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做好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自然資源廳四川省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20〕39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全文,通知,解讀,

全文

一、地質災害現狀
截至2020年4月15日,我市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145處。從分布看:蒼溪縣90處、旺蒼縣202處、劍閣縣215處、青川縣304處、利州區(含廣元經開區)177處、昭化區57處、朝天區100處;從類型看:滑坡778處、崩塌169處、土石流17處、不穩定斜坡172處、地面塌陷8處、地裂縫1處;從威脅範圍看:威脅6737戶34639人,威脅財產13.35億元。
為進一步明確分級防災職責恥樂悼符,將全市1145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納入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將威脅人數大於500人及以上、險情等級為大型的7處地質災害隱汗試店患點納入市級地質災害預案點管理。
二、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預測
(一)重點防範期預測。廣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地貌高差懸殊,降水量分布不均。據市氣象局對2020年氣象預測,我市春季1月至3月降水偏少1-2成,4月可能有強降水;夏季6月至8月有強降雨集中時段,降水較常年均值偏多1-2成;秋季9月至11月降水較常年均值偏多1-2成;前冬降水較常年偏多。汛期5月至10月的強降雨集中時段是地質災害的高發期,也是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期,要做好強降雨誘發地質災害的防禦工作。對於高位邊坡、陡崖地段、土石流溝口和隱蔽性較強且危害性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加強日常甄別和防範。
(二)地質災害分區預測。根據全市地質環境區域差異特徵,以及人類工程建設活動的擾動等因素,將全市地質災害劃分戀轎立為龍門山區、米倉山區和四川盆部地區三大片區。
1.龍門山區:主要包括青川縣、利州區西部、劍閣縣西部。其中青川縣的房石-關莊-涼水一帶、木魚-沙州一帶和利州區的三堆-白龍湖環湖區一帶為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屬重點防治區。該區域位於龍門山北東向構造帶周圍,岩層破碎,節理裂隙發育,極易發生地質災害。主要類型為滑坡、崩塌及土石流。隱患點險情一般為中小型、局部為大型。
2.米倉山區:主要包括旺蒼縣、朝天區及利州區東部和昭化區北部。其中旺葛項淋殃蒼縣的五權-英萃-國華-鹽河一帶和朝天區的雲霧山-朝天-大灘一帶為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亦屬重點防治區。該區地質災害在人類工程活動強烈的山前地帶發育。主要類型為滑坡、崩塌等。隱患點險情多為中型和小型。
3.四川盆部地區:主要包括蒼溪縣、劍閣縣南部協碑頁、昭化區局部。其中劍閣的滲嘗江口-木馬-白龍-金仙一帶為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該區地質災害在陡坡墾植及工程切坡處發育。隱患點險情多為中型和小型。
三、全市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對象
(一)由自然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隱患對人口較為密集的區域潛在威脅大,是重點防範對象。如集中安置點、學校、醫院、場鎮、村莊、獨立工礦企業、旅遊景區和重大建設工程項目工地等。
(二)因人類工程建設活動容易改變地形地貌,破壞地質環境,特別是在高易發區內不科學切坡、隨意堆填棄土、無組織排水等工程活動,存在誘發地質災害隱患較大的風險。工程活動區域亦是重點防範對象。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管控風險,嚴守底線;強基固本,科技防災;項目推進,行業監管”的總體思路,抓實抓細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縣區人民政府、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天然氣綜合利用工業園區管委會要落實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領導對分管範圍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責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體系。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和指導職責,加大對工程領域違反《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行為的監管,從源頭上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其他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本領域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級各部門要加強聯繫、密切配合,確保防災政令、信息暢通,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為制定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防治措施適時提供準確依據。
(二)全面做好汛前“七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天然氣綜合利用工業園區管委會及相關部門要充分做好地質災害防治汛前各項準備工作。
1.核查隱患變化情況。逐點踏勘地質災害隱患變形變化狀況,並努力發現新的隱患點。
