施工。2023年5月,廣州捷運11號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89%。2023年5月30日,隨環城一周、全長45.7公里的廣州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全線廊體順利貫通。環城管廊沿捷運十一號線(市區環線)建設,穿越海珠、天河、白雲、越秀、荔灣等五個主城區,連通18座規劃變電站、11座現狀變電站、12座自來水廠及加壓泵站。2023年7月,廣州捷運11號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90%。6月21日,廣州市民政局公開徵求對捷運11號線工程車站名稱意見。7月18日,廣州捷運十一號線二分部土建工程彩中區間(彩虹橋站至中山八站)順利通過單位工程質量驗收。截至2023年8月底,十一號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92%。32座車站中,1座正進行前期準備工作,2座已開通,28座車站已封頂,其餘1座正在進行土建施工;32個區間中,1個已建成開通,31個已貫通;赤沙車輛段土建已完工,正在進行機電施工。全線24座車站開始機電施工。
運營情況
開通時間
廣州捷運計畫2024年底將廣州捷運11號線與
廣佛環線東環城際、琶洲支線同步建成。
預計客流
廣州捷運預測,由於11號線行經多箇中心城區,而且有19座換乘站與多條線路換乘,該線路開通後的初期客流量將超過120萬人次,超過80%為換乘客流量。
線路站點
線路走向
線路從荔灣區
芳村站開始,沿
芳村大道往西行進,下穿
廣茂鐵路後轉向東北偏東穿越珠江,下穿黃沙大道後以一個S型的彎下穿荔灣湖公園,之後轉向東北偏北、大致沿鐵路行進。線路之後轉入
東風西路,掠過流花湖公園南側。隨後線路轉入人民北路往北行走,再轉向東北經過
廣州火車站東側,轉入
白雲大道南,再轉向東進入富悅街。線路隨之再轉入大金鐘路、
廣園中路向東行進,掠過雲台花園南側。線路繼續向東進入先烈東路、禺東西路和
廣園快速路,經過廣州東站北側。之後線路往東南偏南斜穿天壽路,再轉向東進入
天河北路、天科路,下穿
華南師範大學後進入
中山大道西。隨後轉向南進入天府路東側
天河公園的地下,再進入
員村二橫路。線路隨後再次下穿珠江,進入會展東路,掠過
廣交會展館B區。線路繼續往南下穿黃埔涌,之後轉向西進入
新滘東路,再掠過上涌果樹公園北側進入
逸景路,繼續往西行走。線路經
江泰路後轉向西南進入
泉塘路,經過
廣州造船廠舊址。隨後線路第三次下穿
珠江,轉為往北沿芳村大道行進,最終返回芳村站,全線為閉合的環。
車站列表
站名 | 換乘線路 | 車站類型 | 開通時間 | 所在行政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註: 3.加粗字型為運營中線路,斜體為規劃中線路,加粗站點為已開通站點。站名信息截止至2023年8月。 |
車站命名
換乘站
廣州火車站:換乘2號線、5號線、14號線、22號線及佛山捷運5號線。因2號線和5號線建設時均未作出預留,預計需經過站廳換乘;11號線建設時已同步預留通往14號線的換乘扶梯,預計兩線為站台節點換乘;22號線和佛山5號線為後來新增的部分且配合國鐵部分改造,換乘方式尚未明朗。
彩虹橋站:換乘8號線、13號線和22號線。8、11和13號線三線車站統一設計,分期興建。11號線與13號線為雙島式站台平行換乘,與8號線為站台節點換乘;而22號線為後來新增的部分,預計與其它三線為站廳長通道換乘。
中山八站:換乘5號線。兩線大致平行,但因5號線建設時未作出預留,預計需經過站廳通道換乘。
如意坊站:換乘6號線。設計上已作出預留,分期建造,為T字型節點式換乘。節點位置位於6號線車站西端。
芳村站:換乘1號線,22號線和28號線。雖然1號線建設時未預留11號線的車站位置,但11號線建設時會將站廳部分與1號線站廳融為一體,達成站廳換乘;22號線車站位於西側,與其餘兩線預計為站廳通道換乘;28號線車站預計與22號線同樣設定在西側,但22號線建設時未知預留情況。
大衝口站:換乘25號線。11號線建設時未知預留情況。
沙涌站:換乘廣佛捷運。廣佛捷運建設時已在緩衝平台預留換乘通道口。
燕崗站:換乘廣佛捷運。因廣佛捷運建設時未作出預留,預計需經站廳通道換乘。
江泰路站:換乘2號線。2號線建設時未作出預留,但11號線建設時會在2號線站台加設換乘節點。預計2號線換乘11號線通過站台節點,11號線換乘2號線需經站廳通道。
五鳳站:換乘10號線。兩線車站統一設計,預留L型節點式換乘。
