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印發
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
國辦發〔2019〕5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9年12月30日
辦法全文
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的國家政務信息系統主要包括: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實施的國家統一電子政務網路平台、國家重點業務信息系統、國家信息資源庫、國家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國家電子政務基礎設施(數據中心、機房等)、國家電子政務標準化體系以及相關支撐體系等符合《政務信息系統定義和範圍》規定的系統。
第三條 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管理應當堅持統籌規劃、共建共享、業務協同、安全可靠的原則。
第四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牽頭編制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規劃,對各部門審批的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進行備案管理。財政部負責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預算管理和政府採購管理。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審批、建設、運行和安全監管等相關工作,並按照“以統為主、統分結合、注重實效”的要求,加強對政務信息化項目的並聯管理。
第五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中央網信辦、
國務院辦公廳、財政部建立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管理的協商機制,做好統籌協調,開展督促檢查和評估評價,推廣經驗成果,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章 規劃和審批管理
第六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根據信息化發展規律和政務信息化建設特點,統籌考慮並充分論證各部門建設需求,編制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規劃並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如內外部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適時組織評估論證,提出調整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各有關部門編制規劃涉及政務信息化建設的,應當與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規划進行銜接。
第七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或者核報國務院審批的政務信息化項目,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按照項目審批管理的政務信息化項目,原則上包括編報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方案等環節。
對於已經納入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規劃的項目,可以直接編報可行性研究報告。
對於黨中央、國務院有明確要求,或者涉及國家重大戰略、國家安全等特殊原因,情況緊急,且前期工作深度達到規定要求的項目,可以直接編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
第八條 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原則上不再進行節能評估、規劃選址、用地預審、環境影響評價等審批,涉及新建土建工程、高耗能項目的除外。
第九條 除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或者核報國務院審批的外,其他有關部門自行審批新建、改建、擴建,以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產生的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應當按規定履行審批程式並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
備案檔案應當包括項目名稱、建設單位、審批部門、績效目標及績效指標、投資額度、運行維護經費、經費渠道、信息資源目錄、信息共享開放、套用系統、等級保護或者分級保護備案情況、密碼套用方案和密碼套用安全性評估報告等內容,其中改建、擴建項目還需提交前期項目第三方後評價報告。
第十條 跨部門共建共享的政務信息化項目,由牽頭部門會同參建部門共同開展跨部門工程框架設計,形成統一框架方案後聯合報國家發展改革委。框架方案要確定工程的參建部門、建設目標、主體內容,明確各部門項目與總體工程的業務流、數據流及系統接口,初步形成數據目錄,確保各部門建設內容無重複交叉,實現共建共享要求。框架方案確定後,各部門按照項目管理要求申請建設本部門參建內容。
各有關部門對於需要地方共享協同的政務信息化項目,應當按照統籌規劃、分級審批、分級建設、共享協同的原則建設,並加強與地方已有項目的銜接。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加強對地方的指導,統籌制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總體要求和標準規範。地方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根據項目的總體目標、整體框架、建設任務、績效目標及指標等,按照本地有關規定開展項目審批建設工作,並做好與國家有關項目建設單位的銜接配合。
第十一條 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方案應當包括信息資源共享分析篇(章)。諮詢評估單位的評估報告應當包括對信息資源共享分析篇(章)的評估意見。審批部門的批覆檔案或者上報國務院的請示檔案應當包括對信息資源共享分析篇(章)的意見。
項目建設單位應當編制信息資源目錄,建立信息共享長效機制和共享信息使用情況反饋機制,確保信息資源共享,不得將應當普遍共享的數據僅向特定企業、社會組織開放。
信息資源目錄是審批政務信息化項目的必備條件。信息資源共享的範圍、程度以及網路安全情況是確定項目建設投資、運行維護經費和驗收的重要依據。
第十二條 各部門所有新建政務信息化項目,均應當在全國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台政務信息化項目管理子平台(以下簡稱管理平台)報批或者備案。
所有中央本級政務信息系統應當全口徑納入管理平台進行統一管理。各部門應當在管理平台及時更新本部門政務信息系統目錄。管理平台匯總形成國家政務信息系統總目錄。
第三章 建設和資金管理
第十三條 項目建設單位應當確定項目實施機構和項目責任人,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加強對項目全過程的統籌協調,強化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並嚴格執行招標投標、政府採購、工程監理、契約管理等制度。招標採購
涉密信息系統的,還應當執行保密有關法律法規規定。
