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是無產階級專政,其表現是: ①它是以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為領導,以
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國家政權;②它是絕大多數人享有民主權利和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的統一;③它在成為全國政權後,擔負著
社會主義改造、保衛
社會主義制度、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
(2)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其表現是: ①實現了廣泛的階級聯盟和政治聯盟,具有廣泛的民主性;②從概念表述上更全面地表達了人民民主和人民專政兩個方面的密切聯繫、不可分割;③從黨派關係上實行共產黨領導的
多黨合作。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
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因為: ①它與我國的
國家性質相適應,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②它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在全部國家
政治生活中處於首要地位。③它在制定國家各種制度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
(1) 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
基本政治制度。多黨合作的主要方式有: 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加人大、政協參與管理國家和參政議政;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通過多種渠道實行政治協商和
民主監督;吸收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中的優秀人才到國家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政治協商,就是由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以及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在共同遵守憲法和基本路線的基礎上,就有關國家事務和地方事務的重大問題,進行各種形式的充分討論,集中各方面提出的正確意見,採取協商一致的原則來解決問題。
(2) 我國多黨合作的特點: ①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
執政黨。②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政治基礎,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共同任務是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而奮鬥。③各民主黨派都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訂執行。④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
(3) 共產黨領導的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對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鞏固擴大
愛國統一戰線,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促進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實行這一制度:
(1) 有利於保障各少數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
(2) 有利於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
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有利於調動全國各民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 有利於促進和發展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進步。
(4) 有利於鞏固國家的穩定和統一。
(五)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基層民主是我國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階層人士,在城鄉
基層政權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基層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權利,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民主權利,具有全體公民廣泛和直接參與的特點。
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原因:一是發展基層民主政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二是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發展基層
直接民主有利於提高全民的
民主素養,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進一步創造條件。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建立了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
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民主自治體系。
在城鄉
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中,廣大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
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
民主監督的權利,對所在基層組織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民主自治,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最直接、最廣泛的民主實踐。
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途徑是實行
村民自治。村民自治的主要內容有: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城市社區民主政治建設,城市居民委員會是城市基層實現
直接民主的重要形式。
理論
馬克思說過:“理論一經掌握民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
列寧明確指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
毛澤東說得更加形象鮮明: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
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些論斷深刻揭示了科學理論對於變革社會、推動歷史的巨大作用。中國共產黨的實踐一再證明,理論創新對於社會變革、尤其是社會主義改革具有關鍵性作用。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也是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逐步建立完善起來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正是以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論基礎就是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
一、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基本內涵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是馬克思主義
政治學說和
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在對
封建專制主義和資產階級虛假民主的批判中,並在總結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民主實踐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內容非常豐富,思想非常深刻。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基本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認為,民主是一種
