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管理

和諧管理

和諧管理,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和諧關係。和諧管理,就是品人、識人、找人、選人、育人、用人、管人、容人、留人的層層遞進、有序運作、隨機應變、一環扣一環,使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得心應手、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功。和諧管理,就是使被管理者的人和事對稱,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和諧管理既是和諧經濟的管理模式,也是對稱經濟的管理模式。

和諧管理,就是管理者的和諧心態。管理人生活在緊張的競爭氛圍中,生活在不良的環境裡,應首先學會自我超越,保持和諧的心態,使自己輕鬆愉快地管理。

基本介紹

簡介,內涵,圖書,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名詞解釋,和諧管理的定義,和諧管理的內容,和諧管理的特徵,

簡介

和諧管理,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和諧關係。和諧管理,就是品人、識人、找人、選人、育人、用人、管人、容人、留人的層層遞進、有序運作、隨機應變、一環扣一環,使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得心應手、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功。
和諧管理,就是使被管理者的人和事對稱,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莊子》中的子輿有很多缺陷:駝背、隆肩、脖頸朝天。朋友問他:“你很討厭自己的樣子吧?”他回答說:“不!我為什麼要討厭它呢?假如上天使我的左臂變成一隻雞,我就用它在凌晨來報曉;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變成彈弓,我便用它去打斑鳩烤了吃;假如上天使我的尾椎骨變成車輪,精神變成了馬,我便乘著它遨遊世界。上天賦予我的一切,都可以充分使用,為什麼要討厭它呢?得,是時機;失,是順應。安於時機而順應變化,所以哀怨不會入侵到我心中。”能使你的被管理者像這位子輿坦然、喜悅地去接受、欣賞自己的缺陷,毫不自暴自棄,順應客觀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潛能,化劣勢為優勢,就是和諧管理。
和諧管理既是和諧經濟的管理模式,也是對稱經濟的管理模式。

內涵

一,企業和諧管理的管理觀念是追求和諧,它要求企業的管理者以和諧理念統領企業的發展。
二,企業和諧管理的目標是追求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同提高,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三,企業和諧管理的內容包括企業內部由出資者、經營者和生產者共同主宰的企業管理和企業外部與其利益相關者、社會、自然全面協調的和諧管理。
四,企業和諧管理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正確處理企業內部人自身、人與人以及人與企業外部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五,企業和諧管理是一個從“不和諧——和諧——新的不和諧——新的和諧”的動態平衡過程,而且由於“不和諧 ”存在的客觀必然性,決定了追求和諧是企業永恆的主題。

圖書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管理成功學著作。成功的管理就是和諧的管理。和諧管理,是經濟過程人和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對稱,是巨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結構的合理有序,是老闆之間、股東之間、出資者和管理人員之間、老闆和員工之間、領導和民眾之間、上級和下級之間、合作夥伴之間、團隊成員之間、企業和顧客之間的雙贏合作,是上游產品和下游產品之間、生產鏈的上一個環節和下一個環節之間的最佳組合。只有經濟過程、企業內外各種關係協調有序、和諧運作,才能發揮經濟主體的最佳功能。
和諧管理是對稱經濟、有序經濟、雙贏經濟,是結構出效益、結構產生生產力的經濟管理模式。
本書是作者原創的管理學理論體系《和諧經濟叢書》的一本。

作者簡介

陳世清:把管理學與成功學相結合、創立管理成功學成功管理學的開山鼻祖。他擁有自己的哲學範式經濟學範式和中國人第一個自己原創的經濟學體系、管理學體系、擅長跨學科研究而在學術上自成一家,曾出版《經濟領域的哥白尼革命》等四十多部著作,並公開發表數十篇經濟學、管理學、哲學論文,論文多次轉載並多次獲獎。他是五度空間理論對稱哲學對稱邏輯對稱經濟學再生經濟學和諧經濟學幸福經濟學對稱管理學、人類二次創業理論知識運營學創業經濟學名牌經濟學共有制理論等經濟理論的創始人,致力於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做出創新性成果,被稱為“中國的愛因斯坦”、真正的經濟學家。其創立的對稱經濟學被認為結束了人類經濟學的史前史,是人類經濟學範式的革命。