第十四條 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以及黨政機關安全管理等有關規定,建立網路安全管理制度,採取技術措施,加強政務信息系統與信息資源的安全保密設施建設,定期開展網路安全檢測與風險評估,保障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第十五條 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落實國家密碼管理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的要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密碼保障系統並定期進行評估。
第十六條 項目應當採用安全可靠的軟硬體產品。在項目報批階段,要對產品的安全可靠情況進行說明。項目軟硬體產品的安全可靠情況,項目密碼套用和安全審查情況,以及硬體設備和新建數據中心能源利用效率情況是項目驗收的重要內容。
第十七條 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充分依託雲服務資源開展集約化建設。
第十八條 對於人均投資規模過大、項目建設單位不具備建設運行維護能力的項目,應當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或者外包,減少自建自管自用自維。
第十九條 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實行工程監理制,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信息系統工程監理有關規定,委託工程監理單位對項目建設進行工程監理。
第二十條 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對項目績效目標執行情況進行評價,並徵求有關項目使用單位和監理單位的意見,形成項目績效評價報告,在建設期內每年年底前向項目審批部門提交。
項目績效評價報告主要包括建設進度和投資計畫執行情況。對於已投入試運行的系統,還應當說明試運行效果及遇到的問題等。
第二十一條 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工程嚴重逾期、投資重大損失等問題的,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及時向項目審批部門報告,項目審批部門按照有關規定要求項目建設單位進行整改或者暫停項目建設。
第二十二條 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項目審批部門批覆的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實施項目建設。項目建設目標和內容不變,項目總投資有結餘的,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將結餘資金退回。
項目建設的資金支出按照國庫集中支付有關制度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項目投資規模未超出概算批覆、建設目標不變,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確需調整且資金調整數額不超過概算總投資15%,並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項目建設單位調整,同時向項目審批部門備案:
(一)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確需改變建設內容的;
(二)確需對原項目技術方案進行完善最佳化的;
(三)根據所建政務信息化項目業務發展需要,在已批覆項目建設規劃的框架下調整相關建設內容及進度的。
不符合上述情形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相應手續。
第二十四條 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未獲批覆前,原則上不予下達項目建設投資。對於因開展需求分析、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購地、拆遷等確需提前安排投資的政務信息化項目,項目建設單位可以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覆後,向項目審批部門提出申請。
第二十五條 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成後半年內,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審批部門組織驗收,提交驗收申請報告時應當一併附上項目建設總結、財務報告、審計報告、安全風險評估報告(包括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測評報告或者非涉密信息系統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報告等)、密碼套用安全性評估報告等材料。
項目建設單位不能按期申請驗收的,應當向項目審批部門提出延期驗收申請。
項目審批部門應當及時組織驗收。驗收完成後,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將驗收報告等材料報項目審批部門備案。
第二十六條 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檔案管理的規定,做好項目檔案管理,並探索套用電子檔案。
未進行檔案驗收或者檔案驗收不合格的,不得通過項目驗收。
第二十七條 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項目通過驗收並投入運行後12至24個月內,依據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管理績效評價有關要求,開展自評價,並將自評價報告報送項目審批部門和財政部門。項目審批部門結合項目建設單位自評價情況,可以委託相應的第三方諮詢機構開展後評價。
第二十八條 加強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投資和運行維護經費協同聯動,堅持“聯網通辦是原則,孤網是例外”。部門已建的政務信息化項目需升級改造,或者擬新建政務信息化項目,能夠按要求進行信息共享的,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審核;如果部門認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黨中央、國務院要求不能進行信息共享,但是確有必要建設或者保留的,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國務院,由國務院辦公廳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審核,經國務院批准後方可建設或者保留。
(一)對於未按要求共享數據資源或者重複採集數據的政務信息系統,不安排運行維護經費,項目建設單位不得新建、改建、擴建政務信息系統。
(二)對於未納入國家政務信息系統總目錄的系統,不安排運行維護經費。
(三)對於不符合密碼套用和網路安全要求,或者存在
重大安全隱患的政務信息系統,不安排運行維護經費,項目建設單位不得新建、改建、擴建政務信息系統。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九條 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接受項目審批部門及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配合做好績效評價、審計等監督管理工作,如實提供建設項目有關資料和情況,不得拒絕、隱匿、瞞報。
第三十條 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央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政務信息共享的要求,以及項目建設中招標採購、資金使用、密碼套用、網路安全等情況實施監督管理。發現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或者批覆要求的,應當要求項目建設單位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後仍不符合要求的,項目審批部門可以對其進行通報批評、暫緩安排投資計畫、暫停項目建設直至終止項目。