2.核查防災責任落實情況。對排查出盼采婆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逐一登記造冊,及時完善“一表兩卡”並張貼,及時確定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監測員,及時更新入庫並公告公示。
3.核查防災避險預案編制落實情況。逐點編制完善隱患點防災預案,有針對性地逐一落實監測、預警、避讓、治理等措施,務必做到預案覆蓋率、群測群防網路覆蓋率和隱患告知率三個100%。尤其是針對監測員老化及受威脅民眾老弱現象較普遍、避險回響能力較差的“空心村”,要逐一核實登記並建立台賬,科學制定幫扶方案、逐村添措補短、逐戶結對幫扶。
4.核查監測預警網路運行情況。逐點健全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網路,逐一明確預警信號、逃生線路、完善警示標識標牌、避險場所。加強對轄區內已安裝自動化專業監測設備進行檢查和調試,確保預警信息及時傳送、設備運轉順暢、線上率實現100%,構建人機共同監測的模式。
5.核查培訓演練開展情況。開展分層級、多渠道、多形式的宣講培訓及避險演練,確保轄區鄉鎮、村社幹部、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員及受威脅民眾、項目建設單位有關人員等在汛前進行一輪全覆蓋的防災知識培訓和防災避險演練。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大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科普知識,結合“4·22地球日”、“5·12防災減災日”、“6·25全國土地日”等活動,開展民眾性識災、防災、報險、避災知識宣傳培訓和避險演練,使廣大幹部民眾能識別地質災害隱患,熟知災害前兆、監測方法、報警方式、避險轉移路線和場所等,增強基層人民民眾地質災害防範意識。
6.核查專職監測員信息動態完善更新情況。加強對已納入預案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專職監測員進行監督管理,動態掌握人員調整變更情況。
7.核查其他防災措施落實情況。落實汛期值班值守人員及帶班領導,編制值班方案;健全鄉鎮、縣級部門內部防災機制,打通信息發布傳遞“最後一公里”;健全部門聯防聯動機制,落實相關責任單位(部門)防災措施。
(三)紮實做好汛期防災工作
1.動態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隱患排查。要做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後核查,適時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集中排查。尤其是對人口居住區、聚集區、城鄉結合部、各類移民搬遷場所、山區丘陵區高陡邊坡、公路邊坡、建房切坡、陡崖地段、土石流溝口等重點區域和強降雨、連續降雨等重點時段要加大排查力度,對排查出來的隱患要及時處置,不能及時排除的要全部納入群測群防和預警體系,逐點落實各項防災措施。
2.加強地質災害預警監測。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氣象預警聯動協同機制,加強氣象會商和風險動態研判,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氣象部門要積極發揮氣象衛星、雷達產品在預警中的作用,提高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的精準度和預見期;水利部門要加強山區河道、水庫庫區、地災高風險區雨情水情監測預報,信息共享,聯合防禦地質災害;發揮好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和自然資源等部門技術優勢。建立健全地災氣象預警信息的發布和接收制度,確保強降雨天氣來臨前每個隱患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監測人以及受威脅民眾能及時收到地災氣象預警信息。要科學設定監測設備閾值,提高專業監測設備運行的效果,提高數據採集、傳輸和預警的質量,實現人防與技防相結合的防災預警效益。
3.堅決做好主動避讓。堅持“主動避讓、預防避讓、提前避讓”的原則。在出現險情或重要轉折天氣來臨前,果斷組織受威脅民眾按照防災預案和既定的轉移路線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或應急避險場所,在危險解除之前嚴禁人員返回危險區。
4.嚴格做好值班值守。嚴格執行汛期地質災害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對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和監測人員以及值班值守人員在崗履職情況每周開展輪查,確保所有防災人員在崗履職。
5.做好信息報送。各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單位,應嚴格按規定將地質災害險情分別採用電話、傳真、書面報告等方式,統一口徑,在規定時限內逐級上報,不得瞞報、漏報、遲報。
(四)科學開展綜合防治工作
根據各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因地制宜,分類採取監測預警、排危除險、工程治理和避險搬遷措施。
1.加強專業監測項目建設。旺蒼縣要科學建設兩個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點,把現代地質科學和現代監測設備無縫結合,最大程度解決災害在什麼時間發生的問題。
2.加強地質災害工程項目建設。對正在實施的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加強監管,嚴格資金和風險管控,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在6月底前完成2020年生態建設扶貧項目的建設任務和資金撥付,其他項目要在資金下達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確保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儘早發揮防災減災效益。
3.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梳理項目儲備庫,對入庫的項目嚴格自查,對未達到投資深度的要完善相關工作和內容,積極儲備一批優質項目,納入上級財政資金投資範圍。
