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危機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
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標價權,並將其積沉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已開發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成長都明顯放慢。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
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
巴列維下台,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
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
伊拉克攻占
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
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畫,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
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此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
巴勒斯坦發生暴力衝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幾次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危機影響
回顧過去發生過的石油危機,也曾帶來積極的一面,首先危機引發了世界能源市場長遠的結構性變化,迫使主要進口國積極尋找替代能源,開發節能技術。比如居高不下的汽油價格促使廠家推出更多高能效的汽車:1990年美國汽車每加侖汽油的平均行駛里程較1973年增長了40%。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歐佩克國家石油產量的增長,提高生產率。歐佩克的份額已經從原來的80%逐步降低到40%左右。但是由於產品的推陳出新、替代能源的發現往往需要相當長時間,因此高油價仍然是經濟成長的一大風險。
資源分布
石油資源和水資源在國計民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
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資源。石油、天然氣等是重要的能源資源。在現代
文明社會,如果沒有了能源,一切現代物質文明也將隨之消失。
冷戰結束以來,全球面臨經濟發展與能源緊缺的雙重壓力。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口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為世界性問題,能源安全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
世界石油資源的地區分布是不平衡的,許多國際矛盾和衝突由此引發。從石油資源來看,到2003年底全球各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分布為,
中東地區探明儲量995.8億噸,占全球總探明儲量的57.4%。主要集中在
沙烏地阿拉伯、伊朗、
科威特、
伊拉克、
阿曼、
卡達和
敘利亞等國,這些國家的儲量達849.3億噸。該地區石油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0.4%。北美地區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為297.6億噸,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17.2%,其中,加拿大的儲量為245億噸,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在
前蘇聯地區,
獨立國協國家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為106億噸,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6.11%,其石油產量為4.9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14.5%。其中俄羅斯石油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
沙烏地阿拉伯。此外,亞太地區探明石油儲量52.4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3.1%;非洲地區為110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6.6%;南美地區探明石油儲量134億噸,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7.7%。世界石油地區消費量與石油資源擁有量存在嚴重失衡現象,而石油資源在國家發展中有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因此全球圍繞
油氣資源的爭奪一直非常激烈。如北美、西歐、
亞太三個地區的石油探明儲量不超過世界總量的22%,而其石油消費卻占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近80%,於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三分之二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其中60%來自中東;歐盟70%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除了從中東進口石油外,
歐盟藉助非洲許多國家曾是英法殖民地的“優勢”,在非洲石油開發中已領先一步。西方大國對石油資源和市場的控制和爭端不斷加劇,資源戰略成為大國
地緣政治經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增強危機處理能力,經歷過石油危機的西方大國先後立法、以確保石油的戰略儲備。如美國制定的《能源政策與保護法》,日本有《石油儲備法》、德國有《石油及石油製品儲備法》、法國制定的《關於工業石油儲備庫存結構的58-1106號法》,都明確規定了儲備目標和規模。政府儲備加上民間儲備,美、日、德、法的石油儲備量分別相當於本國158天、169天、117天和96天的石油消費。中國正加快
戰略石油儲備的立法工作,力爭在幾年之後中國的石油儲備能夠達到180天的安全消費量。
與國際政治
從近幾十年來國際關係的現實可以看到,石油資源和水資源是國家間發生戰爭和衝突的主要因素,特別是謀求對石油資源的控制成為國際鬥爭的焦點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
伊拉克戰爭、
巴以衝突,非洲一些國家的內戰、日本阻撓中俄“安大線”石油管道項目,以及涉及中國主權的