圖書目錄

前 言
導 論 和諧管理的關鍵是謀人
※人是寶中寶
※深謀謀人,淺謀管理
※謀人是捭闔之首
※謀人三部曲
§和諧管理:謀己
※智者謀人
※正者謀人
※以退為進
※藏而不露
※吸引別人的眼球
※不要喧賓奪主
※威嚴能使鬼推磨
※容人者謀人
※顯露自信
※以默制動
※先發制人
§和諧管理:品人
※從身體品人
※從姿勢品人
※從神色品人
※從長相品人
※從衣著品人
※從性格品人
※從語言品人
※從行為品人
※從本質品人
※從能力品人
§和諧管理:識人
※知人善察
※善解人意
※把握心態
※知己知彼
※知根知底
※寧精毋濫
※區別對待
※識別雄心
※刮目相看
※人才是別人的好
§和諧管理:找人
※爭奪人才
※求賢若渴
※公平找人
※公開才公平
※公平不是一刀切
※找到自家灶下
※搭個擂台
※混水摸魚
※鯰魚效應
※找到別人帳下
§和諧管理:育人
※經營人才
※一本萬利
※有的施教
※澆樹澆根
※遇物則誨
※遺教百世
※育高於教
※煉高於育
※人是工作的產物
※吐故納新
§和諧管理:選人
※惟才是舉
※唯能是選
※任人為賢
※人無完人
※不限資歷
※內外無別
※競爭上崗
※見怪不怪
※人才一盤棋
※分門別類選人才
§和諧管理:管人
※管出人才
※欲擒故縱
※兔死狗烹
※攻心為上
※用人不疑
※激發熱情
※不令而行
※虎帥以聽
※以柔克剛
※以靜制動
§和諧管理:用人
※借力使力
※權變用人
※銳氣與才氣
※用其所能
※用其所長
※用其所智
※用其所諫
※用其所趣
※用其所志
※用其之危
§和諧管理:留人
※築巢引鳳
※蛋糕做大
※看到希望
※不計成敗
※獎懲分明
※度外留人
※獎懲有信
※獎到為止
※該炒就炒
§和諧管理:容人
※學會移情
※有容乃大
※以誠相容
※明辨饞言
※化解反面為正面
※左右溝通
※左右逢源
※攬過則興

名詞解釋

和諧管理的定義

和諧理論”是席酉民在其成為中國第一位管理工程博士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並在其後的研究中逐步成為一系列可實際操作的管理理論
和諧管理是組織為了達到其目標,在變動的環境中,圍繞和諧主題的分辨,以最佳化和不確定性消減為手段提供問題解決方案的實踐活動。  

和諧管理的內容

一、企業與環境和諧
所謂企業與環境和諧,就是企業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也不能以犧牲有限的資源為代價,更不能以職工的健康為代價。馬克思恩格斯著作那些觸目驚心的環境污染和極端齷濁的工作環境,在資本主義發展早期並不鮮見。遺憾的是就在當今社會也時見報端。目前節能降耗和環境污染問題已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不管在什麼地方,再走“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式經營”老路是不行的。再走“用職工的健康和生命換取社會財富”的老路也是不行的。
二、企業與社會和諧
企業存在於社會之中,企業活動於社會之上,因此企業與社會和諧十分重要。與社會和諧,第一表現在與鄰里的關係上,第二表現在社會責任上。與鄰里的關係就是要同鄰里搞好關係,不能以鄰度壑,更不能與鄰為仇。特別是有的企業,在征地期間就沒處理好與民眾的關係,不是付價太低,就是遲遲不兌現。再一個就是污染了環境,影響了周圍民眾的正常收益和生活。表現在社會責任上,就是企業要為社會多作貢獻,遵紀守法以樹立企業形象。有的人提出“前半輩子掙錢,後半輩子捐錢”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截然分開,要隨時保持這種和諧。
三、企業與市場和諧
這表現在產品的質量和性能、行銷服務、售後服務等幾個方面。產品是是不是適銷對路,花色品種和質量是否能滿足顧客的要求?至於見利忘義搞假冒偽劣,甚至添加有毒有害物質以獲取暫時性的效益和搞陰謀詭計以損人利己,並不可取。雙贏和多贏才是最好的結果。行銷服務表現在對顧客的尊重上,常說顧客是上帝,要真正使顧客有上帝的感覺。大家做得比較好的是微笑服務,而為顧客當好參謀就難免不帶上一些功利的目的,利用顧客的信任向顧客推銷一些滯銷的商品。這是一種短視行為,很難有回頭客。在售後服務上,有的在銷售時吹得天花亂墜,兌現時百般推委,這對企業的形象損害是很大的。誇張宣傳和霸王條款都是不可取的。所謂生產“黑心棉”、“紅心蛋”、“硫磺耳”之類的企業,沒有一個是有所作為的。投訴居高不下可不好,顧客不可欺,口碑的負面效應比廣告的正面效應大得多。誠信是企業進入市場的通行證,缺乏誠信的企業是走不遠的。虛假廣告即使可以得逞一時,但不可能永遠得逞,觸犯了刑律是要負法律責任的。最近,國家明確規定,被投訴太多的企業不能成為誠信企業。還有那么一些龍頭企業,市場上一有風吹草動就向合作夥伴轉嫁危機,這是一種短視行為。要知道保護合作夥伴就是保護自己。不保護好合作夥伴的企業不會有大的作為。
四、企業與政府和諧
政府是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管理者,在經濟發展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任何企業要想在市場上叱吒風雲,不同政府搞好關係是不行的。美國微軟被分割、俄羅斯石油大王被逮捕就是這個問題沒有處理好。中國是一個官本位制盛行的國家,同政府的關係確實是一個比較微妙的問題,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太近搞不好容易同貪官形成利益集團,雖然可以得到一些額外的好處,但貪官倒台有可能為其陪葬。最近一些跨國公司行賄被曝光,就是如此。貪官倒台是罪有應得,而企業為其殉葬則形象受損,得不償失。而離得太遠又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支持,下面有許多事也不好辦。在與政府的關係上,遵紀守法仍是第一要務。
五、企業同職工的和諧
企業雖有老闆和職工之分、管理人員同一般職工之別,但企業仍然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只有利益兼顧的企業才可能和諧。常言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企業的第一要務。企業要創造利潤,老闆要賺錢,但絕不能以損害職工的利益為代價。因此,那種為了減少成本而刻意創造惡劣的工作環境,為了剩餘價值最大化而任意增加職工勞動時間,為了減少職工所得而採取的高處罰,以及為了緩解經營壓力而任意裁員都是不可取的。至於強迫職工勞動的集中營似管理,更是犯罪,為社會所不容。日本媒體認為“績效主義把工薪族逼上絕路”,值得警惕。  

