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濟圈
亞太地區政治比較穩定,經濟持續強勁增長,充滿活力。日本經濟的發展刺激了“
四小龍”(韓國、新加坡與中國的香港和中國台灣)的經濟,使之成功地實現了引進外資,振興出口產業的經濟現代化;“四小龍”的發展又帶動了我國大陸、
印度尼西亞、
馬來西亞、
泰國、越南和
菲律賓的經濟發展。日本、“四小龍”和上述其他
開發中國家和地區三者的經濟發展水平呈現三層結構,通過以
直接投資為主的產業的空間轉移,大體上形成了日本-技術密集型,“四小龍”-
資本密集型,上述其他開發中國家和地區-勞動密集型的國際勞動分工格局。
亞洲的
東協國家也是經濟迅速發展的地區。1970-1980年,東協五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7.4%,不僅高於世界
平均增長速度的3.8%,也高於開發中國家的平均增長速度的5.3%。中國在實行改革開放以後,經濟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亞洲太平洋地區雖然在兩次
石油危機和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滯脹"的衝擊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始終維持了比其他任何地區都高的增長率。
進入90年代以來,國際經濟區域化、集團化的趨勢明顯加快。歐共體的發展富有成效,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功簽署和付諸實施,向“美洲經濟圈”走出了重要一步;日本也採取了一些行動,加快了籌劃“亞洲經濟圈”的步伐。世界經濟領域形成若干個區域,特別是“美洲經濟圈”、“歐洲經濟圈”、“亞太經濟圈”,呈現“
三大經濟圈”相互依存又相互競爭的格局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英語: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縮寫:APEC),簡稱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論壇,始設於1989年,現有21個成員經濟體。亞太經合組織是經濟合作的論壇平台,其運作是通過非約束性的承諾與成員的自願,強調開放對話及平等尊重各成員意見,不同於其他經由條約確立的政府間組織。“APEC”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均是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的註冊商標。
澳新自由貿易協定
澳新自由貿易協定由
澳大利亞和
紐西蘭於1965年達成1983年改為澳新緊密聯盟。澳、新兩國是
南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兩個國家,其合作對這一地區影響很大。
東南亞國家聯盟
1961年8月1日,為加強東南亞國家間的合作,
馬來西亞、
菲律賓和泰國在
曼谷宣布成立了
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
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
泰國簽訂協定,宣布建立了
東南亞國家聯盟,取代以前的東南亞聯盟,成為一個更廣泛的區域性政治經濟組織,簡稱"東協"(ASEAN)。在成立宣言《東南亞國家聯盟宣言》中確定的宗旨是:"通過共同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成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促進東南亞和平與安定"。東協建立之初經濟合作局限於在經濟、社會和文化領域中提出一些交流合作措施,生產、貿易、金融等方面的合作非常有限。進入70年代後,合作步驟加快,區域內建立了特惠貿易制度和財政、金融合作機制。1984年1月1日汶萊成為東協的第6個成員國。1975年11月東協國家決定逐漸降低相互間的貿易限制,努力建立一個
自由貿易區。1991年1月,東協六國達成協定,決定在2008年以前建立
東協自由貿易區,1994年9月,在第二十六屆東協經濟部長年會上,與會國又一致同意把實現自由貿易區的計畫提前至2003年,並提出在本世紀末建立"東協10國"的構想。東協樹立了一個
南南合作的成功範例。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簡介
1997年12月,中國和東協領導人在首次東協-中國領導人
非正式會議上確定了建立睦鄰互信
夥伴關係的
方針。 為擴大雙方的經貿交往,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
朱鎔基1999年在
馬尼拉召開的第三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提出,中國願加強與東協自由貿易區的聯繫。這一提議得到東協國家的積極回應。2000年11月,朱鎔基總理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四次中國一東協領導人會議上,首次提出建立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構想,並建議在中國-東協經濟貿易合作聯合委員會框架下成立中國-東協經濟合作專家組,就中國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關係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2001年3月,中國-東協經濟合作專家組在中國-東協經濟貿易合作聯合委員會框架下正式
