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或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CUG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並與自然資源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111計畫”、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簽約成員;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

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併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1975年,遷址武漢,暫時更名為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總部設在武漢。2005年3月,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北京兩地獨立辦學。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占地面積525843平米,在周口店、北戴河、河北平泉建有實習基地;設有16個學院、開設47個本科專業;擁有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教職工1723人,專任教師1007人;全日制在校生17289人,其中本科生8456人、碩士研究生 6546人、博士研究生2119人、留學生16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外文名: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簡稱:北地、中地大(CUGB) 
  • 所在地:北京市
  • 創辦時間:1952年
  •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理工類
  • 學校特色雙一流(2017年、2022年) 
    211工程(1996年)
    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雷涯鄰(黨委書記)、孫友宏(校長)
  • 本科專業:47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4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5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5個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個
    二級學科8個
  • 院系設定:16個學院 
  • 校訓:艱苦樸素、求真務實
  • 校歌:《勘探隊之歌
  • 校慶日:11月7日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 院校代碼:11415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師資力量,社會評價,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校園環境,三路六園,建校元勛像,地質博物館,知名校友,政界,教育界,學術界,體育界,商界,所獲榮譽,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學校分別在北京沙灘(原北京大學地質館)、端王府夾道(原北京大學工學院)和河北宣化地質學校三處辦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歷史沿革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中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四光任籌委會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學校決定每年的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12月24日,政務院任命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勛教授任副院長。
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
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
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時間中,學校停止招生。
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辦學。
1975年遷址武漢,暫時更名為為武漢地質學院
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原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總部設在武漢。
1996年,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2月,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北京兩地獨立辦學。
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定。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0年9月,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定。
2011年9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2019年7月,入選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
2020年9月30日,成為高校“資源環境扶貧聯盟”成員。10月20日,加入“城鄉規劃扶貧聯盟”。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地球科學文化周”活動中設定點亮中國、地球重建、岩石科普、勾勒地球、垃圾分類和綠植領養6個板塊,幫助學生了解地球生態現狀,重視地球生態。11月7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正式發布70周年校慶公告(第一號),全面啟動校慶工作。公告指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定於2022年舉辦慶祝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建校70周年系列活動。
2022年2月11日,入選2022年北京市科普基地擬命名名單。2月14日,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4月,入選2022年首都勞動獎狀擬表彰對象公示名單。4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冬奧志願服務團隊被授予“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北京市先進集體”稱號。8月21日,聯合發起中國技術創業協會校企融合專業委員會
2023年9月23日,首批疏解到雄安新區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四所高校聯合發起成立雄安高校協同創新聯盟。11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雄安校區開工建設。
2024年5月19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美麗中國研究中心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設有16個學院、開設47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理、工、文、管、經、法等多個學科門類。
2022年新增專業
翻譯專業
統計學專業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環境生態工程專業
數字經濟專業
法學專業
防災減災科學與工程專業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
應急技術與管理專業
大數據管理與套用專業
藝術與科技專業
智慧型地球探測專業
碳儲科學與工程專業


院系與專業設定
院系名稱
專業名稱
地質學(理科基地班)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大數據與數字地球方向)
地球化學
地質學(地質-地球物理複合)
地質學(旅遊地學)
資源勘查工程(固體礦產)
地質學
地質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安全工程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化學
材料物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地理信息系統
電子信息工程
環境工程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石油工程
資源勘查工程(新能源地質與工程)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工商管理
會計學
法學
經濟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英語
寶石與材料工藝學
藝術設計
地球物理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勘探技術與工程
智慧型地球探測
海洋科學
海洋資源與環境
測繪工程
土地資源管理
土地整治工程
自然資源登記與管理
遙感科學與技術
馬克思主義
教育學
套用心理學
科技哲學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數學與套用數學
數據計算及套用
少數民族預科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體育部
-
-
截至於2020年5月,資料來源於校官網:

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擁有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學科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地球科學、工程學、材料科學、環境與生態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社會科學、農業科學等8個學科領域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地球科學、工程學2個學科領域進入前1‰。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北京市高精尖學科:城市地質環境與工程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
地球化學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
構造地質學
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礦產普查與勘探
地質工程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省部級重點學科
地球物理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計算機套用技術
思想政治教育
材料學
岩土工程
海洋地質
土地資源管理
油氣田開發工程
水文學及水資源
近海資源環境
博士後流動站
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海洋科學
地球物理學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土木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
材料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水利工程
馬克思主義理論
控制科學與工程
公共管理
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
序號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授權級別
1
0301
法學
一級學科碩士
2
0401
教育學
一級學科碩士
3
0402
心理學
一級學科碩士
4
0403
體育學
一級學科碩士
5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一級學科碩士
6
0503
新聞傳播學
一級學科碩士
7
0701
數學
一級學科碩士
8
0702
物理學
一級學科碩士
9
0703
化學
一級學科碩士
10
0705
地理學
一級學科碩士
11
0706
大氣科學
一級學科碩士
12
0710
生物學
一級學科碩士
13
0802
機械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
14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
15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碩士
16
0835
軟體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
17
1202
工商管理學
一級學科碩士
18
1301
藝術學
一級學科碩士
學術型博士學位授權點
序號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授權級別
1
0202
套用經濟學
一級學科博士
2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一級學科博士
3
0707
海洋科學
一級學科博士
4
0708
地球物理學
一級學科博士
5
0709
地質學
一級學科博士
6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
7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
8
0814
土木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
9
0815
水利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
10
0816
測繪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博士
11
0818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
12
0820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
13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
14
0837
安全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
15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
16
1204
公共管理學
一級學科博士
專業型博士學位授權點
序號
專業學位類別
原專業領域名稱
專業學位類別代碼
1
資源與環境
地質工程
0857
環境工程
安全工程
測繪工程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
序號
專業學位類別
原專業領域名稱
專業學位類別代碼
1
電子信息
電子與通信工程
0854
控制工程
計算機技術
軟體工程
2
機械
機械工程
0855
3
材料與化工
材料工程
0856
化學工程
4
資源與環境
地質工程
0857
環境工程
安全工程
測繪工程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5
土木水利
建築與土木工程
0859
水利工程
6
資產評估
資產評估
0256
7
法律
法律(法學)
0351
8
體育
體育
0452
9
翻譯
翻譯
0551
10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1251
11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
1252
12
會計
會計
1253
13
設計
藝術設計
1357
14
套用統計
套用統計
0252
15
金融
金融
0251