網路安全監管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國家政務信息系統的安全監管,並指導監督項目建設單位落實
網路安全審查制度要求。
各部門應當嚴格遵守有關保密等法律法規規定,構建全方位、多層次、一致性的防護體系,按要求採用密碼技術,並定期開展密碼套用安全性評估,確保政務信息系統運行安全和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的數據安全。
第三十一條 審計機關應當依法加強對國家政務信息系統的審計,促進專項資金使用真實、合法和高效,推動完善並監督落實相關制度政策。
第三十二條 項目審批部門、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績效評價和項目後評價結果的套用,根據評價結果對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指導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並按照項目審批管理要求將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安排政府投資和運行維護經費的重要依據。
第三十三條 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履行審批、備案程式,或者因管理不善、弄虛作假造成嚴重超概算、質量低劣、損失浪費、安全事故或者其他責任事故的,相關部門應當予以通報批評,並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相關部門、單位或者個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截留、挪用政務信息化項目資金,或者違規安排運行維護經費的,由有關部門按照《
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相關規定予以查處。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根據本辦法的規定及職責分工,制定本部門的具體管理辦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參照本辦法制定本地區的管理辦法。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部負責解釋。
內容解讀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對國家政務信息系統的規劃、審批、建設、共享和監管作出規定。
《辦法》指出,要規範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管理,推動政務信息系統跨部門跨層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強化系統套用績效考核。國家政務信息系統主要包括: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實施的國家統一電子政務網路平台、國家重點業務信息系統、國家信息資源庫、國家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國家電子政務基礎設施(數據中心、機房等)、國家電子政務標準化體系以及相關支撐體系等符合《政務信息系統定義和範圍》規定的系統。
《辦法》強調,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管理應當堅持統籌規劃、共建共享、業務協同、安全可靠的原則,充分發揮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規劃的統籌作用。各有關部門編制規劃涉及政務信息化建設的,應當與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規划進行銜接。
《辦法》在簡化最佳化項目申報和審批流程的基礎上,要求對中央本級政務信息系統全口徑納入管理平台進行統一管理。各部門所有新建政務信息化項目,均應當在全國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台政務信息化項目管理子平台報批或者備案。各部門應當在管理平台及時更新本部門政務信息系統目錄。管理平台匯總形成國家政務信息系統總目錄。
《辦法》提出,加強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投資和運行維護經費協同聯動,對於未按要求共享數據資源、未納入國家政務信息系統總目錄、不符合密碼套用和網路安全要求等情況的政務信息系統,不安排運行維護經費。加強對績效評價和項目後評價結果的套用,將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安排政府投資和運行維護經費的重要依據。堅持“聯網通辦是原則,孤網是例外”,對部門認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黨中央、國務院要求不能進行信息共享,但是確有必要建設或者保留的,經國務院批准後方可建設或者保留。
《辦法》強調,有關部門要建立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管理的協商機制,做好統籌協調,開展督促檢查和評估評價,推廣經驗成果,形成工作合力。
辦法解答
問: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意義重大,各方高度關注,請介紹一下《辦法》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政務信息化建設工作,近年來就加快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明確要求破除“信息孤島”,大力推進數據共享,實施“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各部門加大了政務信息化建設和完善的力度,在促進政府科學決策、提升監管能力、最佳化政務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等基礎設施相繼建成,中央62個部門、31個省(區、市)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面接入國家數據共享體系,累計發布數據共享服務接口超過1300個,提供數據查詢核驗服務超8.3億條次,支撐跨部門、跨地區數據共享交換量達697億條,初步實現“網路通”“數據通”。國家人口基礎庫、法人單位信息庫、社會信用庫等基礎資料庫加快建設完善,人口、法人、信用等數據實現統一關聯匯聚,為跨部門協同治理提供有力支撐。
為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200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並實施了《
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55號令),對規範電子政務工程項目建設管理髮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我國“放管服”改革不斷走向深入,最佳化營商環境對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對原辦法進行全面修訂並提升效力層級。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研究制定並報請國務院批准印發了《辦法》,進一步最佳化政務信息化建設的審批流程,形成部門監管合力,加強對項目建設投資與運維、績效評價、審計等的聯動管理,以制度推動實現政務信息資源縱橫聯通、整合共享,提升政務信息化建設實效。
問:從適應技術快速演進對政務信息化建設影響出發,《辦法》在最佳化審批流程和促進集約建設方面有什麼新舉措?