和諧管理的特徵

認識任何事物,首先是從認識其特徵開始的。同樣,要很好地認識和理解企業和諧管理,也需要首先把握其特徵。我們知道,企業和諧管理是近幾年來我國企業管理界的一個熱門話題,許多企業雖然在這方面已經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經驗,但都缺乏對企業和諧管理從理論上進行的系統提煉。本文通過對部分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和對其成功經驗進行深入分析,認為企業和諧管理的特徵包括以下方面:
(一)目標的全面性
目標的全面性是指企業和諧管理的目標是全面的。長期以來,許多企業始終以追求經濟指標為根本宗旨,把獲得投入資本的最高報酬率、產品或服務的最高銷售額、市場的最大占有率、最終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作為企業成功的最高標準,結果使企業成為一部循環運轉的賺錢機器,導致其壽命很快衰竭。而企業和諧管理追求的目標是全面的,主要有:
  • 人力資本價值;既要考慮顧客所得價值,也要考慮企業的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所得價值,還要考慮因社會進步、環境保護及當代、後代具有良好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福祉而產生的價值增值;
  • 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同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決策的民主性是指企業在做重大決策時要由出資者、經營者和生產者共同參與,並對決策的實施進行監督和制約。這是實現由出資者、經營者和生產者共同主宰的企業內部和諧管理的顯著特徵。決策的民主性可以防止損人利己的小集團或個人利益的惡性膨脹。當今,許多企業由於決策不民主,個別專權人或小集團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以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最大化作為決策的基礎,以至於不顧其它群體的利益,有時甚至是不惜損害別人的利益和整個企業的利益以達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其結果在出資者、經營者和生產者之間產生矛盾和衝突,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甚至導致企業的失敗。也有許多企業由於決策不民主,使企業的決策產生重大失誤。因為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環境下,個人和少數人的判斷很可能會有偏執。這是由於看問題的角度、所掌握的信息量和本身的分析能力所決定的。由於這種限制,不可避免地會做出脫離實際的決策,從而造成企業的重大損失。而決策的民主性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出資者、經營者和生產者各方的積極性,而且可以集各方的智慧,使決策更全面,更切實可行,避免重大的失誤。
(三)運行的透明性
運行的透明性是指企業和諧管理的運行是高度透明的。許多企業由於治理結構不完善,透明度不高,經常搞暗箱操作,結果導致或者損害股東利益(如經營者貪污腐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等)、或者損害員工利益(如拖欠或剋扣工資、工作環境惡劣等)、或者損害顧客利益(制假販假、虛假廣告等)的行為。由於股東利益受損,結果導致股市震盪或股民群憤;由於員工利益受損,結果導致股東及經營者與員工的矛盾與衝突;由於顧客利益受損,結果引發社會民憤。這些都直接損害各方的信賴關係、和諧氣氛和友好合作。而企業和諧管理由於在決策民主性的前提下,通過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提高企業運營的透明度和社會信任度,防止暗箱操作,使得企業在運營中得到各方的監督,因而,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社會信任度和企業在社會中的形象,為各方的和諧協作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
(四)監管的完備性
監管的完備性是指企業和諧管理的監管機制比較完善和健全。當今,許多企業由於監管機制的不完善和不健全,其結果使得財務、投資擔保沒有嚴格按照審批程式進行;披露的信息失真現象嚴重;經濟違規現象和“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不僅損害了出資者的利益,而且也損害了員工的利益。而企業實施和諧管理,為了確保民主性決策的順利實施和運行的透明性,確保各方利益不受損害,通過完善企業治理結構,不斷完善監管機制,充分發揮監事會的作用。特別是財務、投資擔保要有嚴格的審批程式和透明的披露規定,以杜絕嚴重的經濟違規和犯罪。通過建立獨立董事制度,從制度上保證公司董事會成為全體股東利益的真正代表,而不受少數人和大股東控制或主宰,確保股東利益不受損害。同時,通過加強企業的工會組織以保障所有員工的正當權益和利益不受損害,使員工的利益隨著企業的發展而得到提高。總之,企業和諧管理通過完善的監管機制,確保企業各方利益不受損害,從而有利於實現企業內部的和諧。
(五)企業文化的進取性
企業文化積極向上,企業內部人際關係和諧是企業內部和諧的一個顯著特徵。當今,許多企業內部存在著各種矛盾與衝突的根源,從根本上講就是因為缺乏建立在統一價值觀基礎上的積極進取的企業文化
