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切實做好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山西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山西省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晉政辦發〔2020〕18 號),結合我市地質災害分布範圍、發育規律、誘發因素、危險性及危害程度,制定本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城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 頒布時間:2020年4月24日
  • 實施時間:2020年4月24日
  • 發布單位:晉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印發通知,解讀說明,

全文

一、2019年度地質災害發生情況
2019年,全市未發生一起地質災害。
二、2020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一)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情況。
根據2019年汛後核查資料,全市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322處。按轄區分:城區12處,澤州縣52處,高平市45處,陽城縣93處,陵川縣66處,沁水縣54處;按災害類型分:不穩定斜坡2處,崩塌142處,滑坡73處,地面塌陷99處,土石流7處;共威脅19791人,113185萬元財產的安全。
我市全境都是地質災害易發區,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占市域面積的29.54%,地質災害中易發區占市域面積的70.46%。
(二)2020年氣候趨勢預測。
春季我市降雨量41.8-62.6mm,較歷年偏多11.9-29.6mm,預計夏季降雨量在346.3-385.8mm,比歷年同期平均值偏多1到2成,由於夏季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局地洪澇仍有可能發生;秋季降雨量在139.3-158mm,比歷年同期平均值偏多1到2成,但不排除持續降雨的可能。
(三)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擾動情況。
全市採煤造成的採空區約522km,採煤破壞土地面積232km,易引發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質災害;2020年全市重點工程項目80個,工程建設中的挖填方及棄土棄渣,可能引發和加劇崩塌、滑坡、土石流地質災害發生。
(四)地質災害發生趨勢預測。
根據全市地質環境特徵、地質災害分布規律,結合全市礦山開採、各類工程建設情況和市氣象部門對2020年全市降水趨勢初步預測,預計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發生頻度、密度和造成的損失將呈增長趨勢,地質災害以滑坡、崩塌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和地面塌陷等緩變性地質災害為主,引發因素主要為降雨、採礦、工程建設等。
(五)重點防範期。
突發性地質災害與強降雨密切相關,2020 年我市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期為3-5 月春季凍融期和6-9 月汛期,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及時進入工作狀態,最大限度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三、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一)城區重點防治區:
分布於北石店、西上莊、鐘家莊一帶,地質災害主要是地面塌陷、地裂縫、滑坡等。
(二)澤州縣重點防治區:
分布於巴公、大陽、金村、南村、下村、周村、北義城、南嶺等鄉鎮,主要地質災害是採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
(三)高平市重點防治區:
主要分布於馬村、原村、野川、永錄、寺莊、北城辦事處、米山鎮、東城辦事處、陳區、北詩、建寧、河西等鄉鎮,地質災害主要為地面塌陷、滑坡等。
(四)陽城縣重點防治區:
主要分布於次營、董封、橫河、駕嶺、河北、鳳城、西河、潤城、北留、八甲口等鄉鎮,地質災害主要為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土石流等。
(五)陵川縣重點防治區:
主要分布於崇文、平城、禮義、西河底、附城、六泉、馬圪當、奪火等鄉鎮,地質災害主要為滑坡、地面塌陷、崩塌、土石流等。
(六)沁水縣重點防治區:
主要分布於中村、張村、龍港、嘉峰、鄭村、鄭莊、端氏、胡底、土沃等鄉鎮,主要地質災害是地面塌陷、滑坡等。
四、地質災害防治主要任務
(一)科學研判,全面排查地質災害隱患。
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會同應急、交通、住建、水務、教育、氣象、公路等部門開展年度地質災害趨勢會商,結合降水趨勢、人類工程活動影響及地震等情況,科學研判地質災害發展變化趨勢,確定地質災害防治重點時段與重點區域,分析預測災情險情和重點防治方向。
要組織專業技術隊伍對轄區內的居民集中居住區、村鎮規劃建設區、礦山企業礦區範圍、鐵路、公路沿線、河流湖泊兩側、重點工程建設區、重要景觀區、重要自然保護區、企業和學校周邊、各類施工工地等地質災害易發區、危險區等進行一次地毯式排查。
(二)緊盯節點,強化協調聯動。
緊盯重要時間節點。要高度關注冰雪凍融期、汛期兩個重要時段的地質災害防範工作,密切關注降水趨勢,做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後核查。
強化自然資源、氣象、水務、應急管理等部門的協作聯動,提高氣象信息服務水平,及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進一步擴大預警預報覆蓋面和影響範圍,不斷提高預警預報精準度;推進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系統建設和一線監測站點信息資源共享,通過增加布設雨量計、滑坡裂縫報警器等簡易監測儀器,實現平台互聯、數據通用。
(三)健全隊伍,及時更新警示標誌。
各縣(市、區)、鄉(鎮)政府要加強群測群防的組織領導,健全以村幹部和骨幹民眾為主體的群測群防隊伍,要結合當地實際,為監測人員發放工作補助,配備基本監測預警設備;同時要加強監測能力培訓,不斷提高群測群防隊伍識災報災、監測預警和臨災避險應急能力。
要按規定設立隱患點警示標識,及時補充完善地質災害隱患點數據,每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都要明確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和技術負責人,並掛牌公示。
(四)開展“回頭看”,持續推進高陡邊坡分類處置。
各級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組織專門排查隊伍對高陡邊坡地質災害隱患進行一次“回頭看”,查清安全風險,摸清隱患底數,圈定重點防範區。同時,要把山體邊坡住房安全隱患作為重點,密切關注高陡邊坡附近建築物、街區排水系統是否完備,認真仔細查看用水是否直接排入地下及邊坡中。對於切坡建房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存在安全隱患的,要督促行業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進行工程治理或針對性的排危除險,切實消除隱患威脅。
要對2019年已排查出的高陡邊坡隱患加快推進分類處置工作。對納入工程治理及避讓搬遷的重要隱患點,要落實資金,倒排時間表、任務圖,明確責任人,要專人監督、掛牌督辦,定期通報工作進度,確保治理到位;對納入日常監測的隱患點,要明確專人盯守,嚴格落實監測監控措施,發現情況變化要及時預警、迅速組織民眾避險撤離。
(五)夯實基礎,加快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
各縣(市、區)要完成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修編工作,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編制和實施城鄉總體規劃時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力。
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技術支撐單位,解決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少、防治能力不強、業務基礎薄弱等問題;要在汛前發布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落實防治措施;要持續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有條件的縣(市、區)要啟動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平台建設,並和省、市平台互聯互通。