(五)做好地質災害應急處置
要及時修訂完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做好應急處置物資儲備,加強搶險救災隊伍建設,配備相應的交通、通信和應急裝備。地質災害發生後,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視災情狀況迅速啟動相應級別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應急指揮系統,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設立明顯的危險區警示標誌,組織人員轉移、災(險)情評估和搶險救災工作,情況緊急時,應強制受威脅人員避險疏散。
(六)提升基層一線防災能力
各地要強化對青壯年勞力外出、監測員年齡普遍偏大、受威脅民眾以老弱婦幼及留守兒童居多的“空心村”摸排,依靠黨團員、基幹民兵、駐村幫扶幹部等骨幹力量,積極推廣“村組組織領導+監測員巡查預警+骨幹民眾參與+接幫戶支持+受幫戶配合”五位一體的避險結對幫扶措施。加強與團委、林業以及民政等部門對接,探索整合志願者、基層護林、防火等社會力量,改進完善工作機制,補齊防災短板,增強群測群防實效。
(七)加強地質災害防治保障
1.強化制度保障。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地質災害防治相關政策、標準,結合本地本行業實際,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制度。
2.加強技術隊伍保障。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機構和人員隊伍建設,落實專業技術協作單位,整合地災防治專業技術力量,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3.加強地災防治資金保障。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安排資金用於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和演練、隱患排查、群測群防、預報預警、搶險救災、災害治理、避險搬遷等工作,為避免或減少地質災害給人民民眾生命財產造成損失提供必要資金保障。

通知

廣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轉發市自然資源局廣元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天然氣綜合利用工業園區管委會:
市自然資源局編制的《廣元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廣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5月13日

解讀

近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廣元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解讀如下。
一、編制的目的和依據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做好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自然資源廳四川省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20〕39號)要求,結合我市地質災害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二、起草過程
《方案》的編制基礎是今年全市汛前全面排查後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數據。在查清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現狀基礎上,按照各隱患點威脅對象等級劃分為市級或縣級地質災害預案點,落實了防災單位、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監測人員及相關值班電話和責任人電話。並結合今年我市天氣及降雨情況、地質環境區域差異等因素,形成對地質災害發生的預判,確定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時段和重點防範區域,並提出各項防治措施。初稿編制完成經過單位內部審核修正,徵求市地質災害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意見,報請市人民政府第90次常務會議審定後印發。
三、主要內容
《方案》分為地質災害現狀、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預測、全市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對象、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四個部分。
地質災害現狀。全市地災隱患呈點多面廣威脅嚴重的特點。我市地處龍門山、米倉山和四川盆地結合部,區域內地質環境條件複雜,地質災害易發多發,是全省受地質災害威脅最嚴重的市州之一。地災隱患點數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數據。截止《方案》定稿時,登記在案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為1145處,威脅6737戶34639人13.35億元財產,地災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二)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預測。結合我市今年氣象預測和地質環境區域差異特徵分析,降水集中的5月~10月,以及局部的短時強降雨時段,是地質災害多發期和重點防範期,易發區域主要集中在龍門山區(青川縣的房石-關莊-涼水一帶、木魚-沙州一帶和利州區的三堆-白龍湖環湖區一帶)和米倉山區(旺蒼縣的五權-英萃-國華-鹽河一帶和朝天區的東溪河-朝天-大灘一帶)以及四川盆地區(劍閣縣的江口-木馬-白龍-金仙一帶),同時需加強對高位邊坡、陡崖地段、土石流溝口和隱蔽性較強且危害性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甄別和防範。