教學建設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有35個專業入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5個,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學校建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特色專業
地質學
勘查技術與工程
地球物理學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石油工程
地球化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地理信息系統
資源勘查工程
-
國家級精品課程
綜合地質學
沉積學及古地理學
地球科學概論
結晶學與礦物學
省級精品課程
工業礦物與岩石
資源環境經濟學
鑽石學
油藏描述基礎
地籍管理
-
國家級實習基地
北戴河實習基地
周口店猿人遺址實習基地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地質學理科基地
基地班教育
工科資源勘查工程基地
人文經管學院工商管理基地
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基礎地學實驗教學中心
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
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地質資源勘查實驗教學中心
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2.0基地(2020年度)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燕山書院——地質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產學研基地
單位名稱
基地名稱
建立時間
合作單位
研究生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天然氣開發公司研究生資助式培養基地
2007.6.21
中國石油天然氣開發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石家莊經濟學院聯合辦學基地
2007.7.18
石家莊經濟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2006.11.25
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北油田分公司研究生工作站
2007.12.18
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分公司
地 調 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內蒙古國土資源廳產學研基地
2008.1
內蒙古國土資源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西部礦業科技公司產學研基地
2005
西部礦業科技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西藏中通隆盛礦業有限公司產學研基地
2005
西藏中通隆盛礦業有限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建龍國基投資有限公司產學研基地
2005
北京建龍國基投資有限公司
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河南雲台山教學實習基地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野三坡教學實習基地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山東招遠金亭嶺金礦產學研基地
2004.8.8
山東招遠金亭嶺金礦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雲南地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科研教學基地
2005.6.28
雲南地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棗莊泉興礦業集團公司產學研基地
2005.10.10
棗莊泉興礦業集團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西藏國土資源廳聯合辦學與科技合作
2006.9.21
西藏國土資源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開發局聯合辦學與科技合作
2006.9.21
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開發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科研教學基地
2007.3.16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西安地礦所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
西安地礦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調查大隊產學研基地
2007.6.6
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調查大隊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內蒙古第六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呼倫貝爾產學研基地
2007.10.25
內蒙古第六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河南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地質勘查院產學研基地
2007.12.3
河南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地質勘查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內蒙古國土資源廳產學研基地
-
內蒙古國土資源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內蒙古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產學研基地
2008.1.7
內蒙古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工程技術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綜合地質工程公司實習基地
2003
北京礦務局綜合地質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土行孫非開挖技術有限公司實習基地
2005
北京土行孫非開挖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調查局勘探技術研究所產學研基地
2006
中國地質調查局勘探技術研究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水泥廠產、學、研基地
2000
北京水泥廠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新建材(集團)技術中心產、學、研基地
2000
北新建材(集團)技術中心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產、學、研基地
2004
北京市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中磁旭真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產、學、研基地
2004
北京中磁旭真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天之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產、學、研基地
2005
北京天之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河北清河耐火材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產、學、研基地
2007
河北清河耐火材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信息工程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套用股份有限公司教學實踐基地
2008.1
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套用股份有限公司
-
2004.6
信息產業部電子六所
大學生“1+n”複合型技能人才培訓項目
2005.5
加中合信息技術(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英特爾多核技術實驗室
2007.3
英特爾公司
水資源與環境學院
水文地質實習基地
1994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北戴河水文地質專業實習基地
2002
中國地質大學北戴河實習基地
環境工程本科專業實習基地
2000
北京市排水集團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實習基地
2002
北京市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公司
能源學院
勝利油田孤島採油廠產學研基地
2002.6
勝利油田
中原油田產學研基地
2004.6
中原油田
遼河油田產學研基地
2007.12
遼河油田
人文經管學院
中國西聯投資集團(澳門)有限公司北京西聯國際石材交易市場實習基地
2004.11
中國西聯投資集團
(澳門)有限公司
北京順鑫農業股份公司牛欄山酒廠實習基地
2004.9
北京順鑫農業股份公司
北京神州數碼管理有限公司實習基地
2006.9
北京神州數碼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法院實習基地
2004.11
北京市西城區法院
中建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實習基地
2005.3
中建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中威華德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實習基地
2005.6
北京中威華德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北京華瑞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實習基地
2006.5
北京華瑞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社區實習基地
2005.7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社區志願者工作委員會
北京金山軟體有限公司實習基地
2005.10
北京金山軟體有限公司
中國地質圖書館實習基地
2005.7
中國地質圖書館
北京同仁堂實習基地
2001
北京同仁堂
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實習基地
2004
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
燕京啤酒集團實習基地
2004
燕京啤酒集團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實習基地
2002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
北京海淀區法院實習基地
2002
北京海淀區法院
北京海淀區檢察院實習基地
2002
北京海淀區檢察院
外 語 系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外語系教學實習基地
2006.3.15
錫華實業投資集團集團有限公司
珠寶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實驗、實習基地
2007.11.8
北京寶瑞通典當行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實驗、實習基地
2007.4.10
瀋陽萃華金銀珠寶製品實業有限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實驗、實習基地
2006.7.20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深圳實驗室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實驗、實習基地
2005.8.31
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實驗、實習基地
2005.4.15
遼寧省瓦房店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
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教學生產實習基地
2005
探礦工程研究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科教儀器廠教學生產實習基地
2004
清華大學科教儀器廠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地質儀器廠教學生產實習基地
2004
北京地質儀器廠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教學生產實習基地
2005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革新科技有限公司教學生產實習基地
2005
北京革新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東方地球物理公司物化探事業部教學生產實習基地
1995
東方地球物理公司物化探事業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科研教學基地
2007
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教學生產實習基地
2005
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內蒙古地調院教學生產實習基地
2004
內蒙古地調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學生產實習基地
2005.6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港油田教學生產實習基地
2003
大港油田
海洋學院
日照海洋實習基地
2004.6
日照大學園區
土地科學技術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山西晉城產學研基地
2007.12.28
山西省晉城市國土資源局
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產學研基地
2005.5
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南方測繪三鼎光電產學研基地
2005.4
南方測繪三鼎光電儀器有限公司

