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情況,土壤類型,涵蓋區域,形成演變,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自然災害,洪澇,地震,環境問題,大氣污染,河流污染,土壤污染,人文歷史,先秦時期,秦漢時期,三國時期,唐朝時期,五代兩宋,元代時期,明清時期,民國以後,發展現狀,交通運輸,川蜀文化,川話,蜀繡,川菜,茶道,旅遊景點,武侯祠,三星堆,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明蜀王陵,
地理環境
地質構造
成都平原在構造位置上,處於中國新
華夏系第三沉降帶——
四川盆地西南緣,圍陷於龍門山隆起褶皺帶和
龍泉山、
霧中山褶斷帶之間,北部受
綿陽、和興場旋卷構造制約,具有斷陷盆地的特徵。
●龍門山隆起褶皺帶 龍門山隆起褶皺帶屬華夏系構造體系。是一個褶皺、斷裂活動強烈,多期複合、規模巨大的構造帶。由一系列北東向隆起,坳陷、單式和複式褶皺,壓性、壓扭性斷裂組成,其中就包括龍門山斷裂帶。組成地層為
元古界一
三疊系,並有多期岩漿岩分布,該構造帶以安縣一灌縣斷裂帶與成都平原西部邊緣相鄰。
●龍泉山褶皺帶與霧中山褶斷帶
龍泉山褶皺帶與霧中山褶斷帶屬新華夏系,第三沉降帶之川西褶皺帶,位於龍泉山以西,向北東插入龍門山,南西過峨眉山,走向北北東,分為兩支,東支將龍泉山褶斷帶,西支名霧中山褶斷帶,其間為成都斷陷。
龍泉山褶皺帶:緊鄰成都平原東側,由一系列北東20-30°展布的褶曲斷裂組成。組成地層為侏羅一白堊系,且以龍泉山斷裂與成都平原東緣接界。
霧中山褶斷帶:緊鄰成都斷陷以西,亦由一系列北東向展布之褶曲、斷裂、飛來峰組成。組成地層為三疊系一第三系地層。
●綿陽、合興場旋卷構造
合興場旋卷構造位於成都平原北東,德陽、羅江、中江、金堂之間。由東、西帚狀構造與被改造了的華夏系構造組成。組成地層為白至系以前的老地層。綿陽環狀構造,位於平原北部邊緣,占綿陽、鹽亭、射洪、中江之間地域。組成地層為上侏羅系至白堊系地層。
●成都(斷陷)
成都平原受新華夏系、霧中山褶斷帶、龍泉山褶皺帶夾持,在侏羅一白堊紀沉降的基礎上,陷落成為接納巨厚
第四紀鬆散堆積的斷陷盆地,其範圍北起安縣秀水,南到
名山、
新津,西起
大邑、
灌縣、東止成都龍泉騷、金堂。其長軸呈北30-40°東方向延伸,為西陡東緩的不對稱凹陷盆地。這一斷陷盆地內,形成了一系列北東向延伸的凹陷、隆起,且發育北東向、南北向延伸的隱伏斷裂。斷陷邊緣由系列北東一北北東向褶曲、斷裂構成。因此斷陷又分為三部分:西部邊緣構造;東部邊緣構造;中央凹陷。
①西部邊緣構造,由一系列北北東走向的不連續梳狀褶皺以及北東向、南北向隱伏斷裂組成。褶曲東翼陡,西翼緩,東翼20-90°,一般西翼10-25°,構造面大都傾向北西。自東向西為鄧峽一大邑一彭縣斷裂,悅來金馬場背斜,聚源一關口斷裂等。鄧峽一大邑一彭縣斷裂,為西部邊緣構造與中央凹陷的分界,該斷層地表未見出露。斷裂由一組北東向斷裂和南北向次級斷裂組成。斷裂在侏羅系沙溪廟統以上的地層內,傾北西,總體走向北東,屬壓扭性,斷距200-400米。
②東部邊緣構造:由一系列箱狀短軸背斜及其間寬緩向斜組成,軸向北東30°,呈雁形排列。這些褶曲西陡,傾角15-80°,甚至直立倒轉,常伴生逆掩斷層,東翼緩,傾角10-40°,有撓曲現象。自西至東是:蘇碼頭背斜、
鹽井溝背斜、牧馬山一普興向斜、總崗山熊坡背斜、蒲江一新津斷裂、雙流一成都隱伏斷裂、磨盤山斷裂、新都一廣漢隱伏斷裂、綿遠河隱伏斷裂。蒲江一新津斷裂,與雙流、成都、磨盤山、新都、廣漢斷裂,是斷陷東部邊
緣構造與中央凹陷的分界。蒲江一新津斷裂西南段出露地表,長30千米左右,傾向南東,傾角45-55°,北東段在被第四系所覆。該斷層北過新津,總長超過80千米,總體走向北東,斷層面傾向南東,傾角25-35°。在
蒲江境內最大垂直斷距達3300米,水平斷距4000-5000米,到雙流王家山後即不明顯。斷裂向北東延伸,過成都西可能與磨盤山斷層相接,隱伏延伸至廣漢以西。
