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關於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區域規劃綱要的通知
- 發文字號:國發〔1993〕56號
- 發文機關:國務院
- 發文日期:1993年06月29日
檔案背景,綱要全文,各方評價,
檔案背景
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海南五省及廣東省的湛江、肇慶、茂名三市, 土地總面積145.7萬km2 ,1990年底總人口24348.3萬, 分別占全國15.2%和21.3 %。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和工農業總產值分別占全國14.4%和12.2%。
本區目前經濟發展水平偏低, 仍處工業化初級階段, 川、滇、黔、桂、瓊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上均居全國各省區中後進行列,粵西在廣東省亦屬後進地區。但地方具有經濟發展的許多有利條件, 潛力很大。主要有:
1.地處西南腹地,是全國重要的戰略後方,且沿邊,靠海, 沿江,是全國唯一擁有“三沿“優勢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2.資源豐富,水能蘊藏量占全國43.1% ,其中可開發水能資源占全國50.4 %, 錳、釩、鏝、鉛、鋅、 錫、磷、天然氣等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一,鋁、鹽、石棉、滑石等居全國第二,組合良好, 為建設全國性能源原材料基地創造了條件。豐富多樣的生物氣候資源又為輕工,農林牧業發展提供了基礎。
3.已具有一定經濟基礎,形成了重慶、成都、昆明,貴陽,柳州、南寧,海口等一批主要中心城市, 黑色金屬及非金屬礦採選,有色金屬冶煉、磷硫及天然氣化工、菸草加工、食品及飲料製造,儀器及設備製造在全國占重要地位並形成一批生產基地。1990年耕地占全國15.5%, 糧、油、蔗、煙、肉產量分別占全國18.1%、16.2%、67.5%、38.8%、27.3%。
4.基礎設施已有所改善,鐵路總長度由解放初占全國5.9%提高到1990年的l5.2%,公路由1.8萬km增至l3萬km,長江、西江航道達1.6萬km並興建防城、北海、湛江、海口主要港口, 民航,管道均有較快發展。
5.人口較多,貧困面大, 經濟發展與人口規模不相適應,人口密度為全國1.4倍,1990年社會商品零售額占全國14.2%,尚有很大市場發展潛力。
6.擁有少數民族36個,占全國少數民族人口41.2% ,是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區,先進技術與少數民族地區和後進地區文化素質反差明顯, 剩餘勞動力多,勞動力潛力巨大。
7.長江、西江上游水土流失嚴重,是維繫我國生態環境穩定的關鍵地區, 已引起國家和地區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8.對外開放已經起步,海南省為特區,湛江、北海為沿海開放城市,憑祥、東興、河口、畹町、瑞麗為沿邊開放口岸,重慶為沿江開放港口。西南五省區七方自1984年起已建立緊密經濟聯繫。
綱要全文
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區域規劃綱要
(國家計畫委員會一九九三年二月六日)
前 言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形成了由東到西,從沿海到沿江、沿邊新的對外開放格局。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海南以及廣東西部的湛江、茂名和肇慶三市。本區域南瀕北部灣和南中國海,北踞長江上游,有漫長的陸地邊界,是我國唯一的沿海、沿江、沿邊三兼的經濟區域,地緣位置重要,區位優勢明顯,在九十年代全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大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本區域國土面積一百四十二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面積的15%;人口二億四千三百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21%;有三十六個少數民族,三千七百五十六萬人,占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41%,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之一。該區域地處祖國西南部,毗鄰越南、寮國、緬甸,緊鄰經濟發展較快的東南亞各國,處於亞太經濟圈的中間地帶,在我國與東南亞各國的經濟交往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區域的川、滇、黔三省,是我國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比較典型的內陸省份,但由於缺少成本低廉、便捷迅速的出海通道,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受到嚴重製約。而廣西、海南和粵西,擁有較長的海岸線和良好的港口條件,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處於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從六省區內在的經濟聯繫和發展趨勢出發,將地域廣大、資源豐富但無出海口的川、滇、黔與有良好港口和便捷出海通道的廣西、海南、粵西連線起來,統籌規劃六省(區)經濟開發、對外開放中的重大問題,不僅可以使分散的、潛存於各省區的經濟優勢、區位優勢很好地結合起來,形成整體的優勢,而且能更好地發揮本區域在全國經濟發展、對外開放大格局中的戰略作用,對縮小本區域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差距,提高其在國際經濟中的整體競爭能力有重要意義。
本區域規劃的重點內容是: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資源開發、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中的重大方針和原則;需要跨省區聯合興建的重大建設項目,特別是交通建設項目;需要統籌規劃、共同建設的對外開放體系和市場體系,在對外貿易等方面需要共同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按照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的原則,需要從巨觀統一考慮和安排的區域生產力布局。
本規劃的期限至二○○五年。
一、區域經濟發展及對外開放的指導方針和原則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
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特別是雲、貴、川三省,屬於比較典型的內陸省份,長期以來經濟上比較閉塞。雲南、廣西兩省(區),八十年代又受戰爭影響,周邊環境不穩,在某些方面失去了加快發展的機遇。這一區域的產業結構總體上是偏重型的,能源、原材料工業所占比重較大。要在九十年代使本區域經濟有一個較大的發展,縮小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差距,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加快新舊體制轉換的進程。這是加快本區域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根本方針。