(三)全市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對象。重點防範對象主要是受地質災害威脅的人口密集區域和在建工程工地。這些區域地質災害隱患潛在威脅大,是防治工作的重點。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防治措施是化解地質災害風險的重要手段,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管控風險,嚴守底線;強基固本,科技防災;項目推進,行業監管”的總體思路,統籌開展各項工作。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全面壓實責任是確保地災防治上下聯動、信息暢通、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根本保證,是實現群測群防和群專結合的根本保證。二是紮實做好汛前地質災害防治“七查”工作,為汛期防災做足準備,是保證安全度汛的關鍵基礎性工作。三是做好汛期各項防災工作,主要是做好隱患動態排查、監測預警、主動避讓、值班值守工作,確保汛期全面掌握地災隱患變化情況和防災信息及時傳遞。四是科學開展綜合防治工作,根據各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因地制宜,分類採取監測預警、排危除險、工程治理和避險搬遷措施。五是做好地質災害應急處置,確保在情況緊急時,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能得到保障。六是提升基層一線防災能力,改善工作機制,補齊基層防災短板,增強群測群防實效。七是加強地質災害防治保障,不斷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制度,落實專業技術隊伍,加強地質災害防治資金保障,安排資金用於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和演練、隱患排查、群測群防、預報預警、搶險救災、災害治理、避險搬遷等工作。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管控風險,嚴守底線;強基固本,科技防災;項目推進,行業監管”的總體思路,抓實抓細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縣區人民政府、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天然氣綜合利用工業園區管委會要落實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領導對分管範圍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責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體系。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和指導職責,加大對工程領域違反《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行為的監管,從源頭上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其他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本領域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級各部門要加強聯繫、密切配合,確保防災政令、信息暢通,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為制定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防治措施適時提供準確依據。
(二)全面做好汛前“七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天然氣綜合利用工業園區管委會及相關部門要充分做好地質災害防治汛前各項準備工作。
1.核查隱患變化情況。逐點踏勘地質災害隱患變形變化狀況,並努力發現新的隱患點。
2.核查防災責任落實情況。對排查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逐一登記造冊,及時完善“一表兩卡”並張貼,及時確定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監測員,及時更新入庫並公告公示。
3.核查防災避險預案編制落實情況。逐點編制完善隱患點防災預案,有針對性地逐一落實監測、預警、避讓、治理等措施,務必做到預案覆蓋率、群測群防網路覆蓋率和隱患告知率三個100%。尤其是針對監測員老化及受威脅民眾老弱現象較普遍、避險回響能力較差的“空心村”,要逐一核實登記並建立台賬,科學制定幫扶方案、逐村添措補短、逐戶結對幫扶。
4.核查監測預警網路運行情況。逐點健全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網路,逐一明確預警信號、逃生線路、完善警示標識標牌、避險場所。加強對轄區內已安裝自動化專業監測設備進行檢查和調試,確保預警信息及時傳送、設備運轉順暢、線上率實現100%,構建人機共同監測的模式。
5.核查培訓演練開展情況。開展分層級、多渠道、多形式的宣講培訓及避險演練,確保轄區鄉鎮、村社幹部、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員及受威脅民眾、項目建設單位有關人員等在汛前進行一輪全覆蓋的防災知識培訓和防災避險演練。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大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科普知識,結合“4·22地球日”、“5·12防災減災日”、“6·25全國土地日”等活動,開展民眾性識災、防災、報險、避災知識宣傳培訓和避險演練,使廣大幹部民眾能識別地質災害隱患,熟知災害前兆、監測方法、報警方式、避險轉移路線和場所等,增強基層人民民眾地質災害防範意識。
6.核查專職監測員信息動態完善更新情況。加強對已納入預案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專職監測員進行監督管理,動態掌握人員調整變更情況。
7.核查其他防災措施落實情況。落實汛期值班值守人員及帶班領導,編制值班方案;健全鄉鎮、縣級部門內部防災機制,打通信息發布傳遞“最後一公里”;健全部門聯防聯動機制,落實相關責任單位(部門)防災措施。