③中央凹陷:形成於鄧峽一大邑一彭縣斷裂與蒲江一新津斷裂及其隱伏延伸斷裂之間,系一向斜型的凹陷,延伸方向受兩斷裂控制。凹陷內主要存在兩組隱伏構造:北東向斷裂,如灌縣青龍一唐縣一彭縣、懷遠一什郁高驕斷裂、大邑新場一鄲縣紅光斷裂、鄧峽桑園一崇慶集賢斷裂;南北向次級斷裂:鄧峽西河斷裂、灌縣上元場一崇慶道明場斷裂等。受構造控制,凹陷內發育更深的凹陷和相對隆起,主要有彭縣竹瓦凹陷,崇慶一大邑凹陷,這些凹陷,西翼陡而東翼緩,沉降中心均偏西側。相對的隆起有高山鎮隆起,聚源崇義鋪隆起等。
地形地貌
成都平原四周群山環抱。龍門山山脈(鄧峽山)斜列於西,龍門山橫攔於東,南連名鄧冰汛形成之高台地,北接安縣秀水一帶山地丘陵,地形上形成南北對峙,東西夾持,從平原中心向周邊階梯狀抬升的、封閉的菱形盆地景觀。平原內部地形平坦,南北長約200千米,東西寬近90千米,地面高程730-460米,由北西向南東傾斜,地面比降3-11‰。從地形上可將平原分為扇狀平原和周邊台地兩大部分。前者位平原主體,稱為平壩區;後者圍繞平原周邊斷續分布。
●沖洪積扇群
沖洪積扇群主要分布在平原西測山前地帶,自北向南主要由乾河子一綿遠河扇,石亭江扇、渝江扇、山民江扇、西河扇和南江扇。各扇地勢,均自北西向南東傾斜,聯綴成群。扇前緣,犬牙交錯的疊置於晚更新統之上,與河流漫灘,階地呈漸變關係,扇間位低洼地帶。其中崛江扇規模最大,其範圍可由都江堰至鄲縣犀甫、永定一帶。
●冰水堆積扇
冰水堆積扇由晚更新統冰水一河流堆積組成。廣泛分布在平原東、南、南東部,以2-3‰的比降向東及南東微傾。表面形態有“大平小不平”的特點,沿河分布時,為河流的二級階地,比高4-17米,但有時與一級階地之間不具明顯的陡坎,呈條梗狀或覆舟狀,構成河間地塊。近平原邊緣部位,表現為基座。階地分布高程440-700米。
●河漫灘及一級階地
河漫灘、心灘呈舌形、條形、新月形分布於河心與岸畔,高出水面0-2米,往往不具明顯陡坎,灘面傾向河心,組成物為灰白砂礫石層。一級階地,分布在平原南東側河流中、下游地段,及名鄧高地河道內。呈條帶狀順河斷續展布,嵌疊於冰水扇狀平原上,比高2-4米。階面平整,微向河床或下游傾斜。各河以崛江階地最發育,階面寬可達數公里,長度數十千米。為全新統砂卵礫石層所組成。名鄧高地或部分山麓河流,因再造一、二冰期堆積或紅層母岩風化物混入,色調偏黃棕。
●冰磧—冰水台地
冰磧—冰水台地由中、下更新統冰債和冰水堆積組成,斷裂環繞於平原周邊形成台地,台面由西向東呈緩坡傾斜。名鄧台地平均比降‰,平原內顯示三個台坎,比高因地而異。
氣候特徵
成都平原四季分明,日照少、氣候溫和,降雨充沛,屬暖濕亞熱帶太平洋東南季風氣候區。平原西北龍門山山前一帶,氣溫較低,降水充沛,蒸發量略低,向東及東南有雨量略減、氣溫略高的趨勢。
成都平原區氣溫變化小。多年平均氣溫為16.1℃,年最高氣溫一般出現於7、8月份。從多年資料看,最高月平均氣溫不超過26℃,最低月平均氣溫一般不低於4℃。因此冰凍極為少見,無土壤及地下水凍結現象。
降雨充沛是成都平原氣候特色之一。龍門山橫亘於平原西側,對大氣降雨影響甚為顯著,東來水汽受龍門山屏障阻擋,形成地形雨,致使雅安一都江堰一安縣出現多雨地帶,年平均降雨量達1200-1600毫米,向東南方向雨量遞減,溫江、鄲縣、新繁、廣漢一帶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致金堂、成都、新津、龍泉山麓為900毫米左右。降雨在季節上分配不均。6-9月受熱帶海洋暖濕氣團的控制產生大量降水,四個月的降雨總量為753.7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76%。冬季,在大陸乾冷氣團的控制下,氣候乾燥,降水稀少。
成都平原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2.1%,多年平均蒸發量為994毫米,最高1151毫米,最低960毫米。夏、秋季降水大大超過蒸發量,冬、春季降水量小於蒸發量。地域上存在西部山區向龍泉山麓遞增的趨勢。
水系情況
成都平原西側為地表水系進口,發育
岷江、
沱江兩大水系。岷江和沱江進入平原後,呈扇狀分流,在平原東側龍泉山山麓收束,於金堂、蘇碼頭、新津三處流出平原。平原內河流眾多,平均每隔2.5千米即有一條河流。