上涌站:換乘26號線。11號線建設時未知預留情況。
大塘站:換乘3號線。因3號線建設時未作出預留,預計需經站廳通道換乘。
龍潭站:換乘18號線。18號線建設時已同步預留T型節點式換乘。
赤沙站:換乘12號線和23號線。11號線與12號線大致平行,預留雙島四線站台平行換乘的條件。23號線為遠期線路,未能作出預留,換乘方式則未知。
琶洲站:換乘8號線和28號線。因8號線(當時琶洲站為2號線)建設時未作出預留,且11號線車站位於會展東路,預計為長通道換乘。同時本站亦可與城際鐵路換乘;11號線建設時未預留28號線,換乘方式未知。
員村站:換乘5號線。因5號線建設時未作出預留,需經過站廳換乘。同時本站列入21號線工程中先行建設並使用,待11號線全線建成時再歸還11號線進行運營。
天河公園站:換乘13號線及21號線。三線車站統一設計,同步建成。11號線與21號線為雙島式站台平行換乘,與13號線為站台節點換乘。
華景路站:換乘19號線。11號線建設時未作出預留。
華師站:換乘3號線(未來10號線)。因3號線建設時未作出預留,預計需經站廳、站台通道換乘。
廣州東站:換乘1號線、3號線及18號線。因1號線和3號線建設時沒有作出任何預留,且11號線車站位於廣園快速路南側,預計為長通道換乘,18號線則預留站台節點換乘和站廳換乘。
沙河站:換乘6號線。設計上已作出預留,分期興建,兩線在該站大致平行,6號線在上,11號線在下。由於房屋拆遷問題,6號線建設時僅興建暗挖站台。該站站廳和設備層將列入本線建設工程。
中醫藥大學站:換乘12號線。兩線大致平行,預留疊式島式換乘,12號線在上,11號線在下。
桂花崗站:換乘24號線。11號線建設時未知預留情況。
設施設備
車輛段
廣州捷運11號線的車輛段是
赤沙車輛段,位於華南快速路與黃埔涌交界處西南處。赤沙車輛段是占地面積34.65公頃的雙層車輛段,地下層13.5萬平米,地上層16萬平米,預製面積超過50%。
車輛設施
廣州捷運11號線列車採用8節編組A型列車,採用GOA4級的無人駕駛模式。由中車株機生產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廣州捷運11號線線路條件和地下結構工程控制因素十分複雜,側穿及下穿建築群基礎107處,其中57處
區間隧道與樓房樁基衝突,同時9次穿越鐵路,12次下穿
高架橋,3次穿越
珠江,8次穿越既有捷運路線,工程實施風險、拆遷規模和難度大。為此,捷運方面將借鑑已建線的
岩溶處理經驗,加強
地質勘察,調整
縱斷面深度,減少地面建築及
隧道施工的
工程風險,儘早與鐵路部門協調,確定穿越鐵路地段的
工程措施,嚴格控制沉降。另外,捷運公司還將根據敏感點與路線的距離和振動
超標量等指標,分段對隧道增加各種減振設施,確保各敏感點
環境振動影響均控制在
國家標準之內。
重點工程
過江隧道
十一號線琶洲至員村區間區間左線隧道是廣州捷運11號線首條施工的過江隧道,施工中還需穿越運營的
有軌電車,盾構
施工風險極大。
盾構機從員村站中間
風井始發,場地狹小;單井口吊裝盾構機下井,須借用廣州捷運21號線員村站
折返線部分
暗挖隧道,並與隧道
土建施工交叉作業;風井上下場地受限,盾構機無法一次性進場。
為滿足工期及通風、防洪要求,確保盾構施工安全,建設者們積極溝通協調,精心策劃,有序開展軌頂風道及防淹牆施工,順利完成盾構機下井組裝、調試,降低了盾構施工風險,完善了盾構始發準備條件。
為確保盾構施工安全,建設者們還進行了盾構始發前關鍵節點驗收,嚴格檢查地面及暗挖隧道的監測布點情況,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嚴格把控、科學調試,完善盾構始發的各種準備條件。同時,針對施工各風險點進行了周密分析和充分論證,並邀請專家制定了專項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還將通過配置充足的應急搶險機械、物資設備,並加強施工中的監測、嚴密控制盾構推進參數等措施。
廣州東站
廣州捷運11號線
廣州東站位於
廣園快速路南側主幹道下方,全長332米,標準段寬23米,為地下三層島式站台車站。捷運施工區域周邊環境複雜,車站主體處於林和西、林和中隧道之間,北側為快速路高架橋,且下穿人行天橋、上跨既有運營捷運三號線,地面交通流量大、地下市政管線密集、周邊建構築物眾多,主體圍護樁距離捷運三號線隧道最近處僅4米,給捷運施工帶來了極大挑戰。
廣州捷運聯合施工單位中鐵五局組織技術攻關,在高架橋下的樁基施工中採用了改進型反循環鑽機成樁工藝,利用衝擊鑽頭對岩石進行較高頻率的衝擊,使其破碎,然後利用反循環排渣方式將破碎岩屑排出孔外。
