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34年11月27日,馬瑾出生於江蘇如皋一個兄弟姊妹較多的大家庭,從小養成了要強、不服輸的個性。從國小到中學的學習成績都名列前茅,同時她喜歡大自然而且不怕苦。
1952年7月,馬瑾進入北京地質學院普查勘探系學習。
1954年3月,在校期間的馬瑾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6年,馬瑾從北京地質學院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擔任實習研究員。
1958年,馬瑾被國家選拔派往前蘇聯科學院大地物理所攻讀研究生,師從構造物理學家格佐夫斯基,所選研究方向是褶曲形成機理的野外研究和模擬實驗。在校期間她作為中國留學生學生會主席,在十年大慶時代表中國留學生髮言。
1959年,馬瑾在進行野外考察的一天夜裡,親身感受過的一次地震,為她以後從事地震前兆研究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1962年,馬瑾從前蘇聯科學院大地物理所畢業,獲得副博士學位,回到中國前其導師主動向地質學家
李四光寫推薦信。回國後,她繼續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擔任助理研究員(—1978年)。
1978年,馬瑾轉至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副研究員(1978年晉升)、研究員(1981年晉升)、博士生導師(1986年被聘),並歷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此間多次赴美、日、蘇、加等國進行訪問和學術交流。
1983年,馬瑾在美國地質調查所作訪問學者。
1997年,馬瑾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3年,馬瑾領導組建了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2018年8月12日7時50分,馬瑾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紀60年代,馬瑾開始研究褶皺構造應力場及其形成機制,並套用含油構造分析中。結合地震需求又轉向斷裂形成機制研究,得到了斷層幾何與失穩類型及前兆特徵的關係、斷層物質類型與斷層活動性狀的關係以及環境因素的交叉影響等有價值的結果。圍繞縫(斷)塊系統的變形與地震活動性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揭示了板內地震過程的一些特點,在地震預報實踐中發揮了作用。
1958年赴前蘇聯深造時,馬瑾就開始對“構造物理學”這一新興邊緣學科的研究工作。20世紀60年代初,她關於褶皺和斷層成因機制及應力場的實驗研究,不僅在中國構造地質研究中具有開拓意義,並受到前蘇聯和日本等國學者的重視,在石油會戰中,她提出岩性組合決定構造變形特徵的新認識,加深了對構造變形規律的認識,並在油氣構造研究中起到了指導作用;20世紀70年代,她率先開展了構造變形與地震成因機制及地震前兆的實驗研究,這一研究在中國地震構造物理學的發展中具有開拓意義,以此為基礎的研究成果,如構造控震作用與地震遷移的準則和類型、水庫地震類型與斷層類型的關係、地震前兆和後效的概念、地震前兆類型與構造類型的關係等,都是有創新性的研究;20世紀80—90年代,她對縫塊系統變形特徵、物理場演化及其與地震活動關係等問題進行了實驗與理論研究;關於斷層巨觀力學性狀與斷層物質微觀變形機制的實驗研究,是中國國內高溫高壓岩石摩擦及實驗岩石變形顯微構造方面最早的研究成果。
以實驗研究為重要基礎的構造物理學,科研上的創新需要實驗技術的不斷發展。作為主要負責人,馬瑾領導建立了可研究地殼和上地幔物質物理力學性質、變形過程及其物理回響的構造物理實驗室,該實驗室在實驗構造物理學和高溫高壓岩石力學研究中取得了成果,推動了中國相關學科的發展。
截至2018年8月,馬瑾先後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著有《構造物理學概論》等著作。
出版日期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
1984.07 | 《地球的應力》 | (美)M.Wyss編;馬瑾譯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87.08 | 《構造物理學概論》 | 馬瑾著 | 北京:地震出版社 |
1988.12 | 《滇西北發震構造條件及其與鮮水河斷裂帶的對比》 | 馬瑾 | |
1990.07 | 《第二屆構造物理學術討論會文集》 | 馬瑾,王繩祖主編 | 北京:地震出版社 |
1998.12 | 《地震前異常的階段性及其空間分布特徵》 | 馬瑾,馬勝利等 | |
1993.12 | 《首都圈地震地質環境與地震災害》 | 高文學,馬瑾主編 |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斷層幾何結構與物理場的演化及失穩特徵》 | 馬瑾,馬勝利等 | |
| 《京津唐張地區震級頻度關係的空間掃描》 | 馬瑾,雷興林等 | |
| 《幾種構造變形體的光彈性模擬實驗研究》 | 馬瑾,鐘嘉猷 | |
人才培養
作為女科學家,馬瑾給年輕女科技工作者提出意見:科學研究其實是很有趣的,只要你有好奇心,什麼時候學習和努力都不晚。只要趕走了腦子裡的“男尊女卑”,又有好奇心,肯堅持,巾幗就會超過鬚眉。她也時常呼籲社會給予女性科研工作者更多的關注。
在青年人才的培養中,馬瑾鼓勵創新思維和學術爭鳴,努力創建寬鬆和諧的學術氛圍,並盡力為年輕人創造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對於一個涉及地質和地球物理研究、機械和電子技術套用的實驗室,團結協作的集體是最重要的。因此,她強調團隊精神的培養,並以身作則,努力建設一個人格上人人平等、工作上各盡所能、學術上鼓勵爭鳴、生活上相互關心的充滿朝氣與活力的研究集體。
馬瑾認為:紮實嚴謹的研究是科學創新的基礎,對於以觀測為基礎的地球科學,翔實的資料和嚴格的分析是科學發展的關鍵。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有腳踏實地、嚴謹求實的治學風格,在馬瑾的研究生涯中,這種風格清楚地表現在她的兩個特點上:第一,儘管她的研究以實驗為主,但她認為實驗和理論研究不能脫離實際,因此她較為重視野外調查。第二,她重視第一手資料的獲取,對於自己承擔的每一項課題,始終堅持參加從原始數據獲取到資料計算處理,再到結果分析討論的全過程,而不是坐等別人提供資料來總結。對於研究生論文的審查,她也是從最原始的資料開始進行,對於每個研究生,她都要抽時間參加其實驗或計算等實際工作。
馬瑾作為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大地構造物理學專業第一位博士生導師,截至2018年9月,先後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20多人。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
1988年 | 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 |
1991年7月 |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1994年 | “中央國家機關巾幗建功標兵”稱號 |
1996年 | “中國地震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
1997年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1998年—2003年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
2001年—2016年 | 《地震地質》主編 |
2016年—2018年 | 《地震地質》名譽主編 |
| 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 |
| 中國地震學會榮譽理事、構造物理專業委員會創始人 |
|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榮譽理事、高溫高壓專業委員會創始人之一 |
| 國際岩石力學學會中國小組成員 |
| 中國地震局構造物理開放實驗室主任 |
人物評價
馬瑾關於褶皺和斷層成因機制及應力場的實驗研究,在構造地質研究中具有開創意義。她參與的“斷裂—地塊系統變形特徵、物理場演化及其與地震活動關係”等課題研究對中國地震構造物理學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她領導的“構造變形與地震成因機制及地震前兆”實驗研究和她提出的“亞失穩理論”為地震的物理預測研究開拓了思路。(光明網評)
馬瑾是中國構造物理與構造地質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她的一生不斷拓展研究領域,在構造變形過程和機制、構造物理理論方法和實驗、地震機理和預測等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學術造詣享譽海內外。她提出的相關理論為中國的地震預測研究走向物理預測開拓了重要的方向。(新華網評)