岷江水系:岷江於都江堰山口進入平原,且由水利工程分為內外而江。內江分為
蒲陽河、
走馬河、
柏條河、
江安河。外江分為
金馬河、羊馬河、沙黑總河。此外,尚有龍門山山前地帶發育的文錦河、
斜江、南江、
蒲江河等均納入金馬河正流,於新津流出區外。
沱江水系:主要由
綿遠河、
石亭江、渝江組成,三大河流入平原後呈扇狀分流,並接納山前發育的馬尾河、射水河等於金堂流出區外。
渠系密集是成都平原水系分布的重要特點。區內主要乾渠多自然河道略加改善而成。在乾渠的基礎上,支、斗、農、毛渠密如蛛網,從而構成了平原區水網化的態勢。
土壤類型
成都平原的土壤類型主要以
水稻土、
紫色土為主,形成的土壤既有地帶性
黃壤、
黃棕壤,也有非地帶性
潮土和水稻土,以及
石灰土、紫色土等岩性土。平原內耕地土層深厚,質地適中。
涵蓋區域
形成演變
成都平原是在中生代前陸盆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第四紀斷陷盆地,但範圍明顯縮小在龍門山中南段的山前地帶,而且盆地的沉降中心也發生遷移,
三疊紀時沉降中心在江油一帶,
侏羅紀時沉降中心遷往大邑、灌縣地區,
第四紀沉降中心已遷往鄲縣竹瓦鋪一帶。
早更新世時,龍門山山前推覆構造帶中南段首先活動,沿綿竹一彭縣一大邑一線發生逆沖運動,導致南東側相對沉降,形成向北西傾斜的單側斷陷。該種現象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解釋,其一是竹瓦鋪斷陷最早,其二是同時斷陷但竹瓦鋪斷陷最深。
中更新世時,山前推覆構造帶繼續活動,東側的蒲江一新津一成都一德陽斷裂復活,開始了向北西的逆沖運動,此時成都平原內部的深斷陷開始形成。中更新世沉積厚度基本一致的事實表明此時深斷陷東西兩側的沉降幅度大體相同。中更新世後期,龍門山前山推覆構造帶中南段開始活動,向南東逆沖抬升,斷陷擴大,成都平原的西邊界移至龍門山前山斷裂帶。
晚更新世時,
龍泉山西坡斷裂復活並向北西逆沖,使之成為成都平原的東南邊界。雖然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沉積覆蓋了成都平原,但自西向東厚度減小,粒徑變細以及沉積物年齡逐漸變新的現象表明,晚更新世以後四川盆地的沉降作用仍然是由北西向南東推進的,再度表現了龍門山推覆構造帶在成都平原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控制成都平原第四紀沉積分布的斷裂活動時代表明有自西北向東南逐漸變新的基本規律,成都平原的形成過程則是平原中心斷陷向兩側擴大的過程。成都平原形成、演化的歷史反映了成都平原斷裂的活動史,這些斷裂的近代活動水平不但影響成都平原的地文特徵。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成都平原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總量為42.98億立方米,其中,當地降水入滲補給12億立方米;灌溉入滲補給量12.76億立方米;河道入滲補給量11.72億立方米;渠系入滲補給量6.40億立方米。成都平原多年平均(1980~2000年)年降水量929.4毫米,可換算為61.9億立方米/年。
土地資源
成都平原共有土地資源1331800公頃,人均地資源占有量約0.1044公頃/人。2010年,成都平原耕地資源總量為478069公頃,占平原幅員面積的35.90%,占該區域農用地總面積的42.36%,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僅約為0.0375公頃。
生物資源
成都平原自然環境複雜,動植物種類繁多。據《
成都市志·地理志》統計,成都平原共有
脊椎動物578種,獸類112種,鳥類384種,兩棲類24種,爬行類29種,估計昆蟲總數在一萬種以上;各種植物三千多種,其中
裸子植物53種,占中國裸子植物總數的27.5%,占全川裸子植物總數的60.2%;