加快改革開放,必須要在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上,由產品經濟、計畫經濟的觀念,轉變到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觀念上來。重視和發揮市場的作用,大力培育和發展商品市場、資金市場、勞務市場等市場體系。要在國家巨觀調控指導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性作用,積極探索運用市場機制加快資源開發和對外開放的新路子、新辦法。要加快企業經營機制轉換,把企業推向市場。
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亞太國家的經濟繼續呈現高速增長趨勢。這對我國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的對外開放及經濟發展,既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因此,本區域要充分利用地處沿海、沿邊的區位優勢以及同周邊國家關係改善的有利條件,抓住全方位開放的大好時機,大膽進入國際市場,進入東南亞市場,參與國際分工,更多地利用國外的資金、資源、技術和一切有益的經驗,形成有重點、分層次、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
(二)牢固樹立市場觀念,開拓市場。
本區域資源豐富,要把這一潛在的優勢轉換為現實的經濟實力,必須把眼界放寬,從省區為界的市場觀念,轉變到區域市場、全國市場以及國際市場上來。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主導產業的選擇,都應以市場需求為依據。必須研究開拓國外市場,充分利用該區域臨近東南亞的有利條件,加快對外貿易的發展,使之成為我國開拓東南亞、南亞市場的主要陣地。同時,還要積極開拓其他國際市場。
(三)聯合協作,發揮整體優勢。
本區域的優勢主要有以下五點:一是水能資源和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組合條件好,適宜綜合開發;二是農業、林業資源特別是熱帶、亞熱帶植物資源豐富,烤菸、蔗糖、橡膠等已形成相當規模的產業,在全國占有重要的地位;三是三線工業基礎和技術力量比較雄厚,已經形成相當大的生產能力;四是旅遊資源豐富多樣,比較突出的是民俗風情和自然風光等;五是具有沿海、沿江、沿邊“三沿”兼得的區位優勢。
以上優勢是就整個區域而言的,各個省區只有揚長避短,互相補充,才能把整體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因此,各省區要大力提倡和發揚聯合協作精神,積極發展省區之間多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的橫向經濟聯合與協作,把聯合協作提高到加快區域開發和開放的高度來認識。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和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沿海和內地,城市和鄉村,都要主動打破封鎖、開放門戶,為推動聯合協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要制定和完善促進聯合協作的政策和法規,使聯合協作切實受到保護。
(四)堅持交通先行的方針,通過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
本區域地形以高原、山地和丘陵為主,地貌條件差,地質結構複雜,給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困難。交通閉塞,運輸不暢,是這一區域長期以來資源開發程度低、經濟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交通閉塞的狀況雖有所改善,但運輸能力仍嚴重不足,成為制約本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因此,加快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使交通先行,是加快本區域資源開發的當務之急和關鍵之舉,亦是加強本區域與全國的聯繫,擴大對外開放的先決條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要把交通運輸的建設放在第一位,項目要優先安排,建設速度要適當加快。
(五)按照提高效益的原則進行生產力的合理布局。
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在生產力布局中應堅持資源合理配置、發揮集聚效益的方針,形成若干比較配套、功能合理的產業帶和經濟中心,避免齊頭並進,遍地開花。
在生產力布局中需要充分考慮以下原則:一是區域布局要與全國生產力布局相適應;二是有重點、分層次,根據區域財力、物力、人力的可能,確定經濟發展的重點地區;三是兼顧重點地區和一般地區,以重點開發區帶動一般地區,避免“孤軍深入”;四是充分依託現有經濟中心和老工業基地,發揮大中城市的作用;五是通過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使各箇中心城市、老工業基地和重點開發區聯結起來,形成經濟網路。
按照上述原則以及對外開放的需要,要在不斷充實現有沿路、沿江產業帶的同時,有重點、有步驟地開發海南和北部灣沿海地區,有選擇地在沿邊地區培育若干個經濟成長極。初步形成以沿海、沿江、沿路、沿邊為基本軸線,經濟中心、老工業基地和重點開發區相結合的、功能合理的生產力布局格局。
二、聯合發展的重點產業
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現代化,是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產業結構的調整要立足於國內外市場和本區域的資源優勢。
(一)加強交通運輸建設,形成區域綜合運輸體系。
本區域交通運輸發展的總目標是,以跨省區鐵路和水運主通道為骨幹,公路為基礎,連線中心城市、重點開發區和交通樞紐,爭取到本世紀末、下世紀初,基本形成各種運輸方式分工比較合理、布局比較協調、相互銜接的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的總體部署是:開闢南口通路,溝通川西、川南、雲南、貴州等地區與北部灣出海口的聯繫,形成向南出海的主要通道,充分發揮廣西沿海地區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的重要樞紐作用;加強北口通路,緩解通往東北、西北、華北地區主要通路的運輸緊張狀況;擴大東口通路,加強本區域與華中、華東地區的聯繫;籌劃西口通路,積極做好建設前期工作;強化區內通路,加快各省區骨幹線路的建設。
1、南部對外運輸通路建設。
鐵路建設。重點加快南昆鐵路的建設,形成南口通路新的主幹線。南昆鐵路修通後,近期外運能力可以達到七百至一千萬噸,遠期為二千萬噸。南昆鐵路計畫安排一九九八年建成,應加大資金投入,力爭提前一年建成。同步建設欽(州)北(海)、合(浦)河(唇)鐵路,改造南防鐵路。建設黎湛鐵路複線,加強湘桂鐵路、昆河鐵路等通往越南的國際鐵路線的運輸能力。積極籌建黔、桂到廣東的鐵路新線。