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現有教職工1723人,專任教師1007人,其中教授303人,副教授389人,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385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9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8人,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5人。
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
在校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校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
(資料來源
教學團隊
類別
名稱
國家級教學團隊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地球科學概論教學團隊、礦物岩石材料學教學團隊、礦物與岩石教學團隊、古生物學與地史學教學團隊、油藏描述基礎教學團隊、地質學基礎課教學團隊、沉積學基礎教學團隊
教師傑出人才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王成善、史曉穎、張招崇、李海龍、成秋明、朱弟成、韓貴琳、王贇、姚俊
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
馬鴻文、鄧軍、姜在興、張招崇、馬鴻文
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
馬鴻文、王成善、史曉穎、鄧軍、張世紅、張招崇、姚長利、王瑜、唐書恆、譚捍東、陳家瑋、施光海、郭華明、於翔、李金洪、朱弟成、楊立強、王慶飛、武雄、楊天水、姚艷斌、王旭升、劉艷改、李紅誼、夏志國、楊峻玲、吳三忙、歐強、蔣小偉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郭華明、吳懷春、蔣小偉
(傑出人才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11月,資料來源
教學名師
全國先進工作者
王成善
全國優秀教師
王成善
北京市優秀教師
孟小紅
王根厚
楊 進
翟裕生
張秀榮
夏柏如
何明躍
茹克葉
王成善
顏丹平
袁 春
廖立兵
張招崇
劉家軍
-
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
鄧 軍
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顏丹平
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馬鴻文
顏丹平
王根厚
陳建強
李勝榮
姜在興
樊太亮
薛春紀
白志民
許 虹
於炳松
北京市人民教師提名獎
王成善
(教學名師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11月,資料來源