白雲山
線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
白雲山部分範圍,涉及範圍約1574米,主要沿廣園路建設,在廣園路-
麓湖路路口以隧道形式穿越麓湖景區東北角範圍,穿越長度為429米,於廣園路-
麓湖路口處,沿廣園路南側設
雲台花園站。為了避免對白雲山造成影響,線路調整後將使雲台花園站的位置從原雲台花園正門向南移150米到廣園路上。
海珠濕地公園
廣州捷運11號線將穿過
海珠濕地公園北端
新滘路下方,距離海珠濕地公園約30米,即
龍潭站。環評認為,該站靠近海珠濕地公園,通過合理的
景觀設計,可以將
捷運車站與海珠濕地公園融為一體,避免了捷運工程對海珠濕地公園的景觀影響。
雲台花園-大金鐘區間
2022年8月,由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煤承建的廣州捷運11號線雲台花園站~大金鐘站區間
凍結加固工程順利完成
主體結構澆築工作,項目以凍土體積4.5萬立方米再創我國市政凍結領域新紀錄。廣州雲大區間隧道暗挖工程位於
麓湖高爾夫球場內並緊沿廣園快速主幹道敷設,周邊環境複雜敏感,
隧道洞身圍岩以混合花崗岩風化殘積土層為主(
含砂量50%),綜合圍岩級別為VI級,暗挖風險極大,暗挖主隧道具有埋深淺(最淺
覆土6.85m)、暗挖斷面超大(16.5×12.15m)的特點,採用傳統的
圍岩加固方法難以保證淺埋暗挖施工的安全要求。
為攻克技術難關,北京中煤依託礦山深井建設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優勢科研資源,聯合中鐵一局、中國鐵路設計集團等公司進行技術探索創新,開發出“長距離水平凍結孔定向鑽進控制技術”“凍結與水泥系聯合加固技術”“大體量凍結工程凍脹綜合控制技術”“凍結信息化監測平台”“大斷面凍結隧道開挖技術研究”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成功解決了廣州雲大區間這一全國超大體量市政凍結暗挖隧道施工難題。
琶洲站
琶洲站位於海珠區會展東路,呈南北走向,基坑總長526米,主體總建築面積約6.5萬平方米。施工過程中總計完成土方開挖108萬立方米、鋼筋綁紮3.5萬噸、砼澆築18.4萬立方米。
站點周邊主要以廣州市地標建築、商業建築和居民建築為主,毗鄰廣州國際會展中心,車流、人流密集。開工以來,該項目部全面推行標準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探索智慧工地、文明工地建設,把控關鍵工序,克服了周邊建築物眾多、施工場地狹窄、地質條件複雜、內外協調難度大等諸多困難。項目部根據琶洲站各區段地層情況,結合主體基坑開挖過程中的監測數據,建立信息化施工實驗段模型,在各項數據穩定的前提下減少換撐工序,提高施工效率。在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項目部組織人員24小時輪班作業,引入模板台車工藝,形成流水線施工模式,有效提升主體施工效率與施工質量。
棣園至燕崗區間
廣州捷運11號線棣園至燕崗區間右線全長295. 575米,盾構自燕崗站始發後,自東向西掘進,到達棣園站暗挖段接收。區間隧道穿越地層主要為微風化含礫砂岩,岩層硬度較高,對盾構機刀盤、刀具磨損大。同時,盾構掘進需下穿既有運營捷運廣佛線燕崗至沙園區間,盾構機與既有隧道最小淨距為2.7米,對盾構掘進姿態的控制要求高,施工組織和安全管控難度大。
廣州捷運及中鐵五局的捷運建設者們多措並舉,確保盾構施工安全及下穿過程中既有線的運營安全。在盾構始發前,對盾構機及後配套設施進行全面“體檢”,並利用地質雷達掃描技術探查地層情況,確保盾構掘進過程中“知己知彼、對症下藥”。盾構掘進時,對每環掘進參數及渣樣進行篩分,及時掌握地質變化情況。為應對硬岩帶來的挑戰,盾構掘進過程中採用高性能泡沫,減小刀具與土體的摩擦,從而減少刀具的磨損。施工過程中,捷運建設者們還運用自動化監測系統,實時監測及反饋監測數據,為順利穿越提供技術保障。
華景路至華師區間
廣州捷運11號線華景路至華師區間站後折返線的四線並行段,該段隧道長40米,高15米,開挖斷面面積為321平方米,跨度達28.4米,為全線在建暗挖隧道工程最大跨度。由於地處中心城區,地面建築密集,施工場地受限,傳統大型機械設備難以進入施工現場,眾多工序全靠捷運建設者們的肩扛手抬,施工風險和難度極大。為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廣州捷運和施工單位中鐵三局在施工前進行建模分析,利用BIM技術(建築信息模型)形成三維展示動畫,為施工開展提供了科學的參考。
