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一、總體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學段銜接、特普互補、普職融通、醫教結合的特殊教育體系,適齡殘疾兒童青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8%以上,非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機會明顯增加。融合教育全面推進,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醫療康復、信息技術與特殊教育進一步深度融合,基本形成“前期鑑定、評估安置、課程設計、教學實施、定期評價、康復訓練”一體化、常態化運行機制。特殊教育體系基礎能力、運行能力、保障能力全面增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業水平進一步提升,待遇保障進一步提高。
二、主要措施
(一)拓展特殊教育學段體系,大力提高普及程度。
1.鞏固提升義務教育普及水平。各區縣(自治縣)和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以下統稱區縣)教育部門要會同殘聯逐一摸排核實適齡殘疾兒童青少年受教育情況。通過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特教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妥善安排適齡殘疾兒童青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完善“普教班+特教班”安置模式,建立健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工作長效機制,確保適齡殘疾兒童青少年應隨盡隨、就近就便優先入學。完善送教上門制度,科學認定服務對象,加強送教過程管理,為不能入校就讀的殘疾學生提供規範、科學、有效的送教服務。
2.積極發展學前特殊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學校普遍增設學前部或附設幼稚園。推動有條件的區縣、兒童福利機構、殘疾兒童康復機構舉辦專門招收殘疾兒童的普惠性特殊幼稚園(班)。鼓勵普通幼稚園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就近入園。推進殘疾兒童隨園保教試點工作,探索開展半日制、小時制、親子同訓等早期教育康復活動,儘早為殘疾兒童提供適宜的保育、教育、康復、干預服務。
3.大力發展高中階段特殊教育。支持普通高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接收殘疾學生隨班就讀或開設特教班。辦好面向全市招生的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重慶市聾啞學校等學校高中部,推動有條件的特殊教育學校積極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高中階段教育,確保完成義務教育且有意願、有能力的殘疾學生均能接受適宜的高中階段教育。
4.穩步發展高等特殊教育、殘疾人繼續教育。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增設適合殘疾學生就讀的有關專業,完善有關高校採取單考單招方式招收殘疾人考生具體辦法。支持各類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積極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幫助殘疾人提高就業創業能力。面向殘疾人開展繼續教育,暢通殘疾人終身學習通道。
(二)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切實夯實發展基礎。
5.健全特殊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落實並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殘疾學生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到2025年將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有條件的區縣可適當提高補助水平。落實學前、高中階段生均撥款政策,繼續向特殊教育傾斜,有條件的區縣可參照義務教育階段補助標準執行。設立特殊教育專項補助經費,科學配備滿足殘疾學生需求的教育教學、康復訓練等儀器設備、教具玩具和圖書資料,加強無障礙設施設備建設。進一步最佳化完善殘疾學生特殊學習用品、干預訓練及送教上門教師交通費補助等政策。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全履蓋的資助政策,確保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優先獲得救助、資助。
6.辦好標準化特殊教育學校。各區縣必須辦好1所標準化的特殊教育學校。鼓勵有條件的區縣建立從幼稚園到高中全學段銜接的十五年一貫制特殊教育學校。合理布局孤獨症兒童特殊教育學校,並積極推進建設。將特殊教育學校專用教室、功能室、圖書館、體育場館、學生宿舍、師生食堂等建設,統籌納入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項目,大力改善特殊教育學校教學環境和生活條件。鼓勵特殊教育學校積極打造校園文化,根據殘疾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特殊需求,形成“一校一特色”。
7.加強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教室)建設。支持高校和科研機構創建國家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大力推進市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片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區縣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普通學校資源教室四級資源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學校資源教室建設,配足配齊專兼職資源教師,規範開展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個別化教育和康復訓練。到2025年,全市建成示範性資源中心20個、資源教室500間。
8.積極整合社會資源。推動特殊教育學校在本地兒童福利機構設立特教班,支持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社會福利機構向殘疾兒童青少年提供特殊教育並納入學籍管理。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公民個人捐資助學。引導家庭大力支持配合殘疾兒童青少年教育和康復工作。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村(社區)在就學信息採集、送教上門、社會活動等方面的作用。
(三)推進特殊教育多元融合,不斷最佳化育人資源。
9.推進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加強校際資源共享與整合,創新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友愛互助、共同成長的融合教育模式,營造融合教育良好生態。鼓勵有條件的區縣建立孤獨症兒童教育資源中心,積極探索科學適宜的孤獨症兒童培養方式,開發孤獨症兒童教育課程資源,逐步建立助教陪讀制度,為孤獨症兒童更好融入普通學校學習生活提供支持。積極參與國家級融合教育示範區示範校創建。加大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的推廣使用力度。
10.推進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支持特殊教育學校職教部(班)和職業學校特教部(班)開設適應殘疾學生學習特點和市場需求的專業,科學配備輔助器具和職業技能實訓設施設備,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做好殘疾學生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鼓勵特殊教育學校(特教班)與職業教育學校共建共享實訓基地和創業孵化基地,探索開展面向殘疾學生的“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同步促進殘疾學生的教育康復與職業技能提升,讓殘疾學生有一技之長,為就業創業奠定基礎。