社會評價

2020年8月,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首次躋身全球500強。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擁有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以及教育部、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和省部級科技平台28個(包括共建平台9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專業實驗室
礦物岩石材料國家專業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岩石圈構造深部過程及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
國土資源信息研究開發實驗室
地下信息探測技術與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深部鑽探技術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
水資源與環境工程重點實驗室
頁岩氣戰略資源評價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
土地整治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
深部地質鑽探裝備與機具關鍵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金屬礦產勘查與評價
-
-
國土資源部開放實驗室
岩石圈構造與深部過程及探測技術開放實驗室
非傳統礦產資源開放研究實驗室
地球物質科學研究開放實驗室
礦產資源定量評價及信息系統開放實驗室
非傳統礦產資源研究開放實驗室
-
特色研究中心(研究院)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庫信息網
國土資源與高新技術研究中心
青藏高原地質研究中心
海洋地學研究中心
地學實驗中心
沉積盆地研究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地學研究中心
地質調查研究院
輻射與環境實驗室
機械實驗教學中心
表面工程研究所
北京地大寶石檢驗中心
地學哲學研究中心
-
-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在青藏高原地質演化、非傳統同位素地球化學、地質過程與成礦作用、超深鑽探和極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oscience等國際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獲批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 計畫”)5項,執行國家級引智項目13項。近五年,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級科技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26項。202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125項。
2022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白堊紀松遼盆地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入選202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名單。
2022年5月30日,由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聯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多家單位組成的中國科學家團隊研製完成的世界首幅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線上發表在國際綜合性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2022年9月25日,“探索二號”搭載“深海勇士”號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返航,順利完成深海地質原位觀測及國產化裝備海試任務。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14家單位參與該航次任務。
1997-2006國家級主要科研成果
1
微體古生物學教程
三等獎
1997
國家科技進步獎
2
X螢光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套用
三等獎
1997
國家科技進步獎
3
察爾漢鹽湖首採區晶間滷水動態變化規律及自動觀測系統
三等獎
1997
國家科技進步獎
4
核黃素基因工程菌工業化生產新工藝
二等獎
1998
國家科技進步獎
5
西藏自治區曲松縣羅布莎鉻鐵礦床研究
三等獎
1998
國家科技進步獎
6
二等獎
2001
國家科技進步獎
7
二等獎
2001
8
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限層型研究
二等獎
2002
國家自然科學獎
9
二等獎
2003
10
二等獎
2003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11
一等獎
2004
國家科技進步獎
12
一等獎
2004
國家科技進步獎
13
二等獎
2005
國家自然科學獎
14
二等獎
2005
國家科技進步獎
15
西南“三江”銅、金、多金屬成礦系統與勘察評價
一等獎
2005
國家科技進步獎
16
二等獎
2006
國家科技進步獎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學校圖書館館中文資源主要包括期刊、圖書、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專利、標準、科技成果、法規等,至2021年10月,本館中文資源電子圖書數量170萬餘種,中文期刊、學位論文全文2.6億篇,涵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醫藥衛生、農業科學、哲學政法、社會科學、科教文藝等各個學科。
  • 學術期刊
截至2014年該校主辦並公開發行有《地學前緣》《現代地質》《中國地質教育》《資源·產業》、《GEOSCIENCE FRONTIERS》等刊物。其中,《地學前緣》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多次獲得“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等榮譽稱號;《資源·產業》2006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欄目被評為“全國社科學報優秀欄目”;《現代地質》1990年和1992年獲北京高校科技期刊編輯質量獎和優秀學報獎;2000年獲首屆《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主樓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俯瞰地大學生生活區
優秀獎;2006年被評為首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8年9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現代地質》的影響因子為1.431,總被引頻次為1218,他引率為0.909;《中國地質教育》2006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其“地學人物”欄目被評為“全國社科
學報優秀欄目”;《GEOSCIENCE FRONTIERS》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北京大學共同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已與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英國伯明罕大學、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理工大學、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德國弗萊貝格工業大學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南昆士蘭大學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研究機構簽訂合作協定,與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所院校及科研機構有交流合作關係,學校依託“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畫”,在納米比亞大學建有孔子學院。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徽整體造型為字母U與含苞待放的花蕾形態融合,顏色為地質藍,由核心元素、中英文校名和建校時間“1952”組合而成。核心元素為象徵地質學科的“地質錘、指南針、放大鏡與地球經緯線”。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校徽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旗居中圖案分校徽、中文校名和校徽與中英文校名組合三種形式,色彩按照學校視覺形象識別系統規定搭配套用。

精神文化

艱苦樸素,求真務實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校訓(溫家寶總理題字)
艱苦奮鬥、嚴格謙遜、團結活潑、求實創新
中國地質大學的校歌是電影《年輕一代》的主題曲《勘探隊員之歌》。由佟志賢作詞、曉河作曲。從北京地質學院時期起,新生們入學後學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勘探隊員之歌》,師生人人會唱。1990年6月19日,在第九次校務會議上正式決定將《勘探隊員之歌》定為校歌。
《勘探隊員之歌》
佟志賢作詞、曉河作曲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是那天上的星,為我們點上了明燈。
是那林中的鳥,向我們報告了黎明。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是那條條的河,匯成了波濤的大海,
把我們無窮的智慧,獻給祖國人民。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歌詞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副書記