國家制度,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馬克思提出:“人民是否有權來為自己建立新的國家制度呢?”他回答說:“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應該是絕對肯定的,因為國家制度如果不再真正表現人民的意志,那它就變成有名無實的東西了。”在這裡馬克思提出了要建立一種真正表現
人民意志的新的國家制度。馬克思在《
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民主的”的這個詞,在德語裡意思是“人民當權的”。總之在馬克思看來真正的民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
其次,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認為,民主是
目的與手段、歷史性與繼承性的統一。馬克思
恩格斯在《
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無產階級應該把奪取政權建立自己的民主制度為目標。馬克思主義認為,作為上層建築的民主是具體的歷史的。不存在超越歷史階段的 “一般民主”。恩格斯指出:“我們的黨和工人階級只有在民主
共和這種形式下,才能取得統治。民主共和國甚至是
無產階級專政的特殊形式,
法國大革命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再次,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認為
民主與法制、權威是辯證的統一。馬克思主義認為法律不過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是把統治階級的意志上升為社會的普遍意志,實質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權力和統治秩序。馬克思強調:“使法律成為人民意志的自覺表現,也就是說,它應該同人民的意志一起產生並由人民的意志所創立。”
列寧也強調:“我們應當保障革命所爭得的憲法”。恩格斯強調無產階級的民主不排除權威,而且是要和權威相結合。
複次,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認為
資產階級民主的實質是專政,
社會主義民主是人類歷史上新的更高類型的民主。馬克思恩格斯在《
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在在現代的
代議制國家裡奪得了獨占的政治統治。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社會主義民主是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者階級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中絕大多數成員享有的民主。
最後,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終極價值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馬克思畢生奮鬥的目標,就是實現全人類的徹底解放,首先是廣大勞動人民的解放,讓人民民眾真正成為社會的主人,使每一個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是全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最高命題,同樣它也是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終極價值。馬克思把要實現的
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界定為一種“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以 “每個人自由發展”來界定“人的解放”,而人的“自由發展”則是最為終極的民主價值。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對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基本精髓與內涵的論述,我們發現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是真正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理論,代表人類民主理論的發展規律,代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是促進人類全面發展的民主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正是在這種先進理論的指導下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理論依據”。所以說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論根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質、優越性無不體現著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基本內涵。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中的
議行合一、
普選制思想”。
儘管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是“
民主政治是一切
國家形式的最終歸宿,是國家的最終形式,是最終隨著國家的消亡而消亡”的思想,但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從來不排斥真正的民主:
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經驗的基礎上指出:“那時還會留給中央政府的為數不多然而非常重要的職能,則不應該像有人故意捏造的那樣予以廢除,而應該交給公社的官吏,即交給那些嚴格負責的官吏。”1891年,恩格斯在為《
法蘭西內戰》寫的導言中進一步指出:“公社一開始想必認識到,工人階級一旦取得統治權,就不能繼續運用舊的
國家機器來進行管理;工人階級為了不致失去剛剛爭得的統治,一方面應當剷除全部舊的、一直被利用來反對它的壓迫機器,另一方面還應當保證本身能夠防範自己的代表和官吏,即宣布他們毫無例外地可以隨時撤換。”馬克思完全肯定了
巴黎公社在消滅
資產階級代議制方面的這一決定性的措施,他說:“公社不應當是議會式的,而應當是同時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機關”,這是馬克思對“
議行合一” 原則的經典表述。他進一步指出:“在公社沒有來得及進一步加以發揮的全國組織綱要上說得十分清楚,公社應該成為甚至最小村落的政治形式……設在專區首府里的代表會議,應當主管本專區所有一切農村公社的公共事務,而這些專區的代表會議則應派代表參加巴黎的
全國代表會議;代表必須嚴格遵守選民的確切訓令,並且隨時可以撤換。”對巴黎公社實行的
普選制,馬克思、恩格斯作了很高的評價。公社實行的普選制,“徹底清除了國家等級制,以隨時可以罷免的勤務員來代替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老爺們,以真正的負責制來代替虛偽的負責制,因為這些勤務員經常是在公眾監督之下進行工作的”。恩格斯明確地把人民的自由
普選權和隨時罷免權看作是人民民眾管理和監督國家事務的主要手段。他說:“為了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公僕變為社會主人”,巴黎公社“把行政、司法和
國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職位交給由普選選出的人擔任,而且規定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被選舉者” 。
馬克思在《
法蘭西內戰》中更是用了很多篇幅對
巴黎公社的
普選制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說:“公社是各選區普選選出的市政委員會組成的。這些委員是負責人的,隨時可以罷免。其中大多數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認的工人階級代表” 。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本質即“人民當家作主”。馬克思、恩格斯對
資本主義代議制持批判態度。認為,議席為有產者占據,不能代表人民。資產階級議會是“清談館”,“是在不斷踐踏
人民意志”,它不能發揮民意機關的作用。是虛假的、
形式主義的,掩蓋了階級統治的實質。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產階級議會制進行批判和總結
巴黎公社實踐經驗時,提出在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後要建立代議制的人民代表機關的理論和政權建設學說,開創了人民當家作主,管理國家的先河;列寧在領導蘇聯
十月革命中,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建立新型的無產階級國家代議制的理論;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程中,毛澤東發展了馬克思政權建設學說和
代議制的理論,結合我國政權建設的實踐,提出了人民民主專政和
民主集中制的理論,最後形成了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人類社會
民主政治制度發展的科學總結,特別是對資產階級
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的研究批判和對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後民主政治