南沙群島問題等,其背後都存在著深刻的資源因素。過去半個世紀中,僅僅由水引發的衝突就達到500多起,其中20餘起演變為武裝衝突。隨著石油和水資源的日益緊缺,能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將更加突出,以各種形式出現的全球能源爭奪戰也將愈演愈烈。
對世界影響
第四次
中東戰爭爆發後10天,阿拉伯幾個主要產油國宣布,將
海灣地區石油價格提高17%。阿拉伯世界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而發動的石油戰正式打響,震撼世界的
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這次石油危機觸發了二戰後最大規模的全球經濟危機,並對此後的世界經濟產生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等12個
阿拉伯國家向以色列發動“齋月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配合戰爭,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戰爭爆發當天,敘利亞首先切斷了一條輸油管,
黎巴嫩也關閉了其南部重要的石油輸送港口西頓。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將
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屬
巴斯拉石油公司中美國埃克森和
莫比爾兩家聯合擁有的股份收歸國有。
10月16日,科威特、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
卡達、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伊朗決定,將海灣地區的原油市場價格提高17%。國際石油市場一片恐慌,標誌著第一次石油危機的開始。10月17日,
阿爾及利亞等10國參加的
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部長級會議宣布,立即減少石油產量,決定以9月份各成員國的產量為基礎,每月遞減5%;對於美國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國家的石油供應,逐月減少5%。10月18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的
阿布達比酋長國決定完全停止向美國輸出石油。接著
利比亞、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爾及利亞、科威特、
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產國也都先後宣布中斷向美國出口石油。短短三天,阿拉伯各產油國連續採取了三個重要步驟,給西方國家來了個措手不及。
1973年12月,歐佩克組織中的阿拉伯成員國宣布收回原油標價權,並將其基準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從1973年10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國際油價從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
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武器,沉重打擊了嚴重依賴石油的世界經濟。當時,美國每天的石油進口減少了200萬桶,許多工廠因而關門停工。正在受到
能源危機困擾的美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並採取了一系列節省石油和電力的緊措施,其中包括:減少班機航次,限制車速,對取暖用油實行配給,星期天關閉全國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戶外燈光廣告等,甚至連白宮頂上和聯合國大廈周圍的電燈也限時關閉。
尼克森總統還下令降低總統專機飛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護航飛機。
美國國會則通過法案,授權總統對所有石油產品實行全國配給。
美國國防部的正常石油供應幾乎有一半中斷,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和
地中海的第六艦隊不得不動用它們的戰時石油儲備。
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
日本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業化國家的
生產力增長都明顯放慢。而發動
石油戰爭的阿拉伯國家卻因此增強了經濟實力,據統計,僅提價一項,就使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億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億美元。
1978年12月,伊朗發生推翻
巴列維王朝的革命,從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輸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場每天短缺500萬桶,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1/10,致使油價動盪和供應緊張。到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兩國石油生產完全停頓,終於使油價創下每桶41美元的紀錄,從而釀成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致使尚未從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危機中恢復元氣的世界經濟再一次陷入大規模的嚴重經濟危機。
石油危機促使西方改變經濟戰略,
調整經濟結構,以減少石油危機的影響。西方還被迫加快了新油田的勘探開發。由於各國積極開發油源,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產量在1982年超過了歐佩克組織。石油危機促進了節能與環保產業的發展。同時,到20世紀80年代前期,美、德及日本等國還逐步建立起大量的戰略性石油儲備。
儘管各國防範石油危機的意識日益增強,但石油危機仍然無法完全避免。1990年海灣戰爭和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也引發了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儘管由於國際間防止石油危機形成的機制日趨完善,但在能源需求和供給日趨緊張的情況下,石油危機的陰影仍然無法消除。“石油安全”已經成為各國緊要的戰略問題。
國際動態
(摘自環球時報2004年12月29日第915期)
● 國際油價大幅上漲
2004年,國際油價一路走高,引起世界各國普遍關注。1月初,紐約商品交易所
原油期貨價格為每桶32美元左右,而到了10月25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居然達到了每桶55.67美元,漲幅達73%!
