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教育成本與農村中國小合理布局研究

人口分布、教育成本與農村中國小合理布局研究

《人口分布、教育成本與農村中國小合理布局研究》是依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由李祥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口分布、教育成本與農村中國小合理布局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祥雲
  • 依託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2001年始的我國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由於論證不足、準備不足、投入不足,各地在執行布局調整的政策中出現了偏差,並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引起了決策部門的高度關注。如何合理的進行布局調整,急需要充分論證和科學的規劃,而已有國內研究基本都是描述性的。本項目運用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結合我國農村布局調整的目標,建立起分析我國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的理論框架。設定模型,通過實地調查獲取相關數據,探求既定地域和人口規模下實現方便學生入學、提高教育質量和規模效益三者均衡的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的最優學校規模與學校數。在此基礎上對當前我國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的相關政策和政策執行中出現偏差進行深入分析,不失一般性提出我國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原則、方法和政策建議,並就達成布局調整目標的路徑選擇和配套措施進行研究。無疑,本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也豐富國內中國小布局調整的理論研究。

結題摘要

針對我國農村地區的一些中國小出現生源不足的現象,2001年國務院明確提出對農村中國小布局進行調整。10年“撤點並校”導致農村中國小學校數目大幅減少,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我們認為,合理學校布局的關鍵問題是確立合理學校規模,本項目致力於這一問題研究。圍繞這一問題,項目組開展了如下的研究工作:一是系統地梳理了國內外的研究文獻,形成本項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二是實證檢驗了近10年中國小數急劇減少的決定性因素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學校規模優勢;三是從中國特有的財政分權、政府行為扭曲與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關係角度,較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學校規模優勢的原因;四是從理論上深入探討了合理學校規模應考慮的基本因素,並提供了一個將各因素納入統一分析框架求解最優學校規模的方法。五是實地調查了平原XS縣、丘陵JX縣和山區BD縣三個縣,並利用調查第一手數據對農村中國小最優規模進行了估算。六是總結性的結論與政策建議。 研究主要結論:近10年來農村中國小數目急劇減少的決定性因素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學校規模優勢,而導致這一問題根本原因在於:在我國財政分權缺乏“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機制的約束下,地方政府為追求自身政績的最大化,而不願意將財政資金過多用於任期內對政績作用有限的教育,試圖通過學校合併來降低生均教育財政支出。理論分析表明,合理學校規模至少要考慮教育質量、公共成本和私人成本三個基本因素。為此,本項目提供了整合這三個因素來求解學校最優規模的方法,並採用典型縣實地調查數據對農村中國小最優規模進行了估算。 實證結果顯示,控制教育質量和人口分布,若不考慮私人教育成本,學校規模與公共教育成本關係呈“L”型;若考慮私人教育成本,生均教育總成本與學校規模關係呈“U”型,三個縣的最優國小規模均未超過1000人;根據各縣內部人口密度和交通狀況,分區估算其學校最優規模後發現,人口集中和交通條件好的城區有進一步擴大學校規模來節約成本空間,而偏遠山區撤點並校後學校實際規模遠大於最優規模,而實際數量小於最優數。值得注意的是,若要提高教育質量,需配套增加教育資源,相應地最優學校規模更小。 基於研究結論我們認為,對於撤點並校造成不良後果,應採取補救措施,包括在偏遠山區恢復教學點和配套增加教育投入,對於後續學校布局除了約束地方政府行為外,還應加強科學規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