制度建設的探索,為我國提出、建立、堅持、發展、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提供了理論基礎。
本質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人民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長期以來,我們堅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不斷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對
資本主義民主的揚棄和超越,是符合民主本意、更高類型的民主。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要自覺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貫徹這些精神,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需要始終做到幾個堅持。
堅持民主的社會主義性質
民主的本意是多數人的統治。在
舊中國,廣大勞動人民深受帝國主義、
封建主義和
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奴役,根本沒有民主可言。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了
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人民民主專政取代了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從根本上否定了極少數人壓迫和剝削廣大勞動人民的不合理的政治制度、經濟基礎和
社會關係,使
國家機器、生產資料和
社會財富回歸到人民手中,人民從此獲得了徹底解放,實現了當家作主。早在1979年,鄧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什麼是中國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呢?中國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會主義民主或稱人民民主,而不是資產階級的
個人主義的民主。”今天,推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首先必須始終堅持民主的社會主義性質。
社會主義民主在政治上把國家中的最大多數人納入到人民的範疇,成為民主的主體。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在內的億萬人民,掌握一切國家權力和社會資源。人民享有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各項政治權利,享有
生存權和
發展權、人身
人格權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等廣泛權利,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社會主義民主在經濟上實行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
基本經濟制度,實行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在享有生產資料不同形式所有權和支配權的基礎上當家作主。經濟地位上的平等,從根本上決定並保證了社會主義民主不是受資本操縱的民主,不是少數人占有生產資料從而支配多數人的民主,而是最廣大人民享有的民主。
西方
資本主義民主是資產階級的民主,實際上是壟斷資本的民主。這種民主的本質是資產階級的統治和專政,是“富人的遊戲”和“錢袋的民主”。據
美聯社2000年對美國金錢與選舉勝勢關係進行的數據分析,1999年美國競選獲勝當選的81%的參議員和96%的眾議員,所花的錢超過了競爭對手。金錢可以操縱美國的民主選舉成為不爭的事實,以至於有美國學者指出:“只要在聯邦大選委員會那裡查一下籌集資金的賬戶,就可以在大選之前知道大選的最終結果。”西方民主實際上被掌控在少數資本家及政客手中。對於廣大勞動人民來說,這種民主永遠是
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我們只有始終不渝地堅持民主的社會主義性質,堅定不移地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發展道路,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億萬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日益充分的人民民主。
國體是國家階級本質的反映,國體問題是國家政權建設的首要問題,也是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問題。在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是國體,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
工農聯盟是政權基礎,全體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專政是
無產階級專政在我國的一種實現形式,是對人民民主和對敵人專政的結合。由於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是在一定範圍內還存在階級鬥爭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只有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的勢力依法予以制裁和懲罰,才能保障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才能維護和鞏固人民民主制度。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的根本任務就是保障和實現人民民主。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地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最大限度地享有民主。同時,國家依照法律制裁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的勢力,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西方
資本主義國家往往只講政體而否認
國體,把
資產階級民主說成是超階級、超金錢、超意識形態的和普適的,否認或者掩飾其
資產階級專政的階級本質。西方
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和法律雖然也宣稱主權在民、國家權力歸屬國民,但其民主內含著三大基本矛盾——理論上標榜代表社會普遍利益與實踐中保護資本特殊利益的矛盾、政治法律形式上的平等與社會經濟事實上不平等的矛盾、國家政權形式上的
權力分立與實際上國家權力凌駕於社會之上的矛盾。因此,在西方資本主義民主中,勞動人民永遠不可能真正當家作主,不可能真正享有和行使國家的一切權力。我們要推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就必須始終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
國體。
政體是國家政權的構成形式,由國體所決定,體現和反映國家的本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是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體現了我國的性質,符合我國國情。這種制度既能保障全體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充分調動人民民眾當家作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有利於國家政權機關分工合作,協調一致地組織社會主義建設,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實現人民民主的最好制度形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
民主集中制的
組織原則和活動方式,在充分發揚民主的基礎上正確集中各方意見,協調不同利益,集體行使權力,科學作出決策,保證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實現,維護
社會公平正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把民主與集中、民主與效率、民主與法治緊密結合起來,可以避免西方民主政治中“
多數人暴政”的發生,充分體現和發揮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提高效率辦成事的優勢。
中國決不實行西方的
三權分立。三權分立不能解決國家權力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基本矛盾,難以形成人民和社會對國家
權力監督制約的制度化機制。在三權分立之下,人民不是國家的主人和民主的主體,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呈對立狀態,公民權利經常遭到國家權力的侵犯。同時,以權力制約權力為特徵的三權分立互相掣肘、互相扯皮,降低甚至喪失了效率,使國家機器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需要。三權分立作為西方