廣州捷運11號線華師站暗挖隧道下穿既有運營捷運三號線華師至崗頂區間,緊鄰三號線華師站,隧道全長64.4米,與華師站最近水平距離僅0.7米,最近豎向距離為1.1米,與華師至崗頂區間隧道最近豎向距離為3.17米。由於既有運營捷運三號線區間隧道拱頂上方地質條件複雜、地面建築物密集,為控制開挖對圍岩的擾動,捷運建設者們引進懸臂掘進機,該機械施工與傳統火工爆破施工相比,具有施工擾動弱、噪聲小等優點,特別是在臨近既有建構築物區段,該機械的選用提高了施工生產安全。施工過程中,捷運建設者們還對既有運營捷運三號線區間隧道採取了相應的加固措施,並進行自動化監測,實時分析監測數據,確保施工期間的隧道安全。
中醫藥大學站
中醫藥大學站(
廣園新村站)南接桂花崗站,北聯大金鐘站,為捷運十一號線與捷運十二號線的換乘車站。根據原設計方案,中醫藥大學站位於下塘西路下方,需拆除下塘西立交橋及附近商鋪,工程量大、協調難度高導致原方案無法實施。
為此,廣州捷運及施工單位中鐵一局邀請專家對施工方案進行多輪最佳化,並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大力支持下,將車站西移60米調整至校園內與學校進行合建。經過8.5個月的晝夜奮戰,捷運建設者們安全順利攻克了基坑施工重大安全風險隱患,提前實現車站封頂。
流花站
作為廣州捷運首個在岩石地層中採用洞樁法施工的車站,流花站為全線最長暗挖車站。車站下穿過街通道、緊鄰重要建築物、靠近流花湖,地下水位高,周邊環境複雜。洞樁法在減少施工期“陣痛”的同時,也帶來了施工工序轉換頻繁、施工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等挑戰。廣州捷運和施工單位中鐵二局採用超前水平鑽孔、短距離超前探孔、地質素描等多種手段結合的方式對暗挖施工進行超前地質判斷,為施工提供了多重安全保障。
沙河站
2023年7月3日,市交通局回復市民關於先烈東路(沙河大街至沙河頂路段)完工時間問題,表示該處為廣州捷運十一號線沙河站工程,該車站計畫2023年年底完成主體結構施工,並恢復路面。市交通局介紹,該工程採用暗挖站台和明挖站廳設計方案,因該車站地下水豐富、存在砂層、地質條件複雜以及受周邊環境制約,存在施工風險。為防止出現路面沉降、塌陷,確保道路及路面行人及車輛安全,廣州捷運集團對先烈東路部分路段採取圍蔽建設暗挖施工措施。
地下管廊工程
2023年5月30日,隨著盾構機刀盤破壁而出,環城一周、全長45.7公里的廣州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全線廊體順利貫通。這是國內在建的規模最大、最長的地下綜合管廊。環城管廊沿捷運十一號線(市區環線)建設,穿越海珠、天河、白雲、越秀、荔灣等五個主城區,串聯中心城區變電站及各大自來水廠、通信樞紐,打通了新老城區“生命線”主動脈。
環城管廊是廣州市管廊骨架系統中重要一環,全長45.7公里,是目前國內在建的規模最大、最長的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後將連通18座規劃變電站、11座現狀變電站、12座自來水廠及加壓泵站,大幅提升老城區供電、供水的保障和應急能力,實現全市供電供水的綜合平衡和遠程調度。該項目區間全部採用盾構法施工,線路穿越既有運營捷運、鐵路及建(構)築物眾多,地質環境複雜,施工難度極大。自項目開工以來,各級政府部門、項目參建各方齊心協力、共克時艱,歷時6年,最終順利貫通,為項目全面完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化特色
廣州市軌道交通十一號線是廣州環線,線路與市中心放射型的線網交會,途經眾多廣州重要地帶與交通節點,成為廣州捷運的“廣州之環”。環狀的線路把廣州劃分為內城外,裝修上提取“城廓”的概念,把車站的付費區與交通核心定義為“城”,非付費區定義為“廓”。在裝修上不同站點個性化表達付費區“城”的精髓,強化客流引導。弱化非付費區“廓”的裝修元素,全線統一,與付費區形成對比。
廣州捷運十一號線公共區裝修以“環·城·古仔”為主題進行設計,車站通過對管線重新梳理排布,提高天花裝修淨高,使乘客獲得更好的空間體驗,天花中部設有巨大穗金色裝飾環,以此來展現廣州特有的人文特色和包容性。
價值意義