答:為進一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辦法》對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提出了一系列制度保障,核心是促進政務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疊代、整體推進和集約創新。
一是在建設節奏上,要快速疊代。為滿足政府部門快速增長的信息化建設需求,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辦法》在嚴控新建系統數量和規模基礎上,從制度層面簡化了項目報批建設的相關程式,促進各部門聚焦緊迫需求開展建設,在滿足當前政務信息化建設需求的同時,適應信息技術快速疊代發展。比如,《辦法》規定,對於已納入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規劃的項目,可直接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是在建設形態上,要整體推進。深入推進跨部門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加快提升政府一體化服務、監管和決策能力,是構建數字政府的重要基礎。《辦法》通過引入“框架方案”概念,為強化跨部門共建共享、促進部門間業務協同提供了有力抓手,將有效推動跨部門業務流、數據流的整合再造,加快實現“大平台、大系統、大數據”的發展格局。
三是在建設理念上,要集約創新。當前,以雲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快速演進,為政府部門積極探索運用雲服務,進一步提升政務信息化集約建設水平等提供了支撐。為此,《辦法》明確,政府部門應充分依託雲服務資源開展集約化建設,也鼓勵項目建設發揮職能部門作用或者外包,減少自建自管自用自維。
問:《辦法》在統籌政務信息化建設管理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推進數字政府建設作了明確部署。《辦法》立足於構建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統籌協調管理機制,從規劃和審批管理、資金管理、監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可概括為“五個統一”的要求。
一是統一工程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規劃並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各有關部門編制規劃涉及政務信息化建設的,應當與國家規划進行銜接。
二是統一標準規範。對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的定義範圍、申報審批、共建共享、安全管理等提出進一步的規範要求。
三是統一備案管理。對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或者核報國務院審批,以及其他有關部門自行審批形成的政務信息化項目,實施全口徑統一備案。
四是統一審計監督。加強對國家政務信息系統的審計,促進專項資金使用真實、合法和高效,推動完善並監督落實相關制度政策。
五是統一評價體系。加強對績效評價和項目後評價結果的套用,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安排政府投資和運行維護經費的重要依據。
問:《辦法》在推動提升政務信息化建設效能方面有什麼相關規定?
答:為提升政務信息化建設效能,《辦法》在明確“五個統一”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了“四個強化”。
一是強化集約共享。將推動政務信息系統跨部門跨層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作為主線貫穿始終。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等報告報批階段,均要對共建共享情況進行說明。比如,為確保信息資源共享,《辦法》規定,項目建設單位應當編制信息資源目錄,建立信息共享長效機制和共享信息使用情況反饋機制。
二是強化協同聯動。加強項目建設投資和運維經費安排的聯動管理。原則上只對能夠按要求進行信息共享的新建或升級改造項目予以審核;對於存在未按要求共享、未納入系統目錄等情況的系統,不再安排運行維護經費。
三是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在簡化最佳化項目申報和審批流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項目後續監督檢查、審計、後評價,以及績效評價等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和要求。
四是強化央地銜接。中央部門對於需要地方共享協同的政務信息化項目,應當按照統籌規劃、分級審批、分級建設、共享協同的原則建設,加強與地方已有項目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