加快實施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沁水縣要完成部級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施工,澤州縣要完成24戶的農村地質災害治理搬遷任務;2019 年以前實施的農村地質災害治理搬遷工程,要全部完成驗收;要強化農村地質災害治理搬遷工作的全過程管理和搬遷戶信息管理,及時健全完善搬遷工作資料,確保資料合規、齊全、真實;對無法納入搬遷避讓的高危隱患點,要加大應急工程治理及排危除險力度,切實消除災害威脅。
(六)加大力度,廣泛開展宣傳培訓演練。
要認真總結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製作形式多樣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手冊、活頁、掛圖、動畫、影視光碟等防災減災宣傳資料,發揮主流媒體宣傳作用,在市、縣二級電視台播放地質災害防治科普宣傳片,組織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單位深入每個隱患點對受威脅的民眾進行宣傳,加大網路、電視、廣播、報刊宣傳頻率,充分利用等時機開展廣場式防災減災宣傳,發放科普讀物、張貼宣傳圖冊、刷寫標語口號,提高人民民眾識災、防災、避災能力。要全方位培訓地質災害防治人員,市級負責組織縣、鄉政府分管負責人及地質災害防治骨幹培訓,進一步提高巡查監測、應急處置和協調管理能力;縣級負責組織鄉鎮自然資源所、村級責任人、監測人的培訓,進一步提高監測監控、預警預報和履職盡責能力。
要大力開展應急演練,汛期前,地質災害高易發的縣(市、區)政府要組織1 次示範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每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都要進行以避險為主的防災演練,努力提高各級各部門指揮決策、協同配合、應急處置和後勤保障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嚴格落實政府主體責任;要以《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等法規為依據,堅持依法防控、依法履職、依法決策,發揮法治的規範作用,堅持屬地管理,強化黨委、政府“一把手”負責制,市、縣、鄉、村及有關單位要逐級簽訂責任書,落實責任狀,發放“兩卡一書”;要堅持底線思維,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倖心理,充分認清當前地質災害防範的嚴峻形勢,完善各項工作制度,細化工作流程,努力做到防患於未然。
(二)嚴格責任分工。
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落實地方政府地質災害防治主體責任,嚴格按照“誰建設、誰負責、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落實有關單位防災主體責任。
強化部門監管責任,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要做好本行政區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負責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技術支撐工作和自然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交通部門負責公路沿線及周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水務部門負責河道、水利設施、水電建設項目生產生活場所和周邊地質災害隱患防治工作;住建部門負責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地質災害隱患防治工作;教育部門負責學校及周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工信部門負責規上工業企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急管理部門負責礦山開採引發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和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工作;文化和旅遊部門負責旅遊景區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加強聯動,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分工、全民參與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新格局。
(三)加大經費投入。
要加大地質災害防治資金投入力度,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地質災害規劃編制、監測預警、群測群防、隱患調查排查、搬遷避讓、工程治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及所必需的交通、通訊、物資器材等裝備。

印發通知

晉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晉城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委、辦、局:
《晉城市2020 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晉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4月24日

解讀說明

一、背景依據
  我市地處黃土高原東南邊緣,東為太行山、西為中條山,地形高差大,地質構造複雜,同時又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特殊的地質環境和多年來的採礦、修路、切坡等人類工程活動,造成我市地質災害隱患呈點多面廣的特點。我市全境都是地質災害易發區,其中高易發區占全市面積的30%,中易發區占全市面積的70%,全市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323處,地質災害隱患威脅人口17060人、財產104771萬元,其中大型5處,中型58處,小型260處。為做好我市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山西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山西省 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編制我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二、目標任務
  安排部署我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切實做好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為全市高質量轉型發展取得新成果提供保障。
  三、主要內容
  方案共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全市2019年地質災害發生情況;第二部分分析了全市2020年的地質災害發生趨勢,明確了重點防範期,預計2020年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造成的損失將呈增長趨勢;第三部分劃分了各縣的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和需要密切防範的災害類型;第四部分介紹了全市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任務、工作措施等;第五部分提出了保障措施,明確了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分工。
  四、適用對象
  本方案適用於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組成員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五、關鍵字解釋
  地質災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土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類型劃分:按險情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