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精神,加強重大疾病預防控制,全面提升民眾健康水平,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19年11月5日
  • 實施時間:2019年11月5日
  • 發布單位:重慶市人民政府
全文,印發的通知,

全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
二、總體目標
到2020年,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全面建立,居民健康素養不斷提高,健康服務體系健全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健康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到2022年,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重點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地方病、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殘和死亡風險逐步降低,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顯著改善。
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得到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水平居於西部領先、全國前列。
三、主要任務
(一)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
1.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於20%、22%和30%。全面推進健康促進和知識普及,全面普及預防疾病、早期發現、緊急救援、及時就醫、合理用藥等健康知識與技能。明確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健康促進與教育職責,將健康知識普及納入績效考核。建立完善全市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推動“網際網路+精準健康科普”,構建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
2.實施合理膳食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分別低於7.5%、7%和5%。從2022年起,全市營養指導員持續保持在每萬人擁有1名以上。幼稚園、學校、養老機構、醫院等集體供餐單位配備營養師。鼓勵全社會參與減鹽、減油、減糖行動,推進食品營養標準體系建設。實施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達標工程,加強食品安全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將貧困地區重點人群營養干預納入健康扶貧工作。
3.實施全民健身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人數比例分別不少於92.88%、93%和93.8%,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5%、45.1%和48%及以上。鼓勵各級各類學校非上學時段體育場所免費開放,確保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和符合開放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設施全部向社會開放。實施特殊人群的體質健康干預計畫。把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對高校的考核評價。
4.實施控煙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分別達到25%、30%和80%及以上。加強控煙宣傳教育,讓市民充分了解吸菸和二手菸暴露的嚴重危害。加快控煙立法進程,逐步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運輸工具全面禁菸。推進醫院、學校、機關全面禁菸。嚴厲查處違法發布菸草廣告行為,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菸草產品。
5.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提升到15%、20%和30%,登記在冊的精神分裂症治療率、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範管理率均達70%、80%、85%及以上,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減緩。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網路。重視並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工作,引導公眾正確認識和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及心理行為問題;廣泛宣傳成人平均健康睡眠時間,認識抑鬱和焦慮症狀,掌握情緒管理、壓力管理。健全社會心理服務網路,加強心理健康人才培養,推進市內高等院校開設相關專業,持續提高全市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量。建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制。
6.實施健康環境促進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明顯改善;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分別達到14%、15%和25%及以上。建立環境與健康的調查、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推進健康城市和村鎮建設,持續開展創建美麗醫院行動。採取有效措施預防控制環境污染相關疾病、道路交通傷害、消費品質量安全事故等。加大飲用水工程設施投入、管理和維護,保障飲用水安全。加強城市公共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及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等急救設備配置,加強廢棄物分類處置管理。完善醫療機構無障礙設施
(二)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
7.實施婦幼健康促進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5‰、4.5‰和3.5‰及以下,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14/10萬、13/10萬和8/10萬及以下。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婦幼健康服務中的作用。各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原則上應有1所標準化婦幼保健機構。加強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工作,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網路,加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保障能力建設。做好人工流產後避孕服務。逐步擴大新生兒疾病篩查病種範圍。繼續實施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農村婦女“兩癌”篩查項目和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等項目。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
8.實施中國小健康促進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分別達到40%、50%、60%及以上,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力爭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持續推進“師生健康中國健康”活動。探索設立健康副校長,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確保中小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嚴格校外培訓機構監管,深化教育評價制度改革,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持續推進衛生示範學校建設,加強現有中國小衛生保健機構建設,推進中國小專兼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配備,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片聯繫中國小校制度。加強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實施營養改善計畫。完善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強化學校常見病、傳染病防控。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考綜合評價體系。
