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全文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18號)精神,推動我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堅持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協同高效,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推動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目標。到2025年,力爭全市公立醫院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建成體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運行高效,並與我市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定位相適應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公立醫院運行更加科學高效,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公立醫院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為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推進健康中國重慶行動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1.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均含中醫,下同)。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合作協定》《重慶市加快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實施方案》,擇優遴選兒童、神經等專業建設國家醫學中心,支持建設綜合類別和神經、傳染、呼吸、口腔等專科類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爭創皮膚病、針灸、腫瘤、肝病等專科類別國家區域中醫醫療中心。
2.打造市級高水平醫院。加強軍地合作、院校合作,重點支持西南醫院、重醫附一院等建成國內一流的綜合醫院。支持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市婦幼保健院、重大附屬腫瘤醫院等打造全國知名的專科醫院,支持市中醫院打造全國知名的中醫醫院。依託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三級甲等醫院,將萬州區、黔江區、永川區等部分區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醫院,下同)發展成為市級區域醫療中心。實施重點人群醫療健康服務補短板工程,加強婦女兒童健康、老齡健康、職業健康、康復醫療和精神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提升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服務能力。
3.做強區縣級醫院。推動區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提升,依託能力較強的區縣級醫院建設區域內卒中、胸痛、咯血、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六大中心”。加強區縣級醫院專科能力建設,提高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提高區縣域就診率。繼續加強市級三級醫院對區縣級醫院的對口幫扶。到2025年,實現每個區縣至少有1所三級醫院、1所二級甲等以上公立中醫醫院,力爭有1所婦幼保健機構達到二級婦幼保健院建設標準。建設一批中醫特色重點醫院、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所有區縣級以上公立中醫醫院全部設定治未病科室。
4.發揮公立醫院在醫聯體中的作用。發揮公立醫院在城市醫療集團中的牽頭作用,按照格線化布局管理,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統籌負責格線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發揮區縣級醫院在區縣域醫共體中的龍頭作用,按照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原則,全面推開區縣域醫共體“三通”建設。支持中醫醫院牽頭組建區縣域醫共體。創新公立醫院醫防融合機制,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健全完善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職責清單,促進區縣級醫院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推進以全科醫生為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5.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創建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好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實施疾控能力及重大傳染病醫療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設4家區域公共衛生應急醫院。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公立醫院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適度建設發展多院區,發生重大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每個區至少選擇1家綜合醫院針對性提升傳染病救治能力,對現有獨立傳染病醫院進行基礎設施改善和設備升級。每個縣至少依託1家縣級醫院,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建設。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獨特作用,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發揮軍隊醫院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國家生物安全防禦中的作用。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
6.加強川渝醫療衛生協作發展。推動共同創建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進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設。支持共同建設醫聯體和跨區域辦醫,建立區域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體系。深化中醫藥創新協作,共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四川/重慶)和川渝共建感染性疾病中西醫結合診治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二)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
7.加強臨床專科學科建設。以滿足重大疾病臨床需求為導向,建設心血管、腫瘤、重症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群;建設一批市級臨床重點專科,重點發展兒科、急診、呼吸、重症、生殖醫學、中醫皮膚、針灸等高水平臨床專科;加大腫瘤、婦產、胃腸外科等薄弱專科建設。持續改進落實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和標準體系,提高不同地區、不同級別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同質化水平。加強中醫醫院和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實施“中醫名院名科”建設工程。積極推進重慶中醫藥學院建設;實施一流學科建設專項,支持一批優勢學科建設,力爭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實施市級重點學科建設專項,建設30個左右醫學類市級重點學科。
8.提升醫學技術創新能力。加強基礎和臨床研究,加大對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醫院科研經費投入占業務收入的比重不低於全市研發投入強度。支持開展疑難重症等診療技術攻關,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加快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部委重點實驗室建設;推動市級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積極創建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加大中醫藥經典名方研發力度,建設區域中藥製劑中心。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主要用於對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健全職務發明制度。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促進醫療新技術進入臨床使用。