被子植物2699種,占四川的三分之一。
自然災害
洪澇
成都平原河網密集,易爆發洪災,平原的洪澇災害是由於暴雨匯流的滯後時間短,暴雨過程尚未結束,各處洪流即已紛紛向平原內地勢最低的兩處匯口集中,等待排出,而兩處出口均有泄洪能力不足的缺點,於是先期到達的洪流尚未排完,後面又來了新的洪流,以致在匯口沖刷扇範圍內形成澇災。
公元前256年望、叢兩帝興建
都江堰工程,經過歷代勞動人民不斷維修和改建,都江堰工程起到了“引水以灌田,分洪以減災”的積極作用。但是由於其渠首工程設在灌縣崛江上,因此分洪作用也主要針對來自眠江上游的洪水,對於來白平原西北暴雨中心的洪水(分別為鄧妹南河及沱江源頭的十餘條支流匯流區)造成的洪澇災害的消減作用就不明顯,故成都平原局部洪澇災害幾乎年年不斷,全流域洪澇災害依然時有發生。
1947年6月30日至7月6日,成都平原出現一次歷時長、範圍廣、雨量大的降雨過程。特大洪水使成都城區、府河沿岸、岷沱兩江嚴重受災。成都市80多條街道被淹,市區盡成澤國,安順橋被沖毀。
1981年7月中旬,成都平原部分地區爆發特大洪水,被稱為“81.7”特大洪水,望江樓水文站洪峰流量1050立方米/秒、重現期為70年。“81.7”暴雨主雨時段出現在7月12~14日,具有以下特徵:一是暴雨籠罩面積大;二是前期降雨頻繁;三是暴雨時間集中,時程分布惡劣;四是暴雨區走向與江河流向一致,形成雨洪同步,洪峰疊加。基本上雨峰伴著洪峰前進,雨洪同步,洪峰疊加,形成三條江的特大洪水。成都市是“81.7”洪水的重災區,全市絕大部分縣(區)被災,68個場(鎮)、243個鄉(公社)被淹,其中:金堂縣趙鎮、雙流縣黃龍溪、新都縣石板灘3個鎮被洪水圍困,成為孤島。全市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元以上。
地震
成都平原是揚子地塊的一部分,其基底至少在八九億年前已經形成,沒有發現有深大斷裂存在的證據,因此是一個穩定的地體。故成都平原具有完整和穩定的基底,不具備發生災難性大地震的大地構造背景條件。
成都平原邊緣和中部仍然存在斷裂,但其規模小、連貫性差、活動性弱,無法和
龍門山斷裂帶相比。並且這些斷裂大都在幾公里深度下消失在沉積岩層中,後者強度差,不會積累強的地應力而釀成大型地震。
成都平原自身不會發生大的地震,但會受到其它地方地震波的影響,處於地震波影響帶。如有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來自
龍門山、
秦嶺、
松潘、
甘孜等地的地震。
環境問題
大氣污染
成都平原地處
四川盆地,盆地特殊靜小風氣象特徵導致大氣環境容量極為有限,遠小於擴散條件好的沿海城市。在相同排放條件下,成都平原會比擴散條件好的城市更容易受到污染。成都平原風速小、雲霧多、濕度大、中性及穩定性天氣多、逆溫出現頻繁且強度高等氣象特徵是形成該地區空氣流動不暢、阻礙大氣污染物擴散、遷移的不利氣象條件。
成都平原區域內的成都市高污染燃料占比較重,2012年,成都市全社會煤炭消費量為895.19萬噸標煤,燃煤占全部能源消費的比例仍高達25%以上。燃煤貢獻了大氣中約90%的二氧化硫、約40%的氮氧化物。
成都平原及周邊地區,川南、川北、川東地區工業企業眾多,各類廢氣排放量大。加之四川省能源結構是以燃煤為主,燃煤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超過50%。當廢氣擴散條件不利時,大氣污染隨之加重。
河流污染
成都平原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由於不同地區的工業結構、規模,人口密度及自然條件不盡相同,排入河水的污染類型、數量和河流的自淨能力也有差別,因而河流的水質污染各有其特點,主要分為成都區、青白江區、溫江區等3大污染區。
成都市區的河水以
COD、
BOD5等有機污染為主,石油含量及細菌數量也較大;整體上,成都市河水以有機污染為主,重金屬污染影響不大。青白江區是工廠集中分布的地方,工業廢水的排放量大,水質以
氨氮、COD污染為主。溫江地區河水中污染物含量較小,水質較好。
土壤污染