(三)紮實做好汛期防災工作
1.動態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隱患排查。要做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後核查,適時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集中排查。尤其是對人口居住區、聚集區、城鄉結合部、各類移民搬遷場所、山區丘陵區高陡邊坡、公路邊坡、建房切坡、陡崖地段、土石流溝口等重點區域和強降雨、連續降雨等重點時段要加大排查力度,對排查出來的隱患要及時處置,不能及時排除的要全部納入群測群防和預警體系,逐點落實各項防災措施。
2.加強地質災害預警監測。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氣象預警聯動協同機制,加強氣象會商和風險動態研判,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氣象部門要積極發揮氣象衛星、雷達產品在預警中的作用,提高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的精準度和預見期;水利部門要加強山區河道、水庫庫區、地災高風險區雨情水情監測預報,信息共享,聯合防禦地質災害;發揮好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和自然資源等部門技術優勢。建立健全地災氣象預警信息的發布和接收制度,確保強降雨天氣來臨前每個隱患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監測人以及受威脅民眾能及時收到地災氣象預警信息。要科學設定監測設備閾值,提高專業監測設備運行的效果,提高數據採集、傳輸和預警的質量,實現人防與技防相結合的防災預警效益。
3.堅決做好主動避讓。堅持“主動避讓、預防避讓、提前避讓”的原則。在出現險情或重要轉折天氣來臨前,果斷組織受威脅民眾按照防災預案和既定的轉移路線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或應急避險場所,在危險解除之前嚴禁人員返回危險區。
4.嚴格做好值班值守。嚴格執行汛期地質災害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對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和監測人員以及值班值守人員在崗履職情況每周開展輪查,確保所有防災人員在崗履職。
5.做好信息報送。各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單位,應嚴格按規定將地質災害險情分別採用電話、傳真、書面報告等方式,統一口徑,在規定時限內逐級上報,不得瞞報、漏報、遲報。
(四)科學開展綜合防治工作
根據各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因地制宜,分類採取監測預警、排危除險、工程治理和避險搬遷措施。
1.加強專業監測項目建設。旺蒼縣要科學建設兩個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點,把現代地質科學和現代監測設備無縫結合,最大程度解決災害在什麼時間發生的問題。
2.加強地質災害工程項目建設。對正在實施的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加強監管,嚴格資金和風險管控,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在6月底前完成2020年生態建設扶貧項目的建設任務和資金撥付,其他項目要在資金下達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確保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儘早發揮防災減災效益。
3.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梳理項目儲備庫,對入庫的項目嚴格自查,對未達到投資深度的要完善相關工作和內容,積極儲備一批優質項目,納入上級財政資金投資範圍。
(五)做好地質災害應急處置
要及時修訂完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做好應急處置物資儲備,加強搶險救災隊伍建設,配備相應的交通、通信和應急裝備。地質災害發生後,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視災情狀況迅速啟動相應級別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應急指揮系統,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設立明顯的危險區警示標誌,組織人員轉移、災(險)情評估和搶險救災工作,情況緊急時,應強制受威脅人員避險疏散。
(六)提升基層一線防災能力
各地要強化對青壯年勞力外出、監測員年齡普遍偏大、受威脅民眾以老弱婦幼及留守兒童居多的“空心村”摸排,依靠黨團員、基幹民兵、駐村幫扶幹部等骨幹力量,積極推廣“村組組織領導+監測員巡查預警+骨幹民眾參與+接幫戶支持+受幫戶配合”五位一體的避險結對幫扶措施。加強與團委、林業以及民政等部門對接,探索整合志願者、基層護林、防火等社會力量,改進完善工作機制,補齊防災短板,增強群測群防實效。
(七)加強地質災害防治保障
1.強化制度保障。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地質災害防治相關政策、標準,結合本地本行業實際,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制度。
2.加強技術隊伍保障。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機構和人員隊伍建設,落實專業技術協作單位,整合地災防治專業技術力量,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3.加強地災防治資金保障。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安排資金用於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和演練、隱患排查、群測群防、預報預警、搶險救災、災害治理、避險搬遷等工作,為避免或減少地質災害給人民民眾生命財產造成損失提供必要資金保障。