港口建設。預測到二○○五年,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需達六千萬噸,比一九九○年增長一點四倍。為使沿海港口與後方鐵路運輸配套、協調發展,滿足磷礦石、煤炭、石油、鐵礦石等大宗物資轉運以及外貿物資進出的需要,要加強湛江、北海、防城、海口、三亞、八所、洋浦、清瀾等主要港口的改擴建。同時,規劃建設欽州等新港。在港口建設上,應根據港口吸引範圍和貨運需求,搞好區域沿海港口群的統一規劃和功能分工,明確各港口貨運的主要走向。
內河幹流航道建設。西江是本區域的一條重要水運出海通道,預測到二○○○年,貨運量可達三千萬噸以上,要按三級標準對西江航道進行整治,在“八五”期間完成一期工程以後,繼續進行南寧~貴縣段二期工程的建設,爭取“九五”期間完成。積極開發瀾滄江航道,儘早開通與鄰國的客貨運輸航線。
公路建設。重點放在昆明~南寧,昆明~景洪、打洛、勐臘、畹町、瑞麗、河口,南寧~友誼關、北海、湛江、廣州等國道主幹線和邊貿公路的建設上,並使之達到二級及以上的高等級公路標準。
2、北部對外通路建設。
北通路承擔的運輸任務,占西南地區與區外貨物交流量的五分之三,但運輸能力長期不足,亟待加快解決。
鐵路建設。寶成鐵路已經長期超負荷運行,預測到二○○○年,貨運量將超過二千萬噸,比一九九○年增長40%以上。要加快寶成鐵路複線建設,力爭本世紀末全線基本建成。要加快襄渝鐵路電氣化改造,爭取“八五”期間完成達縣~重慶段的電氣化改造工程。在改造寶成、襄渝鐵路的同時,要抓緊建設入川的新通路,爭取在“九五”期間開工。
公路建設。重點是加快成都~西安國道主幹線高等級公路的建設,爭取在二○○○年以前建成,充分發揮其對鐵路沿線中短途客貨運量的分流作用。
3、東部對外通路建設。
東通路主要承擔黔煤、磷礦石等大宗物資外運任務,目前運輸能力較為緊張。預測到二○○五年,客貨運量將比一九九○年增長一至二倍。為適應運量增長需要,要充分發揮長江水道的作用,擴大鐵路運輸能力,提高公路等級,使通路的綜合運輸能力得到加強。
鐵路建設。主要是改造湘黔鐵路,在完成貴陽~懷化段電氣化改造工程的基礎上,抓緊湘黔鐵路東段的電氣化改造工程,爭取在“八五”期間全線貫通。加快衡陽~柳州段鐵路的技術改造,加大運輸能力。規劃建設新的出川鐵路東通道。
川江航運建設。為配合三峽工程建設,發展長江產業帶經濟,應加強航道整治,改擴建沿江主要港口,提高通過能力。
公路建設。主要建設成都~重慶~武漢、貴陽~長沙、南寧~柳州~衡陽三條國道主幹線,為配合三峽工程建設,還應加快成都~武漢公路主幹線的建設。
4、西部對外通路的建設。
西通路為聯結西藏、接通緬甸的主要通道。為了加強同西藏的聯合與協作,以及發展與緬甸的睦鄰友好關係,促進邊境貿易,應積極為修建滇緬、滇藏鐵路作準備。
5、區內運輸通路的建設。
區內不論南北向,還是東西向,均存在交通線路少、能力小、客貨運緊張的問題。為適應區域出口大通路建設的需要,必須同時加強區內交通設施的建設。
鐵路建設。鐵路建設的重點是儘快實施成昆鐵路電氣化改造。復建內昆鐵路,以擴大黔煤入川能力,分流成昆、川黔鐵路運量。儘快建設隆(昌)黃(桶)鐵路新線。“八五”期間開工建設瓊州海峽輪渡和相關的湛江~海安鐵路,實現海南鐵路與大陸鐵路的連線。加快成都~達縣、廣通~大理鐵路新線的建設進度。
公路建設。重點改造和建設重慶~貴陽、昆明~貴陽、貴陽~南寧、自貢~昆明、海口~三亞等國道幹線,逐步建成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
內河水運。長江、珠江水系在區內的通航支流較多,在開發水電的同時,應盡力兼顧通航河流的航運,分別按三~五級航道標準建設,使區內航運有一個大發展。
為了滿足區域聯合開發、對外開放和發展旅遊的需要,使區域對外、對內各通路形成立體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必須加快航空運輸的發展。要儘快完善區域內國際機場和國內主幹線機場,重點是昆明、南寧、成都、重慶等機場的設施;同時要加快海口、桂林、貴陽等新機場的興建,使之達到4E級或4D級以上標準,並且要搞好配套建設,滿足各方面對航空運輸的需要。
按照以上規劃,到下世紀初,本區域內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一萬公里以上,複線率、電氣化率分別達到11~14%和33~40%,對外進出幹線的輸送能力可上一個新台階。國道主幹線中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里程將達到七千公里左右。三、四級以上幹線航道(航行五百至一千噸級船舶)里程達二千二百至三千六百公里以上。沿海主要港口深水舶位將增加到六十至七十個,吞吐能力將增長一倍以上。區域內的八個國際機場和主要幹線機場達到4E和4D級,均能起降大中型飛機。總之,區域的對外,對內綜合運輸大通路將基本建成,為區域聯合開發和對外開放創造有利條件。
(二)加快郵電通信建設,為振興區域經濟服務。
區域郵電通信的發展,要廣泛採用新技術、開發新業務,提高通信自動化水平。
擴充市話容量,有條件的開放地區實現程控化,進一步提高市話自動化率和國內外長途直撥電話的比重。“八五”期間,本區域內市話交換機由一百一十萬門擴大到三百一十五萬門,90%以上的市縣實現市話自動化,70%的市縣實現國內長途電話直撥,50%以上市縣實現國際長途電話直撥。
加快通信光纜幹線建設。“八五”期間主要建設成都~昆明、成都~重慶、重慶~貴陽、昆明~南寧、南寧~北海~海口等光纜幹線,並在此基礎上延伸建設成都~西安、重慶~武漢、南寧~廣州、貴陽經長沙至福州四條跨區域幹線光纜,“九五”以後,進一步加強幹線網路建設,完善幹線網路配套系統,提高安全可靠性和數位化水平。
發展衛星通信、移動通信和無線尋呼。“八五”期間建成重慶、成都、昆明、南寧、海口等衛星地面站,積極開展移動通信和無線尋呼業務,“九五”以後逐步實現移動通信和聯網漫遊。
加強沿邊、沿江開放城市的郵電通信建設。“八五”期間,增加瑞麗、憑祥、河口、東興、畹町等地的市話交換機,上述城市“八五”末電話普及率要達到15%。
進一步提高郵政運輸能力,保證傳遞和縮短傳遞時間。增加車輛,增開幹線汽車郵路,開闢航空郵路,建設和改造重慶、海口等郵政樞紐和重要的中心局、轉口局,增加郵政網點和國際郵件處理中心,以適應經濟開發和邊境貿易發展的需要。
(三)聯合開發能源資源,建設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本區域(含廣東全省)煤炭資源探明儲量為八百六十五億噸,而且分布集中,75~80%集中在黔西北、滇東和川南的大三角地帶,適宜集中建設大型煤炭基地和煤電基地。但是從儲量和交通條件來看,煤炭主要是滿足區內需要。水能資源在全國具有突出地位,可開發的水能資源約一億九千六百萬千瓦,占全國的50%以上,主要集中在川、滇、黔的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烏江、瀾滄江、南盤江~紅水河等六大河流。這些河流適宜梯級開發,建設大型水電基地,除滿足所在省區需要外,可以大規模向東送電。
根據區域資源特點,在加快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要積極發展煤炭工業,並與火電建設結合起來,以適應經濟發展和電網調峰的需要。經過十到十五年左右的時間,建成以水電、火電和煤炭相結合的全國重要能源生產基地。
1、電力工業。
電力工業首先要開發本區域西部的水電資源,建設大型水電站。火電建設除發展坑口電站,實行煤電聯營外,沿海地區有條件的可建設一批燃用本區域外來煤和進口煤的電站。
水電的開發,要根據資源、前期工作和資金的可能,有步驟、有重點地加快六大河流的梯級開發,建設一批調節性能好的水電站。主要項目有:
南盤江~紅水河。二○○五年前,建成一千萬千瓦水電站,向廣東送電四百五十萬至五百萬千瓦。除岩灘和天生橋電站二級工程共二百零九萬千瓦要在“八五”末期建成投產外,天生橋電站一級和二級二期工程,也要抓緊建設。具有多年調節性能的龍灘電站四百二十萬千瓦,效益顯著,應加快進度,爭取在二○○五年前全部建成投產。此外,還要抓緊開工建設長洲、百龍灘、惡灘、大藤峽、平班等水電站。