廣州捷運11號線開通後,不僅會串聯起廣州五個行政區,還將連線廣州火車站、廣州東站等大型交通樞紐。按照全長43.2公里計算,環線繞一圈要一小時左右。該路線能串聯起廣州主要交通集散點,完善捷運線網結構,提升捷運服務水平。(人民網 評)
廣州捷運11號線和廣州市整個放射型的捷運線網基本都有交匯,廣州市中心外圍的居民通過11號線能順利轉乘到其餘各條捷運線,彌補了不能享受市中心密集捷運線網的遺憾。(中國財經網 評)
廣州市發改委的檔案列明
廣州捷運八號線北延段白鵝潭地區通過"大環線"和各條
放射形捷運線串聯,有利於該地區全面享受捷運線網的便利。而把白鵝潭地區和新中軸線南部有機聯合在一起,也有利於這兩塊未來重點發展區域的同步發展
。(
新浪網 評)
11號線的建設,有力地支持了城市“中調”發展戰略,彰顯了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堅定決心,標誌著城市發展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助力廣州建設與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世界一流城市中心。(南方日報 評)
2022年1月,廣州捷運11號線
彩虹橋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與8號線、13號線未來實現三線換乘;3月,在廣州捷運11號線華師站施工現場,
盾構機破洞而出,標誌著廣州捷運11號線天河公園至
華景路至華師盾構區間雙線
盾構隧道順利貫通,成為春節後首個實現雙線貫通的盾構隧道;4月30日,廣州捷運11號線大金鐘站~中醫藥大學站~梓元崗站區間盾構隧道安全精準貫通,標誌著全線最長、難度最大的岩溶區段(雙線)地層掘進
重大風險被安全、順利攻克;4月30日晚22時起 ,
黃沙大道與
多寶路交匯處進行圍蔽施工;5月3日22點,
荔灣區芳村大道中山村大橋東側橋底通道進行圍蔽施工;7月,廣州捷運11號線流花路至彩虹橋盾構區間隧道左線“海瑞克555號”盾構機破土而出,在流花站接收,標誌著流彩區間隧道實現雙線貫通;8月,廣州捷運11號線土建完成超過75%;8月28日,廣州捷運11號線首條軌道在雲台花園鋪軌基地鋪設;9月,廣州捷運11號線芳村至石圍塘區間左線隧道順利貫通,棣園至燕崗區間左線隧道開始掘進;10月,由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等單位承建的廣州捷運11號線在鶴洞東至棣園區間隧道鋪軌穿越珠江;11月4日,盾構機克服下穿既有捷運運營線路、橋樑等複雜
環境風險,在石圍塘站安全精準出洞,標誌著廣州捷運11號線芳村至石圍塘區間雙線盾構隧道順利實現貫通;11月11日,廣州捷運11號線廣州東至沙河區間左線盾構隧道、棣園站暗挖存車線隧道,先後順利貫通;11月,廣州捷運11號線接連完成重要節點,全線在建最大跨度暗挖隧道——華景路至華師區間隧道拱部襯砌完成澆築,華師站攻克近距離下穿既有運營捷運三號線難題,實現暗挖站台隧道雙線貫通,廣州捷運11號線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85%;12月,廣州捷運11號線施工取得新進展——廣州東站主體結構封頂,中山八至如意坊站區間盾構隧道雙線貫通。
2023年1月6日,廣州捷運集團監事會赴廣州捷運11號線施工現場開展項目進度調研;2月17日,廣州捷運11號線棣園至燕崗區間右線隧道貫通;4月,廣州捷運11號線工程累計完成88%。32座車站中,12座車站開始機電施工;短軌敷設累計完成25%;同月,廣州捷運11號線琶洲站主體結構也順利封頂。2023年5月,中醫藥大學站、流花站順利完成車站主體結構施工。2023年5月,廣州捷運11號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89%。2023年5月30日,隨環城一周、全長45.7公里的廣州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全線廊體順利貫通。環城管廊沿捷運十一號線(市區環線)建設,穿越海珠、天河、白雲、越秀、荔灣等五個主城區,連通18座規劃變電站、11座現狀變電站、12座自來水廠及加壓泵站。2023年7月,廣州捷運11號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90%。6月21日,廣州市民政局公開徵求對捷運11號線工程車站名稱意見。7月18日,廣州捷運十一號線二分部土建工程彩中區間(彩虹橋站至中山八站)順利通過單位工程質量驗收。截至2023年8月底,十一號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92%。32座車站中,1座正進行前期準備工作,2座已開通,28座車站已封頂,其餘1座正在進行土建施工;32個區間中,1個已建成開通,31個已貫通;赤沙車輛段土建已完工,正在進行機電施工。全線24座車站開始機電施工。