歷任領導

時期
院校長
上任時間
卸任時間
北京地質學院
劉型
1952年
1958年
高元貴
1958年
1976年
湖北地質學院
王煥
1976年
1980年
武漢地質學院
王鴻禎
1980年
1983年
趙鵬大
1983年
1988年
中國地質大學
朱訓(兼)
1988年
1994年2月
趙鵬大
1994年
1997年兼研究生院院長
趙鵬大
1997年
2005年大學總部撤銷
武漢校區
趙鵬大
1988年
1996年
殷鴻福
1996年
2002年
張錦高
2003年
2010年
王焰新
2011年
北京校區
翟裕生
1988年
1990年
程業勛
1990年
1994年
趙鵬大(兼)
1994年
2000年
吳淦國
2000年
2010年
鄧軍
2011年
-

校園環境

三路六園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擁有搖籃路、中北路、求真路三條主要道路,春暉廣場、夏日廣場、秋時廣場、冬旭廣場四個廣場,以及晶園、垚園、淼園、森園、鑫園、磊園六個園林。
三路
搖籃路自東向西貫穿,與中北路共同構成校園的主幹道。在搖籃路和中北路的交匯處,設有搖籃石,石上刻有“搖籃”二字。
中北路將生活區與教學區分隔,西側為生活區,東側為教學區。
求真路連線教學樓、食堂和宿舍,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要通道。
六園
晶園分布有水晶石;垚園鄰近搖籃立石;淼園有柳樹和珊瑚藤瀑布;森園有松衫、桃樹、李樹以及畢業林;鑫園綠植較多;磊園的石徑較為特色。

建校元勛像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風物中有兩組雕像。一組是四尊半身像,守候在綜合教學樓的大廳里;另一組是四尊全身像,矗立在地質圖書館前的草坪上,兩組雕像是為了紀念高元貴、李四光、何長工、劉型四位元勛而建。

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的前身是北京地質學院博物館,於1952年始建。在2008年,該博物館搬至該學校新建成的逸夫實驗樓的10-12層,隨後為博物館進行了重新布展,並在2010年重新開放。再次布展的博物館展廳面積約為2400平米,共有地球科學廳、恐龍廳、地球物質廳和地球與生命演化歷史廳四個展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地質博物館

知名校友

政界

姓名
畢業時間
職務
備註
1968屆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國務院總理,黨組書記

張文岳
1967屆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原中共遼寧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委書記。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壽嘉華
1965屆
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兼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黨組書記

王安順
1983屆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北京市市長

孫金龍
1990屆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原任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書記、政委

方曉宇
1976屆
原任海南省委常委、海南省常務副省長
2010年5月13日21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7歲
黃詒純
1968屆
甘肅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蔣承菘
1962屆
1998年至2001年任地質礦產部副部長

嚴宏謨
1957屆
1985年6月至1995年9月任國家海洋局局長、黨組書記。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教育界

姓名
畢業時間
職務
趙鵬大

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中國原中國地質大學校長
張一偉
1956屆
原中國石油大學校長
武能樂
1959屆
原河內礦業地質大學副校長