民主政治的組織活動原則,其本質是資產階級內部的權力分工。我們要推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就必須始終堅持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搞西方的
三權分立,不搞西方的
議會民主制和
兩院制;堅持多民族團結統一的
單一制國家形式和“
一國兩制”方針,實行
民族區域自治和特別行政區
高度自治,不搞西方的
聯邦制或
邦聯制,堅決反對以任何形式分裂中國。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
政黨制度,也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在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處於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與參加合作的各個政黨之間不是平分秋色、輪流執政或者執政黨與反對黨、
在野黨的關係,而是
友黨合作共事的關係、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執政黨與參政黨的關係。中國共產黨根據“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採用協商民主的原則、制度和方法,與各民主黨派建立起完全不同於西方
多黨制政治模式的新型政黨關係。在這種新型政黨關係基礎上,形成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執政與各民主黨派平等相待、政治協商、參政議政、
民主監督的和諧統一。這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的一大政治優勢。
在西方國家,多黨制的特點是:政黨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由一些熟悉資本主義民主政治遊戲規則、黨務經驗豐富的資產階級政客為中堅組成,這些人實際上控制和操縱著
政黨組織;以組織選舉和爭奪權力為主要政治活動;組織體系比較鬆散,在選舉活動之外很少有全黨統一的政治活動。西方多黨制在各國的名稱和形式不盡相同,但其實質都是資產階級通過其政黨對廣大勞動人民進行統治。我們要推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就必須始終堅持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決不搞西方的
多黨制,不搞西方的
議會黨團、輪流執政和
政黨政治。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要求,是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
資本主義民主界限的重要標誌。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人民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必然四分五裂,一事無成。”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黨的領導就是要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組織和支持人民依照憲法和法律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實現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運作。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統一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踐之中。
堅持三者有機統一,要求我們不僅努力發揮社會主義民主的優越性,而且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民主實現形式的創新與發展,但決不能因此搞西方的
三權分立、政治掣肘和
司法獨立。西方
資本主義民主試圖用表面上普遍公正的法治和民主程式彌合其社會的內在矛盾,但
資本主義制度正是這種內在矛盾產生的根源,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其政黨與人民、
民主法治與人民的矛盾就不會消除。我們要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就必須把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階級本質與其實現形式、運作機制區分開來。
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民主發展道路和模式,歸根結底是由這個國家的性質和國情決定的。一個國家是否民主,不能只看有沒有全國性競選,是否實行
三權分立、議會制和多黨制——這些都是西方民主的所謂“標準”,我們不能盲目照搬。我們認為,評判一個國家民主的基本標準是:民主應當符合本國歷史文化傳統、現實國情、社會政治制度、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有利於解決本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應當有利於本國人民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
表達權和監督權等民主權利,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真正當家作主;應當有利於本國人民安居樂業、享受幸福生活,得到絕大多數人民民眾的認同、支持;應當有利於國家
政治體制高效運行,使公權力受到有效監督制約、腐敗降到最低程度;應當有利於本國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法治秩序建立;應當有利於本國民族團結和睦、國家強盛統一。
對於器物和技術,可以引進模仿甚至全部照搬,但民主是與特定國家的經濟、社會、文化條件密切聯繫的上層建築,不能全部照搬。在一國土壤里生長起來的民主制度,搬到另一國的土地上可能就不適宜。在現實生活中,民主是由具體歷史主體根據現實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要求進行具體探索的產物,其現實形態永遠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有特色的。實現充分的民主是人類長期追求的崇高目標,但實現民主的道路、過程、方式卻是各不相同甚至差別很大的。任何國家的民主政治制度只有適合本國國情,不斷完善和發展,才是有效的、富有生機的。照搬照抄別國的民主模式,從來不能成功。在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國家在被迫接受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模式後,不僅沒有實現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反而發生了嚴重的社會動亂,造成社會秩序紊亂、經濟危機不斷,有的國家甚至發生了無休止的內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西方民主模式在近代中國屢試屢敗、不能拯救中國的條件下產生的;是中國共產黨人把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同時學習借鑑世界民主
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經過長期的探索而逐步形成的。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我們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發展道路,絕不照搬西方
資本主義民主模式。
啟示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在回顧與總結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積累的豐富經驗後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這既是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成就的高度肯定,也表明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未來充滿自信。回顧我國民主政治建設60年來所走過的歷程,我們可以從中獲得許多重要啟示。這些啟示對於我們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啟示一: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以經濟社會的平穩發展為基礎。
民主政治是不可能孤立發展的,它總是受制於一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其所採取的形式、所能夠達到的高度,終歸也是由相應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所決定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堅持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政治建設服務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堅持以經濟社會發展為基礎,首要的是堅持民主政治建設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服務。具體地說,就是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的政治制度環境。現階段,要立足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抓住