瀾滄江。漫灣電站一百二十五萬千瓦爭取在“八五”期間全部建成;大朝山電站一百二十六萬千瓦爭取在二○○○年前建成。“九五”期間開發小灣電站四百二十萬千瓦和糯扎渡電站五百萬千瓦。瀾滄江電力東送的關鍵工程是小灣水電站,應抓緊落實,早日開工建設。
烏江。除“八五”計畫建設的東風電站外,增加開工洪家渡電站。“九五”開工構皮灘電站二百萬千瓦以及思林和彭水電站。九十年代合計開工四百五十萬千瓦,建成投產七十萬千瓦。
大渡河。“八五”期間建成銅街子電站六十萬千瓦。“九五”開工建設瀑布溝電站三百三十萬千瓦,爭取二○○五年投產。
雅礱江。二灘電站三百三十萬千瓦,在二○○○年投產二百七十五萬千瓦。並建成桐子林電站四十萬千瓦。
金沙江。二○○○年前主要是加強電站建設,包括電力東送的前期準備工作。二○○○年後儘快開發向家壩五百萬千瓦、溪落渡一千萬千瓦等大型水電站,加強電力東送。
火電建設,主要是根據煤源和運輸條件,在煤炭產地和沿海地區建設一批骨幹電廠。“八五”期間在原計畫的基礎上增加開工建設湛江二期、廣安、盤縣二期、安順、曲靖等電廠,比原計畫增加投產八十萬千瓦。“九五”期間,開工建設來賓二期、海南新廠、珞璜二期、都勻、安順二期、曲靖二期等電廠。
以川、滇、黔煤炭開發為依託,以煤電聯營方式建設好盤江、安順、水城、興義、古敘、筠連、曲靖、昭通等大型煤電基地。
廣西、海南、廣東三省(區)的火電建設,布局要靠近沿海港口,以便於燃用本區域外來煤和進口煤炭。
電網主要是適應“西電東送”的需要,建設長距離的高壓送電線路。要加強各省區電網的建設和相互聯絡。
2、煤炭工業。
煤炭工業首先要加強現有礦井的挖潛改造和擴建。“九五”期間,在資源富集、前期工作條件具備的地區開工建設一批新礦區。一九九○年至二○○○年煤炭開工建設規模三千二百五十萬噸,投產二千二百萬噸。重點建設:
盤江礦區。“八五”開工建設金佳和火鋪兩對礦井,“九五”開工響水四百八十萬噸和松河一百八十萬噸兩對礦井,二○○○年形成九百四十萬噸生產能力。
織納礦區。“八五”、“九五”期間開工建設肥田和文家壩兩對礦井,形成五百五十萬噸生產能力。
筠連礦區。爭取“八五”開工魯班山礦井,“九五”開工武樂和維新兩對礦井,合計生產能力為三百九十萬噸。
華瑩山礦區。為配合廣安電廠的建設,“八五”、“九五”期間開工建設李子椏南井、興隆南井、龍灘、桂興四對礦井。
雲南老廠礦區(無煙煤)和先鋒礦區(褐煤),“九五”開工建設規模各三百萬噸。
3、石油和天然氣。
要加強南海、北部灣沿海,川、滇、黔、桂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開發。
(四)加快礦產資源開發,聯合發展原材料工業。
本區域原材料工業的發展重點是鋼鐵、有色金屬和化學工業,因地制宜地發展建材、醫藥工業,積極利用國外原油和資金髮展石化工業。要通過聯合協作,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實現規模經濟,增強競爭力。
1、鋼鐵工業。
目前該區域年消耗鋼材五百多萬噸,預測到二○○○年,桂、瓊、川、黔、滇五省(區)鋼材需求量將達八百五十萬噸,二○○五年達到一千零五十萬噸。若考慮部分出口,鋼材需求量還要大一些。目前這一區域鋼材配套生產能力只有六百五十萬噸。從資源看,全區域鐵礦探明儲量一百億噸左右,占全國的五分之一,釩鈦磁鐵礦儲量占全國的60%以上。
根據市場需求和資源情況,規劃期內鋼鐵工業的發展,要把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放在首位。以攀西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為主,加強鐵、錳礦山建設,並積極利用國外鐵礦資源,發展該區域的鋼鐵工業。本世紀內主要對現有五大鋼鐵企業(攀鋼、水鋼、重鋼、昆鋼和柳鋼)和四個特鋼廠(重慶特鋼、長鋼、成都無縫和貴鋼)進行改擴建,使其完善配套,以進一步挖掘現有生產潛力,並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大力發展國內外市場需要的優質鋼材。下個世紀初,根據該區域市場狀況、交通條件以及攀西鐵礦和六盤水煤炭資源優勢,考慮以先進技術和裝備,建設西南第二鋼鐵基地,使鋼鐵生產有個飛躍。
2、有色金屬工業。
域有色金屬工業,重點發展鋁、鉛、鋅和錫。要加強礦山基地建設,使採礦、選礦和冶煉加工之間趨向平衡協調。鋁工業,主要是加快貴州、廣西平果大型鋁生產基地和四川、重慶、滇中電解鋁廠的建設。產品除滿足本區域需要外,還應積極組織深加工產品出口,打入國際市場。鉛鋅工業,加強蘭坪特大型鉛鋅礦的開發和會東鉛鋅礦的擴建,積極組織鉛鋅產品出口。此外,利用川、滇兩省及周邊國家的銅礦資源,可以進行銅精礦加工(包括材料加工),增加產量。重點抓好大紅山、湯丹、拉拉和里伍銅礦的建設。
3、石化工業。
雲、貴、川和廣西四省(區)目前尚沒有大的石油化工廠,一九九一年四省共消費四大類成品油四百四十六萬噸,主要靠其他省調入。預計到二○○○年,需四大類成品油九百萬噸左右。西南和廣西地區經濟發展所需的有機化工原料、三大合成材料也靠從外地調入。
從地區合理布局出發,應當促進西南和廣西地區石油化工的發展。在擴大茂名、湛江石化生產規模,建設海南天然氣化肥廠、海南聯合化工廠的同時,積極利用國外原油和資金,在廣西沿海新建大型煉油廠。
4、化學工業。
本區域化學礦資源豐富,也有很大的市場。磷礦石、硫鐵礦及其產品除滿足本區域需求外,還要供應全國和打入東南亞國際市場。
磷、硫化工。配套開發滇、黔、川、粵的磷礦和硫鐵礦,適度提高加工深度,增加磷肥、黃磷、磷酸鹽等產品產量,減少磷礦石外運比例。重點開發貴州瓮福、開陽,雲南滇池周圍地區和四川馬邊、清平的磷礦資源和廣東雲浮、川南的硫資源,建設磷硫化工基地。
鹽化工。利用本區域豐富的岩鹽資源,發展氯鹼工業。“九五”期間,繼續完成雲南化工廠五萬噸和川東六萬噸燒鹼項目。在雲南建設第二套五萬噸燒鹼項目,配合發展濕法磷酸,在川東擴建四萬噸燒鹼項目,在南寧建設八萬噸燒鹼項目,在海南建設五萬噸燒鹼和五萬噸聚氯乙烯項目。
其他化工。要利用煤炭和熱帶、亞熱帶生物資源,發展煤化工、生物化工,積極發展橡膠製品和醫藥、香料等精細化工產品。
(五)聯合發展對外貿易和邊境貿易,開創對外經濟技術交流新局面。
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大膽有效地利用國外資金,對於形成多元化的對外開放格局,加快區域內經濟發展,全面縮小與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促進區域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在國家改革開放總方針的指導下,結合區域內實際情況,走聯合發展的道路,採取多種形式,擴大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
——聯合發展多種形式的區域對外貿易。充分利用廣西、廣東、海南的出海口和廣西、雲南的出境口,通過聯合協作,發揮區域整體力量,進一步開拓和占領國際市場,特別是東南亞市場。選擇條件較好的沿海、沿邊地區聯合組建若干個規模較大的外貿聯營公司,以區域內“名、優、特”拳頭產品為先導,建設一批實力較強的專業出口加工基地;發展“三來一補”加工業務,選擇條件較好的沿海或沿邊地區建立區域性保稅加工區,聯合投資發展遠洋運輸和跨國公路運輸。
——把邊境貿易放到重要地位,爭取有一個大的發展。要在國家法律和政策的指導下,實行地方政府、集體、個體一起上的方針,放手發展邊境貿易。既要發展政府貿易、小額貿易,又要積極促進邊民互市的發展。還要通過邊境貿易的形式,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把我國的產品帶出去。