9.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全面實施多學科診療模式,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在三級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醫院大力推行日間手術,逐步提高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做實責任制整體護理,強化基礎護理,開展延續護理服務,推動無陪護病房試點。在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大力推動藥學門診、處方前置審核、臨床藥師駐科等工作,開展藥物重整、治療藥物管理等藥學專業技術服務,提高精準用藥水平,深入推進醫共體內上下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大力推進院前醫療急救網路建設,完善“120”調度指揮信息系統,加強院前急救與院內救治的信息互通、工作銜接,提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完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中西醫會診制度,建立中西醫臨床協作長效機制,實施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
10.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5G等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持續推進5G醫療專網示範建設。推進智慧醫院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三級醫院診療服務流程實現智慧型化套用全覆蓋,普遍開展智慧醫療服務。依託全市醫學影像雲中心,完善線上檢查質量控制互認標準體系,探索建設醫學影像“無膠片”城市,完善配套的價格和支付政策。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和網際網路診療,推動遠程醫療服務覆蓋所有鄉鎮(街道),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在區縣域內統籌建設區域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消毒供應等中心。推動智慧型醫療設備和智慧型輔助診療系統的研發與套用。持續推進“網際網路+藥品流通”改革,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醫院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
(三)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
11.加強醫院運營管理。健全醫院運營管理組織架構,整合業務資源系統,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全市三級公立醫院設定總會計師崗位,鼓勵其他有條件的醫院推進總會計師制度建設。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疾病嚴重程度與資源消耗在每一個病組的量化治療標準、藥品標準和耗材標準等,對醫院CMI(病例組合指數)、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評價。
12.加強全面預算管理。以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目標為依據,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預算管理,所有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範圍,強化預算約束,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建立健全財務報告、第三方審計和信息公開機制,定期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1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為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防範財務風險、醫療風險、法律風險和廉政風險。強化成本核算與控制,逐步實行醫院全成本核算。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廣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
14.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全面開展二、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持續最佳化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堅持和強化公益性導向,將考核結果作為財政投入、領導幹部任免、醫保總額測算、績效總量核定的重要參考依據。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辦法,以聘用契約為依據,以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為重點,將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鈎。完善城市醫療集團和區縣域醫共體績效考核制度,促進資源下沉,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
(四)激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15.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中央統一部署,落實好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核增機制。深入推進公立醫院人員總量備案管理,試點醫院人員總量規模和使用計畫實行動態調整,穩步擴大試點範圍。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對編制內外人員待遇統籌考慮。落實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定崗位,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健全崗位設定動態調整機制。最佳化崗位聘用考核機制,加強人員聘後管理,推動建立競爭擇優、能上能下工作機制。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
16.改革薪酬分配製度。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要求,全面推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合理確定人員支出占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實行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核兌現。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公立醫院可採取多種方式自主分配,可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績效工資項目。探索實行年薪制、協定工資制、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
17.健全醫務人員培養引進和評價制度。建立國家、市、區縣三級人才培養項目體系。加大頂尖人才及團隊引進力度,擴大公立醫院引才自主權。深化醫教協同,支持重慶醫科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新增醫學類博士學位授權點。落實住院醫師、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加強中醫藥師承教育,培養中西醫結合人才。加強緊缺護理專業護士的培養培訓,推動護理崗位科學管理。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合理設定評價標準,建立完善以醫德、能力、業績為重點的人才評價體系,完善臨床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探索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論文數量要求。穩慎推進三級公立醫院副高職稱評審許可權下放試點。
18.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實行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開展調價評估,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係,最佳化醫院收入結構,逐步提高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按照鼓勵創新和使用適宜技術相結合的原則,加快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進一步規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加強醫療服務價格監測評估和監督檢查,強化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成本核算。