成都平原作為四川省經濟中心和糧食主產區、工業集中區,工業中的點源污染和農業上的面源污染日益加劇,直接造成了平原大量糧田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屬的污染。
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屬中以
鎘、
鉛污染相對較大,其中以鎘的生物有效性最高,鎘污染相對嚴重的地區有
德陽、
廣漢、
新都、
成都周邊等地。
人文歷史
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的成都平原文明自成一體,被後代稱為“古蜀文明”,並與中原文明齊駕並驅,一同形成了中國文明多元一體的結構。古蜀文明源自於崛江上游的河谷地區,歷經蠶叢王、柏灌王的帶領逐步遷移到成都平原,並且形成了寶墩文明。此後繼任者魚鬼王則初步統一了成都平原,建立了以三星堆古城為中心的古蜀王國,這標誌著三星堆文明的來臨,這也代表了成都平原地區由酋邦到國家的轉變過程。隨之杜宇王取代了魚鬼王建立杜宇王朝,進入了十二橋文化時期。杜宇王時期的古蜀王國,經濟發展,文化昌盛,並且逐步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的強國。公元前600年左右,開明因治水有功,取代杜宇王成為新的統治者,古蜀王國進入了全面繁榮時期。
開明王朝的繁榮一直持續了好幾個世紀,直到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張儀、司馬錯等人滅蜀,古蜀王國覆滅,其文明就此終結。秦惠王九年,按照秦國的郡縣制,在蜀地設蜀郡。
秦漢時期
漢代承秦制,仍設蜀郡,但從成都平原東北分出廣漢郡,漢代在全國設定13刺史部,蜀地置益州刺史部,治成都。益州之名延續了1000多年,直到元代終止。自秦朝置蜀郡以後,蜀郡之名一直沿用到唐代,唐置成都府,成都府的行政區劃,一直延續到民國。從秦國置蜀郡始,成都平原行政區域內各個縣的邊界二千多年基本保持穩定。自秦設定蜀郡以後,成都平原就成為國家的主要糧食供給地之一,漢朝建立起來戰國至西漢之前,人們將關中渭水平原稱之為“天府之國”,但在東漢初,
班固在《兩漢賦》中則說“郊野之富,號曰近蜀。”由此可知成都平原的富庶己超過了關中地區,“天府之國”的美譽此時轉移到了成都平原,以漢末
諸葛亮在《
隆中對》“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為始。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
劉備在成都稱帝,史稱蜀漢,分益州和梁州,其下置24郡,其中有16郡在四川境內,而16郡中大部分是在成都平原。兩晉時期,因為戰亂,成都平原迎來了第一次移民高潮,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由於為適應政治形勢的需要,隋朝不斷調整四川的政區建置,對舊有的郡、縣進行大量的省並,四川(包括重慶地區)共設24郡,174縣,成都仍為蜀郡治。
唐朝時期
唐朝建立以後,對地方行政機構不斷調整,形成了道、州(府)、縣制三級制,並將全國分為巧道,四川地區分屬劍南、山南、江南三道。因“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難於成都,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時,成都一度成為唐朝的另一統治中心“南京”。唐朝,成都平原的經濟發達,
盧求就在《成都記》中將揚州和益州(即成都)作了比較,明確闡釋成都在各方面己經超過了揚州,“大凡今之推名鎮為天下第一者,日揚、益,以揚為首,蓋聲勢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羅錦之麗,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讓,其地肢以善熟,較其要妙,揚不足以件其半。”
五代兩宋