成立。專家組圍繞中國加入
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及中國與東協建立
自由貿易關係兩個議題進行了充分研究,認為中國-東協建立
自由貿易區對東協和中國是雙贏的決定,建議中國和東協用10年時間建立自由貿易區。這一建議經過中國-東協高官會和經濟部長會的認可後,於2001年11月在
汶萊舉行的第五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正式宣布。
2004年11月,中國-東協
簽署了《貨物貿易協定》,規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實施降稅的
早期收穫產品和少量敏感產品外,雙方將對其他約7000個稅目的產品實施降稅。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涵蓋18億人口,GDP接近6萬億美元,貿易額達4.5萬億美元,是世界上由
開發中國家組成的最大的
自由貿易區。
東協博覽會
又稱南博會,是由中國和
東協10國政府經貿主管部門及東協秘書處共同主辦的國家級、 國際性經貿交流盛會,每年在中國廣西南寧舉辦。
中國東協博覽會是由中國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倡議,由中國和東協10國經貿主管部門及東協秘書處共同主辦,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的國家級、國際性經貿交流盛會,每年在廣西南寧舉辦。博覽會以“促進中國—東協
自由貿易區建設、共享合作與發展機遇”為宗旨,涵蓋
商品貿易、投資合作和
服務貿易三大內容,是中國與東協擴大商貿合作的新平台。
自2004年以來,
中國—東協博覽會已成功舉辦九屆。同期成功舉辦七八屆
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 第九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於2012年9月21日—25日在
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辦。9月21日,第九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廣西南寧開幕。中國國家副主席
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宣布博覽會開幕。 中國—東協博覽會是中國境內唯一由多國政府共辦且長期在一地舉辦的展會。
中國—東協博覽會以展覽為中心,同時開展多領域多層次的交流活動,搭建了中國與東協交流合作的平台。 2005年,中國—東協博覽會被評為中國十大知名品牌展會,博覽會常設機構——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榮獲中國
會展業特別貢獻獎。
2006年,中國—東協博覽會榮獲“2006年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
政府主導型展會”稱號。
2007年,中國—東協博覽會獲得“2007年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品牌展會”稱號。
2008年,中國—東協博覽會在第六屆中國會展節事財富論壇上被評為“2008年度十大會展”。
2009年,中國—東協博覽會在第七屆中國會展業高峰論壇上被評為“2009年中國十大國家級品牌展會”。
南亞的經濟合作組織
南亞的區域合作也有新的發展。1985年,南亞的7個國家建立了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1993年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第七次會議簽署了南亞
優惠貿易安排等協定,突破了長期未將貿易、工業、互補、進入等關鍵領域納入合作的狀況。1996年底,南亞七國外長又集會
尼泊爾首都,共同商討
關稅減讓問題,希望在2005年建立
南亞自由貿易區。
南太平洋論壇
南太平洋地區擁有千萬個島嶼和2600萬平方公里水域,有二十來個形形色色的對立國家和自治領地,它們的人口和國土面積相差懸殊,居住的有歐洲人、美拉米西亞人,
密克羅尼西亞人和
玻里尼西亞人等,各國的
政治體制各不相同,有共和國和
君主國,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同。這一地區是最後淪為殖民地和最後被承認獨立的地區。由於
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長達幾個世紀的統治,形成了這一地區的殖民地型經濟,經濟畸形發展,產品種類單一,多數國家以農業為主,工業不發達。許多
太平洋島國走上獨立道路,政治經濟模式發生變化,南太平洋正在走向國際化。1971年8月,斐濟、
湯加、
西薩摩亞、
庫克群島、
諾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7國在紐西蘭首都
惠靈頓舉行會議,正式成立了"
南太平洋論壇",其常設機構是
南太平洋經濟合作局,其目標是為會員國之間在地區貿易、經濟發展以及能源、通訊、運輸、旅遊等領域提供合作與諮詢。現成員已增加到15個。
