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年10月16日,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由於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當時原油價格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是20世紀下半葉三大石油危機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一次石油危機
  • 爆發時間:1973年10月16日
  • 導火索:第四次中東戰爭
  • 發起國家:石油輸出國組織
  • 打擊國家: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
定義,背景,影響,收穫,事後反應,相關事件,意義,

定義

石油危機是指經濟危機在世界石油領域的一種表現。所謂經濟危機是指經濟比例的嚴重失衡或產生劇烈震盪。

背景

1950~1973年期間,原油價格被七大公司人為地壓得很低,平均每桶約1.80美元,僅為煤炭價格的一半左右。經過OPEC的鬥爭,到1973年1月才上升到2.95美元一桶。產油國對資本主義舊的石油體系,特別是價格過低很不滿。西方世界對石油的需求急劇增長,但是,西方石油公司卻不肯對主要生產石油的開發中國家的提價要求作出讓步,雙方的矛盾日益尖銳,大有劍拔弩張之勢。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國家紛紛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改變對以色列的庇護態度,決定利用石油武器教訓西方大國。1973年10月1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提高石油價格,1973年10月17日,中東阿拉伯產油國決定減少石油生產,並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石油禁運。當時,包括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西歐和日本用的石油大部分來自中東,美國用的石油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中東。石油提價和禁運立即使西方國家經濟出現一片混亂。提價以前,石油價格每桶只有3.01美元,到1973年底,石油價格達到每桶11.651美元,提價3~4倍。石油提價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國國際收支赤字,最終引發了1973~1975年的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
1973年石油危機石油價格變化圖1973年石油危機石油價格變化圖

影響

這次石油危機對美國等少數依靠廉價石油起家的國家產生極大衝擊,加深了世界經濟危機。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業化國家的生產力增長都明顯放慢。1974年的經濟成長率,英國為-0.5%,美國為-1.75%,日本為-3.25%。但發動石油戰爭的阿拉伯國家卻因此增強了經濟實力,數百億石油美元流向中東據統計,僅提價一項,就使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億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億美元。
自從發現石油以來,中東人的命運就開始改變了。特別是經過這次石油危機之後,巨額財富潮水般湧入中東,仿佛一夜間,中東產油國就從赤貧過渡到了暴富。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的政府財政收入,1971年只有14億美元,而石油危機爆發後已超過1000億美元。隨著石油美元滾滾而來,中東產油國過去幾十年間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資金投入和超過尋常的建設規模,開始了全方位的經濟大開發,大幅增加國家福利待遇。這一地區現代工業初具規模,沙漠農業搞得有聲有色,現代化城市拔地而起,高等級公路四通八達。由於財政收入增加,中東產油國紛紛把財政盈餘用於償還國內債務和建設基礎設施。在沙特阿聯海灣國家,外國企業參加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相繼開工,項目融資的資金需求十分龐大。在沙烏地阿拉伯,單是電力項目,十餘年就需要1000億美元資金。富裕的海灣國家是其它阿拉伯國家出口商的最大市場,也是其它阿拉伯國家資本和投資的主要來源。
這次危機之所以影響大,有多種原因。一是大大出乎美、歐、日政治家的預料。二是西方已開發國家的經濟過於依賴石油,過於依賴中東石油,經不起風浪。三是時機問題,正趕上戰後又一次西方經濟衰退的來臨,石油禁運、漲價,經濟衰退產生了“複合效應”。
這次危機也使阿拉伯產油國本身受很大損失。減產禁運使他們大大減少石油出口,減少了市場份額。可見,石油武器也是雙刃劍,不可多用。

收穫

經過這次石油危機,西方各國普遍強烈感到了石油對各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重要性。同時也普遍感受到了過去那種把一國的石油生產、供應、提煉和銷售等活動主要聽憑少數一體化的大跨國石油公司主宰的做法已經不能再適應新的形式了。這些公司,即使是在公司註冊國註冊甚至公司註冊國政府在其中擁有大量股份的公司,但由於他們在世界各國有著錯綜複雜的多方面的利害關係,在關鍵時刻往往也並不是能為公司註冊國利益服務的。因此,西方各國普遍大幅度地修改了各自的石油政策,大大加強了對石油資源、生產、供應、銷售和市場的控制,加強對外國石油公司的管理和限制。這期間,日本、韓國、加拿大、英國、丹麥挪威、馬來西亞、蘇聯等國紛紛成立了國家石油公司。到二十世紀末先後誕生了100多個國家石油公司。

事後反應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使西方經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為了對付可能出現的新的石油危機,1974年2月11日~12日,在美國倡議下,13個國家聚集於華盛頓,召開石油消費國會議,決定成立能源協調小組。後來成立國際能源機構,該機構的主要職能是促進其成員國建立應急石油儲備或稱戰略石油儲備;協調突發事件引起石油供應中斷時成員國之間的石油調配問題。

相關事件

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人利用“贖罪日”時機發動了打擊以色列,收復失地。戰爭初期,阿拉伯人節節勝利,但一周后戰局逆轉,以色列開始大規模反攻,埃及處於不利地位。
此時,阿拉伯產油國正同外國石油公司進行提高原油標價的談判。1973年10月14日,談判破裂,1973年10月16日,海灣五個阿拉伯產油國加上伊朗代表在科威特開會,決定單方面把每桶原油的標價提高70%,達到5.11美元。長期以來控制世界市場的“七姐妹”無可奈何,油價決定權轉到了歐佩克手裡。
1973年10月17日,阿拉伯產油國石油部長開會,討論如何以實際行動支持埃及,打擊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逼迫他們在政治上站到阿拉伯人這邊來。會議沒有採納伊拉克關於立即進行石油禁運的主張,決定立即逐步壓縮產量/出口量,減少對美、歐盟的石油供應量。首先,把1973年9月日產水平和供應量削減5%,以後每月再增減5%,直至達到目的。美國不以為然,1973年10月19日,宣布對以色列提供22億美元軍事援助。此舉激怒了阿拉伯產油國,利比亞當天宣布向美國禁運石油。1973年10月20日,沙烏地阿拉伯等海灣產油國一致行動,對美、歐盟禁運石油。世界市場上一下子減少石油供應量500萬桶/日。美國石油產量已處於衰減之中,無力增加產量,於是油價飛漲,許多加油站汽車排長隊。歐佩克於1973年12月下旬把油價提高到每桶11.65美元,翻了一番。
這場危機驚天動地,西歐、日本80%以上的石油靠進口,進口來源又主要依靠中東,所受打擊遠遠超過美國。1973年11月下旬,歐共體表態,在中東問題上支持阿拉伯人,阿拉伯產油國於是把他們(除荷蘭外)從被禁運“黑名單”中刪除。1973年11月22日,日本也宣布站到阿拉伯人一邊。孤立的是美國和荷蘭。
這場禁運於1974年3月18日結束。

意義

第一次石油危機是減少石油供應和提高油價的雙重產物。
第一次石油危機,對於世界石油工業是一個大轉折點。
第一次石油危機具有異常強烈的政治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