——積極擴大引進外資的規模,進一步拓展利用外資的領域。利用已有的開放格局和政策;採取多種形式引進外資,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積極穩步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在區域內舉辦獨資、合資企業,把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帶進來。引進外資的領域要進一步擴展到水能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第三產業。利用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邊地區的優惠政策聯合引進外資、興辦外向型企業。
——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區域內各地區要聯合起來,組織發展勞務輸出、對外承包工程、國際客運和海上運輸、邊境購物旅遊等對外經濟活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投資辦廠,輸出技術、開發境外資源。
(六)聯合發展旅遊業,建設富有特色的旅遊基地。
本區域發展旅遊業,要實行國家、集體、個人、外資一起上的方針,聯合開發,網路聯結,重點布局,各具特色。主要任務是:
——溝通若干條重要旅遊線路,聯合建設旅遊網路。按照歷史遺蹟、人文景觀、自然山水、熱帶風光、民俗風情、邊境購物等特定的旅遊趣味,將分散在區域內各省區市的相關旅遊區聯結起來,形成特定趣味的旅遊線路。
——建設好重點旅遊區。要從單純的觀光旅遊向觀光度假、購物旅遊發展,從單一趣味向多功能的綜合旅遊區發展。分批將三亞、北海、桂林、昆明、西雙版納、大理、貴陽、安順、成都、重慶、樂山、肇慶等地建設成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旅遊經濟區。選擇其中條件較好的地區開闢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開發富有特色的、新的旅遊項目。充分利用本區域獨特的生態環境優勢,把回歸自然的生態旅遊作為區域優勢項目加以開發。抓好民族風情旅遊、熱帶風光以及邊境購物旅遊等新興的旅遊項目。抓好避暑、避寒、保健療養等度假旅遊。
——抓好旅遊“軟、硬體”的建設。根據旅遊網路、重點旅遊區和重點旅遊項目的發展,逐步配套建設好賓館、商店、航空港和道路等旅遊設施,提高服務和管理等軟體的水平。
——加強與國內其它旅遊地區的聯繫。積極開拓跨國旅遊。
(七)農業、一般加工工業、第三產業和建築業。
大力發展農業。要把糧食生產放在重要地位,保證糧食穩定增產。積極發展經濟作物,特別是區域優勢明顯的熱帶和亞熱帶經濟作物,建成全國重要的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基地。努力發展鄉鎮企業,全面振興農村經濟。
改組、改造加工工業。加工工業的發展,要立足於現有基礎,調整產品結構,適應市場需要;要提高加工深度,儘可能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要更好地挖掘三線企業的人才、技術和設備的潛力,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造傳統工業,加快科技進步的步伐。機電工業要以成套設備、儀器儀表、廣播通信設備、數控工具機、汽車、家電等優勢產品為重點,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品;輕紡工業要發揮現有市場優勢,重點發展煙、酒、糖、茶、絲、毛、麻、皮革等名優產品。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和建築業。重點發展交通通信、旅遊、金融、保險、商業、貿易、信息諮詢、房地產業和飲食服務業等。
農業、一般加工工業、建築業和大多數第三產業,涉及跨省區的問題比較少,應由省區市在各自的規劃中加以安排。
三、聯合開發的重點地區
今後十年到十五年,六省(區)要根據本區域生產力總體布局的要求,結合本地區資源、經濟、技術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抓好各自的重點發展地區。在此基礎上,各省(區)要聯合起來,通力合作,抓好一些對振興區域經濟具有重要作用的跨省區的重點地區的開發。
目前,應重點發展以下幾個經濟中心和工業基地:
——以重慶為中心的長江上游產業帶。要發揮重慶老工業基地以及軍工企業高度集中的優勢,改造和發展以汽車、機車為重點的機械工業,以通信設備、儀器儀表為重點的電子工業,以精細化工、合成材料為重點的化學工業,以優質鋼材和鋁材為重點的冶金工業。同時新建一些耗能、耗水較高,運量較大的大中型原材料項目。大力發展商貿、金融、房地產、旅遊等第三產業。要結合三峽工程建設,發展一批為三峽工程服務的產業,促進長江上游產業帶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經濟區。充分發揮成都市作為西南地區科技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的作用,大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全面強化中心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發揮成都平原農業生產條件較好的優勢,大力提高集約化生產經營水平,建成區域內穩定的農副產品基地和面向全國的蔬菜生產基地,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依託現有工業基礎,促進電子、機械、醫藥等優勢產業的發展,形成發電設備、電視機、通信設備和特種鋼材等一批在國內外有競爭力的拳頭產品。以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綿陽科學城為依託,發展以新材料、生物技術、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核技術等為重點的科研、生產高新技術產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以昆明為中心的滇東地區。發揮昆明市作為全省政治經濟中心和工業門類比較齊全的優勢,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旅遊事業,擴大對外開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服務全省、輻射東南亞的能力。在利用滇越鐵路和境外資源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同時,積極開發利用箇舊霞石,建立鉀肥、鋁材、水泥等工業基地。開發蒙自多種金屬礦,建立千噸白銀基地。利用曲靖電力、焦煤和良好的農業、交通等基礎條件,重點發展鋼鐵、化工、電力、機械、建材等工業。提高東川銅礦採選能力,同時發展銅深加工工業。
——以貴陽——遵義——安順為中心的黔中產業帶。發揮貴陽經濟中心和工業基地的優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機電、食品、冶金和化學工業等產業,建設原材料工業基地。興辦加工工業,加快交通建設,積極發展商業飲食業、旅遊業等第三產業,繼續加強郵電通信、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強化城市功能,提高輻射和吸引力。以遵義工業基地為依託,重點發展冶金工業和以煙、酒為主的食品工業;利用軍工企業優勢,開發輕型汽車及配套行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旅遊、服務等第三產業;加強歷史古蹟和城市環境保護,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中等規模的新興工業城市。發揮安順軍工企業優勢,發展微型轎車,擴大汽車零部件的品種和批量;發揮旅遊資源優勢,使旅遊業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以南寧——柳州——桂林為中心的桂中產業帶。南寧市要發揮食品、機械、紡織、化工、建材的優勢,重點向生產高、精、尖產品方向發展;加速第三產業的發展,使之成為主要的商貿、金融、信息、文化和科技中心,成為貿、工、商全面發展的綜合性城市。柳州市要充分利用工業基礎較好的優勢,大力引進資金和技術,發展“嫁接型”企業,發展高、精、尖產品,建成以冶金、機械為主的輕重工業有機結合的工業城市。桂林市要進一步發揮世界旅遊名城的優勢,通過發展旅遊業,進一步擴大開放,吸引外資,建立旅遊經濟開發區;進一步辦好高新技術開區,同時注意保護生態環境,把桂林市建成為旅遊基地和以輕工業為主的工業城市。