五代時期,成都先後成為割據政權前蜀和後蜀的都城,並在軍事基地設“軍”,在灌州(今都江堰市)置“永康軍”。
兩宋基本沿用唐朝的地方建制,只是代改唐代的“道”為“路”,並成為一級行政權力機構,形成地方路—(州、軍、監)—縣三級行政區劃,四川地區設四路,其中益州路治成都。兩宋時期,成都平原的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農業商品經濟發展迅猛。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成都平原地區產生了交換的紙幣“
交子”,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元代時期
元代實行行省制,巴蜀合一為四川省,治成都。元朝末年,明玉珍在四川境內建立大夏政權,復置了元朝廢黔的州、縣,並且對地方政區進行了調整,即“分蜀地為八道,更置府、州、縣官名。元初,成都平原因受戰亂的影響,經濟一度受到波及,但在元代中後期,經濟在逐漸恢復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威尼斯商人
馬克·波羅曾經描述成都平原河流上貨物來往的繁華景象“商人運載貨物往來上下游”。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一直沿用元朝的中書行省制,清朝只是在省之下增設了道。明朝時期的成都平原經濟較為平穩地漸進式發展,但在明末清初,成都平原地區遭遇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戰亂,人口驟降,經濟遭受了巨大打擊,與商品經濟高速發達、資本主義萌芽的江浙地區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到了清朝,政府通過勸耕免稅等措施促進生產,以及憑藉成都平原良好的自然條件,經濟逐漸走向了復甦,個別手工業部門中,資本主義因素萌芽已經非常明顯。清朝末期時期,國家敗落,成都平原軍閥割據,民不聊生,但得益於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的糧食產量一直相對穩定。
民國以後
民國時期,撤道設行政區(專區),成都平原的範圍涵蓋多個行政督察區的範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通過對灌溉系統的修復,荒地的改造,成都平原的耕地面積大幅度逐步增加,成都平原的經濟得到了長遠穩步的發展。改革開放之後,城鎮化進程迅速,經濟快速發展,成都市居於整個平原的中心首要地位甚至成為帶領著西南地區發展的
領頭羊,尤其是聯同
重慶成為中國首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影響廣泛。
發展現狀
成都平原地處四川省的中心地帶,經濟發達,是
中國西南部經濟社會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是四川盆地主要的糧食、蔬菜等農產品生產基地,也是中國人口分布高度密集的區域之一。
成都平原以成都市為核心,產業產品特色明顯,包括成都的電子信息產業、生物製藥產業,
德陽的重型機械裝備製造業,
綿陽的電子信息產業、核工業和航空航天工業,
樂山的電子元器件、醫藥化工、建材產業等。
成都平原交通通訊條件不斷改善,成都中心城市輻射力較強,是四川省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園區的集中之地,也是外資、港澳台資投資四川的主要區域。另外,成都平原區內以旅遊為龍頭,交通、商業、餐飲、金融、通訊、文化、娛樂、租賃、房地產及相關服務業優勢突出,區內還廣泛分布著各類現代農業基地,各縣區還發展各具特色的產業和產品。
交通運輸
川蜀文化
川話
四川話是以由中原移民帶來的
北方官話為主體,並接受巴蜀古語影響的地方方言。它作為漢族西南官話方言的一個分支,使用範圍包括四川全省、陝西南部的8個縣、湖北西部的2個縣和甘肅南部的1個鎮,大致相當於西南官話分片中的成渝和灌赤兩個片,使用人口達1億多,是中國使用人口最多的漢語支方言之一。