其他形式的區域合作
除了建立以上區域經濟組織外,
亞太地區的區域合作還採取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形式,主要有半官方的經濟合作圈和成長三角。
經濟合作圈
經濟合作圈是
亞太地區主要國家對這一地區經濟合作形式的一種構想,如日本政府1988年提出的東亞經濟圈、
東北亞經濟圈、
日本海經濟圈,1988年初由韓國提出的包括中國、韓國、日本在內的黃海經濟圈、華南經濟圈,以及部分中國學者提出的大中國經濟圈等。
東北亞經濟合作圈
東亞經濟圈
它是日本為推進"環太平洋合作構想"而提出的新步驟。"環太平洋合作構想"是日本前首相
大平正芳在70年代末提出的。這個構想的原則是:面向世界的開放性地區主義;對內堅持以實現自由的開放性相互依賴關係為目標;同這一地區已經存在的雙邊或多邊合作關係不矛盾。為實現這一構想,日本國民經濟研究協會、
外務省、
通產省和經濟企劃廳等參與設計了以日本為首的,包括亞洲"四小龍"和東協各國的"東亞經濟圈"的構想,試圖通過貿易、投資和金融方面的合作,逐步形成以日本為首的
新國際分工體系。東亞經濟圈呈"雁行"體系,日本是"雁頭",亞洲"四小龍"和"
東南亞聯盟"是雁的兩翼,這隻"大雁"飛起來後,把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大陸帶動起來並在後面緊跟,以建立新的"亞洲市場"。
大中國經濟圈
這是
海外華人學者首先提出,由我國內地、台灣和香港三方組成的一種經濟合作構想。台灣和香港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歷史文化上有同一性,在產業結構、生產要素等方面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如果建立經濟圈,不僅有利於三方各自的經濟發展,也有利於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經濟繁榮和穩定。目前,"大中國經濟圈"還只停留在理論構想階段。
"成長三角"
是亞太地區另一種新的合作形式,已進入實質運轉,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有中、俄、朝三國交界的
圖們江成
長三角,東協內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
柔佛州-印尼的
廖內群島的"南三角",以及擬議中的環黃渤海成長三角、環
日本海成長三角、湄公河成長三角等。這些"成長三角"基本上是憑藉地理上的優勢自然發展起來的,中央政府再因勢利導提供政策上的優惠和較好的基礎設施條件,成為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獨特方式,已有近十個,成效較大的有:
"南三角"
1989年12月,
新加坡總理吳作棟第一次提出了"經濟成長三角區"合作模式,即在新加坡、印尼
廖內群島最北端的
巴坦島和馬來西亞的
柔佛州組成"成長三角"經濟合作開發區,利用各方自然資源、資本、技術和勞動力優勢,推動
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新加坡位於巴坦島和
柔佛之間,後二者的土地資源和廉價勞動力對新加坡解決因地價和工資不斷上漲引起的經濟發展勢頭減緩的局面有所幫助,而新加坡的資金、科技和先進的通訊網路是後二者開發和發展所必需的。增長三角已經取得明顯進展,成為東協國家間眾多區域性合作計畫中較為成功的一個。
印、馬、泰北部成長三角
印、馬、泰北部成長三角(英文縮寫為IMT-GT)。這是由
馬來西亞的
檳城、
吉打、
玻璃市、霹靂四州和泰國南部的
宋卡、拉敦、也拉、那拉提瓦和
北大年五省以及印尼的蘇門達臘組成的一個成長三角。關於這個成長三角的構想是在1992年新加坡舉行的
東協首腦會議上提出來的,1993年7月,印、馬、泰三國召開了首次部長會議,決定成立兩個委員會負責制定開發計畫,並於1994年向
亞洲開發銀行提出報告。1994年7月,三國負責經濟事務的高級官員和專家在
馬尼拉聚會,審議北部成長三角發展計畫,會議就亞洲開發銀行提出的包括交通、電訊、貿易、投資、
勞動力流動、農業、漁業、工業、能源、旅遊等方面內容的北部成長三角發展計畫達成共識。北部成長三角的三個地區在地理上接近,文化方面聯繫密切,經濟往來歷史悠久,經濟上有很強的互補性,為三個地區的經濟合作提供了可能性,而經濟合作又為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成長三角這一
區域經濟合作的新形式的出現,豐富和改善了原有的經濟合作,是一種有益的嘗試。這種新的模式是以市場經濟為主導,而且僅是國與國之間的局部合作,不影響國家的總體經濟政策,"三角區"與"三角區"之間相互掛鈎,可能自然逐步形成全面的經濟合作。
什麼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個進程,指的是物質和精神產品的流動衝破區域和國界的束縛,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全球化還包括人員的跨國界流動。人的流動是物質和精神流動最高程度的綜合。
科技進步是一切社會變遷的原動力,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是全球化的依託。交通的進步促進人員和物質產品的全球化,通訊的進步促進精神產品的全球化。當然,兩類技術的作用經常分不開。網際網路能調動資本,輪船也能傳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