11.推進醫療康復與特殊教育融合。加強市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建設,構建教育、衛生健康、民政、殘聯等跨部門醫教康協同機制,推動醫療、婦幼保健、兒童福利、康復機構與學校深度合作,形成學校與醫院(機構)結對聯動、教師與醫生常態協作的格局。建立涵蓋身體指標、殘疾程度、智慧型發育、社會適應、康復保健等信息的殘疾學生“一生一檔”,探索建立“醫學鑑定——個性化教育康複方案調整”動態循環機制。實施輔助器具進校園工程,優先為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科學提供輔助器具適配及服務。
12.推進信息技術與特殊教育融合。鼓勵有條件的區縣充分套用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推進特殊教育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建設,提高殘疾兒童青少年藉助現代技術手段進行溝通交流、學習生活的技能。建設市特殊教育管理雲平台,聯動衛生健康、民政、殘聯、教育等部門信息,實現特殊學生信息共享和數據動態管理。開發特殊教育數位化課程教學資源,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
(四)加強特殊教育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
13.充實特殊教育師資力量。支持西南大學、重慶師範大學等高校辦好特殊教育專業,加大專業碩士、博士定向培養力度。到2025年,師範類專業均開設特殊教育課程內容,列為必修課並提高比例,納入師範專業認證指標體系。統籌特殊教育師資配置,實施動態管理,加大特殊教育專業教師補充力度,加強康復治療師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對招收重度、多重殘疾學生較多的學校予以適當傾斜。為特殊教育學校引進教師開闢“綠色通道”,鼓勵普通學校招聘特殊教育教師,積極引入社工、康復師等特殊教育人力資源,進一步最佳化特殊教育師資結構。
14.加強特殊教育專業培訓。將特殊教育納入普通學校教師繼續教育和校長崗位培訓的必修課程,計入學分。有計畫地開展隨班就讀資源教師、送教上門教師、骨幹校長、骨幹教師和教研員等專項培訓,不斷提升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水平。鼓勵高校、科研機構深入特殊教育一線,以項目研究引領特殊教育骨幹教師專業發展。全力打造特殊教育名師隊伍,力爭到2025年,全市建立名校長工作室3個,培育各類特殊教育名師50名。
15.落實特殊教育教師待遇。嚴格落實特殊教育教師津貼標準,保障特殊教育教師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從事特殊教育事業。落實績效工資追加單列機制,對有隨班就讀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單列追加績效工資總量,在績效工資分配中對普通學校承擔隨班就讀教學和管理任務的教師給予傾斜。為送教上門教師提供必要的工作和交通補助。關心特殊教育教師的身心健康,改善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升特殊教育高級教師職稱比重,在職稱評聘中對特殊教育教師在教學、康復、管理等工作中獲得的各種獎勵和研究成果均予以認定。教師表彰獎勵適當向特殊教育教師傾斜。將兒童福利機構、殘疾兒童康復機構等機構中依法取得相應教師資格的特殊教育教師,納入特殊教育教師培訓、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範圍,並按規定享受相關待遇、津貼補貼等。
(五)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質量,有效助推學生成長。
16.提升特殊教育教研工作水平。區縣教研部門要配備專(兼)職特殊教育教研員。建立特殊教育教研視導制度,每學期至少舉辦2次特殊教育專題教研,紮實開展特殊教育教師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動。加強特殊教育課題研究,支持高校聯合特殊教育學校、融合教育學校圍繞特殊教育重難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積極推廣獲得表彰獎勵的優秀教科研成果。
17.加強特殊教育課程資源建設。學前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要實施豐富的生活化、遊戲化課程,實行保育、康復與教育相結合,為殘疾幼兒提供功能評估、訓練、康復輔助器具等基本康復服務。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要貫徹國家特殊教育學校新課標,用好新教材,把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使用部編教材、開設校本課程、開發校本教材,以及個別化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探索研究孤獨症兒童少年的課程實施策略。高中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要根據殘疾學生實際需求,最佳化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提高教育培養的靈活性、適應性和針對性,為殘疾學生就業和升學創造條件。
18.建立特殊教育質量評價體系。逐步建立特殊教育學校教學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和普通學校開展融合教育質量評價機制,定期開展特殊教育質量監測和辦學水平評估,適時發布監測評估報告,引導學校樹立科學的特殊教育質量觀,促進殘疾學生髮展潛能、增長知識、獲得技能、完善人格和適應社會。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對特殊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各區縣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人民立場,將辦好特殊教育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特教特辦、重點扶持,統籌安排資金,有效配置資源,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加強市級統籌,落實區縣主體責任,加大對貧困地區和特殊教育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二)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多部門協調聯動的特殊教育推進機制和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教育部門要統籌特殊教育發展,組織教育教學,加強管理指導;發展改革部門要將特殊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財政部門要加強特殊教育經費保障;人力社保部門要完善和落實特殊教育教師職稱評定、工資待遇等政策;民政部門要做好睏難家庭殘疾學生的基本生活救助,協同做好兒童福利機構殘疾兒童教育工作;衛生健康部門要配合做好殘疾兒童青少年的評估鑑定、醫療與康復服務等工作;殘聯要切實做好殘疾證的核發管理,進一步完善殘疾兒童青少年信息,配合做好入學安置、送教上門、康復訓練等工作。
(三)強化督導評估。建立督導督查和激勵問責機制,將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畫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確保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畫有效實施。教育督導部門要將特殊教育納入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內容,適時開展專項督導檢查。
(四)營造良好氛圍。各區縣要廣泛宣傳實施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畫的重要意義,宣傳特殊教育改革發展成就和優秀殘疾學生典型事跡,引導學生和家長充分認識特殊教育對促進殘疾學生成長成才和終身發展的重要作用。動員社會各界採用多種形式扶殘助學,提供志願服務,營造關心支持特殊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
發布時間
2022年11月,《重慶市“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畫實施方案》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