四川話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曲折而漫長的歷史時期,它發源於上古時期的巴語和蜀語,並不斷地接受中原地區北方官話的影響,形成了梁益方言;最後以由明清時期植入四川的湖廣移民所使用的西南官話為主體,吸收當地的梁益方言,涵化形成。
成都話在地域上雖處於川西,但受古蜀語的影響較少,而更接近中原官話,是四川話中無古音的方言支系之一。成都方言發音婉轉,具有吟唱風味和陰柔之美。所以在北方官話語系中,成都方言最易被北方人聽懂。故說成都方言是一種標準化的四川官話。
蜀繡
蜀繡,又稱“川繡”,起源於四川,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繡的總稱。因古代川西平原屬蜀國,所以被稱為蜀繡。蜀繡早在晉代就已出現。據《
華陽國志》記載,晉代的蜀繡與蜀錦齊名。盛唐時期,蜀繡一直是民間藝術,沒有大規模生產。清道光年間,蜀繡漸漸形成規模,成為一種行業。
蜀繡的原料以軟緞、彩絲為主,題材多是山水、人物以及花鳥魚蟲等。針法有套針、旋流針、暈針、斜滾針、編織針等一百多種。蜀繡織品多是日常用品,如被面、枕套、衣服、鞋面等,除此以外還有工藝品,如台屏、掛屏等。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的蜀宮樂女演樂圖掛屏和雙面異色的水草鯉魚座屏都是蜀繡中的代表作。
川菜
川菜歷史悠久,最早較為系統地記述川I菜的烹飪原料、烹飪技巧和川菜筵席的,是西漢辭賦家
揚雄的《
蜀都賦》。據《
古文苑》載,此賦對川菜烹飪有“調夫五味,甘甜之和,芍藥之羹…五肉七菜,朦厭腥臊,可以練神養血”等描述。西晉文學家
左思的《
蜀都賦》對四川的物產、風俗、飲食習俗的描寫更為詳盡。如描寫宴請賓客有“若其舊俗,終冬始春,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賓”的句子,所謂“金瑩中坐,餚桶四陳,觴以清醺,鮮以紫鱗”則說的是以什麼酒菜待客。宴席期間還有歌舞助興。東晉史學家
常璩在《
華陽國志》中記四川的飲食習俗是“尚滋味”、“好辛香”,說明川菜的特色已經明顯地表現出來。唐代大詩人
杜甫流寓四川時曾被川菜的魅力所吸引,稱讚“蜀酒濃無故,江魚美可求”。北宋文學家
蘇東坡不僅是個美食家,而且擅長烹飪,他創製的“東坡肘子”和“東坡魚”仍為四川名菜。南宋詩人
陸游對川菜也稱讚有加,他在返回老家浙江後曾感嘆“未嘗舉著忘吾蜀”,在《
思蜀》詩中寫他對川菜的回味是:“老子饞堪笑,珍盤憶少城。流匙抄薏飯,加糝啜巢羹...”川菜菜系的正式形成大約在清代。明末清初,大量外籍官員入川,隨行廚師將南北各地的飲食習慣和美味佳肴帶進四川。川菜便吸收南北各家烹飪之長處,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全面而又獨具特色的烹飪技藝。清乾隆年間,李調元在《函海·醒園錄》中總結了醃、酥、煮、熏等30多種川菜烹調方法,使川菜烹飪技藝上升到理論化階段。自此,川菜菜系正式形成,並與魯、蘇、粵菜一起,被列為
中國四大菜系之一。
川菜的特點是突出麻、辣、香、鮮、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鮮姜。調味方法有乾燒、魚香、怪味、椒麻、紅油、薑汁、糖醋、荔枝、蒜泥等複合味型,形成了川菜的特殊風味,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譽。川菜的烹調方法很多,火候運用極為講究。眾多的川味菜式,是用多種烹調方法烹製出來的。川菜烹調方法多達幾十種,常見的如炒、
熘、炸、爆、蒸、
燒、
煨、煮、燜、
煸、燉、
淖、卷、煎、
熗、
燴、醃、鹵、熏、拌、
糝、
蒙、
貼、釀等。川菜的十大經典菜有:
四川火鍋、
水煮魚、
回鍋肉、
麻婆豆腐、
魚香肉絲、
水煮肉片、
辣子雞、
酸菜魚、
宮保雞丁、
毛血旺。
茶道
