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西部農村教學點的生存困境與發展策略研究
- 作品別名:中西部農村教學點的生存困境與發展對策研究
- 作者:趙丹
- 首版時間:2012年12月
- 字數:167千字
- 類別:教育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分為八章:第一章介紹該書的研究緣起、研究現狀、研究意義和方法;第二章對農村教學點進行界定,介紹其數量、類型和分布特點;第三章闡述農村教學點產生和發展的背景;第四章分析農村教學點的歷史作用和現實功能,肯定教學點對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作用;第五章提出農村教學點面臨的困境及其負面影響;第六章分析農村教學點面臨困境的原因所在;第七章就如何加強教學點建設提供對策建議;第八章主要介紹全球範圍的小規模學校發展狀況及其未來走向。
作品目錄
1 導論 2 農村教學點的界定、數量及類型 3 農村教學點產生的背景 4 農村教學點的作用 | 5 當前農村教學點面臨的困境 6 農村教學點面臨困境的原因分析 7 關於加強農村地區教學點建設的對策建議 8 全球視域中的農村小規模學校發展 |
創作背景
農村教學點對於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由於中國計畫生育政策的落實以及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人口外流導致了農村適齡人口數量下降,使得農村學校規模隨之減小。為此而實行的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政策在—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辦學、提高教育質量和規模效益。但偏遠地區的特殊地理環境、交通不便以及二元經濟結構導致的經濟落後,決定了偏遠農村低年級學生就近入學的必要性,這也就決定了保留當地農村教學點的必要性。教學點為方便偏遠地區學生就近入學、減少上學成本提供了條件,而且很多教學點教師兢兢業業,在辦學條件落後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證教學質量。因此,教學點不僅有助於解決偏遠地區學生上學遠、上學難的問題,而且能夠成為—種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為當地學生順利接受義務教育創造條件。但隨著各地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的逐步推進,—些地區為追求教育規模效益盲目撤銷教學點,這給偏遠地區的學生帶來了上學遠、上學難的問題。基於此,《中西部農村教學點的生存困境與發展策略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分析了教學點面臨困境的原因所在。首先是在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過程中,許多地方政府盲目追求規模效益和政績而對教學點採取歧視性政策,是導致教學點面臨困境的主觀因素。其次,財政體制不盡合理是導致教學點困境的根本原因,“以縣為主”的財政體制致使農村義務教育的財政重心仍然過低,無法滿足農村學校的經費所需,這從根本上導致教學點經費的總量短缺;此外,中心校與教學點之間的隸屬關係及二者之間的利益博弈直接導致了教學點經費分配性短缺。由於經費短缺,教學點辦學條件也就難以改善,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再次,農村教師缺編及師資調配方式不合理影響了教學點師資水平。農村教師長期缺編的現實從根本上決定了教學點難以引進新教師。同時,中心學校與教學點之間的師資調配方式是導致教學點師資難以改善的直接原因。
該書提出了改善教學點狀況的對策建議。首先,應合理布局、慎重對待教學點撤併問題。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過程中適當撤併—些過於分散、質量低下的教學點有利於提高規模效益和教育質量。但必須因地制宜,掌握撤點並校的靈活標準,同時充分徵求當地村民的意見。其次,完善投資體制,對保留下來的教學點予以適當支持。作為特殊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點同樣是農村教育的重要載體。因此,為了使偏遠地區學生公平接受義務教育,必須對保留下來的教學點予以適當支持,讓它發揮出應有的教育教學作用。最後,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加強教學點師資。加強教學點師資能夠直接促進教學點教育質量的提高,因此,應適當放寬農村教師編制、鼓勵優秀年輕教師到偏遠地區任教以保證教學點師資水平;同時應加強教學點師資培訓,提高教學點師資水平,從而提高教育質量。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中西部農村教學點的生存困境與發展策略研究》 | 2012年12月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 | 978-7-81092-785-7 |
作者簡介
趙丹,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奧地利國際套用系統研究院博士後,中國教育學會農村教育分會理事;湖北省楚天學者計畫入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評審專家;西南大學新文科實驗室兼職教授、顧問;擔任國際國內多個高水平期刊雜誌審稿專家;陝西省歐美同學會澳新分會理事。研究方向為教育經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