二○○五年前,六省(區)要以上述現有經濟中心和工業基地為依託,集中必要的力量,對以下幾個跨省區的基地進行重點開發。
(一)攀西——六盤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
該區位於川、滇、黔接壤地帶,包括四川省的攀枝花、涼山、宜賓、瀘州和樂山,雲南省的昭通、曲靖、東川和楚雄,貴州省的六盤水、畢節和黔西南等十二個地、市、州的六十八個縣(區、市),總面積十七萬六千平方公里,人口二千八百多萬人,區內礦產和水能資源十分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是:積極開發水能、煤炭等資源和鐵、鉛鋅、銅、硫、磷等礦產資源,發展鋼鐵、有色金屬、磷化工等耗能工業,建成具有穩固農業基礎和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
——能源工業,重點開發以六盤水為中心,包括畢節、黔西南、曲靖、昭通等地區的煤炭資源,並相應發展火電。水電方面,西部以雅礱江的梯級開發為主線,包括攀西地區的其他水電資源;中部以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壩、溪落渡等梯級開發為主線。
——鋼鐵工業,加快開發攀西釩鈦磁鐵礦資源,除攀鋼、水鋼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改擴建外,在該地區選擇運輸條件比較好、地域開闊、並具備其他建設條件的地點,於下世紀初建設西南第二鋼鐵基地。
——磷硫化工,充分利用本地區和鄰近地區的磷硫資源,建設我國大型硫精礦和硫磺生產基地,並相應發展高效磷肥和磷化工製品。
——有色金屬工業,加快東川和會理的銅礦開發,擴大銅的生產能力;加快會理、會東鉛鋅礦的改擴建,利用當地豐富的能源,發展冶煉和加工,建成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有色金屬生產基地。
——交通建設,抓緊修通縱貫本區中部的內昆鐵路,加快建設高等級的公路幹線,重點整治重慶~宜賓長江航道及金沙江航道,發展航空運輸,逐步建成綜合運輸體系。
——合理進行城鎮布局,積極發展山區農業,開展多種經營,加強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防治崩塌、滑坡、土石流等地質災害,大力改善生態環境。
(二)瀾滄江中游電力、有色金屬基地。
本區包括雲南的怒江州、大理州、保山地區、臨滄地區、思茅地區的十九個縣(市),面積五萬六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五百六十六萬人。區內資源豐富,組合良好,開發條件優越。
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是:積極開發水電資源和礦產資源,建設成為以水電和鉛鋅開採冶煉為骨幹,以農林業為基礎,旅遊業等第三產業全面發展的綜合開發區。
——重點開發瀾滄江水能資源。依次開發大朝山、小灣、糯扎渡等梯級電站;同時,因地制宜地建設一批中小型水電站。
——積極開發礦產資源,適度發展深加工。重點抓好蘭坪鉛鋅礦採選冶煉建設;抓緊金礦、錳礦開發,相應發展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加快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工作,擴大後備資源。
——發揮光熱、水土資源優勢,積極發展農林牧業生產。在糧食和主要副食品自給的基礎上,爭取有較多的亞熱帶經濟作物和農林產品外銷,大力發展創匯農業。
——開發旅遊資源,加快大理旅遊區和其他重要景點的建設。
——加強資源保護。採取堅決措施,防止資源遭到破壞,保持生態環境。
——抓緊交通建設。配合資源開發,修建溝通區內外的鐵路、公路,提高公路等級;根據山區特點和發展旅遊業的需要,相應發展航空運輸。
(三)烏江電力和黔中鋁、磷基地。
烏江幹流沿岸地區包括貴州的貴陽、織金等二十四個縣(市)和四川省的涪陵等六個縣(市),面積六萬四千八百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四百多萬人。區內水能和礦產資源富集,資源組合良好,並已有一定的開發建設基礎。
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是:在水能資源綜合開發的基礎上,逐步使能源、原材料、交通、農業、林業、旅遊業等得到全面發展,建設成為以電力、煤炭、鋁、磷、鐵合金為主體的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工業基地。
——能源工業要走水電、火電並舉和煤、電協調發展的路子,以適應本區高耗能產品發展和向區外送電的要求。烏江幹流水能資源的開發應遵循“發電為主,其次航運,兼顧防洪、灌溉及其它”的方針,採取鋁電聯營、磷電聯營等辦法,逐步開發九個梯級電站。烏江支流上的中小型電站也要加強統一規劃,積極開發。
——煤炭工業要在抓緊現有骨幹礦井改擴建的同時,積極開發一批大中型礦井。
——火電建設既要重視已有電廠的改擴建,又要安排新建一批坑口、路口火電廠,並加強電網建設。
——鋁工業首先要抓好貴州鋁廠擴建與技術改造,其次要利用黔北鋁土礦和電力豐富的有利條件,進一步擴大鋁生產能力,把這一地區建成重要的鋁工業基地。
——磷化工業發展要同本區域和其它地區磷資源的開發利用統籌考慮,通過礦肥結合、磷電聯營,逐步提高磷礦加工比重,改變單一輸出礦石產品的狀況,重點開發重鈣、磷銨、黃磷及其它磷化產品。在地區布局上以開陽、瓮福兩個磷化工區為重點。
——大力發展農業和交通運輸業;加強城鎮的規劃、改造和建設;搞好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
——涪陵地區六縣(市)要結合三峽工程移民搬遷,搞好統一規劃。要利用工廠搬遷機會,實行技術改造,調整最佳化產品結構,結合資源開發,發展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優勢產品。通過移民開發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結構,繁榮農村經濟。
(四)紅永河電力和桂西北有色金屬基地。
本區範圍為沿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黔江河段及右江河谷一線,包括廣西二十六個縣(市),貴州六個縣(市),面積九萬一千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一百八十五萬人。
發展方向和重點是:優先發展能源和原材料工業,積極發展以重型為主,輕重結合的加工工業,加強農業基礎,加速林牧業的發展,創造條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到二○○五年或更長一段時間,把本地區建成以鋁、錫為主的全國有色金屬工業基地和西南、華南地區的水能、水泥工業基地。
——加快梯級電站建設。紅水河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從天生橋到大藤峽全部開發,可裝機一千萬千瓦以上,而且淹沒損失小,單位千瓦造價低,與其它河段相比,具有明顯優勢。規劃期內力爭完成十個梯級電站開發,除供應桂、黔兩省(區)用電外,可向廣東輸電。此外,為了緩解水電枯、豐水期矛盾,搞好水電和火電的銜接,要相應擴建、新建一些火電廠。
