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畫

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畫

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畫(YINGCAIJIHUA),簡稱英才計畫或中學生英才計畫,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自2013年開始共同組織實施的人才培養計畫。旨在發現一批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優秀中學生。通過中學生英才計畫,中學選拔一批品學兼優、學有餘力的高中生走進大學,在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參加為期一年的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

共有15個省市、20所高校等參與培養工作,包含學科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畫
  • 外文名:Talent Program
    The National Scientific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 簡稱:英才計畫或中學生英才計畫
  • 組織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起始時間:2013年
計畫介紹,學生評價,組織保障,發展情況,取得成績,實施方案,實施範圍,試點省份及高校,

計畫介紹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有關要求,切實促進高校優質科技教育資源開發開放,建立高校與中學聯合發現和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的有效方式,中國科協和教育部自2013年開始共同組織實施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畫。
“英才計畫”旨在選拔一批品學兼優、學有餘力的中學生走進大學,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使中學生感受名師魅力,體驗科研過程,激發科學興趣,提高創新能力,樹立科學志向,進而發現一批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優秀中學生,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輸送後備力量,並以此促進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相銜接,建立高校與中學聯合發現和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的有效模式,為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不斷湧現和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學生評價

為加強對學生培養工作的動態管理,明確階段性培養目標,確保工作取得實效,全國管理辦公室對學生進行中期評價和年度評價。
(一)中期評價
7月底前,省級管理辦公室、高校以學科為單位組織學生進行中期匯報,解答學生問題,明確下半年培養目標,協調解決培養中的問題。同時由導師團隊結合學生日常培養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合格者退出培養,由高校、省級管理辦公室匯總後報全國管理辦公室。
(二)年度評價
11月,學生提交課題報告、培養報告(包括讀書報告、文獻綜述、實驗記錄、小論文等)、《成長日誌》、導師評價等材料。全國管理辦公室從科學興趣、學科基礎知識、創新及科研潛質、綜合能力、英語交流能力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考察,評選出年度優秀學生、合格學生和參加國際競賽及交流活動候選學生。評價為合格和優秀的學生授予《培養證書》,評價為不合格的學生不授予《培養證書》。

組織保障

“英才計畫”工作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相關高校、省級科協、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學共同參與實施。具體職責如下:
(一)中國科協和教育部
中國科協和教育部成立由國內知名專家和學術帶頭人組成的英才計畫專家諮詢委員會,負責對計畫實施提供指導、建議、諮詢和評估。專家諮詢委員會下設5個學科工作委員會,負責對學生培養工作進行調研、督導,組織學科交流活動和學科論壇,對本學科培養工作進行評估。
中國科協和教育部負責制定實施方案、確定參與高校、提供經費資助、組織專家對項目實施提供諮詢指導、為項目實施提供相關資源支持,對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並對項目進行實時監督。全國管理辦公室設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承擔“英才計畫”日常管理工作。
(二)參與高校
參與高校負責確定具體部門(如教務處、科研處等)協調和組織工作實施,將“英才計畫”與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相結合,共同部署,資源共享。具體職責包括推薦導師人選;協助省級管理辦公室做好學生筆試、面試等選拔工作;開放學校優質科技教育資源,推動培養工作與學校特色優勢資源、特色活動相結合;組織學生參加科學實踐、實習、學術報告等活動;拓展學生國際視野,組織推薦學生參加國外夏令營、研討會、短期考察等國際科技交流活動;將導師及團隊指導學生計入教育教學工作量;推動基礎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的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完成年度工作總結,協助做好各項保障工作;配合做好工作評估等。
(三)有關省級科協、教育行政部門
有關省級科協與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將“英才計畫”納入本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整體規劃、納入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制定本地區“英才計畫”工作實施方案;確定參與中學;組織和推進本地中學生的推薦、選拔、培養工作;搭建高校導師與中學教師交流平台;做好“英才計畫”宣講工作;對本地區“英才計畫”典型案例進行挖掘與宣傳;組織本地區工作總結評估;做好學生跟蹤工作。省級管理辦公室設在省級科協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機構,承擔本級“英才計畫”日常管理工作。
(四)參與中學
參與中學負責推薦品學兼優、學有餘力、對基礎學科具有濃厚興趣的中學生;組建以校領導為負責人,由科技教師等有關人員組成的指導團隊,指派專人負責日常工作,配備學科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建立與導師團隊、省級管理辦公室的有效溝通機制,實時反饋培養工作開展情況;將“英才計畫”納入本校研究性學習課程、學科拓展課程、科技選修課程、創新實踐課程等課程體系;對中學教師組織和指導學生科研實踐計入教育教學工作量;進一步加強校內宣傳與宣講,擴大受益面;完成年度工作總結,協助做好各項保障工作。

發展情況

2013年,中國科協、教育部啟動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畫。
2016年12月24日,2016年“英才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
2018年1月7-8日,第二屆英才論壇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
2018年10月,教育部將“英才計畫”納入《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2.0的意見》,為“英才計畫”進一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2019年7月27-30日,首屆“英才計畫”大學生創新創業論壇在上海舉辦。
2019年11-12月,舉辦2019年英才計畫學科論壇。
2024年“中學生英才計畫”將在58所高校開展,共選拔1800多名優秀中學生進行培養。

取得成績

2013-2014年度,“英才計畫”試點工作在全國15個城市的19所重點高校實施,培養583名優秀中學生。2015年,試點高校增加到20所(新增中國科學院大學),共培養576名優秀中學生。
截至2016年12月,“英才計畫”共培養了1755名優秀中學生,使他們激發了科學興趣,初步掌握了科研基本方法,樹立了遠大的科學志向。
截止2019年2月,“英才計畫”已累計培養3000餘名品學兼優、具有創新精神的優秀中學生。
2019年5月,在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世界盃”之美譽的第69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上,“英才計畫”學生斬獲了兩個一等獎(同時均獲得學科最佳)。
截至2024年2月,升入大學的4846名2013—2020屆英才學生中,有73%考入985或211高校,13%入讀哈佛、劍橋等著名高校;40%左右的英才學生大學階段繼續在基礎學科領域學習深造,一批學生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

實施方案

2016年10月,中國科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公布《2017年“英才計畫”工作實施方案》。
2017年11月,中國科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公布《2018年“英才計畫”工作實施方案》。
2018年11月,中國科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公布《2019年“英才計畫”工作實施方案》。2019年計畫培養中學生800名左右。每位導師培養學生數不超過5人。學生培養周期為一年(2019年1-12月)。培養周期結束後,學生可繼續報名參加下一年度培養。報名程式與新一批學生相同。
2019年11月,中國科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公布《2020年“英才計畫”工作實施方案》。2020年計畫培養中學生900名左右。每位導師培養學生數原則上不超過5人。學生培養周期為一年(2020年1-12月)。培養周期結束後,學生可繼續報名參加下一年度培養,導師將給予優先考慮。

實施範圍

(一)城市
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太原市、遼寧省大連市、吉林省長春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上海市、江蘇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合肥市、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廈門市、山東省濟南市、湖北省武漢市、湖南省長沙市、湖南省湘潭市、廣東省廣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雲南省昆明市、甘肅省蘭州市、陝西省西安市
(二)高校

試點省份及高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