設施設備
車輛段
廣州捷運11號線的車輛段是
赤沙車輛段,位於華南快速路與黃埔涌交界處西南處。赤沙車輛段是占地面積34.65公頃的雙層車輛段,地下層13.5萬平米,地上層16萬平米,預製面積超過50%。
車輛設施
廣州捷運11號線列車採用8節編組A型列車,採用GOA4級的無人駕駛模式。由中車株機生產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廣州捷運11號線線路條件和地下結構工程控制因素十分複雜,側穿及下穿建築群基礎107處,其中57處
區間隧道與樓房樁基衝突,同時9次穿越鐵路,12次下穿
高架橋,3次穿越
珠江,8次穿越既有捷運路線,工程實施風險、拆遷規模和難度大。為此,捷運方面將借鑑已建線的
岩溶處理經驗,加強
地質勘察,調整
縱斷面深度,減少地面建築及
隧道施工的
工程風險,儘早與鐵路部門協調,確定穿越鐵路地段的
工程措施,嚴格控制沉降。另外,捷運公司還將根據敏感點與路線的距離和振動
超標量等指標,分段對隧道增加各種減振設施,確保各敏感點
環境振動影響均控制在
國家標準之內。
重點工程
過江隧道
十一號線琶洲至員村區間區間左線隧道是廣州捷運11號線首條施工的過江隧道,施工中還需穿越運營的
有軌電車,盾構
施工風險極大。
盾構機從員村站中間
風井始發,場地狹小;單井口吊裝盾構機下井,須借用廣州捷運21號線員村站
折返線部分
暗挖隧道,並與隧道
土建施工交叉作業;風井上下場地受限,盾構機無法一次性進場。
為滿足工期及通風、防洪要求,確保盾構施工安全,建設者們積極溝通協調,精心策劃,有序開展軌頂風道及防淹牆施工,順利完成盾構機下井組裝、調試,降低了盾構施工風險,完善了盾構始發準備條件。
為確保盾構施工安全,建設者們還進行了盾構始發前關鍵節點驗收,嚴格檢查地面及暗挖隧道的監測布點情況,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嚴格把控、科學調試,完善盾構始發的各種準備條件。同時,針對施工各風險點進行了周密分析和充分論證,並邀請專家制定了專項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還將通過配置充足的應急搶險機械、物資設備,並加強施工中的監測、嚴密控制盾構推進參數等措施。
廣州東站
廣州捷運11號線
廣州東站位於
廣園快速路南側主幹道下方,全長332米,標準段寬23米,為地下三層島式站台車站。捷運施工區域周邊環境複雜,車站主體處於林和西、林和中隧道之間,北側為快速路高架橋,且下穿人行天橋、上跨既有運營捷運三號線,地面交通流量大、地下市政管線密集、周邊建構築物眾多,主體圍護樁距離捷運三號線隧道最近處僅4米,給捷運施工帶來了極大挑戰。
廣州捷運聯合施工單位中鐵五局組織技術攻關,在高架橋下的樁基施工中採用了改進型反循環鑽機成樁工藝,利用衝擊鑽頭對岩石進行較高頻率的衝擊,使其破碎,然後利用反循環排渣方式將破碎岩屑排出孔外。
白雲山
線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
白雲山部分範圍,涉及範圍約1574米,主要沿廣園路建設,在廣園路-
麓湖路路口以隧道形式穿越麓湖景區東北角範圍,穿越長度為429米,於廣園路-
麓湖路口處,沿廣園路南側設
雲台花園站。為了避免對白雲山造成影響,線路調整後將使雲台花園站的位置從原雲台花園正門向南移150米到廣園路上。
海珠濕地公園
廣州捷運11號線將穿過
海珠濕地公園北端
新滘路下方,距離海珠濕地公園約30米,即
龍潭站。環評認為,該站靠近海珠濕地公園,通過合理的
景觀設計,可以將
捷運車站與海珠濕地公園融為一體,避免了捷運工程對海珠濕地公園的景觀影響。
雲台花園-大金鐘區間
2022年8月,由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煤承建的廣州捷運11號線雲台花園站~大金鐘站區間
凍結加固工程順利完成
主體結構澆築工作,項目以凍土體積4.5萬立方米再創我國市政凍結領域新紀錄。廣州雲大區間隧道暗挖工程位於
麓湖高爾夫球場內並緊沿廣園快速主幹道敷設,周邊環境複雜敏感,
隧道洞身圍岩以混合花崗岩風化殘積土層為主(