原油價格居高不下,給世界經濟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油價每上漲5美元,將使全球經濟成長率下降約0.3百分點。高油價給消費者帶來了影響,是家庭能源支出增加,不得不削減其他開支。油價持續上揚還使得企業成本上升,盈利空間縮小,尤其是航空、汽車等領域的企業,日子更加難過。在居高不下的有油價面前,儘管亞洲經濟成長沒有明顯的減緩,但由此帶來的
通貨膨脹壓力已顯而易見,亞洲經濟潛伏著滯脹的危險。
● 尤科斯公司解體
2004年7月,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拖欠稅款案進入司法程式。迄今為止,俄稅務部門要求尤科斯公司償還的稅款已超過了275億美元,該公司只償還了39億美元。
由於事關國際石油市場的安全和利益,如何解決尤科斯的巨額債務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2月19日喜,鮮為人知的神秘買家
貝加爾金融集團以2,607.5億
盧布(約合93億美元)拍得尤科斯“王冠上的明珠”——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氣公司76.79%的股份,引起外界一片愕然。之後僅3天,國有的
俄羅斯石油公司就被證實為尤甘斯克的真正買家。俄專家認為,由於尤科斯公司解體及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氣公司國有化,俄羅斯政府重新恢復了因
蘇聯解體和國有企業民營化而喪失的對石油天然氣領域的
管理能力。
現狀分析
從石油資源的供求分布來看,“不平衡”一詞可點破其中的
根本特徵。也正是由於這種不平衡,才從根本上導致了國際上各種因石油問題而產生的糾紛甚至是戰爭。
因石油問題而引起的戰爭和地區紛爭愈來愈多,如美國藉口伊拉克有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對伊發動軍事行動,就是一個明證。
由地區紛爭與戰爭引起油價波動的幅度不斷變大。歷史上曾於2004年10月22日達到油價(輕質低硫原油)每桶55.17美元的最高點。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石油資源不斷走向枯竭,幾十年後,使用石油將成為歷史。今後國際石油市場將充滿更多的變數。
1973年
能源危機- 原因∶石油輸出的主要力量為阿拉伯國家,他們因不滿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而採取石油禁運。
英國石油抗議活動 - 原因∶英國油稅已高居不下,而原油價格卻又上揚。
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於石油危機的爆發,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影響,國際輿論開始關注起世界“能源危機”問題。許多人甚至預言:世界石油資源將要枯竭,能源危機將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作出重大努力去利用和開發各種能源資源,那么人類在不久的未來將會面臨能源短缺的嚴重問題。
世界能源危機是人為造成的能源短缺。石油資源將會在一代人的時間內枯竭。它的蘊藏量不是無限的,容易開採和利用的儲量已經不多,剩餘儲量的開發難度越來越大,到一定限度就會失去繼續開採的價值。在世界能源消費以石油為主導的條件下,如果
能源消費結構不改變,就會發生能源危機。
全球各國都認識到石油的局限性,各國政府都在竭力發展自己的新能源技術,力求在新能源技術革新中搶占先機。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石油需求量會逐漸減小直至其最終退出歷史舞台。
參考資料:《當代經濟與政治》
華文出版社《環球時報》2004年 若干期
解決危機
戰略石油儲備制度起源於1973年
中東戰爭期間。當時,由於
歐佩克石油生產國對西方已開發國家搞石油禁運,已開發國家聯手成立了
國際能源署。成員國紛紛儲備石油,以應對石油危機。當時國際能源署要求成員國至少要儲備60天的石油,主要是
原油。上世紀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機後,他們又規定增加到90天,主要包括政府儲備和企業儲備兩種形式。世界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國家戰略石油儲備達到90天以上。戰略儲備的主要經濟作用是通過向市場釋放儲備油來減輕市場心理壓力,從而降低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的可能,達到減輕石油供應對整體經濟衝擊的程度。對石油進口國而言,戰略儲備是對付石油供應短缺而設定的頭道防線,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於彌補損失的進口量,而在於抑制油價的上漲。此外,
戰略石油儲備還有以下作用:一、可以給調整
經濟成長方式,特別是能源消費方式爭取時間。二、可以起到一種威懾作用,使人為的供應衝擊不至於發生或頻繁發生。在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交替實行“減產保價”和“增產抑價”的政策時,戰略儲備能夠使進口國的經濟和政治穩定,不會受到人為石油供應衝擊的影響。
從1996年起,我國就已經成為石油和石油產品淨進口國。我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進口已占全部供應量的1/3。
國家信息中心2008年9月22日發表了題為《2000年以來中國能源經濟形勢分析》的報告,國內石油消費量到2010年和2020年將分別增加到4.25億噸和5.72億噸,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將達到55%和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