通知

廣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轉發市自然資源局廣元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天然氣綜合利用工業園區管委會:
市自然資源局編制的《廣元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廣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5月13日

解讀

近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廣元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解讀如下。
一、編制的目的和依據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做好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自然資源廳四川省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20〕39號)要求,結合我市地質災害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二、起草過程
《方案》的編制基礎是今年全市汛前全面排查後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數據。在查清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現狀基礎上,按照各隱患點威脅對象等級劃分為市級或縣級地質災害預案點,落實了防災單位、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監測人員及相關值班電話和責任人電話。並結合今年我市天氣及降雨情況、地質環境區域差異等因素,形成對地質災害發生的預判,確定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時段和重點防範區域,並提出各項防治措施。初稿編制完成經過單位內部審核修正,徵求市地質災害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意見,報請市人民政府第90次常務會議審定後印發。
三、主要內容
《方案》分為地質災害現狀、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預測、全市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對象、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四個部分。
地質災害現狀。全市地災隱患呈點多面廣威脅嚴重的特點。我市地處龍門山、米倉山和四川盆地結合部,區域內地質環境條件複雜,地質災害易發多發,是全省受地質災害威脅最嚴重的市州之一。地災隱患點數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數據。截止《方案》定稿時,登記在案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為1145處,威脅6737戶34639人13.35億元財產,地災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二)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預測。結合我市今年氣象預測和地質環境區域差異特徵分析,降水集中的5月~10月,以及局部的短時強降雨時段,是地質災害多發期和重點防範期,易發區域主要集中在龍門山區(青川縣的房石-關莊-涼水一帶、木魚-沙州一帶和利州區的三堆-白龍湖環湖區一帶)和米倉山區(旺蒼縣的五權-英萃-國華-鹽河一帶和朝天區的東溪河-朝天-大灘一帶)以及四川盆地區(劍閣縣的江口-木馬-白龍-金仙一帶),同時需加強對高位邊坡、陡崖地段、土石流溝口和隱蔽性較強且危害性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甄別和防範。
(三)全市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對象。重點防範對象主要是受地質災害威脅的人口密集區域和在建工程工地。這些區域地質災害隱患潛在威脅大,是防治工作的重點。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防治措施是化解地質災害風險的重要手段,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管控風險,嚴守底線;強基固本,科技防災;項目推進,行業監管”的總體思路,統籌開展各項工作。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全面壓實責任是確保地災防治上下聯動、信息暢通、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根本保證,是實現群測群防和群專結合的根本保證。二是紮實做好汛前地質災害防治“七查”工作,為汛期防災做足準備,是保證安全度汛的關鍵基礎性工作。三是做好汛期各項防災工作,主要是做好隱患動態排查、監測預警、主動避讓、值班值守工作,確保汛期全面掌握地災隱患變化情況和防災信息及時傳遞。四是科學開展綜合防治工作,根據各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因地制宜,分類採取監測預警、排危除險、工程治理和避險搬遷措施。五是做好地質災害應急處置,確保在情況緊急時,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能得到保障。六是提升基層一線防災能力,改善工作機制,補齊基層防災短板,增強群測群防實效。七是加強地質災害防治保障,不斷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制度,落實專業技術隊伍,加強地質災害防治資金保障,安排資金用於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和演練、隱患排查、群測群防、預報預警、搶險救災、災害治理、避險搬遷等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