19.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加快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重慶項目,及時評估總結試點情況,逐步在全市推開。進一步完善並落實緊密型區縣域醫共體總額付費政策。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規範醫保協定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探索按床日、按人頭付費。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國家、市級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使用改革,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落實國家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推動中醫優勢病種按病種付費,鼓勵中醫與對應的西醫病種實現“同病同效同價”。
(五)建設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文化。
20.堅持以患者為中心。鞏固醫改便民長效機制,持續改善醫療服務。2022年底前,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達50%以上,實現市內同級醫院間、醫聯體內及川渝兩地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建設患者服務中心等集成式服務單元,開展診間(床旁)結算。建設老年友善醫院,鼓勵有條件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定老年醫學科,開設老年人綜合服務門診,開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願者服務。到2025年,全市所有三級公立醫院、50%的二級公立醫院達到“美麗醫院”建設標準。
21.加強醫院文化建設。挖掘醫院文化底蘊,凝練升華醫院的文化精神、管理理念和核心價值觀,支持建設院史館、醫院文化牆(長廊)等,強化中醫醫院的中醫藥文化建設。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22.關心關愛醫務人員。推動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長效機制落實,開展“守護天使”關心關愛行動。改善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和條件,維護醫務人員合法權益。鼓勵公立醫院通過設立青年學習基金等多種方式,關心年輕醫務人員成長。健全職工關愛幫扶機制,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推進“平安醫院”建設,健全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
(六)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23.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全面落實《重慶市委辦公廳關於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各環節。建立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全市各級公立醫院修訂完善醫院黨委會、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備案率達100%。
24.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根據幹部管理許可權,穩妥有序做好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分設,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堅持黨管幹部原則,醫院黨委要按照幹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制定實施醫院內部組織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具體辦法。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建立黨委定期研究人才工作制度,將人才工作納入各級公立醫院績效目標考核。建立黨委聯繫服務專家制度,1名領導班子成員至少聯繫1名專家。
25.提升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質量。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黨支部參與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把好政治關、醫德醫風關。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的“雙培養”機制。
26.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衛生健康部門具體負責,教育、國有資產監管等部門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公立醫院黨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市醫改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作,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工作保障;各成員單位要加強協同配合,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調整完善相關政策。各區縣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強化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各公立醫院要落實主體責任,實行書記、院長負責制,全面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二)落實財政投入。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公立醫院的“六項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腫瘤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積極穩妥推進化解公立醫院符合規定的長期債務。
(三)建立評價體系。市級層面建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主要評價指標體系,由市醫改辦建立重點任務台賬,督促指導工作推進,定期組織效果評價。各區縣要按照屬地原則,組織對轄區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充分考慮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
(四)總結推廣經驗。市、區縣衛生健康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調研指導,及時挖掘、總結、提煉、宣傳、推廣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方案解讀
《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市公立醫院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建成體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運行高效,並與我市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定位相適應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公立醫院運行更加科學高效,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公立醫院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為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推進健康中國重慶行動提供有力支撐。
“《方案》明確了推動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6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市衛生健康委體改處處長劉亮晴說,以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為例,擇優遴選兒童、神經等專業建設國家醫學中心,支持建設綜合類別和神經、傳染、呼吸、口腔等專科類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爭創皮膚病、針灸、腫瘤、肝病等專科類別國家區域中醫醫療中心。
在市級醫院方面,重點支持西南醫院、重醫附一院等建成國內一流的綜合醫院;支持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市婦幼保健院、重大附屬腫瘤醫院等打造全國知名的專科醫院,支持市中醫院打造全國知名的中醫醫院。依託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三級甲等醫院,將萬州區、黔江區、永川區等部分區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醫院,下同)發展成為市級區域醫療中心。
與此同時,推動區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提升,依託能力較強的區縣級醫院建設區域內卒中、胸痛、咯血、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六大中心。
《方案》提出,在應對重大疫情方面,創建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好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實施疾控能力及重大傳染病醫療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設4家區域公共衛生應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