創建企業文化,實質上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方面是將企業文化作為靈魂來指導企業發展,通過企業文化建設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取得社會的認同和尊重;另一方面,就是要在企業內部形成積極向上的共同的價值觀,使得員工個體目標與企業目標一致,員工的自主管理意識增強,在企業內部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進而形成統一的力量。優秀的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就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持,就會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的推動作用。
(六)對外的誠信性
誠信是企業的戰略資源,是企業道德觀的外在表現,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企業形成良好的誠信體系是企業外部和諧的突出表現。當今,許多企業的失信和欺詐言行,嚴重影響著企業的發展,甚至使得企業短命,同時也嚴重敗壞商業風氣,危害社會和公眾利益,也極大地增加經濟生活中的交易成本,使得市場機制難以合理運作。相反,眾多企業的成功實踐無不印證了誠信經營的力量,良好的誠信體系是企業走向成功的必然選擇和重要保證。一個企業,無論是創業之處,還是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只有視誠信為企業生命,將它作為處理企業內外關係的基本原則,塑造誠實守信的企業形象,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知名度和美譽度,才能在企業內外建立起和諧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最終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七)生產經營活動的環保性
生產經營活動的環保性是綠色生態企業的直觀體現,也是企業和諧管理的重要特徵。創建綠色生態企業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根本途徑。可是,仍然有許多企業為了短期利益,忽視環境保護,排放“三廢”和進行污染生產,引起公眾和消費者的不滿,最終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
樹立綠色生態企業的經營理念,開發綠色產品,推行清潔生產,推進綠色服務,取得綠色認證是創建綠色生態企業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取得綠色認證是創建綠色生態企業的標誌性內容。ISO14000認證可以說是一張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因為環境保護正越來越被已開發國家用來作為遏制我國對外貿易的壁壘,從而形成一種新型的非關稅壁壘———綠色貿易壁壘。許多國際企業集團為了增強競爭力,樹立綠色企業形象,擴大國際企業影響力,爭相得到ISO14000標準認證。因為取得該認證,即意味著企業得到了國際認可,其產品便可以通行無阻地進入國際市場。否則,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將會寸步難行,甚至都得不到參與競爭的資格。通過綠色生態企業的創建,科學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準確地利用自然來為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服務,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八)承擔社會責任的主動性
以主動、積極的態度承擔社會責任,為社會服務,為公益事業做實事,滿懷真誠,奉獻愛心,關注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是企業和諧管理的外部表現。我們知道,企業最終的目的是盈利,但如果忽視了社會責任就不算成功的企業。只有注重社會責任的企業,才能在長遠的發展中樹立起自身的品牌,只有給予社會最優質的產品,社會才會給予企業回報及認同,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企業自身才是最終的受益者。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家不僅應追求企業的短期利潤,更應關注企業的長期獲取利潤的能力,而企業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有助於增強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實踐和眾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說明,在社會責任和企業績效之間存在著正向關聯度。公益是一個社會穩定發展的內在需要。企業關心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加大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投入,正是滿足社會穩定發展的內在需要,社會穩定發展必然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