含砂量50%),綜合圍岩級別為VI級,暗挖風險極大,暗挖主隧道具有埋深淺(最淺
覆土6.85m)、暗挖斷面超大(16.5×12.15m)的特點,採用傳統的
圍岩加固方法難以保證淺埋暗挖施工的安全要求。
為攻克技術難關,北京中煤依託礦山深井建設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優勢科研資源,聯合中鐵一局、中國鐵路設計集團等公司進行技術探索創新,開發出“長距離水平凍結孔定向鑽進控制技術”“凍結與水泥系聯合加固技術”“大體量凍結工程凍脹綜合控制技術”“凍結信息化監測平台”“大斷面凍結隧道開挖技術研究”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成功解決了廣州雲大區間這一全國超大體量市政凍結暗挖隧道施工難題。
琶洲站
琶洲站位於海珠區會展東路,呈南北走向,基坑總長526米,主體總建築面積約6.5萬平方米。施工過程中總計完成土方開挖108萬立方米、鋼筋綁紮3.5萬噸、砼澆築18.4萬立方米。
站點周邊主要以廣州市地標建築、商業建築和居民建築為主,毗鄰廣州國際會展中心,車流、人流密集。開工以來,該項目部全面推行標準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探索智慧工地、文明工地建設,把控關鍵工序,克服了周邊建築物眾多、施工場地狹窄、地質條件複雜、內外協調難度大等諸多困難。項目部根據琶洲站各區段地層情況,結合主體基坑開挖過程中的監測數據,建立信息化施工實驗段模型,在各項數據穩定的前提下減少換撐工序,提高施工效率。在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項目部組織人員24小時輪班作業,引入模板台車工藝,形成流水線施工模式,有效提升主體施工效率與施工質量。
棣園至燕崗區間
廣州捷運11號線棣園至燕崗區間右線全長295. 575米,盾構自燕崗站始發後,自東向西掘進,到達棣園站暗挖段接收。區間隧道穿越地層主要為微風化含礫砂岩,岩層硬度較高,對盾構機刀盤、刀具磨損大。同時,盾構掘進需下穿既有運營捷運廣佛線燕崗至沙園區間,盾構機與既有隧道最小淨距為2.7米,對盾構掘進姿態的控制要求高,施工組織和安全管控難度大。
廣州捷運及中鐵五局的捷運建設者們多措並舉,確保盾構施工安全及下穿過程中既有線的運營安全。在盾構始發前,對盾構機及後配套設施進行全面“體檢”,並利用地質雷達掃描技術探查地層情況,確保盾構掘進過程中“知己知彼、對症下藥”。盾構掘進時,對每環掘進參數及渣樣進行篩分,及時掌握地質變化情況。為應對硬岩帶來的挑戰,盾構掘進過程中採用高性能泡沫,減小刀具與土體的摩擦,從而減少刀具的磨損。施工過程中,捷運建設者們還運用自動化監測系統,實時監測及反饋監測數據,為順利穿越提供技術保障。
華景路至華師區間
廣州捷運11號線華景路至華師區間站後折返線的四線並行段,該段隧道長40米,高15米,開挖斷面面積為321平方米,跨度達28.4米,為全線在建暗挖隧道工程最大跨度。由於地處中心城區,地面建築密集,施工場地受限,傳統大型機械設備難以進入施工現場,眾多工序全靠捷運建設者們的肩扛手抬,施工風險和難度極大。為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廣州捷運和施工單位中鐵三局在施工前進行建模分析,利用BIM技術(建築信息模型)形成三維展示動畫,為施工開展提供了科學的參考。
廣州捷運11號線華師站暗挖隧道下穿既有運營捷運三號線華師至崗頂區間,緊鄰三號線華師站,隧道全長64.4米,與華師站最近水平距離僅0.7米,最近豎向距離為1.1米,與華師至崗頂區間隧道最近豎向距離為3.17米。由於既有運營捷運三號線區間隧道拱頂上方地質條件複雜、地面建築物密集,為控制開挖對圍岩的擾動,捷運建設者們引進懸臂掘進機,該機械施工與傳統火工爆破施工相比,具有施工擾動弱、噪聲小等優點,特別是在臨近既有建構築物區段,該機械的選用提高了施工生產安全。施工過程中,捷運建設者們還對既有運營捷運三號線區間隧道採取了相應的加固措施,並進行自動化監測,實時分析監測數據,確保施工期間的隧道安全。
中醫藥大學站
中醫藥大學站(
廣園新村站)南接桂花崗站,北聯大金鐘站,為捷運十一號線與捷運十二號線的換乘車站。根據原設計方案,中醫藥大學站位於下塘西路下方,需拆除下塘西立交橋及附近商鋪,工程量大、協調難度高導致原方案無法實施。