四川茶史最早可追溯到3000年前,顧炎武在《
日知錄》里說:“自秦人取蜀之後,始有茗飲之事。”意思是,秦漢以前,只有四川一帶飲茶和有茶的商品生產。四川也是中國最早種茶、飲茶、售茶的地區之一,茶文化源遠流長,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歷史上,川茶成為歷代中央政府政治穩定邊疆、經濟富裕邊疆、文化興旺邊疆的重要載體。
川蜀飲茶習俗源於
先秦,成都特有的矮桌竹椅和茶碗、茶蓋、茶船子的“三年頭”茶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茶船文化,也叫蓋碗茶文化。茶館、茶肆遍布巴蜀城鄉和街巷,或隱於鬧市,或立於郊野,置身於其中,品茶者不但可以品茗養性,還可以聽評書、看圍鼓,體味巴蜀的風土人情。
旅遊景點
武侯祠
成都
武侯祠肇始於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其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歷史人物
諸葛亮、
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1961年,武侯祠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分為文物區、西區和錦里三部分,總面積230畝(15萬平方米)。
三星堆
三星堆,即三星堆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
廣漢市南興鎮鴨子河南岸。最早於1929年(一說1931年)在遺址上發現一坑玉石器,1934年試掘。20世紀60年代對遺址範圍內的月亮灣遺址等進行發掘,80年代以後又歷經多次發掘。遺址為東、南、西三面有城牆的城址,面積12平方千米。城內發現有房址、祭祀坑、作坊遺址、墓葬等遺蹟。其中,1986年發掘的兩個器物坑出土了大批青銅器、金器、玉器、石器和象牙等。三星堆遺址的早期遺存屬於
寶墩文化,主體遺存屬於商時期的
三星堆文化。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又稱杜甫草堂博物館,坐落於
浣花溪畔,是中國
唐代大詩人
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該地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今草堂占地面積近300畝,仍完整保留著明
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
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金沙遺址
2001年2月,在成都市區發現的金沙遺址,分布範圍約5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距今約3200年—2900年)長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國的都邑。金沙遺址發現的重要遺蹟有大型建築基址、祭祀區、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金器、銅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貴文物5000餘件,還有數以萬計的陶片、數以噸計的象牙以及數以千計的野豬獠牙和鹿角。
明蜀王陵
明蜀王陵位於成都市十陵鎮正覺山山麓及青龍埂等地,是明代(公元1368~1644年)藩王蜀王的家族陵墓群。明蜀王陵以僖王陵為中心,包括僖王趙妃墓、僖王繼妃墓、黔江悼懷王墓、懷王墓、惠王陵、昭王陵、成王陵、成王次妃墓、半邊墳郡王墓10座明代蜀王、蜀王妃、郡王及郡王妃的墓葬,形成了一處類似北京十三陵的王陵墓葬群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