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識運營學
- 類別:學說
- 內容:研究知識運營的本質、性質、規律
- 創立:陳世清
學科定位,知識經濟的核心,規範經濟活動,企業“軟體”的運營,智力運作方式的綜合和升華,自上而下的運營,經濟的無投資增長,生產力轉化的中介,人類二次創業,生存創業,生態創業,二次創業的核心,創立者簡介,參考資料,
學科定位
知識運營學是哲學:傳統知識論認為,知識有認識和改造功能。所謂認識功能,就是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所謂改造功能,就是人們的認識可以指導人們改造世界。知識運營學認為,知識不但有認識和改造功能,而且有創造、增值功能,因此是對知識論的重要補充,而知識論屬哲學範疇。不僅如此,知識運營作為新的經濟成長方式,改變了人類歷史的因果關係,所以知識運營學是新的歷史觀,而歷史觀屬於哲學的範疇。所以知識運營學是哲學。
知識運營學是經濟學:知識運營學所研究的對象知識運營是繼產品、資產、資本運營之後的又一全新的增長方式,所以使人們對增長方式的認識、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更深刻全面,所以它是經濟學。
但知識運營學又不是哲學,因為它研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管理的一般模式,這是傳統的哲學所沒有的。
知識運營學又不是經濟學,因為它研究知識論、認識論和管理的具體模式,這是傳統的經濟學所沒有的。
知識運營學又不是管理學,因為它研究管理背後深層的規律,這是傳統管理學沒有的。
知識運營學不是哲學、經濟學、管理學的邊緣學科,因為它研究的對象覆蓋哲學、經濟學、管理學的整體,而不是它們的邊緣地帶。但知識運營學又不是哲學、經濟學、管理學的綜合學科。因為哲學本身就已經是各門學科的綜合,從中概括出宇宙的本質和普通規律,如果哲學本身又成為綜合的對象,那么勢必出現學科分類上的“二律背反”。
知識運營學不是橫斷科學。橫斷科學在層次上介於哲學與具體科學之間,在內容與功能上相對獨立。
知識運營學的縱向運作方式,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橫向運作方式。正是知識運營學的縱向運作方式,使知識功能化、社會經濟化,使經濟學由原來的資源最佳化配置的學說,轉變為資源最佳化配置與再生的學說。資源最佳化配置是手段,資源最佳化再生才是目的。知識運營使市場不相信“外部性”,價值機製成為市場的核心機制。知識運營學改造傳統經濟學的切入點,是改變傳統經濟學的坐標。知識運營學對傳統經濟學的改造,是知識運營學對其他學科改造的典型。
由於知識運營學自上而下、對各門學科具有提升、整合、催化作用,所以知識運營學應單獨列為縱深學科。
知識經濟的核心
規範經濟活動
以往的經濟活動都是從經濟實踐活動中形成經驗,再從經驗上升為理論;而知識運營則一開始就是用最先進的理論指導經濟活動。理論先行是知識運營的第一特徵。
知識運營的第二個特徵是用科學規律規範經濟活動。我們現在用得越來越頻繁的諸如“規範經營”、“規範競爭”、“與國際慣例接軌”等字眼,其中的“規範”、“國際慣例”等都是經濟活動的“遊戲規則”或人類長期經濟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經濟活動的科學規律。這些規律雖然都以規則、法律等觀念形式存在,然而卻是客觀規律的反映。知識運營就是幫助人們自覺地發現、制定、運用科學規律指導人們的經濟活動,以最大限度地取得經濟活動的效益。
企業“軟體”的運營
企業“軟體”有兩層含義:①企業客觀的關係,包括生產要素之間的關係,要素與產品之間的關係,產品之間的關係;②企業主觀的關係,即反映和處理企業客觀關係的理論(含理念)、制度、管理。知識運營,就是通過建立科學、先進的企業的主觀關係,來建立科學、先進的企業的客觀關係,以取得企業最大限度的效益。
智力運作方式的綜合和升華
企業智力運作方式有三種:點子→策劃→創造。這是知識運營從低級到高級、從自發到自覺的過程。實際上,點子、策劃也都包含了創造,只是自發、膚淺、低層次的創造。創造就是通過質變,達到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的產生。量變達到質變,必須通過序(結構)變。知識運營就是通過對生產各要素的最佳化組合,達到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序變)產生巨大的生產力。