——抓好鋁、錫為主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的建設。本區及附近地區鋁、錫、錳等礦產資源豐富,要利用紅水河的電力,優先發展鋁、錫,積極發展鉛鋅和錳鐵合金。進一步開發平果鋁礦,逐步建成大型鋁冶煉加工基地;積極擴大以大廠錫礦為主的採選能力,加速來賓大型錫、鋅冶煉廠的建設。同時,要配套發展水泥、鋼鐵、煤炭、機械製造等產業。
——紅水河的開發,應兼顧上下游的利益,並同時考慮防洪和航運、灌溉、漁業等方面的功能,要結合水電開發整治航道,提高通航能力。
——積極發展以農林牧產品為原料的輕紡工業。要在建立農林牧產品商品生產基地的基礎上,發展食品、飲料、紡織、造紙、木材加工等輕紡工業,促進該地區儘快脫貧致富。同時,要抓好生態環境的整治,植樹造林,砌牆保土,防止水土流失。
(五)海南、北部灣沿海地區。
本區包括海南全省,廣西北海市、防城港市、欽州地區和博白縣,廣東湛江、茂名兩市,面積七萬二千八百平方公里,人口二千一百九十萬人。該區是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唯一擁有海岸線的地區,且港址條件優越,具有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但該區工業基礎較薄弱,產業層次偏低,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亟待加速開發,以適應對外開放和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
發展方向和重點是:充分利用深水良港和臨海的區位優勢,加快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大西南對外開放的門戶和通道。同時,利用運輸優勢和當地資源優勢,以及對外開放的便利條件,發展重化工業、創匯農業及水產、輕工業和旅遊業,建成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產業協調發展的經濟區。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圍繞大西南進出口主通道的建設,擴建與新建沿海主要港口,新建一批深水泊位,使吞吐能力明顯提高;加速建設主要鐵路和跨海輪渡;提高公路等級,建設連線桂、粵沿海的高速公路,使沿海港口形成水陸交通樞紐;加強航空和通信設施建設;選擇條件較好的港口,興建從海上進煤的火電廠,提高電力供應水平。
——利用進口原料,興建大型鋼鐵、石油化工等企業。依託茂名發展以乙烯為龍頭的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利用鶯歌海天然氣資源發展天然氣化工;利用海南資源興建鋼鐵廠、海綿鈦廠;利用沿海地區鹽、建材資源發展外向型的鹽化工、水泥、玻璃等。
——充分利用熱帶土地資源和海洋資源;發展橡膠、椰子、咖啡、龍眼、荔枝、以及珍珠等名優特產品,建設熱帶經濟作物基地、南繁育種基地、水產養殖基地、創匯農業基地。
——加快旅遊資源開發,把海南及北部灣沿海建成國際性的避寒、冬泳、觀光、度假的旅遊勝地,並促進金融、貿易、服務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六)雲南、廣西邊境地區。
雲南、廣西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三國接壤,國境線長五千零八十一公里,邊境地區包括十一個地、州的三十三個縣(市),面積十萬二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七百二十六萬五千人,有十幾個少數民族。雲南、廣西邊境地區是西南各省區通往東南亞各國的陸上門戶和通道,開發這一地區有著重大意義。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一地區基礎設施落後,經濟、技術不發達,大部分縣(市)仍十分貧困。
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是:抓住機遇,以邊貿為先導,擴大對外開放,大力發展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的加工工業,充分發揮“視窗”作用,擴大輻射範圍,帶動旅遊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建成有特色的邊境外向型經濟帶。
——加強口岸和通道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建設通往邊境地區的鐵路、公路,改造現有公路,提高路面等級,發展跨國公路運輸;改善機場設施,增闢國際航線,強化通信設施,整治瀾滄江中下游航道,形成內外暢通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
——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業和原材料工業、加工工業。提高經濟作物和農林產品產量,發展錳合金、錫、膨潤土、建材等原材料及食品、玉石加工等輕工產品。
——調整出口商品結構,發展“東進西出”轉口貿易。開拓勞務市場,輸出技術與勞務。
——完善口岸體系,相應建立各類開發區。逐步建成以國家級口岸為主,省級口岸為輔,多條邊貿市場和通道為補充的口岸體系,搞好口岸設施建設,建立各具特色的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發展中緬、中老、中泰、中越國際旅遊。
(七)西江幹流沿岸地區。
該區包括廣西的玉林、梧州兩個地區和廣東的肇慶市,面積六萬八千九百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八百七十一萬人。
本區處於大西南東向出口的門戶和通道位置,東連珠江三角洲,西接雲、貴,在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經濟發展中起著承東啟西的作用;該區又處於南亞熱帶,光熱條件好,是本區域重要的農業地帶,區域內旅遊、礦產資源豐富。
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是:要充分利用東連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區,西接大西南腹地的區位優勢和多屬僑鄉的人文優勢,吸收、消化東部地區的資金、技術,發展有地區優勢的儀器儀表、食品飲料、礦冶、輕化產品和出口加工產品;發展旅遊等第三產業,建成大西南重要的東南出口,建成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通道。
——建設自肇慶經梧州到貴港的以食品、建材、林化、造紙、化工紡織、機電儀表等產業為主的工業走廊。建設以肇慶市為主的儀器儀表生產基地;利用梧州、肇慶、玉林等地原有基礎,組建以名優特產品為龍頭的食品飲料、中成藥生產集團;發展以梧州、蒼梧、賀縣、肇慶為主的松脂、造紙生產;發展以雲浮硫鐵礦為依託的硫化工生產;發展以肇慶、蒼梧為主的稀土生產和以藤縣為主的鈦系列產品;發展以北流、博白、賀縣、鐘山、玉林、貴港、平古、雲浮為主的大理石、花崗岩、水泥、陶瓷等建材生產。
——建設創匯農業生產基地。發揮農業資源優勢,發展優質米、荔枝、沙田柚、無籽西瓜等名優特稀產品。
——加強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區內主要公路和西江沿岸主要港口碼頭建設,提高公路等級,提高港口碼頭裝卸、倉儲及船舶修造能力。治理西江航道,發揮其大西南東通路的作用。