制度建設這個重要環節,不斷完善國家基本政治制度;進一步健全推進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改革政府
行政體制、完善
科學決策機制、權力監督機制;最佳化市場經濟的管理與運行機制,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努力使民主政治建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要求。
啟示二: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處理好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與依法治國的關係。 民主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從來都不是抽象的,而是歷史的、具體的,是一定社會階段的經濟、社會、文化等綜合因素的產物。現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民主政治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民主政治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在三者中,黨的領導是保證,人民當家做主是根本,
依法治國是方略。我國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在黨的領導下創建和發展起來的,離開黨的領導,
民主政治發展就會失去方向和保證。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黨的領導和執政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證和實現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體現。它要求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完善憲法和法律,並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同時,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在法治軌道上實現。
啟示三: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
在民主政治發展路徑上,我們黨做了不懈的探索,積累了許多經驗,“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作為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路徑,是黨在長期實踐基礎上做出的戰略決策。實現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需要從多個層面加以推進:一是以黨員民主意識、黨內民主氛圍引導人民的民主意識和社會的民主氛圍。黨內民主對人民民主的示範和帶動作用最持久、最穩定的一點是民主意識的影響,因此,不斷增強黨員民主意識,在黨內營造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形成平等、團結、和諧的民主氛圍至關重要。二是以切實改進
領導方式和
執政方式組織和帶動人民當家做主。要通過堅持和完善
民主集中制,以及改進和完善
民主執政的步驟、路徑和方法,引導和保證人民當家做主。三是以黨內民主制度化引導人民民主制度化。要堅持和完善黨代會和黨委會制度、黨內選舉制度、
黨務公開制度、
黨內監督制度等,並不斷健全這些制度的落實機制。四是以黨內民主程式化推進人民民主程式化。
程式合法、規範,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在黨內議事、決策和實施過程中嚴格依法辦事、照章辦事、按規程辦事,杜絕以個人意志亂作為。
啟示四: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漸進發展的方式,處理好“高起點”與“低基礎”的關係。
“高起點”,是指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就其本質而言具有相對於
資本主義民主的優越性,是對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超越。制度高起點不僅體現在公民
選舉權的廣泛性、平等性,而且體現在民主主體的多數性、民主參與的全程性、民主實現的真實性上。這一制度把發展的效率與民主、平等、公正等統一起來,把政府的有效性與保障公民權利和自由統一起來,把一次性授權參與拓展為選舉、決策、管理和監督的全程參與。“低基礎”,是就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的現實狀況和條件而言的。新中國是從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發展而來的,現代化的起點低、基礎差,因而
民主化的實現需要一個較長的歷史發展過程。雖然我們在民主政治建設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現階段仍須立足中國國情,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框架與追求,落實好“兩個適應”的基本要求,即
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推進相適應、與人民民眾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相適應,不斷為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基礎、社會基礎和文化基礎。改革開放30年來的民主政治實踐也表明,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的有機統一,採取由點到面、從局部到整體、由基層到高層的漸進式政治發展方式是與現階段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相吻合的,是與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目標相適應的。
啟示五: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中國特色”。
一百多年的中國近代史一再證明,中國的發展不能全盤照搬西方的模式,而要充分考慮中國的國情,始終堅持“中國特色”。今天,我們要不斷完善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也必須充分考慮中國國情,必須始終堅持“中國特色”。新中國六十多年的歷史發展表明,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
基層民眾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民主的主要實現形式。這些是我們黨科學把握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和我國基本國情探索出來的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其特點和優勢在於: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堅持民主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堅持以
民主集中制為根本
組織原則和活動方式。在現階段的民主政治建設中,我們仍要始終堅持並充分發揮這些被實踐反覆證明為行之有效的而且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優勢。
優勢
民主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歷史文化傳統以及在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任務密切相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團結全體人民,調動人民民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共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
資本主義民主的根本區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主要特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真實的民主、廣泛的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掌握國家政權並享有廣泛而真實的民主權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建立在
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之上的,這就決定了中國的民主不受資本的操縱,不是
少數人的民主,而是最廣大人民的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作為根源於、服務於