學術界

姓名
畢業時間
職務
備註
張宏仁
1954屆
國際地質科學聯盟主席

歐陽自遠
1956屆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研究員

李久林

國家體育場“鳥巢”工程的總設計師

郭清海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副教授
2010年被國際地球化學協會(IAGC)授予埃貝爾蒙獎,以表彰其在高溫水熱系統的水文地球化學研究領域取得突出成績,是亞洲第一位獲得該獎的學者
兩院院士畢業生
姓名
生卒
籍貫
畢業時間
當選院士時間
成就
1931年9月13日-
天津
1953屆
1991年
沉積學家
1933年1月4日-
吉林長春
1955屆
1991年
構造、地震地質學家及減災專家
1932年6月20日-
1997年5月1日
山東威海
1955屆
1991年
前寒武紀地質學家
1935年10月9日-
江西吉安
1956屆
1991年
地球化學家天體化學家
1933年7月14日-
上海
1956屆
1991年
有機地球化學家及沉積學家
1936年4月17日-
江蘇南京
-
1991年
古生物地層學家及
古脊椎動物學家
1939年7月21日-
廣東鶴山
(生於香港)
1962屆
1991年
礦物學家
1930年10月7日-
河北欒城
1953屆
1993年
區域地質學家
1935年3月15日-
浙江舟山
1956屆
1993年
地質古生物學家
1943年7月11日-
上海
1965屆
1993年
冰川凍土學家
1933年6月1日-
遼寧瀋陽
1956屆
1995年
海洋地質學家
1935年10月11日-
江蘇吳江
1956屆
1995年
地熱學家
1934年10月30日-
安徽安慶
1956屆
1995年
礦產勘察專家及礦床地質學家
1934年11月27日-
江蘇如皋
1956屆
1997年
構造地質學家
1941年12月7日-
上海
1962屆
1997年
地層古生物學家
1934年3月25日-
北京
-
1997年
石油地質學家
1934年11月29日-
江蘇南京
1956屆
1997年
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學家
1931年5月22日-
福建福州
1953屆
1997年
水文地質學家及工程地質學
1934年11月7日-
福建漳州
-
1997年
礦床地質學家及鹽湖學家
1931年2月5日-
天津
1956屆
1997年
鹽湖地球化學家
1929年5月28日-2016年11月1日
安徽懷遠
1956屆
1999年
地球化學家
1933年8月11日-
山東青島
1954屆
2001年
構造地質學家
陳旭
1936年-
江蘇南京
1959屆
2003年
古生物與地層學家
1941年9月-
浙江溫州
1965屆
2005年
構造地質學家
1942年10月-
廣東大埔
1964屆
2005年
地球物理學家
1961年-
內蒙古
1984屆
2009年
地質勘探學家
1938年12月-
廣西融水
1960屆
2009年
岩石學家
1962年6月-
雲南石屏
1985屆
2011
大陸動力學與地球化學
1946年-
湖北鄂州
1987屆
2011年
古生物學及進化生物學
1959
內蒙古呼和浩特
1991屆
2015年
煤礦防治水
1955年5月21日
陝西岐山
1983屆
2017
礦產資源勘查與探測
侯增謙
1961
-
1988屆
2017
礦床學
張宏福
1962
-
1988屆
2017
大陸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學
潘永信
1962
-
1985(本科)
1988(碩士)
2017
古地磁學

體育界

姓名
畢業時間
成就
王富洲
1958屆
1958屆畢業生。原國家登山隊黨委書記、現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李致新
1985屆
國家級運動健將、中國登山協會常務副主席。1988年參加中、日、尼雙跨珠穆朗瑪峰並獲成功,李致新是唯一登頂的漢族隊員。也是中國地質大學第二位登上世界高峰的運動員。是中國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兩位登山家之一。
王勇峰
1984屆
國際級運動健將、中國登山隊隊長,1993年參加海峽兩岸珠峰隊登頂成功。他和李致新為中國僅有的兩位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家。
佟璐
1985屆
1990年登上了海拔8012米的西夏邦瑪峰,成為中國第一位登上8000米以上獨立山峰的漢族女性。
次洛
1999屆
1998年5月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第一位登頂珠峰在校大學生。
高崚
2004屆
羽毛球運動員,2000年悉尼奧運會羽毛球混雙金牌、女雙銅牌,2004年雅典奧運會羽毛球混雙金牌、女雙銀牌。
袁復棟
2005屆
中國地質大學登山隊隊員,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珠峰火炬傳遞,並成功登頂珠峰,被選為2008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商界

姓名
成就
康學增
中國地質大學產業經濟學碩士,振華重工總裁
曾玉康
教授級高級經濟師,畢業於湖北地質學院石油地質專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所獲榮譽

時間
獎項名稱
2022年
全國高校美育工作先進單位
首都勞動獎狀
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北京市先進集體

地圖信息

位置: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