9.實施職業健康保護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接塵工齡不足5年的勞動者新發塵肺病報告例數占年度報告總例數的比例分別在13.5%、12%、9%及以下。全面落實勞動工時制度;穩步提升工傷保險參保人數。職業病診斷機構報告率和職業健康檢查服務覆蓋率均保持100%;重點行業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率、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均達90%及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率達到95%及以上。健康企業創建覆蓋全市所有區縣,建成全市職業健康信息化管理網路;實施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加強職業健康監管隊伍建設,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和監督檢查;完善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加大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教育。
10.實施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定老年醫學科比例分別不低於45%、50%和90%;三級中醫醫院設定康復科比例分別達到75%、80%和90%及以上。到2022年和2030年,65歲至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開展老年健身、保健、疾病防治與康復等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干預,加強預防老年人跌倒等干預和健康指導。推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支持高等院校等開設老年醫學相關專業,加快培養適應現代老年醫學理念的多層次複合型人才,全面提高老年醫學的科研水平。逐步建立完善支持家庭養老的服務體系,強化家庭養老功能。最佳化老年人住、行、醫、養等環境,營造老年宜居環境。
(三)防控重大疾病。
11.實施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15.7/10萬、209.7/10萬和190.7/10萬及以下。普及公眾衛生應急知識和技能,引導居民實施心肺復甦等自救互救。對高危人群和患者開展生活方式指導。全面落實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加強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的規範管理。提高院前急救、靜脈溶栓、動脈取栓等應急處置能力,二級及以上醫院卒中中心具備開展靜脈溶栓的能力,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和三級醫院卒中中心具備開展動脈取栓的能力。繼續推進醫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推進完善並發布腦卒中、胸痛“急救地圖”。
12.實施癌症防治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2.5%、43.3%和46.6%。倡導積極預防癌症,推進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降低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有序擴大癌症篩查範圍,創造條件普遍開展癌症機會性篩查。推廣套用常見癌症診療規範和臨床路徑,加強診治能力建設,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提高癌症防治同質化水平。重視對癌症晚期患者的管理,推進安寧療護試點工作。促進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應急救助、商業健康保險暨慈善救助等制度間的互補聯動和有效銜接,形成保障合力,切實降低癌症患者就醫負擔。制定工作場所防癌抗癌指南。加強癌症防治科技攻關。健全死因監測和腫瘤登記報告制度。
13.實施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0/10萬、9/10萬和8.1/10萬及以下。引導重點人群早期發現疾病,控制危險因素,預防疾病發生髮展。探索高危人群首診測肺功能、40歲及以上人群體檢檢測肺功能。加強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著力提升基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能力和水平。
14.實施糖尿病防治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規範管理率分別達到67%、69%和75%及以上。提示居民關注血糖水平,引導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學降低發病風險,指導糖尿病患者加強健康管理,延遲或預防糖尿病的發生髮展。推進“網際網路+公共衛生”服務,加強對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進基層糖尿病及併發症篩查標準化和診療規範化。及早干預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伴腎臟損害、糖尿病足等併發症,延緩進展,降低致殘率和致死率。
15.實施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動。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5歲以下兒童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分別控制在1.5%、1%和0.5%以下。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法定傳染病報告率保持在95%以上;消除瘧疾並持續保持;有效控制血吸蟲病輸入;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到2022年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和克山病危害;到2030年保持控制和消除重點地方病。引導居民充分認識疫苗對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積極接種疫苗;倡導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加強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傳染病流行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健康中國重慶行動推進委員會(以下簡稱推進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健康委,負責健康中國重慶行動的組織實施。推進委員會設立專家諮詢委員會和15個專項行動工作組,負責提供技術支持和評估監測工作。區縣成立相應議事協調機構,融入地方發展政策,確保行動實效。
(二)開展監測評估各專項行動工作組圍繞行動提出的目標指標和舉措,健全指標體系,制定監測評估工作方案,對主要倡導性指標和預期性指標、重點任務的實施進度和效果進行年度監測評估,適時發布監測評估報告。各區縣按要求制定本區縣監測評估辦法,開展監測評估。
(三)建立考評機制。考核工作由推進委員會統籌領導。將主要健康指標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年度綜合考核指標,考核結果作為各區縣、各相關部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幹部獎懲使用的重要參考。建立市級督導制度,每年開展1次專項督導。各區縣結合本地區實際細化考核辦法。相關責任部門每半年向推進委員會報告工作進展。
(四)健全支撐體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強化支持引導,確保行動落實到位。探索依託社會力量依法成立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基金會。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推動形成資金來源多元化的保障機制。同步開展衛生技術評估,增強行動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經濟性。
(五)加強宣傳引導加強正面宣傳和典型報導,增強社會普遍認知,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完善醫務人員培養培訓、服務標準、績效考核等制度,鼓勵引導廣大醫務人員踐行“大衛生、大健康、大宣傳”理念,做好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

印發的通知

渝府發〔2019〕29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現將《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