公有制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必然是為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必須反映現階段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發展的客觀要求,必須更好地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保障和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不僅要實現全體人民的政治平等,實現
政治民主,還要實行
經濟民主、
社會民主。這是中國民主的真實性、廣泛性的一個重要體現。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經濟民主意味著:在堅持社會主義
基本經濟制度的前提下,廣大人民民眾對企業以及相關經濟事務享有管理的權利。恩格斯明確指出:根據唯物史觀,“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根據恩格斯的論述,
社會主義社會的民主應當深入到經濟領域,工人階級和勞動民眾只有在生產與再生產活動中擁有權利,其政治權利才有堅實的基礎。毛澤東在1959年底至1960年初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指出了當時蘇聯民主在理論上的一個缺陷。他提出:這裡講到蘇聯勞動者享受的各種權利時,沒有講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實際上,這是
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最根本的權利。沒有這種權利,勞動者的工作權、
休息權、
受教育權等等權利,就沒有保證。毛澤東在這裡提出了人民民眾要直接參與國家、企業和社會事務的管理,擁有政治和社會權利,由此論及了經濟民主和社會民主問題。社會主義民主不僅表現在人民民眾利用各種政治制度以及通過共產黨實現對於國家權力的掌握,實現人民主權,還要進一步表現為人民民眾經濟、社會權利的實現。
社會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重要領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社會民主主要是在黨的領導下,發展社會自治和基層民主,讓人民民眾自己組織起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管理經濟社會文化事業。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健全,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還不平衡,有的領域相對落後,遠不能擔負應有的責任。因此,社會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相對薄弱的環節,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需要重點探索和發展的領域。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特徵。在長期的探索實踐中,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歷史和國情、能夠滿足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需要的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道路,找到了在當代中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規律,這就是在
中國政治制度的運行中以及一切民主政治實踐中,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實現這三者的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
實行人民民主,首先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共產黨領導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是人民主權的集中體現,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民主不是一個自發過程,人民民眾要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其基本前提是組織自己的力量,形成一個代表階級自覺意識的、能夠帶領整個階級前進的政黨。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文化相對落後且發展很不平衡的大國,人民利益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實現人民利益具有空前的複雜性、艱巨性,這就必然要求一個能夠代表廣大人民利益,集中反映和有效體現人民意願的政治核心,來團結、凝聚和帶領人民把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在當代中國,能擔當這一任務的惟有中國共產黨。黨的領導使民主與集中相統一、民主與科學相統一,使社會發展既滿足人民的願望和要求,又合乎客觀規律。黨的領導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實踐沿著正確方向紮實有效地推進。
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是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目的。人民當家作主,就是人民民眾在黨的領導下通過
人民代表大會、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民族區域自治以及
基層民眾自治等制度形式,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實現人民利益和要求。具體來說,人民民眾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選舉人民代表,反映和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同時通過立法聽證、
行政聽證等形式,直接有序地參與法律法規以及政策的制定;實行基層民主,廣大人民在城鄉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
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
民主監督等權利,對所在基層組織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民主自治;實行民主監督,廣大人民民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次上,採取法律、輿論等多種手段對黨和政府以及幹部實施監督。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民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逕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的權利,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法代表了國家意志,而國家意志是統治階級利益和意志的體現。在我國,從根本上講,法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民眾利益和意志的體現。法治具有穩定性、規範性、連續性的特點,使得治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活動,不會因領導人的改變或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在當代中國,無論是黨的領導,還是人民當家作主、行使民主權利,都必須嚴格依法辦事,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允許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任何違反
法治原則的權力意志和所謂的“民主”,都會對社會秩序和人民的權利與自由造成損害,進而危害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法制與民主的密切結合,實施民主的法制化和法制的民主化,依靠法制推行和保障民主,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個重要特色。
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歷史經驗表明,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缺一不可。離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就會落空,中國就會退回到一盤散沙、四分五裂的境地。黨的領導是人民組織起來、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不可或缺的必要環節;離開人民當家作主,不受人民監督,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就會失去方向和意義;離開依法治國,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就會失去有效的途徑和可靠的保障。