為此,廣州捷運及施工單位中鐵一局邀請專家對施工方案進行多輪最佳化,並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大力支持下,將車站西移60米調整至校園內與學校進行合建。經過8.5個月的晝夜奮戰,捷運建設者們安全順利攻克了基坑施工重大安全風險隱患,提前實現車站封頂。
流花站
作為廣州捷運首個在岩石地層中採用洞樁法施工的車站,流花站為全線最長暗挖車站。車站下穿過街通道、緊鄰重要建築物、靠近流花湖,地下水位高,周邊環境複雜。洞樁法在減少施工期“陣痛”的同時,也帶來了施工工序轉換頻繁、施工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等挑戰。廣州捷運和施工單位中鐵二局採用超前水平鑽孔、短距離超前探孔、地質素描等多種手段結合的方式對暗挖施工進行超前地質判斷,為施工提供了多重安全保障。
沙河站
2023年7月3日,市交通局回復市民關於先烈東路(沙河大街至沙河頂路段)完工時間問題,表示該處為廣州捷運十一號線沙河站工程,該車站計畫2023年年底完成主體結構施工,並恢復路面。市交通局介紹,該工程採用暗挖站台和明挖站廳設計方案,因該車站地下水豐富、存在砂層、地質條件複雜以及受周邊環境制約,存在施工風險。為防止出現路面沉降、塌陷,確保道路及路面行人及車輛安全,廣州捷運集團對先烈東路部分路段採取圍蔽建設暗挖施工措施。
地下管廊工程
2023年5月30日,隨著盾構機刀盤破壁而出,環城一周、全長45.7公里的廣州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全線廊體順利貫通。這是國內在建的規模最大、最長的地下綜合管廊。環城管廊沿捷運十一號線(市區環線)建設,穿越海珠、天河、白雲、越秀、荔灣等五個主城區,串聯中心城區變電站及各大自來水廠、通信樞紐,打通了新老城區“生命線”主動脈。
環城管廊是廣州市管廊骨架系統中重要一環,全長45.7公里,是目前國內在建的規模最大、最長的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後將連通18座規劃變電站、11座現狀變電站、12座自來水廠及加壓泵站,大幅提升老城區供電、供水的保障和應急能力,實現全市供電供水的綜合平衡和遠程調度。該項目區間全部採用盾構法施工,線路穿越既有運營捷運、鐵路及建(構)築物眾多,地質環境複雜,施工難度極大。自項目開工以來,各級政府部門、項目參建各方齊心協力、共克時艱,歷時6年,最終順利貫通,為項目全面完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化特色
廣州市軌道交通十一號線是廣州環線,線路與市中心放射型的線網交會,途經眾多廣州重要地帶與交通節點,成為廣州捷運的“廣州之環”。環狀的線路把廣州劃分為內城外,裝修上提取“城廓”的概念,把車站的付費區與交通核心定義為“城”,非付費區定義為“廓”。在裝修上不同站點個性化表達付費區“城”的精髓,強化客流引導。弱化非付費區“廓”的裝修元素,全線統一,與付費區形成對比。
廣州捷運十一號線公共區裝修以“環·城·古仔”為主題進行設計,車站通過對管線重新梳理排布,提高天花裝修淨高,使乘客獲得更好的空間體驗,天花中部設有巨大穗金色裝飾環,以此來展現廣州特有的人文特色和包容性。
價值意義
廣州捷運11號線開通後,不僅會串聯起廣州五個行政區,還將連線廣州火車站、廣州東站等大型交通樞紐。按照全長43.2公里計算,環線繞一圈要一小時左右。該路線能串聯起廣州主要交通集散點,完善捷運線網結構,提升捷運服務水平。(人民網 評)
廣州捷運11號線和廣州市整個放射型的捷運線網基本都有交匯,廣州市中心外圍的居民通過11號線能順利轉乘到其餘各條捷運線,彌補了不能享受市中心密集捷運線網的遺憾。(中國財經網 評)
廣州市發改委的檔案列明
廣州捷運八號線北延段白鵝潭地區通過"大環線"和各條
放射形捷運線串聯,有利於該地區全面享受捷運線網的便利。而把白鵝潭地區和新中軸線南部有機聯合在一起,也有利於這兩塊未來重點發展區域的同步發展
。(
新浪網 評)
11號線的建設,有力地支持了城市“中調”發展戰略,彰顯了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堅定決心,標誌著城市發展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助力廣州建設與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世界一流城市中心。(南方日報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