自上而下的運營
人類以往的經濟活動發展是從產品運營,上升到資產運營,爾後上升到資本運營,最後上升到知識運營;而知識經濟時代,則是以知識運營帶動資本運營,以資本運營帶動資產運營,以資產運營帶動產品運營。前者呈自下而上發展,後者呈自上而下提升。我們把前者稱為人類經濟活動的第一次創業,後者稱為人類經濟活動的第二次創業。
經濟的無投資增長
傳統觀點認為,資本積累是擴大再生產的前提。這是片面的。資本積累只是外延擴大再生產的前提;而內涵擴大再生產,靠的不是資本積累而是知識積累——知識運營。如果說,原子核裂變釋放的能量大於增加幾噸炸藥釋放的能量,那么,靠知識運營帶來的企業的序變(理論創新、企業文化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產業創新)而產生的能量,也必然大於簡單的投資增長而產生的能量。實際上,通過投資的量的增加也必須通過序變(結構的變化)才能達到經濟總量的增長。知識運營是把這種序變自發上升為自覺,從而產生相對於投資增長的“無投資增長”效益。
生產力轉化的中介
人類二次創業
生存創業
生態創業
只有信息社會,信息成為生產中的主導要素,人們才能逐步以最少的實物和能量的資源就能求生存。這時人們的生活方式不是求生存而是求生態——可持續發展。如果說,第一次創業,解決的是人類當前的生存問題,必然要對自然資源作掠奪式的“經營”,這時自然科學就是第一生產力,那么第二次創業解決的是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必然要和自然和平共處,要求對自然資源作內涵的有效開發,這時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哲學等知識的其他方面也就同時成了第一生產力。
在這裡,生態創業、可持續發展,是二次創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一次創業,是由低層的經營活動向高層的經營活動轉移,第二次創業是用高層的經營活動統馭低層的經營活動。二次創業,就是以知識產業為龍頭,以對人類第一次創業的成果——傳統產業——按生態原則重塑改造為途徑,以人與環境的協同為基礎,以人類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歸宿。
二次創業的核心
二次創業是知識經濟發展的最高階段。知識產業是龍頭,知識運營是二次創業的核心。
知識運營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成長方式,通過知識對其他生產要素的滲透和整合,使知識在生產系統中占主導,使知識產業成為其他產業的先導與主導,使人類由一次創業轉變為二次創業,使人類發展成為可持續發展。作為項目的知識運營,是作為經濟成長方式的知識運營的能動的先導部分。
在微觀企業層次上,知識運營就是用知識運營帶動資本運營,用資本運營帶動資產運營,用資產運營帶動產品運營,用產業結構升級帶動產品更新換代。
知識經濟並非通常所理解的,僅僅指知識的商品化、產業化。正好像工業化並沒有也不可能代替和取消農業一樣,知識產業化也不能代替和取消傳統產業。知識經濟的生命力,不僅在於知識的產業化,更重要的,在於知識產業的主導化和龍頭化——用知識和知識產業來統馭和改造傳統產業。
二次創業的實質,是使第五次產業革命形成的信息產業、第六次產業革命形成的知識產業同傳統產業之間從分離走向以知識產業為中心的統一。這種統一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使傳統產業中的知識、或知識在傳統產業中在質和量兩個方面由從屬轉為主導。
只有知識產業的龍頭化,才不但使新的知識產業同傳統產業走向統一,而且使傳統產業走向統一。知識是傳統產業統一的橋樑和紐帶。而只有知識產業龍頭化,才使這種橋樑和紐帶現實地滲透到傳統產業的各個領域中,使它們各自得以升華和超越。這是人類創業史的否定之否定:人類“產業”未分狀態→各個產業的分離→各個產業的重新統一。
對於工業上落後的國家來講,這種統一使它們可能不再重複那些污染工業、高耗能工業和剝削性經濟,藉助知識文明儘快直接達到工業文明的繁榮,使之後來居上——既保持回歸自然的特色,又享受工業文明。這就是世界大同——人類重新走向統一,只不過是以人為中心同社會和自然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