——發展旅遊業等第三產業,加快對外開放。進一步開發肇慶、桂平旅遊資源,形成旅遊網路。相應發展金融、貿易、信息、服務等第三產業。沿西江主要港口開辦江海聯運,逐步強化西江幹流沿岸地區的對外開放。
四、聯合開發和對外開放的重大政策措施
加快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的開發和開放,主要靠六省(區)自己的力量。有關省(區)和計畫單列市要制定具體的措施,分頭組織實施。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採取一此重大的政策措施,促進這一區域的聯合開發和協作,聯合走向東南亞市場及國際市場。
(一)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增加投入。
各省區聯合開發的項目,主要是交通、能源、重要原材料和某些高技術產業項目。這類項目投資強度大,規模要求高,而這些省區的財力有限,因此必須開闊思路、聯合開發,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適當增加國家投入。國家在重點項目安排上,對本區域實行同等條件下優先的原則。對國家和地方合資建設的跨省區的交通、能源和原材料的大型項目,國家要儘可能地多投資,給以扶持。
——對我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家政府間的經濟技術合作項目、經濟技術援助項目,如六省(區)確實具備承辦能力,並有優勢,可實行同等優先的原則。
——對國家批准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邊境經濟合作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區別不同情況,由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給予一定的貸款支持。
——經國家批准,各省(區)和計畫單列市發行債券時,要優先發行用於聯合開發的重點建設債券。用於低盈利產業的債券,有關省(區)和計畫單列市可從實際情況出發,由地方財政給予一定的貼息。
——現有企業聯合開發新的大型項目,經過批准,可由建設項目業主發行一部分股票。各省(區)可選擇部分有條件的企業進行股份制試點,經批准後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到深圳、上海異地上市。
——積極利用國外資金。爭取多利用一些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積極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獨資或合資建設一些項目。允許外商參與港口、鐵路、公路和機場候機樓的建設和經營。
——經過批准,可以採取土地成片批租和有償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方式,籌集建設資金。土地使用權出讓,要採取招標和拍賣的方式。土地收入由地方政府統一管理,用於重點建設項目。
(二)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北海市要充分運用沿海開放城市的優惠政策,積極發展對外貿易,擴大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充分發揮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視窗作用。
——海南省當前要充分用好國家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
——三亞、景洪、潿洲島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優勢突出,可以在三亞、景洪、潿洲島採取土地批租和國際招標的方法,開發建設主要為國外和港澳台遊客服務的、具有旅遊度假等特定功能或綜合性的旅遊娛樂城。在設施比較完善的情況下,經批准可成為國家旅遊度假區,並享受國家規定的有關優惠政策。
(三)在對外貿易和邊境貿易方面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
——允許沿海、沿邊開放城市分別成立一家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允許規劃區內的沿海、沿江和沿邊開放城市各成立一家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外貿公司。
——凡經國務院批准的沿邊開放口岸,可批准口岸所在市(縣)設立一家邊貿公司。
——對實行配額和許可證管理的出口商品,可切塊下達給廣西、雲南,但在指標範圍內,必須根據出口許可證分級管理的原則辦理。
——六省(區)到境外投資辦廠,地方的審批許可權由目前的中方投資一百萬美元提高到五百萬美元。
——在瑞麗、畹町、河口、憑祥、東興等沿邊開放城市,可設立邊境經濟技術合作區,區內經過批准可以設立保稅倉庫。
(四)組建流域性股份制投資開發公司。
按新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的運行方式,在該區域資源豐富的瀾滄江、大渡河、紅水河、西江等流域組建流域性開發公司,吸收資金、聯合投資、滾動開發、綜合發展,對於加快這些流域的開發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可由各省(區)和計畫單列市聯合設立相應的流域投資開發公司,開發公司採取國家、地方、企業、外資自願認股合資,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方式組建,按股份制企業進行經營。經批准,可以跨地區發行股票和債券;在經營範圍方面,以水電和有色金屬的開發、冶煉為主,同時,可以經營流域內的房地產業、倉儲業、商業和飲食服務業等其他相關產業。
(五)放寬投資規模管理。
——地方的基本建設投資規模,在資金落實的情況下,允許在計畫執行中調整。
——對聯合投資的項目,可單獨增加投資規模,不分別計入投資各方的投資規模。
(六)加快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
——對這些地區的某些產業,可以變通執行國家規模經濟標準和技術標準。
——對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的項目,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可免交投資方向調節稅。
——增加“以工代賑”規模,擴大“以工代賑”範圍。中央和地方政府逐年增加扶貧資金,利用豐富的勞動力和商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各方評價
自第十一次經濟協調會以來,我區各級黨委和政府認真貫徹會議精神,聯合實施《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區域規劃綱要》,加快出海通道建設,使廣西與各方的聯合協作進一步得到加強,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據初步統計,一年來共簽訂協作項目118項,實施44項;協作資金總額4.57億元。經濟協作關係的加強,有力地促進了我區的經濟發展,1995年我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606億元,比上年增長15.9%。。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原副書記楊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