隨著經濟社會文化事業發展不斷發展完善民主制度、健全民主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歷史進程,隨著中國經濟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完善。這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又一個顯著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建設和發展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馬克思主義認為,民主是歷史的、具體的,世上從來就沒有抽象的民主、“普世”的民主、一成不變的民主。對於一個國家的民主建設來說,關鍵問題之一就是要根據社會發展面臨的主要任務和社會條件選擇合適的
民主形式。只有符合國情,適應特定社會發展階段和發展要求的民主形式才能承載和表達民主的實質。適合於某一個國家的民主形式,未必適合其他國家;適合這個階段的民主形式,未必適合另一個階段。生搬硬套別國的民主形式常常是“水土不服”、南橘北枳。因此,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民眾十分注意從實際出發,根據現階段的國情和任務,決定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使民主政治建設與國家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相適應,
民主形式與現有的社會條件相適應,既不超前也不滯後,循序漸進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顯著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動員、團結和組織全體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使社會充滿創新活力的基本保障。
社會主義民主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
兩極分化,最終達到
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在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方面體現出了明顯的制度優勢。
有利於充分調動人民民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最廣泛的民主,能夠真正實現和落實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西方的
資本主義民主是由金錢與資本主宰的民主,是少數人的民主、形式上的民主。只有在
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才能真正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人依法所享有的民主權利,是不受財產、職位、民族和性別差異限制的平等權利。在我國社會主義
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之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了我國人民的自由與權利,人民可以依法選舉人民代表,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民主管理、
民主決策和
民主監督,人民民眾真正成為國家政治上的主人;在社會文化生活中,人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享有信仰自由、文化創造與文化享受的多種、廣泛的文化權利,人民民眾真正成為文化上的主人。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真實地享有主人翁的地位,廣大人民民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能夠被充分地調動和發揮出來。這為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所證明。
有利於形成代表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西方民主制度下,國家政策是各個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往往是勢力大、實力強的資本集團占上風、獲利多。作為一個
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必須通過充分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來實現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完成這一任務,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國家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夠正確地反映全體人民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實踐中,處於領導地位的中國共產黨並不是任何一個利益集團的代表,沒有自己的一黨之私,而是全中國各民族人民的代表。因此,中國共產黨能夠根據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條件和要求,正確地把握全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根本利益,制定出符合科學發展規律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做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
政治制度,中國的人大代表與西方議會的議員不同,他們不是某個利益集團的代表,在中國各級
立法機關中他們既反映人民民眾中各個不同群體的意見和呼聲,同時又從全局出發將人民民眾中各種意見集中綜合起來,使國家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能夠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共產黨領導的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的政黨制度,政治協商是中國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通過政治協商可以廣泛反映人民的各種利益要求,可以妥善化解人民內部的各種矛盾,使人民民眾的局部利益、個別利益與整體利益、根本利益相互協調。
中國是一個處於快速發展中的國家,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世界各國在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中普遍遇到的問題,如地區差別、城鄉差別和社會差別擴大等。一個有效的民主制度,應當能夠保證社會的
公平正義,在現代化進程中維持社會處於基本均衡狀態。近年來,黨和國家針對發展中出現的新的問題和矛盾,提出了科學發展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並相繼實施了“
西部大開發”、“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中部崛起”、“新農村建設”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及時解決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使廣大人民民眾共享社會發展的成果,使社會發展具有
可持續性。中國通過自身調整解決了許多
開發中國家無法解決或不能很好解決的障礙與問題,說明中國的政治制度具有代表廣大人民民眾根本利益、實現社會共同利益的優勢。
有利於社會長期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下,國家政權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國家政策具有明顯的連續性。中國作為一個開發中國家,要在經濟、文化上追趕已開發國家,就必須制定科學周詳的發展戰略,並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才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的現行政治制度,使新中國自建立以來逐步形成的國家建設發展目標得到了堅持和貫徹執行;使得中國能夠集中一切資源、力量和智慧,用於建設和發展,同時將內耗減少到最低程度;使得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具有前瞻性,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得以長期實施。因此,有利於保持國家長期穩定發展,是中國民主制度的明顯優點。
總之,人類
政治文明發展的歷史和現實情況說明,世界上並不存在惟一的、普遍適用的和絕對的民主模式。判斷一種政治制度的優劣,最根本的是要看這種制度是否適合社會的經濟基礎,是否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衡量一種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關鍵要看最廣大人民的意願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廣大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實現,最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